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毅-影像学检查再软骨肉瘤诊断中的价值和不足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本文经《中华病理学杂志》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华病理学杂志》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软骨肉瘤是三大常见骨原发性恶性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软骨肉瘤的诊断难点主要表现在其与良性内生软骨瘤的鉴别、对分级标准的掌握以及与其他肿瘤性或非肿瘤性软骨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
我们结合新近文献和自己长期从事骨病理诊断的体会,对软骨肉瘤的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进行讨论。
一、软骨肉瘤与良性内生性软骨瘤的鉴别国内外骨病理专家都认为无论是在穿刺活检、手术活检还是刮除标本中,单凭病理形态学无法准确区分良性内生软骨瘤和高分化软骨肉瘤,因为两者在形态学上有相当程度的重叠[1,2,3]。
良恶性鉴别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肿瘤部位、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
组织学改变因部位而不同是软骨性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
良性内生性软骨瘤大多位于手足部小管状骨,该部位的内生性软骨瘤细胞丰富和异型程度常常可以达到1级甚至2级的程度。
与之相似的还有骨膜软骨瘤、滑膜软骨瘤和多发性软骨瘤病(Ollier病和Maffucci综合征),因此这类软骨性肿瘤如果没有明确呈浸润性生长的病理或影像学依据(髓内浸润、皮质浸润或骨旁软组织浸润),单凭软骨细胞丰富和胞核的轻-中度异型不足以诊断软骨肉瘤。
相反,长骨、扁骨(包括盆骨、肩胛骨、肋骨和胸骨)、脊椎骨和颅面骨很少有良性内生性软骨瘤,这些部位的高分化软骨肉瘤与内生性软骨瘤在病理形态上难以区分。
因此,发生在这些部位的软骨性肿瘤,如果:1、患者年龄偏大(尤其是40岁后肿瘤仍在增大);2、在休息状态下疼痛;3、肿瘤最大径:长骨>5 cm、扁骨>2~3 cm;4、影像学骨皮质有改变(增厚、变薄、局部隆起以及骨皮质内层扇形凹陷大于正常皮质厚度的2/3);5、骨端受累;6、MRI与X线平片/CT相比较肿瘤范围有明显差异,出现骨旁或瘤旁水肿影;7、有骨膜反应或软组织肿块时。
影像学在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意义参考模板
影像学在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意义作者:柳剑,郭卫,杨荣利,曲华毅,杨毅【关键词】骨肉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约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20%,80%以上的病人在就诊时就已出现肺的微小转移灶。
以往骨肉瘤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在20%以下。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剂量化疗应用于骨肉瘤的治疗中,使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现在骨肉瘤的标准治疗模式为: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
化疗的引入使得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70%~80%。
同时由于术前化疗的应用,使患者的保肢率在80%以上,并且其5年生存率与5年无病生存率与截肢病人无显著性差异。
化疗成为手术以外影响骨肉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因此评价骨肉瘤的化疗效果就成为近年研究的焦点。
对术前化疗的效果进行评估,才构成新辅助化疗的完整概念。
主要包括:临床评估、影像学评估和组织病理学评估3种。
本文仅对影像学评估进行综述。
1 X线片X线平片在诊断骨肉瘤的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在评估化疗反应方面,肿瘤体积缩小,软组织中残存肿瘤出现钙化,髓腔及骨膜反应边界变得清晰曾被认为是好的预后因素。
相反,软组织肿块不变甚至增大,肿瘤仍有侵袭性进展则提示预后不良。
但是骨破坏、新骨形成、修复性钙化等变化表现多样,结果不确定,与病理评估得出的组织反应性没有相关性[1]。
因此在评估新辅助化疗效果中,X 线平片的作用有限。
2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根据化疗前后肿瘤血管分布的变化,来评估骨肉瘤对化疗的反应。
Kumpan等认为血管造影比X线平片评估的效果要好,并将血管造影的反应分为四级,与肿瘤坏死率相比较,得出了较好的相关性。
有人将血管造影和铊-201核素扫描同时应用于骨肉瘤患者,评估化疗反应,结果显示两者均有较好的作用。
血管造影进行评估的优点包括:直接显示肿瘤血管,观察重点突出,评估较为客观。
缺点包括:(1)不能评估有无残存肿瘤细胞,即使肿瘤血管明确地减少甚至消失,也不能排除有残存肿瘤的可能。
MRI在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
MRI在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
明小春;黄广;田则南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2009(30)8
【摘要】目的分析骨肉瘤的MRI表现及其特点,与X线片对照,探讨MRI的优势.
方法对20例经手术或活检后证实的骨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其余10例只作MRI平扫,与X线片对照.结果骨肉瘤的MRI表现包括:瘤骨形成、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可出现跳跃性病灶及增强后病灶边缘或其内轻度强化,部分肿瘤内可出现出血、坏死及侵犯骺板、骨骺,甚至累及骨性关节面.结论MRI能比X线片提供更多的信息,能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累及范围、大小、出血、坏死及对邻近组织的侵犯.
【总页数】2页(P1142-1143)
【作者】明小春;黄广;田则南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影像中心,524037;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影像中心,524037;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影像中心,524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CT与MRI在颅底软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曾莎莎;郭建东;张水兴
2.CT与MRI增强扫描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鉴别价值 [J], 张恒;刘莹;
3.CT与MRI增强扫描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鉴别价值 [J], 张恒;刘莹
4.CT与MRI增强扫描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鉴别价值 [J], 肖军
5.MRI在40岁以上原发骨肉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徐辉煌; 涂景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李肇兴张孙一雄【摘要】目的总结软骨肉瘤(chondr os ar com a)的影像学异常征象和影像学特征,提高软骨肉瘤的诊断水平和认识程度。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行C T检查者20例,行M R I检查者20例,行N M检查者10例。
结果X线平片显示病灶内有钙化者30例, C T检查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和大小不一的钙化影,其中伴有软组织肿块者25例,可见骨膜反应者3例。
20例行M R I检查者显示髓腔受累范围均比C T显示的范围大且清晰,肿瘤实质在T1W I上呈等、低信号, T2W I上根据恶性高低而分别表现为不均匀或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病灶呈不均匀、分割样强化。
结论不同分型的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不同影像学特征,同时也具有一定共性,结合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软骨肉瘤;X线;磁共振成像;病理【A bst r act】O bj ect i ve To summarize the abnormal imaging signs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chondrosarcoma so as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and understanding extent of chondrosarcoma.M et hods The imaging findings of38cases of chondrosarcoma confirmed by clinical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received plain X-ray examination,among which,CT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in20cases,MRI examination in20cases, and NM examination in10cases.R esul t s X-ray plain film showed calcification in the lesion in30cases.CT exami-nee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bone destruction and calcification of different sizes,among which there were25cas-es with soft tissue mass and3cases with periosteum reaction.All the20patients underwent MRI examination showed a larger and clearer range of medullary cavity involvement than that shown by CT.The tumor parenchyma showed isointense and hypointense on T1WI,while the tumor parenchyma showed heterogeneous or homogeneous hyperintense on T2WI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malignancy.Most of the lesions showed heterogeneous and segmented enforcement after enhancement.C oncl usi on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hondrosarcoma have different imag-ing characteristics,and also have certain bining different imaging findings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of this disease.【K ey w or ds】Chondrosarcoma;X-ra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athology软骨肉瘤(chondr osar com a)在骨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占原发性骨与软组织肿瘤15%,仅次于骨髓瘤和骨肉瘤,好发于中青年[1]。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黄世廷;田军;巩武贤;张殿星
【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11(021)002
【摘要】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32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5例行CT检查,MR检查14例.结果:32例平片发现病变内钙化28例.25例做CT者均见骨质破坏和钙化影,软组织肿块21例,骨膜反应2例.MR表现:肿瘤呈等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可见长T1短T2信号分隔,增强扫描示分隔强化和肿块周边部强化,钙化呈长T1短T2信号.结论:骨质破坏、钙化、软组织肿块、弓环状分隔等构成软骨肉瘤的主要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3页(P259-261)
【作者】黄世廷;田军;巩武贤;张殿星
【作者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X线诊断室,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X线诊断室,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X线诊断室,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X线诊断室,山东济南,2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9;R445
【相关文献】
1.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J], 杨小军;郗艳;姚伟武
2.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J], B.KirankumarReddy;陈铟铟;王希明;李勇刚;郭亮
3.软骨肉瘤的综合影像学诊断 [J], 吴利江;段润卿;陆建平;王洪生
4.颅底原发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 [J], 陈双;李敏健;钱瑞菱
5.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J], 杨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X线、CT及MRI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
4 2 软骨肉瘤 中央型软骨 肉瘤有 时与成骨 型骨 肉瘤 相 . 似, 但瘤灶 内有大量环状或 团絮状钙化 , 以资鉴别 。 4 3 尤 文氏肉瘤 . 发病平 均年龄 为 1 5岁。好发 于长 骨骨 干, 表现 为髓腔 内斑 点状 、 鼠咬状溶 骨破坏 , 围较长 , 范 多
me to r g o i.Ab v l T k n eX —r y C n n fp o ss n o e a , a ig t l h a 、 T a d MRI n o c m i ai n, l i r v e a c r c f se s r — t o b n t i o wi mp o e t c u a y o t o a c l h o o ma sd a n ss ig o i .
—ry C n a 、 T a d MRIma i sain f1 ai ns w o w r o fr d o to ae ma b u g r n ah l g n f t t s o 8 p t t h e e c n i e o e me s s r o y s r e y a d p t oo y,wee a a e r n —
K e o ds Ose s r o yw r to a c ma; M e c m a i g;Dig o i dia I gn l a n ss
骨 肉瘤是儿童和青少 年最常见 的原 发恶性骨 肿瘤 , 好 发 于四肢长骨 , 尤其 以膝关节 周 围最 为常见 … 。骨 肉瘤恶
性程度高 , 在局部侵袭性生 长 , 多早期 发生 转移 , 因此 早 期诊断对骨 肉瘤 的治疗 及预后 均非 常重 要。骨 肉瘤术 前 病理 由于穿刺位 置不 同 , 有时会 有本 质性 的偏 差 , 因此 影
胸部肿块软骨肉瘤疾病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高发部位和诊断要点
胸部肿块软骨肉瘤疾病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高发部位和诊断要点
临床资料
女,20,患者于1年前出现右侧肢体麻木、乏力、疼痛症状,2月前因胸部疼痛。
结果
软骨肉瘤。
小结
影像学表现:右第三肋骨见巨大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突向右侧胸腔,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多发斑片状、斑点状及环形高密度钙化影。
气管居中,主气管、支气管开口通畅。
纵隔内及两肺门未见淋巴结异常。
软骨肉瘤是继骨肉瘤后第二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约占全身骨组织肉瘤性病变的四分之一。
多发于30-70岁。
20岁以下发病者少见。
发病随年龄增长,软骨肉瘤有累及躯干骨的倾向,约占45%(骨盆25%,肋骨20%)。
髂骨是最好发的部位,其次是股骨和肱骨。
90%以上被称为传统性软骨肉瘤,多为低-中度恶性肿瘤,临床行为不活跃、转移倾向低,仅少数恶性程度高,转移性强。
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
多表现为缓慢发展的疼痛。
有时可触及肿块。
当肿瘤累及神经根、马尾或脊髓时,可导致相应的神经损害表现。
X线片上不连续的钙化斑块是软骨性病变特征性的影像学标志。
软骨性病灶一般表现为透亮区,其间比较均匀地分布着小斑点的或环状的不透亮区。
不同病变钙化程度不同。
如果病灶以溶骨性病变为主,单从平片就很难对这个软骨性病变做出诊断。
MRI和CT有助于明确软骨肉瘤在骨与软组织中的侵袭范围。
肋软骨肉瘤的X线表现(附5例报告)
【 键 词 l 肋骨 软骨 肉瘸 关 x线摄 影术
【 图分 类 号 J R 3 . 中 783
体 层摄 影术 X线计 算机 【 献标 识码 JA 文 【 文章 编 号】 17 - 7 22 t ) la- 0 4 O 6 4 0 4 (0 0i () O 0 - 2
X ry Fn ig fC s lC r l e S ro ( e oto ae) - a idn so ot at a ac maR p r f5 C ss a ig
Co t l c r i a e a e na a c a a t r s i i gi g f a ur s p e p r t v i g o i i n t d fi u t n c n e e e o d o s a a tl g S r o l h ve h r c e i t c ma n e t e . r o e a i e d a n ss s o i fc l a d a b d v lp f r e c i i a r a me t p o r ms r v d v l a l s p r i g i f r to l n c l t e t n r g a p o i e a u b e up o t n n o ma i线表现( 5 报告) 附 例
王志伟
( 四川射 洪县 中 医院
继发性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继发性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师小凤;杜联军;丁晓毅;陆勇;严福华【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7(032)012【摘要】目的:分析继发性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继发性骨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25例均行X线及CT检查(5例行增强CT),16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的中位年龄45岁(14~76岁),中位恶变时间为8年(0.5~18.0年).25例中骨纤维结构不良、骨母细胞瘤等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恶变12例,表现为溶骨性破坏、软组织肿块形成及病灶迅速增大等与原发骨肉瘤相仿的影像学改变;骨巨细胞瘤植骨后恶变继发性骨肉瘤8例、金属植入相关的继发性骨肉瘤2例,均表现为移植骨吸收、周围出现明显软组织肿块及肿瘤骨形成;放疗后继发性骨肉瘤2例,以成骨性骨质破坏为主;Paget病继发性骨肉瘤1例,表现为在患骨增粗、不规则变形基础上,出现溶骨性破坏及软组织肿块.病理结果:镜下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异形性、肿瘤骨形成.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5~12.0年(平均3.4年),8例出现肺部转移.结论:病理组织学上继发性骨肉瘤与原发性骨肉瘤无明显差异,但结合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可明确诊断.%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secondary osteosarcoma.Methods:The the clinical,imaging features and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25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osteosarcoma proved by surgical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X-ray and CT (5 enhanced CT) and 16 underwent enhanced MRI.Results:The median age was 45 years old (14~76 years old),and themedian progression time was 8 years (0.5~18.0 yrs).In all 25cases,osteosarcoma secondary to bone fibrous dysplasia,osteoblastoma and other benign tumors or tumor-like lesions were seen in 12cases,showing osteolytic destruction,soft tissue mass formation and rapid enlargement of lesions with similar imaging findings as primary osteosarcoma;osteosarcoma secondary to giant cell tumor after bone transplantation was seen in 8 cases,or secondary to metal implantation was seen in 2 cases,all showing absorption of bone graft,apparent soft tissue mass and tumor bone formation;radiation-induced secondary osteosarcoma was seen in 2 cases,characterized by osteogenic destruction.One case was Paget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secondary osteosarcoma,showing osteolytic destruction,soft tissue mass formation based on bone enlargement and irregular deformation.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abnormal cells and tumor bone formation under the microscope.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3.4 years (1.5 ~ 12.0 yrs),and 8 patients had pulmonary metastases.Conclusion:The histopathology between secondary osteosarcoma and primary conventional osteosarcoma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bu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nical data and imaging findings secondary osteosarcoma can be clearly diagnosed.【总页数】5页(P1295-1299)【作者】师小凤;杜联军;丁晓毅;陆勇;严福华【作者单位】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814.42;R814.41;R738.1【相关文献】1.儿童骨肉瘤与青年骨肉瘤临床特点比较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祁伟祥;何爱娜;汤丽娜;沈赞;姚阳2.继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J], 王峥;郝晓玲3.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J], 李肇兴;张孙一雄4.原发性骨肉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J], 潘献伟;刘泳坚5.肋骨软骨肉瘤的MSCT影像学表现 [J], 巩潇;刘太峰;俞丽;高芙蓉;毛庆聪;张福刚;龙德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理
普通髓腔型
最常见,典型,多为中央型,常累及长管状骨及盆腔。
透明细胞型 间充质型 骨膜型
少见,低度恶性,常见出血、囊变,易误诊为ABC。
少见,高度恶性,可发生于骨骼,也可发生于软组织, 类似尤文氏肉瘤。 位于骨表面,较少侵犯髓质,有假性纤维包膜。
黏液型
少见,可发生于骨骼,也可发生于软组织,含黏液基质。
影像表现
病理: • 分叶状生长。 • 透明软骨。 • 软骨内骨化。
影像:
• 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 皮质內缘分叶状、扇形侵蚀, 骨皮质变薄也可增厚,突破骨 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
• CT密度低,长T1长T2,T2明 显高信号。
• 环形、弧形钙化,T1、T2均 为低信号。
影像表现
• 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和分隔样强化,前者 反应了纤维血管束包绕透明软骨小叶,后 者反应了软骨肉瘤典型的分叶状生长方式; 不强化区是缺乏软骨细胞组成的部分,如 囊性黏液样组织和坏死组织。
• 多发生于10-30岁,手足短管状骨多见。 • 髓腔内边界清楚的骨质破坏区,多有硬化边,邻近骨皮质变薄或膨出,骨
破坏区内可见小环形、点状钙化影。 • 恶变征象:肿瘤生长迅速,疼痛加剧;位于长骨、中轴骨、肩胛骨和骨盆
等处的软骨瘤尤其体积较大者,即使影像学表现良性也应看作是低度恶性; 骨皮质内面扇形侵蚀的深度大于骨皮质厚度的2/3。
• 当软骨肉瘤内钙化较少时,需与之鉴别。 • 20-40岁多见,好发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 • 偏心性、横向膨胀性生长,其内可见纤细骨嵴形成的皂
泡样分隔。 • 骨破坏区内无钙化和骨化影。
男,49岁,左下肢疼痛1年余。
小结
• 发病年龄范围广,所有软骨内化骨的骨骼均可发生。 • 主要是由肿瘤性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软骨基质构成。 • 基本病理改变:分叶状生长,透明软骨,软骨内骨化。 • 影像表现: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內缘分叶
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骨关节和软组织疾患的诊治.讲座
恶性 迅速 有转移 轮廓模糊,边界不清 中断,破坏 针状,放射状
肿块、钙化或瘤骨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
骨骺
a.成软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 b.骨巨细胞瘤(骨骺板闭合后) c.软骨肉瘤
各种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
干骺端
a.动脉瘤样骨囊肿
b.骨囊肿
c.软骨肉瘤
d.成纤维性纤维瘤
e.纤维肉瘤
N H L
P N E T
各骨的好发肿瘤
骶骨
a.脊索瘤 b.巨细胞瘤 c.神经源性肿瘤
脊索瘤
神经节细胞瘤
提示良性骨肿瘤的x线征象
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楚,周围一般 有反应性致密带。
骨质破坏区周围的骨皮质多为完 整的,连续性无中断。
囊性的,膨胀性的骨质破坏。
不侵犯周围软组织,不出现软组 织肿块。
临床病史和体检十分重要
PNET
LIPOMA
骨关节软组织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判断有无病变 判断骨骼病变是否为外伤、炎症、肿瘤 如果是外伤:骨折、韧带、半月板、肌腱损伤 如果是炎症:化脓性、结核性、非特异性 如属肿瘤,是良性或恶性,属原发性还是转移
性、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影像学引导下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 治疗效果评价、随访
绒毛节结性滑膜炎
CT在软组织病变中的作用
由于CT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辩率和足够的空间分辩率, 它可以用来证实或排除软组织病变,并可以帮助确定 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主要是与神经血管干、关节和 骨质等)的关系。但CT也有缺点:当病变位于瘦小的 部位时,可由于没有足够的脂肪而难以区分其界限。 如果肿块很小、肿块与肌肉等密度或两侧肢体不对称, CT判别有时就比较困难。还可以由于病灶附近的水肿、 出血而过高地估计了肿块的大小和范围。
影像学在骨肉瘤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影像学在骨肉瘤疾病检测中的应用骨肉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期。
准确快速地诊断和评估骨肉瘤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而影像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在骨肉瘤疾病的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影像学在骨肉瘤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一、X线X线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技术之一,也是最早被应用于骨肉瘤检测的方法之一。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骨肉瘤的形态、边界、骨质破坏情况等。
常见的X线表现包括肿瘤的溃疡、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等。
二、CT扫描CT扫描通过多个角度和截面进行多平面连续扫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骨肉瘤影像学信息。
CT扫描可以准确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侵袭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通过CT扫描还可以评估肿瘤并发症,如肺转移等。
三、MRI扫描MRI扫描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影像学技术之一,对于骨肉瘤的诊断和评估具有独特的优势。
MRI扫描可以观察到肿瘤的软组织成分、增强情况、血供情况等。
与其他影像学方法相比,MRI扫描对骨髓浸润和软组织肿块的诊断敏感性更高。
四、PET-CT扫描PET-CT扫描是一种功能性影像学技术,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观察细胞代谢情况,能够精确定位骨肉瘤的病灶并评估其活动性。
PET-CT扫描可以帮助鉴别骨肉瘤和其他骨肿瘤,并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
五、骨扫描骨扫描是一种全身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观察骨骼代谢情况。
骨扫描可以帮助检测骨肉瘤的原发灶、转移灶及骨骼的广泛受累情况。
骨扫描对于早期骨肉瘤的检测和评估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影像学在骨肉瘤疾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X线、CT扫描、MRI扫描、PET-CT扫描和骨扫描等多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骨肉瘤影像学信息,有助于快速确定诊断、评估肿瘤的侵袭程度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影像学诊断仍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评估,以提高骨肉瘤的检测率和诊断准确性,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管理。
miR-586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miR-586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魏冀荣【摘要】目的探讨miR-586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为该指标在诊断骨肉瘤的应用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3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的血清miR-586的检测结果;对比病例组患者骨肉瘤瘤体组织和周围正常骨组织的miR-586的检测结果;通过Pearson 相关性分析检验骨肉瘤瘤体组织中miR-586表达与血清miR-586表达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两组受试者的血清miR-586检测结果,评估血清miR-586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miR-586的检测结果为(1.43±0.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肉瘤瘤体组织miR-586的检测结果为(5.38±0.31),显著高于正常骨组织miR-586的检测结果(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瘤体组织中miR-586表达与血清miR-586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0.91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586诊断骨肉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0.952为最佳筛查阳性界值,血清miR诊断骨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85%.结论骨肉瘤患者血清以及瘤体组织的miR-586水平显著升高,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血清miR-586水平的检测对临床诊断骨肉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iR-586 in osteosarcoma,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osteosarcoma. Methods 35 patients with osteosarcoma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35 health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miR-586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 The miR-586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osteosarcoma tumor tissues and the surrounding normal bone tissue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iR-586 expression and serum miR-586. The serum miR-586 test was analyzed by ROC cur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serum miR-586 in the diagnosis of osteosarcoma. Results The results of miR-586 in patients group were (1. 43 ± 0. 52),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The results of miR-586 in the osteosarcoma tumor tissue were (5. 38 ± 0. 3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bone tissue miR-586 (P<0. 05).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miR-586 in osteosarcoma tumor tissu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miR-586 (γ= 0. 912,P<0. 05).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serum miR-586 diagnosed osteosarcoma was 0. 879,0. 952 was the best screening positive margin.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serum miR diagnosis for osteosarcoma both were 85%. Conclusion The serum and tumor tissue miR-586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osteosarcoma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Detection of serum miR-586 level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osteosarcoma.【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7(032)011【总页数】4页(P1756-1758,1767)【关键词】miR-586;骨肉瘤;诊断价值【作者】魏冀荣【作者单位】51010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1骨肉瘤是较为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20岁以下人群,研究调查显示,骨肉瘤的发病率约0.4‰[1],且本病的恶性程度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软骨肉瘤的临床X线诊断(附98例报告)
软骨肉瘤的临床X线诊断(附98例报告)
王定华;王富仓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0(012)010
【摘要】98例软骨肉瘤,其中股骨34例,髂、耻、坐骨和肩胛骨20例,胫骨11例,肱骨10例,肋骨7例,胸骨6例,骶骨4例,跖骨2例,尺骨、腓骨、指骨和上颌骨各1例.临床上以疼痛和肿块为主要症状.均经病理和手术证实,并进行5年以上随访.软骨肉瘤的X线征象包括:①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界线不清;②在病骨周围出现肿瘤性软组织肿块;③在肿瘤区和软组织内呈现不同类型的钙化;④局限性骨膜反应;⑤X 线检查不仅能显示肿瘤的确切位置和范围,并能做出术前正确诊断.就有关软骨肉瘤的恶性X线征象及诊断问题进行讨论.
【总页数】1页(P93)
【作者】王定华;王富仓
【作者单位】730700,甘肃会宁县人民医院放射科;730700,甘肃会宁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结肠冗长症的X线诊断及临床意义(附48例报告)
2.软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学分析(附5例报告)
3.软组织软骨肉瘤X线诊断(附2例报告)
4.结肠冗长症的X线诊断及临床意义(附48例报告)
5.软骨肉瘤的临床X线诊断(附98例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周边MR灌注特征分析
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周边MR灌注特征分析陆勇;丁晓毅;江浩;刘建军;倪根雄;陈克敏【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05(20)2【摘要】目的:探讨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周边MR灌注成像特征,以进一步提高MR灌注成像在骨骼肌肉系统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4月~2004年2月41例骨骼肌肉系统肿瘤进行MR灌注成像.计算肿瘤周边与肿瘤周围动脉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 T)的最大线性斜率(Smax)及三者之间的强化峰值差异(△SI)、最大强化时间差异(△t)和强化差异率(R).结果:骨骼肌肉系统良、恶性肿瘤Smax和△S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t的均值分别为27.5 s和23.4 s,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F=4.63,P<0.05);良、恶性肿瘤R值的均值为-0.15和0.62,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F=2.39,P<0.05).结论:△t和R值在骨骼肌肉系统良、恶性肿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总页数】4页(P102-105)【作者】陆勇;丁晓毅;江浩;刘建军;倪根雄;陈克敏【作者单位】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738.1【相关文献】1.危险区骨骼肌肉系统肿瘤的外科治疗 [J], 张杏泉;李开华;陈刚;刘军;蔡平;方仁义;王民政;范清宇2.四肢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J], 张杏泉;赵建宁;王少东;范清宇;马保安;周勇;张明华;孙嗣国;于哲3.CT在诊断骨骼肌肉系统肿瘤的优势评价 [J], 李颖;张正;杨艳红;施宏萍4.CT在诊断骨骼肌肉系统肿瘤的优势评价 [J], 李颖;张正;杨艳红;施宏萍5.利用动态对比增强MR成像(DCE-MRI)和隔室模型分析评价恶性骨骼肌肉系统肿瘤的血流量和血管通透性 [J], 张景峰;王仁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恶性软骨母细胞瘤1例
原发恶性软骨母细胞瘤1例
丁孝意;薛文;管晓鹂
【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5(012)006
【摘要】患者女,36岁,农民。
左腹股沟发现一渐进性增大的无痛包块10余年,因为未影响到患者劳作、休息,故未予诊治。
2004年5月12日行走时不慎跌伤,左下肢疼痛显著伴功能障碍,于2004年5月19日收转我院。
体格检查:消瘦体型,左侧腹股沟区见一大小约30cm×20cm×16cm球状包块,质硬,不活动,边界不清,压痛不明显,将会阴推向右侧,左侧髋部压痛明显,
【总页数】2页(P54,56)
【作者】丁孝意;薛文;管晓鹂
【作者单位】甘肃礼县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甘肃,礼县,74220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8.3
【相关文献】
1.恶性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廖昕;陈卫国;吴元魁;王刚;牛艳坤
2.颞骨恶性软骨母细胞瘤1例 [J], 毕秀敏;张志刚
3.原发恶性软骨母细胞瘤1例 [J], 蒋欣
4.软骨母细胞瘤的恶性表现 [J], 张忠润;杨庆铭
5.恶性软骨母细胞瘤1例报道 [J], 徐高峰;林昂如;侯喜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浅谈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蔡晓君【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24【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X-ray and CT diagnosis on diagnosis of the tumor of cartilage.Methods38 cases of adult patients with tumor of cartilag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April 2006 to May 2013 and were analyz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checked with X-ray and CT scans,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diagnostic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results of X-ray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tumor was irregular or round, and the CT results could be observed at the boundary of the lesion. Clinical sensitivity using X-ray examination was 96.77%, the speciifcity was 12.5%; the sensitivity of CT was 97.30%,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100%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X-ray and CT diagnosis (P>0.05), and there was signiifcant difference in the speciifcity of CT and X-ray (P<0.05).Conclusion The using of X-ray and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strocytoma is very helpful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and the specificity of 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X-ray.%目的:研究分析成软骨细胞瘤临床使用X线和CT诊断的效果。
成人无症状膝关节软骨病变的磁共振表现与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成人无症状膝关节软骨病变的磁共振表现与相关临床因素分析李文华;陆勇;丁晓毅;何川;周琦;杜联军;刘建军;杨庆铭;陈克敏【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年(卷),期】2009(025)011【摘要】目的借助膝关节软骨磁共振成像(MRI),分析成年志愿者中无症状关节软骨病变的出现规律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200名无症状志愿者接受软骨MR检查,将局限性软骨信号异常、凹陷或裂隙和(或)伴软骨下骨质水肿定义为软骨病变,分析无症状软骨缺损的主要MRI表现;记录受试者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MI),并结合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7名(23.50%)、123个关节面(12.30%)出现软骨病变.病变最好发部位是胫骨内侧平台(17.50%)和股骨内侧髁(14.00%).MRI表现为软骨内局部异常信号(70.73%)和小凹状裂隙(26.83%),3例为片状不规则缺损(2.44%).缺损深度均为Noyes ⅡA级以下浅表病变.不同年龄组间软骨病变出现率存在差异,但性别和BMI对软骨病变无显著影响(χ~2性别=5.25, P=0.10;χ~2BMI=8.22, P=0.07).结论膝关节软骨病变在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其特点为仅累及软骨表层的表浅缺损,且具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软骨MR成像可早期发现病灶.【总页数】4页(P2088-2091)【作者】李文华;陆勇;丁晓毅;何川;周琦;杜联军;刘建军;杨庆铭;陈克敏【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院放射科,山东,青岛,2665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200025;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上海,200025;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院放射科,山东,青岛,2665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R445.2【相关文献】1.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磁共振扫描方法及磁共振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J], 包晓艳2.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磁共振表现及与椎间盘病变的相关性 [J], 许黎峰;周夕生3.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J], 沈浮;陆勇;丁晓毅;杜联军;陈克敏4.磁共振膝关节软骨形态表现的组织学相关性研究 [J], 陆勇;丁晓毅;何川;周琦;杜联军;刘建军;杨庆铭;江浩;陈克敏5.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磁共振扫描方法及磁共振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J], 包晓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肩关节不稳定因素的影像学评估
肩关节不稳定因素的影像学评估
刘晓薇;丁晓毅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8(29)4
【摘要】肩关节不稳定因素种类很多,首选X线检查可准确而快速显示骨性病变;X 线造影多作为CT关节造影(CTA)或MR关节造影(MRA)检查时的辅助检查;常规CT检查常用于肩关节外伤后骨折诊断;常规MRI检查对急性肩关节不稳定的诊断敏感性较高,是肩袖完全性撕裂诊断的金标准;CTA检查对盂唇、关节囊损伤及肩袖完全性撕裂等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MRA检查对肩袖部分撕裂的诊断敏感性较常规MRI和CTA检查高,对盂唇、关节囊和韧带等细微软组织损伤的显示较CTA检查清晰,是肩关节不稳定因素的最佳检查方法.
【总页数】3页(P237-238,249)
【作者】刘晓薇;丁晓毅
【作者单位】200025,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肩关节疼痛评估图与肩关节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J], 张进;张鹏;申瑞霞
2.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关节撞击影像学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J], 刘清武
3.关节影像诊断系列讲座(八)肩关节不稳的影像学评估 [J], 郑卓肇
4.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关节撞击影像学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J], 刘清武;
5.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MRA表现与肩关节镜的对比研究 [J], 唐光华;周军;周建锋;江长青;黄建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肋骨侵犯为首发的儿童骨淋巴瘤一例
以肋骨侵犯为首发的儿童骨淋巴瘤一例高晓玉;邢伟【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14(020)003【总页数】2页(P299-300)【作者】高晓玉;邢伟【作者单位】常州市第一医院医院放射科;常州市第一医院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病例报告】患儿,男,13岁。
无明确诱因发现右季肋部肿块1月余,后肿块进行性增大,局部阵发性钝痛,外院X线检查,发现“肋骨肿瘤”,来我院进一步检查:右侧季肋部明显肿块,表面光滑,质硬,轻微压痛,不活动,皮肤不红,皮温不高,未见浅静脉怒张。
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CT平扫、增强及多平面重建示右侧第9肋骨骨皮质中断,膨胀性生长,形成软组织肿块,境界尚清,最大层面大小约7.8cm×9.4cm,增强后肿块轻度不均匀强化。
右侧膈肌受累,肝右缘受压形态失常,肝实质未见明显侵犯。
受累肋骨附近肺野内见一枚小结节。
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纵隔及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诊断为:右侧第9肋骨肿瘤,考虑转移性可能大。
术中所见:病灶位于右侧第9肋,主体位于胸内。
胸膜及膈肌表面多发散在结节,肝脏未受累。
胸膜腔无粘连,少量淡黄色胸腔积液。
病理表现:肉眼观肿瘤切面灰白灰黄色,局部出血坏死,肿块与肋骨粘连。
镜下观: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弥漫性分布生长,细胞粘附性较差,异型性明显,胞质丰富,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分裂象多见。
免疫组化:CD30+,ALK1+,Ki-67 90%,CD3-/+,MPO-,CD20-,CK-,组织细胞KP1+,NSE-,经上海肿瘤医院会诊确定为ALK1+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讨论】骨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结外的恶性淋巴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多见,平均51岁,男性多见于女性[1-3]。
全身骨骼均可受累,以中轴骨多见。
本例以肋骨首发且发病年龄较小,实属罕见。
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及其伴随症状,如局部骨痛、肢体活动受限、肌力下降和局部肿块等,很少伴全身症状[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CT和MR检查在软骨肉瘤诊治中的优势与不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丁晓毅dxyrj@一、定义:软骨肉瘤是一种以肿瘤细胞形成软骨基质并直接形成病灶为特征的恶性骨肿瘤。
二、流行病学:发病率仅次于骨髓瘤和骨肉瘤的,是第三好发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约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20%-27%,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3.5%。
好发于扁骨,以骨盆多见,其次是股骨、胫骨和肱骨;好发年龄是40-60岁,男性好发,男女之比约为1.8:1。
三、临床症状: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要表现,可及包块,肿块生长缓慢,病程多较长,多为数月,可超过2年。
四、组织学分型和分级:1.大体:病变多较大,大多数病变大于4cm,50%以上的病例大于10cm,病变呈不规则圆形或卵圆形,在长管骨可延骨髓腔纵向生长呈长条形,可占据整个管状骨长度的30-50%,病变的边界不清,髓腔的内缘常呈扇形改变,切面呈灰白色、淡蓝色,具有光泽,无钙化区呈透明状,钙化较少区可呈毛玻璃样透明状,钙化显著区域呈灰白色、质硬、呈颗粒样或砂砾样,肿瘤内钙化的多少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差的钙化少,病变内可以出现多少不一的粘液样变或囊变,可有出血和坏死,骨皮质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形成大小不一的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较细小。
2.分型:1)原发性软骨肉瘤:传统的髓内型软骨肉瘤(conventional intramedullarychondrosarcoma)、透明细胞型软骨肉瘤(clear cell chondrosarcoma)、骨膜(皮质旁)型软骨肉瘤(juxtacortical chondrosarcaom)、间充质型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ama)、粘液型软骨肉瘤(myxiod chondrosarcoma)、去分化型软骨肉瘤(dedifferentiated chondrosarcoma)、骨外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chondrosarcoma)。
传统的髓内型软骨肉瘤(conventional intramedullary chondrosarcoma)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侵犯长管骨和骨盆骨,约占软骨肉瘤65%。
2)继发性软骨肉瘤:是在原有内生软骨瘤或骨软骨瘤基础上发生的软骨肉瘤。
3.根据病变和骨质的关系分为:中心性软骨肉瘤、边缘性或骨旁软骨肉瘤、骨外软骨肉瘤4.分级:根据肿瘤细胞的数目、形态、基质及核分裂等因素分级,传统的髓内型软骨肉瘤分为0-3级0级:组织学表现类似于内生软骨瘤,但X线表现具有侵袭性Ⅰ级:细胞数轻度增加,细胞大小轻度增大,细胞核核形态有所改变,核染色轻度加深,双核,间质内粘液样变化可有可无(Myxoid areas are usually sparse or absent),和内生软骨瘤鉴别比较困难。
Ⅱ级:细胞数中度增加,增多的细胞多在肿瘤的边缘,细胞大小中度增大,细胞核和形态有所改变,分叶内中心区的肿瘤细胞核较大,核染色中度加深,双核和三核较多见,有少量的和分裂,细胞局部间质内有较少的粘液样变化,有大小不一的坏死区。
Ⅲ级:称为高度恶性软骨肉瘤,细胞数明显增加,细胞大小明显增大并不规则,细胞核和形态有明显改变,核染色显著加深,大量双核和多核细胞,间质内有粘液样变化,在软骨细胞小叶周围有局灶性梭型细胞。
五、基本的影像学表现不同部位的软骨肉瘤和同一病变内的不同区域的病理学表现是不同的,但是软骨肉瘤的一些共同病理表现可以在影像学上得以显示,如:分叶状生长,透明软骨、粘液内含水量高,边缘的肿瘤组织内可出现钙化,钙化的形态多为环形和弧性钙化(“ring-and-arc”),骨皮质中断和软组织肿块形成等,具有特征性,可以应用影像学进行定性诊断和分级、分期。
软骨肉瘤不同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基础认识的提高,对于软骨肉瘤的诊断、活检部位的确定、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的判断十分重要。
1.X线表现:病变区不同程度的膨胀性改变,局部骨皮质可以有不规则增厚或变薄,内缘可出现分叶状或扇形改变,可有环状或沙砾样钙化,钙化程度和大小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好者钙化多,分化差者钙化小;早期或病变小者可无骨膜反应,进展期或肿瘤增大以后可有显著的骨膜反应,可有大小不一的软组织肿块形成;肿块内有肿瘤性钙化组织为典型的表现。
2.CT表现:大小不一,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周围的骨皮质有不同程度的增厚、破坏和中断,边缘的分叶状改变是其较为典型的表现,病变内含水较多的成分(粘液和软骨基质)在CT上密度较低,多低于30HU,病变内和软组织肿块内的肿瘤性钙化成分是确诊的依据。
增强以后肿瘤的边缘和肿瘤内有间隔状的轻度强化。
CT较X线更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骨皮质的中断和周围的软组织肿块,有利于肿瘤的分期;CT较X线和MRI更好地显示肿瘤内的肿瘤性钙化有利于肿瘤的定性,尤其病变内的钙化较小或病变部位较复杂,在X线上难以显示时。
3.MRI表现:分页状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影,根据肿瘤内钙化的多少有多少不一的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的钙化影,病变内含水较多的成分(粘液和软骨基质)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增强以后可见间隔状的轻中度强化。
MRI较CT和X线更好地显示周围软组织肿块和病变的范围,对于肿瘤的分期有更高的价值,但是病变内钙化影显示不清,影像单纯根据MR对于软骨肉瘤的定性和分级。
但是,MRI是肿瘤手术前分期最好的检查方法。
六、X线、CT和MR在软骨肉瘤分级中的作用根据好发部位和好发年龄,根据病变内的肿瘤性钙化组织,依据典型的X线、CT和MRI 表现对于软骨肉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并不困难,但在软骨肉瘤的病理诊断中有一定的困难和复杂性,需要结合X线、CT和MRI检查,具体体现在:1)软骨肉瘤只有良恶性之分,而内生软骨肉瘤和高分化软骨肉瘤组织学、细胞学表现不典型、分界不清,需要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2)不同部位的软骨源性肿瘤其良恶性诊断标准有差异;3)软骨肉瘤的组织学类型复杂,容易和其他肿瘤混淆,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
1.肿瘤内水分的多少可以作为鉴别低度恶性软骨肉瘤和内生软骨瘤的依据。
2.肿瘤内粘液成分的多少可以作为肿瘤分化程度的依据。
3.肿瘤组织侵犯周围的松质骨是确定软骨肉瘤的一个重要依据。
七、X线、CT和MR在软骨肉瘤组织学分型中的作用:不同亚型的软骨肉瘤有不同的病理学特点,因而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根据病变的好发年龄、部位,结合X线、CT 和MRI表现特点可以帮助判断病变的病理类型:1.传统的髓内型软骨肉瘤:好发于40-50岁年龄段,男性多发,男:女=1.5-2:1,90%以上的患者表现为患处的进行性疼痛、夜间加重,症状可以为几月或几年,50%左右患者有软组织肿块;好发于长管骨,约占总数的50%,其中以股骨多发,约占30%,其次是胫骨,约占5%;上肢骨约占10-20%,其中以肱骨近段多见;中轴骨也是好发部位,约占50%,其中不规则骨(the innominate bone)占25%,肋骨占8%,脊柱占7%,肩胛骨占5%,胸骨占2%。
而颅面骨、颈椎骨、锁骨、籽骨(包括髌骨、短管骨内很少发生,只占总量的1-4%。
长管骨软骨肉瘤以干骺端最常见(约占50%),其次是骨干(约占35%),骨骺端较少见(约占15%)X线表现特点:(1)骨的髓腔部分膨胀,可见骨皮质增厚和内缘呈扇形,常伴有不同形态的钙化,典型的为“环-弧样”钙化或“砂砾样”钙化;(2)骨膜反应可有可无,晚期可表现为十分具有侵蚀性的骨膜反应;(3)常伴有软组织肿块。
CT检查适合显示软骨基质内的钙化和皮质的情况,其显示骨质破坏部位、范围、形态优于X 线平片。
软骨肉瘤常见CT表现为骨髓腔内分叶状肿块并伴有“环-弧状”或“砂砾样”钙化;若肿瘤侵犯骨髓,其CT值明显增高,与正常骨髓脂肪的低密度形成明显对比;CT 增强扫描可显示肿瘤周边及肿瘤内间隔轻度强化。
MRI可以明确显示肿瘤对骨髓及软组织的侵犯范围,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在区分正常与异常骨组织的界限方面优于CT,但仅从MRI上判断软骨肉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还比较困难。
软骨肉瘤由肿瘤细胞形成软骨基质,所含水分丰富,因此在T1WI上表现为分叶状低、等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其中钙化在T1WI和T2WI上为极低信号。
静脉注射造影剂,可显示病灶边缘扇形强化和肿瘤内间隔曲线样强化,前者反映了纤维血管束包绕透明软骨小叶,后者则反映了软骨肉瘤典型的分叶状生长方式;不增强的区域是缺乏软骨细胞组成的部分,如囊性黏液样组织和坏死组织。
2.透明细胞软骨肉瘤(Clear Cell Chondrosarcoma)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软骨源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患者,男性多见,以长骨的干骺端好发,以股骨近端最好发;大体上表现为瘤组织质软、灰红色、不见一般软骨肉瘤的软骨样组织,不同于普通髓腔型软骨肉瘤;组织学上见弥漫而大小、形态一致的类似软骨细胞的肿瘤细胞,包膜界限清楚,胞浆丰富透明,细胞排列紧密而基质量大,胞浆内有大量的糖原,细胞核小,位于中央,细胞间小梁状或花边样钙化,部分区域可有类似于骨母细胞瘤的显著骨化生,肿瘤内有大片状的囊变和出血,约有50%的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组织内有显著的类似于传统的髓内型软骨肉瘤区域;影像学表现: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影像学上的表现与组织病理表现有密切的相关性。
X线表现为位于长骨干骺端的溶骨性破坏,内有分隔及囊变区,骨质轻度膨胀,但皮质多保持完整,肿瘤与正常骨质之间具有清楚锐利的分界,并有硬化边缘,有时骨内缘可呈波浪状。
钙化、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较少见。
在CT和MRI上病灶内的出血、分隔及囊变显示更加清楚。
虽然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生长部位和硬化边缘类似于成软骨细胞瘤,但在MRI上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与成软骨细胞瘤不同,后者在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同时其发病年龄较小,病灶周边没有水肿区。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在T1WI上为等信号,T2WI上为明显高信号,有时可见出血、分隔及液平现象,易误诊为动脉瘤样骨囊肿.3.骨膜(皮质旁)型软骨肉瘤(juxtacortical chondrosarcaom)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软骨肉瘤,好发于30-40岁的年龄患者,好发于长管骨,以股骨多见。
在大体标本上,骨膜(皮质旁)型软骨肉瘤发生在骨的表面,呈分叶状,边缘由外侧骨膜来源的纤维性假包膜包绕,局部的骨质受侵袭而洼陷,肿瘤边缘部分分化较差,中心部分分化较好,大多病例不涉及骨髓腔。
病理组织表现和髓内型软骨肉瘤一致,同时见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内成骨。
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为皮质表面圆形或椭圆形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其中可有钙化,同时常见和骨干垂直的放射状骨针及三角形骨膜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