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动句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动句研究综述
杨玉玲①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北京100037)
[关键词]重动句;结构特点;语法化;认知
[摘 要]本文对重动句研究情况作了一下综述,包括重动句结构上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重动句与其他相关句式的关系,重动句的语法化等方面的研究,指出重动句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附属于其他结构到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式、从描写到解释这样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本文对重动句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初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4)03-0037-06
A Summ ary of R esearches on Chinese V erb2copying Sentences
YAN G Yu2li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037)
K ey w ords:verb2copying sentence;constructional feature;grammaticalization;cognition Abstract:This thesis is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es on Chinese verb2copying sentence,including the researches on the features of the construction,the cause of the evolution,and the value of the verb2 copying sentence,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verb2copying sentence and other related sentence patterns, an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verb2copying sentence.It points out that the researches experienced a gradually2deepened course from a sentence pattern attached to other patterns to an independent one, from description to interpretation.This thesis also presents the author’s tentative views on the ques2 tions still remaining unsolved in the study.
一、引言
重动句是指前后两个动词复现,前一动词带宾语,后一动词带补语的单句。“重动句”这一名称最早源于刘维群(1986)。对于这种句式,学者们还有不同叫法:王力(1944)称为“叙述词复说”;黄正德(1982,1988)、戴浩一(1990,1991)、胡文泽(1994)等称为“动词照抄现象”;范晓(1993)、温锁林(1996)等称为“复动句”;吴竞存、梁伯枢(1992)称为“动词复出”;高更生、王红旗(1996)称为“复制动词句”;李讷、石毓智(1997)称为“动词拷贝结构”。称呼虽有不同,其本质都是一样的。自从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提到这种句式以来,已有多位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研究文献中对重动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1)重动句结构上的特点;(2)重动句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
(3)重动句和其他相关句式的关系;(4)重动句的演化过程。
二、重动句结构上的特点
上世纪40-80年代学者们虽注意到了重动句的特点并进行了简单分析,如赵元任(1968)、胡
①[作者简介]杨玉玲,女,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附、文炼(1955)、丁声树等(1961)、吕叔湘(1980)、李临定(1963)。但他们并没有把重动句作为独立的句式进行研究,而是视为动宾或动补结构中的一种,所以并没有给重动句以专门的名称和独立的地位,对它的说明也多是附属性的。重动句的研究在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者们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对重动句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描写,并且把重动句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式来分析,对重动句结构方面的描写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重动句中动词的特点 秦礼军(1985)认为“能够带宾语、且能支配宾语的及物动词,才能重复出现一次”;刘维群(1986)认为“一个动词,若具有带宾语和带补语的两种功能,原则上就可以充当重动句的V”;范晓(1993)具体指出“多数是单音节动词,但少数双音节动词也可……”、“一般
“多数是动作动词,少数心理动词有时也可……”、“V1和是及物动词,但也发现少数不及物动词”、
V2不能带表时态的附着成分‘了’、‘着’、‘过’之类”;项开喜(1997)指出“V P1是‘无界’的,V P2是‘有界’的。”我们认为,重动句对动词的限制只是一种倾向性,倾向于单音节(比如“学”比“学习”更容易进入);倾向于及物动词,但不及物动词只要临时能带宾语,也同样可以进入(比如:他跑三棒跑出了名);动宾式离合词可以大量进入重动句,是因为这种动宾式构词给人的印象是动词后成分已经饱和,所以离合词可以“动—宾”的形式进入重动句(如:他离婚离怕了;我帮忙帮出问题了)。另外,V1确如范晓(1993)所说,不能带表时态的附着成分,但V2如带有表时间和数量的补语时可带“过”,如“他看书看了几个小时”。
“了”、
2.2重动句中宾语的特点 范晓(1993)指出“一般由名词性词语充当,但也有少数非名词性词语充当宾语的情况。”李讷、石毓智(1997)认为只能是类属词,而不能是定指成分。项开喜(1997)的考察更为具体,他认为V P1中的宾语名词一般只能是信息量低的无标记形式(人称代词、专有名词、光杆名词、一+量+名词),而信息量大的有标记形式则不能充当宾语。王灿龙(1999)则认为“重动句的宾语是相对开放的,重动句的生成并不取决于宾语的有无标记及定指和无指,只要语义上匹配、协调,各种形式的宾语都能进入重动句。”我们同意王灿龙(1999)的看法,如“他吃这种面条吃上了瘾/我用单位的电脑用习惯了”,我们无法否认它们的合法性。
2.3重动句中补语的性质和语义指向 对于重动句中V2后面的成分,目前看法比较一致,即认为是补语,但语法学界对它曾有过一些不同的意见。李人鉴(1981)持“谓语”说;赵元任(1968)认为是“谓语性补语”。范晓(1993)指出补语的语义指向主要有三种:指向O(宾语);指向S(主语);指向V(动词)。杨玉玲(1999)认为补语的语义指向有两大类六小类:单指:指向O(宾语);指向S (主语);指向V(动词);双指:既指向O(宾语)又指向V(动词)(如:我们搞运动搞得太多了);既指向S(主语)又指向V(动词)(如:他拨大油灯拨得很有把握);既指向S(主语)又指向O(宾语)(如:我们送/追他送/追到火车站)。
2.4V1和V2以及“动+宾”(V P1)和“动+补”(V P2)的关系 刘维群(1986)认为“V2在表义上占据了重心地位。相比之下,V1倒显得意义非常空泛,仿佛只是一个陪衬。”范晓(1993)则认为“V1是原动词,V2是重复动词。”
项开喜(1997)认为,“V P2是整个句子的核心成分,语义焦点,与V P1相比,语义上更具有现实性和突显性。”聂仁发(2001)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二者的关系,“从V P1到V P2就是一个从‘面’到‘点’的过程,‘面’就是事件,观察范围,是参照物;‘点’就是有关事件的结果,观察点,目的物。从面到点是我们感知事物的一般顺序。我们总是从一定的背景中去认识目的物。在重动句中,V P1是背景信息,V P2表达目的信息。”
可见,无论是从结构的角度还是从认知的角度,大家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
2.5重动句是什么句式 对于重动句到底属于什么句式,语法学界很有分歧:赵普荣(1958)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