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a91e1a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5.png)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化感作用是指由于植物之间的化学物质排放而互相影响的现象,这种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园林美学的不断追求,越来越多的园林设计师开始关注化感作用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本文将从化感作用的概念、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一、概念化感作用是指植物排放出的挥发性化合物对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开花、落叶、种子萌发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促进,也可以是抑制。
比如,沙漠植物的根系会分泌出一些化学物质,抑制周围的植物生长,从而获得更多的营养和水分。
二、机制化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植物排放出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传递的。
一些化合物被称为“信息素”,可以被其他植物通过气味感知感知到;另一些化合物可以直接进入周围植物的细胞,对植物的生理过程产生影响,比如调节植物内部酶的活性等。
三、影响因素化感作用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种类:不同种的植物向周围排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因此它们的化感作用也有所不同。
2.植物部位:植物的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化学物质排放,比如树皮、叶片、花朵等。
3.环境条件:化感作用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比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都会影响化感作用的效果。
4.植物密度:植物密度的增加会导致化感作用的增强,因为更多的植物会排放更多的化学物质。
四、应用现状1.防止病虫害:利用化感作用可以达到防止病虫害的效果,如在果园中种植一些具有抗病虫害作用的植物,可以抑制病虫的生长和传播。
2.植物配置:利用化感作用可以对植物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如在花坛中,将具有相似化感作用的植物分别种植在不同的区域,可以避免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达到优化植物分布的目的。
3.景观效果:化感作用可以通过植物之间的互动,增加园林的景观效果,如在绿化带中种植一些芬香植物,可以增加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总之,化感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e8a97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1.png)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生物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其中,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备受关注。
对于植物而言,化感作用即是一种重要的交互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化感作用在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植物化感作用的定义、机制、应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植物化感作用的定义化感作用(Allelopathy)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作用的物质称为化感物质(Allelochemicals)。
在植物的生长和发展过程中,也会分泌出一部分具有抑菌、毒杀、生长调节作用的物质,从而调节周围环境中与其竞争的其他生物。
这种由植物产生的化学物质与周围环境或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植物的化感作用。
二、植物化感作用的机制植物的化感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目标生物发生作用,例如:1. 目标生物吞食植物之后产生作用——这种情况下,植物可以通过根系、花粉、种子等手段分泌化感物质,进而控制周围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2. 化感物质通过空气介质传递作用——比如樟树发出的挥发性物质可以杀死某些昆虫,而松树可以杀死某些潜在的竞争者。
3. 化感物质通过土壤介质传递作用——在土壤中分解的植物残留物和根系、包括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能够影响其他植物的发芽、生长和干扰生物数量的功能。
三、植物化感作用的应用1. 农业方面的应用——化感作用可以调节农业生产中的草害、虫害、病害等问题。
比如,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的种植方式来减轻对害虫的侵袭。
同时,对于有害植物来说,我们也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生态系统来利用化感作用来控制这些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2. 生态学方面的应用——植物化感作用和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正确的利用植物化感作用,可以从更深层次上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对于相关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未来研究的方向植物化感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交互方式,其研究进程还相对较短。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c0a7e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f.png)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化感作用是指植物之间相互释放出的化学信号物质对其他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产生影响的现象。
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化感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以实现园林景观的美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文对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化感作用对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减少除草的成本和工作量。
一些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如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洋葱(Allium cepa),可以释放出抑制杂草生长的化学物质,从而减少杂草对园林植物的竞争,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化感作用还可以用于园林植物的组合和配置中。
通过选择具有互补化感作用的植物进行组合,可以实现园林植物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协作,提高园林植物的整体生长和发育水平。
一些植物的根系会分泌出促进其他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这些植物被称为“抑制植物”。
通过将抑制植物与受抑制植物组合种植在一起,可以实现抑制植物的竞争优势和受抑制植物的生长促进,从而提高整个植物群落的生长和发育水平。
化感作用还可以用于园林植物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中。
通过选择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进行配置,可以实现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和平衡,改善土壤质量和园林环境。
一些具有氮固定作用的植物,如豌豆(Pisum sativum)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可以通过与土壤中的氮结合形成富氮有机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供植物生长使用,从而改善土壤质量和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选择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进行选择和配置,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促进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防治病虫害,改善土壤质量和园林环境。
随着对化感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植物化感研究与应用
![植物化感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be32e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5.png)
植物化感研究与应用植物化感作为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之一,在生态学和农林业中得到广泛的关注。
植物化感通常是指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诱导或抑制其周围生物。
这种作用可以通过诱导植物防御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并且可以调节农田中的昆虫和微生物群落,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在植物化感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植物激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次生代谢产物等植物产生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和鉴定。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化感研究进一步得到加强,以提高农田生产的效率和保护生态平衡。
植物化感的作用植物化感是植物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植物化感的作用非常重要。
植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引起周围的生物的反应,从而影响它们的行为和生理特征。
植物化感不仅可以引起嗅觉和化学感受器的反应,而且可以通过激活内部生物化学反应来干预生物体的生理机制。
植物通过化学物质诱导防御反应,例如合成毒素或其他化合物,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威胁。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抵御虫子、细菌和真菌等生物的侵袭。
同时,植物也可以释放化学物质来引导有益微生物来帮助它们保护自己,而留下有害微生物。
通过植物的这种作用,农民可以利用植物防御作用的优点,保护他们的农作物不受外界侵害。
植物化感的机制研究植物化感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化感过程涉及到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激发化感反应的化学物质的物理特性、植物寄主“感应器”和对抗性反应的信号传递路径,以及参与其中的信号通路和调节网络等因素。
研究已经证实,植物激素是代表植物防御的化学物质之一,它们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生理状态来引发防御反应。
植物在遭遇外来侵袭时,会释放出较高浓度的激素,如茉莉酸、脱落酸和褪黑激素。
这些植物激素同时可以加强组织细胞的耐受性,提高其修复能力,从而对抗病毒感染的进一步蔓延。
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是另一种植物产生的重要化学物质。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62c70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7.png)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现代园林设计越来越注重植物配置,而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探讨了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组合中的应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也展望了化感作用在植物配置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优势。
研究发现,化感作用不仅能促进植物之间相互促进生长,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性能,并且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化感作用的应用将推动现代园林设计的创新,提升园林植物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园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化感作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园林设计、生长发育、生态系统、创新、效率、效果、新思路。
1. 引言1.1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性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主要元素,在整体园林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布置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度,提升人们的观赏体验。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对于园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可以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提高园林的生态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的改良和水源涵养,有利于增强园林的生态功能,提升园林的整体生态效益。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为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创新思路和方法。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结合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可以创造出更具创意和艺术性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和欣赏需求。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园林景观、生态环境、设计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推动园林建设的发展和提升园林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作用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感作用是植物之间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影响彼此生长和发育的现象,在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化感作用可以实现更加有效和合理的植物配置。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7db5f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1.png)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引言现代园林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而植物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和搭配直接影响着整体景观的美观程度和舒适感。
而随着对生态环境的深入研究,人们对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感应关系,即化感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化感作用不仅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更可以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来实现景观的协调统一,提高园林环境的品质。
本文将就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化感作用的基本概念化感作用是指植物之间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影响彼此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状态的一种植物间相互作用方式。
这种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化学物质的挥发、渗出和分泌等方式进行传递,进而影响植物的生理状态和生态适应能力。
化感作用有利于调节植物的种群结构,提高植物的生存竞争力,并有助于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化感作用的研究可以为植物的合理搭配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景观的优化效果。
二、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实际应用1. 植物配置的相宜性研究根据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特点,可以进行植物之间相宜性的研究,从而确定植物的最佳搭配方案。
一些草本植物可以释放出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挥发性化合物,而一些木本植物则能够对此产生耐受性,因此将这两类植物进行搭配可以有效地提高景观植物群落的整体抗病能力。
在具体的园林植物配置中,可以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相互作用关系,选取相宜的植物组合,实现景观植物的优化配置,提高景观的观赏性和生态适应性。
2. 植物间的相互引导研究借助化感作用,可以对植物进行相互引导,促进植物群落的协调统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摆放位置,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关系,可以实现植物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从而实现园林植物的协调生长和整体景观的统一性。
一些具有昆虫驱避性的植物可以种植在蔬菜园的四周,以减少害虫的入侵,从而发挥保护菜园的作用。
3. 植物之间的协同促生化感作用还可以被用于植物之间的协同促生。
化感作用在林业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化感作用在林业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ea728faab0717fd5360cdc9d.png)
d s u s d・ rgn t n, i s e o iia i c o
t e yp s. bos nt sspa hw a sofa l l c m ia sa e e h met ods。n a1l a hy w e e s m m a ie oo Fi aly・a i y he i t y le o he c l nd r s a c r h [ op t T u e rz d t n l pplc — ia to os c s o l op t y as edc e n f r ty de e o m e . in pr pe t fal el a h we lo pr it d i o esr v ] p at Ke y wor ds: a II leopa hy; f e ty{ a t or s r d c ;fr g o d o e r un
e Ds se C y t m.I h s p p r h s d O o fd t .c r e t u t n o e e r h。 leo a h n t i a e . a e n a l to a a u r n Mt a i fr s a c n a ll p t y o
2 国 内 外研 究概 况
13 7年德 国科 学 家 Moi 9 l h首次 提 出化感作 用 的概念 .是指 各种 植物 ( s 包括 微 生物 ) 之间 存 在的一 种 化 学 相互 作用 .包括 促进 ( t l 0 ) si a n 和抑制 (n ii r ) ' - mu u Ihbl y 2d 3 N .时 至今 日,化感 作用 研究 蓬勃 发 o 展 .已经取 得 了许 多方 面 的研究成 果 .美 国 R c 、P la 和 Ta g 、Ri i 等都 系统地 阐述 了化感 i e un m n …: z v 作用 的概 念 、传播途 径 、表现 方式 、物 质台成途 径 及机理 等 .下 面主要 从化感 作用 的作用 方式 、途 径和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fce12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a.png)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植物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对周围生物产生的影响。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吸引或驱逐其他生物,同时也可以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和行为。
对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下将对其现状进行探讨。
首先,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植物释放出的化学物质以及它们对其他生物的作用。
例如,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可以吸引或驱逐其他生物。
一些VOCs可以吸引有益的昆虫,如传粉媒介和捕食性昆虫,帮助植物的繁殖和防御;而其他VOCs则可以驱避害虫和牲畜等植食性生物。
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根系释放物质对周围土壤微生物进行影响,例如植物根系释放的根分泌物能够吸引有益的土壤微生物,增加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
其次,研究人员也开始关注植物化感作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野外观察,已经发现植物化感作用可以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例如,一些植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促进非本地物种的入侵,破坏原有的生物多样性格局;而其他化学物质则可以抑制入侵物种的扩张,维护当地物种的多样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和生物控制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了解植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害虫、病原微生物和杂草的作用机制,可以开发出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和生物控制方法。
例如,已经有研究证明一些植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作为生物农药,替代传统的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然而,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植物化感作用涉及复杂的化学生态网络,研究其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的复杂性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方法。
其次,植物化感作用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化感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在不同环境中进行研究,理解其多样性和可塑性。
此外,植物化感作用还受到植物基因的调控,因此也需要深入研究植物基因与植物化感作用之间的关系。
总之,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对生态学、农业生产和生物控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bcd83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a.png)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化感作用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通过植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来实现更加合理的配置。
本文首先介绍了化感作用的概念和原理,然后探讨了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作用机制。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展示了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化感作用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其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为园林设计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园林植物配置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化感作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应用研究、进展、概念、原理、作用机制、应用案例、效果评估、未来研究方向、应用前景、重要性、总结1. 引言1.1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对化感作用的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有助于揭示不同植物之间的化学交流方式,为园林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有效的植物配置方法和技巧,为园林设计师提供参考。
对化感作用在植物配置中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验证其在园林景观美化和植物健康生长方面的有效性。
对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可以为园林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将通过对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以期为园林设计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化感作用的概念和原理化感作用是指植物之间通过释放化感物质或者通过地下根系相互作用,在种植在一起的环境中产生相互影响的现象。
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该作用可以实现植物之间的调节或者协同作用。
化感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竞争作用、共生作用、抑制作用和利他行为。
竞争作用是指植物之间为了获取生长的资源而发生的相互竞争;共生作用是指植物之间通过互利共生的方式获得生长优势;抑制作用是指植物之间通过释放化感物质等方式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利他行为是指植物主动帮助其他植物获得生长优势的行为。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5f97b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6e.png)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之间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相互影响的现象。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化感作用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状况、促进植物群落的形成和维持以及改善园林景观的美观性。
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状况。
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释放不同的化学物质,可以抑制或促进其他植物的生长。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在植物之间形成化感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发生,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还可以改善园林景观的美观性。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形成不同颜色和形态的植物组合,从而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研究表明,植物之间通过化感作用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变植物的叶色、花色和花朵的形态,从而增加园林景观的美观性。
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不同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
园林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到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环境适应性,以及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选择合适的植物组合并不容易。
园林植物配置的效果和效益需要长期观察和评估,需要耐心和精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生态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生态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7b92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7.png)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生态中的应用研究植物化感作用(plant chemical communication)是指通过化学物质信息交流的一种植物间的通讯形式。
作为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植物化感作用在生物物种间相互作用、能量流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在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进展。
一、植物化感作用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在生态学领域中,植物化感作用不仅能够在植物间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还能涉及到与其他生物种类的相互合作、竞争与防御等方面,派生出一系列与大量领域的应用。
1.植物-微生物互作系在植物-微生物互作系中,植物化感作用在植物与微生物间的沟通方面的作用被日益重视。
因为植物可以通过化学物质的形式来更新微生物组的组成,发挥促进或者阻止微生物定植的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代谢产物来刺激或者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形成新的、健康的环境。
2.植物与昆虫化感作用植物与昆虫之间经常存在着一种过程,即植物可以通过释放一定的化学物质来吸引或者阻止昆虫对其进行伤害、寄生、定植等。
因此,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园林、环保等方面都有具有广泛应用的意义。
3.植物化感作用在药物研究领域随着植物化感作用在药物研发方面的研究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其在药物研究领域的意义。
例如,一些植物可以通过化感作用来制造出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成分,从而在医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二、植物化感作用的基本机制植物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化合物来实现与其他植物、昆虫以及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信息沟通。
植物化学信号通常以挥发物、根部分泌物质和细胞外液等多种形式传递。
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和数量通常取决于环境和生长阶段,因此可以提供有关植物状况、种类和周围生境的信息。
同时,这些化合物还可以促进或阻止其他种类的生物进一步发展。
不同的化感机制也会导致不同的响应。
例如,当一种植物发生了伤害,它可以通过挥发物释放出一些化合物,来吸引寄生在植物上的天敌来吞噬。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3eaf80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5.png)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近年来,植物化感作用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这使得植物化感作用得到更为深入的理解,并拓展了其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植物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与其他生物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
植物可以通过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化学信息素等化学信号物质来诱导或抑制周围的生物活动。
这种作用不仅包括了植物与其他植物、昆虫、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涉及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互动。
二、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新进展1. 植物的化感物质鉴定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鉴定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
通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先进技术,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确定了许多化感物质的成分和结构,这为深入研究植物化感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化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化感作用的分子机制。
例如,一些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能够干扰昆虫的生长和发育,从而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一些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还能够吸引益虫,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植物化感作用的生态功能植物化感作用不仅对于植物本身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还能够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研究人员发现,植物通过化感作用与其他植物、昆虫等生物的相互作用,能够改变其生态位,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植物化感作用的应用前景1. 农业领域的应用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可以开发出具有防治害虫能力的化感剂,用于替代传统的农药;同时,通过利用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来吸引益虫,可以实现生物防治,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2. 医药领域的应用植物化感作用在医药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研究发现,一些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可以作为药物开发的候选物。
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
![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5c5ec4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1.png)
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植物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机理基于植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它可以帮助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植物的生长和适应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人类社会中,植物化感作用有一些重要的应用前景,这些前景在环境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本文将会探讨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和应用。
机理植物化感作用产生的化学应答是一种基于植物化合物的广泛效应,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化学物质,包括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物质。
每种植物都会释放出一定量的这些物质,以与周围的植物和昆虫等生物交互作用。
这些化学成分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土壤等方式扩散,对附近的植物进行刺激和影响。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抑制和促进作用。
当一个植物被刺激时,它会释放一定数量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植物上。
如果化合物是有害的,对另一个植物而言,它们可能会引发抵御反应,防止化合物进入自己的体内。
而如果化合物是对另一种植物有利的,那么它们可以刺激目标植物细胞内的生化过程,为其促进生长和适应提供支持。
这样,同一区域的植物之间可以建立起复杂的互动网络,调节各自的生长和适应。
应用前景植物化感作用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应用案例:1. 作为生物农药或生物调节剂: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可以制备出高效的生物农药和生物调节剂。
这些化合物可以刺激或抑制目标植物的生长,从而控制其数量和分布。
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化学农药更加环保,因为它们不会对周围环境和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2. 植物保护:通过再生激素和抗氧化分子等化合物,建立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应对一些压力因素,如干旱、病虫害等。
此外,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植物更快地恢复受损的组织。
3. 重点物种保护:对于需要被重点保护的物种,植物化感作用可以用于保护其生境和控制外来种植物。
这种方法可以创造出更加自然的保护环境,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
林木化感物质研究进展
![林木化感物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6d71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5.png)
林木化感物质研究进展林木化感物质是指植物中所含的具有化学活性和功能的物质。
随着对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林木化感物质被发现,并且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林木化感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首先,林木化感物质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许多林木化感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
例如,从一些松树中提取的松脂中含有丰富的松香酸,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从油松中提取的脂肪酸可以用于抗菌和抗真菌药物的研发;从柏木中提取的物质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病和肿瘤等。
其次,林木化感物质还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们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也可以用于食品保存和防腐。
例如,一些松树树脂中的萜烯类物质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从香杉中提取的化合物可以作为食品调味剂,增强食品的香味和口感。
另外,林木化感物质还在化妆品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用作护肤品、化妆品的原料,具有保湿、抗衰老、抗氧化等功能。
例如,树脂酸可以用于皮肤湿敷、眼霜等产品中,具有很好的修复和保湿效果;从松脂中提取的松香酸可以用作皮肤抗衰老和美白的成分。
此外,林木化感物质还具有其他应用潜力。
比如从红松木中提取的木质素可以作为染料、颜料以及防腐剂;从水曲柳中提取的二羟甲基脲酚可以用于石油加工和颜料生产等。
总之,林木化感物质的研究进展非常丰富,越来越多的物质被发现并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未来,人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发掘和开发更多具有药理活性和应用潜力的林木化感物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益处。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e8ac1e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e.png)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周围植物或非植物生物的影响。
它是一种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调节周围植物的生长、竞争和相互作用的机制。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可以达到优化植物配置、提高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本文将综述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介导竞争关系化感作用可以通过调节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来优化植物配置。
一些植物可以释放化学物质来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减少竞争压力,提高自身生存竞争力。
研究发现,一些植物能够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抑制周围植物的根系生长,减少它们对水分和养分的竞争,从而促进自身的生长。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和植物之间的距离,利用化感作用来调节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浪费,提高植物生长的效率。
2. 增强景观效果利用化感作用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效果。
一些植物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能够吸引一些有益的昆虫或其他生物,如吸蜜昆虫、鸟类等,从而增加景观的活力和生物多样性。
一些植物也能够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来吸引害虫的天敌,从而减少害虫对植物的侵害。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可以选择释放特定化学物质的植物,增加园林景观的吸引力和生物平衡。
3. 改善生态环境利用化感作用还可以改善园林的生态环境。
植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活性,从而改善土壤质量。
研究表明,一些植物能够释放抗菌化学物质,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减少土壤病害的发生。
一些植物的根系还能够分泌特定的化合物,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增强土壤的肥力。
这些研究为园林植物配置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环境的方法,可以通过选择释放特定化学物质的植物,改善园林的土壤质量。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制和应用前景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制和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b9d7fe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3.png)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制和应用前景植物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影响其他生物的行为、生长和发育。
这种作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药物开发和生态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植物化感作用的机制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植物化感作用的机制植物通过释放挥发性化合物(VOCs)来实现化感作用。
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影响周围的生物体。
植物释放的VOCs可以分为两大类:诱导性挥发性化合物和拮抗性挥发性化合物。
诱导性挥发性化合物是植物为了吸引其天敌来捕食植食性昆虫而释放的化合物。
诱导性挥发性化合物可以引起昆虫的注意,并吸引它们靠近植物。
而一旦昆虫靠近植物后,这些挥发性化合物还会发生改变,进而适应昆虫的捕食需求。
拮抗性挥发性化合物则是植物为了抵御植食性昆虫、真菌、细菌等的侵袭而释放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具有抑制昆虫的嗅觉、干扰其发育或直接致死等效果。
通过释放这些拮抗性挥发性化合物,植物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二、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1. 生物防治植物化感作用可以用于生物防治,通过释放拮抗性挥发性化合物吸引天敌来控制害虫。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2. 增加作物产量植物化感作用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诱导性挥发性化合物吸引有益的农业有害昆虫,同时释放拮抗性挥发性化合物来避免植物遭受害虫的侵害,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
3.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植物化感作用也可以通过调控植物的生理反应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植物释放的化合物可以诱导植物产生抗氧化酶和抗逆性相关的基因,提高作物对逆境(如高温、干旱等)的抵抗能力。
三、植物化感作用在药物开发领域的应用前景1. 发现新的药物组分植物化感作用可以用于发现新的药物组分。
通过筛选植物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可以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进而研发出新的药物。
2. 药物传递系统植物化感作用还可以用于开发新的药物传递系统。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9ccaf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c.png)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化感作用是指植物之间通过释放特定的化感物质,来影响彼此的生长和发育的一种相互作用。
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有很大的潜力和前景。
本文将从化感作用的定义、机制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介绍关于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化感作用是植物之间通过释放化感物质来影响彼此的生长和发育的一种相互作用。
化感物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向化感物质,促进植物生长,例如激素和激素类似物;另一类是负向化感物质,抑制植物生长,例如抗生素和抑制因子。
化感作用的机制包括化感物质的释放和感知、信号传导和转导、物质吸收和利用等。
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化感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的生存率和抗逆性。
化感作用可以通过释放正向化感物质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一些植物释放出的激素类似物可以促进周围植物的生长,形成更加繁茂的植物群落。
化感作用还可以通过释放负向化感物质来抑制有害植物的生长。
一些植物释放的抑制因子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杂草对园林植物的竞争。
化感作用还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例如土壤改良、水分调节等,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虽然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还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化感物质的选择和释放方式的控制等,但是它的应用潜力和前景巨大。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更多的化感物质,并研究其对不同植物的作用效果。
还可以研究不同的释放方式和控制方法,以提高化感作用的应用效果和效率。
最终,化感作用的应用将为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促进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0d12068168884868762d6dc.png)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作者:周光良专业:林业硕士班级:林业硕士2014级1班学号:S2******* 指导老师:郝建锋摘要:近年来,化感作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化感现象广泛存在于植物界。
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对生态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有关化感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停留在主要化感物质的生物和化学鉴定方面,在化感作用的机理以及应用仍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
笔者综述了化感作用的定义,并从化感物质种类、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化感物质产生和释放的因素详细的介绍了化感的研究进展,同时还综述了化感作用的应用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化感作用;种类;释放途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Allelopathy research statusAuthor: Zhouguang Liang Major: Forestry Master Class: Master of Forestry 2014 1 classstudent number: S2******* Instructor: Hao Jianfeng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lelopathy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llelopathic phenomenon widespread in the plant kingdom. Allelopathic effects on ecosystems between plants would have a negligible impact, but research on allelopathy has just started, still remain in terms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allelochemicals in allelopathy mechanism and the application is still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Factors author reviews the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definition and released from the way allelochemicals species, allelochemicals, mechanisms and influence of allelochemicals allelopathic substances produced and release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ense, but also Allelopathy application reviewed and made outlook.Keywords: allelopathy; species; release pathways; mechanism; Advances1 引言化感作用(Allelopathy)的概念由Molish在1937年提出[1],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侧重点的不同,给出的定义有一定的差异。
植物化感和化感防御机制的研究
![植物化感和化感防御机制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13393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1.png)
植物化感和化感防御机制的研究植物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之一,它们会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同时还具有多种抗病和防御机制。
其中,植物化感和化感防御机制是两项非常重要的机制,能够保护植物免受多种病原体以及害虫的侵袭。
这篇文章将会着重讨论植物化感和化感防御机制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植物化感机制植物化感机制是指植物通过感知一些外部非特异性的信号,如机械伤害、低温、淋浴等,转化为内部具有化学活性的物质并释放,使其周围的细胞也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下。
举个例子,当叶片受到侵害时,植物会释放出一些物质,这些物质会被周围的细胞感知,从而使它们更容易受到侵害。
目前,植物化感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有许多科学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非常重要的研究。
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植物化感机制与许多重要的植物生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植物化感机制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种子发芽、细胞分裂等过程密切相关。
二、化感防御机制化感防御机制是指植物通过感知一些外部特异性的信号,如病原体、害虫、寄生物等,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化学物质,从而对付这些攻击者。
化感防御机制是植物最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
目前,研究发现,植物可以依靠不同的化学物质对抗不同的攻击。
例如,酸性氨基酸可以对抗虫子,而次生代谢产物则可以对抗病原体。
同时,特定的化学物质还可以为植物提供一种旅行方式。
例如,烟碱酸可以帮助植物躲避攻击者,使它们能够更安全地生长和繁殖。
三、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植物化感和化感防御机制的研究持续不断地发展着。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植物化学物质和信号通路,这些发现对于我们理解植物生长和发展以及植物与外界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植物化感和化感防御机制的研究将能够为我们揭示更多植物的秘密,同时,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可能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例如,在农业和环境科学领域,这些成果将有可能产生广泛的影响。
总之,植物化感和化感防御机制是植物最为基本的生理过程之一,也是植物最为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
森林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森林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50d882a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8.png)
森林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杜明广;李晓坤;崔崧
【期刊名称】《林业勘查设计》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对目前森林植物化感作用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未来林业化感作用研究工作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杜明广;李晓坤;崔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林场;黑龙江省林科院丰林保护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其在烟草栽培中的作用 [J], 刘晗
2.热带森林植物幼叶抗虫食防卫方式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J], 蔡志全;曹坤芳
3.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J], 黄新玲;张振海;
4.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J], 黄新玲;张振海
5.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地位及发展方向初探 [J], 黄振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杜明广 李晓坤 崔 崧(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林场)(黑龙江省林科院丰林保护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摘 要 对目前森林植物化感作用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未来林业化感作用研究工作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森林植物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P r ogr esses an d i n ten d i n g d i r ecti on of r esear ch on a llelopa th i ceffects of for est pl an tDU M ing-guang L I X iao-kun CU I Song(First-autho r’s address:J iangs han jiao forest bueau of Forestry I nsti t u t e of Heilongjiang)Ab str a ct Study on the alle l opathy has rece iv ed a great devel opment i n recent decades through continuous efforts.This paper introduce s the most rep resentati ve research theory,and re s ea rch results in de tail in the study of fore st all e l opathy.M ean while,t he paper discusses the fore st a lleopa thy for the fut ure research.Keywor ds Fo rest p lant A llelopathy A lle l oche m icals 化感作用(Alle l opa thy),也称他感作用,是指生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通过合成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包括抑制I nh ib itory 和促进Sti mu la tion)[1]。
化感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态化学现象,是影响森林植物种群生长发育、结构功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
在林业科学研究及林业生产实践中,对于森林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连栽障碍、地力衰退、“土壤中毒”等现象,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4]。
本文通过对化感作用的研究理论、成果等的详细阐述,对林业化感作用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11 国内外研究概述对森林植物化感作用的报道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Pling记载的黑胡桃(Jug lan s n igra)毒死其他作物的观察。
德国科学家Mo lish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化感作用的概念,但直至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才开始对植物化感作用现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和研究[5~8]。
Putna m、R izvi等科学家都系统地阐述了化感作用的概念、传播途径、表现方式、物质合成途径及机理等,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如R ice指出:生存竞争是造成植物种类区域性优势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基本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物种之间的生化化感作用,并提出化感效应的生态学意义可能是通过影响植物的分布区域从而决定植被的类型。
我国化感作用研究开始于世纪年代,如年徐震邦等的研究发现水曲柳、椴树叶浸出液可显著促进红松苗生长发育,红松叶和这些阔叶树叶混合浸出液对红松苗生长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红松针叶浸出液可抑制红松苗生长。
化感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独创的理论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1 具有化感作用的森林植物种类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已知的具有化感作用的森林植物主要科属有:松科;柏科;壳斗科;桦木科;杨柳科;豆科;椴树科;漆树科;胡桃科;禾本科;桑科;木犀科;榆科;杜鹃科等。
我国学者对水曲柳、椴树、红松、核桃楸、刺槐、毛白杨、落叶松、油松、辽东栎、白桦和杉木等也进行了研究,但还有很多物种的化感物质及作用原理有待于研究。
11212 化感物质的研究1121211 化感物质的种类、来源化感物质大多是次生代谢物质,根据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14类[8]。
(1)简单的水溶性的有机酸、直链醇、脂肪醛和酮;(2)长链脂肪酸;(3)单酚、苯甲酸及其衍生物;(4)肉桂酸及其衍生物;(5)香豆素类;(6)类黄酮;(7)丹宁;(8)氨基酸和多肽、(9)生物碱;(10)硫化物和介子油苷;(11)卟啉和核苷()简单不饱和内酯;(3)萘醌、蒽醌、复合苯醌;()萜类,已知的起抑制作用的化学物林业勘查设计(总149期)2009年第1期 207019721211498质大都集中于前5类。
化感物质广泛存在于森林植物的各组织器官(如叶、根、花、果实和种子)、林下根系土壤及凋落物中。
化感物质的浓度决定于植物体合成、贮存、分解的速率,主要是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光照、温湿度等),同时也受到植物体自身调节机制和植物体年龄的影响。
1121212 化感物质的释放方式及影响因素化感物质释放到外界环境之中,就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自身或其它植物的生存及生长发育,化感物质的释放方式和作用机理是研究化感作用的关键。
化感物质以一定的形式贮存于植物的细胞之中,其化学特性是决定释放方式的关键。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体化感物质主要通过以下方式释放并发挥作用。
①植物体地上部分释放挥发物质。
植物各部分组织分解释放挥发性的化感物质(如乙烯和萜类等)进入环境,而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方式。
如Roshchin a发现刺槐和桉树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L ill等发现辐射松凋落物产生的高浓度气体可抑制车轴草种子发芽,低浓度气体则起到促进作用等。
②植物体表面淋洗。
植物体于表面分泌一些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化感物质(如有机酸、糖类物质、萜类、植物碱和酚类化合物等),在雨水、露水和雾水的淋溶作用下,进入土壤或直接落于其他植物表面而产生影响的方式。
如Del Mo ral等发现美国多雾的加利福尼亚南部地区蓝桉树下植物种类和数量稀少,研究表明,蓝桉树在降雾的作用下向土壤中释放含有绿原酸等的植物毒素,抑制其他植物发芽及生长;曹光球等研究认为,木荷和丝栗栲等鲜叶浸提液可明显促进杉木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黄志群等研究的结果显示,毛竹和苦槠叶水浸液对杉木种子则产生抑制作用等。
③植物根部分泌。
植物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方式。
如S m ith研究发现,糖槭、加拿大黄桦、美洲山毛榉(Fagu s g r an-d if o rlia)等根系分泌物中含有毒害植物的有机酸类,苦杨、胡颓子、赤杨、疣枝桦和沙棘等固N树种根系分泌物抑制欧洲松根白腐菌(Fo m ito p2 sis anno sa),并确定化感作用物质是与根系共生的放线菌分泌的类似抗生素类的物质;黄志群等研究发现,火力楠、樟树、刺楸和红栲根系水浸液对杉木细根生长有促进作用,杉木和青冈根系水浸液对杉木细根生长有抑制作用等。
④植物残体分解。
植物枝、叶、花和果实等的凋落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含有的复合物或聚合物被释放出来,对周围植物起到影响作用的方式。
如欧洲小叶椴落叶浸出液可以促进忍冬、欧洲小叶椴等种子发芽,并确定化感物质为赤霉素类化合物;美国梧桐、美洲朴、白栎和北红栎等树种的枯落叶浸出液中含有多种生化抑制物质等。
化感物质的释放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植物根系分泌就受到水分、氧气、土壤营养元素、金属污染物等环境胁迫的影响。
化感物质常常以多种方式综合的释放到环境中,如水杉通过淋洗、根分泌和挥发等途径释放化感物质,对其他植物幼苗生长产生影响等。
11213 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化感物质的释放,影响周围其他植物的生理生化及新陈代谢过程,最终影响其生长发育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不断向生理生态和微观领域发展。
目前已经确定的作用机理有:(1)影响光合和呼吸作用;(2)影响细胞分裂、伸长和根尖的细微结构;(3)影响由激素所诱导的生长;(4)影响膜的透性;(5)影响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6)抑制蛋白质合成、改变酯类和有机酸的代谢;(7)抑制或刺激某些酶的活性;(8)木质部分子的木栓化和堵塞;(9)影响氮的固定。
有关林业化感作用机理研究已经得到一些结论:如胡桃醌通过抑制氧化磷酸化作用和减慢电子运输O2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油松、白桦混交林下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等土壤酶的活性均比纯林有不同程度提高;植物生长于富含绿源酸的土壤中时,其体内的含氮量上升,磷酸盐水平下降;单宁等化感物质通过降低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和赤霉素活性,从而抑制植物生长;酚类抑制土壤中亚硝化单孢菌属和硝化菌属,使土壤硝化过程减弱,从而影响喜N O-3-N植物对N素营养的吸收利用。
影响化感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因浓度不同而引起的作用效果的差异;(2)多种化感物质同时存在,而产生的抵制或协同作用;(3)化感物质对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不同器官作用效果的差异;(4)外界环境的差异(如温度、风速、降雨量等)。
2 林业化感作用未来研究工作展望化感作用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仍然是农业方面的多,林业方面的少。
大部分成果还都是集中在表面现象、作用方式、理论基础等方面,真正能应用到实践中的定量的、准确的机理方面的林业化感作用的研究还很少。
这主要是由化感物质数量少、作用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研究方法存在矛盾与不足造成的。
因此,未来的研究工作应该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211 深入细化研究对象,从生理生化、细胞器乃至分子水平上加强研究,真正从本质上揭示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1 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借鉴,如植物生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园 2009年第1期(总149期)林业勘查设计229体细胞胚发生技术在林木生产中的应用徐志明 夏锦英 张景民(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摘 要 论述了体细胞发生作为一种无性繁殖手段的现状、主要技术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优良苗木的快速规模化生产、人工种子、种质资源保存、林木遗传育种改良、基因工程等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体细胞胚 发生技术 林木生产 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优质用材林和经济林的苗木需求日渐增加,现有的常规苗木生产已不能满足优良品种的扩繁要求。
可以用优良家系的营养繁殖和优良单株的无性克隆这两种途径来获得优质苗木。
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能够解决快速繁殖和基因保存等关键问题。
体细胞发生作为一种无性繁殖手段其巨大的经济价值越来起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