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三教合一: 中国历史上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大约从东晋开始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 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道、佛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又 合力互补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 20世纪初,历时1600多年。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 道佛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撇开佛、道,就 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涵,就无法 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
以佛治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
外儒内法。
(一)儒家在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过程中,构建起一 个多层次、多因素的文化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 包容性,形成了自我发展、不断更新的内在机制。
宋Biblioteka Baidu理学:援佛入儒
引入佛、道的哲学范畴和方法论对儒学进行全面改造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儒家吸收了法、道、佛 等文化的精华,使儒家文化从一种完全关注现实的形 而下的伦理-政治学说转变为关注形而上的宇宙本体 论的哲学体系,日益趋于成熟和完善。
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变俗投簪者,必待命 而顺动。若君亲有疑,则退而求其志,以俟同悟。斯乃佛 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慧远 借用儒学等传统名词、概念比附、解释佛教的概念和 意义。 --佛教经典翻译中的“格义”法
以儒学的“三畏”拟佛教的“三归”。 以儒学的“五常”喻佛教的“五戒”。
(二)佛、道:向儒学靠拢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凭借政 治上的优势取得了主体文化的地位。道、佛等文化为 了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向儒 学靠拢。
道教的道德关怀: 道教戒律与劝善书的广泛流行,深刻地形塑了中 国人的国民性,对下层百姓的影响更大。
佛教与儒学
佛教极力调和出世与入世、教义与纲常伦理之间的矛 盾。
佛教的中国化
由繁琐的名相分析和苦修解脱转向简约的得意忘言 和顿悟解脱。
在理论上吸收儒家的心性、中庸,道家的自然无为以 及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学说,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 调适,取得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 色的佛教宗派。
儒道释三教交融、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在相互冲突中又相 互吸收和融合,在保持各自基本立场和特质的同时, 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 合精神,造就了多元共存、相融互补的格局,在不 同层面影响着中国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