乳腺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靶向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靶向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2b6c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b.png)
对转移性乳腺癌(MBC)病人单药疗效获得认可 安全性好, 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低 某些细胞毒药物可上调TP活性,有协同作用 在不同的联合方案中有可能替代持续输注5-FU,使化疗方案更为有效,安全和方便 副作用不叠加
肿瘤移植物内TP活性的上调
0 5 10 15 20
mg/kg) 对照 紫杉醇 100 多西紫杉醇 15 长春新碱 1.5 长春花碱 3 长春地辛 5 丝裂霉素C 5 阿霉素 7.5 顺铂 10 对照 氨甲喋呤 50 环磷酰胺 200
病例数
CR/PR
(%)中位TTP
(月)
中位生存期
(月)
n=162
20
63
7.9
3.0
12.6
n=74
26
57
8.3
3.2
12.2
n=136
15
62
7.4
3.3
10.4
经紫杉类治疗过的MBC病人的生存期
6
7
Worldwide in 2000 Incidence Mortality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内科治疗 -化学治疗 -内分泌治疗 -生物治疗
Targets for anticancer therapy
Key factors for treatment choosing
希罗达/多西紫杉醇 7.2 多西紫杉醇 6.9
O’Shaughnessy J et al. Proc Am Soc Clin Oncol 1998;17:103a (Abst 398)
希罗达 (n=61)
CMF (n=32)
客观有效率 (%)
30
16
完全缓解率 (%)
5
肿瘤移植物内TP活性的上调
0 5 10 15 20
mg/kg) 对照 紫杉醇 100 多西紫杉醇 15 长春新碱 1.5 长春花碱 3 长春地辛 5 丝裂霉素C 5 阿霉素 7.5 顺铂 10 对照 氨甲喋呤 50 环磷酰胺 200
病例数
CR/PR
(%)中位TTP
(月)
中位生存期
(月)
n=162
20
63
7.9
3.0
12.6
n=74
26
57
8.3
3.2
12.2
n=136
15
62
7.4
3.3
10.4
经紫杉类治疗过的MBC病人的生存期
6
7
Worldwide in 2000 Incidence Mortality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内科治疗 -化学治疗 -内分泌治疗 -生物治疗
Targets for anticancer therapy
Key factors for treatment choosing
希罗达/多西紫杉醇 7.2 多西紫杉醇 6.9
O’Shaughnessy J et al. Proc Am Soc Clin Oncol 1998;17:103a (Abst 398)
希罗达 (n=61)
CMF (n=32)
客观有效率 (%)
30
16
完全缓解率 (%)
5
【放疗 靶区 勾画 课件】乳腺癌术后放疗
![【放疗 靶区 勾画 课件】乳腺癌术后放疗](https://img.taocdn.com/s3/m/e23627b002020740be1e9bc3.png)
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照射——随机研究结果
总生存率
外 象 限
内
内乳放疗
象
化
限
疗
中
内乳放疗
央
区
Int J Radiation Oncol Biol Phys 86(5):860-866, 2013
乳腺癌术后内乳预防照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2003-2007,3089例早期LN+乳腺癌术后,前瞻性基于人群的队 列研究 右乳癌行内乳照射,左乳癌未行内乳照射,中位随访8.9年
-
改良根治术后常规放疗技术
胸壁:电子线或X线切线 (垫bolus) 锁骨上下:X线/或混合射线
引流口?
CT定位 锁骨上胸壁放疗——体位和中心标记 肩背垫15度斜板使胸壁平坦
CT定位 锁骨上胸壁放疗——体位和中心标记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部位
内侧组:91%,外侧组:75%,颈静脉角:66%
景灏等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5;93(2):268-76
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照射(TOMO)
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照射
IMRT
TOMO
乳腺癌保乳术后 放疗技术和靶区勾画
保乳术后放疗范围
腋窝淋巴结 4个阳性:全乳+锁骨上区 内乳 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全乳 锁骨上区 内乳 腋窝淋巴结阴性:全乳 SLN1-2个阳性,低危患者:全乳放疗
高危患者:全乳+腋窝 锁骨上区放疗
①CT定位,剂量评估,降低心肺剂量 ②预防剂量46-50Gy/23-25f,常规分割 ③锁骨上腋窝区域,处方剂量深度取决于病人的解剖 ④借助于内乳动静脉确定内乳区域 ⑤新辅助化疗病人的放疗指征和照射部位取决于化疗前的临床分
乳腺癌讲课ppt课件
![乳腺癌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2947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c.png)
乳腺癌基因组学研究
揭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免疫治疗研究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乳腺癌细胞,取得显著疗效。
靶向治疗研究
针对乳腺癌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药物设计,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 活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精准医学在乳腺癌领域的应用
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实现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 案的制定。
家庭和社会负担
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费用较 高,且需要长期的康复和 护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 沉重的经济负担。
乳腺癌的分期与分型
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分为0-IV期,其中0期为非浸润性癌,I-II期为早期浸润性癌,III期为局部晚期癌,
IV期为晚期癌。
保持良好的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累。
避免烟酒
戒烟戒酒,减少对身体的不良 刺激。
定期随访计划安排
随访时间
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一般每3-6个月进 行一次随访。
随访内容
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 治疗效果。
随访重要性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或转移等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和生 存率。
术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等。
化疗并发症
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脱发等, 可通过调整化疗方案、使用止吐
药物等方式进行预防。
放疗并发症
如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 可通过精确放疗计划、保护正常
组织等措施进行预防。
风险评估与监测
风险评估
01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分期等因素,评估患者的复发风
险和并发症风险。
揭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免疫治疗研究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乳腺癌细胞,取得显著疗效。
靶向治疗研究
针对乳腺癌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药物设计,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 活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精准医学在乳腺癌领域的应用
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实现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 案的制定。
家庭和社会负担
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费用较 高,且需要长期的康复和 护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 沉重的经济负担。
乳腺癌的分期与分型
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分为0-IV期,其中0期为非浸润性癌,I-II期为早期浸润性癌,III期为局部晚期癌,
IV期为晚期癌。
保持良好的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累。
避免烟酒
戒烟戒酒,减少对身体的不良 刺激。
定期随访计划安排
随访时间
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一般每3-6个月进 行一次随访。
随访内容
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 治疗效果。
随访重要性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或转移等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和生 存率。
术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等。
化疗并发症
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脱发等, 可通过调整化疗方案、使用止吐
药物等方式进行预防。
放疗并发症
如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 可通过精确放疗计划、保护正常
组织等措施进行预防。
风险评估与监测
风险评估
01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分期等因素,评估患者的复发风
险和并发症风险。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4版PPT课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4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9d963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e.png)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乳腺 癌治疗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 基因特征,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新药研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研发 的不断投入,未来有望出现更多具有 创新性和突破性的乳腺癌治疗药物, 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07
随访监测与生活质量改善
随访监测项目安排及频率建议
适应症
适用于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等不 同类型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基 因检测结果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 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前景
作用机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 统,增强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达到
治疗肿瘤的目的。
应用前景
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有望
考虑患者意愿和耐受性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的 意愿和耐受性,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多学科专家团队讨论
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讨论, 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4
手术技巧与术后康复管理
各类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
包括早期乳腺癌、局部晚期乳腺 癌、炎性乳腺癌等各类乳腺癌的 手术治疗适应症,以及患者年龄 、身体状况等手术条件评估。
03
疗效评估与调整
在联合放化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疗效和毒副反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毒副反应监测和处理
毒副反应类型
放射治疗和化疗都可能引起一定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这些反 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监测方法
在放射治疗和化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以及观 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乳腺癌放疗》PPT课件
![《乳腺癌放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4a26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c.png)
新技术在提高疗效和降低毒性方面的探索
质子重离子放疗
利用质子或重离子束进 行放疗,具有剂量分布 优势和较低的毒性,尤 其适用于复杂和难以治 疗的乳腺癌病例。
立体定向放疗
采用高精度、高剂量的 放疗技术,对肿瘤进行 一次性或少数几次的照 射,降低对周围正常组 织的损伤。
免疫放疗
结合免疫治疗与放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来增强对肿瘤细 胞的杀伤作用,提高治 疗效果。
剂量优化
通过计算机算法优化照射 计划,使肿瘤区域获得均 匀的照射剂量,同时降低 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调强适形放疗技术
调强原理
通过改变加速器输出剂量率或调整多叶光栅形状,实现照射野内剂 量的不均匀分布,以适应肿瘤形状的不规则性。
计划设计
根据肿瘤的形状和位置,设计多个子野并调整其权重,实现照射野 内剂量的精确调控。
晚期放射性损伤及预防措施
晚期放射性损伤的表现
皮肤纤维化、溃疡、坏死等。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避免重复照射;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
放疗对其他器官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01
对心脏的影响
放疗可能导致心包炎、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应对策略包括优化放疗计划
,减少对心脏的照射剂量;使用心脏保护剂;定期监测心脏功能。
3
定位与固定
采用体位固定技术,确保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体 位与模拟定位时一致,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01
02
03
三维图像重建
利用CT、MRI等影像技术 获取患者的三维图像数据 ,重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 的三维结构。
适形计划设计
根据肿瘤的三维形状,设 计适形的照射计划,使高 剂量区与肿瘤形状高度一 致。
放射治疗ppt课件
![放射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354c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3.png)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06
CATALOGUE
放射治疗的案例分享
肿瘤放射治疗的成功案例
肺癌放射治疗
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因肺癌接 受了放射治疗,经过几个疗程的 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症状得 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乳腺癌放射治疗
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因乳腺癌 接受了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未 出现明显副作用,肿瘤得到控制 ,延长了生存期。
放射物理学
研究放射线的物理性质、剂量分布和测量技术, 以及放射治疗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控制。
临床放射治疗
研究放射治疗在各种肿瘤中的适应症、剂量和照 射技术,以及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放射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调强放疗(IMRT)
通过调整射线的强度,实现高剂量区 的精确投照,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 损伤。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放射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尤其 对于无法通过手术、药物治疗的
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禁忌症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急性炎症、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应避免或 慎重选择放射治疗。
注意事项
在选择放射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患 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04
CATALOGUE
调强放疗缺点
设备成本较高,治疗费用较贵, 技术要求高。
调强放疗优点
剂量分布均匀,正常组织损伤小 。
立体定向放疗缺点
设备成本高,治疗费用昂贵。
03
CATALOGUE
放射治疗的应用
肿瘤放射治疗
肿瘤类型
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适用于多种肿瘤类型,如肺 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包括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和辅助 放疗等。
【全面版】乳腺癌的x线诊断 ppt课件PPT文档
![【全面版】乳腺癌的x线诊断 ppt课件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d0bc7cb4b35eefdc9d333cd.png)
另有一部分乳腺癌 呈中间性钙化,包括 1.不定形或模糊钙化,钙化非常小或模糊而不能确定其形态学分类 2.粗糙不均质钙化,钙化不规则且显著,多,趋向融合。此两种钙化 为簇状、区域性、线或段性分布,应行活检确诊。
• 良性钙化:乳腺的良性疾病如纤维腺瘤、囊肿、感染病灶内的钙化, 以及血管钙化等,钙化灶位于肿块的内部,分布松散,密度较高且均 匀,颗粒的大小与形态不一,数目较少,常呈斑片状、树枝状、蛋壳 状等, 每平方厘米一般少于5个,与乳腺癌的钙化是可以区别的。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70岁, DR:左乳 内下不规 则肿物, 边缘模糊, 见毛刺影。 病理:左 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3岁, DR:右乳 中央区域斑 片状致密, 内侧可见类 圆形结节, 乳晕区为中 心性皮肤增 厚,乳头内 陷。病理: 乳腺炎病乳 腺癌(肿块 为癌灶)
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不同病人皆为高密度肿块,边缘模糊第一个肿物周围可 见毛刺,不同程度皮肤增厚,病理皆为乳腺癌。
• 有人指出,每平方厘米内超过15个钙化点,乳腺癌的可能 性甚大;在一丛钙化点内,有2~3个宽度为100~200μm
乳腺良恶性肿瘤钙化的鉴别
• 恶性钙化及高度可疑恶性的钙化包括 1. 细小的多形性钙化,其大小形状不一,直径常; 2.线样或线样分支状、虫噬样钙化,外形细而不规则,常不连续,宽 度,多为导管腔内的钙化。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4.毛刺:是指以肿物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 状分布的条索状致密影。毛刺征亦为乳腺 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 润区的边缘,癌性肿块约60%合并有毛刺, 偶尔,癌瘤本身影像并不明显,x线上仅表 现为星芒状向四周辐射的细长或粗长毛刺 影像。
乳腺癌毛刺征的x线表现
女,30岁,多灶癌,部分病灶不规则肿物伴毛刺,部分 病灶边缘模糊浸润。
• 良性钙化:乳腺的良性疾病如纤维腺瘤、囊肿、感染病灶内的钙化, 以及血管钙化等,钙化灶位于肿块的内部,分布松散,密度较高且均 匀,颗粒的大小与形态不一,数目较少,常呈斑片状、树枝状、蛋壳 状等, 每平方厘米一般少于5个,与乳腺癌的钙化是可以区别的。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70岁, DR:左乳 内下不规 则肿物, 边缘模糊, 见毛刺影。 病理:左 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3岁, DR:右乳 中央区域斑 片状致密, 内侧可见类 圆形结节, 乳晕区为中 心性皮肤增 厚,乳头内 陷。病理: 乳腺炎病乳 腺癌(肿块 为癌灶)
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不同病人皆为高密度肿块,边缘模糊第一个肿物周围可 见毛刺,不同程度皮肤增厚,病理皆为乳腺癌。
• 有人指出,每平方厘米内超过15个钙化点,乳腺癌的可能 性甚大;在一丛钙化点内,有2~3个宽度为100~200μm
乳腺良恶性肿瘤钙化的鉴别
• 恶性钙化及高度可疑恶性的钙化包括 1. 细小的多形性钙化,其大小形状不一,直径常; 2.线样或线样分支状、虫噬样钙化,外形细而不规则,常不连续,宽 度,多为导管腔内的钙化。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4.毛刺:是指以肿物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 状分布的条索状致密影。毛刺征亦为乳腺 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 润区的边缘,癌性肿块约60%合并有毛刺, 偶尔,癌瘤本身影像并不明显,x线上仅表 现为星芒状向四周辐射的细长或粗长毛刺 影像。
乳腺癌毛刺征的x线表现
女,30岁,多灶癌,部分病灶不规则肿物伴毛刺,部分 病灶边缘模糊浸润。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daadb0e763231126edb116f.png)
2、姑息性放疗
指减轻乳腺癌远地转移伴随的相应症状,控 制病情,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 时间剂量分割: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常规、 低分割、冲击治疗
二、与靶区确定相关的区域淋巴引流
乳腺淋巴结分组-1
• 腋淋巴结
胸小肌外侧组(Level I) 胸小肌深面组(Level II) 胸小肌内侧组(Level III, 腋顶/锁骨下)
正规LI、LII清扫者,ALN复发率0.8%-3% 未行手术清扫或放疗者,ALN复发率10%-30% 不完全清扫者ALN复发率3%-19%,且与标本 中淋巴结检出数相关: 检出数为0时,复发率为13%-19% 检出数0-5枚时,复发率3%-7.8% 检出数>5枚时,复发率<3%
ALN(-)原发肿瘤≥5cm乳房切除术后 未放疗者胸壁复发
LI+LII(+), 但LIII(-):0%(0/9) LI+LII+LIII(+):45%(5/11)
Yu JM,Li G, Li JB,2005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预测单因素分析
Yu JM,Li G, Li JB,2005
锁骨区淋巴结转移预测多因素分析
Yu JM,Li G, Li JB,2005
放疗对pT3-4N0M0者LRF的影响
• 放疗与不放疗者,胸壁复发率分别为10.2%、 3.7%,P=0.001 • 区域淋巴结(锁上和腋窝)放疗与不放疗 者复发率分别为5%、4% • pT3-4N0M0者胸壁放疗明显降低了胸壁复 发率,但腋窝和锁骨上放疗与否对区域淋 巴结复发率无明显的影响
J Clin Oncol,2005
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 Phys, 2006, 65(1): 40-44,
乳腺癌放射治疗课件
![乳腺癌放射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da1347dd88d0d232d46a01.png)
乳腺癌的治疗是肿瘤治疗研究的典范
• 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 物治疗等在乳腺癌治疗中均有相当的 地位,形成了目前乳腺癌综合治疗的 原则。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1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原则是:
包括手术、 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 早期乳腺癌提倡采用保乳术后根治性放疗,还应做辅助性
• 2.I期、IIA 、IIB期浸润性乳腺癌
• 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I/II级腋窝淋巴结清扫)±辅助放疗 • 肿块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根治性放疗
• 3.III 期浸润性乳腺癌
• 可手术局部进展期乳腺癌(T3N1M0):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 • 不可手术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标准治疗为术前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 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
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 乳腺癌术后必Biblioteka 给予足够强度的全身化疗以及辅以适当的
局部放疗,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应在接受术后辅助化/ 放疗后再给予内分泌治疗至少5~10年。 • 对不能手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化疗及姑息放射治疗。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2
• 1.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 2.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原则 • 3.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3
放射治疗——很重要!
• 放疗在各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均发挥了不 同的治疗作用。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的保乳 手术加放疗,不仅可以获得与根治术相同 的局控制率与生存率,同时因保存了患者 正常或接近正常形态的乳房、减轻患者的 心理障碍,生存质量大大提高。
•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都离不开放射治疗,任 何期别的乳腺癌都可以通过放射治疗而减 少局部复发。
• 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 物治疗等在乳腺癌治疗中均有相当的 地位,形成了目前乳腺癌综合治疗的 原则。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1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原则是:
包括手术、 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 早期乳腺癌提倡采用保乳术后根治性放疗,还应做辅助性
• 2.I期、IIA 、IIB期浸润性乳腺癌
• 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I/II级腋窝淋巴结清扫)±辅助放疗 • 肿块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根治性放疗
• 3.III 期浸润性乳腺癌
• 可手术局部进展期乳腺癌(T3N1M0):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 • 不可手术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标准治疗为术前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 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
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 乳腺癌术后必Biblioteka 给予足够强度的全身化疗以及辅以适当的
局部放疗,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应在接受术后辅助化/ 放疗后再给予内分泌治疗至少5~10年。 • 对不能手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化疗及姑息放射治疗。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2
• 1.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 2.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原则 • 3.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3
放射治疗——很重要!
• 放疗在各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均发挥了不 同的治疗作用。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的保乳 手术加放疗,不仅可以获得与根治术相同 的局控制率与生存率,同时因保存了患者 正常或接近正常形态的乳房、减轻患者的 心理障碍,生存质量大大提高。
•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都离不开放射治疗,任 何期别的乳腺癌都可以通过放射治疗而减 少局部复发。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93e8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3.png)
放射线种类与能量选择
01
02
03
04
X射线
低能量,适用于浅表肿瘤
γ射线
高能量,穿透力强,适用于深 部肿瘤
电子线
中等能量,适用于浅表及部分 深部肿瘤
质子及重离子射线
高能量,精确度高,适用于复 杂形状的肿瘤
放射治疗设备简介
医用直线加速器
产生X射线和电子线,是放射治疗的 主要设备
γ射线治疗机
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γ射线进行治 疗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肿瘤较大、淋巴结 转移等,术后放射治疗可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 ,提高长期生存率。
局部晚期乳腺癌
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以作为综 合治疗的一部分,与化疗、手术等联合应用,提 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禁忌症探讨
妊娠期乳腺癌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可能 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通常禁忌 放射治疗。
诊断方法
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乳腺磁共振检查(MRI)、正电子发射 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
02 放射治疗原理及设备
放射治疗基本原理
利用高能放射线破坏 癌细胞的DNA,使 其失去增殖能力
正常组织对放射线有 一定的耐受性,而癌 细胞则较为敏感
放射线可引起癌细胞 内部结构改变,导致 细胞死亡
病理类型与分子分型
不同的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不同,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年龄与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有重要影响。年轻、身体 状况良好的患者通常更能耐受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与方 法
外照射技术
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查房 ppt课件
![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查房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c7e8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d.png)
目的
消除或缩小肿瘤,控制癌症进展 ,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风险。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方法与流程
方法
包括外照射、内照射和放射性粒子植 入等。
流程
一般包括定位、计划设计、治疗实施 和随访观察等步骤。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注意事项
确保照射部位准确,保护正常组织,避免重复照射。
副作用
可能出现皮肤反应、疲劳、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确认设备和环境
确保放射治疗设备和治疗室的安全性和清洁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舒 适的治疗环境。
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放射治疗,并做好相 关的预防措施。
03
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
监测生命体征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处于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 护理。
与家属交流
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及 时告知治疗进展和患者情 况,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 解。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的护理重点
皮肤护理与观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在放疗期间及结束后,应保持照射部位的皮肤清 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护肤品。
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根据随访和复查结果,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05
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的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治疗方案
手术、化疗、放疗等。
治疗效果
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 提高程度等。
消除或缩小肿瘤,控制癌症进展 ,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风险。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方法与流程
方法
包括外照射、内照射和放射性粒子植 入等。
流程
一般包括定位、计划设计、治疗实施 和随访观察等步骤。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注意事项
确保照射部位准确,保护正常组织,避免重复照射。
副作用
可能出现皮肤反应、疲劳、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确认设备和环境
确保放射治疗设备和治疗室的安全性和清洁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舒 适的治疗环境。
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放射治疗,并做好相 关的预防措施。
03
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
监测生命体征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处于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 护理。
与家属交流
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及 时告知治疗进展和患者情 况,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 解。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的护理重点
皮肤护理与观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在放疗期间及结束后,应保持照射部位的皮肤清 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护肤品。
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根据随访和复查结果,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05
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的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治疗方案
手术、化疗、放疗等。
治疗效果
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 提高程度等。
2024版年度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2024版年度乳腺癌的放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9cf54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a.png)
2024/2/2
22
复发风险评估
临床病理因素
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 织学分级等因素,这些因素与复发风 险密切相关。
生物标志物
检测患者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 以预测复发风险。
2024/2/2
放射治疗剂量和范围
评估放射治疗的剂量和照射范围是否 足够覆盖肿瘤区域,以降低复发风险。
患者依从性
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也会 影响复发风险,如是否按时接受治疗、 是否遵循医嘱等。
原理与机制
利用质子、重离子等带电粒子在 物质中的剂量分布特点,实现对 肿瘤的精确打击,同时减少对正
常组织的损伤。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期乳腺癌的治疗,尤其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乳腺癌具有优
势。
优缺点
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但设备和 技术要求极高,费用昂贵。
2024/2/2
15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实施与 管理
2024/2/2
2024/2/2
25
个体化精准治疗探索
2024/2/2
基因检测与分子分型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功能影像学应用
利用功能影像学技术,如PET-CT、SPECT等,评估肿瘤的生物学 特性和代谢状态,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剂量个体化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反应,实时调整放射治疗剂量,实现个 体化治疗。
26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构建
01
放射治疗与手术的联合应用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后,利用放射治疗消灭残留癌细胞,提高局部控制率
和生存率。
02
放射治疗与化疗的协同作用
利用化疗药物增敏放射治疗的效果,同时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
《乳腺癌诊治》课件
![《乳腺癌诊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d260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6.png)
复发风险:预后因素对复发风险 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存率:早期乳腺癌的生存率较 高,晚期乳腺癌的生存率较低
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 内分泌治疗等对预后的影响
随访内容和注意事项
随访时间:定期进行随访,包括术后早期和长期随访 随访内容: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伤口愈合情况、是否有复发迹象等 注意事项: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及时处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随访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提高随访效果
03
乳腺癌的诊断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01 X 线 检 查 : 通 过 X 射 线 检 查 乳 房 组 织 , 观 察 是 否 存 在 肿 块 、 钙 化 等 异 常 表 现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02 超 声 检 查 : 利 用 超 声 波 检 查 乳 房 , 可 以 观 察 乳 房 内 部 结 构 , 判 断 是 否 存 在 肿 块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05 否 为 恶 性 肿 瘤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06 手 术 切 除 活 检 : 通 过 手 术 将 肿 块 切 除 , 进 行 病 理 检 查 , 判 断 是 否 为 恶 性 肿 瘤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核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检查乳房,可以观察乳房内部结构,判断是
03 否 存 在 肿 块 病 理 学 检 查 病理学检查
细针穿刺活检:通过细针直接刺入肿块,取出少量细胞进行病理检查,判断是否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970db1d4b35eefdc8d333dc.png)
2. 随机临床研究证明boost能够降低一定的局部复 发率
3. 瘤床boost 意义在绝经前患者中意义更大
4. 在切缘阳性或太近的患者中不能免除boost
Boost方法与比较
电子束
技术简单易行,85%的剂量曲线包括完整瘤床。 皮肤剂量高
缩野切线
照射容积大
近距离插植
可以给予瘤床相对高的剂量而不引起严重的后期纤维化。 麻醉和技术要求高。
部分乳腺照射(PBI)理论
80%-90%的同侧乳房复发位于原瘤床部位
可能部分患者不需要全乳照射
瘤床外复发(elsewhere failure) 不论在单纯手 术或手术加放疗的患者中都是罕见的。
PBI 潜在优越性
1. 降低放射治疗的费用,扩大保乳治疗的应用范围 2. 将放疗疗程由常规5-6周缩短为一周以内 3. 减轻急性和长期的放射损伤,提高生存质量 4. 消除了放疗与辅助化疗时间配合的难题
象限 患者数
内侧 中线 外侧
620 122 377 1119
内乳淋巴结 转移
数目
%
118
19.0
27
22.1
68
18.0
213
19.0
内乳淋巴结转移规律
尸检521枚内乳淋巴结
1-3肋间
80%
4-6肋间
20%
118例乳腺改良根治术标本
1-3肋间
65%
第4肋间
5%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乳腺保留手术后的根治性放疗 高危患者乳腺切除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预防性放疗 无手术指征的晚期乳腺癌的放疗 局部复发患者的放疗 远处转移的姑息性放疗
起源于不同象限的肿瘤,一般距离原发灶至少4-5cm。
3. 瘤床boost 意义在绝经前患者中意义更大
4. 在切缘阳性或太近的患者中不能免除boost
Boost方法与比较
电子束
技术简单易行,85%的剂量曲线包括完整瘤床。 皮肤剂量高
缩野切线
照射容积大
近距离插植
可以给予瘤床相对高的剂量而不引起严重的后期纤维化。 麻醉和技术要求高。
部分乳腺照射(PBI)理论
80%-90%的同侧乳房复发位于原瘤床部位
可能部分患者不需要全乳照射
瘤床外复发(elsewhere failure) 不论在单纯手 术或手术加放疗的患者中都是罕见的。
PBI 潜在优越性
1. 降低放射治疗的费用,扩大保乳治疗的应用范围 2. 将放疗疗程由常规5-6周缩短为一周以内 3. 减轻急性和长期的放射损伤,提高生存质量 4. 消除了放疗与辅助化疗时间配合的难题
象限 患者数
内侧 中线 外侧
620 122 377 1119
内乳淋巴结 转移
数目
%
118
19.0
27
22.1
68
18.0
213
19.0
内乳淋巴结转移规律
尸检521枚内乳淋巴结
1-3肋间
80%
4-6肋间
20%
118例乳腺改良根治术标本
1-3肋间
65%
第4肋间
5%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乳腺保留手术后的根治性放疗 高危患者乳腺切除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预防性放疗 无手术指征的晚期乳腺癌的放疗 局部复发患者的放疗 远处转移的姑息性放疗
起源于不同象限的肿瘤,一般距离原发灶至少4-5cm。
乳腺癌放射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放射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ac84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d.png)
02
放射治疗基础知识
放射治疗原理及设备介绍
设备介绍
主要包括直线加速器、钴60治 疗机、后装治疗机等。
钴60治疗机
利用钴60衰变产生的γ射线照 射肿瘤,设备简单、经济。
放射治疗原理
利用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作用,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直线加速器
产生高能X射线和电子线,可 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放射治 疗。
乳腺癌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
治疗原则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病情不同, 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治疗 方式。
预后评估
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主要基于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式等因素。 一般来说,早期乳腺癌的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晚期乳腺 癌的预后较差,但通过综合治疗仍有可能延长生存期。
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辐射能量,单位为 Gy(戈瑞)。
当量剂量
计算方法
考虑辐射类型和生物效应的差异,将吸收剂 量转换为统一的生物效应剂量,单位为Sv (希沃特)。
根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出的剂 量分布,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确定照射野大 小、照射剂量等参数。
放射线安全防护措施
01
02
03
04
发病率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速高于高发国家,且趋 于年轻化。
乳腺癌病理类型及分期
病理类型
乳腺癌有多种病理类型,包括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和浸润性非特殊癌等。其 中,浸润性非特殊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80%。
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主要基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常用的分期 系统包括TNM分期和临床分期。
01
减少局部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乳腺癌放疗PPT课件
![乳腺癌放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a6700a81c758f5f71f6756.png)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五、放射治疗剂量
(1)乳腺癌保乳术后:
①全乳常规放疗+病灶区补量或全乳调强放+病灶区补量: 全乳 DT 50 Gy/5 周 /25 次,术疤痕周围外放 2-3 cm ,用 合适能量的电子线补量,DT 10Gy/1周 /5次。或应用后装 组织间插植补量 , DT 7 Gy/ 次 , 共两次
巴管侵犯和肿瘤位于内象限者; (5)局部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二、放射治疗原则
(1)I、Ⅱ期乳腺癌: 乳腺功能保全手术加上术后的放射治
疗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后根据患者 的情况对腋窝淋巴结已有转移、年轻女性 、肿瘤细胞分化不好、HER-2度表达、受 体阴性等高危病人术后要给予放射治疗。
②全乳同步推量放疗:
全乳照射剂量:50.4 Gy/5.6周 /28次。 瘤床同步推量:60.2 Gy/5.6周 /28次 ③窝区照射:个体化放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五、放射治疗剂量
(2)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的预防剂量为 46~50Gy/(4.5~5周·23—25次),2Gy/次,每 周 5 次 。 如 果 切 缘 阳 性 , 对 原 发 灶 部 位 增 量 5— 15Gy/5—8次。
放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是 否需要放疗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预后因素。在 确定放疗适应症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选择合 理的放疗技术。总之,既要避免漏掉应该放疗 的病人,又要避免过度和不恰当的治疗对患者 造成不良后果。
精选ppt课件最新
20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心脏受到照射后可诱发心包炎、全心脏炎 和冠状动脉疾患。特别是左侧乳腺癌内乳区 用高能射线照射时,可发生放射性心脏病。 其发生率与是否并用阿霉素化学治疗以及心
乳腺癌放疗的护理ppt课件
![乳腺癌放疗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00db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3.png)
饮食护理
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 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需 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2024/1/30
14
并发症处理策略
放射性皮炎处理
放射性肺炎处理
轻度皮炎可局部涂抹润肤剂或激素类药膏 ,重度皮炎需暂停放疗,加强创面护理和 抗感染治疗。
轻度肺炎可给予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 重度肺炎需暂停放疗,加强呼吸支持和抗 感染治疗。
放射性食管炎处理
骨髓抑制处理
轻度食管炎可给予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 ,重度食管炎需暂停放疗,加强营养支持 和抗感染治疗。
2024/1/30
根据骨髓抑制程度给予相应的升血治疗或输 血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
15
04
患者教育与自我护理指导
2024/1/30
16
放疗知识普及教育
03
放疗原理及作用
03
患者心理支持得到重视
乳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团队
越来越重视患者的心理支持,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措施帮助患者
度过难关。
22
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2024/1/30
精准医疗与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乳腺癌放疗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病理等特征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05
总结与展望
21
乳腺癌放疗护理成果回顾
01
护理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放疗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精准
定位、个性化治疗计划等,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02
护理团队专业素养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1. 局部复发
局部复发 5年局部复发率
XRT 6 2.3%
non-XRT 37
18.4%
总计 43
P=0.0001
复发部位: 手术野内 33例(77%) 乳腺内淋巴结1例 手术野外乳腺实质 7例
XRT 组复发情况: 1例因术后感染未作放疗 1例依从性不好 1例在放疗中出现局部复发而中止治疗
极佳 11% 优良 36% 好 35% 差 18%
保 乳 手 术 与 根 治 术 的 美 容 差 异
早期乳腺癌保守治疗的原理和目的
一.原理 1. 手术切除原发灶 2. 中等剂量放疗控制亚临床病灶 3. 二. 目的 4. 达到根治术的疗效 5. 保留完整的乳房,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及功能
早期乳腺癌保守手术和放疗成功的关键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应用解剖
微小转移灶检测的临床意义
例数 复发 5年复发率 5年生存率 10年复发率 10年生存率 生存曲线
CK阴性 36 4 5.6% 94.4% 12.8% 90.2% 好
CK阳性 9 5 44.4% 66.7% 55.6% 44.4% 差
早期乳腺癌的 放射治疗
锁骨上区
早期乳腺癌保守手术和根治性放疗时各部位 的照射剂量
乳腺区:切线野照射4500-5000cGy/4.5-5.5周。 每次剂量180-200cGy,每周5次。 原发灶区再用小野加照1500-2000cGy/1.5-2周。 (电子束或192铱组织间插植) 肿块未切除者,原发灶区加照2000-3500cGy
1.正确的选择病人 2. 最佳治疗技术 3. 辅助性化疗
选择病人考虑因素
一.影响复发的因素 二.影响美容效果的因素
影响复发的因素
复发率
多中心或多病灶
16-40%
广泛导管内癌成分(EIC+) 9-23%
影响美容效果的因素
1. 肿瘤和乳腺的比例 2. 肿瘤部位 3. 乳房过大或过小 4. 胶原性血管疾病
1976.8.8— 1984.1.27 共1851例
Ⅰ、Ⅱ期,T≤4cm
分组:全乳腺切除术
Ⅰ、Ⅱ水平腋
肿块切除术 + 放疗 + 淋巴结解剖
肿块切除术
肿块切除术切缘无肿瘤
放疗:全乳50Gy 不做瘤床加量照射 不照射腋窝 LN(+)做辅助性化疗
20年复发情况
病例数 局部 区域 远处
对侧乳腺
全乳腺切除术
区域淋巴结区: 4500-5000cGy/4.5-5.5周 腋窝淋巴结区作单纯放疗者, 再加照1000-1500cGy/1-1.5周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做或 不做放疗的随机分组研究
Uppsala-Örebro Breast Cancer Study Group 随机分组研究
Liljegren G, et al., 1994
47% ± 2%
46% ± 2%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随机研究 20年随访结果
Veronesi V et al. N Engl J Med. 347:1227, 2002
1973— 1980 701例 T<2cm
根治术 象限切除术 + 放疗 P
乳腺内复发率 总死亡率
乳腺癌死亡率
2.3% 41. 2% 26.1%
手术切缘情况与复发
一. 切缘有局灶性显微残留,增加照射剂量, 对复发率无影响。
二. 切缘有肉眼残留,或有弥漫性显微残留应 再切或做乳腺切除术。
三. EIC(+),切缘有残留时改做乳腺切除术
3. 手术残腔的处理 4. 瘤床处作金属标志
二. 腋窝淋巴结的处理 1.Ⅰ、Ⅱ水平腋窝淋巴结取样 2.不做腋窝解剖,单纯放疗
1981.10 — 1988.9:381例, 年龄≤80岁 乳腺单发病灶, ≤2cm(乳腺X片测量)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Sector切除:包括胸肌筋膜+腋窝淋巴结解剖 病理检查在肿瘤边缘外2cm处无肿瘤残留者,随机 分组做或不做放疗 放射治疗: Co60或4-10MV X线,全乳腺54Gy/27次,原 发灶不做追加剂量照射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放疗和改良 根治术的Meta分析
EBCTC G 1995年总结
10年局部复发率 10年乳腺癌死亡率
改良根治术
6.2% 22.9% (555/2423)
保乳手术
5.9% 22.9% (565/2468)
NSABP-06 试验20年随访结果
Fisher B et al. N Engl J Med. 347:1233,2002
589 60(10.2) 27(4.6) 132(22.4) 50(8.5)
肿块切除 + 放疗
628 17(2.7) 34(5.4) 163(26.0) 59(9.4)
20年生存情况
无病生存率
无远处疾病 生存率
总生存率
全乳腺切除术 肿块切除 + 放疗
36% ± 2% 49% ± 2%
35% ± 2% 46% ± 2%
8.8% 41.7% 26.1%
<0.001 1.0 0.8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985年1月~2001年12月 206例
局部复发率 生存率
结果: 3年 5年 5.4% 7% 99% 94%
10年 7.7% 80%
美容效果
丹麦DBCG-82TM 随机分组研究 (2002年) 总数266例,中位随访期6.6年
保守手术和放疗综合的适应症
原发肿瘤< 4-5cm 肿瘤切除后乳腺无明显变形 局灶性显微钙化 单发肿瘤 肿瘤在乳晕区以外的部位 无胶原性血管疾病
早期乳腺癌保守手术和根治性放 疗治疗步骤
一.乳腺原发灶的切除 1. 手术切口的选择 2. 切除范围的选择: 3. 肿块切除术 4. 区段切除术 5. 象限切除术 6. 病理检查,保证切缘无肿瘤
生存情况:
5年无区域淋巴结 或远地转移生存率 5年总生存率
XRT 90.5%
91.0%
non-XRT P
87.1%
0.23
90.3%
0.44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瘤 床区做或不做追加剂量照
射的随机分组研究
早期乳腺癌保守手术和根治性放疗照射范围
一. 腋窝淋巴结未做手术处理者,照射范围应包括乳腺、腋窝、 内乳及锁骨上淋巴结区
二.腋窝淋巴结已做手术处理者,可按下列原则照射
三.病变部位
腋窝淋巴结
照射范围
四.外象限
无转移
乳腺
五.内象限
无转移
乳腺+内乳、锁骨
六.
上淋巴结区
七.内象限
有转移
乳腺+腋顶+内乳+
八.或外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