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25d7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1.png)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1.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追求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目标。
园林
景观设计师要通过选用自然材料、模仿自然景观等手法,使设计的园林场
景具备自然般的美感和观赏性。
自然性原则还体现在对地形、水体等自然
环境元素的利用和还原,以及利用植物的自然状态和生态特征进行园林植
物的布置。
2.秩序性原则
3.尺度性原则
尺度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追求空间尺度的合理性。
园林景观
设计师要根据景观所处空间的大小、使用需求和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景观
元素的尺度和比例,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
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和适应性,设计师要合理安排观赏点和视觉焦点的位置,使人们在园林景观中能够获得愉悦的体验。
4.色彩性原则
色彩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色彩来丰富环境,创造美感。
园林景观设计师要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色彩,在景观中形成明暗对比、冷
暖色调变化等艺术效果,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营造氛围。
色彩性原则还
可以通过运用季节性植物和花卉来实现季节性变化的目标,增加园林景观
的变化性和活力。
5.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以满足功能需求为重要目标。
园林景观设计师要根据场地的使用要求和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和组织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交流等功能。
同时,功能性原则还包括对于场地微气候的利用和改造,以及对于交通流线和公共设施的合理安排。
以上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还需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运用这些原则,以创造出独特且满足人们需求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8e255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6.png)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简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自然优先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
自然优先是指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尊重并净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另外,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文化性原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任何景观都必然地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自然环境条件是文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
同时,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景观的历史文化性主要是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古代石刻、坟墓等。
一定时期的景观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都有直接的联系。
从景观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景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景观设计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地积淀,形成了系列的景观创作理论和手法,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从另一个角度讲,景观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物化结果,折射着历史的发展,是历史某个片段的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活动的丰富,人们对视觉对象的审美要求和表现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体征,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景观的地域文化性指某一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性。
人们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必然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种民俗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地域文化。
在进行景观创作甚至景观欣赏时,必须分析景观所在地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入乡随俗,见人见物,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系统,尊重当地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从中抓住主要特点,经过提炼融入景观作品中,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性原则景观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建筑物的简单摆放,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人为艺术与自然生态的进一步和谐。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1c22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2.png)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植物、土壤、水文、地形、建筑等多个领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一些基本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指导设计师进行创作,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希望能对广大设计师和爱好者有所帮助。
首先,风景园林设计的原理之一就是景观的整体性。
景观设计不是简单地将各种元素堆砌在一起,而是要考虑整体的和谐性和统一性。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植物、地形、水体、建筑等各个要素,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只有整体性的设计,才能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和谐与美丽。
其次,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场地的环境特点。
不同的场地有着不同的地形、气候、土壤等环境特点,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和利用这些特点,使设计更加符合场地的环境特色。
比如,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场地的地形起伏来布置水体和植物,使景观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根据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使植物更加茁壮生长。
只有充分考虑场地环境特点,才能使设计更加合理和美观。
另外,风景园林设计还需要考虑人的活动需求。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运动。
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地功能定位,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合理布局各种功能区域,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到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比如,在公园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们的休闲需求,可以设置长椅、草坪、休息亭等设施;在学校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活动需求,可以设置篮球场、操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
只有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求,才能使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最后,风景园林设计还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植物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本地适宜的植物,减少对外来植物的引入;在水资源利用上,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的方式,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园林设计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1ddd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a.png)
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园林设计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绿化环境:园林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和令人愉悦的绿化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植被、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布局,来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2. 空间布局:园林设计应考虑空间的合理布局,使之符合人们的需求和活动习惯。
空间布局应具备合理的流线,保持清晰的路径和界限,同时充分利用场地面积,使之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变化。
3. 色彩搭配:园林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强人们的感官体验。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和配色方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提升园林的整体品质。
4. 材料选择:园林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合理选择材料可以提高园林的质感和寿命,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功能性考虑:园林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性需求。
要保证园林的功能性,如合理规划空间布局、设置休憩区域、活动区域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6. 历史文化:园林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法,可以将园林融入到历史环境中,增强园林的价值和魅力。
7. 可持续性:园林设计应致力于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要注重节约能源、保护水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方面,促进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原理,可以创造出美丽、舒适和环保的园林环境。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a2c72052d380eb62946dff.png)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18
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
间,
5
绿门、6
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
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
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
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园林工程知识点总结
![园林工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7d04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6.png)
园林工程知识点总结园林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园艺、土木、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园林工程不仅关乎园林设计和施工,还包括园林养护、植物栽培、景观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在整个园林工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文将对园林工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园林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一、园林设计1.1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园林设计是园林工程的核心内容,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景观规划、植物配置、地形雕塑等方面。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场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合理设计景观布局和植物配置,实现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 园林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园林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包括了勘测造型、方案设计、效果评估等方面。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场地勘测,了解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规划景观布局和植物配置,最终实现设计效果的评估和调整。
1.3 园林设计的流程与步骤园林设计的流程与步骤主要包括了方案策划、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按照设计流程逐步完善方案,同时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最终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二、园林施工2.1 园林施工的基本原理园林施工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场地准备、土方工程、绿化工程等方面。
在进行园林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进行场地准备和土方工程,然后进行植物配置和绿化工程,最终完成整个园林工程的施工任务。
2.2 园林施工的方法与技巧园林施工的方法与技巧主要包括了场地平整、苗木栽植、草坪铺设等方面。
在进行园林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的最终实现。
2.3 园林施工的流程与步骤园林施工的流程与步骤主要包括了项目策划、施工准备、施工实施、质量检验等阶段。
在进行园林施工时,需要按照施工流程逐步完成施工任务,并进行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效果的最终实现。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讲解学习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c0583f6a81c758f5f71f6708.png)
四、构图形式美的要素: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由线条、图形、体形、
色彩等外在要素构成的。 1、线条美; 2、图形美; 3、体型美; 4、光景色彩美;
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语 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 岸线、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拔 的峭壁线、丰富的屋面线。
2、小型景物约为3倍
3、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4、如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按宽度、高度 的数值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平视静观的情况 下,水平视角不超45°,垂直视角不超过 30°,则有较好的观赏效果。
3、最佳视域
• 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0。,水平视 角为160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 视角小于300,水平视角小于450,即人们静观景 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 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但是,即使在静 态空间内,也要允许游人在不同部位赏景。建筑 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 垂直视角为180(景物高的3倍距离)、270(景物 高的2倍距离)、450(景物高的3距离)。如果 是纪念雕塑,则可以在上述三个视点距离位置为 游人创造较开阔平坦的休息场地
• 1、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 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观赏点
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 观赏视距适当与否与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 很大。
观赏视角与景
2、最宜视距
•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 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 类型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 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 约为 12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 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 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 利用人的视距规律进行造景和借景,将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5143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b.png)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1. 配景与主景互补: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植被和结构的布局,使配景与主景相辅相成,达到景观整体效果的协调和统一。
2. 空间层次分明: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的高低、大小、形状等来创造空间层次感,使整个景观空间具有层次感和延展性。
3. 点、线、面的统一: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路径和景观面的布局等方式,使点、线、面之间形成完美的统一,使景观更加和谐。
4. 园林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园林景观设计要根据园林的具体功能需求,合理运用景观的形式来满足功能的要求,并且与整体设计风格相融合。
5. 色彩搭配协调:园林景观设计要在植被的选择和使用上,注重色彩的搭配协调,使整个景观更加生动、鲜明,增加视觉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6. 采用自然材料和技术手段:园林景观设计要尽量采用天然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使景观更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增加景观的自然性和可持续性。
7. 注重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到景观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使园林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活动,
并根据不同季节进行相应的调整。
8. 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合理利用土地、水源和能源,同时选择合适的植被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 强调观赏性和体验性: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景观的观赏性和体验性,通过创造独特的景观形象和空间感,使人们能够在其中享受美的感受和亲近自然的体验。
10. 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园林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考虑到社区、城市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使园林成为周围环境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舒适、美丽的生活空间。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46b6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4.png)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园林美学,还包括了植物学、土壤学、地貌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以创造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园林空间。
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理,这些原理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设计工作,创造出更加理想的园林空间。
首先,风景园林设计原理中的重要一点就是“自然性”。
自然性是指在设计中要尽量保持自然的状态,使人们在园林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植被等方式来实现自然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模拟自然景观的方式来增强自然性的感觉。
自然性的体现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同时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风景园林设计原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点是“人文性”。
人文性是指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文化、习惯、情感等因素,使园林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历史文化元素等方式来增强人文性,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休闲、娱乐设施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人文性的体现能够使园林空间更加具有人情味,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另外,风景园林设计原理中还要考虑到“功能性”。
功能性是指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园林空间的实用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设置便利设施等方式来增强功能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植被配置来改善园林空间的生态环境。
功能性的体现能够使园林空间不仅美观,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
总的来说,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它涉及到自然性、人文性、功能性等多个方面。
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原理,以创造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园林空间。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为人们创造出更加理想的园林环境。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园林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d2a8db240c844769eaeec5.png)
伐殆尽,可在梅花从栽竹,在柳
树间栽桃树,在水边安置湖石, 做适当点缀修饰。桥上有亭,亭
下有水,水中有鱼,池边有柳,
柳旁植桃,墙边有竹,竹中有梅 的别墅庭院小景。
一. 风景园林的地形分析
1.园林用地类型
江湖沼泽地:江湖沼泽地造 园,可以采取保留原则,建 湿地公园。尽可能保护芦苇、 浮萍等自然植物,稍加建筑 成景观地、景观台、道路或
然状貌,树木多以自然栽植方式为主。 (掌 握)
三. 风景园林的类型
3.混合式园林
3.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 主轴线和副轴线,只有全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
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况下,多结合地形,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总体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1.风景园林周边环境分析
(3)周边环境分析:真山 前不宜堆假山,真水前不宜 砌鱼池。直线的建筑中,加 入曲径环绕,注意刚与柔, 直与曲的对比。 (4)道路交通因素:大道 宜直,园路宜曲,园林内部 形成各种景观道。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3.风景园林的视觉方式
(1)平视、俯视、仰视的观景方法
景方式。由于静止的水面能够
反射物体的形象而产生倒影, 镜面或光亮的反射性材料能映 射出相对空间的景物,所以, 这种景物借构方式能使景物视 感格外深远,有助于丰富自身 表象以及四周景色,构成绚丽 动人的景观。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3.风景园林的视觉方式
障景:是对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景观因素加以遮挡。 障景可用土山、植物、建筑等完成,障景使人进入大的风景区之前,使人有审美酝 酿阶段,使人有一个想象的空间,激起人们探索揽胜的兴趣,含蓄有韵味。 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 的一个规律,就是 “一步一景、移步换 景”,最典型的应用 是苏州园林,采用布 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 到遮障、分割景物, 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园林造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园林造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1bcc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2.png)
园林造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一、园林造景的意义•园林造景是通过规划和设计来打造景观,使其在美学和功能上达到最佳状态。
•园林造景在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园林造景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交互动。
•园林造景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物多样性,改善气候和空气质量,减少自然灾害等。
二、园林造景的基本原理园林造景的实践基于一些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自然与人工结合•园林造景需要将人工的设计和自然的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自然元素如湖泊、山脉、树木等可以作为景观的基础,人工设计可以在其中增添更多的艺术元素。
2. 视觉效果的创造•园林造景需要考虑观赏者的视觉体验,创造美学效果。
•通过布局、比例、色彩等手段,使景观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形成视觉艺术。
3. 空间的布局•园林造景需要合理布局空间,以创造不同的场所和功能区域。
•比如,公园中会有游乐区、休闲区、花坛区等,需要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划分和设计。
4. 色彩的运用•园林造景中,色彩是一个重要的元素,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运用色彩的技巧可以使景观更加丰富多彩,让人们感到愉悦和舒适。
5. 植物的选用•植物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其适应环境的能力、生长周期、颜色和形态等因素。
6. 可持续性设计•园林造景的设计应该遵循可持续性的原则,即要考虑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采用可再生材料、合理节水、减少能源消耗等措施是实现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三、园林造景的应用园林造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公园和城市绿地•公园和城市绿地是园林造景的主要应用领域。
•通过景观设计,可以打造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园和绿地,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2. 居民小区和社区•园林造景在居民小区和社区建设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小区中增加绿化和景观设计,可以提供居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a4f6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3.png)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基础,它是根据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审美取向而形成的一套设计规范和思维方式。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可以遵循以下原理:
1. 自然性原理:追求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要通过合理运用自然元素,如山水、植物等,来打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和效果。
2. 人文关怀原理:注重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园林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使园林环境更适合人们生活和休闲的需求。
3. 空间组织原理:合理布局空间,创造出宜人的空间序列和景观序列。
要考虑到整个园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将各个景观元素进行有机组织,使得空间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4. 种植配置原理: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
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功能,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布局,使得园林景观更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性。
5. 色彩运用原理:运用色彩进行景观营造。
通过合理运用颜色的对比和搭配,可以增强景观的表现力,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6. 细节处理原理:注重细节的处理。
要对园林环境中的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和雕琢,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独特和精致。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原理,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运用,以创造出与人们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美丽园林。
风景园林设规划与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规划与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640f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8.png)
风景园林设计的规划与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和规划风景园林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1. 功能性原则:
-设计应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包括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生态保护等,确保园林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 美学原则:
-设计应追求美感和审美价值,通过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布局和比例等,创造出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园林空间。
3. 人文历史原则:
-设计应充分考虑园林所处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融入地方特色和历史元素,保留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
4. 可持续性原则:
-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手法,如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植物多样性、节能减排等。
5. 空间组织原则:
-设计应合理组织园林空间,考虑连通性和流线性,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流动感的空间结构,使人们能够舒适地流动和体验。
6. 自然和谐原则:
-设计应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和景观,如水、石、植物等,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环境。
7. 安全性原则:
-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通道、栏杆、标识等设施,确保园林环境的安全性。
8. 社区参与原则:
-设计应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需求反馈,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园林设计更贴近使用者的需求。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和需求,创造出富有特色和品质的风景园林作品。
园林设计原理
![园林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4d0c10cc7931b765ce1530.png)
园林设计原理[统一与变化] [均衡与稳定] [比例与尺度] [比拟联想][空间组织]](一)统一与变化园林构图的统一变化,常具体表现在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等方面。
1、对比与调和对比、调和是艺术构图的一个重要手法,它是运用布局中的某一因素(如体量、色彩等)中,两种程度不同的差异,取得不同艺术效果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利用人的错觉来互相衬托的表现手法,差异程度显著的表现称对比,能彼此对照,互相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称为调和,使彼此和谐,互相联系,产生完整的效果。
园林景色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中求对比,使景观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突出主题,风格协调。
对比的手法:形象的对比、体量的对比、方向的对比、开闭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
2、韵律节奏韵律节奏就是艺术表现中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
重复是获得韵律的必要条件,只有简单的重复而缺乏有规律的变化,就令人感到单调、枯燥,所以韵律节奏是园林艺术构图多样统一的重要手法之一。
园林绿地构图的韵律节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简单韵律、交替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曲折韵律、拟态韵律、交错韵律。
3、主从与重点(1)主与从园林布局中的主要部分或主体与从属体,一般都是由功能使用要求决定的,从平面布局上看,主要部分常成为全园的主要布局中心,次要部分成次要的布局中心,次要布局中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从属主要布局中心,要能互相联系,互相呼应。
主从关系的处理方法:A、组织轴线:主体位于主要轴线上;安排位置:主体位于中心位置或最突出的位置;从而分清主次。
B、运用对比手法,互相衬托,突出主体。
(2)重点与一般重点处理常用于园林景物的主体和主要部分,以使其更加突出。
重点处理不能过多,以免流于繁琐,反而不能突出重点。
常用的处理方法:A、以重点处理来突出表现园林功能和艺术内容的重要部分,使形式更有力地表达内容。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7f24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d.png)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规范、要求、原则和方向。
下面将介绍几个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一、生态原理生态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
它强调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品质,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和增加植物、动物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是指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追求美的境界,营造出具有美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景观空间。
它包括景观的整体构思、色彩搭配、比例尺度、空间序列、景观配套等各个方面。
通过精心设计,使用适宜的植被、材料和构筑物等,可以打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享受。
三、人文原理人文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关注人类需求和人文价值的原则。
它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们在园林景观中的活动和体验。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社交交往、文化传承、历史文脉等,保护和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四、可持续发展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要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节能减排、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可以实现景观生态的持续发展,提高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
五、功能原理功能原理是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充分发挥景观的功能。
例如,根据需要设置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教育区等,满足人们不同的娱乐、休息和学习等需求。
合理的功能规划可以提高景观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也符合人们的需求。
六、艺术原理艺术原理是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注重艺术创新、创意的运用,使景观空间充满艺术感和创造力。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材料、造型、色彩、光影等因素,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艺术原理可以丰富景观的内涵,提高景观的审美价值。
园林设计原理
![园林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eb3621ba0d4a7302763adf.png)
常用的突出主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景升高 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3、中轴对称 4、对比与调和 5、重心处理 6、动势集中 7、抑景
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
主景升高: 为了使构图主题鲜明,常把主景在高位上加以突出。
升高的主景一般可以蓝天或远山作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突出。
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以升 高主体,降低视线法来突出主体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远借: 把远处的园外风景借到园内,一般是山、水、树林、建筑等大的风景。
承德避暑山庄远借磬qìng 锤峰一带山峦的景色
拙政园远借北寺塔
故宫借景白塔
白塔借景
邻借(近借): 把邻近园子的风景组织到园内,一般的景物均可作为借景的内容。
颐和 园邻 借玉 泉山
仰借: 利用仰视来借景,借到的景物一般要求较高大,如山峰、瀑布、高阁等。
俯借: 指利用俯视所借景物,一般在视点位置较高的场所才适合于俯借。
俯借黄 龙五彩 池
沧浪亭俯借水中倒影
对景: 对景是指静观或动观时安排在游人正前方的一些景物,借以免除视觉中的寂寞感。对景不 是园中的主要景物,但是散置在园内点缀烘托、陪衬其他景物却是不可少的。
留园中的明瑟楼与曲廊
拙政园中的倚玉轩与荷风四面亭
漏景:花墙、廊壁、花窗、树枝叶隙和林木间隙等,将院内外、廊壁内外、林隙内外的美景组合, 构建一种若隐若现、雅致迷离景致的手法。
狮子林的连续玫瑰窗漏景
拙政园中透过乔廊可看到后面景色 花架后的天空和蔓藤增加几分景色
框景聚焦在远处 漏景聚焦在近处
以苏州园林为例分析其构景手法:
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江 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 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 觉其小。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 、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 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c7ad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1.png)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是指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和美观性。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1. 自然性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应尽可能地还原和强调自然景观的美感,包括地形、植被、水体等。
通过合理布局和植物选择,使设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2. 统一性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应追求整体统一和协调,构建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空间。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色调和形式来达到统一性的效果,使整个设计方案看起来一致而有序。
3. 开放性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应该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以便人们可以自由地进入和移动。
通过设置通道、景点和休息区等,使人们可以畅游于整个设计空间,享受自然的美好。
4. 可持续性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合理使用水资源和能源,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历史性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应尊重和体现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建筑和景观的传统。
通过恰当地融入历史元素和文化符号,使设计更具独特性和意义。
6. 功能性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应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为出发点。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置功能区域,使设计方案能够提供
舒适的休闲、娱乐和社交空间。
7. 创新性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应具有创新和独特的特点,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
通过引入新颖的设计理念、材料和技术,使设计方案与众不同,增加观赏性和互动性。
这些原则总结了设计风景园林的一些基本要点,可以作为设计师在实践中的参考,帮助他们创建出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例与尺度
比例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园林景物整体 或某个局部构件本身的长、宽、高比例; 二是园林景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之间空间 形体、体量大小的关系 尺度指的是景物、建筑物的整体和局部构 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大小 关系
比例
园林的整体或某个园林景物的整体和局部 之间往往也需要遵从一定的比例方可获较 好的艺术感染力,如小园中的建筑、水体 往往体量也较小。 廊如亭(颐和园)
景无论大小均有主景与配景之分 就整个园林而言,主景是全园的重点、核 心,它是空间构图中心,往往体现园林的 功能与主题,是全园视线的控制焦点,在 艺术上富有感染力 除主景之外的景物称配景,这些配景又可 能是某一局部园区的主景
1)主景与配景
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园林绿化》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园林的构成要素: 二、园林规划与园林设计的区别: 三、园林的设计原则: 四、园林设计的依据: 五、园林设计的美学法则与规律:
一、园林的构成要素:
回顾一下园林的定义: 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 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 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 居住的环境。 不难得出,园林的构成要素 : 1、地形地貌(山石) 2、水体 3、建筑(包括园路等) 4、植物(动物)
3.建筑
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设计,建筑 群和建筑组群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 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导游线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
自然式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多为 自然形状,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 然式树丛和林带组织空间 道路平面和剖面多为曲线组成
5.种植设计
自然式园林中植物种植以反映自然植物群 落之美为目的 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树木配置以 孤植树、树丛、树林为主,一般不作规则 式修剪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貌
剖面基本为直线组成
2.水体
几何形轮廓,整齐式驳岸,常以喷泉作为 水景主题
3.建筑
建筑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采用 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4.道路广场
道路为直线、折线或几何曲线组成;空旷地和广 场外形均为几何形
5.种植设计
4、植物
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 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 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 护植物与经济植物。
插入知识点:
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的 区别:
规则式园林、
又称为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 园林 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 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都要 求整齐对称,呈几何形状。
2、经济
实际上,正确地选址,因地制宜,巧于因 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 分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 倍”尽量在投资少情况下多办事。当然, 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 必要的投资。
3、美观
在“适用”、“经济”前提下,尽可能地 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 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 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 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 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 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 明的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适用”价 值,美的价值。
尺度
从尺度出发,一般要求景物或设施的大小 应符合人的使用习惯和习见的标准度量, 有时为了获得某些特殊感受,也可适当缩 小或放大尺度,如在园林中的人工造景尺 度超越人们习惯的尺度,可使人感到雄伟 壮观,相反则可使人感到小巧紧凑,自然 亲切。 放大或缩小尺度都有一个限度,过分的处 理反而会取得不好的效果
汀步的设置
2、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运用布局中的某一因素(如 体量、色彩、质感等)程度不同的差异取 得不同艺术效果的表现形式,或可称是利 用人的错觉来互相衬托的表现手法。差异 程度显著的表现称对比,能彼此对照互相 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特点;差异较 小的表现称调和,使其彼此和谐,互相联 系,产生完整统一的效果
三、园林的设计原则:
1、适用 2、经济 3、美观 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1、适用
适用有两点含义: 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另一层意思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 即使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清代皇帝,在建造帝王 宫苑颐和园和圆明园时,也考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颐和园原先的瓮山和瓮湖已具备大山、大水的骨架, 经过地形整理,仿照杭州西湖,建成了以万寿山、昆明湖 和山水骨架、以佛香阁为全园的构图中心、主景突出式的 自然山水园。 与颐和园毗邻的圆明园,原先是丹凌沜地貌,自然喷泉遍 布,河流纵横。根据圆明园的原地形和分期建设的情况, 建成平面构图上以福海为中心的集锦式的自然山水园。由 于因地制宜,适合于各自原地形的状况,从而创造出自具 特色的园林佳作。
3、节奏与韵律
1、如行道树,等高等宽的阶梯等就是最简 单的韵律。
3、节奏与韵律
较为复杂的韵律:如两树种的行道树,两 种不同花坛交替等距排列,一段踏步与一 段平台交替等。
4、一些造景规律
1)主景与配景 2)景的层次 3)借景 4)对景与分景 5)框景、夹景、漏景、添景 6)点景
1)主景与配景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貌
平原地带,利用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和人工堆置的 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断面为和缓曲线 山地和丘陵地利用自然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外, 不作人工阶梯形改造,尽量使其自然
2.水体
水体的轮廓为自然曲线,岸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 斜坡度,驳岸少且多为自然山石驳岸 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涌泉、自然式瀑布、 池沼、湖泊等为主,并常以瀑布为水景主题
1、地形地貌(山石)
园林绿地要结合地形造景,不同的地形、地貌对 不同园林景观的形成、园林使用功能的实现和园 林植物的生长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原有地 形、地貌无法满足使用功能和不利于表达设计意 图时,就需要对地形加以整理和改造。 这里谈的地形,是指园林绿地中地表面各种起伏 形状的地貌。在规则式园林中,一般表现为不同 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园林中,往往因为 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 貌。 (土方平衡)
2、对比与调和
园林景物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之中 求对比,使景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 突出主题,风格协调 。 对比和调和只存在于同一因素的差异,而 不同的因素之间不存在调和与对比。对比 的手法有形象的对比、体量、方向、空间、 明暗、虚实、色彩、质感的对比等
狮子林的石舫
3、节奏与韵律
6.其它景物
自然式园林多采用山石、假山、桩景、盆 景、雕塑为主要景物 雕塑基座为自然式,其位置多位于透视线 的焦点
混合式园林
事实上,绝对的规则式和绝对的自然式园 林是不多见的,不过是以规则式或自然式 为主而已。园林中规则式布置与自然式布 置的比例差不多的称为混合式园林。 混合式园林一般在建筑物群的附近采取规 则式布置,而远离建筑群的园区则采用自 然式布置,两种形式是有机的结合,相互 渗透,相互过渡。
水体:
《园治》中有“约十亩之地,须开池者 三,……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 这种水、陆、山三四三的用地比例,虽不 可定格,但说明园林布局首先进行地形和 竖向控制,只有山水相依,水陆比例合宜, 才可能创造好的生态环境。
3、建筑
大的建筑如:亭、台、楼、榭、舫、花架、 轩(小巧的建筑,室内简洁雅致,室外观 赏。)、馆(古代招待,游赏,服务的房 屋建筑)、阁(一种架空的二层楼房,中国 传统建筑物的一种。) 小的如:园椅、凳、桌和遮阳的伞、饮水 泉、洗手池、公用电话亭、时钟塔、灯具, 花盆等。
节奏和韵律是听觉艺术的用语。称为音乐的 声响具有节奏和韵律。自然界的许多现象, 常是有规律和重复出现的,给人一种节奏感, 园林绿地中也强调这种感觉,特别是在连续 的风景构图中,节奏和韵律是取得多样统一 的重要手法。 节奏是以统一为主的重复变化,韵律是以变 化为主的多样统一。园林构图单体有规律的 重复,有组织的变化,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 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
决定园林规划形式的因素
1.园林绿地的使用要求 2.根据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选择园林形式 3.意识形态和艺术传统的影响
插入:园林规划与园林设计的区别
规划:泛指全面考虑长远发展计划的过程。园林 规划主要解决功能分区、导游线组织、景点分级 等大问题,不涉及具体的施工方案。 设计:具体实现规划中某一工程的实施方案,是 具体而细致的施工计划。 规划和设计都是园林绿地建设前的计划和打算, 两者所处的层次和高度不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 样。 规划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规划的实现手段。
四、园林设计的依据
1、科学依据
2、社会需要 3、功能要求 4、经济条件
1、科学依据
在任何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 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 如在园林中,要依据设计要求结合原地形进行园林的地形 和水体规划。设计者必须对该地段的水文、地质、地貌、 地下水位、北方的冰冻线深度、土壤状况等资料进行详细 了解。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地形改造,水体设计等提供物 质基础,避免产生水体漏水,土方塌陷等工程事故。 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也要根据植物的生长要求,生物学 特性,根据不同植物的喜阳、耐阴、耐旱、怕涝等不同的 生态习性进行配植。 园林建筑、园林工程设施,更有严格的规范要求。 所以,园林设计的首要问题是要有科学依据。
3、功能要求
园林设计者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 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 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 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 要求。园林空间应当定于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 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令游人流连忘返。不同的功能分区,选用不同的 设计手法,如儿童活动区,要求交通便捷,一般 要靠近主要出入口,并要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该区的园林建筑造型要新颖,色彩要鲜艳,空间 要开朗,形成一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欢快的 景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