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自动测试系统体系架构研究
军用ATE_ATS技术的发展
![军用ATE_ATS技术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2d18dbd960590c69ec376f9.png)
军用ATE/ATS技术的发展Development of the Military ATE/ATS Technology北京航天测控公司(100830) 于功敬 孟汉城【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军用ATE/ATS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并阐述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军用,ATE,ATSAbstract:An 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litary ATE/ATS technology overseas and interiorl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re presented.K ey w ords:military,ATE,ATS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测试工作将处于各种现代装备系统设计和制造的首位,成为生产率、制造能力及实用性水平的重要标志。
测试将与现代武器装备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保证现代装备系统实际性能指标的重要手段。
以航天系统为例:航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都必须用测试技术来定性、定量验证和检验,而且贯穿于整个航天技术的研究工程,技术复杂、难度大,自动化测试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航天型号的整体水平,甚至涉及航天系统在战时的生存问题。
科学地、合理地选择自动化测试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在航天技术发展的今天,已成为实用性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未来航天技术激烈的竞争中,测试将与航天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保证现代装备系统实际性能指标的极其重要的手段。
1 军用测试性技术的发展武器系统的可测试性对系统的维护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武器寿命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对测试性技术的研究工作。
1976年,美国海军电子实验室的机内测试(BIT)设计指南、美国空军的模块化自动测试设备计划等都涉及到测试性的研究。
1978年,美国国防部联合后勤司令部建立了自动测试专业委员会,协调并指导自动测试计划的实施,该委员会下设测试性技术协调组,负责国防部系统测试性研究计划的组织协调及实施。
军用ATE-ATS技术的发展
![军用ATE-ATS技术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f9e7959804d2b160b4ec0b8.png)
外军ATE/ATS技术的发展趋势贾志军,王格芳,马飒飒,吴国庆(军械技术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简要介绍了外军ATE/ATS的发展,重点分析了美军、法军ATE/ATS技术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军用ATE/ATS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军用;自动测试设备;自动测试系统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ilitary ATE/ATS Technology Overseas JIA Zhi-jun,WANG Ge-fang ,MA Sa-sa,WU Guo-qing(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Ordnance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litary ATE/ATS technology overseas is introduced, the actuality of American and French military A TE/A TS id analyzed especiall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s presented.Key words:military;ATE;ATS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成果已应用到武器装备系统,使武器装备日益复杂。
为了保障武器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和战术技术性能,发挥其应有的战斗力,大力提高武器装备系统的动态监控、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水平,已经成为技术保障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奠定了新一代ATS的基础,成为推动其体系结构、测试方法、测试技术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各种各样的ATS已广泛地应用于武器装备系统的研制、生产、储供和维修的各环节之中。
美国国防部DTIC-IAC概况
![美国国防部DTIC-IAC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e73dde196c175f0e7cd137bd.png)
DTIC-IAC概况一、DTIC概况美国国防技术信息中心(DTIC)是为美国国防部门提供国防部和政府资助的科学、技术、工程和商业相关信息产品的最大资源中心,是美国国防部人员、承包商和潜在承包商以及其他美国政府机构和它们的承包商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枢纽。
DTIC编制上是美国国防部现场活动中心之一,直属于国防部采办、技术和后勤副部长办公厅管理,由国防研究与工程局主任(DDR&E)直接领导。
(一)DTIC国防使命DTIC认为,在技术快速变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威胁的时代,美国军事力量的技术优势确保了国防安全。
技术优势背后的驱动力,是美国国防部强大的研究、开发、试验和评测(RDT&E)社团。
DTIC为这些社团提供履行其使命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工具和方法。
一旦国家的国防受到威胁时,美国国防部的科学家、工程师、项目经理和其他人员根本不会有时间对堆积如山的数据进行筛选,去发现可满足关键时刻需求的重要信息。
因此,DTIC扮演创新者、领导者角色,迅速、准确、可靠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支持国防部新作出的优选决定,是保持美国国家技术优势所绝对必要的。
美国国防部第3200114号5关于国防部科学与技术信息计划实施原则和纲要指示,明确规定了DTIC在美国国防部RDT&E 计划中的任务和职能。
根据这一指令,DTIC负责收集、组织、检索、分析和提供RDT&E计划产生的、为其服务的或与其相关的信息。
此外,DTIC必须负责向从事RDT&E工作或在国防部所属机构工作的研究人员、采办和后勤人员、作战人员、计划管理和决策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并支持其信息需求。
60多年来,DTIC一直是美国国防机构范围内传播信息的重要枢纽。
国防机构包括国防部人员,国防部承包商和潜在承包商,其他美国政府机构和它们的承包商,以及国会、盟国和其他与国防有关的组织。
DTIC为军事人员和研究人员、科学家、工程师、实验室和大学及时提供250个学科领域的200万份出版物,DTIC的使命是支持美国军事力量。
基于dodaf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方法
![基于dodaf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6b95d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0.png)
基于dodaf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方法1. 背景介绍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oDAF)是一种基于数据和组件的体系结构分析方法,旨在提高各种军事项目和技术开发计划的效率和效益。
随着装备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加,DoDAF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2. DoDAF的构成元素DoDAF的主要构成元素包括:数据视图、活动视图、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
数据视图描述了数据的流动和存储参数以及数据处理的过程。
活动视图列举了各项活动、任务和流程,并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逻辑视图则包括所有操作间的控制流和时序信息。
而物理视图则是具体物体的描述,包括实际装备、传感器、机构和对应的软件支持。
3. 基于DoDAF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方法在进行装备体系结构建模之前,要明确需要达到的目的和规模。
通过构建DoDAF模型,可以帮助分析师更好地识别和规划组织的需求。
以下是具体的建模步骤:3.1 确定为何需要建模建模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规划和设计装备系统、辅助指挥、决策和管理过程以及协调各工作组件之间的关系。
3.2 分析和收集需求需求分析是确定系统目标、功能和性能的过程。
利用DoDAF,可以收集和归纳数据、活动、逻辑和物理要素,也可以确定性能和特征的相关细节。
3.3 设计模型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设计详细的实现计划并构建装备体系结构模型。
3.4 进行验证和测试当建模完成之后,要进行验证和测试以确保所有的数据都可以被安全地存储和交互。
通过验证和测试,可以确保DoDAF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4. 结论基于DoDAF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可以帮助军事系统分析师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系统的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包括数据、活动、逻辑和物理要素,并有效地整合它们。
同时,基于DoDAF的方法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保障军事设施安全和效益有重要意义。
军用测试设备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
![军用测试设备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d9f20de3186bceb19e8bb66.png)
1 需 求 分 析 11 国 内外 现 状 对 比 .
了测试 设备 的研发 、应 用 。
( )在 测 试设 备体 系结 构 方面 :开展 拟 建立 在 3
有 关 工 业 标 准 之 上 的 A S开 放 式 体 系 结 构 研 究 , T
Ke y wor ds: am y e t q p e t d r ts e uim n ; ema nd; t hnia de eo te d ec c l v lp r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引 言
特点 :
近年来 ,随着 武 器装 备研 制及 装备 数 量 的急剧
增 长 ,各 方 面对各 类 军用 测试 设备 的需 求 也大 幅增
dfee c n d a tg ,ma t r e h ia e eo r n ,a c l r t h e eo me t o e t g t c n lg i r n e a d a v na e sey tc n c l d v l p te d c e e ae t e d v lp n f tsi e h oo n y
与先 进 国家 比较 ,我 们对 测试 技术 及设 备 的认
识 在 观 念 、 管 理 、技 术 等 各 方 面 均 存 在 较 大 差 距 。
通 过 全 面 的调 研 分析 , 旨在 摸 清现 状 、认 清 形 势 、
对 比 自身优 势 及差距 、准确 掌 握技 术发 展 方 向 ,为
作 者 简 介 :赵 冬 艳 ( 9 0 ) 1 7 一 ,女 ,高 级 工 程 师 ,从 事 惯 导 系统 测试 总 体 和 系 统 测 试设 备 研 究 。
电子技术应用论文(10篇)-电子技术论文-通信传播论文
![电子技术应用论文(10篇)-电子技术论文-通信传播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36dffef18583d0496459f5.png)
电子技术应用论文(10篇)-电子技术论文-通信传播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军事电子技术自动测试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从自动化测试发展历程出发,结合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自动化在军事武器装备的应用实际,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究自动测试在军事电子技术中应用的突发与方法。
关键词:军事电子;自动测试;虚拟仪;ATE在战争现代化的要求下,军事发展逐渐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测试技术为支撑进行优化与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武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和自动测试系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自动化测试仪器及系统作为武装设备的核心构成,其研究、制造、保护、修理整条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动化测试在维护军备,提升和维护的战斗力起到的效果逐步被各个国家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1ATE技术的发展经过ATE为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达到设备仪器自动化的系统。
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化测试程序是通过控制、电脑、软件、控制、测试用的仪器、以及正常的仪器总线或者说是测试总线(GPIE、PXI、VXI 等)来发挥作用的。
飞机以及导弹在1956年的大量出现,因为其承装很多复杂的电子仪器,以至于对飞机以及武器设备的测试和维护工作变得十分复杂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美国国防部拟定了SETE规划的项目来进行ATE的研究。
成为现代的自动化测试研究的起点。
在20世纪60年代,加工制造业、商品销售等领域开始采用自动化测试。
因为有着各种领域,尤其因为军事方面十分大需要的背景下,ATE的成长特别快。
ATE的成长基本能划分3步:第一步:在二十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后期。
大部分是特殊用途的设备,是对于一些单一性,对高靠性要求极高的十分繁琐测试而制造的。
用途上能够划分成采集资料系统、资料自动分析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系统。
因为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与计算机之间无规定的接口,所以组装和搭建十分困难。
第二步:二十世纪中后期,运用有规范标准的总线接口的乐高式构造,检测系统中的仪器(电脑、可程控设备、可程控开关等)都具有统一接口,仪器之间通过无线总线联通,能够便捷的把不同生产商家、或者不同国家和地区制造的设备整合起来。
美军装备计量管理研究
![美军装备计量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79413287c24028905fc300.png)
( .A a e yo r o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c n ie r g B in ,1 0 7 ; 1 cd m f m rd F reE g ei , e i A n n j g 00 2
全寿命 过程进 行 集 中管 理 。空军部 其他 8大 司令 部 负责管 理隶属 于 本 司令 部 的 精 密测 量 设 备 实验 室 。
美 军 的各 种条 令也 没 有 对 其 具体 能 力 和 任务 、 员 人 编制 、 设备 配备 等 作 出明确 的规 定 。美 国陆 军本 土 的部 分 中小规 模场 站 自行 设 立 了校 准 实 验室 , 用 使
研制和维护全国通用 的、 具有最高精度等级的标准 器 , 供 高精度 的计 量检定 和校 准服 务 , 与制 定军 提 参 事计 量领域 的专 业标 准等 。海 军天 文 台是 时 间频 率 保 障领 域 的权威 机构 , 向 国防部各 部 门提供 导航 、 面 精确定位 、 指挥 、 控制与通信所需的时间数据。 ( ) 军种 的计量 实施 机构 2各
各 军种 的计 量实 施机 构分 为 3个 层次 。 顶 层 计 量 实施 机构 是 本 军 种 的 主 标 准 器 实 验 室 。负 责制定 和管理 本军 种计量 保 障计划 及执行 程
序; 提供 本军 种最 精 确 的物理 、 械 、 机 电子 和 电磁 测 量设 备 及标 准器 ; 本 军种 更 低 级 别 校准 实 验 室 的 对 校 准标 准器 提供 专业 校 准 和 技 术 支持 ; 为本 军 种 计 量 人员 提供技 术支 持 和培训 。 第二层次 是基 地级 计量 机构 。各 军种 都在 大 型 基地 内设 置 了基地 级计 量机 构 。陆军 较大 型 的基 地 内设有测试 、 测量 和诊 断设 备保 障 中心 , 业务 上 由 在
报告丨美国国防部(DoD)发布网络安全参考架构丨附下载
![报告丨美国国防部(DoD)发布网络安全参考架构丨附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f59320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c.png)
报告丨美国国防部(DoD)发布网络安全参考架构丨附下载网络安全参考架构(CSRA)是一个参考框架,旨在由国防部用来指导网络安全的现代化,这是 E0.14028号文件第3节,改善国家网络安全以及关于改善国家安全国防部和情报界系统的网络安全的国家安全备忘录的要求。
CSRA将推动国防商业系统、国防部国家安全系统(NSS)和国防部关键基础设施/关键资源(CIKR)——包括国防部信息技术(IT)和国防部操作技术(OT)——通过演变来整合ZT原则。
这种演变对于通过采用ZTA实现网络安全的现代化是必要的。
CSRA是通过整合情报产品和基干威胁的网络安全评估(例如,国防部网络安全分析宙查DODCAR)的威胁信息产品。
CSRA的目的是以原则、基本组件、能力和设计模式的形式建立网络安全架构的特征,以应对存在于传统网络边界内外的威胁。
CSRA与其他RA和解决方案架构的协调必须包括现有的指挥和控制(C2)命令和指令。
C2和CSRA的调整将提高网络空间的生存能力,增强行动和作战人员支持的弹性,以实现综合威慑。
1 摘要国防部首席信息官负责指导国防部雇用的NSS和CIKR的网络安全的现代化。
根据国家安全指令42的规定,国家安全局局长被指定为NSS的国家管理者。
国防部首首席信息官办公室和国家安全局之间的伙伴关系使国防部为支持作战人员而实现网络安全现代化的方法得到发展。
网络安全参考架构(CSRA)在历史上为与JIE企业架构相一致的架构系列提供网络安全指导。
它最初是为了传达企业级的技术指导,以满足JIE和国防部信息企业网络安全的目标·CSRA现在是按照E.O.14028和NSM-8第3条对联邦政府的指示,为国防部实理现网络安全的现代化。
1.1 宗旨CSRA的目的是以原则、基本组件、能力和设计模式的形式建立网络安全架构的特征,以应对存在于传统网络边界内外的威胁。
CSRA通过整合ZT原则指导网络安全实施的现代化,以支持威胁情报驱动的缓解和采购规划的调整。
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d8bbe5ecc7931b764ce1544.png)
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姓名:赵新班级:机械5-1班学号: 10号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概述测试是测量与试验的简称。
测量内涵:对被检测对象的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参量做数值测定工作。
试验内涵:是指在真实情况下或模拟情况下对被研究对象的特性、参数、功能、可靠性、维修性、适应性、保障性、反应能力等进行测量和度量的研究过程。
试验与测量技术是紧密相连,试验离不开测量。
在各类试验中,通过测量取得定性定量数值,以确定试验结果。
而测量是随着产品试验的阶段而划分的,不同阶段的试验内容或需求则有相对应的测量设备和系统,用以完成试验数值、状态、特性的获取、传输、分析、处理、显示、报警等功能。
产品测试是通过试验和测量过程,对被检测对象的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参量、特性等做数值测定工作,是取得对试验对象的定性或定量信息的一种基本方法和途径。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信息。
因此,测试技术是信息科学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是客观事物的时间、空间特性,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存的。
但是人们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总是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把需要的部分取得来,以达到观测事物某一本值问题的目的。
所需了解的那部分信息以各种技术手段表达出来,提供人们观测和分析,这种对信息的表达形式称之为“信号”,所以信号是某一特定信息的载体。
信息、信号、测试与测试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获取信息是测试的目的,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测试是通过测试系统、设备得到被测参数信息的技术手段。
同时,在军事装备及产品全寿命周期内要进行试验测试性设计与评价,并通过研制相应的试验检测设备、试验测试系统(含软、硬件)确保军事装备和产品达到规定动作的要求,以提高军事装备和产品的完好性、任务成功性,减少对维修人力和其它资源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并为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全寿命过程又称为全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论证开始到淘汰退役为止的全过程。
产品全寿命过程的划分,各国有不同的划分。
国外航空电子ATS体系结构研究
![国外航空电子ATS体系结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40a6f4f705cc1755270999.png)
( 瑞赛科技有限 北京 公司. 北京 m o2 刘金甫 ,王 红 o2)
摘要: 以美 国军 用 A s系统 的 发展 为 例 , 国外 航 空 T 对 电子 A S 系统 的发展 过程 、 系结构 特 点及 一 些相 关 T 体
的关键技 术 、 准进 行 了综述 。 标
口接 插 件 和 测 试 接 口适 配 器 的 标 准 , 试 程 序 集 测
维普资讯
国 外 航 空 电子 A9 2 o ) l一 0 5— 4 10 8 2 ( o2 o 00 0
国外航空 电子 A S 系结构研究 T体
St d n Ar ht c u e o ere s Avo is A u y o c i t r fOv s a inc TS e
t so r h t cu e a d s me r lt e k y tc n q e n i fa c i t r . n o eai e e h i u sa d c e v sa d r so v re s a in c T r u tn a d fo e s a vo is A S a e s mma i d re . z
大 约经历 了三个发 展 阶段 。
第一阶段为 2 世纪 7 年代 , O O 这是武器 系统测试 自动化发展 的初 始 阶段 , 时 的 自动测 试设 备 是 以某 此 种武器为测试对象的专用设备 。 第二 阶 段 为模 块 化 设 计 阶段 , 以 美 国空 军 的 它 MA E计 划为 代表 。美 国空 军 为减 少 A E 的品种 , T T 缩 减 采 购费用 , 2 于 O世 纪 7 O年代 末 提 出 了模 块 化 自动 测试 装 备计 划 , 简称 M T A E计 划 MA E定 义 了 一 组 T 标准和指南 , 包括对 IE 76A L S的修订 , 制接 E E 1 T A 控 口中 问语 言 ( I ) CI 的定 义 和 实施 , 测 单 元 ( U 接 L 被 U T)
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DoDAF)
![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DoDAF)](https://img.taocdn.com/s3/m/a2e1c25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4a.png)
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DoDAF)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DoDAF )使用的 IBM Rational方法构建复杂系统要求具有了解并管理复杂关系的特别能力。
彻底地了解企业架构2对有效的设计、实现、部署和演进系统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完整的与该架构相符的模型是对该理解的关键——并且对于减少风险及管理系统的复杂性是必要的。
DoDAF 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在增量地定义系统时所利用的体系结构的“ 窗口” 。
已生成的符合DoDAF 的报告支持对主要的面向任务的系统的赞助及筹款的搜索。
然而,通过在系统生命周期的早期描述系统架构,系统工程团队可以从该投资中了解到更加多的价值。
例如,您越早识别出集成挑战和运作依赖,您就会更有效地达成关键的决策。
IBM Rational 用集成产品的方式全面支持 DoDAF ,这些产品是证实了的系统工程过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for Systems Engineering ,或称RUP-SE ),和设计用来简化发现、描述、实现,和演进多种与 DoD 运作任务相关的复杂企业架构的功能。
IBM Rational 工具明显地符合DoDAF 的规范,建立在IBM Rational 的基于Eclipse 的建模解决方案上,包括IBM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 、IBM Rat ional Software Modeler® ,和IBM Rational Systems Developer™ 。
整个系统开发团队能够使用用于需求管理的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 、用于配置管理的 IBM Rational ClearCase® 、用于变更管理的IBM Rational ClearQuest® ,及其他IBM Rational 产品。
Ready for Rational Partners 所提供的扩展功能和插件进一步增强了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 (SysML) 建模和基于状态机的可执行模型的能力。
ATE
![ATE](https://img.taocdn.com/s3/m/2d316fdb8bd63186bdebbc17.png)
ATE的技术演进规律及多点测试的成本分析摘要:经由专用发展而成通用的ATE的新趋势之一是并行测试。
并行系统的设计原理揭示自阿姆达尔定律。
依据ITRS-2009对比2005年的ATE基础数据,计算分析了多点ATE测试的成本优势。
关键词:ATE;演进规律;阿姆达尔定律;并行测试;成本分析1引言测试技术的历史一直是一种有趣的对话,其发生在可能的测试技术与系统复杂性不断增长的指标需求之间,旨在达到较高水准的测试指标――比较每成本。
测试技术启用新方法(例如,并行测试)必将带来新挑战,新方法不仅决定于电子学的趋势,更依赖于我们每天都在与其握手的微电子学革命。
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ATE)系统之于半导体制造业的作用,恰似神奇的自动“示波器”。
复杂的ATE系统的设计领域,包括了机械、电源、冷却、工业安全、模拟和数字电子学以及软件。
半导体自动测试机(ATE)的工作,主要使用两套测试系统:一是针对电流和电压等参数,二是针对逻辑功能。
当被测芯片内的门数量大于500 K,时钟频率大于200 MHz,ATE的测试成本已经等于硅工艺成本(Stephen Sunter,1998年)。
因此,测试经济学(economics of test)将继续成为新的测试方法学和测试师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本文首先概论ATE技术的演进规律,兼及ATE发展的并行测试新趋势,指出并行计算的理论――阿姆达尔定律的意义所在。
根据实用模型,例析ATE多点并行测试的成本优势,最后,总结全篇。
2ATE技术的演进规律ATE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进行器件、电路板和子系统等测试的设备。
通过计算机编程取代人工劳动,自动化地完成测试序列。
以下分论ATE的结构及其演进规律。
2.1 ATE的结构图1是典型的ATE结构组成:主机、测试台和工作站[[1, 2]。
主机内置了测试图形发生器、数据格式化与定时发生器、管脚参数测量单元(PMU)、中心PWU,以及器件电压源。
基于虚拟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集成方法
![基于虚拟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集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a53e166bd97f192279e9bf.png)
体 系架构 的基 础 上 , 提 出 了一 种基 于虚 拟 技 术 的 自动 测 试 系统 集成 方 法 ; 并从 抽 象技 术 、 软 件 体 系结 构技 术 、 与 网 络 创 新 生 活
基 于虚 拟技 术 的 自动测 试 系统 集成 方 法
肖 磊 李 璞
( 1中 国电子科 技 集 团公 司第五十 四研 究所 河 北 石 家庄 0 5 0 0 8 1 ) ( 2武 警石 家庄 士 官学校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6 1 )
( A T S ) a n d he t p r o b l e ms i n t r a d i i t o n a l
g e ne r a l —p ur po s e a u t o ma t e d t e s t s ys t e m. Ba s e d O D he t s t ud y o f ma i n A TS a r c hi t e c t u r e s , a f l e w i nt e g r a t i on me t ho d of ATS b a s e d on v i r t ua l t e c hn ol o gy i s pr o po s e d.Th e i mpl e me n t a io t n a n d k e y t e c hn ol og i e s o f hi t s me t ho d a r e de s c ib r e d f r o m s e v e r a l a s p e c t s s u c h a s a b s t r a c i t on t e c n o h l o y ,s g o f t wa r e a r c hi t e c t ur e t e c hn ol og y ,r e c o n ig f ur a bl e t e c h nol o y g a nd i n t e r f a c e t e c n ol h o gy Th is me ho t d h a s h i g h le f xi b i l i t y a nd
外军军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框架技术概述
![外军军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框架技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94e4bdc360cba1aa811da4c.png)
亮 高
飞 肖
北京
希。
绵阳 610) 2 0 0
1 0 8 ) 2 海 司信 息 化 部 0 0 1 (.
1 0 8 ) 3海 装 重 庆 局 001(.
体 系结 构 框 架 是 一 种用 于指 导 信 息 系 统 体 系结 构 开 发 、 述 、 成 的 统 一规 则 和指 南 , 提 高 军 事 信 息 系统 之 间互 联 、 通 、 描 集 是 互 互
( . o qngM ii r p e e t t eBu e u o v up e tDe a t n ,M in a g 6 1 0) 3 Ch ng i lt y Re rs n ai r a fNa yEq im n p rme t a v a y n 2 00
总第 2 3 7 期 21 年第 7 02 期
计算 机与数字工程
C mp tr& Dii lEn ie r g o ue gt gn ei a n
Vo . 0 No 7 14 .
8O
外 军 军 事信 息 系统 体 系结构 框 架 技 术 上 , 我 军 自身 的 军 事 特 点 , 出 了对 我 军 体 系 结 构建 设 的启 示 。 针对 提
关键 词 体系结构 ; 体系结构框架 ; D F; Do A 视角
中图分类号 TN9 5 0 1.2
Ar hie t e Fr m e r c no o y Su v y o r i n c t c ur a wo k Te h l g r e fFo eg
美军 IR体系结构框架的成熟 。20 S 0 9年 5月 , 美军 又起
草完成 了 D DA 2 0版 , o F. 逐步实 现真正 支持 网络化作 战能 力开 发 的 规 范 , 表 了 体 系 结 构 研 究 的 最 新 成 果 。 代 D D F. o A 2 0版也分 为 3卷 , 包括 : 理人 员指南 , 计 师指 管 设 南, 开发者指南 , 强调一个规范 的过程 , 即预先对用途 、 围 范 与信息需求进行定 义 , 然后再 根据标 准词 表收集 数据 。通
支持自动测试系统并行测试的软件设计
![支持自动测试系统并行测试的软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9f7dd37f1922791688e88b.png)
② 由于测试资源数量有 限 , 多个 测试 任务 同时执行 必然会
导致资源竞争 , 如何 实现测试 资源和测试任务 的协调和管理。
并行测试是美 国国防部 确定的下一代 自动测试系统 中的关 键技术之一 , 在并行测试 中, 测试 系统能够根据测试资源模型 和 测试任务集模 型,动 态地 管理 、 规划 、 度测 试 任务 和测试 资 调 源, 在被测参数正确测试 的前提下 , 同时完成多个测试任务或者 任务组合 的测试 , 充分发挥系统的测试能力 , 提高测试吞 吐量 和
摘要 : 并行测试能够显著提 高 自动测试 系统的测试吞 吐量和测试效率。采 用基 于 A B T分层 的软 件标 准和双引擎机 制组 BE 建 支持 并行测 试的 自动测试 系统软件 架构 , 围绕软件架构的层次化 和模 块化设 计、 引擎机制的 实现等 问题进行论 述。 关键词 : 自动测试 系统 ; 并行测试 ; 测试引擎
测试效率 。
2 并 行 测 试 软 件 设 计 需 求
在并行软件开发 中,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其通用性 、 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 以及 提高仪器 的互换性 , 减少开发工作 的 复杂程度 、 重复 工作等 , 这些问题 已成为并行 测试 系统 能否正常
运 行 的关 键 因素 。并 行 测 试 软 件 需 具 有 如 下 特 性 。
极大浪费 。
并无本质 区别 , 目前投 入使用 的 自动测试 系统 ( 硬件 资源 的 从 角度 ) 都能 支持 一 定程 度 的并 行 测 试 , 缺乏 软 件上 的支 持 。 但 由于并行测试需要同时执行 多个测试 任务 , 需要解 决两个关键
问题 :
①如何 自动生成全局最优 的并行 测试方案 , 自动实现整 并 个测试过程 的控制 ;
DARPA50年发展历程回顾
![DARPA50年发展历程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1a82980beff9aef8941e06c7.png)
DARPA 50年发展历程回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于文震摘要:文章回顾了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成立50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列举了DARPA 2009年战略计划的重点方向和核心技术,引起我们对先进技术研发的关注,思考未来测试技术可能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DARPA、测试、无人机、预先研究1、DARPA的由来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成立于1958年2月,从第一个互联的网络到步行机器人,该机构领导完成了许多最具创新性的技术突破。
DARPA组织模式和运行方式的发展历程表明,取得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允许失败——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竭力追求最超前的概念,并给予灵活且充足的投资。
DARPA这个世界上最不寻常的政府机构诞生于1958年2月7日,是美国针对苏联的核试验和人造卫星两项重大技术突袭所做出的直接回应。
根据美国国防部5105.15号指令创建的先进研究计划局(ARPA),其职责是负责“美国国防部长按单个项目或项目类别制定研发领域内各个先进项目的方向或性能”。
此后多年,根据美国总体或国会关注焦点的变化,该机构的名称也不断改变,1972年3月23日,美国国防部下达了第二个指令,在机构中增加“国防”一词,并将其作为国防部长办公厅下属的一个独立机构。
20年后,1993年,作为推动“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战略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又去掉了“国防”两字,不过3年后美国国会又将“国防”两字放回该机构中,这就是DARPA的由来。
2、DARPA的作用DARPA在很多学科领域都处于技术最前沿,其范围从创建ARPA网(后来的Internet)到研发步行机器人。
除此之外,该机构最为人所知的贡献是航空航天方面的项目。
很多情况下,DARPA的研究比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要超前数十年,还有一些在当时被认为失败的项目也为10年、20年甚至30年后该领域的重大进展奠定了基础。
在起初,该机构被要求致力于“远期”、“新思想”的技术,并且被作为未来武器装备的核心来源,该机构的构想是超越当前或近期的需求,获取与当时美国陆军、海军、空军或海军陆战队通常没有明显联系的新思想,并确定这些思想对于未来战场的可行性和潜在应用价值。
美国国防部信息体系架构DIEA研究
![美国国防部信息体系架构DIEA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6ee8b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6.png)
第36卷第3期国防科技V01.36.No.3 2015年6月NATlONAL DEFENSE SCIENCE&TECHNOLOGY Jun.2015美国国防部信息体系架构DIEA研究段荣婷,李真(南京政治学院军事信息管理系,上海200433)【摘要】最新的美国国防部信息体系架构(D IEA)2.0版是实现美国国防部信息体系顶层设计构想的基础,成为美军实现联合信息环境的关键。
对DIEA2.0版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描述了其结构与内容,重点分析了DIEA2.0版的新特征。
【关键词】信息体系;架构;国防部;美国【中图分类号]E11-39【文献标i Rm]A【文章编号】1671-4547(2015)03—0027—08D01:10.13943/j.issnl671—4547.2015.03.07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21世纪初,美军确立了网络中心数据战略。
2010年,在此基础上又发一、DIEA2.0版概述布了《国防部信息体系战略2010—2012))。
其中的国防部“信息体系”(Information Enterprise,IE)是DIEA2.0版包括基本概念、目的、目标及范围指:为实现信息优势和在全美军中及与具有共同等。
使命的盟军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所要求的所有的信(一)DIEA的基本概念息资源、资产和过程。
信息体系必须实现四个关键DIEA2.0版是通过描述国防部信息体系的优目标.旨在为战区指挥官(Theater Commanders) 先域、原则与规则及活动,从而指导其权威顶层架及其支持功能提供解决快速进化的操作环境的能构演进,以实现联合信息环境(Join t Infor mati on 力,具体包括:①通过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体系,Environment,JIE)计划。
可以说,DIEA是美军实现优化联合作战人员与支持业务及国防情报要素,联合信息环境的关键。
以促进力量集成;②提供必要的信息优势来促进(二)DIEA的目的行动的自由;③使能够随时随地安全利用所需信DIEA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信息体系目标,息,从而加速决策循环;④确保信息体系的敏捷性即:与多功能性。
基于NxTest的军用自动测试系统研究
![基于NxTest的军用自动测试系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6662cf2cc58bd63186bd1c.png)
数据传输速率 高、 数据 吞吐量大 、 体积小 系统组 建灵 活、 扩展容易、 资源复用性好、 标准化程度高等众多优 点 , 军用 A S的 主流组 建方 案 。 是 T
超过 5 0亿美 元 , 步 形 成 了 以军 种 为 单 位 的 四大 标 0 逐
准测试 系统 系列 。欧 洲 国家 和以色 列也 成功 开 发 出一 些 A S 用于第 三代 飞机 的研 制生 产 J T, 。近 年来 , 国 美 等军事 强 国投入 大量 人力 物力进 行 下一 代 自动 测试 系
发环境 为标 志 , 主要 由模 块化 的仪 器/ 备组 成 。具 有 设
系统设 计、 开发与维护的难度大, 费用高昂。以美国为 代表 的西 方 主要 发 达 国 家 十分 重 视 A S的 研 发 和 配 T
备 , 国仅 在 2 美 0世纪 8 0年 代 用 于军 用 A S的投 资就 T
AS T 为专用系统 , 针对具体测试任务 , 用专用设备或特
种设 备 搭 建 而 成 。第 一 代 A S在 测试 功 能 、 能 , T 性 测 试 速度 和效 率 以及 使 用 方 便 等方 面 明 显 优 于人 工 测
需 要 A S来 支 持 设 计 验 证 ; 产/ 配 阶 段 需 要 A S T 生 装 T
进 行全 面监视 和测 量 ; 验 和验 收 阶段 需要 A S进 行 试 T
高效率 的 功 能 、 能 ’ 试 ; 机 在 每次 飞 行 前后 , 弹 性 狈 0 飞 导 等武器 在发 射 前 , 需 要 A S快 速 检 测 与 诊 断 , 到 都 T 遇
故 障则需 要迅 速定 位和排 除 。A S已经 逐步 成 为 复杂 T
国外军民融合计量产业发展趋势及应用探讨
![国外军民融合计量产业发展趋势及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518c8602768e9950e73854.png)
国外军民融合计量产业发展趋势及应用探讨作者:王继迎李勇高坡赵培于洋来源:《中国市场·营销研究方向》 2018年第8期摘要:综合分析国外军民融合计量建设情况,从体系、技术发展、法规配套等方面深入探讨国外军民融合在计量领域发展的特点和做法,为我军军民融合计量领域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装备保障、装备管理、计量、军民融合、网络化计量技术计量作为装备保障和生产生活保障的必须要素,历来为各国军队和政府所重视,装备越先进、工业生产系统集成度越高,对计量技术的依赖程度就越高。
综合分析国外军民融合计量建设情况,其共同的特点是以军方为主导,依托装备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计量体系,统筹武器装备计量技术发展;在装备采购时,同步完成计量装备、技术或服务的采购,实现计量保障能力与战斗力同步生成。
国外在武器装备计量技术发展上,呈现出七大趋势:1注重完善计量保障体系外军普遍根据各自的编制、体制,建立了分级管理和组织实施的计量保障体系。
美军建立了国防部与各军种相结合的计量保障体系,由负责采办、技术与后勤的国防部副部长分管计量技术体系建设,形成了各军种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衔接的三级计量技术实施体制,顶层计量技术机构是各军种主标准器实验室,主要负责制定本军种计量保障计划,保持本军种最精确的计量技术能力;第二层次是基地级计量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建立和保持通用计量标准和专用计量设备;第三层次是各中小型场站的内部计量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建立和保持计量工作器具。
俄陆军以国家计量体系为支撑,建立了军区、军、师(旅)相对集中的计量保障体系,完成各自建制装备的计量保障。
完善的计量体系,有效地满足了武器装备研制、采购和使用各环节的计量保障需求。
2注重计量技术与装备同步发展外军军民融合坚持计量建设与装备同步发展,力求做到在全系统全寿命管理过程中,统一计量单位,完善计量标准,保持测量溯源性。
外军军民融合时加大了计量投入力度,建立信息化计量机制,重点建设和发展先进的计量测试技术,研制动态性能更好的传感器,并着重发展技术含量高、综合性好、机动能力强、小型化、智能化、适应野战需要的计量设备,实现融测试、控制、处理和通信于一体的信息化计量,确保武器装备性能参数的量值准确,满足全方位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国防部自动测试系统体系架构研究
作者:张宝珍
作者单位:航空发展研究中心
1.万锴.李长有.马齐爽ATS硬件设计综述[会议论文]-2006
2.王厚铿.王俊刚.孙勇军用自动测试系统(ATS)技术综述[期刊论文]-航空科学技术2006(5)
3.方葛丰.宋斌.Fang Gefeng.Song Bin美国军用ATS技术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4,18(z1)
4.张宝珍基于信息的综合诊断体系结构及其在F-35联合攻击机研制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004
5.蔡小斌.王红.王宏伟法国通用自动测试平台ATE发展综述[会议论文]-2001
6.张宝珍.曾天翔.Zhang Baozhen.Zeng Tianxiang改善电子系统故障诊断能力的神经网络虚警过滤器技术[期刊论文]-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1(3)
7.李广峰.张伏龙.郭迎春虚拟仪器在装甲车辆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009
8.约翰·克罗夫特.张宝珍由F-35全球持续保障引发的问题[期刊论文]-航空维修与工程2006(5)
9.周宁.崔荣美美国军用自动测试系统开发管理、术语及产品内容简介[会议论文]-1999
引用本文格式:张宝珍美国国防部自动测试系统体系架构研究[会议论文]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