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医内科学--总论
中医内科学系列精品ppt课件
辨别病情寒热、虚实 、阴阳等属性
闻诊
听患者声音、语言、呼吸等变化
辨别咳嗽、呕吐、呃逆等症状特点
了解患者情绪及心理状况
问诊
询问患者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等
了解起病时间、诱因、病情变化 等
掌握患者饮食、二便、睡眠等情 况
切诊
切按患者脉搏,辨别脉象特征
了解脏腑功能强弱及气血运行 状况
结合望、闻、问诊信息进行综 合分析
03
脏腑辨证方法
介绍根据脏腑病变表现进行辨证的方法,如心虚证、肝 郁证等。
经络学说
经络系统组成
详细解析十二经脉、奇 经八脉、十五络脉等经 络系统的构成。
经络生理功能
阐述经络在人体生理活 动中的作用,如运行气 血、沟通内外等。
经络病变表现
分析经络功能失调时的 症状表现,如疼痛、麻 木、拘挛等。
经络辨证方法
艾灸治疗
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 热刺激,达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 的目的。
拔罐治疗
利用罐具的负压吸附在皮肤上,造 成局部充血或瘀血,从而调整机体 功能。
推拿治疗
成人推拿
针对成人内科疾病,运用推、拿 、按、摩等手法进行治疗。
小儿推拿
针对小儿内科疾病,采用轻柔、 和缓的推拿手法,以达到治疗目
的。
中医内科学系列精品 ppt课件
目录
• 中医内科学概述 • 中医内科学基础理论 • 中医内科学诊断方法 • 中医内科学治疗方法 •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症及辨证施治 • 中医内科学养生与保健
01 中医内科学概述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部脏腑 、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病理变 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中医 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度中医内科学(全套课件1765P)
辨证施治
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对疾 病进行辨证分型,制定相 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针灸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腧穴, 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
11
03
病因病机与辨证方法
2024/3/23
12
病因分类及致病特点
1
外感病因
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变快的特点。
4
中医内科学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部脏腑、经 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病理变化及其相 互关系的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
特点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注重人体内部环 境的平衡与协调;以辨证论治为核心 ,强调个体化治疗;具有独特的理论 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024/3/23
5
中医内科学发展历程
清暑祛湿解表法
适用于暑湿伤表证。常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六 一散等。
2024/3/23
18
药物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根据证候类型选药
如风寒束表证宜选用辛温解表药, 风热犯表证宜选用辛凉解表药等。
注意药物的性味归经
如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 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的功效。
2024/3/23
暑湿伤表证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 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17
治法原则及常用方剂举例
辛温解表法
适用于风寒束表证。常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 等。
辛凉解表法
适用于风热犯表证。常用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 等。
中医内科学 总论+胃痛
香苏散:香附、紫苏、陈皮、甘草 良附丸:高良姜、香附
2.饮食伤胃证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
减,不思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积滞,阻塞胃气。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适用于脘满不食、嗳腐吐食的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虛化源不足,五脏 之精少而肾失所养;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 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肝 郁气滞易犯脾,引起胃痛、腹痛等。依据脾胃的生理 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故将胃痛(吐酸、嘈杂)、痞满 、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痢疾、泄泻、便 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
【证治分类】 1.寒邪客胃证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 苔薄白, 弦紧。
证机概要: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香苏散理气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胃 有气滞;良附丸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暴作、喜热恶寒的胃痛之证。 常用药:高良姜、吴茱萸温胃散寒;香附、乌药、陈皮、木香行气止 痛。
病机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诊断依据】 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 痛等不同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噯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 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 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中医内科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药
温燥
凉燥
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
少痰,咯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咽干唇燥,干咳痰少,痰质
口渴喜饮,唇干咽燥,心烦,清稀。
大便干结。
舌干苔薄,脉象浮弦
舌红少苔,脉细数。
燥邪袭肺 肺津受伤
凉燥束表 肺气不利
清宣凉润
宣肺达表 化痰润燥
桑杏汤加减
药用苏叶、前胡辛散透表;
寒邪伤表,肺卫不宣 寒邪直中,伤及阳气
辛温发汗,散寒解表 助阳破阴,温里祛寒
方药
麻黄汤加减
四逆汤加味
三、暑 暑邪致病特点有三: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善发散 :
暑邪致病可致人体阳气亢盛,腠理开泄,而 致汗液过渡外泄,津伤气耗。 2、暑气通心: 若暑热内犯心营,心神被扰,可出现高热昏迷, 不醒人事等症。 3、暑多夹湿: 由盛夏时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湿热蒸腾, 故常见暑热夹湿的症状。
2、风性疏泄
3、风性善动
4、风性善行而数变
1. 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故临床常见头痛, 感冒等病证。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
2、其侵袭人体,可使肌腠开泄,故多见恶风,自汗等症状。
3、其临床表现多见动摇不定,所谓:“风胜则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痉证的四肢抽搐, 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即属于风。
故湿邪为病,往往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2、湿性重 着⑴“重”即沉着,重着:湿邪困遏,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清
阳不 升,在上则为头重如裹,昏蒙眩晕;在中则胸脘痞闷 胃纳不香;湿滞经络则四肢沉重,倦怠乏力。
⑵“浊”即秽浊:湿邪伤阳,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 症见面垢哆多,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混浊,妇女带下稠浊, 3、湿性趋下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故湿邪
中医内科学专题ppt课件(2024)
胃痛辨证论治
2024/1/28
寒邪客胃
01
症状包括胃痛暴作、恶寒喜暖等,治疗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为主,常用方剂有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饮食伤胃
02
症状包括胃脘疼痛、胀满拒按等,治疗以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为主,常用方剂有保和丸加减。
肝气犯胃
03
症状包括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等,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为主,常用方剂有柴胡疏肝散加减。
阐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及相互关系,如心主血脉 、肝主疏泄等。
2024/1/28
经络系统构成
介绍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等经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脏腑经络联系
阐述脏腑与经络在生理功 能、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密 切联系。
8
气血津液理论
气的概念与分类
解释气在中医学中的含义 ,如元气、宗气、营气等 。
2024/1/28
2024/1/28
27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操作技能培养
2024/1/28
针灸操作技能
掌握针灸基本手法,包括进针、行针、留针等,以及常见穴位的 定位和功效。
推拿操作技能
学习推拿基本手法,如推、拿、按、摩等,掌握其在不同病症中的 应用。
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
了解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以及其在临床中 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医证候分析和辅助诊断系统。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
阐述中西医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异同点,探讨二者结合的可能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如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副作用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践案例
《中医内科学》PPT课件-2024鲜版
02
脏腑与形体官窍联系
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
03
8
经络学说
01
02
03
十二经脉循行及主治规 律
奇经八脉循行及功能特 点
经别、络脉、经筋、皮 部等内容
2024/3/27
9
病因病机理论
外感六淫、疠气 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等
内伤七情、饮食、劳逸 发病与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等
2024/3/27
2024/3/27
25
06
针灸疗法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
2024/3/27
26
针灸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简述
针灸基本概念
阐述针灸的定义、起源、发展及在中医内科中的 地位和作用。
经络腧穴理论
详细介绍经络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及腧穴的分 类、定位方法。
刺灸方法
系统讲解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等常用针灸操作技能。
24
经典名方解析及临床应用举例
1 2
经典名方介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方,如麻黄汤、桂枝汤 、银翘散等,介绍其组成、功效及主治病症。
名方解析
深入分析经典名方的组方原理、配伍特点及用药 规律,揭示其治疗疾病的内在机制。
3
临床应用举例
结合具体病例,阐述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及加减 变化,展示中医治疗疾病的独特魅力和优势。
10
治则治法
2024/3/27
01
预防与调护原则
02
治未病思想应用
03
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补 、消等
04
八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举例
11
03
常见病症诊断与治疗
2024/3/27
中医内科学-01总论_PPT幻灯片
15
病、证命名问题(补充)
⑸证型分级不确导致混乱及重复 疾病范畴较大,采取分级命证,大证
分小证,于辨证当然有利。但证型分级 不确,则会分化出各式各样的小证,以 致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及混乱。
19
中医的辨证与辨病(3)
金寿山在《金匮诠释•自序》中指出: 能辨证而不识病,可谓只见树木,不 见森林,在诊断上缺乏全局观点;当 然只识病而不辨证,也就是只见森林, 不见树木,分不出这个森林中这是什 么树木,那又是什么树木,这个树木 应当砍伐(祛邪),那个树木应当培 养(扶正),诊断上虚实不分,治疗 上则虚虚实实,损不足而益有余。
13
病、证命名问题(补充)
⑶病名范畴的扩大影响辨治的准确性 疾病的概念,应有一定的范畴,紧
扣病机及治法。若范畴太大,无确切的 针对性,容易与其它病和证的混同,并 伴随产生很多相应冶法。适应性越多, 准确性和特异性就会越差,治疗就会陷 入盲目性。
14
病、证命名问题(补充)
⑷证型缺乏病性病位指标 在每种疾病范畴之内,所分化出来的
本学期中医内科考试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40%
⑴考勤、提问等方面内容 ⑵平时作业、阶段性测验等方面内容 ⑶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学习记录、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方面内容 ⑷教学实践活动、实验报告等方面内容 ⑸其它自选形式考核方式
终结性考核成绩60%
1
主要教学内容
概述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 辨证与辨病关系 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与特点 如何学好中医内科学
塘/鞠通、王士雄/孟英
9
2024年中医内科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06
中医内科学养生与预防
2024/2/29
28
养生原则与方法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起居有序、饮食有节、运 动有度。
调养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重视饮食调护,保持脾 胃功能正常。
2024/2/29
形神共养
注重形体与精神共同调养,保持身心健康 。
保精护肾
肾为先天之本,节欲保精,避免过度耗损 。
29
预防思想与措施
02 移精变气法
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改变环 境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对疾 病的影响。
03
顺情从欲法
04
顺从患者的意志、情绪,满足其 心身需要,以释却心理病因。
暗示解惑法
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患者 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患 者“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 意见或产生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 绪和行为,甚或影响人体的生理 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溃脓期
咳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状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苔 黄腻质红脉滑数。治以排脓解毒。
2024/2/29
成痈期
壮热汗出烦躁口渴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 腥味或痰带血丝或咯血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肺 解毒化瘀消痈。
恢复期
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少渐转清稀或见胸胁隐 痛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低热潮热心烦口渴面色少华 形体消瘦皮肤干瘪苔光剥或舌质红苔薄脉细数无 力。治以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的诊断和治疗。
8
脏腑经络理论
01
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特点
详细介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02
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阐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2024/2/29
03
中医内科学总论课件-PPT文档
发病。 2.持续性情志失调
紊乱而发病。
可使气血及脏腑功能暴乱而 可引起气血失和、脏腑功能
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四)行为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方式可诱发许多疾病。 (五)时间因素 内科疾病的发病和演变与年、季节、月、日、 时的阴阳盛衰消长变化和五行生克规律有着一定内 在联系。 (六)地域因素 不同地域的的自然环境可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病。
南宋.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 上首先提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3.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 症状学: 隋代.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叙述了病候
784 条,如对胸痹病(冠心病)的发作疼痛的性 质以及部位与预后已非常详细、准确。
唐朝. 孙思邈. 《千金要方》认识到消渴病 容易并发疮痈。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吴 谦等
《医宗金鉴》:是以清政府组织编写 的一部综合性医书。 共九十卷,其中《 杂病心法要诀》(卷三十八至四十三)是 内科杂病,有中风、虚劳、黄胆、失血、 诸气等四十余种病证。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张 璐.《张氏医通》:介绍了内、外、
学习内容
1.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与范围 2.中医内科学发展史 3.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分类及其依据 4.中医内科学疾病发病学要点 5.中医内科学疾病症状学要点 6.中医内科学疾病的治疗学要点 7.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医内科学(精)ppt课件
经验教训分享及启示意义
01
经验教训分享
02
重视经典案例的学习与传承 ,不断挖掘其中的治疗智慧
。
03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
有效性。
经验教训分享及启示意义
• 注重医者的自身修养和医德医风的培养,以更好地为 患者服务。
经验教训分享及启示意义
01
启示意义
02
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 方法,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02
配伍禁忌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注意药物的性味 归经及毒副作用。
避免使用相互作用的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如“十八 反”、“十九畏”等药物配伍禁忌必须严格遵守。同时,注意中西药 联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问题。
05
现代医学在中医内科学中 的应用
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价值
特点
中医内科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强调整体观念 和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差异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 原则。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中医内科学起源于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和诊疗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内科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 献。
探讨疾病的本质和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理论指导。
挖掘和整理中医内科学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推动学科 的创新和发展。
任务:中医内科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疾病的辨证施治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培养高水平的中医内科学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 供人才保障。
02
中医内科学基本理论
中医内科学课件课件
中医内科学课件课件中医内科学课件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
本课件将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一、中医内科学概述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体内脏器官疾病。
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经络学说等。
它强调“以病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调节,与西医内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诊疗理念有所不同。
二、中医内科学常见疾病中医内科学涉及众多疾病,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以下将针对一些常见的疾病进行详细介绍。
1.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医内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它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
中医内科学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心脏、脑血管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
2.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有胃炎、胃溃疡、胃病等。
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养、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
3.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
中医内科学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饮食习惯等有关。
治疗主要采用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
4.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慢性肾炎等。
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施治,根据病人的体质和具体症状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三、中医内科学治疗方法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饮食调养等。
以下将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 中药治疗中医内科学的治疗重点是用中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畅通。
中药的使用需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调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内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改善疾病症状。
中医内科学ppt课件
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如愤怒、忧郁等。
培养兴趣爱好
琴棋书画、品茗论诗等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气 质。
学会自我调节
运用心理暗示、冥想等方法,缓解压力,调整心 态。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运动
调和气血,增强脏腑功能。
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
针灸、按摩等中医养生方法
头痛、三叉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等
消化系统疾病
胃痛、呕吐、泄泻 等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等
针灸操作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
准确取穴、正确运用针刺手法、注意 针刺深度和方向等
安全注意事项
消毒严格、预防晕针、避免刺伤重要 脏器等
06 推拿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推拿手法介绍及操作规范
推拿基本手法
01
包括推、拿、按、摩、揉、捏、搓、摇等,每种手法都有其特
中医内科学ppt课件
目录
• 中医内科学概述 • 中医内科学理论基础 • 常见病症诊断与治疗 • 中药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目录
• 针灸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 推拿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 养生保健与预防调护
01
中医内科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研究中医理论体系 及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 、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一门临床 学科。
02 中医内科学理论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基本概念
阐述阴阳的哲学含义,以及在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的表现。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解释阴阳平衡与失衡对人体健康的影 响,以及中医如何通过调节阴阳来治 疗疾病。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介绍五行的含义、特性和相互关系。
中医内科学总论 PPT课件
[诊断要点]
1.有伤风受凉,淋雨的经过,或时行感冒正流行之际 2.起病较急,病程3-7天,感冒一般不传变 3.典型的肺卫症状,初起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 涕,喷嚏,语声重浊或声嘶,恶风,恶寒,头痛等。 部分患者病及脾胃,而兼有胸闷,恶心,呕吐,食欲 减退,大便稀溏等症。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病,多人
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
疾病。 沿革:感冒之病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 方· 诸风》篇,兹后历代医家沿用此名,并将感 冒与伤风互称。病证认识始于《内经》《伤寒》
[病因病机]
• 1.六淫病邪 风寒暑湿燥火均可为感冒的病因, 因风为六气之首,“百病之长”,为感冒的主 因。六淫之间可单独致感冒,但常互相兼夹为 病,以风邪为首,冬季夹寒,春季夹热,夏季 夹暑湿,秋季夹燥,梅雨季节夹湿邪等。 • 2.时行病毒 时行者指与岁时有关,每2—3年
分证论治
风寒感冒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 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 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加减:风寒夹湿,身热不扬,身重苔腻,脉濡者,用羌 活胜湿汤;风寒兼气滞,胸闷呕恶者,用香苏散;表 寒兼里热,发热恶寒,鼻塞声重,周身酸痛,无汗口 渴,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或尿赤便秘,舌苔 黄白相兼,脉浮数,解表清里,用双解汤加减。 • 轻证亦可用生姜10克,红糖适量,煎水服用。
渊多流浊涕腥臭,感冒一般多流清涕,并无腥臭味。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风寒与风热 感冒应首先分清风寒、风热。 二者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 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 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原则 解表达邪 感冒由外邪客于肌表引起,采用辛 散解表的法则,祛除外邪,邪去则正安,感冒亦愈。 根据所感外邪寒热暑湿的不同,而分别选用辛温、 辛凉、清暑解表法。虚人感冒应扶正祛邪,累及胃 肠者,又应辅以化湿、和胃、理气等法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主要体征命名的 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
1、中医内科外感疾病的 特点
2、中医内科内伤杂病 的特点
中医内科学----总论
第一章 导
言
导言
导 言 基 本 框 架
中医内科学理论的 起源与发展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 命名极其特点
第一章
导言
一、“中医内科学”定义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一、“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 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 的一门临床医学。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 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 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
奠 基 阶 段
2. 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 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 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第二节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
第二节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成形阶段——清明时期
附:《内经》与《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1. 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始一部划 时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 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 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 现特点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 下了基础。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临床医学
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外感病内伤病伤Fra bibliotek 外感病 温病
中医内科疾病
脏腑病证
肺系病证 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 肝胆病证 肾系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辨证
脑系经络病证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萌芽阶段 ——殷商时期
起 源 与 发 展
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 伤寒六经病证 外感病 温病卫气营血证
三焦病证 脏腑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病证 肢体经络病证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以病因命名的 中风、中暑、虫证等 以病机命名的 郁证、痹证、厥证等 以病理产物命名的 痰饮等 以病位命名的 胸痹、肝着、、肾着、肺痈等 以主症命名的 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