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夏菁蔚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0年01月11日
一、城市郊区化的定义及特点
(一)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一词来自英语urbanization,对于城市化的内涵、概念界定,由于学科不同,研究角度不同,学术界对城市化的认识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但综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可对其定义如下:城市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变迁的自然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是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产业结构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使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城市化,城市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城市现代化、乡村一体化。
(二)城市郊区化的定义
城市郊区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引力和斥力并存,集聚与扩散交融。城市郊区化是在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人口、产业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转移、集聚的过程。从表象上看,郊区化是一种分散化趋势,但若以“集中”为视角,其实质则是一种在分散背景下的小地域(郊区)再集聚现象。从空间结构变化角度来看,城市郊区化实质上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一种变动,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用地(如商务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等)逐渐由原来的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转移的一种过程。
(三)我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
我国城市郊区化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出现改善居住条件、离心迁移的要求,而城市交通改善、政府政策导向又拉动了这一过程。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郊区化,中国城市郊区化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1.郊区化在西方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在我国主要是在政府的强制推动下,有组织的、被动的过程和行为。
2.我国郊区化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之上的郊区化。我国郊区化的社会经济基础远不及西方,我国的城市底子薄、基础差,市场经济不完善,城市化水平低。
3.我国城市郊区化从起步到现在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郊区化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二、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郊区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郊区化生产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和机理,以及约束、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一个综合作用力。下面以上海为例,具体分析城市郊区化动力机制的几个方面:
(一)政府因素
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即增长极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就充分体现了增长极的作用。长期以来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和资源的高度聚集,积聚作用明显,辐射扩散作用不足,处于增长极的初级阶段。积聚作用虽然能够促使上海城市经济高速增长,但是“江浙两地的巨量资金呈阶梯状向上海流动,之后是资金只进不出,作为龙头城市,上海这种只聚集不扩散功能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影响了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有鉴于此,上海市正有意识地实现城市功能的转变,增强经济扩散功能。市长韩正提出上海在新一轮发展中要破解的几个难题中,就包括上海如何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建设四个中心等重大问题。说到底,服务全国的背后就蕴含着怎么样增强城市经济辐射功能的命题。
同时,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按照“1966”城镇体系规划目标,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建设一批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城、新市镇,促进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吸引农民进入城镇,逐步归并自然村,提高郊区的城镇化和集约化水平,构建和谐村镇。
“1966”四级城镇体系的具体规划是:1个中心城:上海市外环线以内的600平方公里左右区域内;9个新城:宝山、嘉定、青浦、松江、闵行、奉贤南桥、金山、临港新城、崇明城桥,规划总人口540万左右,其中松江、嘉定和临港新城3个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城,人口规模按照80至100万规划,总人口在270万左右;60个左右新市镇:从人口产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和基础设施合理配置角度,集中建设60个左右相对独立、各具特色、人口在5万人左右的新市镇,对于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足的新市镇,人口规模按照10到15万规划;600个左右中心村:中心村是农村基本居住单元,也是郊区“三个集中”推进的关键问题,将对分散的自然村适度归并,合理配置公共设施。规划中,“1966”的新城和新市镇,“人口蓄水池”的功能越来越强,通过发展二、三次产业,实现对人口的双向吸纳,一方面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城市人口向郊区疏解提供了可能。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城、新市镇,作为区、镇级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是郊区、农村生产、生活要素的集散地,也是郊区商业地产发展的“新天地”。“1966”计划也是疏导城市人口的战略,实现人口向郊区转移。
(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土地无偿使用制度,没有建立有效的土地市场,忽视级差地租和竞争原则,造成土地使用的低效率和不合理,土地区位优势无法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市根据国有的有关政策,制定了《上海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土地使用管理办法》、《上海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办法》等有关的规定,确定了土地等级和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费征收标准,实现了土地使用“三无”向“三有”转换,初步形成了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市域范围,设立了12个基准地价土地等级,其中内环线以内为1—4级,内外环线之间为5—7级,外环线以外为8—12级,基准地价相差20—50倍。上海城市土地价格出现了中心城核心区最高,并向外呈圈层式递减的规律。最繁华的城市核心区段的地价往往是近郊与远郊同类用地地价的 10倍甚至百倍以上。地价的不同导致土地功能的空间置换。中心区较高的地价使土地产出率较低的工厂与住宅退出中心区,而土地产出率较高、能支付较高地价的商业、贸易、办公业、金融保险业等向中心区集中,从而加速了中心区土地利用的重新调整,而郊区吸引了用地量较大、收益率较低的工业和与之相关的人口。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成为上海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大契机。城市土地利用开始遵循经济规律并向高效益方向转化,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土地优势和潜能得到不同体现,地价规律对城市土地的空间配置作用日益显现。
(三)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旧城改造
长期以来,我国在城镇实行的是福利分房制度,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陆续出台了许多新的住房改革政策,打破了以往住房附属于工作单位,住房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的局面。到1999年底,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开始实行住房货币化制度。收入不高的市民为了获得较宽敞的住房,只好作出去郊区买房的选择。这无疑推动了居住郊区化。
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面貌脱胎换骨,日新月异。1990年到2000年的11年,上海住宅建筑面积累计增加1.2亿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翻了将近一番;道路长度净增4900多公里,翻了三番;道路面积净增6300万平方米,增加4.5倍;公共绿地累计增加3774公顷,增长10倍,人均绿地翻了四番。进入新世纪的上海,不但可以自豪地说,上海人已告别了危棚简屋,率先进入小康,而且,黄浦江畔夜景璀璨,徐家汇商圈面貌焕然,浦东新区令人刮目相看,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分别雄踞亚洲第二高楼和中国第一高度,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一批体现当代最新规划设计、最前卫建筑理念、最先进建筑水平的标志性建筑相继拔地而起。上海这个百年老城似乎一夜之间跨进了国际化大都市的门槛,一个充满活力的上海令全世界瞩目。
在2006年1月26日闭幕的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拆、改、留’并举,积极稳妥地推进旧区改造。完成中心城区400万平方米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务,约占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现有总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