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1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一、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种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外来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免疫系统通常分为先天免疫系统和后天免疫系统,前者是先天拥有的免疫能力,后者则是在特定病原体入侵体内后,通过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来抵御病原体。

二、免疫调节的概念免疫调节是指机体对抗感染和外源性物质,同时又能够自动识别和清除自身异常细胞的过程。

免疫调节的核心在于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确保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运作。

免疫调节包括免疫耐受和免疫激活两个方面,其中免疫耐受指的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认同性,而免疫激活则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病原体的应激反应。

三、免疫调节的机制1. T细胞调节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分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两种。

Th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而Tc细胞则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细胞。

通过T细胞的调节作用,免疫系统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外来病原体。

2. B细胞调节B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另一类重要细胞,主要负责产生抗体来清除外来病原体。

在免疫调节过程中,B细胞可以通过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和抗体产生等方式来参与免疫应答,帮助机体抵御感染。

3. 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的信号分子,可以调节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可以传递信息、调节活性,并最终完成免疫调节的过程。

四、免疫调节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1.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健康组织和细胞,导致疾病的发生。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疾病的进展。

2. 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不足,容易受到各类感染的侵害。

通过免疫调节的手段,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增强机体自身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免疫调节导学案绝对完整版

免疫调节导学案绝对完整版

免疫调节导学案绝对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第一课时)单县一中李香文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重难点)。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包括、等,淋巴细胞包括细胞(迁移到中成熟)和细胞(在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淋巴因子、等。

【自主学习二】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一道防线:和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非特异性免疫防线;第二道防线:和是保卫人体1、免疫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由和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第三道防线在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用方式为免疫和免疫。

3、(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2)抗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3)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体液免疫主要靠细胞“作战”,细胞免疫主要靠细胞“作战”。

【即学即练】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扁桃体B.脾C.肾脏D.胸腺2、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合作交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指导要求: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这些细胞分别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怎样相互配合2、如果你作为其中的一个细胞会起什么作用如何演示?3、如果你们小组合作演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你们之间应该怎样配合?4、表演时不同的角色要按顺序出场,出场时报出自己角色的作用。

高中生物 第二章《免疫调节》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二章《免疫调节》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免疫调节》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免疫调节》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依靠相互间的信赖和帮助,能够完成伟大的事业,并能有伟大的发现。

荷马课题:2、4(第1课时)第周第课时授课人:审批人: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1、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习难点1、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自主研讨目标与导入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排除,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可分为和。

自学与诊断2、(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免疫(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系统(位于:)()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的组成:合作互动互动与展示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构成3、 _________免疫第二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构成。

免疫______免疫 ______免疫(第三道防线)______免疫免疫系统的组成:4、⑴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具有______、异物性、大分子性等特点。

⑵抗体:机体受到________刺激后,并能与其发生___________结合的_____________。

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主要分布于_________,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精讲与点拨⑶体液免疫的概念,细胞免疫的概念5、免疫失调(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________当作__________进行攻击。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2)过敏反应:已产生________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免疫调节》导学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免疫调节》导学案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 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4、(2014大纲卷)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
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 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第二页,共41页。
3.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
免 非特异பைடு நூலகம்
疫 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的



特异性
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组成,包括: 体液免疫、
细胞 免疫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8、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的机制是( )
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第二十七页,共41页。
A.效应B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
第三十一页,共41页。
13、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几乎 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 C.HIV主要由DNA、RNA 和蛋白质构成,但

必修3免疫调节(一)导学案

必修3免疫调节(一)导学案

第二章 第1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免疫调节班级: _________学习小组: 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 评价: __________学习目标:1. 了解免疫的概念与类型(A 级)2. 了解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 (A 级)3. 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B 级)4. 了解免疫失调的类型,如艾滋病,超敏反应(A 级)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找出要点,注意勾画和记忆,再完成预习案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最后研读教材或查资料,解决问题。

2.本节聚焦:免疫系统 免疫失调预习案★(阅读课本P19-24,勾画课本并完成下列填空。

)一、 免疫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 等2. 免疫系统组成: 等:3.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等。

第二道防线: 等。

第三道防线: —( )免疫4.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对 的防御作用,即对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先天..性的..) 特异性免疫:指人体针对 由特异性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参与的防御作用。

(后天性的....)二、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1. 淋巴细胞的起源:2.淋巴细胞的分化( )免疫1.体液免疫(1)概念:(2)过程:【特别提示】①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细菌、病毒、花粉等异物以及自身衰老的细胞等。

②抗体是指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特异性蛋白质。

③二次免疫: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由记忆细胞迅速分化为相应效应细胞的免疫过程。

2.细胞免疫(1)概念:(2)过程: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功能不足免疫失调免疫功能过强病1.免疫缺陷病:①原因: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

②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病。

如:先天性缺乏B细胞或T细胞。

后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如:艾滋病。

③举例:艾滋病:艾滋病:全称 (简称 )艾滋病毒:全称 (简称 )。

遗传物质:攻击对象: ,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2、描述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3、掌握特异性免疫的作用过程【学习过程】课前自学案1、病原体侵入人体,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_______2、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_______3、人体能靠激素直接杀死病原体吗?人体能靠反射对病原体做出反响吗?______4、以下图示表达了免疫系统的什么功能?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功能5、免疫系统的组成6、预习自测:判断正误a、免疫器官都可以生成免疫细胞〔〕b、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c、免疫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课中探究案【探究一】人体免疫的防线阅读教材P36,第2、3段,分析以下问题:1、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

2、第二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

这两条防线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道防线: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属于第几道防线?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过程细读教材P37及P38页,分析:1、抗原:化学本质______________;存在部位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体:化学本质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细胞合成并分泌;能与抗原________________。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

高一生物 SW-BX3-2-04《免疫调节》导学案编写人:吴露审定人:余新龙编写时间:2012-03-15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能说出人体保卫的三道防线;2.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会分析两者的机制、异同和相互关系;3.了解免疫系统过强或过弱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及免疫学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难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

【知识链接】1.T细胞的分类: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可分为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根据其免疫效应功能又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其中辅助性T细胞是能辅助T、B细胞产生免疫效应的类群,它们通过产生的淋巴因子起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是具有免疫杀伤效应即直接杀伤靶细胞的类群;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类群)。

2.细胞免疫的过程:起始阶段与体液免疫相似,抗原都先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然后传递给T 细胞。

【学法指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在明确抗原和抗体的概念的基础上,要深入理解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

抗原是一种物质,它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绝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抗体的作用才能最后被消灭。

可以利用图解法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行整理,利用对比法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破难点。

可结合感冒等常见病进行分析运用。

【学习过程】神经-体液调节调节身体遇到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然而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人体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则要依靠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完成的。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问题1:什么是免疫器官?它的种类有哪些?问题2:什么是免疫细胞?它的种类有哪些?问题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一)人体的三道防线问题1: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几道防线?那几道防线?问题2:第一、二道防线有什么共同特点?与之相比,第三道防线又有何特点?问题3: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哪些细胞?其“作战”方式有何区别?(二)体液免疫问题1:什么是抗原?抗原有哪些特点?问题2:什么是抗体?B细胞都能产生抗体吗?问题3:激活B细胞需要哪些条件?并请用图示之。

滕州五中必修三导学案8——免疫调节

滕州五中必修三导学案8——免疫调节

高一生物导学案8——————————免疫调节(一)班级: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2014-3-18【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

【课前提问】1、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______,途径主要有哪些?2、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_______,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什么?3、控制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是?【课堂教学】2、T 细胞和B 细胞均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 细胞直接在骨髓中成熟。

检测知识点二: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呼吸道黏膜分泌黏液粘附病原体C.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D.感冒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2、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 .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 .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自学知识点三:体液免疫(重点)1、抗原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的物质;抗体指专门抗击抗原的________。

2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B .抗体是由B 淋巴细胞分泌的C .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D .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细胞2、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B.抗体在某些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3、说出下图中①②④⑦细胞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课堂反馈】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A .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B . 胃粘膜起保护作用C .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D .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2、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免疫调节一导学案

免疫调节一导学案

免疫调节(Ⅰ)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1)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神经系统不能(能、不能)感到病原体的存在,激素不能(能、不能)直接杀灭病原体。

4.结合初中所学,回忆有关免疫的以下内容:(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这样的病原体称为抗原。

课堂导入细菌和病毒通过喷嚏传播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不能通过神经系统感知到?不能。

人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激素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没有。

要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呢?对于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免疫系统的反应都一样吗?探究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

请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小贴士(1)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最大)、淋巴结、扁桃体等。

(2)溶菌酶虽是免疫活性物质,但不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2.免疫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淋巴细胞,结合下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

由上图可以看出:B细胞和T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骨髓,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胸腺,淋巴细胞集中分布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归纳提炼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活学活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2)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3)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4)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5)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等()答案(1)×(2)√(3)×(4)×(5)×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等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导学案(1)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导学案(1)

高一生物2.4免疫学案1.概述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2.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1.举例说出人体防御外来病原体侵袭的防线;2.简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一、免疫的概念与种类1.概念: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消除入侵的病原体吗?对付病原体和衰老死亡破损的细胞要靠调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3.免疫系统是由,,组成的。

4、人体内的免疫器官有(见P36图2-14):5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第一二道属于免疫,特点是第三道属于免疫,特点是。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和借助和循环组成的。

6、资料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又叫,是由引起的。

直接死因往往是等疾病。

7、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识记)(1)什么叫抗原?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抗原?(2)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可以与相应抗原或者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其中B细胞主要靠作战,叫免疫。

T细胞主要靠作战,叫免疫。

二、体液免疫过程图:(4)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以及病毒等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抗体进入宿主细胞,所以要靠免疫消灭。

三、免疫失调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________当作__________2._________。

过敏原有:花粉、水果、海鲜、动物毛屑、青霉素等。

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_____,消退______;②一般_______破坏组织细胞;也_____引起组织损伤;③有明显的____ ____和______ ____。

3.免疫缺陷病:AIDS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HIV是指_______________,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

艾滋病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导学案
学习活动一:独立思考复习回顾
1、免疫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2、抗原抗体有何特点?二者之间的结合有哪些方式?
3、免疫系统有哪些功能?人体的防卫机制是如何体现的?
4、吞噬细胞在免疫中有哪些作用?如何理解特异性免疫中的识别作用?
学习活动二:合作交流分析比较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有何区别?如果流感来袭,人体
如何通过特异性免疫来应对的?












2、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如何体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3、二次免疫有何特点?它与过敏反应有何联系?
学习活动三:合作交流学以致用
1、免疫失调有哪些类型?
2、艾滋病毒致病的机理是什么?如何防范?
3、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是由什么引起的?器官移植面临哪些问题?
4、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如何进行?你了解“生物导弹”吗?它们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你了解“疫苗”吗?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有何区别?
学习活动四:检测反馈培养能力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d、e、f、g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B.细胞e和g受到抗原刺激以后会大量增殖
C.HIV攻击细胞b,不仅会使细胞免疫丧失,也会使体液免疫基本丧失
D.对于进入人体内的细菌外毒素,通过免疫④即可使其丧失毒性。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 第一课时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一、免疫器官:(1)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2)作用:免疫细胞________或集中分布的场所补充:胸腺通过分泌胸腺素促进T 细胞的分化、成熟,在免疫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胸腺大小会随年龄改变,青春期时达最大。

二、免疫细胞:(一)免疫细胞起源与分化示意图:(三)注意事项:1、起源:所有免疫细胞最终都起源于 。

2、识别能力:不能识别: 非特异性识别: 特异性识别:3、分裂增殖能力: 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4、B 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需具备以下两条件:① 。

② 。

(例1)关于T 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存在T细胞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例2)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

A.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B.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C.都能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三、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一)抗原和抗体:1、抗原:定义:能引起人体的物质,被称为抗原。

化学本质:蛋白质、糖蛋白或某些多糖大分子性特性:异物性特异性来源:大多是外来物质体内也是抗原分布:存在于细胞外的抗原引起。

存在于细胞内的抗原由清除。

2、抗体:来源: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产生。

也可以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化学本质:蛋白质(属分泌蛋白)思考:那么浆细胞结构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分泌液如乳汁中功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特点:具特异性去向:大部分由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图1图2(二)淋巴因子:来源:受抗原刺激后由合成分泌。

常见淋巴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功能:促进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促进。

(三)溶菌酶:来源:几乎所有细胞都能产生溶菌酶。

《免疫调节》 导学案

《免疫调节》 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4、了解免疫学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难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二者的关系。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发病机理。

三、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1)概念: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种类: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1)概念: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

(2)种类:包括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1)概念: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种类: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①概念: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②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①概念:出生后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②组成: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三)体液免疫1、概念:B 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过程(1)感应阶段: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 T 细胞,刺激 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少数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

(2)反应阶段: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3)效应阶段: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自学指导】:(学、思、做)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35页“免疫系统的组成”,思考完成下列问题: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防卫功能⑴第一道防线: 、 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⑵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 (如溶菌酶)和 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第一、二道防线属于 免疫,特点是⑶第三道防线:由 和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属于 免疫,包括 免疫和 免疫,特点是 。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 细胞或 及 细胞。

知识点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做 ,简称为 ,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引起的,它能够攻击人的 细胞,患者最终会丧失一切免疫能力,死于病原体的感染或者肿瘤等疾病。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知识点四、免疫学的应用:①、免疫预防—疫苗 ②、抗原检测 ③、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合作探究】 :(议、展、疑)探究一:1、甲同学得了流感,请用流程图的形式写出他体内特异性免疫调节过程,并用语言表达。

探究二:用大剂量的X 射线去照射去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免疫功能。

此时如果输给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将得到部分恢复,但与正常小鼠不同,不能产生游离抗体。

如果用X 射线照射后,只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的小鼠产生抗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

分析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思考: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小结留白】:(听、思、记)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弱(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 特点:概念:免疫功能失调【目标检测】:(做、纠、结)1、右图是二次免疫反应时抗体的浓度及患病程度变化 曲线,据右图可以得出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是2、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细胞a 是 细胞,细胞b 是 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免疫调节
第1节免疫调节的基础
编写人:审核人:2018级生物组时间:201909
【学习目标】
1. 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通过学习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科学思维)
2. 通过免疫系统在人体免疫调节中的重要作用,理解稳态与平衡观(生命观念)
【课堂探究】
探究一、免疫器官及功能
阅读教材P64,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以及产生的场所;
常见的免疫器官有:、、、、
2.功能:胸腺: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成熟的场所。

思考1:由免疫器官即可构成免疫系统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探究二、免疫细胞的种类
阅读教材P65,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和,它们都属于细胞。

2.淋巴细胞在淋巴器官产生,分布于、、中。

淋巴细胞主要由细胞和细胞两种,它们都来自的增殖和分化。

思考2:两种淋巴细胞产生和成熟的器官分别是什么?
3.吞噬细胞能够吞噬、消化侵入人体的及人体产生的等思考3: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或物质过程中,物质运输方式是什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思考4:吞噬细胞含有较多与胞内消化功能相关的细胞器是?
探究三、免疫活性物质及功能
阅读教材P65,P66,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活性物质:由或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如:、、等
2.抗体又称为,是一种由合成分泌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
中,能与特异性结合使其失活。

3.淋巴因子是由活化的细胞产生,刺激相应淋巴细胞,作用是。

常见的淋巴因子有、。

4.溶菌酶广泛存在于人的尿液、乳汁等物质中,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的
使细胞溶解。

思考5:抗体还可以分布在哪些位置?抗体可以在细胞内起到免疫作用吗?
思考6: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
思考7:免疫活性物质都存在于内环境中吗?
思考8:与抗体的合成,运输及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随堂练习】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人体内免疫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两种,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作用的物质
2.如图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吞噬细菌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B.该细胞内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
C.溶酶体与吞噬泡的融合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吞噬细胞只能清除病原体,对自身结构不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