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练习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颜色憔悴古义: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 害: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 离骚者,犹离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人穷则反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靡不毕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古义。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厚币委质事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今年的下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无理狡辩,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形容枯槁古义: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如成语"从容不迫”三、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活用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 厚币委质事.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其后楚日以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内惑于郑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___________4. 短屈原于顷襄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明道德之广崇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8.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蜕于浊秽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秦昭王与楚婚13.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屈原列传》练习(含答案)
《屈原列传》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节选自司马迁《屈原列传》)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怕平伐其功:炫耀B.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明察故劳苦倦极:极其C.靡不毕见:没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同“旨”,意旨D.举类迩而见义远:种类推此志也:推广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企图强取屈原草拟的宪令底稿,目的是在楚怀王面前嫁祸、诽谤屈原。
B.屈原诚实却被怀疑,忠诚却被毁谤,内心忧愤苦闷,因此创作《离骚》。
“离骚”即“遭遇忧患”。
C.屈原在《离骚》中称述远古、中古帝王及春秋时期诸侯的事迹,用以讽刺楚国的时政。
《屈原列传》知识点全套
《屈原列传》知识点全套《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学识)强志(记),明(明晓)于治乱,娴(熟悉)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谋划计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接待)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信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朝列),争宠而心害(嫉妒)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制定)宪令(国家法令),屈平属(撰写)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占为己有)之,屈平不与(同意),因谗(作动词,谗毁)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炫耀)其功,曰以为(〃曰〃和〃以为〃同义连用)'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疏远)屈平。
屈平疾(痛恨)王听(动作名,听觉)之不聪(明察)也,谗谄(形作名,说人坏话、奉承谄媚的小人)之蔽明(蒙蔽眼光)也,邪曲(形作名,奸佞小人)之害(损害)公也,方正(形作名,正直的人)之不容(容纳)也,故忧愁幽思(苦闷深思)而作《离骚》。
(被动句)〃离骚〃者,犹离忧(遭遇忧患。
〃离〃同〃罹〃,遭受)也。
夫天置小之始也;父母—人之本也。
(判断句)人穷(处境困顿)则反(同〃返〃,返回)本,故劳苦倦极(疲倦困苦),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忧伤、悲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离间)之,可谓穷(处境困窘)矣。
信(诚信)而见(表被动)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被动句)屈平之作《离骚》,盖(大概)自(由)怨生也。
《国风》好色(喜好描写男女恋情)而不淫(过度,无节制),《小雅》怨诽(怨愤发牢骚)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称述,称说)帝售,下道(提及)齐桓,中述汤、武,以刺(讥讽)世事。
明(形作动,阐明)道德之广崇(广大崇高),治乱(太平、作乱)之条贯(条理),靡(没有)不毕见(同〃现〃,显现)。
其文约(简约),其辞微(含蓄隐晦),其志洁,其行廉(正直,方正)。
其称文(所称述的文字,所使用的文字)小(形作名,小的方面)而其指(同〃旨〃,主旨)极大,举类(事物)迩(近)而见(表达)义远。
屈原列传知识点总结
屈原列传知识点总结一、屈原的生平1.屈原的家世和成长经历屈原出生于楚国(今湖北省)贵族家庭。
他的祖父曾担任过楚国的相,父亲屈匄则是楚国的上卿。
屈原从小聪慧,喜欢读书,极具才华。
他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学习了诗、书、礼、乐、数等知识。
2.屈原与楚国政治屈原青年时期,曾担任楚国官职,参与了楚怀王的政治活动。
他在宫廷中颇受信任,为政治改革出谋划策,劝谏国君,提出一些政治主张,但却遭到了楚怀王内臣的排挤和嫉妒。
3.屈原的流放与创作公元前314年,屈原因遭到楚怀王的冤屈而被流放到沅江,这一事件成为了屈原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
在流放期间,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离骚》。
4.屈原的离奇死亡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所灭,屈原得知楚国覆灭的消息后,心灰意冷,在汨罗江投河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屈原的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它描绘了屈原在流放途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表现了屈原的豪放诗风和立志报国的壮志豪情,被誉为中国古代爱国诗歌的集大成之作。
2.《天问》《天问》是屈原的另一部重要诗作,其中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世界的探索。
它以充满哲理的意境,表现了屈原对人生、时间、历史的深刻思考,堪称中国古代哲学诗歌的杰作。
3.《九歌》《九歌》是屈原的另一部重要诗篇,它是屈原在楚国宫廷时期创作的,以其豪情逸兴和雄浑壮美而闻名。
作品以叙事诗的形式,表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4.其他作品除了上述三部主要作品外,屈原还创作了《九章》、《渔父》等多部诗作,其中有不少是篇幅较短的小诗,但也充满了屈原独特的诗意和风采。
三、屈原的思想1.爱国思想爱国是屈原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主题之一。
他在流放期间创作的《离骚》中,表现出了对祖国的忠诚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宣扬了保卫国家、拯救民族的理想。
2.政治理想屈原的政治思想主张也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和文章著述之中。
他主张君主应当爱民如子,关心民生,以民为重。
屈原列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屈原列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作者: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史记力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二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骚》:《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全诗三百七十多句,两千四百多字。
诗题“离骚”二字,司马迁解释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列传练习答案知识点整理
《屈原列传》编选:陈丽娟做题:查潇霄审核:张文艳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皭然(jiào)汶汶(wén)啜其醨(lí) 博闻强志(qiánɡ)B. 温蠖(huò) 诡辩(ɡuǐ)帝喾(ɡù) 眷顾楚国(juàn)C. 憔悴(cuì) 惨怛(dá)枯槁(ɡǎo) 靡不毕见(xiàn)D. 濯淖(nào) 屈匄(ɡài)属草稿(zhǔ) 谗谄(xiàn)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离骚”者,犹离忧也B.屈平属草稿未定C.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D.亡走赵,赵不内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短屈原于顷襄王短:揭露短处。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列:行列,位次。
C.顷襄王怒而迁之迁:调动官职。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称为鼻祖。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父母者,人之本也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C.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人君)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卒行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B.秦,虎狼之国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C.内惑于郑袖竟死于秦而归葬D.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亡走赵,赵不内走:逃跑。
B.屈平既嫉之嫉:憎恨。
C.冀幸君之一悟一:一次。
D.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属:连接。
7.解释加点字词。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2)“离骚”者,犹离忧..也。
(3)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4)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知识回顾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无专门词语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介词" 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介词"于" 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介词"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介词"见"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4,"见……于"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于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介词"为"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若属皆且为所虏 所 其后楚日益削,数十年, 6,"为……所"其后楚日益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 为所"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7,"为所"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介词"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8,介词"被" 信而见疑夫 披发行吟, 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 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汩罗. 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汩罗.那"鸾鸟 凤凰,日以运兮"的无奈, 燕雀乌鹊, 凤凰,日以运兮"的无奈,"燕雀乌鹊, 巢堂坛兮"的愤懑, 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 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 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
1,"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 离骚" 2,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通"旨" 濯,通"浊"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见,通"现" 5,靡不毕见 绌,通"黜" 6,屈平既绌 亡走赵, 7,亡走赵,赵不内 内,通"纳" 质,通"贽" 8,厚币委质事楚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点归纳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屈平既绌(绌,通“黜”,被贬官)亡走赵,不敢归(亡,通“逃”)齐与楚从亲(从,通“纵”)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明,通“盟”)二、古今异义以为对(古义:回答。
今义:认为)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楚时称霸(古义:骄傲。
今义:动词:吹牛,鼓吹;名词:(动物)雄性)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此释义)三、词类活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聋)厚币委质事楚(厚,形容词作名词,丰厚的礼物;币,名词作动词,礼物)以间进言(间,名词作状语)穷竟其事(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虽放流(放,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放)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设置、筹划)闻陈轸于楚故之王(闻,使动用法,使……知道)以累臣之故(累,名词作动词,囚禁)日夜谏也(日夜,名词作状语)厚遗秦王女而约为婚姻(遗,动词的使动用法,送给)使上官大夫短屈平于王(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说……的坏话)长平桓桓称以为虎狼之国(虎狼,名词作形容词,像虎和狼一样凶猛)使将三十万众守边(将,名词作动词,率领)而刘乃深绝(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断绝)复之秦(复,使动用法,使……回去)以三寸之舌而强于百万之师(强,形容词作动词,强大)始大人常以臣无赖(无赖:形容词作动词,无才能)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相斗)以远大法(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则幸得脱矣(幸:形容词作动词,侥幸)秦时与臣游(游:名词作动词,交往)常书辞中恶语属臣后中用事者乎(书:名词作动词,书写)。
屈 原列传知识点
屈原列传知识点《屈原列传知识点》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悲壮,其事迹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屈原列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屈原的身世与早期经历屈原出生于楚国的贵族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博闻强识,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早年受到楚怀王的信任,担任左徒一职,参与楚国的内政外交,积极推行改革,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试图使楚国强大起来。
二、屈原的政治主张与改革措施屈原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拔贤能:他认为国家的兴盛关键在于有贤能的人才治理,主张打破贵族世袭制度,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担任官职。
2、修明法度:强调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规范官员和民众的行为,以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3、联齐抗秦:在战国纷争的局势下,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
为了实现这些主张,屈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这些改革触动了楚国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诋毁。
三、屈原遭受谗言与流放由于贵族的嫉妒和中伤,楚怀王逐渐疏远了屈原。
奸臣上官大夫向楚怀王进谗言,诬陷屈原居功自傲,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屈原流放。
屈原被流放后,仍然心系楚国,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
他在流放期间,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等,表达了他对楚国的热爱和对奸佞小人的愤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
四、楚国的衰落与屈原的悲愤在屈原被流放期间,楚国的政治日益腐败,外交策略失误,最终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屡次失利,国土沦丧。
楚怀王客死秦国,楚襄王继位后,仍然没有改变楚国的困境,反而继续听信谗言,对屈原的处境不闻不问。
屈原眼看着楚国走向衰败,心中充满了悲愤和绝望。
他在《离骚》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充分体现了他对楚国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五、屈原的投江自尽最终,当楚国的郢都被秦国攻破时,屈原悲愤交加,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对黑暗现实的绝望,投身于汨罗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练习.
亡走赵,赵不内 通“纳”,接纳 顾反 通“返”,返回
精品文档
司马迁重点记叙了屈平被绌之后,楚国 经历了哪三次失败?
兵败失地 复释张仪 怀王客死于秦
精品文档
请分别分析产生这些失败的原因。
第一次失败 放走张仪 怀王客死于秦
贪婪 权臣贪婪,楚王昏庸 不纳忠言,听信小人
内外交困 ,众叛亲离,日益衰败
精品文档
(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
今湖北秭归)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
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 作为一位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国爱民、坚持 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人格,千百年来感召着无数中 华儿女。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新诗体“楚辞” ,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 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 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
3 2
1
才 华 横 溢
正 直 与 邪高 曲洁
怀屈 王原 三流 次放 受江 骗南
不志 相行
--
容
精品文档
高 贵
影
品 质
响
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第二年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过秦论》) 精品文档
第三自然段重点文言知识
❖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力 ❖ 2、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 4、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奸邪之人 ❖ 5、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 6、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 7、蝉蜕于浊秽 名作状,像蝉一样
入::动→状,对朝庭内。 出: 动→状,对外。 任: 信任
《屈原列传》-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中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屈原列传[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被”“悉”两字及次常用字“靡”“称”。
2.背诵第三段,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第2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答案①闻( 学识)②志(记)③明(明晓) ④娴(熟练,熟悉) ⑤图议(谋划计议) ⑥接遇(接待) ⑦列(朝列,班列) ⑧害(嫉妒) ⑨造为(制定) ⑩宪令(国家法令) ⑪属(撰写) ⑫夺(强取为己有) ⑬与(同意) ⑭谗(谗毁) ⑮伐(自夸,炫耀)(第3段)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②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屈原列传节选知识点总结
屈原列传节选知识点总结一、屈原的生平事迹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诗人和文学家,相传他是楚国大夫宓妃的后裔。
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卒年不详,据《史记》记载,他曾在楚国担任过重要的官职,是当时楚国政治的重要人物。
然而,由于受到楚怀王贵族宠臣所迫,屈原被贬谪至汨罗江,最终在江汉之间投河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屈原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离骚》、《天问》、《九歌》最为著名。
《离骚》是屈原创作于被贬时所作,诗句优美,感情深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杰出作品之一。
屈原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屈原思想的特点屈原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如具有较鲜明个性特色。
屈原的思想观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人性善恶观、政治理想、文学创作等方面。
在爱国主义方面,屈原强调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他倡导“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强调了个人应该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在人性善恶观方面,屈原认为人性本善,但受到环境、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会使人的善良品性变坏。
在政治理想方面,屈原认为政治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主张政治权力应受制约,反对一切独裁专制的统治。
在文学创作方面,屈原主张以“辞章”为基础,以“情思”为灵魂,以“文辞”为体裁,以“言辞”为外表,以“敷文辞”为内饰,创作具有个性的文学作品。
四、屈原列传的价值屈原列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巨著中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历史文献。
屈原列传通过对屈原一生的详细记载,使我们了解了屈原的人生、事功和精神世界,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思想和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屈原列传中的知识点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历史,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
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1一、通假字1、离:犹离忧也(通"罹")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4、绌:屈平既绌(通"黜")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6、见:靡不毕见(通"现")7、内:亡走赵,赵不内(通"纳")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二、一词多义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2、志: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3、直: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志,以事其君(名词,正直)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与"横"相对)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通"值",价值)④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对的)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三、词类活用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作状,对内)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6、明: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四、古今异义的词1、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今义:色彩2、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3、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4、反复:古义:反,覆转;复,恢复今义:颠来倒去5、诡辩:古义:谎言,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五、句式归纳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列传 练习及答案
《屈原列传》知识点检测一、解释重点字词:【第1段】1、博闻强志闻:志:2、明于治乱明:3、娴于辞令娴:4、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图议:5、出则接遇宾客接遇:【第2段】1、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列:2、争宠而心害其能害:3、屈平属草稿未定属:4、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5、平伐其功伐:【第3段】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聪:2、犹离忧也离:3、人穷则反本穷:反:4、故劳苦倦极极:5、疾痛惨怛惨怛:6、信而见疑见:7、盖自怨生也盖:8、《国风》好色而不淫淫:9、靡不毕见靡:10、举类迩而见义远迩:11、推此志也推:【第4段】1、屈原既绌绌:2、齐与楚从亲从:3、惠王患之患:4、乃令张仪详去秦详:5、厚币委质事楚厚币:委:质:6、使使如秦受地如:7、怀王怒,大兴师伐秦兴:8、而齐竟怒,不救楚竟:【第5段】1、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当:2、臣请往如楚如: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因:用事: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5、使于齐,顾反顾反:【第7、8段】1、奈何绝秦欢绝:2、亡走赵,赵不内内:3、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咎:4、冀幸君之一悟冀幸:5、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致:6、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第9、10、11、12段】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2、顷襄王怒而迁之迁:3、被发行吟泽畔被: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举:5、是以见放是以:见:6、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7、受物之汶汶者乎汶汶:8、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从容:9、及见贾生吊之吊:10、同死生,轻去就同:轻:二、翻译重点句子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5、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知识点归纳总结
屈原列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屈原的生平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字平原,楚国人,出生在楚国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县)。
他是楚国的高级官员和著名诗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1. 早年教育和成长:屈原在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儒家和道家学说,具有卓越的才华和文学素养。
他的父亲屈原老,是一位有德行的官吏,对屈原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2. 仕途经历:屈原曾任楚怀王和楚共王的大臣,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左徒等。
他领导过一支抗秦的军队,但后来因为受到宫内政治斗争的牵连,被逼得辞官归隐。
3. 流放生活:屈原在流放期间,游历各地,继续写作和思考国家兴衰之道。
他在此期间写下了大量的诗篇,主要表现了对楚国未来的忧虑和对政治腐败的批评。
4. 自杀事件:根据历史记载,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所灭,屈原在感到国家和自己的前途均已无望时,选择在汨罗江投汨罗江自杀,以显爱国情怀和对政治混乱的抗议。
二、屈原的文学作品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审美情趣。
1.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概括地表达了他对国家悲愤和追求理想的情感。
诗中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悲痛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
2. 《天问》: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以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悲叹作为主题,展现了屈原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思想。
3. 《九歌》:是屈原的另一代表作品,描绘了华夏神话中的神仙传奇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些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非常精细,构思巧妙,表现出屈原的高超艺术水平和深邃的文学功力。
三、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屈原的政治理念和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爱国主义情怀:屈原在他的一生中,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虑与悲愤,他的自杀行为,激发了后人对爱国主义的热情和追求。
他对于国家兴亡,对于政治腐败的抨击,都激励着后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屈原列传》重要知识点梳理和练习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梳理和训练一、课文重要实词梳理。
第1段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第2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闻( ) ②志( ) ③明( )④娴( ) ⑤图议( ) ⑥接遇( )⑦列( ) ⑧害( ) ⑨造为( )⑩宪令( ) ⑪属( ) ⑫夺( )⑬与( ) ⑭谗( ) ⑮伐( )第3段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解释加点的词语①离忧( ) ②倦极( ) ③惨怛( )④间( ) ⑤淫( ) ⑥明( )⑦条贯( ) ⑧毕( ) ⑨获( )⑩滋( ) ⑪皭( ) ⑫滓( )⑬推( )3.理解性默写①《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文笔简约而含蓄精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 原列传》 知识清单
《屈原列传》知识清单《<屈原列传>知识清单》一、作者及作品《屈原列传》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二、屈原简介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三、文章结构《屈原列传》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大致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介屈原的出身、才能和抱负。
第二部分,写楚怀王信任屈原,让他制定法令,屈原的改革主张遭到上官大夫的嫉妒和诽谤,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
第三部分,写屈原被楚怀王流放汉北。
第四部分,写屈原被顷襄王流放江南。
第五部分,写屈原投江自尽。
第六部分,是作者对屈原的评价和感慨。
四、屈原的政治主张屈原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他的政治理想是使楚国强大,统一中国。
五、屈原被疏远流放的原因1、上官大夫等小人的嫉妒和谗言,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诬陷屈原,使得楚怀王对屈原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2、楚怀王的昏庸无能,不能明辨是非,轻易听信谗言,放弃了屈原的正确主张。
3、楚国国内的政治腐败,旧贵族势力强大,他们反对屈原的改革,导致屈原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
六、屈原的文学成就1、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的诗篇,这些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屈原的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象征、比喻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3、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离骚》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倾诉了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艺术特色:1、大量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如以香草美人象征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理想。
2、句式灵活多变,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屈原列传》翻译及文言知识点归纳
《屈原列传》翻译及文言知识点归纳
翻译:
文言知识点归纳:
1.时序词:作为一篇古文,文中使用了很多表达时间顺序的词语,如「终日」(整天)、「曩者」(往昔)、「吴之东门下者」(东门下的人)等。
这些词语在文言文中常常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和过去的经历。
2.双音词:文中使用了很多双音词,这是文言文的特点之一、比如
「愄愄」(忧伤)、「泠泠」(清凉)、「骚骚」(忧伤不安)等。
这种
用法可以增加文言文的音韵美和表达的感情色彩。
3.用典:屈原列传中使用了一些典故和典型的成语,这在文言文中非
常常见。
比如「飞龙乘云」(形容速度快)、「投袂而起」(形容愤怒)、「故园之心」(形容对家乡的思念)等。
4.修辞手法:屈原列传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
这些修辞手法用来表达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比如文中
的「踊跃若飞」(形容跳跃的快速)和「视听焕发」(形容精神振奋)。
5.顺序词:文中使用了一些顺序词来表达事件的发生顺序,如「遂」(于是)、「乘」(然后)等。
这些词语在文中起到连接和衔接的作用,
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点梳理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点梳理
屈原列传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一篇列传,主要叙述了中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本文将对《屈原列传》进行文言知识点的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描写
二、插叙描写
三、诗词表达
四、政治观点
五、历史评价
在《屈原列传》的结尾部分,司马迁对屈原进行了历史评价,认为他是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他的悲剧命运是由于政治环境的恶化和个人品德的高尚导致的。
这种历史评价不仅对屈原本人具有重要意义,也反映了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一种价值观。
总结起来,《屈原列传》中的文言知识点主要包括对人物的描写、插叙描写、诗词表达、政治观点和历史评价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屈原的一生和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练习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
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 中的一支。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练习
第二自然段重点文言知识
3、疏远、用奏折陈述、稀疏、给皇帝的奏议4、嫉妒、杀害、祸害害处、 损害伤害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练习
5、许 ①而赵不许,曲在赵 ②时人莫之许也 ③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④塞上长城空自许
5、答应允许、赞许赞同、处所地方、称赞应许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练习
6、属 ①亡国破家相随属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司命之所属 ④屈平属草稿未定 ⑤有宁越徐尚……之属 7、离 ①“离骚”者,犹离忧也 ②约从离衡 ③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
相当于“等”“辈”“类”,常与“吾”“若”“之”等结合, 表人称复数,可译为“我们”“我们这些人”“你们”“你们这 些人”“这些人”等。如: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过秦论》)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练习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练习
三、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8、亡走赵,赵不内 9、被发行吟泽畔 10、厚币委质事楚
三:1.罹2.返3.现4.旨5.浊6.黜7.纵8.纳9.披10.贽
害其能:嫉妒屈原的贤能。 害: 作“患”讲,这是嫉妒的意思。 造为宪令:制定国家的法令。 属(zhǔ):写作 伐:夸耀,炫耀。 屈平不与:允许,同意 上大夫见而欲夺之:改变,更改 疏:疏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
原因: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
“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翻译8——10自然段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1.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 了什么精神?(8-10)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2. 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 原有什么作用?
梳理第4——7段自然段文言知识
屈平既绌
通“黜”,罢免官职
厚币委质事楚 通“贽”,见面礼
亡走赵,赵不内 通“纳”,接纳 顾反 通“返”,返回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司马迁重点记叙了屈平被绌之后,楚国经 历了哪三次失败?
兵败失地 复释张仪 怀王客死于秦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 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状,用厚礼 ❖ 惠王患之 意动,以……为患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第五、六、七段文言知识
❖ 词语解释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是时屈平既疏 已经 怀王怒,不听 答应
凭借,当权的臣子
❖ 词类活用
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姻古源自异义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骗人的假话 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 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 侯”。
❖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
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 族中的一支。
❖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第二自然段重点文言知识
第三自然段重点文言知识
❖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力 ❖ 2、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 4、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奸邪之人 ❖ 5、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 6、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 7、蝉蜕于浊秽 名作状,像蝉一样
8、正道直行 使动,使……端正,使……正直
这一部分作者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 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 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屈原 ❖
(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
(今湖北秭归)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 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 作为一位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国爱民、坚持 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人格,千百年来感召着无数中 华儿女。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新诗体“楚辞”, 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 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 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 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 的源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 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 重纪念。
相当于“等”“辈”“类”,常与“吾”“若”“之”等结合, 表人称复数,可译为“我们”“我们这些人”“你们”“你们这 些人”“这些人”等。如: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过秦论》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 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
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 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梳理第四自然段文言知识
❖ 重点词语
❖ 齐与楚从亲
合纵
❖ 使使如秦受地 到,往
❖ 楚诚能绝齐 果真
❖ 而齐竟怒不救楚 一直
❖ 词类活用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罹”,遭
2、人穷则反本
遇 通“返”,返
3、靡不毕见 通回“现”,表
4、其称文小而其现指极大 通“旨”,旨
趣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通“浊”,污
6、皦然泥而不滓者也 浊通“涅”,染
7、其指极大 黑
通“旨”,旨趣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第一自然段重点文言知识
★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忆力强。 闻,动→名,见识,知识。 志,记。
入::动→状,对朝庭内。 出: 动→状,对外。 任: 信任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 第1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 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 之?为什么“甚任之”?
请分别分析产生这些失败的原因。
第一次失败 放走张仪 怀王客死于秦
贪婪 权臣贪婪,楚王昏庸 不纳忠言,听信小人
内外交困 ,众叛亲离,日益衰败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这些失败与屈原有怎样的关系?
这一系列事件中,屈原的活动并不多, 但作者所写的重点仍是屈原,意在揭示屈 原的被贬黜与楚国一系列失败之间的因果 关系,说明屈原对楚国政治、外交、军事 的不可或缺作用。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 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 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 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 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 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 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 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其能”。
屈原列传内容分析与知识点汇总、 练习
属
(1)动词,读zhǔ。
①连接,连续。如: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屈原列传》)
②撰写,写作。如: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③通“嘱”,意为“嘱咐”“委托”。如:属予作文以 记之。(《岳阳楼记》)
④邀请,劝请。如:举酒属客。《前赤壁赋》) (2)动词,读shǔ。 ①隶属,属于。如: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3)名词,读s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