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摘要】《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家庭背景的影响是决定曹七巧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

爱情的纠葛使曹七巧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和痛苦。

社会环境的压力也使曹七巧难以摆脱困境。

曹七巧性格上的缺陷进一步加剧了她的悲剧命运。

意外事件的发生更是给曹七巧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由此可见,曹七巧的命运是注定的,无法改变。

通过对曹七巧悲剧人生的反思,我们应该警惕自己的选择和行为,避免走上她的道路。

也应该从《金锁记》中汲取启示,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关键词】《金锁记》、曹七巧、悲剧人生、命运、家庭背景、爱情、社会环境、性格缺陷、意外事件、命运无法改变、反思、启示。

1. 引言1.1 悲剧人生的原因悲剧人生的原因在于诸多因素的交织作用,曹七巧的命运注定了她注定了悲剧人生的命运。

家庭背景的影响是曹七巧悲剧人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曹七巧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家中缺乏经济支持和文化熏陶,导致她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源和帮助。

这使得她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加重了她命运的不幸。

爱情的纠葛也是曹七巧悲剧人生的原因之一。

曹七巧在与吴生的感情纠葛中,执着而又无奈地爱着一个无法在一起的人。

这种情感纠葛不仅使她陷入痛苦的爱恋之中,还让她在挣扎和妥协之间无法自拔,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果。

社会环境的压力也对曹七巧悲剧人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金锁记》中,曹七巧处于一个封建社会和家族伦理的重压之下,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方式。

这种社会环境的束缚,让她无法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最终逼迫她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悲剧人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曹七巧的命运注定让她在这样一种不幸的环境中生存和挣扎。

她的悲剧人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引发了对于悲剧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1.2 曹七巧的命运注定曹七巧的命运注定:曹七巧是《金锁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的命运注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

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层阶级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

走过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堡垒,跌入了万丈的人生深渊,开始过着压抑人性,压抑情欲的暗无天日的地狱般生活。

最终造成了心理畸形。

〈一〉她的婚姻一开始并不是她自愿的,完全处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同所有女子一样,曹七巧也有过温情而美丽的青春,也曾有过对美丽爱情的憧憬。

喜欢她的有肉店的朝禄。

如果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

七巧虽然粗鲁、泼辣,但她充满了青春、热情,对未来充满了向往,活力四射!但进了姜公馆做了二奶奶之后,便走进了这座黑暗的牢房,便成了一只笼中好看的金丝鸟!在这里,谁都可以轻视她,瞧不起她,连个丫头也敢对她冷嘲热讽,她用青春换来的二奶奶的尊严,已是荡然无存。

再加上封建礼教和性欲的压制,这一切使她从“人”异化为“非人”,连母性也最终失落;〈二〉当美丽青春不在,爱情的憧憬也已破灭后,畸形的婚姻又使她有着严重的缺失性体验和孤独体验。

情欲的压抑是曹七巧个体心理变化的动因,安全的需要是使其成为金钱的奴隶。

同时,封建礼教与拜金主义是其心理变态的社会性因素,所以曹七巧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礼教与金钱杂合而成的“奴隶”与“怪胎”。

她对金钱有强烈占有欲,为了攫取财富,可以不惜牺牲美好的人性,甚至以黄金这一“金锁”摧残儿女的爱情和幸福,肆意折磨儿子和儿媳,把金钱看得比儿女的婚姻更重要。

同时,用黄金的枷锁也“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她在牺牲了青春,爱情以至人生后,发现这枷锁是越来越重,越来越紧。

她的灵魂被挤压的变了形,成了一座废墟,她的生命也由此归于沉寂。

这个被金钱榨干了青春和蚀空了灵魂的悲剧人物终于在临死之前流出了干涩的泪;〈三畸形的婚姻是造成曹七巧人物心理扭曲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一切都源于这场没有任何感情的婚姻生活。

可怕的封建家长,是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女性悲哀。

曹七巧人物分析

曹七巧人物分析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张爱玲经典小说《金锁记》中的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从一个美丽泼辣而充满生命力的姑娘转变为一个人性扭曲,尖酸刻薄﹑阴险疯狂的变态。

曹七巧在姜公馆众人的冷嘲热讽和对爱情的绝望之后成为一个金钱的奴隶,同时在金钱的枷锁下破坏了她儿子和女儿的幸福。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她人性的变异呢关键词:封建社会性欲的压抑人性变异金钱的奴隶《金锁记》是张爱玲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的是曹七巧从单纯可爱﹑泼辣美丽的女孩慢慢转变为一个阴险﹑粗俗的少妇的故事。

小户出身的七巧被迫嫁入姜公馆,门户的差异让她在姜公馆饱受了冷嘲热讽和不公平的对待,就连丫头也对她嗤之以鼻。

最终曹七巧转变为一个金钱的奴隶,在金钱的枷锁下度过她苍凉的一生,她使用计谋破坏了女儿的美好婚姻,媳妇亦被她折磨致死。

一曹七巧的人性变异是个慢慢转化的过程,那么导致她人性变异的原因有哪些呢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外部因素:⑴首先导致七巧悲剧命运的是她的娘家哥哥曹年华,曹年华为了钱将七巧嫁入姜公馆做了“二少奶奶”。

曹七巧家是开麻油店的,那时的七巧是个泼辣美丽的姑娘,追求她的有肉店小伙,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也喜欢她,这样一个“麻油西施”跟所有年轻的姑娘一样希望嫁给一个爱她的小伙,度过幸福的一生。

但在那万恶的封建社会,女子是没有多少说话的权利的,尤其是在婚姻这件事上。

曹年华的包办婚姻把一个年轻美丽而充满生命力的女孩推向那吃人的姜公馆中,并且她的丈夫还是个“骨痨”病人,她正常的情欲得不到满足,再加上那个封建家族给她带来的种种创伤,结局亦可想而知……⑵封建伦理森严的姜公馆是导致曹七巧悲剧命运的无形杀手。

七巧是个让人憎恨而又同情的女性,她被当作商品交易一样嫁入姜家,对她来说一切都变了。

在姜家,由于封建阶级等级制度,连丫鬟都嘲笑她,“家里是开麻油店的。

龙生龙,凤生凤,你还没听见她的谈吐呢她也配!”所以七巧就等同于一个高级丫鬟,不仅连金钱的边子都沾不上还遭受着上上下下不同人的嘲讽。

《曹七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曹七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曹七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曹七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曹七巧,是张爱玲一九四七年的中篇小说《金锁记》中的主要人物。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摘要】《金锁记》中曹七巧是一个备受道德批评的角色。

在她的初次出场中,她展示了自信和锐利的眼光,但也暴露了她的自私和利己的性格。

随着故事的发展,曹七巧的道德失范日益明显,她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择手段,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曹七巧的悲剧原因主要是她的道德观念的扭曲和对金钱的贪婪。

通过对曹七巧的道德批评,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珍贵东西,不要被物质追求蒙蔽了眼睛。

曹七巧的形象给我们的启示是,道德观念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是重大的,只有坚守真正的道德准则,才能避免走向悲剧的命运。

通过对曹七巧的悲剧形象的探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看法。

【关键词】道德批评、金锁记、曹七巧、悲剧形象、探析、初次出场、性格特点、道德失范、悲剧命运、悲剧原因、结论、反思。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金锁记》是清代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曹七巧性格复杂,行为不端,因而引发了许多道德批评。

在小说中,曹七巧的悲剧命运和道德失范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通过对曹七巧这一角色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金锁记》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本文将以道德批评的视角来探讨曹七巧的悲剧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道德失范、悲剧命运及原因,同时对曹七巧的道德问题进行反思,探讨《金锁记》所呈现的道德观念。

1.2 主要论点:通过道德批评视角,探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可以揭示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内在联系,反思社会道德规范对个体的影响。

曹七巧作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性格特点既有坚韧不拔的一面,也有道德失范的弱点,这种矛盾性使得他最终走向悲剧的命运。

通过对曹七巧的道德失范以及悲剧原因的深入分析,可以对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对曹七巧的道德批评也可以引发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反思,以及对个体在道德困境中选择的探讨。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曹七巧的人物形象描述
家庭背景:出身贫寒,嫁给姜家二少爷,受尽折磨和欺凌。 性格特点:精明强悍,泼辣粗俗,心胸狭窄,爱财如命。 悲剧命运:因婚姻不幸,逐渐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最终走向毁灭。 人物形象意义: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以及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作用。
03
曹七巧的性格特点
精明强干
精明能干:曹七巧善于经营生意,能够迅速抓住商机并获得成功 精打细算:她对家庭开支非常精细,善于节约和理财 精明果断: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她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果断行动 精明强悍:曹七巧性格刚毅,有强烈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为了家庭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贪婪与自私
曹七巧的贪婪表现: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不惜牺牲他人的幸福
曹七巧的自私表现: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曹七巧的性格特点对故事情节的影响:她的贪婪和自私导致了家庭的悲剧和个人的不幸 曹七巧的性格特点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提醒人们要摒弃贪婪和自私,追求健康的人格和人 际关系
残忍与报复心理
曹七巧形象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添加标题
揭示封建礼教的罪恶:曹七巧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女性身心的摧残和束缚,体现了封 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添加标题
反映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曹七巧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她的性格中既 有善良、坚韧的一面,也有自私、残忍的一面,这种矛盾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语言优美:运用了生动的语 言和细腻的描写
主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 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艺术价值高:具有较高的文 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感谢观看
汇报人:WPS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反思
关注女性命运: 曹七巧的悲剧命 运揭示了女性在 传统封建社会中 的困境,启示当 代社会应关注女 性生存状况,促 进性别平等。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性形象分析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性形象分析

94品 评《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性形象分析王 瑞 时曙晖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受封建社会制度所压迫而导致人性扭曲的女性悲剧。

在这部作品中,曹七巧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通过她的心理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美丽的小姑娘变成一个丧失人性的疯婆子母亲的过程,从而让读者感受到封建婚姻和金钱的诱惑对人的摧残。

张爱玲曾说:“我的小说中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

”一、形象分析(一)泼辣美丽的小姑娘形象七巧出生在一个开麻油店的商户人家,她性格开朗、快乐单纯,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十八九岁的她有泼辣的一面,七巧每次买菜时,朝禄会叫她一声巧姐,她就会很开心地一巴掌打在他身上。

她与朝禄打情骂俏都不羞涩,因为她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自然而然养成了泼辣且贪恋金钱的性格。

(二)孤独无助的二奶奶形象姜家本是大户人家,但由于姜家二少爷先天残疾,故娶不到与其门当户对的小姐。

哥嫂贪图钱财,故将七巧卖给姜家做二奶奶,由于贫苦的出身,在大富大贵的姜家,连丫头小双都看不起她。

当凤萧问小双是不是陪嫁来的,小双却冷笑说她不配。

就连这些丫头都看不起她,更何况其他人!如此冷漠的环境下,七巧孤独无助,没有人同情她,没有人发自内心地关心她。

95品 评(三)变态的疯婆子形象七巧对自己的儿女残忍无比。

当她失去幻想中美好的爱情的时候,七巧就把身边所有人当成报复的对象,从而亲手毁掉了儿女的幸福。

她发现自己缠过脚,但长安没有,就让长安也缠脚。

她不想让长安离开自己的控制范围,便让长安吸鸦片。

她不让女儿嫁人,拖到三十岁好不容易有了男朋友,却遭到七巧的破坏,她将长安吸食鸦片的事情告诉世舫,女儿的婚姻被她亲手毁掉了。

对儿子长白,她也有着变态的占有欲。

长白结婚后,她想尽一切办法从长白口中套取夫妻间的隐私,让芝寿无颜见人。

七巧用这样的方式让芝寿无力反抗,她觉得自己在姜家受到了婆婆的压制,所以她才肆无忌惮地将这种压制用在自己儿媳身上,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儿媳身上以满足自己内心的空虚,她所遭受的痛苦让所有人都陪她一起承受。

《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曹七巧是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主人公,也是张爱玲笔下最完整的女性形象。

曹七巧为生计嫁给患骨痨的丈夫做偏房(后扶正),过着压抑情欲望的生活。

丈夫的残疾,情欲的缺失,使得曹七巧折杀了情欲,风靡了物欲。

小叔季泽在情感上的先拒后诱,亲哥嫂在亲情上的实用主义,在经历了情欲为物欲冶炼的过程后,使曹七巧最终成了一个眼中只有金钱没有亲情的、贪婪物欲的魔妇。

作者通过曹七巧,表现了人的情欲在命运的无奈中形成的变态,以及这种变T性格酿成的几代人的畸形命运。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多是这种时代夹缝中的没落淑女。

她们往往出身败落的大家庭,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旧式的妻道“训练”,但惟独没有自立于这个已经变化了的时代与本领,在时代浪潮的涤荡之下,每个人都在努力抓住一个看似可靠的婚姻,“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出路”。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塑造“时代新女性”不同,她反而在写“旧女性”,尤其是新女性“表象之下的旧女性。

这些“旧女性”依然在辛苦地走着“旧式”的婚姻路这些系列女性形象,真切地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特殊感悟以及对文化败落命运的思考。

《金锁记》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金锁记》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金锁记》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1、曹七巧具有粗野刁钻且泼辣的性格。

她颇有王熙凤泼辣,但是却没有王熙凤的贵族修养。

她尖酸、刻薄,说话总是含沙射影,粗俗不堪,拨弄是非。

从中表现出一种市井泼妇的刁钻、泼辣,甚至偷偷地抽鸦片。

她一出场,就抱怨在家里被人欺负,因为分给她阴暗的房子。

并且用黄色语言讽刺别人,发泄自己的不满。

别人都躲着她,她却总想和人搭讪。

她就是靠着这种泼辣刁钻的性格,在十年以后姜家衰败,分家的时候,连哭带闹,胡搅蛮缠,为自己争了一大笔财产。

这种粗野刁钻个性,是她性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曹七巧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

是一个令人憎恶,又令人同情的人物。

她原来是一个麻油店主的女儿,是一个小家碧玉。

但是,家里为了攀权附贵,把她嫁给了姜公馆患骨痨的二少爷,把她的青春像麻油一样出卖了。

曹七巧是一个正常人,因此患病的姜家二少爷无法满足曹七巧正常的情欲,在这里曹七巧是可怜的。

但是,曹七巧对于自己亲生儿女的伤害,又体现了她的狠毒。

她引诱自己的女儿抽鸦片,因为嫉妒自己的儿媳妇对儿媳进行精神上的虐待。

这也体现了她心理的扭曲与变态。

3、曹七巧追求金钱、权利、爱情最后成为了男权社会以及封建礼教制度下的牺牲品。

曹七巧的一生都被金钱、情欲所支配。

在金钱与情欲的双重压力之下,心理极度扭曲、变态。

曹七巧就是身处封建这个枷锁之中,《金锁记》写出了她心灵扭曲的整个过程。

《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中文化内蕴最为丰厚的作品,刻画了一个英狠毒辣的母亲形象,她是社会和家庭的牺牲品、受害者、但同时,又变成一个施暴者,仇恨一切美好,包括自己的子女。

可以说,她的一生就是一出悲剧。

曹七巧本来也是一个青春美丽、聪明伶俐、不乏人缘的“麻油西施”,自她被贪财的兄嫂卖入姜府,嫁给了患有骨痨的二少爷,她的悲剧命运正式拉开了帷幕,由于她的出身,她的遭遇不仅没有人同情,而且还遭到了排挤,老太太给他罪受,下人看不起她,在她们眼里,曹七巧就是一个语言粗鲁的人,而她的丈夫长期摊在床上,无疑是无能的,性方面的缺失让曹七巧关注到了姜家的三少爷身上,所以,看到姜家三少爷时,她会不由自主地走过去,他就是她的精神支柱,然而,姜季泽虽是一名花花公子,但是他是不会动自己家里人的,更何况曹七巧在家里的人缘并不好,出了事没有人会帮她,所以一直躲着她,直到分了家,或许出于爱情,或许为了贪图钱财,他向曹七巧表白,但是此时的曹七巧不再相信任何人,她害怕他只是为了钱,那可是用她的半生换来的。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金锁记》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上海滩上有钱人家的命运变迁,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沉重的生活压力。

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其中曹七巧是一位备受道德批评的女性形象。

本文以道德批评的视角,对《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进行探析。

曹七巧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的人生选择上。

曹七巧是一个富有的家庭出身,她的父亲是上海富商曹家圜,在上海滩上享有盛名。

在父亲的逼迫下,曹七巧只能跟着富家子弟苏轼好,才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光彩。

这样的婚姻并非出于她的选择,而是被父亲决定的。

在这个过程中,曹七巧缺乏选择权,她的一生就在父权的摆布下渐渐失去了自我。

这种缺乏自主选择的人生,必然会导致曹七巧在道德审视下的悲剧形象。

曹七巧的悲剧形象还体现在她与苏轼好之间的婚姻关系上。

苏轼好是一个花花公子,他并不是真正爱曹七巧,而是追求她的财富和地位。

在婚后,苏轼好并没有对曹七巧忠诚,而是频繁外遇,让曹七巧备受伤害。

曹七巧却并不敢离婚,因为父亲在世时曾教导她:“家与人是两样的,人在家里可以受委屈。

”曹七巧被困在一个没有爱情、没有幸福的婚姻中,她的人生变得苍白而悲剧。

这种不幸婚姻的命运,也从道德角度深刻地批判了封建道德对女性的束缚和伤害。

曹七巧的悲剧形象还彰显在她对待家族的忠诚和牺牲上。

在曹家企业遭遇危机时,曹七巧为了保护曹家产业和名誉,不顾个人利益,主动挽救家族企业。

甚至在沉重的压力下,曹七巧不得不求助于苏轼好所以大家太太的美权,为了帮助守护家族利益,曹七巧做出了牺牲自己尊严的事。

她为家族牺牲的努力最终也无法挽救曹家的覆灭,而曹七巧自己也因此陷入更深的绝望和悲惨。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在道德批评的视角下体现在她的人生选择、婚姻关系以及对待家族的牺牲上。

她深受男权社会和封建传统的压迫和束缚,使她的人生陷入了绝望和悲剧。

正是这样的悲剧形象,使得曹七巧成为了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也展现出张爱玲对女性处境的深刻关怀和洞察力。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摘要:张爱玲的《金锁记》为我们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

曹七巧从生活底层进入到一个没落腐朽的封建大家庭,有了一段畸形的婚姻和变态的爱情。

然而生活轨迹的变迁使她旺盛的生命活力受到了无情的压抑。

而她天生好强的性格使她最终扭曲成为一个泯灭的灵魂,一个精神暴力者。

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她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实现。

价值的真空使她拼命抓住她唯一能抓住的东西--金钱。

金钱成了唯一能证明她存在的东西,成了她用来估量一切的东西。

亲情、爱情、一切的人间真情在金钱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曹七巧用黄金的枷锁禁锢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力,并用它劈杀了自己身边至亲至爱的人,最后只剩下耗干了的一躯空壳和无尽的空虚。

曹七巧死在了黄金的围困里,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和一丝苍凉。

关键词:命运悲剧曹七巧精神暴力人性扭曲正文:张爱玲的《金锁记》为我们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充满悲剧性的人物形象。

曹七巧牺牲了青春与爱情,换来一副黄金的枷锁加在了自己身上,并用它劈杀了自己身边至亲至爱的人。

这是一个“被经济和情欲扭曲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人物形象。

张爱玲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无比苍凉的笔调写了一个“软弱的凡人”的人性悲剧。

主人公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意味。

小说的情节呈线形发展,围绕主人公曹七巧的一生展开描述。

虽然主要情节集中在曹七巧嫁入姜府到死这样一段时间跨度,但作家并未将曹七巧的婚前的生活完全截去。

通过主人公的零星回忆和次要人物的描述,小说情节仍然以曹七巧为中心,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样,曹七巧的人生就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即在麻油店家中的生活,嫁入姜府以后的生活和分出姜家后的生活。

虽然小说的主要情节集中在后两个阶段,但第一阶段的生活,即那些零散的回忆却不可忽视。

可以说这是主人公曹七巧生命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我们可以通过截取曹七巧的两次主要回忆,来看一下在这一阶段曹七巧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

在曹七巧送走了远道而来“走亲戚”的兄嫂之后,小说安排了一段十分温馨的回忆文字:“临着碎石子街……一阵温风直扑她脸上(略)”。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以她突出的离经叛道,脱俗观念及坚毅勇敢的性格而著称,
是个传奇式的“异端宗教者”,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及坚毅本领的女性领袖。

正是因为她突出的离经叛道及坚毅勇敢的性格,曹七巧在小说中的形象深入人心。


曹七巧而言,家庭义务高于一切,她不但把家庭义务视作生活的使命,更坚持原则,绝不
把自己的生活拿来担当行为的参照物。

她在自己的心中有一套圣老教的意志,不但将自己
的生活放在神的权威之上,而且将每一步行为都置于神的教义之外。

曹七巧在思想上表现出一种脱俗观念,将自己从传统和社会规则中解救出来,以另一
种视角看待事物,一种更高级更加普遍的观念,以自己为中心来思考和判断;在行为上,
曹七巧拒绝行为准则化,理性掌控自己,以坚毅勇敢的态度反抗社会暴力,勇往无畏地把
宣扬真理的声音带给多少蒙昧的人们,从而改变社会的环境。

正因此,曹七巧担负起了一
位具有远见卓识及坚毅本领的女性领袖的职务,使数百万人都起来大步向前。

曹七巧与传统观念相反,以叛逆态度抗议社会暴力,以真理和正义挑战新时代,正是
她为人正义的性格,才使她的形象收到了普遍的认可。

观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传奇故事,而是一种美德,一种“行为主义”,一种勇敢叛逆的气概,一种与众不同的坚守真理的信念,也是一种震撼的力量,能够改变时代的潮流,引领众多追随者朝自由民主的方向跃进。

论《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论《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文论《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胡 妍摘 要:曹七巧是张爱玲《金锁记》中的一个血肉丰满,让人可憎又深感可怜的人物。

曹七巧形象是立体的,发展的。

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作者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可谓是淋漓尽致,丝丝入扣,充分展现了一个弱者、一个女性在追求金钱、权利、爱情方面所做的无望的挣扎,最终成为一个男权社会的牺牲品的一个过程。

通过曹七巧人性的被践踏、受残害,最终灭绝的描写,张爱玲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

关键词:张爱玲 《金锁记》 七巧 性格 悲剧张爱玲,这位自嘲有恶俗不堪名字的文学才女不仅是十里洋场的传奇,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她都会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部分。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张爱玲的笔下主人公多以女性为主,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往往承担着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看遍人间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命运的跌宕起伏,生活中苦难深渊中的她们,用巨大的牺牲和精神的痛苦,才能换来不得不免而为之的生存权利。

《金锁记》也正是这样一部堪称完美的杰作。

《金锁记》写于1943年,主要描写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

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这篇是余光中没能领悟。

余光中还认为,朱自清的散文中都有一个自我形象,这些形象和生活中朱自清的形象比较接近,“摆不脱自己拘谨而清苦的身份。

”[1](P566)这样的形象在生活中也许很不错,但作为“艺术人格”却不见得生动。

他进一步分析:“《荷塘月色》的第一段,作者把自己的身份和赏月的场合交待得一清二楚;最后的一句半是:‘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刘果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女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有着种种人生悲剧命运的女性文学形象,反映着封建残余思想泛滥的年代中人们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在她的众多女性女性文学作品中,《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最能反映女性悲剧命运的典型的。

夏志清称赞它为1“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顺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隧道回望,曹七巧的悲剧形象依然鲜明生动,血肉丰满,具有怪而不诞的生命力。

张爱玲以其特有的苍凉笔法,及一种近乎冰冷的语调,展现了曹七巧如何从一个单纯要强的年轻姑娘演变成带着黄金枷锁舞蹈的女疯子,客观地剖析曹七巧灵魂蜕变的过程,以及黄金枷锁对人类灵魂的腐蚀与束缚。

本文将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特征三个方面来深入剖析曹七巧的悲剧形象。

我们将从《金锁记》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七巧这类女性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剧。

一、悲剧的种子张爱玲1921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一个公共租界的公馆中,饱受末世的腐败和阴冷气息的浸染,让人觉得压抑窒息。

在这遍布着陷阱与冷漠的世俗世界中,人性被剥落和扭曲,女性生存的悲剧形态与悲凉意味显得尤为突出。

张爱玲以其冷静而理性的目光深切地注视着她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构造也来源于其对母亲的一种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致使张爱玲对人性,对爱的否定,成为她塑造曹七巧这一形象的心理感情基础,于是这才有了显示了旧中国女性最惨烈的人格破碎的典型形象——曹七巧。

《金锁记》中的女主人公曹七巧生活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

当时的社会处于转折时期。

每个时代的思想观念, 在其产生之时自然具有其产生、存在的合理性与进步性,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旦被统治阶级作为驯化和束缚人民的工具后,就必将走向僵化和反动。

统治阶级为了统治需要,一步步按照自身的意愿去修补它、完善它,而结局越完善、越充分, 就越远离人性和人情, 当其阻碍社会发展时就越难以打破它、扫除它。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

目录一、论文提纲 (1)二、内容摘要 (1)三、关键词 (1)四、论文正文………………………………………2-14五、参考文献目录 (14)论文提纲一、金钱的欲望是人性沦落的起点二、扼杀的情欲突现失落的灵魂三、畸形的母爱为文学留下永恒的苍凉内容摘要张爱玲,是一个专门对女性进行深刻思考与冷静剖析的作家,《金锁记》是其典型代表作,其中主人公曹七巧一生游离在金钱欲与情欲的边缘,最终导致了人性的蜕变;母爱的变态和人性彻底的泯灭。

关键词金钱梦情欲人性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金锁记》是张爱玲写的最好,且最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创作于1943年,被著名文艺评论家傅雷称之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傅雷《论张爱玲小说》192页)曹七巧是《金锁记》中的主人公,《金锁记》描写了出身低微的曹七巧为了金钱而嫁入豪门,被金钱的枷锁锁住了情欲,锁住了一生,并用这个枷锁扼杀了自己至亲的骨肉,上演了一幕凄惨又近乎恐怖的悲剧,七巧的心底有一个魔鬼,它就是对金钱与情欲的渴望,金钱欲与情欲紧紧纠缠着她,使她始终摆脱不了它们。

在金钱与情欲的矛盾斗争中,最终是金钱欲占上风,有时当情欲稍占上风时,七巧本能的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便果敢地把情欲压了下去,而情欲越压抑,就越激起七巧的变态心理,连娘家的人,她的嫂子也说她“疯疯癫癫”,而且她获得支配权时,她变本加厉,把对姜家的仇恨,把对金钱的极度膨胀的占有欲甚至对整个社会的仇恨都报复在一对儿女身上,故事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七巧嫁入姜家,被金钱的枷锁锁住了,过着没有爱恋,没有情性的生活,主要的矛盾集中在七巧和季泽之间的纠缠;第二部分为分家后,七巧有了对金钱的支配权,拒绝过七巧的季泽为了金钱而找上七巧的门,七巧为了守住金钱拒绝了季泽;第三部分写儿子、女儿的婚恋生活挑起了七巧对性的欲望,触动了七巧心灵的创伤,七巧把报复强加在儿女的身上,扼杀了儿女的幸福生活。

这三个部分是七巧内心深处金钱欲与情欲斗争的三个回合。

[整理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剖析

[整理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剖析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分析夏志清在评价《金锁记》时说:“七巧是特殊环境中所产生出来的一个女子。

她生命的悲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引起我们的恐惧与怜悯,事实上,恐惧多于怜悯……”[2]曹七巧生来就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悲剧人物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曹七巧性格演变的过程麻油房时期:十八九岁的的曹七巧,家境贫寒但却健康美丽,充满青春活力:“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她泼辣能干,喜欢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禄……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找一个她喜欢的人,生儿育女,只要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也是有幸福可言的。

命运却让她嫁给了姜公馆病痨的二少爷。

嫁入姜家以后:七巧成了名门望族的少奶奶,从此脱离了贫寒,却跳入了苦海。

在姜家那个深宅大院,终日守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她开始变了,原来健康快乐的少女变成了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的少妇,她吸上了鸦片,她学会了叫苦连天,动不动就把无用的丈夫拉出来喊冤;她学会了尖酸刻薄,冷嘲热讽,她变得阴险庸俗,喜爱说长道短、无事生非。

为了讨好婆婆,更是为了把小姑子早早嫁出去,她跑到老太太跟前,怂恿她写信给彭家,叫他们早早地把云泽娶过去。

当兰仙抱怨躲避战乱到上海的姜家房子太挤时,她忙不迭地挖苦取笑,连她娘家嫂子也说:“我们这位姑奶奶怎么换了个人?……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就没一点儿得人心的地方。

自立门户后:七巧已到中年,她用青春和爱情换来了来之不易的财产。

在姜家忍气吞声生活了十几年,她深知这些财产的重要——丈夫和老太太的死,不能使她在姜家的地位提升多少,但是,钱却能使她脱离姜家,使她从一个任人欺压的奴隶变成欺压别人的主子。

因此,在七巧看来,钱比什么都重要。

不论是她的情人、侄子或者是孩子,只要对她的财产构成威胁,或者认为构成威胁,她都决不能原谅。

作为姜家为数不多的健康男人,姜季泽是七巧心仪的人。

分家后,经济上不太宽裕的姜季泽来找七巧,一番甜言蜜语,使情感沙漠中艰难独行的七巧顿感意乱情迷……“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便使她暴怒起来,将手里的扇子向季泽头上掷过去。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金锁记》是当代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

曹七巧作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的悲剧命运引发了人们对道德的深刻思考和批评。

在这个充满欲望和道德沦丧的时代背景下,曹七巧的悲剧形象展现出一种特殊的道德批评视角。

通过对曹七巧的故事进行探析,可以深入反思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道德困境,从而引发对道德原则和人性价值的思考。

曹七巧的悲剧形象,不仅是小说情节的发展,更是对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一种警示和批判。

在对曹七巧的命运进行解读时,更需要从道德的角度审视她的选择和行为,探讨人性的复杂性以及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在这种背景下,对曹七巧的悲剧命运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对道德选择和人生抉择的启示,引领我们思考人性的底线和道德的标准。

1.2 问题提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道德批评的视角下,我们不禁要思考曹七巧的悲剧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启示。

曹七巧作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其悲剧命运在道德批评中不可避免地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问题提出:在整个故事中,曹七巧的悲剧究竟是由于自身的选择还是命运的安排?他的悲剧命运是否可以被道德批评所解释和改变?曹七巧所经历的曲折困苦是否可以被视为一种道德警示,引发我们对人性的反思和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能否从曹七巧的悲剧经历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或许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曹七巧的悲剧形象,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意义。

2. 正文2.1 曹七巧的悲剧因素曹七巧在《金锁记》中的悲剧形象主要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

曹七巧身世的悲剧因素对她的成长和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双亡,被迫从小跟随表哥委屈求生,生活十分艰难。

这种困苦的环境使得曹七巧缺乏温暖的家庭关爱和教育,对道德概念和人际关系的认识也存有偏差。

浅析《金锁记》人物形象

浅析《金锁记》人物形象

一、《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金锁记》以一个日趋衰败的世家望族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小家碧玉的大姑娘曹七巧,在世俗与命运的安排下阴差阳错地嫁入姜家豪门大院。

而在畸形的婚姻和封建大家庭的无情戕害中她逐渐丧失人性,取而代之的是金钱欲的极度膨胀,最后成为一个丧失了人性的“疯子”的母亲形象。

她是一位由爱情悲剧走向精神裂变而不自觉的悲剧性人物,是一个体现了人性恶的典型。

一部《金锁记》,就是曹七巧人性沦落的历史,就是“人性的枷锁记”。

(一)社会底层的曹七巧活泼可爱的形象曹七巧生活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当时的中国城市生活是一种独特的“生态”,它介于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之间,也介于才子佳人和现代文明生活之间,因此这种生活色调复杂,意蕴独特,并且在市民阶层的七巧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

(二)嫁入豪门,成为“人上人”③的可悲二奶奶形象自从七巧嫁入姜家后,她的命运便有了重大的转变,内心便变得异常复杂起来。

她的娘家人来看她,她竟然不敢告诉老太太,只敢悄悄地会她的哥哥和嫂嫂,同时这一幕也最能表现七巧内心的复杂的挣扎。

自被许配给残缺的男人后,她在婆婆家所经历的轻蔑、委屈、嘲弄和压抑,都在这唯一的亲人面前倾吐。

这不仅是压抑自我再现的一种冲动,也是她想求得可以谴责或能够怜悯自己的对象。

七巧并不是天生爱钱,女人的本性让他对爱情对家更为重视、珍惜。

七巧也曾追求过心目中的家。

在她的潜意识里,家首先是需要一个男人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

这是女人的需要,也是简单的虚荣。

七巧做着名义上的二奶奶,和大奶奶玳珍、三奶奶兰仙平起平坐,实际上却被这个家族所拒绝,被贵族阶层排斥在外。

对这个婚姻,七巧没有一点希望,一进门她就死了心了,她唯一的盼望就是二少爷死后的那一份家产,这是她用青春换来的。

但是,面对年轻健壮又有点风流的三少爷季泽,年轻的七巧就忍不住要动心了,忍不住就爱上了三少爷,这是她当时唯一能够接触的年轻男子。

她把一腔深情都放到了一个不该爱的人身上,明明知道这位小叔子也是位轻浮之人,知道她不是一个好人,却还幻想着季泽能把她放在心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茜
内容摘要:曹七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绕不过的经典人物之一,她人性的恶,人格的分裂,归其原因是因为在宗法制社会环境与欲望本能的双重牵制下造成的,七巧曾经正常的金钱欲、性欲、情欲等各种正常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报复性发泄。

张爱玲一步步描绘了曹七巧人格分裂、人性变态的过程,她的评判态度是客观公正的——环境欲望改变人性。

关键词:曹七巧欲望本能人格分裂
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之一,是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也是女性文学写作的经典之作。

主人公曹七巧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唯一的“英雄”人物,可见作者张爱玲对笔下的曹七巧花费了不少心思,精心书写了曹七巧由一个单纯的花季少女一步步地变成一个面目可憎的毒妇恶魔。

一.为金钱:悲剧的开始
曹七巧出生在开麻油店的市侩商户人家,虽然上不了大的台面,但是也衣食无忧、快乐单纯。

喜欢她的有肉店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她的愿望也不高——找一个喜欢她的人,生儿育女,时间久了,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她也就知足了。

然而,父母早世,她的哥嫂贪图荣华富贵,想攀高枝儿,将她嫁给了上海大富人家的姜公馆。

因为姜家二少爷是个残废,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自然不愿意,姜老太太没奈何,只得降低了门第,做媒的给找了曹家,原本是做姨奶奶,正太太虚位以待——门当户对的小姐,后来姜老太太为了让七巧死心塌地地服侍二少爷,聘了来做了正头奶奶,由妾扶正。

可见凭曹七巧的资质在姜家实质只够妾的份儿。

这样的门户和地位,在大富的姜公馆里连丫头都是瞧不起的!
在这个大家族中,因为没有一丝温暖和关怀,她偷偷地抽上了大烟,来麻痹自己以缓解心中苦痛。

但是作为青春激情的女人,除了物质需求还有生理本能的需求。

尤其是生理本能欲望的满足对她来说是隔靴搔痒,于是七巧只有把情爱寄托在她唯一能接触到的男人——姜家三少爷姜季泽身上。

她竭力想抓住季泽,哪怕只是精神上慰藉也好啊。

但是早报定宗旨不惹自己家里人,害怕一旦沾上就成了累赘,这样曹七巧唯一的寄托也只是镜花水月一场空,连连向姜季泽发出的求爱信号,都被他故意漠视,还一本正经地化解掉。

这个曹七巧唯一能接触的男人也拒绝了她,最后她只有也只能守着那无生命的肉体让青春和欲望一起枯萎,埋没,扭曲。

原本怨恨的心里,在这种“求而不得”之后扭曲了——靠得住的就只有能分得的家产了,她要拼命守住她用身体和青春换来的财产。

终于,丈夫死了,婆婆也去世了,姜家几房分了家。

她分到了属于自己一房的家产,至此曹七巧的主体地位、主人地位得以确立。

她成为家长之后,她要发泄心中的不满,一一向周遭讨要回来命运曾经对她的不公。

当一个人的正常本能(性欲)得不到满足,并且这种冲动不加以节制的话,就可能失控而成为一股强大的可怕力量,失望以致绝望的曹七巧“疯了”,渐渐变得多疑、刻薄、专横、冷酷。

二.为情欲:对儿女的绞杀
1943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大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张爱玲也接受了这种学说的影响。

在其作品中体现的弗洛伊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尤其重要的是:书写人的本能欲望。

弗洛伊德把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的心理动力。

本能来自人的身体内部刺激,活动目的是通过某种满足渲泄和消除由于刺激所带来的紧张、痛苦。

变态心理即是性的本能因受到外部和内部挫折和剥夺所引起的一种非常规的满足。

张爱玲将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分析灌注到她的人物曹七巧身上,用她如椽的慧笔注解了曹七巧因为本能欲望的不满造成的人性的扭曲和变态。

在欲望上,从她对儿子夫妻生活的恶毒嘲笑和对女儿婚事的粗暴干涉,可以看出被情欲困厄
了大半生的她,把那个社会、环境施予她的不幸,报复给她的儿子、女儿和儿媳。

在金钱上,如果说当初她是被动地嫁到姜家,身不由己地被金钱锁住了爱情和欲望,那么成为家长后她则是主动为自己套上金钱的枷锁。

利用家长的身份让缺失的情欲得到变态的补偿。

随着儿子长白的长大,曹七巧漫长的守寡生涯中有了一点安慰但她的内心对儿子的感情远远超出了母爱本身,这是一个女人对一个健康男人的情爱,但是这个男人是她自己生养的儿子,在言语的发泄中满足自己的性渴求心理,而这些话急得儿媳芝寿只想寻死。

丈夫在世,七巧犹如守活寡,未有过正常健康的性生活,更谈不上生理满足了,自己成了家长后,自己未曾得到的也决不让儿媳得到。

为牢牢套住儿子,她让儿子陪自己抽大烟,逼迫儿子讲出和儿媳的闺房秘事,还将此添油加醋地到处宣扬,这分明是对芝寿正常性生活的羡慕、嫉妒、恨,对自己未曾得到的发泄、报复、补偿,进而她要完全占有这半个男人,哪怕只是形式上的也好。

于是曹七巧让长白整夜整夜地为自己烧鸦片,几夜几夜不让儿子和儿媳在一起。

在这个丈夫不像丈夫,婆婆不像婆婆的疯狂世界里,芝寿只能恨长白,长白也渐渐不中意芝寿,逐渐夫妻不和,长白又往花街柳巷里走,于是七巧又把丫头娟儿给他做小,还是笼络不住他,七巧又变着方儿哄他吃烟,之后,长白只在家里守着母亲和新姨太太了。

足见七巧对长白是占有欲远远大于母爱。

她对儿子的爱是一种不可说破的情欲,是一种性爱意识的替身,所以儿媳芝寿也罢,姨太太娟姑娘也罢,香消玉殒的命运便在踏入七巧家门的时候注定了。

这是七巧对同性抢夺她的男人的绞杀。

曹七巧对儿子儿媳的破坏是因为自己可耻的欲望,那么她对女儿学业、婚事的扼杀则是同性本能的嫉妒。

七巧处处和妯娌比赛也要让儿子进学堂,无奈长白无心学业,只得将女儿长安送入了沪范女中。

长安换上了蓝爱国布的校服,不上半年,脸色也红润了,胳膊腿腕也粗了一圈。

可见逃出了曹七巧阴影的孩子完全是可能健康成长的。

长安丢了一条褥单,七巧便暴跳如雷,要去学校兴师问罪,出女儿的丑,长安丢不起这个人,第二天便告诉母亲自己不念书了——她没脸去见她的同学和她喜欢的音乐教员。

长安二十四岁生痢疾,七巧不替她请医服药,倒只劝她抽鸦片!婚事也受影响。

后来经堂妹长馨介绍,和归国华侨童世舫两情相悦,这样好的对象对长安来说是无比难得的美满。

长安也因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时常微笑着。

然而母亲七巧却很生气,她是嫉妒女儿的。

她对女儿百般刁难,无端地搅黄了女儿难得的婚事,她要女儿和她一样、陪她一起过活,牺牲。

这是一个嫉妒比自己幸福的疯狂的女人,连女儿都不放过。

虽然没有了男女朋友之情,也解除了婚约,世舫和长安依旧以朋友相约出去,他们认真做起朋友来了。

风声吹回到七巧耳朵里,于是她背着长安请童世舫吃便饭,席间“无意”说出长安是个瘾君子并且是从出生时就开始喷烟的虚假事实,这让童世舫非常震惊,内心深处深深地失望——曹七巧用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彻底送断了女儿的幸福,最后的爱。

三.结语
没有正常夫妻生活的曹七巧,被金钱和欲望折磨几近成魔,这是一个变态的女人、恶毒的母亲、人性“恶之花”。

但七巧终究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牺牲品,她的环境是不由自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更应该诅咒那个宗法制父权社会。

是它导致了女性在语言、文化、社会和经济领域中遭受被压抑被扼制和被剥削的命运。

这种宗法父权体制的意识形态,更是长久渗透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之中,深深影响了女性的生活及其心理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她们一方面拼命压抑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又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放逐于社会主体之外,成为被奴役被物化的对象,在道德禁律、礼教操控和经济牵制下艰难生存。

张爱玲通过曹七巧人格分裂的演变,表现了女性的压抑真相——环境,同时也表现了女性主体反抗宗法父权的意图。

张爱玲将曹七巧个性中由怨恨转为嫉妒再到报复的性格特征写到了人性的极致,具有强烈的悲剧感和艺术震撼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