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924140ec5da50e2524d7f87.png)
于农 田生产 中 南于 科学 技 术 水 平 的 限 制 . 所以在 1 9 8 0年 以 前 . 人们所开发 、 研 究 以及 应 件 】 于农 山 的 化 学 除 草 剂 , 结 构 都 比较 单一 . 品种 的数 量 也 比 较 少 . 最 初 时期 的 除草 剂 是 有 机 除草 剂 . 是一 种 酚 类 化 合 物 使 J 【 + J 时 有 机 除 草 剂 H { 量 比无 机 除 草 剂 要 少 . 对 杂 草的 选 择 性 比较 高. 所 以其 所 获 得 的 除 草 效果 … 般 不 会 太 显 著 化 学 除 草荆 的发 展 历 程 以及 发 展 现 状 : 1 9 7 5年 开 发 j } J 第 1个 高 效 品种 绿 磺 隆 ; 1 9 7 6年磺 酞脉 类 除 草 剂 研 究 获 得 成 功 : 1 9 8 0年 后 为 化 学 除草 剂 鼎盛期 . 每年开发新品种达 1 8个 以 E, l 并 向超 微 、 超高效方 向 发展. 开发超高效 、 广谱 、 低毒 、 高 选 择 性 及 低 残 留 的 除草 剂 新 品 种 . 将防治杂草技术提升到全新水平 : 我 国仪 1 9 9 9年 就 有 4 5个 稻 出 复 配 除 草剂 品种 获 准 登记 .美 同 已 经 研 制 出 的抗 除 草 剂 类 型 及 品种 有 草 甘 膦 、 草 铵 膦 咪 唑 啉酮 类 、 稀禾啶 、 磺 酰类 等 。为减 少 对 土 壤 和 作 物 的 残 留和 伤 害 . 2 0 0 3年 1 2月 3 1日起 全 球 禁 用 的4 5 0种农 药 中 . 有 1 3类 为 除 草 剂 . 其中我同有 1 4种 属 于 被 禁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4f64e1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2.png)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帮助农民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几个应对措施。
一、农药对土壤的影响1.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田中使用后,其中一部分会残留在土壤中,长期累积会导致土壤污染。
2. 靶标和非靶标物种的损害:农药会对靶标物种(如害虫或杂草)产生杀菌、杀虫或除草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一些非靶标物种(如蜜蜂、蚯蚓等对生态系统有益的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3. 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农药的使用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功能,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二、农药对水体的影响1. 农药的径流和渗漏: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会随着降雨或灌溉水的径流和渗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2. 水生动植物的死亡和生态失衡:农药进入水体后,会对水生动植物产生毒害作用,造成一些物种的死亡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3. 饮用水安全问题:农药残留在水体中会给人们的生活用水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三、农药对空气的影响1. 飘散和蒸发:农药的施用会导致一部分农药挥发到空气中,形成农药飘散。
2. 空气污染:农药飘散后,会造成空气中的农药浓度升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造成威胁。
四、应对措施1. 合理使用农药:农民要遵守农药的使用规范,正确选择农药的种类和用量,减少过量使用和滥用农药的情况。
2. 推广生物农药和其他绿色农业技术:生物农药具有较低的毒害性,可用于替代部分化学农药的使用。
同时,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如有机农业、生物灭虫剂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建立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监测,确保市场上的农产品安全可靠。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农民和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了解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环境影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损害。
总结:农药的使用虽然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但也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正确看待化学除草
![如何正确看待化学除草](https://img.taocdn.com/s3/m/7babe32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4.png)
如何正确看待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是目前农田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除草方式。
它能快速、有效地清除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如何正确看待化学除草,需要综合考虑其优劣、应用范围以及安全风险等方面。
首先,化学除草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除草是农田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杂草不受控制,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化学除草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杂草,为农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这是化学除草的重要优势之一。
其次,化学除草的应用范围较广。
化学除草剂能够应用于耕作地面积较大的农田中,也适用于果树、葡萄园以及绿化带等地方的除草。
在一些崎岖、坡地以及河堤等地方,杂草控制难度较大,而化学除草则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在某些场合下,化学除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然而,化学除草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首先,化学除草剂会残留在土壤和农产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其次,化学除草剂不仅可以杀死杂草,也会对害虫和有益生物产生影响,对生态平衡造成损害。
因此,在使用化学除草时,应注意剂量控制、药剂选择以及使用前后的安全措施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化学除草的安全风险。
首先,选择合适的化学除草剂。
不同的化学除草剂剂型不同、活性成分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其次,选择适量使用,并且遵守使用前后的安全操作规范。
比如在使用化学除草剂前,应将家畜放出、将储存产品移至安全区域等等。
最后,在使用化学除草剂后应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不断完善使用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正确看待化学除草需要充分认识其优劣及安全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在效果和安全中进行取舍,选取合适的药剂、适量使用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从而实现优化的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
化学除草是依靠科技手段对耕地、农田进行管理的一种较好方式,但其使用需要谨慎,必须平衡其效果和潜在风险,才能实现长期、健康的农业生产。
化学除草的负面影响
![化学除草的负面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4955f224b73f242336c5ff7.png)
白 粉 虱 防 治 对 策
地区每年发生十几代。平均每雌虫产卵 于地 行间 与 植物 高 度 相当 的 位置 , 每 喷 1 次, 连喷 几次才 能
近 150 粒。近几年冬季暖和, 温室大棚 增多, 该虫无越冬, 周年危害。因化学农
667m 232~34 块, 可大量沾杀成虫。第 六, 选用内 吸型、高 渗透和 熏蒸作 用的
药剂 有: 15% 蚜 虱绝 乳 油 3000 ~4000 倍 液 , 40% 速 克 郎乳油 2000 倍 液, 15% 蓟 蚜净 乳 油 1500~2500 倍液, 19% 克蚜宝乳油 2000~3000 倍液, 2.5% 三氟氯氰 菊 酯乳油 5000 倍液和 2.5% 联苯菊 酯乳油 3000 倍 液 等 。 由于 该 虫 世 代 重 叠, 卵、若虫和蛹附在叶 背, 而目 前缺乏 对各 种 虫态 均有效 之药剂 , 故 每次喷药都要把叶背 喷湿 , 并每隔 5~7 天
( 四) 建议各农 药经销 商正确 引导 农民使用化学除草剂 , 以免 给他人造成 危害, 给自己带来麻烦, 同时影响信誉。
上蔡县农业局 周华迪 苏亚丽 张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年来 , 在 瓜茄、豆类 蔬菜上 常发 药大量使用导致抗药性种群的形 成, 天 杀虫剂喷杀 数不尽, 驱不散, 杀不绝, 菜农称之为白翼仔、小 白蛾, 此虫就是白粉虱。
白 粉 虱 成虫 和 若 虫 吸 食 植 物 汁 液 , 使 叶 片 褪 绿 、变 黄 、萎 蔫 甚 至枯 死 。分 泌 排泄的蜜露污染叶片 和果实, 常引起煤 污 病的大 发生, 致使整 株或 部分 变黑 色 ; 也可传病 , 使蔬菜 减产、劣质 , 甚至 绝收。除严重为 害茄子、番茄、辣椒、青 瓜和菜豆外, 该虫还侵害白菜、萝卜、莴 苣 、甘 蓝 以 及 花 卉 、果 树 和 园 林 植 物 等 , 寄主可达 200 多种。
常见农药的环境影响及检测方法
![常见农药的环境影响及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c9d4d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5.png)
常见农药的环境影响及检测方法农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控制有害的昆虫、杂草和真菌等对农作物的破坏。
这些化学品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
但是,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农药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且会污染我们的水源、土地和空气。
本文将讨论常见农药的环境影响以及如何检测它们的存在。
我们将着重探讨三种主要农药及其影响: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
杀虫剂对环境的影响杀虫剂用于控制农作物上的害虫,但它们也会危害对人和动物有害的昆虫。
然而,有时候将杀虫剂用于农作物上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某些杀虫剂含有有毒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会与土壤和水源接触,从而污染自然环境。
有些杀虫剂使用后会在土壤中残留很长一段时间。
这些化学物质会渗入地下水和河流中,并危及饮用水源的品质。
另外,这些杀虫剂可能也会被其他生物摄入,例如,别的需要以这些水源为生的动物,这些化学物质会在食物链中积累并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
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除草剂主要被用于控制草杂草的繁殖,但是我们却很少考虑它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恰当地使用除草剂会导致环境污染并对土壤造成损害。
最常见的问题是,除草剂会通过土壤表层渗入到水源中,这样,造成的环境污染会导致水源中杂草大量的繁殖并对水质造成安全威胁。
除草剂还会对种植在我们农田中的植物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化学品会对许多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并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动物体内。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除草剂会导致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流失,从而降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杀菌剂对环境的影响杀菌剂常被用于防治作物疾病和保护作物免受真菌侵袭。
但是除虫剂和除草剂一样,杀菌剂也可能导致污染和生态系统的重大影响。
某些杀菌剂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源,他们可以杀死并破坏很多水生生物和植物。
他们还可能对人们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他们可以进入食物链并积攒在食物中。
杀菌剂的降解也非常缓慢,意味着即便不再使用这些化学品,它们再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a1ddbc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4.png)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田除草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农田除草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草,提高作物的生长环境,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化学成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质地的变化和土壤生态环境的恢复等方面,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田除草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目前常见的农田除草剂主要包括草甘膦、草铵膦、草除奈、健草神、喜林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土壤中残留的时间长短、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对土壤质地的影响等都会影响到土壤的生态环境。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的除草剂,虽然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较短,但在土壤中会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有机质,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和质地。
草甘膦还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从而影响土壤中的生态平衡。
农田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土壤的肥力、氮循环、有机物分解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田除草剂的使用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农田除草剂会抑制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菌株的生长,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下降。
这不仅会影响土壤的生态平衡,还可能导致土壤中一些有益微生物的减少,从而损害了土壤的健康状态。
农田除草剂的使用也会影响土壤的质地。
土壤的质地是衡量土壤肥力和透气性的重要指标,而农田除草剂的使用会改变土壤的结构和组成,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农田除草剂中的化学物质会通过土壤的吸附作用而影响土壤颗粒之间的结合力,使土壤变得更加紧密,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
一些农田除草剂中的化学物质还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和有机质的分解速率,从而影响了土壤的肥力。
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恢复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虽然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在不断探索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农药使用与环境影响
![农药使用与环境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24d96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5.png)
农药使用与环境影响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就农药使用与环境影响展开探讨。
一、农药的使用情况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的化学物质的统称,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已经成为常态,几乎所有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都会使用农药。
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污染:农药在喷洒后会残留在土壤中,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污染。
农药残留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2. 水体污染:农药在雨水的冲刷下会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农药残留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水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大气污染:农药在喷洒时会产生挥发,进入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
农药挥发物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长期暴露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4. 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的使用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中的昆虫、鸟类等造成危害,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些农药对非靶标生物也具有毒性,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5. 食物安全问题:农药残留会在农产品中积累,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可能引发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内脏器官造成损害。
三、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的措施1. 推广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农业模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合理施用农药:科学制定农药使用计划,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和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减少农药残留。
3. 生物防治技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捕食者等自然敌害控制病虫害,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4. 定期监测农产品质量: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确保农产品安全。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794e6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5.png)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化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业生产物质,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杂草和病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减少农药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的建议。
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污染水源:化学农药在施用后,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流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易残留在水中,长时间污染水源,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2. 影响水生物种群:化学农药的残留会对水中的生物种群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会对水中的鱼、藻类等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生物的生存能力,破坏生态平衡。
3. 加速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在水体中会诱发藻类大量生长,形成藻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质,使水体变得浑浊,影响水生态环境。
以上种种影响都说明了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施用农药:农民在施用化学农药时,应该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合理施用,减少农药残留。
还可以采取农业生态防治技术,如搭建昆虫诱杀灯、种植花卉与作物间作等,降低农药使用量。
2. 推广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天敌、天敌与病虫害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农田害虫、杂草和病害的农药。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因此可以适当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
3. 建立水体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水体监测体系,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估,在发现农药残留量超标或对水生物造成影响时,立即采取措施减少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对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倡导绿色农业,促使他们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化学农药使用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影响,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减少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化学农药污染的危害
![化学农药污染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0a2425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d.png)
化学农药污染的危害化学农药污染的危害2011年10月08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在田间经常喷洒化学农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某些农药及其代谢物的理化性质稳定,在土壤中的积累而引起了环境污染问题。
土壤环境是受农药污染重要场所。
农药在土壤中长期残留累积的结果,致使农作物及畜产品中出现微量的残留农药,污染了食品,危害人类的人体健康。
(一)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农药是消灭人类与植物病虫害的有效药物,对农林牧业的增产、保收与保存,以及人类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迄今农药的品种已发展到上千种,农药的使用量也急剧增加,成为决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与提高收获量的重要因素。
同时,随着日益增加的化学农药通过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废弃等不同环节大量进入环境与生态系统,因而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主要表现为:(1)有机氯农药不仅对害虫有杀伤毒害作用,同时对害虫的“天敌”及传粉昆虫等益虫益鸟也有杀伤作用,因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2)长期使用同类型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因而增加了农药的使用量与防治次数,也大大增加了防治费用与成本。
(3)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使农药在环境中逐渐积累,尤其是在土壤中,产生了农药污染环境问题。
(4)农药被农作物吸收、进入动物体内,经过生物富集浓缩,使其毒性更大,这就不仅使得害虫的天敌更易受到毒害作用,而且会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的健康。
目前,防止农药污染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关切的环境问题。
农药的使用与农业、林业、牧业等关系密切,因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二)主要的农药类型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按化学组成可以分为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汞、有机砷、氨基甲酸酯类等制剂;按农药在环境中存在物理状态可分为粉状、可溶性液体、挥发性液体等;按其作用方式可有胃毒、触杀、熏蒸等。
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不论在形态、行为、生理代谢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因此,一种农药往往仅能防治某一种病虫害,专用性很强。
化学除草对黄花菜的危害
![化学除草对黄花菜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41533f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1.png)
化学除草对黄花菜的危害黄花菜,又名油麦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和保证农作物的品质,人们常常会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消灭田间的杂草。
化学除草剂对黄花菜的种植和生长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学除草对黄花菜的危害。
化学除草剂对黄花菜的生长环境造成了污染。
化学除草剂主要成分是对苯二酚、草甘膦、氟乐灵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会残留在土壤中,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而进入黄花菜的体内,导致其受到污染。
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污染会影响黄花菜的正常生长,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而且,长期使用化学除草剂会导致土壤的质量逐渐下降,影响农作物的连作连产,加重土地退化的速度。
化学除草剂对黄花菜的品质和安全性造成了威胁。
长期以来,化学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常态,而在这种情况下,黄花菜等农产品中的残留化学物质也会大大增加,这对于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而且,一旦人体摄入了含有化学残留物的农产品,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引发癌症等疾病。
化学除草剂对于黄花菜的品质和安全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
化学除草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学除草剂会导致农田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
化学物质会通过土壤和水源进入自然界,对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和其他植物造成危害,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特别是一些对水生生物和土壤微生物有毒害的化学物质,会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化学除草对黄花菜的危害是极大的。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减少化学除草剂对黄花菜的危害。
农民应该选择更加环保、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比如有机耕种、生物防治等,来代替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减少对黄花菜的污染。
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和残留化学物质的检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c30cd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3.png)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田除草剂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药剂,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农田除草剂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关于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具体影响机制及应对措施。
本文将着重分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为解决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总字数: 157】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不同类型农田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揭示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
2. 探讨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3. 研究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和累积情况,评估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4. 探讨影响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包括除草剂施用量、施用频次、土壤类型等,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施药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为建立更加健康的农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农田除草剂的分类农田除草剂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学药剂,根据其化学成分和作用特点,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主要的农田除草剂分类包括:1. 非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杀伤作用,无法区分靶标作物和杂草。
常见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等。
2. 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可以选择性地对特定的杂草进行防治,不会对作物造成伤害。
选择性除草剂的种类较多,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防治对象可分为草本杂草、禾本杂草等的选择性除草剂。
3. 混合型除草剂:这类除草剂是将不同类型的除草剂混合在一起,以提高除草效果,同时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和成本。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85074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9.png)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要】农田除草剂的使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也带来了一些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除草剂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多样性,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污染土壤水质,减少土壤生物多样性。
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影响,需要综合分析除草剂对土壤的影响并加强土壤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
通过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和选择对土壤影响小的除草剂,可以更好地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增进农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田除草剂、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微生物、有机质、生态系统、水质、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护、生态修复、措施。
1. 引言1.1 农田除草剂的使用意义农田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化学药剂,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田杂草生长会占去土壤养分、水分和阳光资源,不仅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还会增加农作物与杂草的竞争,降低产量和质量。
使用除草剂可以有效地清除杂草,减少化肥和水的使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除草剂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利用率。
杂草与农作物争夺土壤养分,长期以来会使土壤中养分留存不足,影响作物生长。
通过使用除草剂清除杂草,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
除草剂可以节约劳动力和时间。
传统的除草方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工作量大且效率低,而使用除草剂可以减少人工除草的成本和时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除草剂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农业生产过程中,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是两大主要任务。
除草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田除草剂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节约劳动力和时间,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除草剂也存在一些对土壤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控制。
1.2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发现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有机质、生态系统、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除草剂可能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改变,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和群落多样性;除草剂可能会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除草剂可能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除草剂可能会导致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影响土壤的水质和环境安全;除草剂可能会减少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的影响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5656b2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4.png)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的影响
农田除草剂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品,其主要功能就是控制和杀灭作物生长中的草杂树木和杂草,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但是除草剂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土壤的影响,下面就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除草剂是一种比较强的化学药品,它在土壤中的使用会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
有些除草剂会杀死土壤中有益菌群,这些菌群不仅可以分解有机质,还可以抗拒土壤中的病害菌,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
如果土壤中的有益菌群受到了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速度就会下降,从而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
其次,对土壤质地的影响。
除草剂中的化学成分会与土壤颗粒表面矿物质产生反应,影响土壤质地的结构和稳定性。
使用除草剂后,土壤容易产生团聚体,使土壤变得更加板结、致密,对水分的渗透性、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会产生不良影响。
从而会影响到作物根系的迅速生长和养分吸收。
第三,对土壤水质的影响。
部分除草剂中的毒素会影响到土壤水质。
除草剂的使用会让土壤中的化学物质浸入到地下水中,污染水源,严重的会导致水质的降低和污染,从而威胁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
综上,农田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化学品,它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减少草杂树木和杂草对作物生长的干扰。
但除草剂也会对土壤产生不良的影响,可能会降低土壤的质量,关乎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它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尽量减少对土壤的危害,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5d8960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6.png)
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近年来,化学药剂在生活、工业、环境等领域广泛应用,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然而,这些药剂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和改善措施。
一、化学药剂对土壤污染的影响直接和间接的化学药剂使用都会对土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些化学药剂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苯酞、三氯乙烯、石油及其衍生物、农药等,这些物质对土壤的生态功能产生破坏,使得土壤微生物减少,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农药的滥用也导致了土壤酸性和硷性的失衡,这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从而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二、化学药剂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化学药剂对水环境的污染是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化学药剂在生产、使用、运输、储存过程中都有可能泄漏、渗漏、扩散等,进入淡水、地下水和河流等水体中。
这些化学药剂对水体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危害,极大地威胁了水源的质量和数量,给生物生存和水资源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化学药剂对空气质量污染的影响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化学药剂都可能产生有毒气体、有害气体以及可能致癌物质等。
这些物质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都会产生污染,并危及使用人员及周边居民的健康。
此外,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大气质量,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四、化学药剂治理和改善措施为了减轻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发展,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环保教育,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个人职责。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和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对化学药剂的生产和使用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符合环境安全规范。
此外,开展多种技术手段,如回收、净化、利用等,在对化学药剂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的同时,修复和改善环境状况。
最后,强化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实施,对污染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和监管,确保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的影响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0725b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6.png)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的影响
农田除草剂是一种化学药剂,主要用于去除农田中的杂草。
虽然其能够有效控制杂草
的生长,但其使用也会对土壤带来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农田除草剂对
土壤的影响。
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在土壤形成和植物生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农
田除草剂的使用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农田除草剂会降
低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对一些有益微生物的影响比较大。
这不仅会影响土壤的生
态功能,也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除草剂的化学成分可能与土壤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
例如,使
用除草剂后土壤的pH值可能会变化,从而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根系生长和土壤中的某些养分释放。
同时,在除草剂使用中,喷洒药液在土壤表面,可能会造成土壤的保水能
力降低和土壤面层的结构变化。
土壤中的养分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农田除草剂的使用也可能
会改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分布。
一些除草剂对土壤中的某些养分有吸附作用,使之失去
活性,影响植物对这些养分的吸收。
同时,除草剂的使用可能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
和代谢,减少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使土壤的肥力下降。
总的来说,农田除草剂对土壤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包括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影响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分布。
对此,农民在使用除草剂的时候
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和使用,并注意加强土壤管理和保护,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土
壤的不良影响。
除草剂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除草剂对环境有什么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169183f4afe04a1b071defc.png)
除草剂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除草剂是近2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农药类型,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除草剂的品种也逐渐增多。
在我国研制和投产的除草剂也已达数十种。
除草剂2,4,5-涕具有致畸作用,对除草剂的安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除草剂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残留物对敏感后茬轮种作物产生药害,甚至发生在施用2~3年后。
苄嘧磺隆是全球范围内大面积施用的内吸型、传导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其极易对生态环境、粮食作物产量、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潜在的危害。
部分除草剂在大面积推广中产生药害,尤其是隐性药害对产量影响很大,造成除草不增产或者除草减产的不良后果。
由于栽培耕作制度变化、广泛应用除草剂、除草剂混用、转基因作物等问题,引起杂草群落变化,杂草抗药性增强,致使常用除草剂药效明显下降,不同作物对除草剂的要求差异较大。
如何解决对后茬作物毒害问题,成为除草剂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在除草剂大面积使用中,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则是难以避免的。
主要的原因有雾滴挥发与飘移、土壤残留、混用不当、施药器械性能不良、作
业不规范、误用、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及异常不良环境条件等。
提醒您: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大家在日常时一定要做好草害防治措施,以免除草剂影响环境,另外大家也可多了解一些草害知识帮助自己,比如草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和生物灾害知识、自然灾害知识都是非常有用的。
浅谈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56ce9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6.png)
浅谈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化学除草剂是一种用于除去不需要的杂草和植物的化学药剂。
它通常包含有机磷、喹草酮和草甘膦等化合物。
尽管化学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它们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对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一些化学除草剂会残留在土壤中,并且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流失。
有机物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质量和肥力起着关键作用。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还会破坏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减少土壤中有益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
这可能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化学除草剂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当化学除草剂喷洒在植物上时,有部分药剂会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流进入地下水和水体中。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并且在水体中长期积累。
长期暴露于含有化学除草剂的水体中的生物会受到损害,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化学除草剂残留在水体中可能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对水源地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化学除草剂也会对非目标植物造成负面影响。
一些化学除草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不仅可以除去目标杂草,还会对周围的植物造成损害。
这些非目标植物的死亡可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化学除草剂的错误应用和过量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过量使用化学除草剂会造成农药残留的问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另外,错误的应用可能导致化学除草剂进入空气中,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这些污染物可能通过风传播到附近的农田和自然环境中,进一步扩大环境的影响范围。
为了减少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农药使用量和频次是一个重要的措施。
农民可以通过采用综合管理系统来降低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例如合理轮作、优化灌溉和施肥方案等。
此外,开发更环境友好的除草剂和推广有机农业也是减少化学除草剂对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
总之,化学除草剂虽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adb19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9.png)
浅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田除草剂是一种防治农田杂草生长的化学药剂,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农田除草剂的主要成分及其对土壤的影响。
农田除草剂通常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有机物,它的主要成分有草甘膦、氟乐灵、草铵膦等。
这些成分在使用时会随着喷洒在农田上,然后渗入土壤中。
一些成分可能会在土壤中积累,对土壤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产生一定的毒性影响。
除草剂的使用也可能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影响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我们需要分析农田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参与着土壤有机物分解、养分循环和土壤结构形成等重要过程。
除草剂的使用可能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
一些研究表明,除草剂的使用可能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功能。
农田除草剂对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土壤肥力是衡量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除草剂的使用可能会改变土壤的肥力,降低土壤的养分含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除草剂的使用也可能会影响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增加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
在使用除草剂的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轻其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可以选择低毒性、低残留的除草剂产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和频次。
可以采取农业生态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
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和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轻农田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化学除草对黄花菜的危害
![化学除草对黄花菜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11beab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e.png)
化学除草对黄花菜的危害黄花菜是一种常见的野生食用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们为了提高产量,常常采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田间的杂草,这却给黄花菜的生长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除草对黄花菜的危害。
化学除草剂会导致土壤污染。
化学除草剂通常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一旦喷洒到田间,这些化学物质就会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污染。
长期以来,土壤的污染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大量减少,影响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生长。
对于黄花菜而言,它通常生长在山坡地或者荒地上,这些地方更容易受到化学除草剂的污染,导致黄花菜的生长环境恶化。
化学除草剂会对黄花菜的生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化学除草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杂草的生长来减轻农作物的竞争压力,但是有些化学除草剂并不会区分目标植物和杂草,一旦喷洒到田间,就会对黄花菜的生长产生影响。
有的化学除草剂会通过土壤中的水分和气体传导到植物体内,直接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养分吸收,导致黄花菜的生长发育受损,甚至死亡。
化学除草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黄花菜生长的地方可能离村庄较近,有机农庄也会在周围种植其他蔬菜,如果使用了化学除草剂,其中的有害物质就可能通过土壤和水分传导到黄花菜和其他蔬菜中,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许多化学除草剂中的化学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如果长期摄入这些被污染的黄花菜或其他蔬菜,就会增加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化学除草对黄花菜的影响。
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化学除草剂的危害性,并指导他们使用更加环保和安全的替代品,比如有机除草剂或者物理除草方法。
应该加强对黄花菜的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从田间到市场的每一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化学除草剂的监管和管理,通过制定更为严格的农药使用标准,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测,遏制不法商贩和生产者的非法行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百草枯等除草剂的危害性
![百草枯等除草剂的危害性](https://img.taocdn.com/s3/m/c063042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3.png)
百草枯等除草剂的危害性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除草剂的使用逐渐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在养殖、种植、园林等领域中,除草剂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百草枯等化学除草剂的危害性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百草枯是一种广谱性杀草剂,被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园林、道路两侧以及公园绿化等领域。
百草枯等化学除草剂能够快速有效地杀死草地和杂草,使其很好地被人们所接受。
但是,这些化学除草剂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首先,百草枯等除草剂可能会残留在农作物和水源中,对环境造成危害。
如果使用不当,这些化学除草剂在治草的同时也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危害植物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其次,百草枯等除草剂对人体也有极大的危害性。
它们不仅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还会损害人体的免疫力和神经系统,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长期使用或经常接触百草枯等化学除草剂的人群,如农民、园林从业者等,易患上肝脏病、肺癌、甲状腺疾病等疾病。
此外,百草枯等除草剂也可能对动物造成伤害。
一旦动物误食含有这些化学物质的植物或草地,就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问题。
这对于动物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因此,为了减少化学除草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生物除草剂。
生物除草剂是一种呈液态或粉末状的杀草剂,它可以利用自然的生命波动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达到治草的效果。
与百草枯等化学除草剂相比,生物除草剂是一种更加安全、环保的选择。
总的来说,虽然百草枯等化学除草剂具有轻便快捷、高效易用等优点,但是它们所造成的环境和身体危害,让人们警惕。
因此,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充分认识到百草枯等化学除草剂的危害性,逐渐转向安全、环保的生物除草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种植、绿色生活,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除草剂对生态的影响
解决对策
化学除草剂;发展进程;现状;危害;对策
用化学除草剂有防治杂草具有效果好、工效高、成本低及简便易行等特点,在“三农”经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农业稳定、快速、健康发展贡献巨大。
但因在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不规范,残存在土壤、作物中的化学除草剂已成为改造生态环境的重要瓶颈,如何减缓生态危害、加强综合治理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很强的现实和发展意义。
1化学除草剂的发展进程
化学除草剂2,4-D在1942年被发现与应用,自此化学防治杂草技术开始应用于农田。
但人们在1980年以前开发利用的化学除草剂品种少且结构单一,最早的有机除草剂为酚类化合物,与无机除草剂相比,其优点是用量低,但对杂草的选择性高。
1975年Levitt开发出第1个高效品种绿磺隆,1976年磺酞脉类除草剂研究获得成功[1]。
1980年后为化学除草剂鼎盛期,每年开发新品种达18个以上,并向超微量、超高效方向发展,开发超高效、广谱、低毒、高选择性及低残留的除草剂新品种,将防治杂草技术提升到全新水平。
我国仅1999年就有45个稻田复配除草剂品种获准登记,美国已经研制出的抗除草剂类型及品种有草甘膦、草铵膦咪唑啉酮类、稀禾啶、磺酰类等。
为减少对土壤和作
物的残留和伤害,2003年12月31日起全球禁用的450种农药中,有13 类为除草剂,其中我国有14种属于被禁范围。
2使用现状及危害
2.1使用现状
农业部农推中心2008年数据显示,全国除草剂总需求量7万t,选择性强、安全高效的除草剂需求量增加。
我国市场广泛应用节嗜磺隆、胺苯磺隆、氯磺隆、毗嗜磺隆、苯磺隆、玉嗜磺隆、烟啼磺隆、氯喀磺隆等,已成为实用型农业技术,在农药产品所占比例最大。
2.2除草剂对人体和自然的危害
“除草剂”是近些年来广泛用于农业除草,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倍受广大农民青睐的新型产物;人们也正是看重了“除草剂”的这一优点,才被大量生产和广泛推广应用;切不知“除草剂”在给农业生产带来利益的同时却隐藏着巨大的危害:
“除草剂”的持续使用可导致自然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物种还很有可能遭到灭绝。
在喷施“除草剂”的过程中,由于“除草剂”的挥发和风的作用,使部分“除草剂”成分漂浮于空气中,从而产生季节性的空气污染。
农耕时节,若你漫步于农田的公路及小道时,就一定能闻到一股刺鼻难闻的气味。
漂浮在空气中的“除草剂”在风的作用下还会被吹落到很远的林间山野,这样就会导致自然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除草剂”可危及人畜,使人畜的患病机率严重增加。
人在食用喷施“除草剂”所产的粮食时,也一定会在人体内蓄积有“除草剂”成分,无论其成分蓄积于人体的哪个脏器,都会给其脏器功能造成影响;此影响一旦超出极限立刻就会产生病变。
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是个不相同的;也就是说不可能所有食用过药物除草的粮食的人都会发病,但我可以断定蓄积于人体内的“除草剂”成分定会给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近些年来人的脱发、各类白血病、各种肿瘤、肾坏死、股骨头坏死等各种病人的增多,绝大部分都与“除草剂”有关;特别是儿童和幼儿的白血病及肿瘤的增多,可断定与“除草剂”有直接关系。
真不敢想,长此下去人还怎样生存?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为了万物同现,专家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对“除草剂”予以关注,并应能尽早采取措施,早些停止生产和使用有害于身体健康和破坏自然环境的“除草剂
除草剂残留药害已经成为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使得对水和土壤中除草剂残留的测定成为该除草剂应用的前提。
受土壤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残留物对敏感后茬轮种作物产生药害,甚至发生在施用2-3年后。
苄嘧磺隆是全球范围内大面积施用的内吸型、传导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其极易对生态环境、粮食作物产量、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潜在的危害[5-6]。
部分除草剂在大面积推广中产生药害,尤其是隐性药害对产量影响很大,造成除草不增产或者除草减产的不良后果。
由于栽培耕作制度变化、
广泛应用除草剂、除草剂混用、转基因作物等问题,引起杂草群落变化,杂草抗药性增强,致使常用除草剂药效明显下降,不同作物对除草剂的要求差异较大。
如何解决对后茬作物毒害问题,成为除草剂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减少化学除草剂危害的对策
3.1加快政策法规建设,健全化学除草剂残留处理制度
农业环境保护立法,目的是保护现有生物物种栽培,协调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前,要从全球环境考虑农业生态系统环境立法,将依然处于空白领域的土壤污染作为重要研究领域进行立法和修订,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2加强标准体系制订,为除草剂污染提供治理标准积极对接国际环境质量标准,改行政手段为技术手段,总结先进生产经验,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增加化学除草剂污染在治理标准体系中的比重,完善农业环境技术控制、标准控制体系,科学制订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3.3加强除草剂使用培训,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残留
建立农民培训长效机制,引导农民科学使用除草剂,树立环保意识。
广泛开展农村环境调查研究,依据区域经济选择除草剂类型,做到科学合理施用,减少除草剂残留量。
3.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综合治理除草剂残留环境
政府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发展绿色农业,鼓励生产、经营企业推行优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并对从业者给予经济补偿,通过降低税费等措施,达到有效减少未来农业生产中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危害。
3.5加强政策引导,注重舆论宣传建设
农业中农药、化肥、化学除草剂等大量使用引发的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
我国该坚持政策引导、舆论宣传,调结构、转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加强政府与除草剂生产经销企业间的合作,大力宣讲有关环保知识,改变除草剂的乱用、滥用局面。
3.6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建设
加大科研攻关,鼓励技术创新,研发新型降解和低毒、无毒、低残留、无残留的化学除草剂,利用助剂控制长残留除草剂,利用解毒剂解除毒害作用,利用活性炭吸附清除残留,应用微生物修复筛选和构建高效菌株修复污染的土壤,从技术源头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7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力度
增强环保法治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素养,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执法监督。
监控除草剂生产企业,在除草剂使用前进行生物技术测定,实行严格的淘汰制,科学监测使用过化学除草剂的土地,按“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罚”的原则承担社会责任,将化学除草剂使用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引导农业向环境友好型发展。
4参考文献
[1] 欧阳天贽.除草剂节嗜磺隆在几种粘粒矿物与地带性土壤表面的吸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崔广平.论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法律对策[J].当代法学,2005,19(5):135-140.
张蓉.几种磺酞腮类除草剂高效薄层析残留测定技术及应用[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3.
林晓燕.节啥磺隆降解菌的分离鉴定特性研究及生态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杨丽.安全剂 R-BAS-145138对绿磺隆、单嘧磺隆和金豆解毒效果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5.
张艳.多孔木炭固定化微生物对土壤中苄嘧磺隆的吸附和降解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
柏连阳.芽前水田除草剂混用对水稻安全性的联合作用与机理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0.
丁伟.耐豆磺隆甜菜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