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
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精编版
孤独症评定量表(内部资料)目录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2-27 B:测试材料……………………………28-29 C:仿画部分评发标准…………………30-35 D:图片指认及指导语…………………36-57 E:评分及年龄当量表…………………58-59 另附:记分单及测试侧画图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1 A任务:拧开泡泡瓶盖材料:一瓶肥皂泡液,吹泡泡的杆实施:把泡泡瓶放在桌上说,“这是泡泡瓶”。
把瓶子递给孩子,向他简要说明去拧开盖子。
如果他不能打开,就做一下示范,然后再次让孩子拧开盖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自己能拧开盖子。
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给做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B任务:吹泡泡材料:同1 A实施:给孩子示范如何吹泡泡,向他说明要照着去做,然后把吹杆递给孩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吹出了一些泡泡。
中间反应:孩子虽未能设法吹出一些泡泡,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如把吹杆靠近嘴边、收拢嘴唇、吹等)。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吹出,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C任务: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材料:同1 A实施:在实施项目1 B(吹泡泡)的过程中观察孩子。
在示范过程及孩子试图完成任务的时候,注意他是否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
功能领域:知觉(视觉)评分:通过:孩子目光明显追随泡泡移动.中间反应;孩子对泡泡有短暂的注意.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不设法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2任务:不适当地察看三个触摸块实施:把三个木块放在孩子面前,向孩子说明去察看这些木块,然后注意孩子对木块的反应。
材料:三个触摸块(毛的、糙面的、刻有凹槽的)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对这些木块作出适当的反应(如问这是什么,或看、摸,或拿来堆积木)。
轻度:对木块表现出某种过分的兴趣。
PEP 3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报告解析
评估报告--PEP心理教育量表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实际年龄:发展年龄:范围项目简要评价教育训练纲要:-----------------------------------------------------------------------------------------------------------------------------------------------------------------------------------------------------------------------------------------------------------------------------------------------------------------------------------------------------------------------------------------------------------------------------------------------------------------------------------------------------------------------------------------------------------------------------------------------------------------------------受试者合作程度:评估员:评估日期:1评估总结PEP心理教育量表--_____________儿童姓名:评估员:评估日期:家庭养育环境及家长期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测试员发展评分:第一页项目姓名:出R M S L 项I P3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二页4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三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5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四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6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五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7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六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8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七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9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八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10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九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11。
自闭症儿童发育量表
自闭症儿童发育量表
自闭症儿童的发育量表是一种评估工具,用于帮助医生或专业人士评估儿童在各个发展领域的表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自闭症儿童发育量表:
1. CARS(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自闭症儿童评估工具,通过观察和询问家长,评估儿童在感觉反应、社交互动、语言和智力等方面的表现。
2. ADOS(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这是一种临床观察工具,由专业人士通过与儿童进行交互和观察来评估其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创造性想象力等方面的表现。
3. PEP-3(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 - Third Edition):这是一种评估自闭症儿童发展水平和教育需求的量表,主要关注儿童在感觉和知觉、语言和沟通、社交互动、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4. Vineland-3: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评估工具,用于评估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和适应能力,包括社交技能、沟通
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量表仅作为评估工具,在确诊自闭症方面并不是唯一的依据。
如果您对儿童的发展有任何担忧,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学家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PEP-3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报告解析
PEP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报告
儿童姓名: ________ 出生日期: __________ 实际年龄:__________ 发展年龄:____________
教育训练纲要:
受试者合作程度: ___________ 评估员:____________ 评估日期:___________
PEP心理教育量表一评估总结
家庭养育环境及家长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P心理教育量表一测试项目
测试员______________ 发展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页
行为表现能力发展
PEP心理教育量表一测试项目笫二页
PEP心理教育量表一测试项目第三页
行为表现能力发展
PEP心理教育量表一测试项目第五页
能力发展
行为表现
cc X 亦丄ZnX cc
PEP心理教育量表一测试项目笫六瓦
PEP心理教育量表一测试项目第七页
行为表现能力发展
PEP心理教育量表一测试项目
行为表现能力
第八页发展
PEP心理教育量表一测试项目第九页
行为表现能力发展。
孤独症儿童康复评估标准
孤独症儿童康复评估标准
1.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量表(PEP-3)
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量表(PEP-3)适用于2岁至7.5岁的孤独症儿童,是目前孤独症儿童综合评估的主要工具。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明确儿童的强弱项,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内容包括发展部分副测验和行为部分副测验,涵盖认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小肌肉、大肌肉、模仿等各个方面。
此外,还包括儿童照顾者报告,涵盖问题行为、个人自理、适应行为等方面。
2.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及安置程序(VB-MAPP)
VB-MAPP是一套针对孤独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语言和社会能力的评估程序。
它包括发育里程碑评估、语言行为评估、社交技能评估、学习行为评估和综合评估等五个部分。
VB-MAPP旨在评估孤独症儿童在语言、社交等方面的能力,为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3.孤独症儿童评估系统
孤独症儿童评估系统适用于0-6岁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孤独症及其他广泛发育障碍儿童。
该系统根据中残联制定的孤独症儿童评估量表的评估标准开发,结合信息处理技术,形成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包含八大领域评估:感知觉、粗大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生活自理、情绪与行为。
标准化评估工具,含100类评估工具,使评估数据更准确。
通过以上评估工具,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孤独症儿童的能力和发展需求,为康复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目标和计划,帮助孤独症儿童克服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对康复训练过程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确保康复效果,为孤独症儿童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
孤独症评定量表(内部资料)目录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2-27B:测试材料……………………………28-29 C:仿画部分评发标准…………………30-35 D:图片指认及指导语…………………36-57E:评分及年龄当量表…………………58-59另附:记分单及测试侧画图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1 A任务:拧开泡泡瓶盖材料:一瓶肥皂泡液,吹泡泡得杆实施:把泡泡瓶放在桌上说,“这就是泡泡瓶"、把瓶子递给孩子,向她简要说明去拧开盖子。
如果她不能打开,就做一下示范,然后再次让孩子拧开盖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自己能拧开盖子。
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但似乎知道必要得一些动作、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得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给做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B任务:吹泡泡材料:同1 A实施:给孩子示范如何吹泡泡,向她说明要照着去做,然后把吹杆递给孩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吹出了一些泡泡。
中间反应:孩子虽未能设法吹出一些泡泡,但似乎知道必要得一些动作(如把吹杆靠近嘴边、收拢嘴唇、吹等)、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吹出,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得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C任务:目光追随泡泡得移动材料:同1 A实施:在实施项目1 B(吹泡泡)得过程中观察孩子。
在示范过程及孩子试图完成任务得时候, 注意她就是否用目光追随泡泡得移动。
功能领域:知觉(视觉)评分:通过:孩子目光明显追随泡泡移动。
中间反应;孩子对泡泡有短暂得注意。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不设法用目光追随泡泡得移动、2任务:不适当地察瞧三个触摸块实施:把三个木块放在孩子面前,向孩子说明去察瞧这些木块,然后注意孩子对木块得反应。
材料:三个触摸块(毛得、糙面得、刻有凹槽得)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对这些木块作出适当得反应(如问这就是什么,或瞧、摸,或拿来堆积木)。
轻度:对木块表现出某种过分得兴趣。
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又可简称为ABC量表。
全部量表包括57个题目,每项选择依次从0~4分为五等,其中0分表示该事件不发生,4分则表示这个事件在该儿童身上表现特别明显,其余类推。
当总分累加达到53分为临界,大于67分则可以诊断为孤独症。
序项目分组评记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12 长时间摇摆身体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感情没有反应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22 经常拍打手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他不紧贴抱他的人)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30 常用脚尖走路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32 不断地重复短句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37 不能指出 5 个以上物体的名称38 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39 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着耳朵40 经常旋转碰撞物体41 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42 一天只能提出 5 个以内的要求43 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44 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45 不是经常被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46 一遍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47 瞪着眼看人,好像要看穿似的48 重复别人的问话或回答49 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的环境不在意50 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来回地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51 对周围东西喜欢嗅、摸或尝52 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53 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里(如走路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做什么事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不吃。
自闭症障碍量表【最新版】
自闭症障碍量表【最新版】自闭症障碍量表(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sessment Scale)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是否存在自闭症障碍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专业人士对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量表内容自闭症障碍量表包含了多个维度的评估项目,以综合了解个体的发展情况。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社交交往能力:评估个体在社交互动、眼神接触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
2. 语言和沟通能力:评估个体在语言发展、交流能力和语言理解方面的表现。
3. 利益和行为特点:评估个体在兴趣爱好、刻板行为和重复行为方面的表现。
4. 感觉和运动功能:评估个体在感官注册、感官适应、运动协调等方面的表现。
5. 智力和认知功能:评估个体在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表现。
量表使用方法自闭症障碍量表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评估人员可以根据量表的指导说明,观察和记录个体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
评估可以通过观察行为、交流和语言测试等方式进行。
量表的使用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包括医生、心理学家、教育专家等。
他们将根据量表的评估结果,结合其他临床观察和测试,综合判断个体是否存在自闭症障碍,并制定相应的干预和治疗计划。
注意事项在使用自闭症障碍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专业性:评估人员需要具备相关背景和经验,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解读。
2. 综合性:量表只是评估的一部分,综合其他观察和测试结果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3. 非确定性:自闭症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疾病,评估结果并不能确定性地判断个体是否存在该障碍,仅供参考和辅助诊断。
结论自闭症障碍量表是一种帮助专业人士评估自闭症障碍的工具。
通过评估个体在社交交往、语言和沟通、利益和行为特点、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智力和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表现,可以帮助早期识别和制定出合适的治疗计划。
然而,评估结果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观察和测试结果,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评估自闭症等级的量表
评估自闭症等级的量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该量表每项4个等级,总分大于30分可诊断自闭症,低于36分为轻-中度自闭症,总分大于36分为重度自闭症。
一、人际关系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害羞、自卫及表示不同意。
2分,轻度异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触,不愿意,回避,过分害羞,对检查者反映有轻度缺陷。
3分,中度异常:回避人,要使劲打扰他才能得到反应。
4分,严重异常:强烈地回避,儿童对检查者很少反应,只有检查者强烈的干扰,才能产生反应。
二、模仿(词和动作)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模仿。
2分,轻度异常:大部分时间都模仿,有时激动,有时延缓。
3分,中度异常:在检查者极大的要求下有时模仿。
4分,重度异常:很少用语言或运动模仿他人。
三、情感反应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情境相适应的情感反应--愉快不愉快,以及兴趣,通过面部表情姿势的变化来表达。
2分,轻度异常:对不同的情感刺激有些缺乏相应的反应,情感可能受限或过分。
3分,中度异常:不适当的情感的示意,反应相当受限或过分,或往往与刺激无关。
4分,严重异常:极刻板的情感反应,对检查者坚持改变的情境很少产生适当的反应。
四、躯体运用能力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适应的利用和意识。
2分,轻度异常:躯体运用方面有点特殊--某些刻板运动,笨拙,缺乏协调性。
3分,中度异常:有中度特殊的手指或身体姿势功能失调的征象,摇动旋转,手指摆动,脚尖走。
4分,重度异常:如上述所描述的严重而广泛地发生。
五、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1分,与年龄相当:适合年龄的兴趣运用和探索。
2分,轻度异常:轻度的对东西缺乏或不适当地使用物体,像婴儿一样咬东西,猛敲东西,或者迷恋于物体发出的吱吱叫声或不停地开灯、关灯。
3分,中度异常:对多数物体缺乏兴趣或表现有些特别,如重复转动某件物体,反复用手指尖捏起东西,旋转轮子或对某部分着迷。
4分,严重异常:严重的对物体的不适当的兴趣,使用和探究,如上边发生的情况频繁的发生,很难使儿童分心。
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
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孤独症评定量表(内部资料)目录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2-27 B:测试材料……………………………28-29 C:仿画部分评发标准…………………30-35 D:图片指认及指导语…………………36-57 E:评分及年龄当量表…………………58-59 另附:记分单及测试侧画图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1 A任务:拧开泡泡瓶盖材料:一瓶肥皂泡液,吹泡泡的杆实施:把泡泡瓶放在桌上说,“这是泡泡瓶”。
把瓶子递给孩子,向他简要说明去拧开盖子。
如果他不能打开,就做一下示范,然后再次让孩子拧开盖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自己能拧开盖子。
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给做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B任务:吹泡泡材料:同1 A实施:给孩子示范如何吹泡泡,向他说明要照着去做,然后把吹杆递给孩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吹出了一些泡泡。
中间反应:孩子虽未能设法吹出一些泡泡,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如把吹杆靠近嘴边、收拢嘴唇、吹等)。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吹出,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C任务: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材料:同1 A实施:在实施项目1 B(吹泡泡)的过程中观察孩子。
在示范过程及孩子试图完成任务的时候,注意他是否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
功能领域:知觉(视觉)评分:通过:孩子目光明显追随泡泡移动.中间反应;孩子对泡泡有短暂的注意.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不设法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2任务:不适当地察看三个触摸块实施:把三个木块放在孩子面前,向孩子说明去察看这些木块,然后注意孩子对木块的反应。
材料:三个触摸块(毛的、糙面的、刻有凹槽的) 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对这些木块作出适当的反应(如问这是什么,或看、摸,或拿来堆积木)。
自闭症评定量表版pep3分析
黄骅星之翼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孤独症评定量表(内部资料)1黄骅星之翼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目录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2-27 B:测试材料……………………………28-29C:仿画部分评发标准…………………30-35D:图片指认及指导语…………………36-57E:评分及年龄当量表…………………58-59另附:记分单及测试侧画图2黄骅星之翼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3黄骅星之翼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1 A任务:拧开泡泡瓶盖材料:一瓶肥皂泡液,吹泡泡的杆实施:把泡泡瓶放在桌上说,“这是泡泡瓶”。
把瓶子递给孩子,向他简要说明去拧开盖子。
如果他不能打开,就做一下示范,然后再次让孩子拧开盖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自己能拧开盖子。
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给做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B任务:吹泡泡材料:同1 A实施:给孩子示范如何吹泡泡,向他说明要照着去做,然后把吹杆递给孩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吹出了一些泡泡。
中间反应:孩子虽未能设法吹出一些泡泡,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如把吹杆靠近嘴边、收拢嘴唇、吹等)。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吹出,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C任务: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材料:同1 A实施:在实施项目1 B(吹泡泡)的过程中观察孩子。
在示范过程及孩子试图完成任务的时候,注意他是否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
功能领域:知觉(视觉)评分:通过:孩子目光明显追随泡泡移动.中间反应;孩子对泡泡有短暂的注意.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不设法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2任务:不适当地察看三个触摸块实施:把三个木块放在孩子面前,向孩子说明去察看这些木块,然后注意孩子对木块的反应。
材料:三个触摸块(毛的、糙面的、刻有凹槽的)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对这些木块作出适当的反应(如问这是什么,或看、摸,或拿来堆积木)。
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的不足
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的不足标题: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的局限性自闭症是一种发育障碍,影响着孩子们的社交交往、沟通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帮助医生和专业人员更好地评估自闭症患者,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被广泛使用。
然而,这一评估工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改进。
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在评估过程中缺乏对个体差异的考虑。
每个自闭症患者都是独特的,他们的症状表现和特点各不相同。
然而,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的标准化程序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导致评估结果可能相对片面。
因此,在评估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特点和需求,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的内容相对固定,无法涵盖自闭症患者的所有表现和能力。
自闭症患者的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在不同的阶段可能会有所不同,而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并没有针对这些差异性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评估。
因此,在评估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结合其他评估工具和方法,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发展情况。
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在评估自闭症患者的社交交往能力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自闭症患者往往表现出社交互动的困难,但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对于评估这方面的能力并不十分细致。
在实际操作中,专业人员需要更多地观察患者的社交行为和互动方式,以获取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在评估自闭症患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自闭症患者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并没有对这些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因此,在评估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运用其他方法和工具,以更好地评估自闭症患者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PEP3自闭症评估量表在评估自闭症患者时存在一些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闭症患者的个体差异、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我们需要结合其他评估工具和方法,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情况。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评估过程中的社交交往能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不足,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完整word版)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
孤独症评定量表(内部资料)目录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2-27 B:测试材料……………………………28-29 C:仿画部分评发标准…………………30-35 D:图片指认及指导语…………………36-57 E:评分及年龄当量表…………………58-59 另附:记分单及测试侧画图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1 A任务:拧开泡泡瓶盖材料:一瓶肥皂泡液,吹泡泡的杆实施:把泡泡瓶放在桌上说,“这是泡泡瓶”。
把瓶子递给孩子,向他简要说明去拧开盖子。
如果他不能打开,就做一下示范,然后再次让孩子拧开盖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自己能拧开盖子。
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给做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B任务:吹泡泡材料:同1 A实施:给孩子示范如何吹泡泡,向他说明要照着去做,然后把吹杆递给孩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吹出了一些泡泡。
中间反应:孩子虽未能设法吹出一些泡泡,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如把吹杆靠近嘴边、收拢嘴唇、吹等)。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吹出,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C任务: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材料:同1 A实施:在实施项目1 B(吹泡泡)的过程中观察孩子。
在示范过程及孩子试图完成任务的时候,注意他是否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
功能领域:知觉(视觉)评分:通过:孩子目光明显追随泡泡移动.中间反应;孩子对泡泡有短暂的注意.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不设法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2任务:不适当地察看三个触摸块实施:把三个木块放在孩子面前,向孩子说明去察看这些木块,然后注意孩子对木块的反应。
材料:三个触摸块(毛的、糙面的、刻有凹槽的)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对这些木块作出适当的反应(如问这是什么,或看、摸,或拿来堆积木)。
轻度:对木块表现出某种过分的兴趣。
自闭症评量表格
代号
A1 A101 A10101 A10102 A10103 A102 A10201 A10201-1 A10201-2 A10201-3 A10201-4 A10202 A10202-1 A10202-2 A10203 A10204 A103 A10301 A10301-1 A10301-2 A10301-3 A10301-4 A10301-5 A10301-6 A10301-7 A10301-8
A10304-2 会拼2-3片的拼图 会拼4-6片的拼图 A10304-3 会拼8-12片的拼图 A10304-4 A10304-5 会拼16片以上的拼图 A10305 会依范例排列组合 A10305-1 会依实物范例排列组合(如:依范例将积木排成火车或桥) A10305-2 A2 A201 A20101 A20102 A20102-1 A20102-2 A202 A20201 A20202 A20203 A20204
会透过触觉配对日常物品(1:3)(如:先给一个玩具车,触摸 后,会从袋子里凭触觉找出相同的小车)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本領域側面圖
评量日期
参考年龄 #DIV/0! #DIV/0!
评量标准: 0分:无反应/完全被动接受 1分:需大量提示诱发/25%独立完成 2分:需少量提示/只表现部分能力/50%独立完成 3分:已具备能力但表现仍不稳定/75%独立完成
长/短期目标
★视觉 ◎注视 头会转向光源 会注视眼前的刺激物(如:光源、人、物) 会注视3-5公尺远处的人、物 ◎追视 会追视视线内移动的物体 头不动,会追视左右移动的刺激物(如:光源、物体) 头不动,会追视上下移动的刺激物(如:光源、物体) 头不动,会追视绕圈移动的刺激物(如:光源、物体) 头不动,会追视快速移动的刺激物(如:光源、物体) 会追视离开视野的人、物 会追视在眼前掉落的物品 会追视移离视野范围的人、物 会追视3-5公尺远处移动的人、物 会逐一点看物体或图片 ◎基础视知觉 会做视觉配对 会配对相同的物品(1:3) 会配对常见的实物和图片(1:3) 会配对相同的图片(1:3) 会配对大小差异显著的物品(如:大人的鞋和小孩的鞋) 会配对大小差异较不显著的物品 会配对形状差异较显著的物品(1:3)(如:○ / △ / □)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最新pep3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报告解析
PEP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报告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实际年龄:发展年龄:教育训练纲要:------------------------------------------------------------------------------------------------------------------------- ------------------------------------------------------------------------------------------------------------------------- ------------------------------------------------------------------------------------------------------------------------- ------------------------------------------------------------------------------------------------------------------------- ------------------------------------------------------------------------------------------------------------------------- 受试者合作程度:评估员:评估日期:PEP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总结儿童姓名:评估日期:评估员:_____________家庭养育环境及家长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测试员发展评分:第一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二页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三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四页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五页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六页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七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八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精品文档PEP心理教育量表—测试项目第九页行为表现能力发展精品文档。
自闭症测评量表(最新版pep3)
自闭症测评量表(最新版pep3)自闭症测评量表 (最新版 PEP-3)简介自闭症测评量表(PEP-3)是一种常用于评估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工具。
PEP-3提供了针对儿童和成人的全面评估,旨在识别他们在社交交往、沟通、游戏和适应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量表结构PEP-3由三个主要模块组成,分别是社交认知模块、沟通模块和适应行为模块。
每个模块都包含了一系列项目,通过观察和与被测者的互动来评估其行为特点。
社交认知模块社交认知模块旨在评估被测者的社交技能和社交互动能力。
它包括观察被测者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时的行为表现,以及对非语言信号和社交规则的理解能力。
沟通模块沟通模块用于评估被测者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它包括评估被测者在语言表达、理解和交流方面的表现,以及捕捉可能存在的交流障碍。
适应行为模块适应行为模块目的在于评估被测者的行为适应能力。
它包括评估被测者的自我调节、注意力、兴趣和追求、应对变化、执行任务等行为表现。
使用注意事项- PEP-3的使用应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并且应注意遵循其指南和规范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量表的评估应结合多个信息来源,包括直接观察、信息收集、家长和教师的报告等,以获得全面的评估。
- 评估结果应经过仔细分析和解读,并结合临床判断和其他相关信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介入和干预决策。
结论自闭症测评量表(最新版 PEP-3)是一种用于评估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可靠工具。
它提供了全面的评估,涵盖了社交认知、沟通和适应行为等方面的评估项目。
使用PEP-3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并结合其他信息来综合评估被测者的情况。
通过使用PEP-3,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又可简称为ABC量表.全部量表包括57个题目,每项选择依次从0~4分为五等,其中0分表示该事件不发生,4分则表示这个事件在该儿童身上表现特别明显,其余类推。
当总分累加达到53分为临界,大于67分则可以诊断为孤独症。
序项目分组评记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12 长时间摇摆身体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感情没有反应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22 经常拍打手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他不紧贴抱他的人)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30 常用脚尖走路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32 不断地重复短句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37 不能指出 5 个以上物体的名称38 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39 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着耳朵40 经常旋转碰撞物体41 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42 一天只能提出 5 个以内的要求43 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44 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45 不是经常被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46 一遍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47 瞪着眼看人,好像要看穿似的48 重复别人的问话或回答49 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的环境不在意50 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来回地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51 对周围东西喜欢嗅、摸或尝52 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53 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里(如走路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做什么事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不吃。
(完整版)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
孤单症行为评定量表(ABC 量表)患儿姓名:性别:年纪:填报表人:与患儿关系:(注:填报人指患儿父亲母亲或与患儿共同生活达两周以上的人)本量表共列出患儿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样表现的57 个项目,请在每项做“是”与“否”的判断,判断“是”就在每项标示的分数打“∨”符号,判断“否”不打号,不要遗漏任何一项。
(注:感觉能力(S)、交往能力(R)、运动能力(B)、语言能力(L)和自我照料能力(S))项目评分S R B L S 1.喜爱长时间的自己旋转2.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 可是很快就“忘掉”3.常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4.常常不可以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5.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转动或乱扔、揉等)6.视觉鉴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点——大小、颜色或地点等的鉴别能力差)7.无交往性浅笑(无交际性浅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浅笑)8.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杂乱(如反“你”说成“我”等等)9.长时间的总拿着某件东西10.仿佛不在听人说话,致使思疑他/她有听力问题11.说话无抑扬顿挫、无节奏12.长时间的摇晃身体13.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己与物体距离预计不足)14.对环境和平时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激烈反响15.当他和其余人在一同时, 对呼喊他的名字无反响16.常常做出前冲、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17.对其余人的面部表情或感情没有反响18.说话时极少用“是”或“我”等词19.有某一方面的特别能力,仿佛与智力低下不相切合20.不可以履行简单的含有介词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把球放在盒子里)21.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惊讶的反响(可能让人想到小孩是聋子)22.常常拍打手23.发大性情或常常发点性情24.主动回避与他人进行目光接触25.拒绝他人接触或拥抱26.有时对很难过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惹起反响)27.身体表现很僵直很难抱住(如打挺)28.当抱着他时,感觉他肌肉废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盼望获得的东西(而不偏向用语言表示)30.常用脚尖走路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损害他人32.不停地重复短句33.游戏时不模拟其余小孩34.当强光直接照耀眼睛时常常不眨眼35.以撞头、咬手等行为来自伤36.想要什么东西不可以等候(一想要什么就立刻要获得什么)37.不可以指出5个以上物体的名称38.不可以发展任何友情(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39.有很多声音的时候常常盖着耳朵40.常常旋转碰撞物体41.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住小便)42.一天只好提出5个之内的要求43.常常遇到惊吓或特别忧虑、不安44.在正常光芒下斜眼、闭眼、皱眉45.不是常常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46.一遍一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47.瞪着眼看人,好象要“看破”似的48.重复他人的问话和回答49.常常不可以意识所处的环境,而且可能对危险状况不在乎50.特别喜爱摆弄并入迷于单一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往返的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51.对四周东西喜爱触摸、嗅和/或尝52.对生人常忽视觉反响(对来人不看)53.纠葛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子内(如走路必定要走必定的路线,饭前或睡前或干什么从前必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样地方或做什么动作,不然就不睡,不吃等)54.常常破坏东西(如玩具、家里的全部器具很快就弄破了)55.在二岁半从前就发现该小孩发育延缓56.在平时生活中到现在仅会用15个但又不超出30个短句来进行交往57.长久凝望一个地方(呆呆地看一处)小计分数总分: S+R+B+L+S该小孩还有什么其余问题请详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症评定量表(内部资料)目录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2-27 B:测试材料……………………………28-29 C:仿画部分评发标准…………………30-35 D:图片指认及指导语…………………36-57 E:评分及年龄当量表…………………58-59 另附:记分单及测试侧画图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1 A任务:拧开泡泡瓶盖材料:一瓶肥皂泡液,吹泡泡的杆实施:把泡泡瓶放在桌上说,“这是泡泡瓶”。
把瓶子递给孩子,向他简要说明去拧开盖子。
如果他不能打开,就做一下示范,然后再次让孩子拧开盖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自己能拧开盖子。
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给做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B任务:吹泡泡材料:同1 A实施:给孩子示范如何吹泡泡,向他说明要照着去做,然后把吹杆递给孩子。
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吹出了一些泡泡。
中间反应:孩子虽未能设法吹出一些泡泡,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如把吹杆靠近嘴边、收拢嘴唇、吹等)。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吹出,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
1 C任务: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材料:同1 A实施:在实施项目1 B(吹泡泡)的过程中观察孩子。
在示范过程及孩子试图完成任务的时候,注意他是否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
功能领域:知觉(视觉)评分:通过:孩子目光明显追随泡泡移动.中间反应;孩子对泡泡有短暂的注意.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不设法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2任务:不适当地察看三个触摸块实施:把三个木块放在孩子面前,向孩子说明去察看这些木块,然后注意孩子对木块的反应。
材料:三个触摸块(毛的、糙面的、刻有凹槽的)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对这些木块作出适当的反应(如问这是什么,或看、摸,或拿来堆积木)。
轻度:对木块表现出某种过分的兴趣。
重度:对木块作出不适当的反应,表现出一些古怪的或过分的感觉兴趣(如尝一尝、闻一闻、困惑地触摸等)。
3A任务:操作万花筒材料:—只万花筒实施:给孩子做示范如何看万花筒以及怎样转动底部。
向孩子说明照样去做,然后将万花筒给他。
功能领域:模仿(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能模仿这一动作去看万花筒并转动底部。
中间反应:孩子设法去看,但不会看万花筒,或者不会转动底部。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看万花筒或转动底部.3 B任务:无利眼材料:同3 A实施:在进行项目3 A(操作万花筒)时,注意孩子是否明显地展示出利眼。
如果孩了用一只眼睛靠近万花筒,然后换另一只眼睛,就重复这项任务。
即递给他万花筒,再次向孩子说明往里面看。
接着注意孩子偏于用哪只眼睛或者不用哪只眼睛,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一表头部分。
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如果己超过5岁,应能明显地展示利眼。
轻度:孩子开始显示出有利眼的倾向。
重度:孩子没有显示利眼。
4任务:按手铃两次材料:一只手铃实施:把铃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引起他的注意(“注意我做了什么”)。
快速连续按铃两次,向孩子说明照样去做(“你来做”或“照我刚才那样做”)。
如果孩子按铃一次或数次,就再次做示范,然后向他说明照样按两次.功能领域:模仿(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能模仿按铃两次.中间反应:孩子能设法模仿但不正确(如按一次或数次)。
如果需再次示范才能模仿正确,亦可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即使再次示范之后,孩子也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按铃.5A任务;把胶泥搓成长条材料:胶泥实施:把一块胶泥分成两块,给孩子一块.示范如何把胶泥在桌子上搓成长条,向孩子说明照样去做.功能领域;模仿(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能模仿测试者,在桌子上把胶泥搓成长条.中间反应:孩子试着用类似的某种方法去搓胶泥,但未能搓成形.通不过:孩子甚至不设法去模仿或不能用所描述的方法去搓胶泥.5 B任务:用胶泥捏成碗状材料:同5 A实施:示范给孩子看如何把胶泥捏成碗状,然后向孩子说明照着去做.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显然能用胶泥捏成碗状.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捏成碗状,但似乎知道必要的动作(如捏、做成形状等).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捏成,并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动作,或者不试着去做.6A任务:将手偶猫套在孩子的手上,要他用手指去操纵它材料:一只手偶猫实施:拿手偶猫给孩子看,告诉他“这是猫”。
把手偶猫套在你的手上说;“我是猫咪。
喵,我要亲亲你”,然后用手偶象征性地亲一亲孩子,但并不真的去亲他.如果孩子没有任何反应,那么就用手偶做出叫、笑、咬、碰等声音或动作,让孩子来参与游戏.接下来,把手偶猫递给他说:“你来当猫咪.”向他说明把手偶套在手上,并鼓励他用手指操作手偶的头部及上肢.功能领域:模仿(动作)评分:通过:孩子把手偶猫套在手上并模仿去操作它的头部和上肢.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试着去模仿(例如能把手偶套在手上,但不用手指去操作它,或者并不能完全把手偶套在手上).通不过:孩子不能或也不试着去把手偶套在手上或者用手指去操作它。
6 B任务:模仿动物(手偶)的声音材料;一只手偶猫和一只手偶狗实施:在实施项目6 A(把手偶套在他的手上)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模仿声音.也就是说当孩子手的时候你要发出“喵喵”、“汪汪”等声音并向孩子说明也这样做.功能领域:模仿(口语)评分:通过:孩子能模仿手偶猫的声音“喵喵”或者模仿你在游戏时发出的任何别的动物的叫声.中间反面:孩子设法去发出任何一种声响来模仿手偶的声音.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模仿发出任何一种声音.6 C任务:与手偶从事复杂的游戏互动材料:同6 B实施:拿一个手偶给孩子,另一个套在你的手上,说:“我们玩什么?”鼓励孩子和你一起使用2个手偶作为主要角色来演出一个小情节.如果孩子没有任何联想或者不能进入某个情节,就提示孩子说手偶正在睡觉、跳舞、去商店买冰淇淋等等.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能用手中的手偶表演一个小情节并与测试者手中的手偶互动.中间反应:孩子仅用自己手中的手偶表演情节,但并不与测试者手中的手偶互动.如果他表演了一个情节并与测试者手中的手偶互动,但在情节表演中并不使用自己的手偶,也可以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孩子不能或不试着用他的手偶表演任何情节,也不与测试者手中的手偶互动。
6 D任务;指认手偶狗躯体的各部位材料:一只手偶狗实施:把手偶狗套在你的手上,举在孩子可能够得到的地方,要他指认狗的a)眼睛b)鼻子c)耳朵d)嘴等.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至少能指认出手偶躯体的上述三个部位.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指出上述一个部位.如果孩子能指出其中至少一个部位的大致方位(例如指着狗的脸代表眼睛),或者如果每次都指着同一个部位(例如指着狗的眼睛代表所有上述躯体部位),若至少有一次正确,同样可以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指认其中任何一个部位。
7任务:指认自己躯体的各部位材料:无实施:不要用任何手势,让孩子指出他自己的a)眼睛b)鼻子c)耳朵d)嘴巴.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至少能指出自己躯体上述各部位中的三个部位.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指认其中一个部位,或者如果孩子至少能指出其中一个部位的大致方位(例如指着他的脸代表眼睛),或者如果每次都指着同一个躯体部位(例如指着自己的眼睛表示所有躯体部位),若至少有一处正确,也可以评为中间反应。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指认任何部位。
*8A任务;完成三块式几何图形的拼图材料:三块式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拼图板。
实施:把三块式几何图形拼图板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三角形的底边要对着孩子.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拼块取出,拼块的捏手一面要朝上,放在模板和孩子中间.要确保每一拼块都不要正对着模板上的图形位置.然后指着模扳向孩子说明去把图形拼块放进去,但不要直接指着任何位置.若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似乎难于理解或完成任务,则拿圆形向他演示一遍.然后拿掉放回桌子,并再次向他说明把这三块图形放进去.功能领域:此项任务从两个功能方面评分: (1)知觉(视觉)及(2)手眼协调评分:(1)知觉(视觉)通过:即使孩子不能把拼块嵌入模板,却能指出三个拼块适当的位置。
也就是说如果他把拼块放在对应的位置附近(如偏上、偏下或未完全放入),而不必向他示范如何去做,则可评为通过。
中间反应:孩子能至少指出三个拼块中—块的适当位置.孩子也不必把此块完全嵌入模板。
如果他需要示范才试图或完成这项任务,也可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甚至在示范之后,孩子也不能或者不试着去指出任何一块的正确放法.评分:(2)手眼协调通过:孩子不需要示范就能把三个拼块完全嵌入到对应的位置上.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把其中一块嵌入对应的位置,或者他需要示范才试着或完成此项任务.通不过:孩子甚至在示范后也不能或不试着把其中任何一块嵌入对应的位置。
8 B任务;表达性辨认三种几何形状(圆形,正方形及三角形)材料:同8 A实施:将三个几何图形拼块放在桌子上,指着圆形问孩子:“这是什么?”对正方形、三角形要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
功能领域:口语认知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辨认三种图形.中间反应:孩子能正确辨认至少一种图形。
如果他把三种形状都说成是一种形状(如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都说是圆形),而且他至少说对了一种,也可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说出任何一种图形的名称或者他不试着去说出。
8 C任务:接受性辨认三种几何形状(圆形、正方形及三角形)材料:同8 A实施:把三个拼图块放在桌子上告诉孩子:“给我圆形”。
如果他不能理解指令“给我”,你可以用“指一指”或“指给我看”、“在哪”等来代替。
对正方形、三角形要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
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地递给你(或指出等)所有这三块图形。
中间反应:孩子能正确地递给你(或指出等)至少一块图形。
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地或者也不试着递给你(或指出等)其中任何一块。
9任务:完成四块式(雨伞、小鸡、蝴蝶、梨)图形的拼图材料:四块式(雨伞、小鸡、蝴蝶、梨)拼图板实施:把拼图板放在桌上,要面对着孩子放。
递给他一个拼图块,并指着模板向他说明把拼块放进去.一旦把这块放进去了,再递给他另一块.对其他几块要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
如果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仍难于理解或完成这项任务,可把四块都示范一遍,然后把拼块拿掉。
再向孩子说明把拼块放入模板。
功能领域:知觉(视觉)评分:通过:孩子不需示范就能正确放入全部四个拼块。
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正确地放入一个拼块,或者他需要示范才去尝试或完成这项任务。
通不过:甚至在示范之后,孩子也不能或不试着去把任何一个拼块放入与其匹配的位置.1 0任务:跨过中线去取得拼图块材料:四块式(雨伞、小鸡、蝴蝶、梨)拼图板实施:把拼图块从拼图板上拿下来,但把模板留在孩子面前.把雨伞、小鸡放在孩子左手方向靠近模板的地方,把蝴蝶、梨放在孩子右手方向,向孩子说明再次把拼图块放到拼图板上.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不止一次越过中线去取得拼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