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朴园典型形象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周朴园的典型形象

话剧《雷雨》的作者是曹禺,他以一九二三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着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家庭生活的悲剧。作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等等的描写,表现出了种种矛盾冲突,勾勒出现实的社会阶级关系,以及人们隐藏在内心的爱恨情仇。曹禺描述了周朴园这个典型的形象,他出生于封建家庭又去德国留过学,是所谓的“有教养”人,但是也干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为了“门当户对”的家族婚姻,逼着怀有自己孩子的女人去跳河;为了“腰缠万贯”,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成千的工人;为了“抵制反抗”,让警察开枪打死了几十名工人……。他是一家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受人尊敬,是一个“体面”的人物。作者在话剧中对周朴园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形成了他的典型形象。

一、周朴园是一个威严、专横的人,是家庭秩序的维护者。

周朴园是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在家庭中也有着一家之主的威严,但在这威严中又充满着专横与暴戾。作者在第一幕就对周朴园所做描绘,鲜明地勾勒出他的形象,如“象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前格外显得峻厉。”“他的脸带着多年的世故与劳碌,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上必出冷笑,看出他平日的专横、自是和倔强。”周朴园第一次出场,与蘩漪、周冲、周萍三人一起,他的典型形象便很快进入了观众的视野,观众也很容易发现周朴园的性格,例

如,书房门打开周朴园出现在门口,客厅里吵闹的三个人立刻变得肃静起来,两个儿子对父亲也是十分尊敬。在对蘩漪的态度上更能看出他的专横、冷酷,如他对蘩漪说:“你应当再到楼上去休息。”其实他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怕她累了,而是他认为她本就不该呆在楼下。开场的种种便将周朴园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他用这种冷酷、专横,维持着他的尊严,建立起他引以自豪的家庭的“平静”而“圆满”的秩序。

二、周朴园是一个伪善的人,是感情生活的失败者。

他对侍萍的态度,最深刻地揭露了他伪善的一面。他一直将侍萍称作是小姐,他三十年来也并未忘记过这个女人,并且一直把她当做是这家的人来看待。屋子里的旧物也都是以前侍萍所喜欢的旧物,陈设也和三十年前侍萍动用时的样子一样,甚至,他一听到侍萍的无锡口音,便很有深情地打听所谓的“梅小姐”的事来,并说想到她的坟墓上看一看,修一修,还有许多细节描写都不难看出侍萍在周朴园心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充满的爱意且难以忘怀的。但是,当他得知这个女人没有死,就是他面前的这个人时,他的态度便立马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呵斥着侍萍,并责问她“你来干什么?”从他前后一贯的为人处世的态度里,以及从他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里,都可以看出他那种伪善的本质。

周朴园的伪善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另外一处,就是当周萍、四凤都得知自己的身世时,周朴园说了这样一段话:“(沉重地)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找

到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侍萍叹了口气)我老了,刚才我叫你走,我很后悔,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你既然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不上的。”这一段话在我看了并不是一个自私、暴戾的周朴园会说出的话,这段话迷惑了侍萍以及在坐的所有人。其实不然,伪善的周朴园完全会说出这样的,他眼看真相已难以掩盖是,为了维持他的伪善面貌,维持他一向极力装扮的假道德,为了给他的儿子一个“良好”的榜样,为了维护他的家庭的“平静”而“圆满”的秩序,完全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三、周朴园是一个贪婪、唯利是图的资本家。

周朴园是一家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受人尊敬,一个不折不扣的资本家,他爱财如命,为了钱与自身的利益,干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他的发家史带有野蛮的封建盘剥的血腥味,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一次就淹死了2200个工,他为了每个小工的性命中捞到300块钱而草菅人命。正如鲁大海所说的,周朴园“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他对付矿上的罢工工人,也采取野蛮的手段,勾结军警开枪镇压,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毫无任何“文明”可言,他利用金钱离间工人代表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他的贪婪不仅仅表现在工作中,在周朴园认出侍萍后,那句“你来干什么?”中也囊括了许多潜台词。他内心也许在说着,他一定是来敲诈我的,不是你自己要来敲诈我的,那一定准是有人指使你来敲诈我的了。他的心里一定寻思着这个要敲诈我的人一定是鲁

贵,鲁贵这个人狡猾有难对付,他把一切的情感都与利益加上了关系。而当他知道了他和鲁大海之间的血缘关系后,他对鲁大海却毫无父子之情,“虎毒不食子”在他身上也不适用,他对鲁大海有的只是阶级的仇恨,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怕自己的恶性败露,他毫不犹豫地把鲁大海给开除了。鲁大海作为一个工人阶级的领袖,是受压迫者,是作为周朴园所在阶级的对立面出现的。虽然剧中没有直接描写出周朴园的滔天罪行,但是通过鲁大海的控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周朴园有着当时资本家普遍都具有的一面:贪婪、狡诈、虚伪、唯利是图。他为了尽最大可能的积累财富,使出各种伎俩。让我们看见了血淋淋的手和黑洞洞的心,他的残酷,无情毕露无疑。

四、周朴园是封建社会中无奈、懦弱的受害者。

当然,我们绝不能幼稚的认为周朴园一定就是十恶不赦的人,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摆脱封建家庭对其思想的束缚,也是封建社会中无辜的受害者。从周朴园对侍萍之前的态度可以看去,他曾经是爱过侍萍的,之所以会发生态度上完全的转变,是应为周朴园爱的是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三十年前的鲁侍萍。他在封建社会制度的面前没有反抗,也无从反抗。只能接受门当户对的家庭婚姻,繁漪面对束缚采取的态度是顽强挣扎,而周朴园在面对现实的压力时是懦弱的。当时的门第观念,家庭的压力使他在现实与感情上面临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既不敢为了侍萍而放弃自己当初拥有的一切,与自己的家庭决裂,不敢用今后的人生为赌注抗争。于是他只能无奈的默许了家族对侍萍的压迫,在他的家人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将刚刚生完

孩子三天的侍萍赶出家门时,将她逼的走投无路时,作为丈夫的他没有站出来阻止,而是选择了默许,选择了他放弃与侍萍之间的幸福,选择了背叛自己的理想与感情,这体现了他懦弱的一面。

周朴园不仅是个悲剧的制造者,他也是受害者,一个主动的,积极的,封建文化的受害者。他亲手扼杀了自己与侍萍之间的爱情,葬送了侍萍的一生,他追求圆满,渴望“最完美的家”,但却用了错误的手段“封建专制手段”来实现他所认为的“有秩序“而实际上是最无人性的统治。后来,家族败落,儿子死了,妻子疯了,剩下的唯一一个儿子也是与自己对立阶级的先进代表,和他在斗争着,他变的孤苦无依,没有了希冀,他成了一头被现实斗的鲜血淋漓的野兽;曾经他有着先进的思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切不复存在,他被封建腐朽所吞噬,无论他怎样的费尽心机,怎样机关算尽,这一切的改变是不可避免,不能挽救的。在时代的变化,前进面前他是无奈的,只能接受。

周朴园的形象是应该被批判的,但是他也是当时的社会中的受害者,我们应当对他进行立体的剖析。至于周朴园的结局,曹禺在序幕和结尾处,对周朴园进行了如下的描写:“年迈的周朴园在教堂医院探望蘩漪和侍萍,面对两个精神经历太多磨难以至失常的女人,他不知又是何种感想。”当时这时周朴园的手里拿了一本圣经,或许这正暗示着他在忏悔,接受来自内心的谴责,我仍然相信周朴园会对他曾经所做的那些事后悔莫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