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广安市广安区光辉乡小学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监护的中小学生。我校现有在校学生1929人,上学年统计在校“留守学生”1319人,本学期统计在校“留守学生”1395人,学前“留守儿童”209人,其他“留守儿童”1人, “留守儿童”比例78.5%,在校“留守儿童”比例66.4%,呈上升趋势。这些“留守”的孩子,祖辈监护数1093人,其他监护数302人,他们生活上缺少关照,精神上缺乏关怀,学习上缺乏管理;同时,随着“留守学生”队伍日益增大,教师教学任务重,学校对校外“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鞭长莫及。因此“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易出现问题。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学校的重视。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广安区委的号召,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在全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留守儿童”现状,确立工作目标。

光辉乡位于华蓥山区,有13000多人,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乡镇。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

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监管,这些“留守学生”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各级领导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作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建立档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

建立“留守儿童”三本专项台帐,即学校建立“在校留守儿童”台帐;乡上建立“学前留守儿童”台帐;派出所建立“其他留守儿童”台帐。通过班主任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方面(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电话等),监护人方面(地址、姓名、关系、联系电话),家长方面(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建立学校“留守学生”情况统计表并按时上报相关部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发现问题“留守儿

童”,分析问题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要求班主任通过细致工作努力做到:“留守学生”不辍学、在班里学习不掉队、在校没有严重的违纪现象。

三、营造良好环境,制定管理制度。

大力营造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制定学校“留守学生”管理制度。我们力求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留守学生”,耐心地关心每一位“留守学生”,让每个“留守学生”都感受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平等与真诚。为“留守学生”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定期举行“留守学生”座谈会,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留守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努力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2、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建“留守学生”教育体系。

建立学校与“留守学生”家长定期联系制度。班主任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和教育外出务工的家长,使其进一步了解对子女生活和教育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帮助、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活动,促进“留守学生”的管理,最主要的方式是正面教育诱导:

(1)、“五自”教育。对“留守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班主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认真分析“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心育”,力求治本,坚持正面引导、激励,辅以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班级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或进行个别交流,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在“留守学生”中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提高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

(2)、开展“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名合格中学生”。

(3)开展三类培训。每周开设1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由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确保“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每周开设1节安全法制教育课,由班主任负责;学校每期至少两次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到学校举办安全法制专题讲座,增强“留守学生”安全法制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自我防范能力;利用节假日加强“留守学生”家长的培训和在家监护人的培训,每年在监护人中开展“争做合格监护人,培养合格人才”实践活动,引导其规范教育“留守学生”。

3、实施领导干部、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根据上级安排,党政领导、村上干部、任课老师和“留守学生”结对子,落实三大帮扶措施,实行“1+3”、“1+4”、“1+X”帮扶措施,对“留守学生”生活、情感、心理、烦恼等方面都给以关注和疏导,成为“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并要求“留守学生”定期与

“代理家长”进行思想交流及学习、生活情况汇报。班主任定期召集“代理家长”开会或打电话交流“留守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适时安排“代理家长”、“留守学生”和教职工见面,以加强联系,形成教育活力。同时推行“手拉手”连心工程,即同班级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固定帮助一名“留守学生”,为其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以求共同进步。每位教职工结对4名“留守学生”,帮扶教职工经常和“留守学生”联系,做到每周一次交谈,每月一次排查,帮助“留守学生”与家长进行联系,设立亲情电话(0826)2886075,引导“留守学生”与家长每周通一次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年见一次面,确保亲情交流不断线;帮扶教职工每月对“留守学生”进行一次家访,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学生”。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乡政府人员、村组干部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帮扶人员与孩子们一道交心谈心,帮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