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创造和谐家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通创造和谐家园

[内容提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对儿童教育意义重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园合作育儿的关键和内涵主要在于沟通,沟通创造和谐家园。我们通过具体措施寻找原因、遵循原则、运用方法和应用形式来实现沟通创造和谐家园,收效颇大。

[关键词]沟通创造和谐家园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纲要》的贯彻和落实,家园共育已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幼教改革和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家园共育观念的深入人心,但家园是两个个体,常常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今,当教师难,因为众口难调,无论老师怎么努力,家长总会有不满意的,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矛盾、积怨,甚至产生对立,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园关系的和谐。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实施教育者,所以做好老师与家长的合作是教育好幼儿的关键。在多年的探索工作中,我感到家园合作育儿的关键和内涵主要在于沟通,因为家园双方只有在沟通中才能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互相合作,沟通创造和谐家园。

二、和谐理论

和谐理论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席酉民教授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他在1989年出版了《和谐理论》一书。这一理论提出之后,受到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其理论的核心基础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和谐机制在最大程度上与效率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括中,不和谐的存在是绝对的,而和谐则是相对的,和谐管理的目的即是使系统由不和谐逐步趋近和谐的状态。应该注意的是,这里包含了一个以“和谐”为标准的最优状态唯一存在的潜台词。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可见沟通创造和谐家园的重要。

三、具体措施

沟通创造和谐家园的具体实施有:

(一)寻找原因

当前家园方面不和谐的原因有;

1、家长方面。

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层次,家长自身的知识、品德、品质、情趣、修养、仪态、举止、言谈等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其中家长的心理素质的不同对其家庭教育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家长普遍存在以下四种心理状态。

(1)依赖心理:一些家长认为幼儿的衣食住行是家长分内的事,而教育则应当是幼儿园老师的事。有一部分家长在我们第一次家访时就一再强调:“听说你们幼儿园老师都是很负责的,我们文化水平低,不懂得怎么教孩子,以后教育的事就拜托几位老师了。”简简单单看似诚恳的几句话就把教育子女的大事拱手交给了幼儿园,完全依赖老师是管教孩子。还有一部分家长口口声声地说自己太忙了,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管孩子,幼儿园需要什么经济上的帮助,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物质提供,老师尽管开口,而把教育孩子的艰巨任务就顺利成章的交付给了我们幼儿园。这种依赖心理产生往往会影响家长与对孩子的教育,不利于亲子感情。

(2)应付心理:都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知子莫如父母”,应当充分利用血缘基础,感情纽带、教育时机等方面的优势来加以引导和教育,而有的家长赖于做过细的事或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废了,很难持之以恒。以往的家访过程中,有的家长被动应付,喜欢老师“报喜不报扰”,遇到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但不加分析改进,还袒护自己的孩子一再强调理由,这种做法与期待得到的教育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3)期望过高:家长一方面盲目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期望,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以自己的意愿为行事标准,希望孩子在某一领域能“凤毛麟角”。另一方面又不为孩子创造合理发展能力的条件,不能与教师及时沟通把握正确方向,那就必然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对大多数幼儿来说,幼儿期是全面打基础的时期,培养的主要是习惯和兴趣。

(4)观念差异:家庭成员中年轻家长和老年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想法不一致,会导致矛盾产生,引起家庭氛围的不和谐,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教师开展沟通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老年家长和年轻家长的观念存在的差异性也是对教师在沟通协调工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老师方面

(1)与不同素质的家长沟通有不同的老师。家长总喜欢热情的、关注他孩子的、引导他教育好子女的老师。由于每个老师性格不同,年龄不同、经验不同,与不同素质的家长沟通时不一定都好,不可能达到人人都满意的效果。

(2)对难以接近的家长不应采取回避态度。在幼儿园中,家长参与的必要性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但有些家长无论幼儿园组织活动,做多少工作,他们就是不参与,家长会不参加。我班17.07%家长问卷扔得不知去向,对幼儿园的要求漠然处置,这些家长我们称其为难以接近的家长,还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素质差,学历低,能力弱,全把希望寄托于老师,参不参与活动无所谓,对孩子放任自流、顺其自然。面对这些家长,许多老师感到非常头疼,有的甚至失去做这些家长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干脆采取放弃政策,专攻那些平时谈得来,乐与参与者身上,这样做势必影响与家长的关系,使这些难以接近的家长越来越难以接近,疏远。而这一切都会影响其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

3、家园方面。

在培养目标上与家长无法形成共识。幼儿园要求教师按《幼儿园教学新纲要》规定的教育目标,任务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进行教育。而家长则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在教育中随意性很大,由很强的随波逐流的趋势,幼儿园和家庭在教育目标不一致,教师要想做到家园同步教育犹如天方夜谭。

(二)遵循原则

沟通创造和谐家园应遵循的原则:

1、了解状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一个孩子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他来讲十分重要,我做老师深有体会。因此,我园要求家访,以了解孩子家庭情况,搞清楚孩子父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了解状况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尊重家长

“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人的认同和好感就夸他的孩子吧;如果你想最大可能地伤害一个人,使你们的关系中止就责骂他的孩子吧。”一句直白的话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原则。

在平时与家长接触中,我们要保持谦和的态度、亲切的微笑对待家长,把复杂的道理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一听就懂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对孩子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并带着亲切、和蔼、谦虚的心,学会倾听,注意讲话的技巧,在家长的眼里树立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最忌讳的就是老师以教育专家自居,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我们要注重与家长沟通的连续性和经常性,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相互支持配合的伙伴关系,真正将家长当作一位潜力无穷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