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论文
大学生医疗保险论文
大学生医疗保险论文范文一:商业保险下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模式研究摘要:本文以国内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合作模式为借鉴,以辽宁社会医疗保险实际运行状况为基点,结合辽宁省商业保险机构的管理资源与优势,提出了未来辽宁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商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一、我国现行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模式简介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保险。
其中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由人社部门负责,新农合由卫生部门负责。
由于城镇居民与新农合的保险在基金筹集与运作方式极为相似,我国有地区将两个板块医疗保险合并运行,如浙江嘉兴和江苏常熟,未来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统一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经济形成后两种保险制度合并是必然趋势。
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保障能力,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提高医保经办效率,切实保障公民的医疗保障权利。
我国各地陆续在原基础医疗保险制度之上增加补充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目前,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商业保险机构参与运作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河南新乡为代表的业务委托管理模式,即将医疗保险业务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办理,政府向商业保险公司支付服务费用,商业保险公司不承担基金收支风险,是一种管办分离的保险运行机制,这种模式有效利用保险公司专业化、网络化的服务优势,减轻政府办医保的增员增编困境有效提高政府效能,不足之处是缺乏风险共担机制,未能有效利用保险公司的风险防控管理能力。
第二种模式是广东湛江的风险保障模式,即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每年划拨保险资金的15%给合作的商业保险公司购买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共同承担社会医疗保险经营风险,保险公司采取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经营社会医疗保险,有效提高了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并强化了医疗服务风险管控能力,不足之处是商业保险只局限参与补充医疗保险的运作管理,未能涉足基本医疗保险领域管理。
第三种模式是以平谷为代表的共保联办型,该模式是政府将所有医保基金的50%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进行商业化管理,双方各承担50%的基本医疗赔付责任。
农村医疗保险论文(医疗保险论文)泰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及其启示
农村医疗保险论文(医疗保险论文)泰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及其启示【摘要】泰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历经演变,近年来,泰国政府提出全民健康保险计划(简称“30铢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全民覆盖。
“30铢计划”具有“利贫”性,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健康卡制度的延伸。
针对农村的健康卡制度提高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和可及性。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卡制度密切相关,其最大亮点是大力发展初级卫生保健。
总之,泰国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在筹资方式上以国家投入带动需方筹资,在服务内容上高度重视初级卫生保健,具有鲜明的泰国特色,对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泰国;农村;医疗卫生;启示一、泰国的全民健康保险计划泰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一是从传统到现代的体制改革阶段(1888~1976年)。
这段时期最为引人注目之处是增加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在地理上的覆盖,人们对西医疗法日渐接受。
二是改革初级卫生保健和筹资,提高了特定群体的卫生可及性(1977~2000年)。
在这段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有两大变化:首先是在1978年的阿拉木图会议后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被普遍接受和实施;另一个变化是改革卫生筹资以提高特定人群的卫生可及性,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有医疗福利计划(Medical Welfare Scheme,MWS)、国家公务员医疗保障制度(Civil Servant Medical Benefit,CSMBS)、社会保障计划(Social Security Scheme,SSS)和健康卡制度。
三是基本医疗卫生的全民覆盖和初级卫生保健的加强(2001~至今)。
为了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制定了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30铢计划”。
2001年泰国政府提出了全民健康保险计划,向国民承诺建立一个新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简称“30铢计划”。
在试点基础上,2002年颁发《国家健康保险法》(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Act),“30铢计划”在全国推行。
医疗保障论文(最新推荐8篇)-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
医疗保障论文(最新推荐8篇)-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随着城镇医保改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不断推广和普及,各级医院纷纷在医院内部进行了不断地调整和探索,从机构的设立,制度的建立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对医院的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是医疗保障论文8篇,供大家阅读。
医疗保障论文第一篇:农村留守医疗保障法律问题与建议摘要:农村留守作为当代社会弱势群体之一,权利的享有、实现及救济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理论界经过不断探索,在充分考量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覆盖范围广、医疗卫生设施条件有限的现状后,沿着三维的综合思考路径,将传统医疗与商业医疗等多层次医疗保障方式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当前农村现状的医疗卫生保障经济模型。
为了缓解农村留守看病难的巨大压力,解决农村留守因病致贫的问题,进一步维护农村留守所享有的医疗保障权利,如何在法律层面上解决当前农村医疗条件及保障措施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村留守; 医疗保障; 法律制度;1 我国农村留守的医疗保障现状1.1 农村医疗保障的定义美国于1935年签署的《社会保障法》中第一次提到社会保障一词,而后理论界及国际组织将其理解为以社会和国家为责任主体,为提高全体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提供福利保障的统称,并确认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就经济学理论而言,农村留守医疗保障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商品,兼具医疗服务的外部特征和公共产品的一般特征,指按照《宪法》的规定,立足于充分保障和人格尊严,由国家、集体和个人3方公共筹集资金,以农村留守为服务对象,并依据不同比例进行补偿的所有类型的医疗保障产品。
1.2 我国农村留守医疗保障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了满足我国维护、履行社会责任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制定了一系列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
与此同时,医疗数据库、云共享平台等互联网信息产品逐步进入医疗保障体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有望建立农村医疗保障数据库,为农村留守的医疗保障奠定政策和技术基础,因此,不断完善农村留守医疗保障法律制度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
医疗保险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医疗保险系统--毕业设计论文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姓名:肖飞学号:A093GZ*************:**芬系名:计算机科学系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09计算机网络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日摘要保险合作社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国际和国内的经验表明,现代保险合作社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则是管理的关键。
在如今信息科技如此发达,作业与管理如此智能化的今天,可是大范围国内区域还是填表统计方式进行参保,报销的程序也更是复杂,这不仅导致工作效率地下,其步骤的复杂性也让部分打算参保的人员望而却步。
本保险合作社系统就是针对当前的这种现象,为提高医保工作的效率,方便大众尤其是农村地区参保而开发的。
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经过分析和比较,我们决定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设计和开发。
在开发工具上,我们选择了小巧而灵活的VC,为了保证界面的友好性,我们采用SKINMAGIC来动态加载皮肤。
整个系统由若干个表单、类、报表以及一个主菜单组成,有项目管理器统一管理全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用户可以通过主菜单或总表单调用系统的各项功能。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由于我们的系统要求,采用它完全可以适合我们的工作需求,并且它所支持的数据类型十分丰富,维护简便,费用比较低。
目录第一章保险合作社管理系统问题定义 (1)1.1课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2)1.3国内外发展概况 (2)1.4本章小结 (3)第二章需求分析 (3)2.1背景分析 (3)2.2开发工具选择 (3)2.3功能分析 (6)2.4性能分析 (7)2.5运行环境 (7)2.6本章小结 (8)第三章总体设计 (8)3.1系统设计原理 (8)3.2功能模块设计 (9)3.3本章小结 (11)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11)4.1数据库设计规则 (11)4.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1)4.3数据库关系模型设计 (13)4.4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3)4.5本章小结 (15)第五章系统实现 (15)5.1登录模块的实现 (15)5.2参保信息录入模块的实现.............................. . (16)5.3报销申请管理模块的实现............................................. .16 5.4报销审批管理模块的实现............................................. .17 5.5报销费用管理模块的实现............................................. .18 5.6员工信息查询模块的实现............................................. .19 5.7本章小结 (19)总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第一章保险合作社管理系统问题定义1.1课题背景保险合作社制度在我国很早就开始实行,例如我国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统称为职工保险合作社。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可以说三农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农民问题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农民。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愈发严重。
尤其对于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讲,仍旧在温饱线上挣扎,医疗状况非常差,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更是比拟突出。
农民的就医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势在必行.200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开场试点。
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根本医疗卫生问题进展大规模的投入。
从2003年开场,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历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根底,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到达了72.6%。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21年的覆盖面到达农村的80%以上。
2021年2月1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2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这份文件明确,202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围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到达70%左右。
一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论根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业人口为主,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农民就医问题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整个农村医疗保障的主体与核心,它的特殊性和社会性直接决定了政府在合作医疗中应承当的责任。
我们首先从公共品理论入手,再通过农村合作医疗的特殊性和社会性来对其进展分析。
1公共品理论概述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在其著名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首先对公共品进展了系统论述,并给出了公共品的经典定义:纯粹的公共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
社会医疗保险论文范文3篇
社会医疗保险论⽂范⽂3篇社会医疗保险论⽂社会属性和强制性原则使社会医疗保险与营销之间似乎缺少某种纽带和联系。
然⽽,在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构建和社会医疗保险由“城镇”向“全民”跨越的过程中,以营销的观念和⼿段来推动“⼴覆盖”⽬标的实现,不失为⾮常之举。
1对社会医疗保险需不需要营销的讨论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就是将多层次体系下的各险种,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优质的顾客(参保者)价值,获得、保持和发展参保⼈群。
当“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便得以实现,医疗保险扩⾯⼯作也变得简单有效,“⼴覆盖”、“⼤数法则”等迎刃⽽解。
1.1从市场⾓度看,医疗保险和其他保险⼀样,是⾮渴求商品医保经办机构必须主动推销和积极促销,善于使⽤各种推销技巧寻找潜在顾客,甚⾄采⽤⾼压式的⽅法说服他们接受其产品,从⽽使更多的⼈群加⼊到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来。
1.2从医疗保险的需求特性看,疾病发⽣的随机性造成对医疗保险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我国医疗保险起步迟,保险制度不完善,医疗保险市场处于短期⾮均衡状态。
受收⼊、保险意识、效⽤偏好等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群还没有被纳⼊医保体系。
由于潜在的医疗需求没有得到释放,医院的市场化取向得不到有效满⾜,其利益、运营效率甚⾄是社会福利都受到了损害。
营销就是善于为医疗保险刺激出需求,促进市场的均衡运动。
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应该通过营销试图去影响需求的⽔平、时机和构成。
1.3从社会属性看,“城镇”向“全民”跨越后,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扩⾯⼯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来的城镇职⼯医疗保险,参保群体是城镇各类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劳动者,通过政府的强制性⼒量使医疗保险得以覆盖问题不⼤。
但是,向“全民医保”跨越的过程中,灵活就业⼈员、外来务⼯⼈员、⾃谋职业者、新成长劳动⼒、其他城乡居民等,其数量⽐原来意义上的“职⼯”要多得多,医疗保险覆盖这些⼈群,政府的强制难以奏效;⽽借鉴商业保险的办法,运⽤营销⼿段扩⼤⼈群覆盖,促进“全民”⽬标的实现,这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医保经办机构能⼒建设的重要⽅⾯。
新生研讨课论文800字医疗保险
新生研讨课论文: 医疗保险前言医疗保险是一种保障人们在面对意外事件和疾病时能够得到医疗费用报销的重要保险形式。
它为人们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降低了医疗费用对个人家庭的负担。
本文将探讨医疗保险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医疗保险的特点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保险形式,在其他类型的保险中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医疗保险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大量的参与者共同分摊风险,实现对个体风险的分散。
参与医疗保险的人越多,那么每个人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少。
这样的共同分摊机制使得医疗保险可以为每个人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其次,医疗保险通常以年度为一个承保周期,每年需要进行保费的缴纳。
在此周期内,参保人可以享受特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的报销。
而这项保障对于年轻人和健康人群来说可能并不是那么必要,但对于患有长期疾病或高风险群体来说,则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医疗保险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通常会设定一定的限额和赔付比例。
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只会承担医疗费用的一部分,并且在保险金额达到或超过限额时,参保人就需要自己承担剩余的费用。
这种限额和赔付比例的设定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同时也限制了保险赔付的数量。
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疗保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在许多国家,医疗保险已经成为了法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设立医疗保险机构来管理和运营医疗保险,为全体公民提供医疗保障。
例如,加拿大的医疗保险系统就是由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制度,为加拿大公民提供了广泛的医疗服务。
在一些发达国家,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并且包括了更多的医疗服务。
这些国家的医疗保险系统通常由政府和私人保险公司共同管理,以确保所有需要医疗保障的人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险服务。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普及程度仍然相对较低。
由于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的限制,许多农民和贫困人口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题目: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容。
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与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概述 (4)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5)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 (6)(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二) 解决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8)总之 (9)参考文献 (10)摘要: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乡一体化论文范文
城乡一体化论文范文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减少和消除我国当前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城乡一体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城乡一体化论文范文一: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农村经济组织的革新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根本是在于保证当前家庭制运作模式不更改的条件下,怎样让散落的农户组建起来,形成大型的、综合的顺应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合作模式。
在新的制度下,农业经济组织创新同曾经的合作制是由本质区别的。
这不仅遵照农民的平等、资源的原则,还要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利益的原则,遵循当代农村生产制的专业分工,将产业的链条同内部经济利益相结合的联合制合作关系。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对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的经济迈入新世纪以来,农村的发展目标也有了飞跃的改变,渐渐朝着城乡建设及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前进。
农村当今的发展模式为农民将居住地逐渐朝城镇靠拢、朝着乡镇工业园区及农业生产经营靠拢。
要严格执行创新精神,解决散户经营模式,合力集中所有力量,将农村经济有效的进行组合。
农村经济组织在创新方面大力推广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基础。
由于趋势的转变,培养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也成为推广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农业跨国合作的规模和程度来讲,以我国当今的竞争实力是完全不够的。
固有的农村经济组织无法胜任跨国合作的方式。
由于生产能力的缺乏,使得资金和技术无法得到解决,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构成的经济效应,完全可是实现农村经济国际化竞争水平和降低经济成本的能力。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中的不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相对比,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是落后于当代农业发展进程的,本质在于组织创新的主体。
经济组织创新结构上明显的表现出了其结构层次的不足。
对于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管理上出现错乱,延误了农民对于经济组织创新的改革。
再说到规模性,因为农民的平均资源少,成本高,资源产权模糊、资本缺失大、区域封闭等特点,当前农民经济组织创新的范围小,资源单一。
“新农合”参保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毕业论文
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北京市房山区吉羊村村民“新农合”参保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北京市房山区吉羊村村民“新农合”参保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一、社会调查的背景与目的“新农合”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相比于传统的农村医疗保险而言,“新农合”的保障范围及力度更大,并且“新农合”的医疗费用报销政策更加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完善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北京市房山区的下辖各村相对集中,吉羊村是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一般的行政村。
当前吉羊村在“新农合”的参保上逐渐增多,基本达到99%以上的新农合参保率。
为明确当前吉羊村“新农合”的参保及使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笔者于2013年7月期间,对吉羊村“新农合”问题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并最终对其新农合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可行解决方案提出一定的个人见解。
二、社会调查的过程(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时间: 2013.7月地点:北京市房山区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二)调查的范围、对象吉羊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共有172户、村民403人,该村40%的家庭为三口之家,30%为四口之家,其余30%分别为二老或者孤寡家庭。
目前该村的人口年龄结构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9%,50-65岁的中老年群体占20%,30-49岁的中青年群体占39%,18-29岁的青年群体占20%,其余12%为小于18周岁的青少年群体。
该村村民的中30%的村民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30%为中学学历,40%为高中及以上学历,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村民仅为3%。
从当前该村的人口构成来看,村民中中老年群体比重较高,其医疗需求相对更高,新农合制度对其的保障性更显著。
但是,由于该村村民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新农合的认识可能存在不足,这就不利于该村新农合制度的发展。
为明确当前吉羊村“新农合”的参保及使用情况,本文分别对吉羊村村委会,以及吉羊村村民进行调查。
(三)调研的内容对吉羊村村委会调查主要采取访谈的方法进行,本次对吉羊村村长、书记进行访谈,这两位村委会成员对于吉羊村“新农合”的参保及使用情况相对了解。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论文 (转)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摘要:我国二元的社会结构导致了城乡分隔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作为新的社会群体,却被排斥在这个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形成了制度性的缺失,正视问题存在并积极求索化解之道势在必行。
本文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并对研究状况作了简要评析,根据农民工的实际状况,主要从制度和制度操作两个方面分析了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加强该领域研究,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保障机制社会结构目录1前言................................................. - 4 -1.1研究背景........................................ - 4 -2、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滞后的隐患和原因............ - 5 -2.1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发育滞后 ................ - 5 -2.2、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 - 6 -2.3农民工社会保障隐患及问题 ........................ - 6 -3.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7 -3.1.农民工建设社会保障的原因....................... - 7 -3.3,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 8 -3.4.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意义........ - 8 -3.4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对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具有积极意义.- 9 -3.5.社会保障建设对农民工自身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 9 -3.5.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弊端 .................. - 10 -3.5.2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 .............. - 10 -4.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障碍因素 ...................... - 11 -4.2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方面的因素: ............. - 11 -4.3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客观方面的因素: ........... - 12 -5.1、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框架体系与基本思路........... - 12 -5.1.1,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人口......... - 13 -5.1.2农民工实行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有关保险学论文3000字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保险学论文3000字。
一、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方案2012年7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指出,“大病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准”。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大病保险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下决心抓紧把大病医保纳入全民医保范围,拓展和延伸基本医保的功能,从制度上筑牢和织密社会安全网,切实解决大病患者的特殊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希望、带来温暖”。
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要注重创新机制,把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相互衔接、功能互补。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提高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用于支持群众看大病;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各个地方因地制宜,采取政府委托办理、购买服务等办法,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放大基本医保的效用,强化社会互助共济的功能,形成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机制。
2012年9月3日,国务院医改办召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9月19日,保监会也专门召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会”,下发了《关于规范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的通知》,从大病保险保障范围、筹资标准、保障水平、保险公司经营条件、保险产品开发、风险控制等多方面进行明确规范。
二、中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承办方式(一)实行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目前,中国大病保险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在落实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制定了大病保险的筹资方式、补偿比例及就医结算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遴选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来承办大病保险,招标指标涉及具体补偿比例、盈亏率、配备的承办和管理力量等内容。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及政策效果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贫困的缓解作用
01
减轻医疗负担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通过提供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有效减轻了农村贫困
家庭的经济负担,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02 03
提高医疗可及性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完善,提高了贫困地 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使贫困人口能够更方便地获得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预防保健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鼓励贫困人口 积极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和保健 ,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 健康问题,降低患病风险和医疗
费用支出。
健康教育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开展健康 教育活动,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 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帮助他们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贫困的改善作用
社会公平与公正
应积极推进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扩大医疗 救助的覆盖面,提高救助标准,为农村贫 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应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与其他相关政策 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农 村减贫事业的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升健康水平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通过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有助于提高贫困 人口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其劳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助于贫困 缓解。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贫困的预防作用
风险规避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通过提供医疗 保险和医疗救助,帮助贫困家庭 规避潜在的医疗风险,避免因突
发疾病导致的生活陷入困境。
05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 问题与优化建议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保障水平低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相对于城市地区较低,无法 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概述(一)农村医疗保险的定义农村医疗保险,就是当农村居民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1]。
它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农村医疗保险,可以使最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合农民可以选择不同医院就诊,一般采取就近原则,选择不同医院的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对住院患者的报销比例比较大,可以分为慢性病、特殊病种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报销比例,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农村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的情况。
(二)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涵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2]。
即农民每年交一定数额的合作医疗资金,集体与政府也可投入一部分,共同形成专项基金,农民就医时可按一定比例报销医药费。
实践证明,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通过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方法,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因此,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今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农村开展的还不够好。
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对应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有三个基本词组成:1、农村居民:泛指居住在农村的社会公民,这里的“农村居民”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尚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各类农村人口,包括农村务农人员、务工务商人员等农村劳动力,农村老人以及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伤残人员等。
“农村居民”构成了农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
2、基本医疗:农村居民基本医疗是根据农村居民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当地政府、集体经济的扶持能力所构成的综合可供能力可以承受的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
3、保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它是由政府负责举办的,集体和个人共同参与的,为劳动者在患病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医疗费用补偿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3]。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类型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几种形式。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中的主要类型,是中国农村社会通过集体和个人集资,用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低费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大病统筹是我国医疗保险的一种模式,其制定是遵循“小病分流,大病统筹”的原则,即规定一个起付线,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完全根据当地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待遇水平而定,起付线以下的医疗费用由个人负担,超过起付线以上的部分由社会保险机构按比例支付。
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制度,是解决我国农村当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问题的好办法。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过成功,也有过挫折,并迄今仍处于低潮时期,但其特色却是鲜明的。
农村合作医疗以农村居民为保障对象,农村合作医疗以群众自愿为原则,农村合作医疗以集体经济为基础。
合作医疗以全方位服务为内容。
二、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一)农村百姓对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认识由于中国的大多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的文化素质多数都比较低,他们对于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不了解,有些偏远地区甚至不知道此制度,他们常年务农,思想比较保守僵化,对于新的政策制度不是很关心。
对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有随大流的想法,不会去主动咨询和维护,因此加强农民对农村医保的认识非常重要。
农村中有很多农民外出城里打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农民工,农民工自身参保意识不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年龄处在30-55岁之间,身体还比较健康,只顾眼前,没有考虑长远,加之他们收入水平不高,还要赡养老人,子女的抚养及教育花费,都让他们没有太多余额去参保,因此投保意识也不是很强[4]。
(二)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的沿革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际上有着内在一致的脉络。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随着农业合作社于上世纪40年代创立,它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
到20世纪70年代末,涵盖中国90%以上的农村地区、并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医疗保障,在农村群众物质生活匮乏、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后,农民群众得到了最基本的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农村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初步诊治[5]。
被国际舆论评价“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称之为“中国模式”,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其作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低收入群体医疗保健的典范而向世界推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制度也出现了与西方类似改革变化。
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医疗体制改革一开始就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持和公众意见讨论,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医改目标,不过是照搬当时“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的国企改革思路,是一种带有市场化倾向的无奈选择。
医改中“放权让利”的真正指向,是让资金紧张、缺乏改革动力的旧有体制下的医院,自己想办法增加收入,弥补财政补贴之不足。
在农村,合作医疗随着包产到户、合作医疗缴费缺乏强制性而日益衰落,相应的以独特的“赤脚医生”为基础的乡村医保体系也不断瓦解。
但由于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成就,自90年代以来,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和措施,试图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制度。
(三)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所走的道路是曲折的,这种曲折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之失去了集体经济基础,同时又无得力的政策引导所致,其后果就是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社会成员1976年占农村人口的90%锐减到1986年的5%左右,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陷入困境、绝境的现象。
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曲折发展的这一过程,应当成为中国现阶段整个社会经济改革发展中的一个深刻教训。
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对于保障农村农民的身体健康、减轻农户的个人和家庭负担、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也日渐暴露出来。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费用集体和企业包得过多,负担沉重、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2)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窄,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部分地区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与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并存,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阻碍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国务院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乡镇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以下称《决定》),部署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在1999年内全国基本建立新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决定》颁布以来,全国各省市以“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为原则,加紧农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各省市基本上都根据实际建立起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框架,成立了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社保基办),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并由社保基金办负责审核并选定了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和定点药店,拟定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及相应的管理办法等。
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之上的医疗费用。
在《决定》颁布实施的十多年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产业结构的变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户籍制度管制的松动等,现行社会医疗保险体制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公平性问题尽管公平性是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在《决定》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点,但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特殊性,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首先就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不足1亿,不到总人口的1/12,绝大多数人群尤其是广大农民没有医疗保障。
尽管我们在农村推行的是与城镇医疗保险体制不同的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农民收入、乡级财政等诸多限制,实施状况令人担忧,看病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而且从长远来看,打破城乡分割,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必然要求。
因此,农村的社会医疗保障问题应该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总体框架来考虑。
由于农村人群参保率低,参保职工年龄结构又趋于老化,这会使保险基金的积累性减弱,并逐渐萎缩:一方面使得保险统筹基金的横向社会互助互济性差,不能均衡医疗费用负担;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个人账户的纵向积累保障作用大大减弱。
这既不利于分散医疗风险,又没有体现出社会医疗保险的共济性与公平性,同时,也危及了医疗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万。
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可见快速全面实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三、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总体来说,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完善,仍然处于不断地积极探索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短期内难以建立1976年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基层合作医疗制度逐渐流于形式或自行解体。
首先,资金来源有限,但支出具有明显的失控现象。
其次,干部和村民享受医疗保健服务不平等,是合作医疗难以恢复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收入机制的转变,彻底打击了合作医疗赖以存在的基金筹资基础[6]。
从实际医疗消费看,即使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由于统筹基金起付标准设置的“门槛”过高,超过封顶线以上的高额医疗费用负担风险大,参保人自负医疗费用的比例高等原因,加之缺少合理有效的供方制约机制导致,如医院乱收费、滥用药、滥检查以及药品生产流通环节虚高定价等问题,一旦患了大病、重病或慢性病,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支付就会严重不足,且存在较大缺口,参保人不得不用现金支付很高的医疗费用,这给低收入者和体弱多病者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二)城乡之间医疗保健资源和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术较高的医务人员多聚集在大医院,农村大多数人经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或个体乡村医生,然而村里的卫生人员多半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培训,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
农村人口居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