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共建共享时的互调干扰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5G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中国移动5G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中国移动5G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发布时间:2022-11-25T09:24:16.84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8月15期作者:崔振堂[导读] 随着移动5G网络的商用,5G网络建设已经步入正轨。

5G网络频段规划已经正式拉开帷幕,崔振堂山东中移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移动5G网络的商用,5G网络建设已经步入正轨。

5G网络频段规划已经正式拉开帷幕,现阶段中国移动在5G低频段上获得了2.6GHz频段,在5G高频段上获得了4.9GHz频段。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使用这两个频段的业务较为广泛,所以,中国移动5G网络部署建设存在着频段干扰风险。

中国移动的5G网络在建设发展初期,在中国移动就采用了分阶段网络规划建设的方式,在中国移动5G的网络在建设的前期阶段,中国移动就采用的是非独立的组网建设方式开始建设,在中国移动5G的网络建设发展的成熟完善后在中国移动开始正式采用的5G网络独立的组网的方式建设。

在非独立组网建设过程中采用4G网络作为锚点,通过4G核心网络实现控制面的信息传送,所以在5G网络建设初期,5G小区干扰分析不仅要考虑5G小区本身的干扰情况,也要考虑4G锚点小区的干扰情况。

关键词:5G网络系统;干扰分析;解决方案;引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4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通信需求,出现通信质量不佳等问题。

而5G通信因对技术进行了优化升级,相较于4G移动通信网络可以更好的保障通信质量。

但是在5G通信网络构建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的排除相关的干扰,很难保证通信质量。

因此,5G移动通信网络的构建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干扰排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具体探讨了5G移动通信技术特征及干扰排查,提升用户体验。

15G网络干扰分析 2019年是我国5G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元年,自此之后,5G网络就在我国各个城市之中被迅速的应用开来,尤其是在诸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现如今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对城区以及郊区5G网络的全覆盖,使得无线通讯的速度相较于4G网络又提升了一个层级。

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

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

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日常的沟通交流,还是工作中的信息传递,都离不开稳定、高效的移动通信系统。

然而,移动通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干扰,这不仅会影响通信质量,还可能导致通信中断,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因此,深入研究移动通信系统干扰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移动通信系统干扰的类型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主要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两大类。

内部干扰主要包括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互调干扰。

同频干扰是指使用相同频率的信号之间产生的干扰。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由于频谱资源有限,往往需要重复使用频率,当同频信号的覆盖区域重叠时,就会产生同频干扰。

邻频干扰则是指相邻频率的信号之间产生的干扰。

当相邻信道的信号频谱发生重叠,且接收设备的选择性不够理想时,就会出现邻频干扰。

互调干扰是指当两个或多个信号同时输入到非线性器件时,产生的新频率信号对通信系统造成的干扰。

外部干扰来源广泛,常见的有大功率电器干扰、工业设备干扰、雷达干扰、卫星通信干扰等。

例如,一些大功率的工业电器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会影响附近移动通信基站的正常运行。

此外,非法的无线电发射设备也会对移动通信系统造成严重的干扰。

二、移动通信系统干扰的原因(一)网络规划不合理在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初期,如果基站的选址、频率规划不合理,就容易导致同频、邻频干扰的出现。

例如,基站之间的距离过近,或者基站的覆盖范围不合理,都可能使得相同频率的信号相互重叠,产生干扰。

(二)设备老化或故障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老化、性能下降或者故障等问题。

例如,基站发射机的功率放大器性能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发射信号的频谱发生畸变,产生互调干扰。

(三)频谱资源紧张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频谱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不得不更加密集地复用频谱,这增加了同频和邻频干扰的概率。

移动通信网互调干扰定量分析

移动通信网互调干扰定量分析

在基地 台发射机 形成 的互调 产物 对基地 台 接 收的干扰 。下 面 就上述 六类 互 调干扰做 简要 的定量分析 。

设 E M= 5 B sB=1 d N= , I 6 d E, 5 B, 4 根据

由移动 台接收机形成的互调干扰
式 ( )则移 动 台在基地 台附近 允许接 收信 5,
与的 同步 , 户可 以控制 和使 用 信息 , 用 如反
复调用感兴趣 的内容 、 快速掠过不感 兴趣 的 部分 。虽 然 R S T P协 议 支持 类 似 录像 机 的
功能 : 、 播放 快进 、 暂停 、 停止 , 流媒 体的交 但
互性 同步能 力主要体 现 在数 据 流编 码过 程 中对交互性能 的考虑 。
道 时 , 系统 的互 调 干扰 大致 可分 为 : 整个 由 移 动台接 收机形成 的互调干扰 ; 由基地 台接
收机形成 的互调干扰 ; 由基地 台发射机互耦
形成 的互调 干扰 ; 由移动 台发射机互耦形成 的互调干 扰 ; 由移动 台、 基地 台发射机互耦 、

个移动通信系统岸 N个等间隔配置工作频
4l・
维普资讯
在移动 台发射机 形成 的互 调产物 对移动 台 接 收的干扰 ; 由基地 台、 移动 台发射机互耦 、
实际上 , E 已为一定值 的情 况下 , 在 。 移
动台接收机 的互调抗扰指标 由下式确定 :
3 N > 2 +B E E +D P) ^ e N, ^ x ‘ f 6)
用 户层 同步或交互 同步 , 是最上层 的同 步, 要求能反 映和 满 足用户 的交互 性 , 易 容 为用户理解 接受 。用 户层 同步是 交互性 参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分析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分析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分析目前国内三家运营商独立运营,多制式并存的格局,造成了通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为提高投资利用率,共建共享是必然发展趋势。

本文着重分析了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所面临的干扰问题,找到兼容办法,搭建室内多系统工程的建设模式。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共建干扰前言:移动通信的共建共享是将基站、天线、网络等电信基础设施进行整合运营的一种模式,可实现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等目标,在国外已经过多年经营,得到广泛实施。

我国移动通信共建共享的起步较晚,20__年工信部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联合发文《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享的紧急通知》,确定了由政府引导的共建共享推进思路。

但是,真正大规模实施还是近两年的事。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我国的通信网络格局所致,一方面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各自采用的是三种不同制式的网络,各有利弊,技术上融合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三家运营商业务发展不均,一旦资源共享必将会损伤利益,尤其20__年2月三大运营商均获取4G牌照后,竞争愈加激烈,我国的移动通信共建共享推进阻力较大。

此种情况之下,工信部再次强势介入,责令运营商强制共建共享,要求室外基站选址不得重复建设,已建成的基站以租赁方式分享给其他运营商;在室分建设上也逐步推行共建共享。

20__年7月8日,国资委批准成立了中国铁塔通信有限公司,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通信资源统一规划布局,这是我国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面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开始向第三方承建,运营商租赁的模式探索,此种情况下,克服技术瓶颈,搭建合理有效的共建共享模式就非常重要了。

一、室内分布系统的概念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有50%的语音话务量、70%的数据业务量是发生在室内的,所以用户的室内业务需求是运营商所必须着重考虑的。

室内建筑材料、装饰装潢材料的无线信号的衰减和屏蔽作用,导致室内空间存在弱覆盖区域甚至盲区;同时,在大型商业中心、大型场馆、车站等人群汇集区域,人口密度大,话务量高,易导致出现无线信道拥塞,通话质量差、数据传输慢等影响移动用户使用感知的情况。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LTE多系统互调干扰问题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现有的网络中,由于LTE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共用频段,可能会导致互调干扰,进而降低用户通信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规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LTE多系统互调干扰的解决方案。

1.频域资源规划在LTE系统中,通过对频谱进行动态管理和分配,可以减少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调干扰。

首先,需要对不同系统的频段进行合理划分,避免频段交叠。

其次,可以采用跳频技术,即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动态改变频率使用情况,从而降低互调干扰的可能性。

2.功率控制合理的功率控制策略可以减少互调干扰的发生。

LTE系统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功率水平,使得发射功率不超过允许的最大值。

同时,可以通过设备间的协调,控制系统之间的功率差异,从而降低互调干扰。

3.空域资源规划通过合理的空域资源规划,可以将相邻系统之间的载波分配得更加均匀,从而减少互调干扰的概率。

可以利用网络规划工具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不同站点的位置和天线方向,使得站点之间的干扰最小化。

4.前向误差校正(FEIC)前向误差校正是一种通过提前对LTE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手段,从而降低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调干扰。

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预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互调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

5.信号过滤通过在LTE系统中增加过滤器,可以实现对其他系统产生的互调干扰信号的滤波。

这样可以阻止互调干扰信号进入LTE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6.接收端敏感度控制在LTE系统中合理控制接收机的灵敏度,可以减少来自其他系统的信号带来的互调干扰。

通过动态调整接收机的灵敏度级别,可以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互调干扰带来的影响。

总结起来,LTE多系统互调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频域资源规划、功率控制、空域资源规划、前向误差校正、信号过滤和接收端敏感度控制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多系统互调干扰的概率,提高用户通信质量。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郑振坤广东中南元建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随着新兴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加盟,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射频资源日趋紧张,各种潜在干扰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产生。

本文针对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原因及排除网络干扰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移动通信;干扰影响;解决措施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干扰问题一直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较为重要的问题,现今己有的移动通信体制占用的射频资源全部在2.5G以下,,而这种频带的特点,主要就是干扰和被干扰之间的关系问题。

因此,移动通信网络普遍存在射频千扰的问题,也是影响无线网络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1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原因及危害产生干扰的原因很多,有本系统的干扰(如同频、邻频等)和其他系统交调造成的干扰,通常本系统的干扰较为常见。

另外,前几年,各网络运营商已经建设了大量的各种制式的室内分布系统,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室内分布天馈线资源是必要的。

但由于频率上的差异,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功率损耗不一致的问题,这就成为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最容易产生网络干扰的根源。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问题会使移动通信的误码率增加、通话质量降低甚至发生掉话,降低了移动通信系统接通率。

上行的干扰会使BTS的最低不解码电平降低(正常值为-100dBm 以上),减小了其有效覆盖范围,容易造成切换失败。

一般规定误码率在3%左右,当误码率达到8%~10%时语音质量就比较差,如果误码率超出10%,则语音质量极差,用户无法听清。

干扰的存在,将导致BTS和MS信息传递时误码率高,严重时会造成射频丢失,SDCCH 信道建立失败。

干扰问题严重影响了通信业务质量,同时也是呼吸效应的根源,直接影响系统覆盖和容量;对视频与宽带和多媒体数据通信也将面临更大的影响。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主要来自网内干扰和网外干扰。

2网络干扰的快速检测和定位2.1 采用BSCSTS话务统计方法通过BSCSTS话务统计可以及时发现网络存在的干扰问题。

5G移动通信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优化实践

5G移动通信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优化实践

5G移动通信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优化实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5G 移动通信网络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我们带来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以及更多的连接,使诸如高清视频通话、智能物联网等应用成为现实。

然而,在 5G 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过程中,干扰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因此,深入分析 5G 移动通信网络的干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5G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类型5G 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干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在相同的频率上,多个信号相互叠加和干扰。

在 5G网络中,由于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同频复用的情况较为常见,这就容易导致同频干扰的发生。

2、邻频干扰邻频干扰是指相邻频段的信号相互渗透和干扰。

当相邻频段的信号强度较强时,可能会对正在使用的频段造成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3、互调干扰当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通过非线性器件时,会产生新的频率分量,这些新的频率分量如果落入 5G 网络的工作频段内,就会形成互调干扰。

4、阻塞干扰当强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时,可能会导致接收机饱和,无法正常接收有用信号,从而产生阻塞干扰。

二、5G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产生原因1、频谱资源紧张随着 5G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可用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频谱的复用和分配不当容易导致干扰问题。

2、基站布局不合理基站的位置、覆盖范围和发射功率等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信号覆盖重叠或盲区,从而引发干扰。

3、设备性能问题5G 通信设备的性能不佳,如发射机的杂散发射、接收机的灵敏度不够等,都可能产生干扰。

4、外界干扰源外部的电磁干扰源,如广播电视发射塔、雷达系统、工业设备等,可能会对 5G 网络造成干扰。

三、5G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影响1、降低网络容量干扰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使得网络的误码率增加,从而降低网络的容量和传输效率。

不同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不同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不同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杨海林一、引言随着我国无线电事业的迅猛发展,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应用,各类无线电台(站)数量急剧增加,无线电干扰现象也日趋严重。

特别是移动通信从2G向3G发展的今天,新的移动网络快速发展,频谱资源日趋紧张,各种潜在的干扰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产生。

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各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国家。

中国移动有GSM900、GSM1800、TD-SCDMA;中国联通有GSM900、GSM1800、WCDMA;中国电信有CDMA、CDMA2000、PHS。

三家移动运营商以不同的移动通信体制占用800~1000M,1.7~2.4G频谱。

由于不同运营商网络配置不当、盲目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导致不同系统间产生干扰,同时由于各系统采用不同的复用方法来提高频谱效率,以增加系统容量,以及直放站的滥用,同时带来了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

另外,由于频率配置不科学从而产生互调干扰;由于采购成本的下降致使有一些设备存在很多问题,从而产生杂散干扰和谐波;对于同址的基站,由于各运营商的移动通信基站都架设在一个狭小楼顶上,天线的垂直和水平距离都达不到要求,经常是天线之间互相照射,从而产生阻塞干扰。

系统还存在由于电波传播的多径效应以及其它无线射频设备造成的干扰等。

无线干扰信号会给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移动通信带来许多问题,如掉话、通话质量差、信道拥塞等;同时也影响到了航空通信、水上通信、高铁运行等业务安全,直接威胁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干扰源产生的原因移动网内主要干扰有同频干扰、邻频干扰、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

(一)同频干扰:是指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并对接收同频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

产生原因主要为现在移动网一般采用频率复用的技术以增加频谱效率。

对于GSM网而言,在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由于频率资源的限制,频率复用度必然增加。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郑振坤广东中南元建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随着新兴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加盟,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射频资源日趋紧张,各种潜在干扰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产生。

本文针对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原因及排除网络干扰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移动通信;干扰影响;解决措施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干扰问题一直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较为重要的问题,现今己有的移动通信体制占用的射频资源全部在2.5G以下,,而这种频带的特点,主要就是干扰和被干扰之间的关系问题。

因此,移动通信网络普遍存在射频千扰的问题,也是影响无线网络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1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原因及危害产生干扰的原因很多,有本系统的干扰(如同频、邻频等)和其他系统交调造成的干扰,通常本系统的干扰较为常见。

另外,前几年,各网络运营商已经建设了大量的各种制式的室内分布系统,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室内分布天馈线资源是必要的。

但由于频率上的差异,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功率损耗不一致的问题,这就成为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最容易产生网络干扰的根源。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问题会使移动通信的误码率增加、通话质量降低甚至发生掉话,降低了移动通信系统接通率。

上行的干扰会使BTS的最低不解码电平降低(正常值为-100dBm 以上),减小了其有效覆盖范围,容易造成切换失败。

一般规定误码率在3%左右,当误码率达到8%~10%时语音质量就比较差,如果误码率超出10%,则语音质量极差,用户无法听清。

干扰的存在,将导致BTS和MS信息传递时误码率高,严重时会造成射频丢失,SDCCH 信道建立失败。

干扰问题严重影响了通信业务质量,同时也是呼吸效应的根源,直接影响系统覆盖和容量;对视频与宽带和多媒体数据通信也将面临更大的影响。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主要来自网内干扰和网外干扰。

2网络干扰的快速检测和定位2.1 采用BSCSTS话务统计方法通过BSCSTS话务统计可以及时发现网络存在的干扰问题。

浅谈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产生和排查

浅谈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产生和排查

浅谈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产生和排查移动通信系统是当下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在使用移动通信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干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互调干扰。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产生和排查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互调干扰。

简单来说,互调干扰是指在频谱中出现的一种干扰信号,由多个无线电频率信号发生非线性变化而增加的。

这种干扰常常会出现在高频放大器或者功率放大器等设备中。

当信号处理过程中频率越高,互调干扰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通常来说,互调干扰的产生和调制信号之间的距离和设备本身的性能密切相关。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互调干扰的排查方法。

通常来说,排查互调干扰的方法分为以下几步:(1)确定互调产生的频率:首先,我们需要测量干扰频率和所需的调制信号频率。

通过这两个频率的测量,我们可以确定互调产生的频率。

(2)确定产生干扰的设备:在确定干扰产生的频率后,我们就需要找到具体产生干扰的设备。

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频谱扫描仪等仪器来进行测量,以便快速确定干扰设备。

(3)确定产生干扰的组件:一旦确定了干扰设备,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确定产生干扰的具体组件。

可以通过逐个排查整个系统的组件来逐渐缩小范围。

(4)解决干扰问题:在确定了互调干扰的来源后,我们可以通过更换或改进设备、更改信号传输方式或信道等方法来解决干扰问题。

总之,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产生和排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互调干扰的发生,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

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共建共享时的互调干扰分析-20130408_v2

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共建共享时的互调干扰分析-20130408_v2

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共建共享时的互调干扰分析黄景民1梁童2曾二刚1朱艳云2赵培2(1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广州,510663;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0)摘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无源器件非线性带来的无源互调干扰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在多系统合路或相邻站点建设的场景中,无源互调干扰的影响会非常严重。

本文基于对通信系统中二阶、三阶、五阶和七阶无源互调的影响分析,结合不同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频段等信息,全面分析了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在独立建设、合路建设和邻站建设时可能面临的互调干扰,可为网络规划设计及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无源互调干扰、二阶互调、三阶互调、五阶互调、共建共享1.无源互调的基本介绍无源互调是指非线性射频线路中,当两个以上不同频率信号作用在具有非线性特性的无源器件时,产生无源互调产物PIM(Passive Inter-Modulation)。

无源非线性将引起射频信号产生大量的谐波信号,二阶、三阶、五阶、七阶互调产物都是由于通信系统中的无源器件非线性引起的互调谐波。

互调干扰会对移动通信系统造成较大干扰影响,尤其在多系统合路或相邻建站场景。

因而有必要通过合理的互调产生分布计算来指导网络频率规划与优化。

2.运营商频率使用情况国内主要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电信运营商,三家运营商各自采用多种不同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另外,铁路专网采用900MHz的频率用于GSM-R系统。

各运营商及通信系统的频率如下表所示。

表 1 不同运营商频率划分表根据无源互调的产生的机理,通过对不同系统的频率及相关组合的分析,可以有效的确定不同系统组合产生的互调干扰影响,对系统间的互调干扰进行预警分析。

3.无源互调分析当有多个频率信号通过非线性电路时,便会相互调制产生互调失真,以二阶和三阶失真幅度为最大,阶数越高失真电平越低。

无源互调随着载波输入功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大,随着输入信号功率的增加,互调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大。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措施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日常的沟通交流、工作学习,还是休闲娱乐,我们都依赖于稳定、高速的移动网络。

然而,移动通信网络干扰问题却时常出现,给我们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干扰?又有哪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呢?一、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原因1、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移动通信网络中最常见的干扰类型之一。

当多个基站或移动终端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通信时,就会产生同频干扰。

这种干扰会导致信号衰落、误码率增加,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例如,在密集的城市区域,基站分布较为密集,如果频率规划不合理,就容易出现同频干扰。

2、邻频干扰邻频干扰是指相邻频段的信号相互干扰。

由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有限,相邻频段之间的间隔往往较小,如果发射机或接收机的滤波性能不理想,就会导致邻频信号泄漏,从而产生干扰。

3、互调干扰当两个或多个信号同时输入到非线性器件时,会产生新的频率成分,这些新的频率成分如果落入到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内,就会形成互调干扰。

例如,在基站的发射机中,如果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较为明显,就容易产生互调干扰。

4、外部干扰外部干扰源也是导致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外部干扰源包括广播电视发射塔、雷达系统、工业设备等。

这些设备产生的强电磁信号可能会覆盖移动通信网络的频段,从而对其造成干扰。

5、网络参数设置不合理移动通信网络的参数设置对网络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倾角、切换参数等设置不合理,就可能导致信号覆盖不均匀、越区覆盖等问题,从而产生干扰。

6、建筑物遮挡和反射在城市环境中,建筑物的遮挡和反射会对移动通信信号的传播产生影响。

信号可能会被建筑物阻挡、衰减,或者经过多次反射后形成多径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二、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解决措施1、频率规划与优化合理的频率规划是减少同频和邻频干扰的关键。

通过采用先进的频率规划算法和工具,结合实际的地理环境和用户分布情况,对基站的工作频率进行优化分配,以降低干扰的发生概率。

通信铁塔共享改造与系统干扰的分析

通信铁塔共享改造与系统干扰的分析

通信铁塔共享改造与系统干扰的分析摘要:在今年的网络建设中,移动、电信和联通在基站设施、铁塔和传输线路中广泛的开展了共建共享工作。

共建共享工作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几种不同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共同使用一套基础设施、铁塔以及传输线路。

在共享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制式通信系统之间的天线隔离度和干扰协调。

解决不同系统的干扰,主要是对天线系统中的铁塔进行共享改造,以实现其支撑的天线保持有效的隔离度,避免不同频率之间的信号产生干扰。

关键词:共建共享;不同制式;通信铁塔;隔离度;干扰一、多系统的干扰协调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GSM900、DCS1800、TD-SCDMA、WCDMA、CDMA多种制式的通信系统在一起使用,会产生多系统干扰,主要包括各个系统间阻塞干扰和各个系统间杂散干扰。

协调这两种性质的干扰,就需要使各个系统满足一定的隔离度。

隔离度计算公式:水平隔离度:Th=22.0+20lg10(d/λ)-(Gt+G)垂直隔离度:Lv=28.0+40lg10(d/λ)式中:Lh为水平隔离度;Lv为垂直隔离度;d为收发天线水平间隔;λ为天线的工作波长;Gt为在收发天线直线连线上发射天线增益;Gr为在收发天线直线连线上接收天线增益。

天线隔离距离:根据天线隔离度的计算式,再结合设备厂家的成熟度及工程试验数据,综合取定水平及垂直隔离距离。

如表1、2所示。

二、共建共享铁塔的勘查与设计在共建共享前期,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召开联席会议,在一定范围内交换网络资源数据,结合各自的网络工程建设规划向其他电信公司提出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需求。

共享各方经过协商,需要对所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进行现场勘查和设计,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

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工作主要涉及到基站设施、铁塔、杆路、传输线路及管道。

共建共享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式包括基站机房的规划布局和设备设置,机房负荷的核定,电源设备容量的核实和改造,铁塔载重、安全以及改造方案的确定,天线隔离度的要求和探讨,杆路的负荷测定等。

公用移动通信铁路共建时的干扰及隔离度分析

公用移动通信铁路共建时的干扰及隔离度分析
关键 词 铁 路 共建 共 享 杂 散 干扰 阻塞干 扰 互 调干 扰 隔离 度
1 引 言
随着 我 国铁 路 的 不断 飞速 发展 和广 大 旅客 对
公众 移动 通信 的需 求 , 中 国移 动 、 电信 和 联通 均 已考 虑将 不 同制式 的 公用 移动 通信 信 号 引入覆 盖 铁 路全 线 。 同时 ,根据 铁 道部 的相 关要 求 ,在 充 分保 障开 通后 行车 安全 的前提 下 ,在 设计 中可 以
表1
W DA CM
12 —9 0 ( ) 9 0 18 U
21 0 2 7 ( 1 — l 0 D)
铁 路移 动 通 信 共建 系统 频段 分 配和 技 术 特点 对 照表
移 动 G M 0 联 通 G M 0 S90 S 90 C M 2 0 DA00

T —C M D SD A
3 多系统 共址时的干扰及 隔离度分析
31 干扰模 型 .
共 址基 站 间 的干扰 主 要分 为三 部分 :杂 散干
扰 、 阻塞干 扰 和互 调干 扰 , 见 图 1 详 。
图 1 干 扰模 型 示意 图
《 学技 术通讯 科
总第 1 4 4期
2 0. 0 94
公 用移 动通信 铁路 共建 时 的干扰及 隔 离度分 析
变 差 ,从而 降低接 收机 的灵敏 度 。考虑 杂散 干扰 的隔离 度按 以下 公式进行 计算 :
E =P — t N一 一 0 o ( A/ B ) 1 lg W W ( ) 1
其 中 ,N一 为被 干扰 系统 能容 忍 的杂散 上 限
(B ; d m) P 为干 扰基 站 天线连 接处 输 出的杂 散辐
() 1 杂散干 扰分 析与基 站 带外发 射有 关 , 这 是 接收 方 自身无法 克服 的 。发射机 的杂 散辐

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的产生机制与干扰排查

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的产生机制与干扰排查

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的产生机制与干扰排查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的产生机制与干扰排查1概述互调(IM,InterModulation)是指当两个或多个频率信号经过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器件时产生的与原信号有和差关系的射频信号,又称互调产物、交调或交调产物。

为了提升系统容量,通信系统中同时采用多个载波(频点)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载波功率也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考虑到实际电路通常都具备非线性特点,互调及互调干扰成为常见现象,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舰船通信系统等系统、民航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系统中都有发现并引起广泛注意。

互调一般分成有源互调和无源互调两种。

鉴于所产生互调产物的严重程度,传统上人们主要关注有源互调,但随着更大功率发射机的应用和接收机灵敏度的不断提高,无源互调产生的系统干扰日益严重,因此越来越被运营商、系统制造商和器件制造商所关注。

文献[1]对比了有源互调和无源互调的特征:有源互调的特点:(1)有源电路的非线性相对固定,不随时间而变化;(2)分析理论相对成熟;指标明确,规范均能给出明确指标要求;(3)传输方向相对稳定;(3)可通过增加带通/带阻滤波器或改善滤波器性能加以抑制,高阶互调干扰几近忽略。

无源互调的特点:(1)随功率而变,美国安费诺公司的实验证实,输入功率每增大1dBm,PIM产生电平变化约3dBm;(2)随时间而变。

材料表面氧化、连接处接触压力、电缆弯曲程度等均会随时间发生改变,进而影响非线性程度。

(3)研究理论滞后,仿真研究手段未有实质突破,离工程化尚有相当距离。

(4)产生环节多,传输方向非单一,难以抑制。

(5)存在高阶互调。

资助信息:本文受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TD-LTE网络优化工具开发”(2010ZX03002-008)项目资助22互调的产生机制[1][2]2.1谐波的产生机制假设网络中只有一个单频信号输入,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如下:(1)上式中,为直流项,为线性放大项,、等高次幂项系数非零时,输出信号就会出现非线性增大失真,即通常所说的谐波和互调干扰。

《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案》范文

《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案》范文

《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案》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CDMA(码分多址)基站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这两种不同的技术标准在共享无线资源时,可能会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1. 同频干扰:CDMA基站与GSM基站可能工作在相同的频段上,导致同频干扰。

这种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影响用户的通信体验。

2. 邻道干扰:由于CDMA和GSM的信道划分方式不同,可能存在邻道干扰。

当相邻信道之间的功率过大时,会导致信道间的相互干扰。

3. 互调干扰:由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不同信号之间可能产生互调产物,导致干扰。

这种干扰对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

三、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的解决方案1. 频率规划与优化:通过合理的频率规划,将CDMA基站与GSM基站的频段进行分离,以减少同频干扰。

同时,对现有频段进行优化,提高频谱利用率。

2. 功率控制:通过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降低邻道干扰。

在保证覆盖范围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基站的发射功率,以减少对其他信道的干扰。

3. 智能天线技术: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过波束赋形、零点控制等方法,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同时,智能天线技术还可以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容量。

4. 干扰协调与避免技术:通过引入干扰协调与避免技术,实时监测CDMA基站与GSM基站的干扰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当检测到同频干扰时,可以调整基站的发射频率或功率,以避免干扰。

5. 增强设备性能:提高CDMA基站与GSM基站的设备性能,包括抗干扰能力、灵敏度等,以降低设备间的相互干扰。

6. 合理布局基站:在基站布局时,应考虑地形、建筑物等因素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合理布局基站位置和高度,以减少信号的遮挡和反射造成的干扰。

四、实施措施及建议1.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CDMA基站与GSM基站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通信铁塔共建共享中通信运营商频率干扰分析与平台分配

通信铁塔共建共享中通信运营商频率干扰分析与平台分配

设 和使 用共 建 共 享的通 信运 营 商
提供有 效帮助。
1 7 7 7 MHz ,发射 频率 分 别为 9 3 5 . 9 6 4 MHz 、
1 8 0 5 一 l 8 3 0 MHz以 及 1 8 5 0 . 1 8 7 2 MHz ; 中 国联 通 则 采 用 GS M9 0 0 、DCS 1 8 0 0以 及 WCD MA
信铁塔共建工享的基础上 ,掌握不 同系统 的频 率及 组合分析, 可有效确定各信号干扰 的影 响, 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对干扰信号进行处理 。
4 共建 共享 条件下 通信 运营商信 号干 扰 不用的方式 ,且各个通信系统均有着相应 的国
分 析
在通 信铁 塔 共建 共享 的条 件影 响下 ,对
通信 系统,其接 收频率 分别为 9 0 9 — 9 1 5 MHz 、
1 7 4 5 . 1 7 5 5 MHz以 及 1 9 4 0 — 1 9 5 5 MHz , 发 射 频
【 关键 词】通信 系统 共建共 享 频率干扰 平
台分 配
率 分别 为 9 5 4 — 9 6 0 MHz 、1 8 4 0 一 l 8 5 O MH z以 及 2 l 3 0 . 2 1 4 5 MHz 。此外 三家 通信运 营 商均 设有 WL A N通 信系 统 ,其 接收 频率 和发射 频 率均 为为 2 4 0 0 . 2 4 8 3 . 5 MHz 。此外 铁路 专 网采 用 了
为8 2 5 . 8 3 5 MH z和 1 9 2 0 . 1 9 3 5 MH z , 发 射 频
5 共 建共享 条件下 通信 运营商平 台分配 建 议
在 通信 铁塔 共建 共享 的条 件影 响 下,其 平 台分配问题 也就是产权问题成为了各通信运

DTV与移动通信共用天馈系统的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案

DTV与移动通信共用天馈系统的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案

与移动通信共用天馈系统的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案DTV一、概述DTV的应用频段为VHF(174~230MHz)、UHF(470~838MHz)及L-band,最佳的应用频段为UHF。

根据我国目前的无线频率分配规划,数字地面电视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网通的移动通信系统CDMA800、GSM900、DCS1800以及即将建设的WCDMA、TD-SCDMA系统的工作频率如表1所示:二、干扰类型与避免干扰的原则在DTV和移动通信系统共用天馈系统时,需要考虑如下问题:杂散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

研究表明,只要解决杂散干扰的问题,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自然得到解决。

由于ETSIEN300.744的杂散抑制和互调抑制采用相同的指标,故按照发射载波边带杂散辐射相同的分析方法。

为了克服干扰,则需要遵守三条准则:(1)从干扰基站到被干扰基站的寄生辐射信号强度应比它的接收噪声限低10dB;(2)在被干扰基站生成的三阶互调干扰(IMP3)电平应比接收机噪声限低10dB;(3)受干扰站从干扰站接收到的总载波功率应比接收机的1dB压缩点低5dB。

三、DTV与各系统的杂散、互调干扰分析ETSIEN300.744介绍,DTV信号在中心频率±8MHz时的杂散及互调发射抑制约45dB(2k模式)、53dB(8k模式),据此分析,在中心频率±20MHz时的杂散及互调发射抑制应为65dB(2k模式)、73dB(8k模式)。

1.TV与中国联通CDMA系统的干扰(1)同频干扰分析目前数字电视频段为470~860MHz,数字电视信号落入CDMA800上行接收频带内,与CDMA800下行只差10MHz的频率,这样肯定会对CDMA800产生严重的干扰,而且无法克服。

在这种情况下,DTV频率规划需采用21~49频道。

(2)杂散、互调干扰分析下面以49频道(806MHz)为例计算系统之间的干扰。

其中DTV系统为2k模式,在CDMA上行频段的杂散及互调为-65dBc/8MHz;DTV发射功率50W(47dBm);CDMA系统基站底噪为-109dBm。

通信铁塔共享改造与系统干扰的思考

通信铁塔共享改造与系统干扰的思考

通信铁塔共享改造与系统干扰的思考摘要:在我国近几年的网络建设中,移动、联通以及电信运营公司在传输线路、基站设施以及铁塔上均开展了共享共建工作,在通信铁塔的共享改造中,需要对系统干扰予以重点考虑。

本文首先对多系统干扰协调作出阐述,然后结合实例,对通信铁塔共享改造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通信铁塔;共享改造;系统干扰前言:通信铁塔共享改造工作可以让电信网络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可以让重复建设现象得到减少,进而让网络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同制式系统之间具有干扰性,需要保证其水平隔离度、垂直隔离度满足防干扰要求。

一、多系统干扰协调利用平台、塔体、爬梯、避雷针以及天线支撑等钢构件可以共同构成通信铁塔,如图1所示。

结合图1,将通信设备加装在共享铁塔中,在输电线路本体上附属加装通信基站、光缆与移动天线等相关通信设施,可以让电力通道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与再利用。

共享铁塔可以让电力企业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避免,可以让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

在电信基础设施中实施共享共建,共同使用DCS1800、GSM900、WCDMA、TD-SCDMA等制式通信系统,可能会有系统干扰出现,这种干扰包含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杂散干扰、各个系统之间的阻塞干扰等。

对此种性质干扰进行有效协调时,需要保证其各个系统均能对一定隔离度予以满足,其主要包含了水平隔离度、垂直隔离度以及天线隔离距离[1]。

二、通信铁塔共享改造(一)勘查与设计在通信铁塔共享改造前期阶段,需要联通公司、移动公司以及电信公司有效召开联席会议,需要将网络资源数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效交换,并和自身网络工程建设规划进行有效结合,对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需求予以提出,对最佳实施方案进行有效制定。

在共建共享工作中,会涉及到铁塔、基站设施、传输线路、管道等多种基础设施,在共建共享工作中,如基站机房规划布局、设备设置均为工作主要内容,同时,需要完成核定机房负荷、核实与改造电源设备容量、确定安全改造方案、明确天线隔离度要求以及杆路负荷测定等多种工作[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共建共享时的互调干扰分析
黄 景 民’ ,梁童 ,曾二 刚’ ,朱 艳 云 ,赵 培
( 1京信通 信 系统 ( 中国)有 限公 司 ,广 州 ,5 1 0 6 6 3 ;2 中 国移 动通信 集 团设 计 院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0 0 8 0 )
摘 要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无源器件 非线性带来的无源互调 干扰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尤其在多系统合路或 相邻站点建设的场景中,无源互调干扰的影响会非常严重。本文基于对通信系统 中二阶、三阶、五阶和七 阶
表1 不 同运营 商 频率 划 分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运 营商
通信 系统
GSM 9 0 0
接收 频 段 ( MHz ) 发射频 段 ( MH z )
8 90 ~ 9 0 9 93 5~ 9 5 4
D CS1 8 0 0
1 71 0~ 1 73 5
l 8 0 5~ 1 8 3 0
G S M— R系统。各运营商及通信系统的频率如表 l 所示。
根据无源互调的产生 的机理 ,通过对不 同系统 的频
率及相 关组合的分析 ,可 以有效 的确定不同系统组合产
生的互调干扰影响, 对系统间的互调干扰进行预警分析。
3 无 源互调 分析
的互调谐波。互调干扰会对移动通信系统造成较大干扰影
响,尤其在多系统合路或相邻建站场景。因而有必要通过 合理的互调产生分布计算来指导网络频率规划与优化。
当有 多个 频率信号 通过非 线性 电路 时,便 会相互
调制产生互调失真 ,以二 阶和三阶失真幅度为最大,阶
数越高失真 电平越低 。无源互调 随着载波输入功率 的增 加而迅速增大 ,随着输入信号功率的增加,互调会以更
中国 电信 c d ma 2 0 0 0
W LA N
1 9 2 0~ l 9 3 5
2 l 1 0~ 2 l 2 5
24 0 0 ~ 24 83. 5
铁 路专 网 G S M— R
8 8 5— —8 8 9
9 3 0— —9 3 4
4 . 2 中国联 通通 信 系统 互调干 扰计 算
2 4 00 ~ 2 4 83. 5 9 09 ~ 91 5 95 4— —9 60
图1 无 源互 调分 布 示意 图
D CS1 8 0 0
1 7 45 ~ 1 75 5 1 9 40 ~ 1 95 5
l 8 4 0~ l 8 5 0 2 1 3 0~ 2 1 45
2 运 营商频 率使 用情 况
国 内主要 有 中国移 动、中 国联通 和 中国电信三家
快 的速度增大。二 阶互调 是由两个信号 由于 非线性 因素
产 生 的,可 以表 示 为 ± ,当 = 时 ,二 阶互 调 即 为 二次谐波 。三 阶互调 也是指两 个信号 由于 非线性 因
素 ,使一 个信号 的二 次谐波与 另一个信号 的基波产生 混 频后产生 的寄生信号。无源互 调会 随着 阶数的增加
中 图分 类号
1 无源 互调 的基本 介绍
无源互调是指非线性射频线路中,当两个以上不同频
率信号作用在具有非线性特性的无源器件时,产生无源互 调 ( P I M,P a s s i v e I n t e r — Mo d u l a t i o n )产物。无 源 非线 性将引起射频信号产生大量的谐波信号 , 二阶、 三阶、 五阶、 七阶互调产物都是 由于通信系统 中的无源器件非线性引起
DC S 1 8 0 0( 扩展) 1 7 5 5~ 1 7 7 7
l 8 5 0~ 1 8 7 2

T D( F频 段 ) 国移 动 T D( A频 段 ) T D( E频 段 ) T D( D频 段 )
W LA N GSM 9 0 0
l 8 8 0~ 1 9 2 0 2 0 1 0~ 2 0 2 5 2 3 2 0— —2 3 7 0 2 5 7 0— —2 6 2 0
而快速降低 ,互调频率 为 / 7 / × f l i n× ,其 中,三阶互 调为 2 × 『 l ± 、五 阶互调为 3 X ±2 X 、七 阶互调 为 4 × f l ±3 x ,呈 现出 中间高两边逐 渐降低 的分布特性 ( 见图 1 ) ,互调 阶数越高产生的互调 也就越低。 中 国 联 通 目 前 在 网 使 用 的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有
电信运营商 ,三家运营商各 自采用多种不同制式的移动
通信 系统 。另 外,铁路 专网采用 9 0 0 MHz 的频率用于
收稿日 期: 2 0 1 3 - 0 6 — 0 5
4 8

2 0 1 3 年 第9 期 ・
电 信 工 程 技 术 与 标 准 化
◆ 貔 黧 _ l _ l _ l l l l _
无源互调的影响分析 , 结合不同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频段等信息 ,全面分析 了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在独 立建设 、合路建设和邻站建设时可能面临的互调干扰 ,可为网络规划设计及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 词 无源互调干扰 ; 三阶互调 ;五阶互调 ; 共建共享 T N 9 2 9 .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号 1 0 0 8 — 5 5 9 9( 2 0 1 3 )0 9 — 0 0 4 8 — 0 6
中国联 通
W CDM A W LA N CDM A 8 0 0 2 4 0 0 ~ 24 8 3. 5 8 2 5— —8 3 5 8 7 0— —8 80
WL AN也是 T D D系统 ,虽然其三阶、五阶和七阶互调 均落人系统频段范 围内,也不会对本系统造成干扰 。而 对于采用 F D D的 G S M9 0 0 和D C S 1 8 0 0系统 ,下行的五 阶和七 阶互调会落入本系统的上行接收频段 ,从而产生 对 自系统接收的干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