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居—窑洞民居(建筑学082班)
中国民居-窑洞与蒙古包
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有住窑洞的习惯。
窑洞建筑因地势而导师有平顶式、靠崖式和天井式三种。
平顶式窑洞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砖石垒砌而成;靠崖式窑洞是将山坡一面垂直铲平,然后在平面上凿挖窑洞。
天井式窑洞是在平地上挖坑,深7米余,四周见方。
然后在坑的四壁下部凿挖窑洞,形成天井式四方宅院。
另从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内凿出一条斜坡甬道向地面,为住户进出之阶梯式通道。
天井窑院内设置有出水通井,院内一般都种有高大树木,沿窑院顶部四周筑有带水檐道的砖墙。
宅院内有作粮仓用的窑洞,顶部开有小孔,直通地面打谷场,收获之时可直接将谷场的粮食灌入窑内粮仓,平时孔口置避雨席棚。
宅院内有单独窑洞,可作鸡舍牛棚。
天井窑院还有二进院、三进院等,即多个井院的组合。
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马欢,却不见村舍房屋,所谓"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
"外地人又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顶上覆土,内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应天圆地方之说)。
多数后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
常见的单间窑洞宽3.5米左右,高3-4米,深5-9米。
前面有木结构、带门和格子窗的外壁。
内部墙面上抹泥、熟石灰或掺石灰的泥,还可以贴纸和窗花进一步装饰。
窑洞前的地面平整后,在周围围以土墙。
从材料上来说,黄土高原比较缺乏木、石等建筑材料和烧砖、瓦所需的燃料,但有质地细密的黄土层。
窑洞充分的利用黄土了这一原材料,外部的土层有利于室内恒温和隔音。
下面是实地的地板可以大量承重。
易燃材料不多因而火灾不易传播。
但同时也有只能单层建筑,不耐雨淋,内部容易潮湿。
而且室内光线、透气比较差。
如果地震来临,容易倒塌的缺点。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生活。
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从外面看4孔要各开门户,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
陕北窑洞民居ppt课件.ppt
陕北窑洞介绍
区位环境:陕北,通常指长城以
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 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 80,774平方公里,包括延安、榆 林两个地区,26个县市。
早在120万年前,黄土开始堆积,陕 北这块土地也在年复一年的变化 中不断被岁月风蚀、切割,最终形 成这般沟大山深、万壑纵横、苍 茫壮丽的景象,也造就了这般深厚 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黄土直立 不塌,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
平面布局
1、靠崖式
靠崖式窑洞是将山坡一面垂直铲平,然后在平面上凿挖窑洞。
(1)、靠山式
多出现在山坡和土原的边缘地区。 背靠山崖或原面,前是平地或山坡,临开阔的沟川和流水。——后土前水,后高前
低,后实前虚
窑洞——院落——村落
上一下:沿等高线建造 左一右:顺山势的凹凸曲线或折线排列 山体基部突出,渐次攀高渐次收缩,窑洞形成越朝上越收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结构
直壁拱顶
• 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 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 顶的方式来保证它的稳固性。
• 外高内低,墙壁附以草泥来加固。 • 窑洞拱顶式的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窑洞选址:
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 向阳 背靠山 面朝开阔地带 少有树木遮挡 地势相对较高 近处无墓葬 无渗出水、非山洪途经 离取水地点较近
黄土高原特殊的民居
黄土高原特殊的民居——陕北窑洞窑洞起源于人类最早期的“穴居”。
人们为了躲避风雨的侵袭和动物猛兽的袭击,在自然形成的山洞中居住,成为人类早期的居住方式。
我国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宁夏、河北、河南六大区域。
窑洞可说是在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及传统古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完成其定型的。
在众多黄土窑洞中,陕北的窑洞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同时也是我国窑洞建筑技艺和艺术的典型代表。
陕北的窑洞,是陕北农民的象征。
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
下面就陕北窑洞的自然成因、种类、建筑优点作以简单介绍。
一、特殊的自然环境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的沟壑区的陕北地区,无论是城镇或乡村,时至今日,窑洞仍是人们最主要的居住形式。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
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
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
陕北窑洞以靠山窑为最典型。
它们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在洞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
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
有的还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
延安窑洞的窗户也许是整个窑洞中最讲究、最美观的部分。
拱形的洞口由木格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
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
二、窑洞的种类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
窑洞的种类细算可分十多种,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明庄窑)、下沉式(土坑窑)和独立式(箍窑)三种形式。
1. 靠崖式窑洞(崖窑)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
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窑洞”解析
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窑洞”解析中国有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它们之间各不相同但均有自己的特色。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在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
作为黄土高原的产物,在中国西部的千沟万壑中可谓是随处可见,它们或傍山而建、或平地而箍、或沉入地下,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地理风貌。
说起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窑洞”的历史,你可了解?据了解,距今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文化为标志的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期的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和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为标志的父系氏族社会的新石器晚期,黄土高原窑洞不单成为这两种文化的内容,而且发育得相当成熟——“吕”字形窑洞居室已经出现。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传统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劳动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黄土高原南界的西安半坡先民的45座居住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就是方型、圆形的半地穴式。
而在陕北,发掘出的穴居遗址已发展到具有内外两室的“套间”性质,呈“吕”字形,石板铺地,料礓石粉抹墙,还建有我国最早的壁炉。
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
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了它的稳固性。
在山西省石楼岔沟有仰韶文化穴居遗存,平面呈方圆形,中央有灶,入口处小,已有了门的雏形。
内蒙古凉城园子沟发现了龙山文化早期穴居聚落遗址,其中横穴28座,3间为一组,已呈“一明一暗”的“套间”雏形。
新石器时代正是恩格斯所说的从母权走向父权,是“人类所经历的最激烈的革命之一”,是“一切文化民族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
此也正是以陕北轩辕黄帝陵为标志的传说中的炎黄时代。
先民们就这样经历了从原始穴居到人工穴居、半穴居,最后酿成了土窑洞的出现。
那么,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窑洞”有怎么样的特色呢?一般窑洞为用石头或者砖头砌,窑洞上面覆盖厚厚的夯实的黄土,规模大的可做成并列多间或上下多层,外部也可另建房屋形成院落。
特色民居
窑洞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古老民居形式,这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人们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窑洞一般分为靠崖式、下沉式、独立式的几个形式,其中靠山窑洞较多,因为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山坡边缘处,常常依着山坡呈现台阶式分布的窑洞,视野开阔,景色十分优美;比较有特色的是下沉式窑洞,下沉式窑洞是在一个大坑里,在内壁挖窑洞,许多的房间让这里形成了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
同时,下沉式窑洞在采光、通风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因为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
窑洞的拱顶承重能力很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保证了它的稳固性,使人感觉开敞舒适。
窑洞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节约能源,而且住着舒适。
墙壁是用泥土糊在墙面,看起来十分简单朴素。
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传统的空间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朴素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也别具匠心。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着古老的黄土地,凝聚着中国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
重点
窑洞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汉族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汉族劳动人民的象征。
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
靠崖式是在天然土崖上横向挖洞,宽3~4m,深可达10多m。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省级保护项目名录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山大沟深,万壑纵横。
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
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中国人向来把新郎、新娘结婚后第一晚的同居叫“入洞房”,并且将人生最幸福的事也概括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话。
这充分说明了陕北窑洞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久远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陕北是人文初祖的发祥地,轩辕黄帝的陵寝在黄陵县,黄帝时期,人类就是穴居的。
陕北窑洞的历史与人类文明是与生俱来的,那是彪炳千秋的产物。
黄土高原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
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唐乾陵——中国一些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领袖都埋葬在这块黄土地上。
这些都已是历史,但那种恢宏犷悍之气仍笼罩着黄土大地。
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人群,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
黄帝与黄土高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司马迁称他有“土德之瑞”,故黄帝。
联系到五行、中央为土,只能说明黄土在居住中的伟大贡献,因而衍出土和黄在方位文化和色彩文化中的信仰来。
陕北窑洞如同满天星星散落在黄土高原的沟梁峁壑之间,这些窑洞受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俗影响,形成纷繁,千姿百态。
但从建筑布局上可分为靠山式和沿沟式;从结构和建筑材料上可分为土窑、接口窑、砖窑、石窑等主要类型。
《易·系辞传》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民居建筑分析之窑洞 PPT
下沉式窑洞(地窑)
缺点: 潮湿;窑洞上方不能种植物
,浪费土地
优点: 建筑寿命长;冬暖夏凉;
防火性强;抗震性好;是最环 保和生态的建筑形式之一。
独立式窑洞(箍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 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 能 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 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 房屋则称“窑上房”。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 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 。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 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靠崖式窑洞(崖窑)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 用的地区。
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凿洞, 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
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 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 发展前景。
气候干燥、木材少
也为它创造了发展和 延续的契机
窑洞民居的分布
窑洞民居大致集中 在五个地区,即晋中 、豫西、陇东、陕北 、冀西北。
窑洞分类
按形式可大致分为三类:
靠崖式窑洞(崖窑)
窑洞
下沉式窑洞(地窑)
独立式窑洞(箍窑)
靠崖式窑洞(崖窑)
河南巩义市有很 多这种窑洞,当 地称为“天窑”。
装饰风格
窑洞的细部装饰,从立面到平面,从大门到室内,实际上是一种 匠工艺术。石作、砖作、木作、纸作是主要的几个方面。石作和砖作 从石狮、抱鼓石、石础、影壁,直到立面的拱头线、挑檐、女儿墙等 ,多精雕细刻成以福、禄、寿为题材的吉祥图案。木作则集中于门楼 举架雕刻、窗棂纹样等方面。这里所说的纸作是以窗花、窑顶花、炕 围画、吊帘、门神等可临时更换的装饰。每遇春节,红色的对联、窗 花等点缀在青灰色的背景间,另是一番景致。
中国风俗-窑洞民居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中国风俗:窑洞民居
庆阳地处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区,当地居民完整保留了传统黄土窑洞的居住形式,已成为今天庆阳民俗之旅的重要参观内容。
据《甘肃通志》载:庆阳府人“好稼穑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
这就是古代周人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挖掘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窑洞。
今天,在庆阳各地,随处可见这种古老的居落形式。
人们靠沟坡就崖壁之势,掘洞筑室,叫“崖庄”;从塬面上向上掘出一个两三丈深,方方正正的大坑,再在四壁向里挖出一孔孔窑洞,好象一个地下四合院,叫“地坑庄”。
这种独特的居落及人民的生活方式自有妙处。
有诗赞曰: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民居建筑分析之窑洞课件(PPT36页)
按材料可大致分为三类: 土窑
石窑
砖窑
民 居 建 筑 分 析之窑洞 (PPT 36页)工 作培训教材 工 作汇报课件 管 理培训课件 安 全培训讲义P P T服务技 术 民 居 建 筑 分 析之窑洞 (PPT 36页)工 作培训教材 工 作汇报课件 管 理培训课件 安 全培训讲义P P T服务技 术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 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民 居 建 筑 分 析之窑洞 (PPT 36页)工 作培训教材 工 作汇报课件 管 理培训课件 安 全培训讲义P P T服务技 术
窑洞的平面组合
民 居 建 筑 分 析之窑洞 (PPT 36页)工 作培训教材 工 作汇报课件 管 理培训课件 安 全培训讲义P P T服务技 术
独立式窑洞(箍窑)
Logo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 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 。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 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靠崖式窑洞(崖窑)
民 居 建 筑 分 析之窑洞 (PPT 36页)工 作培训教材 工 作汇报课件 管 理培训课件 安 全培训讲义P P T服务技 术
下沉式窑洞(地窑)
民 居 建 筑 分 析之窑洞 (PPT 36页)工 作培训教材 工 作汇报课件 管 理培训课件 安 全培训讲义P P T服务技 术
缺点: 潮湿;窑洞上方不能种植物
,浪费土地
优点: 建筑寿命长;冬暖夏凉;防
火性强;抗震性好;是最环保 和生态的建筑形式之一。
民 居 建 筑 分 析之窑洞 (PPT 36页)工 作培训教材 工 作汇报课件 管 理培训课件 安 全培训讲义P P T服务技 术
窑洞的特性
经济适用性:
窑洞民居PPT课件
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
8
9
靠崖式窑洞
1、靠崖式窑洞是在黄土坡的边缘,朝山崖里开挖的洞穴, 顶部呈拱形,底部为长方形。 这种窑洞前面是比较开阔的沟壑,便于采光通风,同时留 出一块平地作为院落,便于人们从事户外活动。 2、 靠崖式窑洞的整体形制又分为折线型和等高线型。 (1)折线型:是指多口窑洞按“之”字形,或“S”形排 列,公共道路循着每户窑洞而筑,方便居民上下山坡。 (2)等高线型:多口窑洞按照等高线排列,从侧面看, 整体排列就像台阶一样,优点是每口窑洞前都有较大面积 的平地,供邻里之间共同使用。
窑洞民居建筑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民居的历史
历代民居形式简述
传统 民居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穴居 半穴居:鼓腹外倾
低矮、面积小、中有柱 子作支撑之用,平面有 圆形和方形两种形制
商代:
部分保留了半穴居住宅特点,夯土 墙,席地而居,出现部分家具
6
黄土窑洞
高坡上的土居
窑洞建筑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个省,它 们共同的地理特征就是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黄土高原,降 雨量较少,树木稀疏。 此地的居民因地制宜,开挖黄土窑洞居住,形成了迄今为 止最早的生态建筑形制。依据窑洞的样式差异,可以将要 到分为靠崖式、独立式、下沉式三种形式。
7
31
渭北下沉式窑院入口之一
32
渭北下沉式窑院入口之二
33
陕西淳化县下沉式窑院入口
34
10、下沉式窑洞的优缺点 (1)缺点:潮湿;窑洞上方不能种植植物,浪费土地 (2)优点:建筑寿命长;冬暖夏凉;防火性强;抗震性好;
西北窑洞2
西北窑洞
中国的黄河中游有大片黄土层,易于挖掘,并具有防寒、保暖的特性,因而在黄土断崖处挖掘横向穴洞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广泛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
窑洞民居是一种充分保持自然生态、依附于大地的民居,它没有一般建筑所具有的形体与轮廓,在其艺术风格中表现出来的是黄土的色彩、质感和内部空间构成的巧妙性,具有粗犷、淳朴、敦厚的乡土气息。
窑洞民居有三大类:靠崖窑、地坑院和锢窑。
靠崖窑是直接挖掘横洞成窑,它们依山沿沟,高低起伏。
在土壁深厚的窑洞上可以再挖窑洞,称“天窑”,用坡道或砖梯与地面相连,也可以在室内用楼梯直接相通。
窑洞外多用土墙围成小院,或与锢窑组合成三合院、四合院,甚至两进院等大型住宅。
天井窑是在平坦地带挖出下沉院落,然后在四壁挖出横窑。
出入地坑的长长梯道有的在院内,有的在院外经过洞进入院子;有的直进,有的拐角,还有的回转,形式各异,为天井窑群落增添了不少趣味。
天井窑——河南陕县地坑院
锢窑实质上是用土坯、砖石建造的房屋,券顶上覆以土层。
锢窑最普遍的形式是三孔锢窑,并以此为基本单元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也有与木构架房屋结合的,往往也是以锢窑作为上房,取其冬暖夏凉的优点。
多层窑洞的代表——山西师家沟窑洞民居
窑洞民居虽然建筑形式与其它民居截然不同,但从空间组合来看,仍不失传统民居的格局。
许多窑洞都以北窑为上,用作起居室或长辈的卧室,东西厢窑洞为卧室、厨房或储藏室,南边除入口外多用作厕所、畜圈等,大门置于院子的东南角,其空间关系很像四合院住宅。
可见无论民居形式、材料怎么变化,其本质却没有变,还是内院式的,这是受古代封建宗族社会形态影响的结果。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民居
窑洞的内部布局
为了美化窑洞,火炕也成 了其中不可少的美化之一。特 别是在炕周围的三面墙上大概 在一米宽的地方贴上一些彩纸。 有些主人还会把漂亮的纸或布 沿土炕边粘贴,这样既可以避 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 接摩擦,还可以保持被褥干净。 炕围子是传统窑洞的另一种主 要的实用性装饰。
窑洞顶部: 用砖石砌成的屋檐,用来 挡雨雪、灰尘。
窑洞顶部
窑洞的内部布局
孔是窑洞的量词,一孔窑洞就是 能承载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起居,窑 洞一般宽约4米,纵深约五米、高约3 米,内壁被刮得十分平整光滑。窑洞 顶部往往会修成圆拱形,这是前人的 智慧,拱形受力更均匀、不易坍塌。
窑洞的内部布局
窑洞内部布局以火炕为核心,火 炕与灶台结合,炕面下砌有数条用于 取暖的烟道,专供取暖。
并联窑则是并排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孔窑,在其公共的窑腿处凿出门洞连接 起来,两孔窑洞一般一侧设置入户门为起居活动室和室外沟通,另一侧则只开窗作卧室 以扩大采光面积,三孔窑及多孔窑一般只在中间窑洞上开门,其他两侧的窑洞只开窗户。
两孔窑
三孔窑和多孔窑
窑洞的内部布局和外部构成
窑洞内部
窑洞内部: 原先主要是土坯夹杂秸秆 加固光滑。 现在用水泥加固保暖,用 石膏加白,增加亮度、美观。 主要有灶台、炕、烟洞。
窑洞的内部布局
有的人家还会继续向内开有隧道 式的小门,通向储物间,在引进自来 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在灶台旁边放 上一个大水缸,在冬天的早上,从热 炕头爬起来,从灶台旁的水缸舀水洗 漱后,就开始在灶台上吃早饭。
窑洞的外部构成—窑脸
窑口上下左右的垂直崖面称窑脸。为使窑脸整洁又起到防水维护作用,大致有以下 几种处理方法,都由窑匠来做。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1. 四合院:四合院是汉族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
它由四个房屋围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中间是一个露天的庭院。
四合院通常采用砖石结构,建筑风格严谨、庄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 窑洞:窑洞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如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窑洞是在黄土坡上开凿而成的,呈拱形,内部空间较大,可以容纳多个房间。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等优点,是当地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
3.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独特类型,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
它是用土坯或砖石建成的圆形或方形建筑,通常有多层,每层有多个房间。
土楼具有防御性能强、通风采光好等特点,是客家人民居文化的重要代表。
4. 水乡民居:水乡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江南水乡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它是一种临水而建的建筑,通常有两层或三层,底层是架空的,用于停放船只和储物,上层是居住空间。
水乡民居以白色的墙壁、黑色的屋顶和精巧的木雕、石雕等装饰为特色,体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水乡文化。
总之,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丰富多彩,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反映了汉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是一种依托黄土挖穴的民居形式。
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横穴,这种窑洞民居在干旱少雨的黄土地区如陕、甘、宁、晋、豫一带非常普遍。
主要有三大类型:靠崖窑、下沉式平地窑和锢窑。
靠崖窑是在天然崖壁上向内开挖的券顶式横洞。
高宽在两到三米左右,进深大约六到十米,窑顶上至少保留三米以上的土层。
根据土质情况窑顶可以是平圆形、满圆形或尖圆形等形式的拱顶。
窑洞可以分为前后两间,也可以双窑或者三孔窑并联使用,还可以挖出上下层的窑洞。
一般窑口空气充足的地方安排上灶、炕等生活起居用品,深处用于贮藏,窑壁上可挖龛放置用具。
河南巩县靠崖窑也可以挖炕窑放置板床,甚至可以挖出拐窑做储藏室,还可以挖出子母窑等,这些都是窑洞扩大空间的方式。
窑洞外立面称为窑脸,简单的窑脸露出土墙或土坯墙,中间开门窗洞口。
讲究的就砌砖墙防护,甚至雕刻砖花,称做贴脸。
也有的在窑脸外再接一段石窑或者砖窑,称为咬口窑。
窑洞外面可以用土墙或者是锢窑式房屋围合成合院,比如河南巩县的康百万庄园就是黄土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靠崖窑住宅群,它的主宅区是十六孔靠崖窑,整个窑群依靠着黄土崖呈折线形布置,组成了五个并列的窑房四合院。
河南巩县康百万庄园平地窑是在没有天然崖面的情况下,从平地向下挖坑成院,再向坑内四壁挖横穴的方式,所以又称地坑院或天井院。
窑洞上方应当有足够的土层以满足结构和保暖的要求,一般在三米左右。
平地窑的窑脸全藏在地面下,比靠崖窑更为隐蔽,所以谚语称它是“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只闻鸡犬吠,院落地下存”。
平地窑院的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及较特殊的T字形、三角形等。
三门峡张湾乡天井窑群窑院布局类似北方通行的四合院,以北窑为上房,用作起居室及长辈的卧室,东西所、牲畜房等。
院子里有坡道或台阶能达到地面,也可以用过洞把几个窑院联系在一起建成组群。
如甘肃庆阳地区的平地窑,在一个天井院里面再分成两到四个院子,甚至形成一个长胡同,两侧分布着近十个院子。
穴居式民居的代表
穴居式民居的代表摘要:中国窑洞是在黄土高原天然黄土层下孕育生长的。
它依山靠崖,妙居沟壑,深潜土原,凿土挖洞,取之自然、融于自然,是“天人合一”环境观的最佳典范。
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认识、改造、利用黄土的智慧结晶。
关键词:中国窑洞崖坡院落独立式窑洞窑院窑居前言窑洞民居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带特有的一种民居形态,也是我国原始穴居的成熟形态。
它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认识、改造、利用黄土的智慧结晶。
中国窑洞民居主要是适应中国西北部、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而产生的。
窑洞民居的材料主要是黄土,是以黄土作为围护和支承体系的民居形式,是靠人工在黄土地带挖掘而成的居住空间。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居形式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
窑洞的分类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
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1.靠崖式:是在山坡的沟崖地带挖一口崖,平着伸进去,前面有比较开阔的平川地,从侧面看这种地形很像靠背椅的形式,这叫靠崖式窑洞;(靠山式和沿沟式)。
2.下沉式:是在平地上向下挖,形成一个下凹的大院子,再向这个院子四周挖窑洞,这叫下沉式窑洞,这种窑洞从远处看不到,就像是平地一样,只有走近才能看到地上的一个凹坑,向坑内看,下面是一户户的人家,正因为如此,人们便形成了四句打油诗来形容这种窑洞为“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麦垛星罗布,户户窑洞沉。
”3.独立式:是在地上用砖砌成的一个窑洞式的房子,这叫独立式窑洞,是窑洞中最高级的一种,实际上就是现代建筑中的覆土式建筑。
窑院的使用窑院内窑洞的布局有“一”字型,“L”型,三合型等三种布局形式,窑院一般都找向阳背风的断崖建造,使主窑尽量朝南、朝东或朝东南。
四合院及地坑院则不大受限制,它们总有两个朝向是好的,将朝向好的作为居住,其他窑院多做杂院使用。
在单座窑院中,窑洞的使用有明确的划分。
民居建筑分析之窑洞ppt课件
气候干燥、木材少 也为它创造了发展和 延续的契机
Logo
窑洞民居的分布
窑洞民居大致集中 在五个地区,即晋中 、豫西、陇东、陕北 、冀西北。
Logo
窑洞分类
按形式可大致分为三类:
靠崖式窑洞(崖窑)
窑洞
下沉式窑洞(地窑)
独立式窑洞(箍窑)
Logo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 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 。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 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方黄土地区。
Logo
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 马欢,却不见村舍房屋,所谓“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人”。
窑洞以一户一院的形式最 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形式。
Logo
为了防止地面的雨水流入院内, 保护人畜安全,避免地面上行人 掉入院内。地坑院上通常沿院顶
砌筑约40-80公分的花围墙
Logo
窑洞入口坡道以砖石铺
Logo
窑洞的生态性:
窑洞的有效空间是向地 下黄土层索取的,不破坏生 态,不占用良田;建筑材料 多为砖土,生态环保。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 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窑洞的平面组合
窑洞以单孔窑为主,有两窑并联,三窑并联、套窑、 拐窑、母子窑等多种形式。
窑洞民居以单孔窑洞为基本单位,靠崖式窑洞只能平列 ,当需要多室时,则需要深向发展或横向打洞。
2. 地下四合院形式,既下 沉式窑洞。
Logo
窑洞的空间组合
3. 混合型院落。窑 洞冬暖夏凉,但光 线较差,春秋天潮 湿。窑居者在窑洞 两侧前设厢房,与 南面倒座围成合院 。人们可以自行选 择住房屋或窑洞, 发挥适应自然的能 动作用。
Logo
窑洞民居——读《陕北窑洞民居》
窑洞民居——读《陕北窑洞民居》
佚名
【期刊名称】《《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窑洞民居是我国目前尚存的几大类生土建筑中仍处于活性状态且继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民居。
而陕北则保存有中国现在最丰富、最单性的窑洞民居。
这种民居由于它与当地地貌、气候的协和,更由于它的“绿色”(低能耗、保护环境与生态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界的重视。
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文化”和“民族”的范围。
这是中国对人类居住方式极为重要的一个贡献。
【总页数】1页(P1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29
【相关文献】
1.陕北窑洞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探究 [J], 董薷;段炼孺
2.浅析陕北窑洞民居建筑中的设计启示 [J], 贺甜甜
3.陕北窑洞民居风采 [J], 《建筑》编辑部
4.陕北窑洞民居门窗的传统营建智慧 [J], 刘高艳;李军环
5.陕北窑洞民居潮湿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析 [J], 杨瑞;杨红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地方民居-陕西窑洞
中国地方民居-陕西窑洞
佚名
【期刊名称】《建筑与预算》
【年(卷),期】2011()4
【摘要】窑洞是陕西乃至西北黄土高原所特有的建筑产物,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劳动人民创造了黄土地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
【总页数】3页(PF0002-F0002)
【关键词】窑洞;陕西;民居;中国;西北黄土高原;民间艺术;黄土地;建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29
【相关文献】
1.陕北窑洞民居的装饰艺术及其民俗文化探析——评《陕北窑洞民居》 [J], 李玉龙
2.黄土高原生土窑洞民居改造设计研究——以山西平遥横坡村生土窑洞民居为例[J], 黄兆成;徐宁
3.窑洞民居——读《陕北窑洞民居》 [J],
4.关中地区窑洞型传统村落民居演变动力机制研究—以陕西柏社村为例 [J], 刘奕君;刘玉亭;段德罡
5.关中地区窑洞型传统村落民居演变动力机制研究——以陕西柏社村为例 [J], 刘奕君;刘玉亭;段德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窑洞民居
湖南工业大学建筑学082班 指导老师:杨英 组员:陈军 谢远兴 李灿 杨爱文 李章彰 2011.12.20
一、窑洞民居概述
◘ 1.分布地区:多通行于山西西部及陕西北部。目前中国的窑洞民居
大致集中在五个地区,即晋中、豫西、陇东、陕北、冀西北。 ◘ 2.文化气息:中华民居史上标志了一个古老时段建筑水平的居住形
13
2013/9/17
14
2013/9/17
15
二、窑洞的典型代表
◘ 1.山西平遥古城
◘ 2.延安窑洞 ◘ 3.黄土高原窑洞
◘ 4.天井窑洞
2013/9/17 16
1.山西平遥窑洞的特点
在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共有四合院3797处。这些四合院,轴
线明确,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外雄内秀,沿中轴线,有几套院组 成,中间多用短墙、垂花门楼分割,形成二进或三进的“日”“目”
2013/9/17
23
黄土高原的特殊
地形,也形成了独特
的窑洞形式
特殊的地形以及环
境的恶劣让居民集中在 一起
2013/9/17
24
2013/9/17
25
2013/9/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6
4.天井窑洞的特点
又名“地坑窑”,为窑洞式住房的一种样式。在冈地上,凿掘方 形或长方形平面深坑,沿坑面开凿窑洞,内有各种形式的阶道通至地 面上,如所在有天然崖面,则掘隧道与外部相通。流行于北方黄土地 区。 窑洞建筑美观耐用、节约耕地、保护植被、冬暖夏凉、静无噪音, 内部陈设同样可以"现代化"。 天井窑院既是游览农村的一大景观,也是考察研究黄土高原民俗 和原始"穴居"发展演进的实物见证。
和地位。
窑洞风俗是以黄土高原为中心地带的地理区域形成、衍化的居住 民俗。它具有渊深的文化积淀,是形成标准化的行为经验的有效模式,
体现了民间朴素的人文精神。
2013/9/17
4
3.窑洞民居特点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 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 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 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窑洞防火,防噪音,冬 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 筑形式。
字形基本布局形式。
院内主题建筑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砖拱窑洞,前面加木构披 檐,柱廊上复瓦屋顶,明柱上方月普栏荷叶,欠板雀替和挂落、屋
顶为平顶,有的上筑风水楼,照壁、女儿墙多为砖花栏;东西厢房
及倒座南房,均为单坡向内坡的木结构瓦屋顶;街门对面有影壁, 宅院门外有石狮子、栓马柱和登马石,融为一体。
2013/9/17
2013/9/17
27
宅院内有作粮仓用的窑洞, 顶部开有小孔,直通地面打谷 场,收获之时可直接将谷场的
粮食灌入窑内粮仓,平时孔口
置避雨席棚
进入村内,只闻人言 笑语,鸡鸣马欢,却不见
村舍房屋,所谓“进村不
见房,见树不见村”。
2013/9/17
28
宅院内有单独窑洞,可
作鸡舍牛棚。天井窑院还有
二进院、三进院等,即多个 井院的组合
式,被誉为“东方一绝”。
◘ 3.形成原因:造价低廉,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等优 点,虽然存在采光及通风方面的缺陷,但在北方少雨的黄土地区,
仍为人民习用的民居形式。
◘ 4.窑洞分类:靠崖窑、平地窑、锢窑。 ◘ 5.生命力:自然适应性,环境保护作用。
2013/9/17
2
1.地理情况
2013/9/17
某些院落采用相
对独立的方式
2013/9/17
29
四、特殊窑洞
2013/9/17
30
Th a n k s
3
2.人文情况
窑洞是中华民居史上标志了一个古老时段建筑水平的居住形式, 被誉为“东方一绝"。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它是中华文明的历
史遗存,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继续发挥着自身的优势。以窑
洞为载体形成的风俗文化既保持着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又因其在 传承和更新中具有地域文化向人类经验转化的潜能而在现代取得价值
17
2013/9/17
18
2013/9/17
19
2.延安窑洞的特点
分土窑洞和石窑洞,土窑洞冬暖夏凉,但采光不好,容易坍 塌,不卫生。石窑洞四季都比较凉,但坚固,采光较高卫生。
2013/9/17
20
2013/9/17
21
2013/9/17
22
3.黄土高原窑洞的特点
窑洞一般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洞口都朝阳, 这样便于阳光照射。最简便的窑洞就是直接挖土形成的窑洞土窑洞; 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就成石窑洞了,当然,如果用砖加固就是砖 窑洞了。砖窑洞外表更美观一些。
2013/9/17
5
4.窑洞民居类型
(1):靠崖式窑洞 (2):独立式窑洞 (3):下沉式窑洞
2013/9/17
6
(1)靠崖式
2013/9/17
7
2013/9/17
8
2013/9/17
9
(2)独立式
2013/9/17
10
2013/9/17
11
2013/9/17
12
(3)下沉式
201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