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知识梳理型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品读文本,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感悟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泽东同志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3.了解开幕词的相关知识,学习开幕词的一般结构及基本写法。
4.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诵读—鉴赏2.合作探究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文章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史纪录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伟大历史瞬间的关切点。
一起去聆听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
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人物轶事】辣椒粉拌梨赠斯大林亲手种辣椒毛泽东嗜好辣椒,此事举世皆知。
他说湖南人没得辣椒不能吃饭,因此每个湖南人身上都有辣味。
有一次杨得志请他吃梨,他却找人家索要辣椒粉,将其撒于梨上,谓之辣椒粉拌梨。
这种毛氏辣梨,我想味道不会太好,因此也没有像毛氏红烧肉一样流传开来。
建国初期毛宴请苏联友人米高扬,米高扬嗜酒,毛看不惯,就炒了一大盘红辣椒招待,非说辣椒比酒更刺激。
米高扬不得不勉强吞噬,结果辣得眼泪都喷了出来。
上个世纪60年代,秘鲁哲学家德斯来华拜会毛泽东,两个人谈得甚为投机,原因之一是德斯愿意陪他吃辣椒。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答案: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 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国家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 阐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案: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它意味着中华民族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同时,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4. 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
答案:
文章主要运用以下论证方法: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文章主题,设计问题如“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要求,阅读文章,观看视频,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 思考预习问题: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笔记、问题等提交至教学管理系统。
- 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选集》,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对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 探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和拓展阅读资料,思考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七、重点题型整理
1. 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各段落大意。
答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第一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领导人,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和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
通过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中央解决西藏问题时,为什么要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并认识和平解放是最终目的,同时理解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主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材通过开国大典与西藏和平解放两个子目来体现本主体。
开国大典一目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情况、庆典盛况和伟大历史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一目介绍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过程及其重要性。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的完成,各民族的大团结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本课重点是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后,就积极筹备建立新中国。
各民主党派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空前团结,为新中国的建立出谋划策。
1949年9月,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云集北京,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
经过与会代表的广泛讨论协商,制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府主席。
确定了国旗、国歌、国都和纪年方式,还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第一课时:了解背景和定义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和背景;2.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3.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导入: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带领学生齐唱国歌,激发爱国情怀;2.展示题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句话的含义;3.介绍背景: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人民所经历的困难和历史背景;4.定义解释:解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即中国人民从沉沦到奋起的历史转变,在国家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教师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带领学生齐唱。
通过国歌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象征和自豪感。
Step 2:展示题目和讨论教师展示题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鼓励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相互交流。
Step 3:介绍背景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背景。
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和解释这段历史,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人民在此时期所面临的困境。
Step 4:定义解释教师解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通过具体例子和细节,让学生对这句话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老师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和贡献。
第二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影视资源欣赏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在建国初期的英勇奋斗和辉煌成就;2.通过观看影视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3.提高学生的观看和理解影视资源的能力。
教学内容:1.导入: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呼应“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题;2.选择和准备和历史背景相关的影视资源,如《建国大业》、《红色娘子军》等;3.观看影视资源,并针对内容进行相关讨论;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教师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案标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探讨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意义和影响。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1. 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主要事件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意义和影响。
2. 分析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放映一段描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影像资料或展示相关图片。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什么含义?它与哪些历史事件相关?二、知识讲授(15分钟)1. 讲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和过程:a.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列强侵略。
b.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民族觉醒。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 分析主要事件及其意义:a. 鸦片战争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
b. 辛亥革命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c. 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巩固和人民军队的形成。
d. 解放战争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崛起。
e.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人民站起来。
三、深入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并就以下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a. 中国人民站起来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重要意义?b. 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事件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四、小组展示与总结(15分钟)1. 要求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议题,并通过展示的形式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文献推荐,供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
2. 鼓励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并写下自己对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文章,包括其意义、主要事件和对个人的启示。
2. 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阅读相关章节并准备讨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成果与问题。
教学资源:1. 影像资料或图片展示相关历史事件。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研读课文,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体会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深刻含义。
2、结合“孟晚舟”事件,感受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3、学习了解开幕词的文体特点、思路与逻辑、表达方式与手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文章语言表达“理性与感性”融合的特点。
难点:结合“孟晚舟”事件,培养学生家国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视屏《政治协商会议》或“孟晚舟”归国演讲视频。
2. 公元一九四九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后的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黑暗的旧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亿万劳苦大众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胜利召开。
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讲话。
他说“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二.单元阅读梳理今天,我们“感受革命文化,奋进伟大时代”教材一单元为我们收录了6篇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革命文化作品,通过整体地阅读,我们发现:本单元课文可以用一个字“站”,一字立骨,串联起6篇文章,完整地论证了我们祖国发展的历程。
1. 提出“站”《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 为何能“站”?《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3. 如何“站”?《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七十二载春秋,我们的祖国走过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光辉道路,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在读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上的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三.文本合作学习1.分析题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具体含义?【生预习作业文本展示,对比讲评】明确“站起来了”的意思是新中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①善用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词语。
例1“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开幕了”“渴望”一词能成功召开这次会议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民之所向。
例2“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偏正短语用“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做修饰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例3“完全新的”交代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同上一次的不同,它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是“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的。
介绍作家作品,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结合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初步把握文章情感基调。
通过快速阅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分段,有助于初步把握课文结构。
通过圈划关键词句,进一步理清文章结构及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巩固练习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师布置任务,小组练习
给出评价表,请学生评价各组学生的表现。
小组内互评,巩固知识点
例6“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不允许”“任何”加重了语气,强化了态度,表述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坚定立场,以及对我们国家能力的无比自信。
四、深入鉴赏
探究一: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_________________伟人毛泽东。(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短语,并就文本具体分析)示例一:胸有丘壑,自信豪迈。展望未来,毛主席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巩固国防等方面出发,指明努力的方向,并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必定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并会“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而且“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这些话都表达了一个革命家胸有丘壑,家国天下的建设蓝图早已构好,显示了建设强大中国的宏伟气魄和坚定信念。示例二: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震撼历史的宣告,既表现了主席对中国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的心声、渴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欣喜之余,毛主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沉缓的语调告诫大家“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中国人民站起来还要在国防、经济、文化等领域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第一章:新中国的成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让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让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的过程。
1.2 教学内容历史背景:解放战争胜利,国共内战结束。
成立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成立过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3 教学活动观看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场景。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中国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新中国的政治制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让学生理解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治权力属于人民;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展示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并进行讲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让学生理解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3.2 教学内容经济建设: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
成就: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展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情况,并进行讲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新中国的文化教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文化教育。
让学生理解新中国文化教育的特点。
4.2 教学内容文化教育:推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普及教育,发展科技。
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导向,以人民为本。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展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情况,并进行讲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中国文化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学习目标:1 .通过联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掌握阅读中国革命史中伟大篇章的方法。
2 .通过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入感受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感受中国革命史伟篇中伟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温故知新上节课我们简要分析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文章,了解到它是写于1949年9月210,是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作的开幕词。
毛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之时,面对着代表着全中国所有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六百多位代表,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在了解了文章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明确了文章紧扣住“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由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到展望未来的行文思路,深入分析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原因、表现及做法。
结构严谨、脉络清晰、逻辑层次分明地呈现了主席在新中国成立之时的自豪感。
同时,我们重点揣摩了文中的判断句,以及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和情感鲜明的词语,揣摩了毛主二、总结开幕词知识点(一)开幕词的概念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或主持人,在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幕时讲话所用的文稿。
(二)开幕词的作用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开幕词的特点(1)简明性。
开幕词简洁明了、短小精悍,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2)针对性。
针对特定的场景发表演说。
(3)口语化。
开幕词的语言通俗、明快、上口。
(4)宣告性。
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有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5)引导性。
开幕词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对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2.关注祖国的命运和发展,尊敬国旗、国徽,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3.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感受开国大典的庄严场面,了解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开国大典》,感受庄严时刻。
1.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片段,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
2.交流感受,指名学生分享哪个场面给他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3.小结:广场上的人们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喊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来表达我们的欢乐心情。
(板书圈点“站起来”)二、回顾沧桑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1.通过阅读和观看电视,了解我们的祖国母亲和人民在建国以前所遭受的苦难。
2.回顾几个重要的历史瞬间,包括南京大、台儿庄战役和卢沟桥事变。
3.感受伟人风范,介绍XXX、XXX、XXX和XXX等英雄人物,强调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
4.小结:正是千千万万个英雄人物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1949年10月1日那个神圣而庄严的时刻。
这一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三、知识竞赛。
1.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国歌、国徽、国旗的含义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上面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XXX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图案,象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歌的名称是《义勇军进行曲》,作词为XXX,作曲为XXX。
二、画一画画一画“心中的五星红旗”,并能配上相关的话。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简编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简编第一章:新中国的成立背景1.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2 教学内容:1.2.1 国内外形势: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2.2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介绍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理解会议对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深入思考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程,理解其历史意义。
2.2 教学内容:2.2.1 开国大典:介绍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感受新中国的成立。
2.2.2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分析新中国的成立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看纪录片、讲授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第三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3.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成果,理解其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3.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介绍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3.2.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新中国的意义,了解其在我国政治建设中的地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成果,深入思考其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4.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果,理解其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4.2.1 恢复国民经济:分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4.2.2 “一五”计划:介绍“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果,深入思考其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第五章:新中国的文化教育建设5.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的文化教育建设成果,理解其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开幕词的有关知识, 把握本文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 梳理内容, 理清逻辑思路, 品味情感和语气, 准确把握文本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意, 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创作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建立新中国的困难与艰辛, 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感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在诵读中把握开幕词的写法特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
2.抓住关键语句,品味语言;理清文章的逻辑脉络。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本、课件五、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引用毛主席的话语导入: “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 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 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爱国精神一直根植在每个在中国人的心中。
朗读课件上面的语句。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毛泽东(1893.12.26-1976.9.9), 字润之, 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 书法家。
……(含毛主席轶事趣闻)(二)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 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筹备,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1949年9月21日晚, 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里举行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历史性盛会。
主席台上方, 悬挂着巨幅会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含本课题目变化)(三)文体知识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 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
……开幕词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
……(四)开幕词的特点: 内容针对性、结构逻辑性、语言感染力。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2)掌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引导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3)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1. 新中国成立的背景;2. 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要内容;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文本;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课文,提高审美情趣。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引导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5. 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感悟;(2)收集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掌握课文内容;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知识梳理型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知识梳理型教案【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对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历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当代中国史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
但是由于历史学科在重庆地区中考所占分数只有50分,而且是开卷考试,学生重视程度不高。
经过开学第一周的调查,普遍反映本校八年级学生历史基础相当薄弱,上课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接下来的正式授课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夯实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基本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大致历程,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理解建立新中国的意义。
2.学生能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找寻历史基本史实和资料,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3.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的展示,感悟建国的艰难困苦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革命前辈在建国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深切体会他们为理想奋斗的伟大精神2.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心,热爱中华民族,爱党爱国3.拥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和民族团结【重难点】重点——新中国建立的基本过程难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2009年的国庆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办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建国60周年阅兵式。
相信同学们大多数都通过电视或者网络观看了,而且非常兴奋和激动。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今年是建国的第63年了。
每当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那一瞬间,同学们想必也是心潮澎湃。
对于个人来说,63年已经步入暮年,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下面就让我们回忆一下年轻的新中国在半个多世纪前经历的建国历程吧。
一、建国的条件师:建立一个国家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那么49年新中国的建立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呢?政治上:国民党在全国人民面前失去民心,腐朽政权土崩瓦解。
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政治上有相当大的主动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知识梳理型教案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对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历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当代中国史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
但是由于历史学科在重庆地区中考所占分数只有50分,而且是开卷考试,学生重视程度不高。
经过开学第一周的调查,普遍反映本校八年级学生历史基础相当薄弱,上课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接下来的正式授课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夯实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基本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大致历程,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理解建立新中
国的意义。
2.学生能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找寻历史基本史实和资料,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3.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的展示,感悟建国的艰难困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革命前辈在建国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深切体会他们为理想奋斗的伟大精神
2.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心,热爱中华民族,爱党爱国
3.拥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难点】
重点——新中国建立的基本过程
难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2009年的国庆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办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建国60周年阅兵式。
相信同学们大多数都通过电视或者网络观看了,
而且非常兴奋和激动。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今年是建国的第63年了。
每当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那一瞬间,同学们想必也是心潮澎湃。
对于个人来说,63年已经步入暮年,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下面就让我们回忆一下年轻的新中国在半个多世纪前经历的建国历程吧。
一、建国的条件
师:建立一个国家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那么49年新中国的建立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呢?
政治上:国民党在全国人民面前失去民心,腐朽政权土崩瓦解。
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政治上有相当大的主动权。
经济上:国统区经济通话膨胀严重,经济面临崩溃。
解放区经过土改和中国共产党的经营,经济形势优于国统区。
军事上:国民党军在全国的军事一败涂地,不堪一击。
解放军在军事上接连取得重大胜利,势不可挡。
意识形态:国民党的统治彻底失去信任,共产党的政策获得拥护
师:同学们,除了上面的这些原因,你认为还有哪些?(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师作适当点评)
二、建国步骤
师: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建立新中国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建国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那么在半个多世纪前我们国家为建立新中国做了哪些工作?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讲课过程中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影视资料,提高学生的兴趣)
1.召开政协会议
时间:1949年9月21日
地点:北平(北京)
代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人民解放军、华侨等
决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政协会议的性质:临时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意义: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2.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天安门
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建立
三、建国后的和平统一事业
师:建国后,当时祖国大陆的形势并不太平。
在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盘踞着上百万国民党残余军队、特务和武装土匪,西藏地区还未解放。
为把解放事业进行到底,中国共产党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政治和军事行动1.追歼国民党在大陆和沿海岛屿的残余势力
解放大西南相继发动湘粤、广西、西南等重大战役。
云南、西康等起义
海南岛的解放
西藏的和平解放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订(请一位同学朗诵)
2.对祖国完全统一的努力
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对解放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地区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
四、总结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基本情况,初步掌握了建国的条件、经过,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意义也应该有了充分的认识。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屈辱,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为以后人民的幸福奠定了基础。
百年屈辱一朝挥,人民翻身换新颜。
和平统一是国策,两岸同胞不分谁。
五、课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