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的性质1
胶体的性质(1)
![胶体的性质(1)](https://img.taocdn.com/s3/m/2a20bec9856a561252d36f22.png)
3. 胶粒的双电层结构
Helmholtz 平板电容器理论 _ + _ + _ + _ + _ + _ + φ
Gouy-Chapman 扩散双电层模型
+ + + + + + + + + _ _ _ _
φ ζ电势
_
_ _ _ _
_
紧密层
扩散层
Stern扩散双电层模型
紧密层(Stern层) + + + + + + + + + + + - - - - - -
滑移界面(Stern面)
在粗分散系统中,当扩散力不足以抗衡重力时, 粒子将发生沉降。当沉降速率达一定值时,重 力与阻力相等,此时沉降速率为:
2r v ( 粒子-介质)g 9
应用:① 落球式粘度计
2
② 沉降分析
w
t
扭力天平
4.渗透压
① 一般溶胶的渗透压
n RT V
n: 溶胶中所含胶粒的摩尔数。 V: 溶胶的体积
Einstein 方程(球形粒子运动公式)
RT t 12 x( ) L 3r
X : 时间t 内粒子沿 x 方向移动的平均距离 r : 粒子的半径 η: 分散介质的粘度 L: Avogadro常数
2 . 扩散(Diffusion ) 由于布朗运动的存在,当溶胶中的胶粒存 在浓度梯度时,就会发生扩散. Fick’s first law
a
内 NaCl 内 Na 外 Na
a a a
外 NaCl
a a
外 Cl 内 Cl
P- (c1) Na+ (zc1+x) Cl- (x) 内
Cl- (c2-x) Na+ (c2-x) 外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知识点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f646d8ff00bed5b9f31dea.png)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知识点1.胶体的性质与作用:(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2)布朗运动: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电泳现象: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③带电规律:1°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3°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4°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④应用:1°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2°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3°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4°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5°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6°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4)胶体的聚沉: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2°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3°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2.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2)水解法: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3)复分解法: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 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I-=AgI(胶体)↓SiO32-+2H++2H2O=H4SiO4(胶体)↓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3.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胶体的性质
![胶体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6f6aece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b.png)
胶体的性质介绍胶体的性质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系统,具有非常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化学中,胶体是指一种由微粒(粒径在1-1000纳米之间)悬浮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中的微粒被称为胶体粒子,其大小介于分子和颗粒之间。
胶体是许多自然和人工生产的物质的基础。
1. 稳定性胶体能够保持稳定并且不会沉淀下来,这是其最重要的性质之一。
这种稳定性是由胶体粒子和分散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这些相互作用包括静电斥力、范德华力和表面张力。
斥力和张力促使胶体粒子分散在介质中,而范德华力则影响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视觉透明度大多数胶体是透明的,这意味着它们不会散射光线并且具有高度的视觉透明度。
这是由于胶体粒子的尺寸通常比波长小,因此它们不会散射光线。
这种透明度使胶体作为某些光学应用程序的理想选择。
3. 凝胶形态凝胶是一种特殊的胶体,它具有固体的特性,但可以保持流动性。
凝胶的形成是由于胶体粒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力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凝胶通常是具有高度吸水性的生物材料,如明胶和琼脂。
4. 溶胶形态溶胶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其中母体物质和溶解物粒子是完全混合的。
这种混合物是气体、液体或固体中的一种,通常具有均匀的性质,如温度和浓度。
与凝胶不同,溶胶不具有流动性,而且不会形成凝胶。
5. 色散性胶体是色散性的,这意味着它们对光线的波长和色彩非常敏感。
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分散情况直接影响它们对光线的散射和吸收。
由于这种色散性质,胶体在生物组织中被广泛用于光学应用程序。
6. 光学性质胶体是一种光学性质非常优异的物质,它们可以通过光线的穿透、反射和散射来表现。
由于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分散情况的影响,胶体具有光学性质优异的功能。
这些功能包括天然发光、光学稳定性和反射率,因此胶体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光学技术和光电子学领域。
7. 磁性、电性和热学性质胶体的磁性、电性和热学性质表现出了其独特的性质。
例如,胶体粒子可以通过磁性相互作用来进行制导和定位;另一方面,由于胶体的非常细小的尺寸,所以它们能够更快地传播热量,因此使得胶体适合于热学应用程序。
高中高中化学 2.2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高中化学 2.2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7211f829941ea76e59fa04bc.png)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液
你做对了吗?
森林中炫丽的光线,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演示实验
CuSO4溶液 无光亮的“通路”
Fe(OH)3胶体 有光亮的“通路”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上 可看到有一条光带,这个现象叫丁达尔现象。
胶体性质2.丁达尔效应
光线 透过树叶间 的缝隙射入
密林中
2.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叫气溶胶,如云、 雾、烟尘等,气溶胶中的胶体粒子也是可 以带电荷的。现代工厂里静电除尘原理, 就与气溶胶的某种性质有关:在烟道两侧 设置高压直流电极,细小的烟尘颗粒在高 压电厂作用下,向某极移动并与极板接触 后下落,可以达到除尘的效果。该操作中, 运用的胶体性质是( ) C
A.丁达尔效应
水
氯化钠 溶液
分分
散散
剂质
::
L
水氯
(化
液钠
)固
体
(
固
)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分散剂
气态
气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常见的一些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气
液
气
固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液
气
固
液
固
固
固
实
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汽水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B、 布朗运动
C、电泳
D、丁达尔现象
胶体的电泳现象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应用:静电除尘
有些胶体无电泳现象
第二章 胶体的性质1
![第二章 胶体的性质1](https://img.taocdn.com/s3/m/6da0334833687e21af45a9fa.png)
3.典经光散射理论(静态光散射)
(1)Rayleigh公式 1871年,Rayleigh研究了大量的光散射现象,导 出了散射光总能量的计算公式,称为Rayleigh公式: 前提条件: 介质中的粒子: (1)球形; (2)非导体; (3)比入射光波长要小,D/l<1/20 (4)粒子间无相互作用 当散射光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同时,光散射为弹性 光散射。静态光射研究体系的平衡性质。
• 临床上大量输液时应使用等渗溶液,以维持 正常的血浆渗透压。在等渗条件下,红细胞能维持 其正常的形态和生理活性。 • 若输入大量的低渗溶液,会降低血浆渗透压, 导致红细胞涨大乃至破裂而出现溶血现象 • 当输入大量的高渗溶液时,又会使血浆渗透 压过高,使红细胞皱缩而出现胞浆分离的现象。 皱缩的红细胞易粘在一起形成“团块”,它能堵 塞小血管而形成血栓。
dm dt
,
用公式表示为:
dm dc = -DA dt dx
这就是斐克第一定律。 式中D为扩散系数,其物理意义为:单位浓度梯 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质量。 式中负号表示扩散发生在浓度降低的方向,
dc <0, dx
dm 而 > 0。 dt
D
2t
x
2
这就是Einstein-Brown 位移方程。 从布朗运动实验测出 x 就可求出扩散系数D。
§2.2 胶体的光学性质
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光谱示意 完全吸收
复合光
表观现象示意
完全透过
吸收黄色光
第二节 胶体的光学性质
土壤学-1土壤胶体的构造和性质
![土壤学-1土壤胶体的构造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8fae1de04a1b0717fd5dd32.png)
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
4. 土壤胶体的吸附性和交换能力 由于胶体的巨大表面能,使其对周围分 子或离子有很强的吸附力,同样胶体的电 性使其扩散层的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 有交换能力。
第二节 土壤胶体的类型
土壤胶体的类型
一、 无机胶体 主要包括:
含水氧化铁
含水氧化铝 含水氧化硅 水铝英石 次生铝硅酸盐类
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
如Al(OH)3在碱性环境中的解离:
Al(OH)3+NaOH 胶核中的分子 Al(OH)2O-+Na++H2O 带负电荷的胶体核粒
如Al(OH)3在酸性环境中的解离: Al(OH)3+HCl 胶核中的分子 Al(OH)2++Cl-+H2O 带正电荷的胶体核粒 Fe(OH)3或Al(OH)3解离H+ 而成为带负电的胶体,还 是解离OH-而成为带正电 的胶体主要取决于溶液的 pH状状分状: 分散相 名 状 固 溶状、状浮液、状膏 液 乳状液 状 泡沫 固 状溶状 液 固 固状状浮液 液 固状乳状液 状 固状泡沫
第一节 土壤胶体的构造和性质
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 、土壤胶体的概念
颗粒直径(非球形颗粒则指其长、宽、高三向 中一个方向的长度)在1~100nm范围内的带电的 土壤颗粒与土壤水组成的分散系。
OH↓ Al(OH)2O-+ H2O (pH>5)
纯净的氢氧化铁的等电点为pH7.1,氢氧化铝等 电点为pH8.1,所以它们在大多数酸性或中性土 壤中都带正电荷。
土壤胶体的类型
3.水铝英石
(非晶质无定形的胶态)
农业上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措施的理论解释:
土壤干燥、冻结过程中,水膜消失,也就加大了电解质浓度,减 小扩散层厚度,使胶粒互相凝聚而形成结构。生产上晒垡、冻垡等 措施也就起了这个作用,所以晒、冻垡有利于土壤形成结构;
3-1 胶体的基本性质
![3-1 胶体的基本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76c59b0cf12d2af90242e638.png)
P1 T
纯溶剂
P2
溶液 半透膜
总结果使物系呈现出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净迁移, 总结果使物系呈现出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净迁移,这就是扩散 净迁移 扩散的本质是分子的热运动, 扩散的本质是分子的热运动,扩散推动力是浓度梯度
⑵胶粒的扩散 (diffusion) 胶粒的扩散
胶粒也有热运动,因此也具有扩散现象。 胶粒也有热运动,因此也具有扩散现象。 胶体粒子的热运动,在微观上表现为Brown运动, 胶体粒子的热运动,在微观上表现为Brown运动, Brown运动 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 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 溶胶粒子从高浓度区间向低浓度区间迁移的现象称为 胶粒的扩散。 胶粒的扩散。 物质的扩散可用斐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描述. 物质的扩散可用斐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描述.
-----------------------------------------------
R- Na+ c1 (c1+x) Cl-(x) (1)
Na+
Cl-
(c2-x) (c2-x) (c2(c2-
碱液中的蛋白质为Na碱液中的蛋白质为Na-R, 两容器间的膜可以透过Na 两容器间的膜可以透过Na+,
(2)
但不能通过R 但不能通过R-;
据电中性原则, 据电中性原则, (1)区中的Na+离子无法向(2)区扩散; (1)区中的 区中的Na 离子无法向(2)区扩散 区扩散; (2)区中的 区中的Na 可以扩散到(1)区 但(2)区中的Na+、Cl-可以扩散到(1)区。 由于膜的一侧有了大分子,使能透过盐的膜变成了半透膜 由于膜的一侧有了大分子, Donnan平衡就是研究此种情况下的渗透压 Donnan平衡就是研究此种情况下的渗透压。 平衡就是研究此种情况下的渗透压。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自己整理)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自己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e27b08e700abb68a982fb9d.png)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分散系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一般量少)2、分散系组成分散剂: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一般量多)物质与水混合时,一般认为是分散剂。
3、分散系分类:、()、。
提问:如何提纯胶体,例:如何除去Fe(OH)3胶体混有少量的氯化铁和氯化氢?二、胶体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之间(可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一)胶体的性质1. 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实验:用激光笔垂直照射淀粉胶体,胶体,溶液。
现象:胶体内部存在一条光路而溶液没有。
结论:这种由于胶体微粒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一条光亮的通道的现象叫丁达尔现象。
说明:应用此性质可对溶液和胶体进行区分。
例子:灰尘,提问:能否说一种液体只要有丁达尔效应,就是胶体?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引入:胶粒较小而轻,它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如何实验:将一滴液体放在水中观察现象:胶体扩散解释:胶粒在不同方向受到了水分子撞击的力量大小不同,所以运动方向在每一瞬间都在改变,因而形成无秩序的不停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布朗运动。
例子:花粉放于水中、空气中的灰尘、粉笔灰放于水中3. 电泳(电学性质)实验:将胶体放在U形管中,一端加导电现象:阴极附近颜色加深分析:阴极附近颜色加深→胶粒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胶体直径小→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只吸附阳离子,因而带正电荷。
结论:电泳: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 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A. 带正电的胶粒: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FeO(与陶土的分离)、Fe(OH)3、Al(OH)3B. 带负电的胶粒: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硅酸及土壤陶土、H2SiO3 、硫化砷胶粒提问:1、Fe(OH)3胶体带电荷,这一说法对不对,为什么?2、是不是所有胶体都发生电泳?即所有的胶粒都带电荷?(二)胶体的聚沉1.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1)胶粒小,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动,不易下沉或上浮(2)胶粒带同性电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2. 要使胶粒聚沉可采用的方法:(1)加热法:温度升高,胶粒碰撞速率加快,从而使小颗粒成为大颗粒而凝聚。
高中化学丨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高中化学丨胶体的制备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350981f6647d27284a735166.png)
高中化学丨胶体的制备和性质!胶体的制备和性质知识点1、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我们把这些分散质粒子称为胶体粒子。
胶体具有一些不同于溶液和浊液的特性。
2、胶体的分类:3、Fe(OH)3胶体的制备和精制:(1)Fe(OH)3胶体的制备:向烧杯中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就得到Fe(OH)3胶体。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使一束光线通过所得液体混合物,有丁达尔效应,证明形成了胶体。
(2)胶体的提纯与精制——渗析:利用半透膜将溶液和胶体分离的操作。
渗析是利用溶质粒子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溶液和胶体的分离。
但渗析过程是可逆的,要达到分离目的应反复进行渗析或在流水中进行渗析。
4、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实验: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杯中的液体,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
不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的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散射而形成的。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夜空、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胶体的粒子在胶体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使胶体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这是布朗运动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次要原因。
(3)电泳现象: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
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
这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胶体制备性质(1)20143解析
![第二章胶体制备性质(1)20143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d40e3377232f60dccca125.png)
如 白色油漆 是将白色TiO2颗粒(分散相)分散在油 料中,并加入金属皂类作为稳定剂制成。
有时反应生成的物质(分散相)分散在介质中形成溶
胶,其中某种过量反应物或产物存在能起到稳定剂作用。
2.制备方法
解度极小。故硫的乙醇溶液滴加在水中形成硫磺水溶胶。 例2 FeCl3水中形成真溶液,水解后Fe(OH)3不溶于水,
适当条件下形成Fe(OH)3水溶胶。 同时,反应物浓度很稀,难溶物晶粒很小,而且不具
备晶粒长大的条件,才能形成胶体。否则颗粒聚集易形成 凝胶。
(2)必须有稳定剂存在 胶体中分散颗粒很小,很多,表面积很大,表面能很
液相
气
泡沫
肥皂泡沫
液
乳状液
牛奶,含水原油
固 液溶胶或悬浮液 金溶胶,油墨,泥浆
气
固相
液
固
固溶胶
泡沫塑料 珍珠,蛋白石 有色玻璃,某些合金
胶粒尺寸 1~100nm 或 1~1000nm
第二章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第一节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1.胶体制备的一般条件
(1)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溶解度必须极小 例1 硫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大形成真溶液,硫在水中溶
浓度很大时,约2~3mol·dm-3 ,生成的晶核极多,同时 溶液过饱和度(c-S)也降低很多,致使晶体成长速度减慢, 又有利于形成小粒子的胶体。注意这时由于晶核太多,粒 子间距太近,易于形成半固体状凝胶。
因此,根据Weimarn理论,要制备胶体,必须v1大,v2 小。要v1大,必须过饱和度高,这意味着盐的溶解度要尽 可能小。反之,若v2大,v1小,如NaCl溶解度很大,溶液 过饱和度低,则易于形成大的晶体。
1.1.2胶体的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2胶体的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8c3dcd0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14.png)
2. 拓展建议:
-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自行设计一些简单的胶体实验,如牛奶胶体制备、电解质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等,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加深对胶体性质的理解。
- 建议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胶体现象,如豆浆、牛奶、云雾等,思考这些胶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分析其稳定性原理。
例题4:请描述一种胶体的制备方法。
解答: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然后停止加热,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例题5:请解释胶体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解答:胶体在环境保护中有多种应用,如:
1. 水处理:胶体可以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净化水质。
2. 空气净化:胶体可以用于吸附和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改善空气质量。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胶体的稳定性、丁达尔效应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胶体性质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例题2:请描述丁达尔效应及其在胶体鉴别中的应用。
解答:丁达尔效应是指在光束通过胶体时,光束路径上会出现光亮现象。这是因为胶体粒子散射光线形成的。在胶体鉴别中,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因为溶液不会产生光亮现象。
例题3:请说明胶体制备的基本原理。
解答:胶体制备的基本原理是将固体微粒均匀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稳定的分散系。这通常通过机械搅拌、超声分散等方法实现。关键是要控制微粒的大小和分散程度,以确保形成稳定的胶体。
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2章 第1节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2章 第1节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8a66222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c.png)
分散质微 单个小分
粒
子或离子
浊液 >100 nm 巨大数目的分子 或离子集合体
胶体 1~100 nm 高分子或多分子
集合体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2) 用 一 束 可 见 光 照 射 此 分 散 系 可 看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此分散系装入 U 形管内,用石墨棒作电极, 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 连 的 电 极 附 近 颜 色 ________ , 这 种 现 象 称 为 ________。
[ 答 案 ] (1)Fe(OH)3 胶 体 FeCl3 + 3H2O==△===Fe(OH)3(胶体)+3HCl 颗粒直径大 小不同 (2)光亮的通路 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 散射作用
(3)变深 电泳 (4)渗析 提纯胶体 (5)产生白色沉淀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来 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Fe(OH)3 胶体与 Fe(OH)3 沉淀 (1)Fe(OH)3 胶体和 Fe(OH)3 沉淀都是红褐色, 两者性质有共同点,如都能和盐酸反应,也有不同 点,Fe(OH)3 沉淀不具有胶体的性质;两者的制备方 法也不同。制备 Fe(OH)3 胶体时不能长时间煮沸。 (2)根据溶液中的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微 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可利用半透膜来除去胶体中的 电解质,以提纯、净化胶体。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ad6bb95ef7ba0d4a733b91.png)
,乙为 NaOH溶液 , ,丁为 Bi2S3胶体 。
沉积形成沙洲 ④配氯化铁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都是 2、当表皮划破时,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 其主要原因是( B )
A、FeCl3溶液具有杀菌作用 B、FeCl3溶液能促进血液中胶粒凝聚 C、FeCl3溶液遇血液产生了氢氧化铁沉淀 D、FeCl3能氧化血红蛋白
2、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看下述例子: ⑴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
品质量。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 使微粒直径为10-9~10-7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 再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集 陶土胶粒 , 阴 极 聚集 氧化铁胶粒,理由是 前者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 后者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 ⑵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 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作用运用了 电泳 原理。
二、胶体的应用
1.制豆腐的化学原理 2.土壤的保肥作用 3.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4.明矾的净水原理(Fe3+盐净水原理类似) 5.工业静电、高压电除尘 6.不同品种的墨水不能混用 7.血型不同的人不能相互输血 8.工业制皂的盐析 9.FeCl3溶液用于微创手术止血
1、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 A ) ①用卤水点豆腐 ②明矾净水 ③河海交接处易
胶体粒子小→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可吸附溶液中离子 →Fe(OH)3胶粒只吸附阳离子(Fe3+),带正电→向阴极移动 →阴极区溶液颜色加深。(1)胶粒带来自原因:(2)胶粒带电规律:
4、胶体的凝聚 (1) 原因:当破坏胶体微粒原来带有相同电荷
的特点时,就会使它从不容易凝聚的状态变成聚 集状态而沉淀
胶体的性质(1)
![胶体的性质(1)](https://img.taocdn.com/s3/m/7da1b57531b765ce050814b9.png)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物质,称做分散质; 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做分散剂;
例: 氯化钠的水溶液
分散系是:氯化钠的水溶液 。 氯化钠 分散质是: 。 水 分散剂是: 。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8)工业除尘
• 生活中的胶体:牛奶、 豆浆、 烟尘、 烟 、 云、雾
固溶胶
烟 水 晶
有 色 玻 璃
2.实验室制Fe(OH)3胶体:
先取25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 对其进行加热,至水沸腾, 然后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 直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 热即制得Fe(OH)3胶体。 化学反应方程式: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性质4 布朗运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 看到胶体颗粒在不停的、无规则 的运动。 普遍存在的现象
性质5 聚沉 解释:盐中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胶体微 粒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 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加入可溶性盐 加热 加入带异种电荷的胶体
应用:制豆腐
2、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来分
9种分散系
列举出生活中 的常见分散系
3、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 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
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
分散系
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 100nm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三种分散系性质比较: 思考与交流
•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丁达 尔现象吗?
1.1 胶体的主要性质与物质转化的应用(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1.1 胶体的主要性质与物质转化的应用(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d6dd5223195f312b3069a5b2.png)
享受阅读VIP精品版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胶体的主要性质及应用、胶体提纯
1.胶体的主要性质 (1)丁达尔效应: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可利用此性质鉴 定胶体。 (2)聚沉:①概念: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 散剂中析出。
阅读页去广告
VIP有效期内享有搜索结果页以及文档阅读页免广告特权,清爽阅读没有阻碍。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多端互通
抽奖特权 福利特权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制将选中的文档内容一键发送到手机,轻松实现多端同步。
开通VIP后可以在VIP福利专区不定期抽奖,千万奖池送不停! 开通VIP后可在VIP福利专区定期领取多种福利礼券。
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制备。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流程图为 石灰石 ①――高→温 生石灰 ②―加―→水 石灰水 ―③―加―N―a―2C―O―3溶―液→ 碳酸钙
(1)上述流程中涉及的无机反应类型有哪些? (2)写出上述流程中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3)石灰水属于哪种分散系?分散质是什么? (4)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一种制备碳 酸钙的实验方案,并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5)仍以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两种制备 CaCl2 的实 验方案,并用流程图形式表示出来。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发放,全年 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 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 月发放一次,持续有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 的账号-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高三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1
![高三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1](https://img.taocdn.com/s3/m/f02f5e17a216147917112813.png)
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的概念;了解胶体的性质;了解胶体的实际应用。
2.掌握胶体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掌握胶体的精制方法;理解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初中已有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列表比分散系的有关知识。
要重视以旧带新,联系已学过的与胶体知识有关的基础,以达到边复习边旧知识、边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2.结合实验和列表比较,从观察比较中认识胶体的本质特征。
3.胶体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到记忆难、应用难等问题,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归类知识。
第一节胶体一.教学目标1.理解胶体的基本概念,了解胶体特征。
2.能够从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等角度理解胶体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3.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以及胶体的精制。
理解氢氧化铁胶体的制法原理。
二、教学过程1.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分散系一般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分散系分成以上三种的依据是_________,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 nm时,是_________,大于100nm时,是_________,在1 nm~100nm之间时是_________。
2.如何分离胶体与浊液_________,如何分离胶体与溶液_________;如何分离浊液与溶液_________,胶体净化的方法是_________,为什么可以采用该办法_____________。
3.胶体的形成不是物质_________的反映,而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形式。
根据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溶胶,如_________;______溶胶,如_________溶胶,如_____等。
三、重点、难点点拨1.如何理解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渗析的关系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c: 蛋白质浓度 g ml-1 M: 蛋白质分子量 y: 膜内Na+的浓度
12.3 胶体的电学性质 Electric properties of colloid 1. 电动现象 (1) 电泳(electrophoresis)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 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定向移 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 (-)
2. 溶胶的聚沉 (1)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少量电解质,可以使胶粒吸 附的离子增加,ζ电势提高,增加溶胶的稳定 性,称为稳定剂。 但当电解质的浓度足够大,部分反粒子进 入紧密层,而使ζ电势降低,扩散层变薄,胶 粒之间静电斥力减小而导致聚沉,则称为聚沉 剂。
① 聚称值和聚沉率
聚沉速率
c1 30
均相分散系统 (溶液、气体混合物)
粗分散系统(d >10-7m) 多相分散系统 胶体( 10-7m > d > 10-9 m)
胶体
溶胶(sol) (憎液溶胶) 大分子溶液(亲液溶胶)
憎液溶胶的基本特征:
高度的分散性, 多相性, 热力学不稳定性 12.2 溶胶的动力性质 Dynamic properties of sol 1. 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 ,1827) v 胶体粒子由于分散介 质分子的撞击而引起的不 规则运动。
a
内 NaCl 内 Na 外 Na
a a a
外 NaCl
a a
外 Cl 内 Cl
P- (c1) Na+ (zc1+x) Cl- (x) 内
Cl- (c2-x) Na+ (c2-x) 外
2 c2 x zc1 2c2
(膜)
NaCl外 NaCl内
为了保持电中性
内
I
24 A NV
2 2
2
4
n n ( ) n 2n
2 1 2 1
2 2 2 2 2
复习:11.8, 11.9 作业:20, 22, 25
12.6 胶体的稳定与聚沉 Stability and coagulation of sol 胶体由于具有巨大的表面能,因此是热 力学不稳定体系,但在某些条件下,也能稳 定的存在一段时间。胶体的稳定是相对的、 暂时的和有条件的,而不稳定则是绝对的。 1. 溶胶的稳定性 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因素 (1) 溶胶的动力稳定因素 (2) 胶粒带电的稳定作用 (3) 溶剂化的稳定作用
滑移界面(Stern面)
- -
-
φ
ζ
-
- -
反号离子
溶剂分子
扩散层
扩散双电层模型 吸附离子 胶粒表面 紧密层 (离子和溶剂化分子) 反号离子 扩散层
ζ电势: 胶粒表面滑移界面处的电势。 胶粒表面热力学电势φ和电动电势(ζ电势) 的区别: ① 发生在不同的部位; ② 大小不同,一般情况下ζ电势只是热力学 电势的一部分,其绝对值小于φ。
(2) 电渗(electro-osmosis)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分散介质的定向移动现 象称为电渗。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相 对移动现象统称为电动 现象。
(+)
(-)
粘土
2. 胶粒的带电特征
(1) 吸附 由于胶粒颗粒度小,具有巨大的表面能,因此 有吸附分散介质中的离子,以降低其表面能的趋 势。
zc1 1 c2
Na Cl zc Na Cl
内 外 外
1
1 zc 1 2 Na 外 Na 内 (1 ) [ Na ]内
(c内 c外 ) RT
1 1000z c RT ( ) 2 c M 4 yM
dm dc DA dt dx
dm/dt : 扩散速率(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胶 粒的质量) D: 扩散系数(单位浓度梯度下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单位面积截面的胶粒的质量) A: 胶粒扩散通过截面的面积 dc/dx : 在 x 方向上的浓度梯度
Fick’s Second law
dc d dc (D ) dt dx dx
Einstein 方程(球形粒子运动公式)
RT t 12 x( ) L 3r
X : 时间t 内粒子沿 x 方向移动的平均距离 r : 粒子的半径 η: 分散介质的粘度 L: Avogadro常数
2 . 扩散(Diffusion ) 由于布朗运动的存在,当溶胶中的胶粒存 在浓度梯度时,就会发生扩散. Fick’s first law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简介 Introduction of colloid chemistry
12.1 分散系统和胶体 ( dispersed system and colloid)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 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前者称为分散相,后 者称为分散介质。
分散系统的分类:
分 散 系 统
②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
1 2 RT ( B2 c B3c ) c M
Virial 方程
B2、 B3 virial 系数。 c:kg/m3
RT lim c 0 c M
π/c 对c作图,由截距可得分子量M (或数均分子量)
③ 聚电解质的渗透压-Donnan 平衡 天然的生物聚合体大多是聚电解质 PXz → P z+ +zX渗透平衡时 P- (c1) Cl- (c2) Na+ (zc1) Na+ (c2)
4. 溶胶的胶团结构 K+ AgNO3 + KI →AgI + KNO3 KI过量
K+
(AgI)m
胶团
胶粒
胶核
[(AgI)m nI-,(n-x)K+]x- xK+
紧密层 扩散层
胶粒 = 胶核 +被吸附离子 + 紧密层反离子 胶团 = 胶粒 + 扩散层反离子 12.4 溶胶的光学性质 Optical property of sol
在粗分散系统中,当扩散力不足以抗衡重力时, 粒子将发生沉降。当沉降速率达一定值时,重 力与阻力相等,此时沉降速率为:
2r v ( 粒子-介质)g 9
应用:① 落球式粘度计
2
② 沉降分析
w
t
扭力天平
4.渗透压
① 一般溶胶的渗透压
n RT V
n: 溶胶中所含胶粒的摩尔数。 V: 溶胶的体积
③ φ只取决于被吸附的离子和溶胶中的反号 离子的活度,而ζ电势的值还与溶胶中外加 电解质有关。 当溶胶中有外加电解质存在时,可使紧密 层中反粒子浓度增加,扩散层变薄, ζ电 势的绝对值减小,甚至变为零或相反的值。
④ 胶粒的电泳速率与ζ电势的关系:
E r 4
ε:分散介质的介电常数 η:分散介质的粘度 E : 外加电场强度
3. 胶粒的双电层结构
Helmholtz 平板电容器理论 _ + _ + _ + _ + _ + _ + φ
Gouy-Chapman 扩散双电层模型
+ + + + + + + + + _ _ _ _
φ ζ电势
_
_ _ _ _
_
紧密层
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层
Stern扩散双电层模型
紧密层(Stern层) + + + + + + + + + + + - - - - - -
Fajans Rule 具有与胶粒化学组成相同的离子优先被吸附。 例: AgNO3 + KI →AgI + KNO3 若 AgNO3过量,则AgI胶粒吸附Ag+ 而带正电 若 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I- 而带负电。
(2) 电离
SiO2 溶胶表面水解 SiO2 + H2O → H2SiO3
若溶液显酸性 H2SiO3 → HSiO2+ + OHOH-进入溶液,而使胶粒带正电 若溶液显碱性 H2SiO3 → HSiO3+ + H+ H+进入溶液,而使胶粒带负电
A r Va 12 H
H: 两球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r : 胶粒半径 A:Hamaker常数 (与物质有关 10-19~10-20 J) 在介质中, A ( A A ) 2
质点 介质
c2 0
电解质浓度 c ζ电势/mV
聚沉值:使溶胶以明显速率聚沉所需的电解质 的最小浓度。 聚沉率:聚沉值的倒数。 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聚沉率越大,则聚沉能力越强
不同电解质的聚沉值(mmol/dm3) 正溶胶(Al2O3) 负溶胶(As2S3) LiCl NaCl KCl 1/2 K2SO4 HCl CaCl2 BaCl2 MgSO4 1/2Al3(SO4)3 AlCl3 58.4 51 50 65 31 0.65 0.69 0.80 0.096 0.093 NaCl KCl KNO3 K2SO4 K2Cr2O7 K2C2O4 K3[Fe(CN)6] 43.5 46 60 0.30 0.63 0.69 0.08
② 影响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因素:
(a) 主要取决于与胶粒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反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即价数)。反离子的 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
Schulze-Hardy rule 电解质的聚沉值与胶粒的异电性离子的 价数的6次方成反比
c (j1) : c (j2) : c (j3) ( 1 ) 6 : ( 1 ) 6 : ( 1 ) 6 1 2 3
Tyndall Effect
当一束可见光射入分散体系时,若分散相 粒子直径大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反射;若分散 相粒子的直径小于光的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 (散射光又称为乳光)。 可见光波长: Rayleigh 光散射定律 400nm < λ< 7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