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座位选择问题(数学建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室座位选择问题

摘要

本文研究交大两种教室在不同的影响条件下对于最佳座位的选择问题,构建线性离散加权模型的评价体系,从仰角α、视角β和学生与老师的距离L三个不同的影响因素来研究最佳位置。

针对问题一,在不考虑老师的影响因素下,分别对普通教室和阶梯教室的最佳位置进行研究。我们需要在获得本题相关数据的前提下设置一个数学量建立一个评价体系,通过该数学量的取值来评价座位的最佳程度。对于此问题的评价体系,由于最佳位置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且每排座位都可以看作离散的个体,故采用线性离散加权模型对

α和β进行客观的加权的出每排座位的满意度。首先,我们算出每排的α角与β角的大

小,然后对其进行数据的一致化处理,α为极大型数据,而β为中间型数据,我们统一将数据转化为极大型。于是我们将β减去30°加绝对值,之后再取倒数,得极大型数据,再用极值化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然后用变异系数法对视角和仰角加权,最后建立线性离散加权模型进行求解。最终在客观赋权的基础上求出普通教室的最佳座位位于第6排,满意度为0.7191,阶梯教室的最佳座位位于第4排,满意度为0.8852.

对于问题二,在考虑座位与距离老师远近产生的影响下,分别选出普通教室和阶梯教室的最佳座位。大致步骤同问题一相似,只是多了一个评价指标,既座位与老师的距离,座位越靠前越容易集中精神,也越好。我们把距离与老师的影响视为线性相关,从而把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转化为与老师距离的大小,所以需要求出每排座位的距离,进行预处理与加权,再建立线性离散加权模型进行求解。最终在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确定普通教室的最佳座位位于第6排,满意度为0.5470,其中第1排与第6排的满意度比较接近,阶梯教室的最佳座位位于第四排,满意度为0.7980。

由最终结果可知,通过变异系数法所确定的β的权重明显高于其他两个评价指标,致使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β的取值,而α与距离L的影响相对不大,这主要因为我们是通过客观的变化规律对指标取得相应的权重,完全忽略了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针对本文的特点,由于评价的对象与指标比较少,且贴近实际生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查同学们的想法来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所以,为了保留指标的自身变化,同时力争减少赋权的客观随意性,使属性的赋权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我们运用了主客观赋权法对变异系数法进行了优化。

本文的最大特色,便是在客观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将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使属性的赋权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而更加贴近实际,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线性离散加权模型预处理无量纲化极大型极值化法

变异系数法主客观赋权法

一、问题提出

自高中升入大学,许多学生一下子从紧张的学习进入到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也有一部分同学依旧保持着热忱的学习热情,在大学上课前抢着去占座位。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六号楼的教室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教室,一类是阶梯教室,下图为两类教室的剖面图。据悉,座位的满意程度主要取决于视角α和仰角β,视角α是学生眼睛到屏幕上下边缘的夹角,α越大越好;仰角β是学生眼睛到屏幕上边缘与水平线的夹角,β太大会引起人的头部过分上仰而引起不适,最适宜的角度大约为30,另外所占座位越靠前排越容易集中精神,也越好。

如图,设屏幕下边缘距地面高度为1h ,屏幕高2h ,普通教室第一排与屏幕的水平距离为1D ,阶梯教室第一排与屏幕的水平距离为2D ,每一排的距离为d ,普通教室总共为学生平均坐高为c (指眼睛到地面的距离)。已知参数1 1.2h =,23h =,13D = ,

24D =,0.5d =, 1.1c =(单位:m ),普通教室总共有8排,阶梯教室总共有14排且从第6排开始有阶梯,每节阶梯有一排座位且高度为0.1m 。(如图所示)

1、假设不考虑座位与距离老师远近产生的影响,请分别选出普通教室和阶梯教室的最佳座位;

2、考虑座位与距离老师远近产生的影响,请分别选出普通教室和阶梯教室的最佳座位。

二、基本假设

1、假设最佳座位不受个人习惯、成绩、视力和学科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统一标准客观对待;

2、假设在同一排座位的满意度相同,不受左右的影响;

3、假设老师站位距离黑板1.2米处,且不考虑老师的移动问题;

4、假设同学到老师的距离为同学眼睛距老师所站之处1.1米高处质点的距离;

5、假设老师的影响与同学到老师的距离线性相关;

三、符号说明

四、问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学生对座位的满意程度主要取决于听课时的视角α,仰角β以及距离

30越好,与老师的距离越近越好,最佳位置就老师的距离,α越大越好,而β越接近0

是要在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使学生对三者的综合满意程度达到最大。

本文主要通过对水平视角α,仰角β以及距老师的距离进行无量纲化,再分别对三

者取权重,从而建立一个非线形型离散加权模型。

针对问题一,不考虑座位与距离老师远近产生的影响,分别求普通教室和阶梯教室最佳座位所在。首先,我们算出每排的α角与β角的大小,然后对其进行数据的一致化

处理,全部转化为极大型数据,然后再进行无量纲化与加权,最后建立非线性离散加权模型进行求解。

对于问题二,在考虑座位与距离老师远近产生的影响下,分别选出普通教室和阶梯教室的最佳座位。大致步骤同问题一相似,只是多了一个评价指标,既座位与老师的距离,座位越靠前越容易集中精神,也越好。我们把距离与老师的影响视为线性相关,从而求出每排座位的距离,进行预处理与加权,再建立线性离散加权模型进行求解。

最后,我们考虑到β所占权重太大,过于客观,其实很多同学对座位的选取是凭主

观意识来进行的,所以我们改进了对数据加权的方法,采用主客观赋权法,从而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更具有说服力。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 问题一模型建立与求解 5.1.1 问题一的分析

针对问题一,不考虑座位与距离老师远近产生的影响,分别求普通教室和阶梯教室最佳座位所在。对于普通教室,总共有8排,第一排距黑板距离D 为3m ,第一排距老师1.8m 。对于阶梯教室,总共14排,从第六排开始有阶梯且每排阶梯上升0.1米。第一排距离黑板距离为4米,距离老师2.8米。两阶梯教室每排宽度为0.5米,黑板距离地面h 为1.2米,黑板高度为3米,第一排学生视线距离地面1.1米。仰角为β,视角为α。首先,我们算出每排的α角与β角的大小,然后对其进行数据的一致化处理,统一转化为极大型数据,然后运用极值化法对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再通过变异系数法算出每个指标对应的权重,最后建立非线性离散加权模型求出最佳座位。 5.1.2 问题一模型的建立

针对α,β两个指标,α越大越好,β越靠近30°越舒适。虽然α与β的单位都是度,但却为两个不同的评价指标,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α与β进行一定的处理。

(一)普通教室

①α与β的求解: 根据题意得 d

1-n D 1.0h 12arctan )(++=β

d 1-n D 1.01arctan )(+-=βα (n=1,2···,8) 于是可分别得到八排座位对应的α与β值,见表1.1.1 ②数据的一致化处理:由题意可知,α为极大型数据,而β为中间型数据,我们统

一将数据转化为极大型。于是我们将β减去30°加绝对值,之后再求导,得极大型 数

据 S β=︒

-301

β

结果见表1.1.2

③数据的无量纲化:α与β是两个不同的评价指标 ,要想将它们进行比较,我们采用了极值化法将其无量纲化,既

min max min

i

--=X χ

,得到α与β的两个在[0,1]之间的无量纲X α,X β,见表1.1.3 ④变异系数法加权:α与β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通过客观的加权法,既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