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说课稿:下雨天
2024年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
![2024年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0a17e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b.png)
2024年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材第三单元《雨的旋律》,详细内容为第79页。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知和表现雨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动作和语言表现雨的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雨的节奏和旋律的表现。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CD、雨伞、雨衣、雨靴、小鼓、铃铛等。
2. 学具:小鼓、铃铛、手摇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穿上雨衣、雨靴,手持雨伞,模仿下雨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邀请幼儿参与,用动作和语言表现下雨的场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音乐CD,让幼儿感知雨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示范,用小鼓和铃铛演奏雨的节奏,引导幼儿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每组用小鼓、铃铛等学具演奏雨的节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和指导幼儿的动作。
4. 集体协作(5分钟)全班幼儿一起用动作和语言表现下雨的场景,教师指挥节奏。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演奏成果,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用彩笔画出雨滴、雨伞、雨衣等元素,形成有趣的画面。
2. 在画面下方写上“下雨了”三个大字,旁边标注本节课学习的节奏和旋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动作和语言表现下雨的场景,录制小视频。
2. 答案:根据课堂学习,自由发挥,表现雨的节奏和旋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其他天气现象,尝试用音乐表现,培养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6.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性与亲子互动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音乐节奏感和协作能力的培养,难点在于如何让幼儿准确地表现雨的节奏和旋律。
2024年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
![2024年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28c6a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9.png)
2024年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材》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具体内容为第二章“下雨了”。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雨天的氛围,学习用音乐表达雨天情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学会用乐器模拟雨滴的声音。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通过音乐表达出对雨天的情感体验。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乐器模拟雨滴的声音,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雨滴声音素材、乐器(如小鼓、沙锤等)、PPT。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响设备播放雨滴声音素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雨天的氛围。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PPT,讲解雨天的基本节奏,引导学生用手指敲击桌子跟随节奏。
(2)教师用乐器演示如何模拟雨滴的声音,让学生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合作演奏雨滴的声音。
(2)学生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在画纸上描绘雨天的场景,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结与展示(5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作品中的雨天故事。
(2)各组学生展示乐器演奏成果,大家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雨天场景画2. 黑板右侧:音乐节奏符号,标注雨滴声音的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个关于雨天的故事,并用水彩画描绘出来。
2. 答案:故事内容自拟,要求富有想象力,画面色彩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雨天的氛围,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https://img.taocdn.com/s3/m/f045258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b.png)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小班音乐《下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音乐教材《下雨》,旨在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歌曲《下雨》的内容描述了下雨天的景象,歌词简单易懂,旋律轻快,适合小班幼儿学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下雨》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下雨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歌曲《下雨》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让他们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的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雨滴手偶、雨伞等。
2. 学具:幼儿音乐教材《下雨》、雨滴手偶、雨伞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模拟下雨天的情景,撑伞进入教室,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为学生分发雨滴手偶和雨伞,让他们感受下雨天的氛围。
2. 歌曲学唱(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下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他们准确地唱出歌词和旋律。
(3)分组进行歌曲学唱,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演唱能力。
3. 节奏练习(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敲击桌子,感受音乐的节奏。
(2)教师演奏歌曲《下雨》,让学生用手拍打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3)分组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节奏感。
4. 课堂小结(2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下雨》歌词:小雨点,滴答滴,落在地上,溅起水花。
小雨点,滴答滴,落在树叶,滴答作响。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下雨》,并邀请家长一起演唱。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首关于雨天的儿歌创作,明天上课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歌曲《下雨》的学唱兴趣浓厚,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了下雨天的氛围。
小班音乐说课稿大雨小雨
![小班音乐说课稿大雨小雨](https://img.taocdn.com/s3/m/aeef58d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a.png)
小班音乐说课稿大雨小雨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一节小班音乐课,课题是《大雨小雨》。
这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雨声,学习基本的音乐节拍,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雨的声音,认识大雨和小雨的区别,并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播放器、《大雨小雨》音乐、雨声录音、图片、乐器(如小鼓、沙锤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雨天的氛围,可以挂上雨滴装饰,播放雨声背景音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孩子们,你们见过下雨吗?雨声是怎样的?”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感受雨声接着,我会播放大雨和小雨的录音,让幼儿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并分辨两种不同的雨声。
之后,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听到的雨声,如“滴答滴答”、“哗啦哗啦”。
3. 音乐欣赏播放《大雨小雨》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中雨声的变化。
我会引导他们注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雨的大小变化。
4. 节奏练习在这一部分,我会用小鼓和沙锤等乐器模拟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我会示范如何用不同的节奏和力度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然后邀请幼儿尝试模仿。
5. 创意表达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比如,轻拍手表示小雨,重拍手或跺脚表示大雨。
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的雨声舞蹈。
6.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合作创作一段表现雨声的音乐。
这个过程中,我会指导他们如何协作,如何听别人的节奏并与之配合。
7. 展示与评价最后,每个小组将他们的创作表演给全班看。
我会引导其他幼儿给予掌声和鼓励,并对他们的创作进行积极的评价。
下雨了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下雨了小班音乐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62971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9.png)
下雨了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感受雨水的美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学习雨水的相关词汇,丰富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活动准备1. 雨具:雨衣、雨靴、雨伞等。
2. 音乐播放设备。
3.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4. 相关词汇卡片。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穿着雨衣,拿着雨伞进入教室,引发幼儿对雨水的兴趣。
2. 雨天场景:教师带领幼儿模拟雨天场景,让幼儿体验雨水带来的快乐。
3. 学习雨水的相关词汇:雨、雨滴、雨衣、雨靴等,并通过卡片教授幼儿词汇。
4. 雨天绘画: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在画纸上绘制雨天景象,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5. 音乐教学:教师教唱《小雨滴》歌曲,让幼儿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和动作。
四、活动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雨天游戏,如捉迷藏、踩水花等。
2. 邀请家长参与雨天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雨天观察活动,让幼儿记录雨水滴落的速度、形状等。
五、活动总结1. 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3. 整理活动器材,结束音乐活动。
六、活动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布置活动场地,确保活动所需物品准备齐全。
2. 活动开始:教师以雨天为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雨水的美好。
3. 学习阶段: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互动等方式,教授幼儿雨天相关词汇和知识。
4. 实践环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雨天绘画和音乐活动。
5. 总结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受伤。
2. 注意调节室内温度,以免幼儿受凉。
3. 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轻柔地唱歌,保护幼儿的嗓音。
4. 对幼儿的绘画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八、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雨天知识的掌握情况。
2024年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标准教案
![2024年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标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a36a8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7.png)
2024年小班音乐活动《下雨》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大自然声音》,具体内容为《下雨》。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雨滴声音,理解雨天氛围,同时学习基本音乐节奏和音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下雨》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对自然声音感知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音符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雨天氛围感受,以及音乐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雨伞、雨衣等。
2. 学具:歌词卡片、音符卡片、小型打击乐器(如沙锤、小鼓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雨伞和雨衣布置教室,模拟下雨场景。
邀请学生穿着雨衣,打着雨伞进入教室,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下雨氛围。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2)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学唱歌曲《下雨》。
(3)针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音符,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歌词卡片,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找出对应音符。
(2)出示音符卡片,让学生根据音符唱出对应歌词。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小型打击乐器演奏,培养学生节奏感。
(2)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唱《下雨》,锻炼他们自信心和表现力。
5. 团队协作(1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首关于下雨歌曲创作。
(2)各小组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下雨》2. 歌词:按照歌曲段落进行排版,用不同颜色标注音符和歌词。
3. 节奏:用符号表示歌曲中节奏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关于雨天歌曲,要求包含歌词、音符和节奏。
2. 答案示例:歌曲名:《雨中舞》歌词:雨滴落在湖面上,泛起涟漪圈圈。
雨中舞蹈小鱼,快乐地嬉戏玩耍。
音符:略节奏: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雨天氛围感知能力和音乐节奏感有所提高。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雨小雨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雨小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20875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6.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雨小雨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我是XX幼儿园小班的班主任,今天非常荣幸为大家分享一堂小班音乐活动的说课稿。
本节课的主题是“大雨小雨”,旨在通过音乐活动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并感受自然界中的大雨与小雨,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接下来,我将按照教学设计的步骤,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听音乐、看图画、演唱等形式,激发幼儿对大雨与小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大雨与小雨的不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雨滴乐器,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合唱的方式让幼儿体验音乐的力量。
三、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播放《小雨淅淅沥沥》和《大雨滂沱》两首儿歌,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
2. 图画欣赏:呈现大雨与小雨的图画,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画中的细节。
3. 雨滴乐器制作:引导幼儿使用废旧材料制作自己的雨滴乐器。
4. 集体合唱:指导幼儿学唱《小雨淅淅沥沥》和《大雨滂沱》,进行集体合唱演绎。
四、教学方法1. 想象引导法:通过向幼儿描述大雨与小雨的场景,引发他们的想象和猜测。
2. 游戏引导法: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如模仿雨滴的声音、跳雨滴舞蹈等。
3. 制作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雨滴乐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操作能力。
4. 集体合唱:通过集体合唱的方式增进幼儿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流程1. 以《小雨淅淅沥沥》为例,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倾听。
2. 引导幼儿描述音乐中的雨声,与幼儿一起讨论小雨的特点。
3. 展示大雨与小雨的图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表达对图画的感受。
4. 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雨滴乐器,使用纸杯、竹棒等材料制作。
5. 指导幼儿学唱《小雨淅淅沥沥》,进行个别练习。
6. 分组合唱《小雨淅淅沥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 播放《大雨滂沱》,引导幼儿感受大雨的声音和力量。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https://img.taocdn.com/s3/m/edc051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e.png)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小班音乐教案下雨(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1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2、学唱歌曲《下雨了》,并尝试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钢琴活动过程:一、律动:《拍手点头》、《这是小兵》、《生活模仿动作》。
二、练声:《讲卫生》、《大风和秋叶》。
三、学习歌曲《小雨了》。
1、引导幼儿回忆下雨情景。
师:你看过的大雨(小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2、你见过的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下小雨的时候你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3、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中大雨、小雨的不同感受。
4、老师范唱,重点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感受(大雨——哗啦啦,小雨——滴答答。
)5、小朋友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里的语言小结幼儿回答,并请幼儿学说。
6、幼儿学唱歌曲。
7、引导幼儿用连贯、跳跃的两种声音表达大雨和小雨。
8、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样子。
9、老师:有哪些动作可以表示下大雨和小雨?(也可根据幼儿情况给与一定的提示,如提示幼儿用脚轻轻地走路来表示下小雨了等。
)四、复习歌表演《学做解放军》。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2活动目标:1、认识碰铃,掌握碰铃的使用方法。
2、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两种不同雨声的感受。
3、初步学习看老师手势指挥演奏。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铃鼓、碰铃若干活动过程:一、律动、练声1、《这是小兵》2、《我们大家做得好》3、《我爱我的小动物》4、《扮家家》二、复习歌曲1、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刚才老师谈的歌曲叫什么名字?2、大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唱着歌回答老师。
3、小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4、教师和幼儿一同演唱歌曲。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雨小雨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雨小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ffcc6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9.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雨小雨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性;
2. 学习和感知有关天气的音乐和舞蹈形式;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素材:《小雨》、《大雨》的音乐录音;
2. 舞蹈道具:蓝色、白色的丝带;
3. 班级环境:布置与“雨天”相关的环境,如挂雨伞等。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5分钟):
让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环境变化,提问:“今天我们的教室变了什么?”引导幼儿谈论教室内挂着的雨伞、布置的云朵等,进入学习主题。
2. 歌曲欣赏(8分钟):
播放《小雨》的音乐录音,让幼儿合唱,感受雨滴的柔和与节奏。
提问:“你们能听到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回答:雨滴声、风
声等。
3. 舞蹈活动(10分钟):
给每个幼儿分发蓝色或白色的丝带,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模
拟小雨的下落。
老师示范后,引导幼儿跟随动作。
重点培养幼儿的
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4. 句型教学(5分钟):
老师以问答形式教授新句型:“下小雨时你会怎么办?”引导
幼儿回答:“我会打伞。
”然后学习新句型“下大雨时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回答:“我会躲雨。
”通过对比学习,帮助幼儿理
解句型的区别。
5. 视频欣赏(10分钟):
播放与雨天相关的短视频,让幼儿观看并讨论视频中的内容。
提问:“视频里有哪些动物和人在下雨中怎么做?”引导幼儿回答,并让他们自由讨论雨天的一些经验和感受。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活动说课稿《大雨小雨》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活动说课稿《大雨小雨》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35b40f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9.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活动说课稿《大雨小雨》含反思各位领导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的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下面我将分:说活动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活动背景:春天不知不觉已来临,大自然到处洋溢着一片春的气息,我班也随着春天的来临开展了《春天的童话》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美丽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个多雨时节,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幼儿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地谈论着。
我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培养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因此,我就生成了音乐活动《大雨小雨》。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下雨天,他们常常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
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
我们便可利用幼儿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幼儿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为此,我制定了活动目标:1、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
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帮助下,不演奏时能控制住铃鼓,使其不发出声音。
根据活动目标及幼儿实际,我把重点定位于: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难点: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为了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我作了充分的准备:1、教学挂图《大雨和小雨》。
2、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
每人一个铃鼓。
二、说教法学法:《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下雨了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下雨了小班音乐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19ce5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9.png)
下雨了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感受雨滴的声音和下雨的景象,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触觉和节奏感。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雨滴手偶、雨伞、雨衣、小雨靴等。
2. 音乐CD《小雨滴答滴》或其他下雨主题的音乐。
3. 绘画纸张、画笔、水彩等。
4. 彩虹图片、雨滴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雨滴手偶,引起幼儿对雨的兴趣。
2. 听雨:播放下雨主题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雨滴的声音。
3. 触雨:教师模拟下雨,让幼儿用手触摸雨滴,感受雨的触感。
4. 唱雨: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小雨滴答滴》,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5. 画雨:让幼儿穿上小雨靴,在雨中行走,感受雨滴打在脚上的感觉,用画笔将雨天的景象画下来。
四、活动延伸1. 故事环节:教师讲述《彩虹桥》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彩虹的出现和雨后的美丽景象。
2. 互动游戏:组织幼儿扮演小雨滴,进行“小雨滴跳舞”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雨的日子,并尝试创作关于雨的绘画作品。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对雨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了下雨的美好。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们的听觉、触觉和节奏感得到了锻炼。
活动培养了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开展更多有趣的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雨滴声音和下雨景象的反应。
2. 评价幼儿在唱雨环节中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表现。
3. 观察幼儿在画雨环节中的创意和表现力。
4.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下雨主题的关注和参与情况。
七、安全注意1. 在户外活动时,确保幼儿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避免意外发生。
2. 使用雨具时,提醒幼儿注意尖锐部分,防止划伤。
下雨了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下雨了小班音乐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d9e2f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f.png)
下雨了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感受雨滴落下的声音和节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听觉敏感性。
2. 通过模仿雨滴的声音和动作,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增进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雨滴手偶、雨滴音乐道具、小雨伞道具等。
2. 音乐素材:《小雨滴答滴》、《小猪佩奇》等与雨相关的儿歌。
3. 活动场地: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邀请幼儿模仿雨滴落下的声音和动作,如“小雨滴答滴”等。
2. 主体活动(10分钟):a. 教师出示雨滴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雨滴落下的样子。
b. 教师播放雨滴音乐道具,让幼儿听声音并模仿雨滴的动作。
c.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儿歌《小雨滴答滴》,感受雨滴落在伞上的节奏。
d. 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手持小雨伞道具,模仿雨中跳舞的情景。
3. 总结活动(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b.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雨的重要性以及爱护环境的意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观察和讨论雨的变化。
2. 环境教育:组织幼儿参观雨水收集设施,了解雨水循环过程。
3. 艺术创作:让幼儿用画笔描绘雨中的场景,培养绘画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其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活动准备1. 教具:雨滴手偶、雨滴音乐道具、小雨伞道具等。
2. 材料: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材料。
3. 音乐素材:《小雨滴答滴》、《小猪佩奇》等与雨相关的儿歌。
4. 活动场地: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设有绘画区。
七、活动过程4. 绘画活动(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观察雨滴的形状和颜色,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雨滴。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2篇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c7d3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9.png)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2)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2)精选2篇(一)教案主题:下雨适用年龄:3-5岁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感受下雨天的气氛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具:音乐CD、音乐乐器(可选)2. 教学道具:下雨的图片、雨伞、雨滴等3. 教学材料:下雨的歌谱、课堂游戏道具(可选)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下雨的气氛。
展示下雨的图片,问幼儿下雨时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和感觉。
2. 播放下雨的音乐。
让幼儿闭上眼睛,注意听音乐中下雨的声音,并模仿下雨的声音。
3.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下雨的感觉。
示范起舞动作,如扭动身体、跺脚等,幼儿跟着模仿。
4. 教唱《下雨》歌曲。
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听歌曲,然后一起唱歌。
可以配合手势动作,如比画下雨、打伞等。
5. 制作下雨的乐器。
给幼儿发放纸板、金属盖子等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制作能模仿下雨声的乐器。
6. 进行合作创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自己做的乐器模仿下雨的声音,一起演奏出合奏的效果。
7. 课堂游戏:“跳雨滴”。
在教室内设置跳跃的区域,幼儿要模仿雨滴的形状,跳跃到雨滴标识的地方。
8.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与幼儿一起回忆课堂中的活动和学习内容。
延伸活动:1. 自由舞蹈:播放下雨的音乐,让幼儿自由舞动,尽情感受下雨的气氛。
2. 制作下雨的画作:给幼儿提供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下雨的景象。
3. 观察天气:带领幼儿观察室外的天气,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认识到下雨天的特点和气氛,并通过音乐等活动形式来感受和表达对下雨的情感。
同时,通过合作演奏和课堂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对音乐的兴趣。
在延伸活动中,幼儿有机会通过观察天气和创作画作等形式来进一步加深对下雨的认识。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2)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听觉感知能力;2. 提高幼儿对音乐表达的理解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演能力。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https://img.taocdn.com/s3/m/0d11452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a.png)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一、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下雨》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模仿下雨的声音,锻炼幼儿的听觉和模仿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音乐韵律,模仿下雨声音,集体协作。
2.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把握,集体协作的默契。
三、教学准备1.音乐素材:《下雨》音频、视频。
2.道具:雨伞、雨衣、小雨点贴纸。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下雨》音频,引导幼儿聆听,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2.感受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下雨的情景,如拍手、跺脚等。
3.模仿下雨声音教师示范模仿下雨的声音,如“滴答滴答”、“哗啦哗啦”等。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下雨声音,注意节奏和音量的变化。
4.分组合作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种下雨的声音。
教师播放《下雨》音乐,各小组根据音乐节奏模仿下雨声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节奏,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5.角色扮演教师扮演“太阳”,幼儿扮演“小雨点”。
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下雨和太阳出来的情景,感受天气变化。
6.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雨点找家”的游戏,提高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游戏规则: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家”,如“小雨点找雨伞”、“小雨点找雨衣”等。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合作过程中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下雨》的喜爱程度。
2.评价幼儿在模仿下雨声音、集体协作等方面的表现。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了解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的成长。
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音乐《下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较好地感受音乐韵律。
2.幼儿在模仿下雨声音、集体协作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合作意识得到提高。
3.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不足之处:部分幼儿在集体协作过程中仍需加强引导,提高他们的配合度。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https://img.taocdn.com/s3/m/4ab256e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4.png)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标题:小班音乐教案 - 下雨教育阶段:小班(幼儿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下雨的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幼儿对下雨的兴趣和好奇心。
3. 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体验和表达下雨的感觉。
教学准备:1. 下雨音效素材或乐器。
2. 下雨相关图片或海报。
3. 简单易懂的下雨歌曲。
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5分钟)-介绍下雨的概念,引导幼儿讨论下雨时他们通常会看到什么,并鼓励他们分享与下雨相关的经验。
-展示下雨的图片或海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感受下雨(10分钟)-播放下雨音效或使用乐器演奏下雨的声音,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下雨的声音。
-提问:“下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用简短的词语来描述。
3. 舞动下雨(15分钟)-播放简单易懂的下雨歌曲,引导幼儿跟着节奏摇晃身体,模仿下雨的动作,如拍手、轻拍大腿等。
-教唱下雨歌曲的歌词,鼓励幼儿一起唱、一起舞动,以加深对下雨的理解和记忆。
4. 制作下雨乐器(15分钟)-为幼儿准备简单的制作下雨乐器的材料,如纸杯、橡皮筋、米粒等。
-指导幼儿按照图示或示范制作下雨乐器,并鼓励他们尝试用乐器模拟下雨的声音。
5. 表演下雨音乐会(15分钟)-组织幼儿分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下雨乐器,并一起演奏下雨音乐。
-观察幼儿的表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6. 结束活动(5分钟)-与幼儿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内容。
-总结下雨的特征和感受,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下雨的理解和喜爱。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制作下雨乐器或进行音乐表演。
2. 提供相关绘本推荐,让幼儿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下雨的故事和相关音乐。
3. 在教室的角落或户外设置下雨的感觉和氛围,例如放置一盆水,让幼儿模拟下雨的场景。
通过这一教案,幼儿将通过音乐活动深入了解下雨的概念和特征,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对音乐的兴趣。
在互动与创造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体验下雨的感觉,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下雨的喜爱。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fe0a9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0.png)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夏天经常会突然下雨,幼儿对雨天回家也有过担心,故事《下雨啦》正符合幼儿的心态,故事情境有趣,想象合理丰富,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掌握。
在活动中,我采用生动的语言,色彩鲜艳的图片,挂图向幼儿讲述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内容明白帮助他人是件很快乐的事。
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蘑菇,伞,芭蕉,荷叶,手帕等字词(注意发音)。
2.能根据图片说出事物名称。
3.听懂故事,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片说出事物名称。
2.教学难点:听懂故事,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1. 雨滴,小白兔,蘑菇,青蛙,荷叶,大象,芭蕉叶的大图片各一张。
2.教学挂图,教学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1. 谈话导入活动:(出示雨滴的图片)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怎么了,那如果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又没带雨伞,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看图片讲故事:教师:那我们今天来看看森林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又是怎么样做的呢?小朋友们可要听仔细了,看仔细了。
3.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述故事(此环节以引导幼儿自己说出为主)教师:森林幼儿园放学了,我们来看一看森林幼儿园有哪些小朋友。
有小兔子,小象,小青蛙和小熊,他们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了,这可怎么办呢?(边讲故事,边看挂图一,边出示图片)。
4.(出示挂图二)(1).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小白兔是顶着什么回家的?教师出示蘑菇图片:哦,原来小白兔有一把蘑菇伞,他可以顶着蘑菇伞回家。
(2)教师:小青蛙是顶着什么回家的?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哦,原来小青蛙有一把荷叶伞,他可以顶着荷叶伞回家。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https://img.taocdn.com/s3/m/8893221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5.png)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一、教学目标1.让小班儿童能够听出“下雨”的声音,并能模仿发出相似的声音;2.通过游戏和歌唱,学习如何模拟下雨的声音;3.能够运用简单的乐器演奏“下雨”的节奏,提高儿童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听力训练:听出“下雨”的声音;2.模仿训练:模仿“下雨”的声音;3.音乐游戏:模拟下雨的声音;4.歌唱:唱《下雨》这首童谣;5.乐器演奏:运用简单的乐器演奏“下雨”的节奏。
三、教学过程1. 听力训练1.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指导他们集中精力,听老师用手指亲手模拟“下雨”的声音,让孩子们模仿;2.音乐老师逐一检查孩子们的模仿情况,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2. 模仿训练1.让孩子们站在一个圆形中央,用手指敲打圆形模拟下雨的声音;2.老师可以指挥孩子们用不同的节奏敲打圆形,让孩子们体验到下雨的不同程度。
3. 音乐游戏1.让孩子们身穿雨衣和雨帽,分成小组,用脚拍出下雨声音;2.孩子们可以任意组合,模仿不同程度的下雨声音;3.音乐老师可以出题目,让孩子们根据题目模仿相应的雨声。
4. 歌唱1.让孩子们跟音乐老师一起唱《下雨》这首童谣,模仿下雨的声音;2.音乐老师可以加入手指点击和雨滴声等等的特效声,在孩子们唱歌的同时绘制一个华丽的下雨画面。
5. 乐器演奏1.音乐老师会教授孩子们如何使用乐器模仿下雨的声音;2.比如使用手鼓、打击乐和手风琴等乐器,让孩子们模拟不同程度的下雨节奏。
四、教学总结小班儿童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对象,在音乐教育中的重点在于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和歌唱来感受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这堂《下雨》音乐课,我们让小班儿童感受到了雨声美妙的旋律,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下雨的认知,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小班下雨啦音乐教案
![小班下雨啦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fc46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9.png)
小班下雨啦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小班下雨啦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小班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感知和理解下雨的声音和氛围。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与学生一起观察窗外下雨的景象,引导他们描述下雨的声音和感受。
2. 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下雨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并感受雨水的声音。
活动一:模仿下雨的声音1. 在教室中准备一些小铃铛、小鼓等乐器。
2. 让学生模仿下雨的声音,使用乐器轻轻敲打或晃动,营造下雨的声音氛围。
3. 引导学生根据下雨的声音,自由发挥创造其他有关雨水的声音。
活动二:下雨的节奏1. 利用打击乐器,教授学生一段简单的下雨节奏。
2. 分为小组,让学生按照指导的节奏一起演奏。
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添加其他乐器声音,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下雨乐曲。
活动三:下雨的舞蹈1. 选择一首轻快的音乐,与学生一起跳舞。
2. 引导学生模仿下雨的动作,如手指轻拍桌面模拟雨滴、脚步轻快地踏雨水等。
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舞蹈动作,表达他们对下雨的感受。
活动四:创作下雨的歌曲1. 分为小组,让学生一起创作一首关于下雨的歌曲。
2. 引导学生思考下雨的声音、感受和情绪,帮助他们写下歌词。
3.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旋律,结合歌词进行演唱。
总结:1.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音乐活动的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下雨音乐活动对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影响。
3. 鼓励学生将这些学到的音乐技巧和创作经验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模仿下雨的声音、演奏乐器、跳舞和创作歌曲等。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如创作的歌曲、舞蹈动作等,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3.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询问他们对活动的喜好和收获,以及他们对下雨音乐活动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下雨音乐活动的经历,并邀请他们一起参与创作和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https://img.taocdn.com/s3/m/1529585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c.png)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教案名称:小班音乐教案《下雨》
教案主题:感知音乐中的下雨场景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感知下雨场景中的声音和节奏。
2. 学生能够模仿下雨的节奏和声音。
教具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下雨的录音(可从互联网上下载)
教学步骤:
1. 创设情境(5分钟)
展示一幅描绘下雨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例如雨滴、伞等,让学生感受下雨的氛围。
2. 聆听下雨声音(10分钟)
播放下雨的录音,让学生用耳朵聆听下雨声音,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 下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 是否有规律的节奏?
- 下雨声音让你想到什么?
3. 模仿下雨声音(10分钟)
老师示范用声音模仿下雨的声音,然后让学生跟着模仿,敲桌子、拍手或用口吹气等方法模仿下雨的声音。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创意来表达下雨的声音。
4. 模仿下雨节奏(15分钟)
老师示范用手拍击物体模仿下雨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跟着模仿,用手或其他工具拍击桌子、地板等。
引导学生体会到下雨节奏的规律和有序性。
5. 小结(5分钟)
回顾学习的内容,并请几位学生展示他们模仿下雨声音和节奏的表演。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扩展:
1. 让学生用乐器模仿下雨的声音和节奏,例如打击乐器或吹奏口琴等。
2. 引导学生用音乐和舞蹈来表达下雨的场景,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雨水的洗礼和清凉。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模仿下雨声音和节奏时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感知和模仿下雨场景中的音乐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说活动准备
为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感情,我做了以下准备 1、物质准备:“下雨天”MP3、“下雨天”简谱、 下雨天图片、小熊玩偶 2、经验准备:幼儿有下雨天的生活经验、室内游 戏的经验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音乐活动我分为四大环节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向幼儿讲述小熊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进入歌唱活 动。 (二)教唱下雨天烦恼歌 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让幼儿明白小熊不开心的原因。引 导幼儿用表情肢体表现不开心的情绪,更好地感受、演唱 歌曲。 (三)创编下雨天开心歌 教师引导幼儿用表情肢体表现开心的情绪,有感情地学唱 歌曲第二段。鼓励幼儿思考在室内玩的游戏,将之编入歌 曲中。 (四)结束 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中结束活动。
七、活动反思
我选择的歌曲“下雨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有相 关的生活经验,易于引起幼儿兴趣,产生情感共鸣。 在教学活动中我要合理分配时间,在活动中兼顾不 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需要。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一 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 时进行调整。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能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 2.幼儿可以尝试创编简单的歌词。 3.幼儿体验到下雨天在室内玩耍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1、幼儿正确理解并表现在下雨天不能出去玩的烦恼和 在室内游戏的愉悦。 2、幼儿创编在室内游戏的歌词。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下雨天”MP3、“下雨天”简谱、下雨天 图片、小熊玩偶 2、经验准备:幼儿有下雨天的生活经验、室内游戏的经 验
小班音乐歌唱活动: 下雨天 说课稿
一、下雨天教案 二、说设计意图 三、说活动目标 四、说活动重难点 五、说活动准备 六、说活动过程 七、说活动反思
教案---小班音乐歌唱活动:下雨天 一、设计意图
歌曲“下雨天”旋律活泼、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歌 词描绘了下雨天室内活动的乐趣。歌词浅显易懂,使 幼儿可以理解下雨天室内活动的乐趣,感受歌曲情绪,动之一。下雨天幼儿不 能到户外玩耍,情绪会受到影响而不开心。歌曲 “下雨天”旋律活泼、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歌词 描绘了下雨天室内活动的乐趣。歌词浅显易懂,使 幼儿可以理解下雨天室内活动的乐趣,感受歌曲情 绪,乐于参与歌唱活动,不再为下雨天不能外出玩 耍而苦恼。
三、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教育活动的设计 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为贴近幼儿生活, 便于幼儿理解。我设计了以下目标。 1、幼儿能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2.幼儿可以尝试创编简单的歌词。 3.幼儿体验到下雨天在室内玩耍的乐趣。
四、说活动重难点
1、幼儿正确理解歌词并表现在下雨天不能出去玩的烦 恼和在室内游戏的愉悦。 2、幼儿创编在室内游戏的歌词。
(二)教唱下雨天烦恼歌 师:小熊为什么不开心呢? 幼:下雨了/不能出去玩。 师:对,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如果下雨天,你也不 能出去玩,你会开心吗? 幼:不开心。 师:你不开心时会是什么样子呢?” 教师请幼儿用表情、肢体动作表现自己不开心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表现的真好!现在和老师一起演唱下雨 天烦恼歌吧! 教师教唱几遍。 师:小朋友们再和老师唱一遍,这次要加上不开心的 表情动作哦。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熊。 (拿出小熊玩偶) 小熊(老师):小朋友们好(语气低落状)! 师:咦,小熊怎么了?因为什么事情不开心呢? 幼儿自由猜测交流,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猜测。师: 小熊,小朋友们猜的对不对?你来告诉大家吧小熊(教 师):小朋友们听了这首下雨天烦恼歌就明白了。(教师 有感情地清唱下雨天第一段,并展示下雨天的图片。)
(三)创编雨天开心歌。 师:小朋友们开心时是什么样子的?我请小朋友来做给大 家看看。 幼儿用表情肢体动作表现开心的情绪。 教师有感情地教唱歌曲第二段。 师:小朋友们帮小熊想一想不能出去玩,我们还可以在房 间玩什么游戏呢? 幼儿自由思考讨论交流。教师请幼儿分享想到的室内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想到了这么多在房间里玩的游戏, 我们这些游戏编进下雨天开心歌里,唱出来吧。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演唱歌曲吧。要注意烦 恼歌和开心歌要唱出不同的情绪哦。 (四)结束 师:小熊说他有了小朋友们的帮助再也不因为下雨天不能 出去玩而烦恼、不开心了。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 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