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初期
3.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的学记
4.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孔子
5.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6.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8.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夸美纽斯
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说
10.下列教育家中属于实用主义代表的是杜威
11.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
12.以“教育的全民化”为教育特征的是现代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3.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本次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4.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5.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6.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
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
7.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
性。这说明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8.《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状况作了总结“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
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的发展之所以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教育的
周期性长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
9.下列不属于教育独立性的表现的是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过程
10.现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
势这说明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11.不能凸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战略地位的是教育是一种“消费事业”
12.学校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的交互作用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2.个体身心发

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3.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个体因素
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 5.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6.“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提出的
7.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
8在教育中坚持“不陵节而施”、“学不褟等”这是根据任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提出的
9一般来讲初中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少年期
1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的提出的。
11.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这反映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
12.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实验”充分说明了后天学习和训练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教育目的 
2.教育的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性质
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的作用是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4.江泽民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5.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6.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7.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义务教育它具有强
制性。
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理论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10.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素质教育
11.普通中小学生包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
12.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目的性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1.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
2.学生最主要的权力是受教育权
3.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
劳动具有示范性
4.“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6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
7.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8.教师最基本的权力是教育教学权
9.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

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 
10.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第六章 课程 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
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 3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4.当今教育的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 
5.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6.课程改革就是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 第七章 教学 1.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提高
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间接性
4.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例如第斯多惠的一句名言“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5.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
6.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赫尔巴特的五步教学法
7.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认知活动
8.教学认识的主要内容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A直接经验 B.科学实验 C.社会实践 D.
9.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不陵节而施
10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为练习
11.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12.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的主题作用
13.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单纯数倍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和知识的作用
14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饿理解教材
1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第八章 教学 1.我国学校的教学以班级授课基本组织形式
2..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一句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
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的要求。
3.教学方法是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4.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5.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组教学制
6.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7.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成为教学策略
8.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形式型策略
9.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第九章 德育 1.简言之德育就是

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法
3.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发扬积
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4.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
5.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体育竞赛
6.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7.进行德育时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8.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又属于中学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是因材施教原则
9.品德构成的基础是道德观念 
10.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者导向和动力
11.社会公德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12.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3.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学生中的榜样等。
14.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教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
结合原则。
15.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化统一的过程。 第十章 班级管理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的著名教育家是埃拉斯莫斯
3.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大教学论》
4.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英国
5.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常规管理
6.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7.关于班集体飞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班学生集体就是班群体
8.下列群体中不属于正式群体的是老同学
9.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德鲁克提出
10.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11.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交往
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变化包括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教育的世俗化
2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自由化
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制约教育的内容。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制约教

育的结构。决定教育规模。.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3.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
影响。环境为个人提供了条件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人的机体的
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成熟再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了作用。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
3.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习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是指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3以下观点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重视创新能
力的培养。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1.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法。
2.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合法权利受教育的权利。人格尊严权。身心健康权。隐私权与名
誉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
3.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式相互促进的。 第六章 课程 1.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的学科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强调学科之间
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研究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 第七章 教学 1.教学活动包括了学习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独立作业。复习。预习等活动
2.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是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对
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其它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对学生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3.贯彻直观性的原则的要求是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第九章 德育 1.认知模式的特征有人的本质是理性。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注重研究个

体道德认知能力的
发展过程
2.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的方面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
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第十章 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包括常规管理。平行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
2.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明确的共同目标。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一定的共同生活
的准则
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是班集体的设计者。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是班级的教育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
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4.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
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
重要内容。
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人本主义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1879 年
8.反思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1.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
2.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
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和定向性
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稳定性差缺乏意志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
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
5.少年期是指11、12-14、15岁
6.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7.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
8.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

知方式称为幅合型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经典条件发射学说是巴甫洛夫提出来的
2.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强化是形成与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3.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不怕见生人了
4.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规则或原理学习
5.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成为智慧技能
6.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果
7.按照加涅学习的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之为言语信息
8.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条件反应
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
10.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连结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
2.如果隔热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3.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力的情境是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4.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能力
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是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后才能看电视
6.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50%
7.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8.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9.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成就动机
10.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能力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的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负迁移 
2.先行学习对后行学习产生的影响是顺向迁移
3.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者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学习定势的作用
4.下面的四个成语中有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举一反三
5.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6心理学上“水下击把”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经验类化说
7.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形式训练说
8.认知结构迁移莅临的提出者是奥苏泊尔
9.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垂直迁移
10.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的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

成一种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迁移方式称顺应
性迁移 第六章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限度其平均7+-2个组块
2.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3.根据知识本身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4.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符号学习 5.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6.所谓的即使复习应该是指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7.吹拉弹唱属于操作技能
8心智技能的特点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9.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练习曲线
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第七章 学习策略 1.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精细加工策略
3.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设置学习目标
4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的资产阶级呜呜地苦精细加工策略
5.人的学习主要通过视觉
6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称为复述策略
7.用“钱禁宾馆“来帮助记忆《辛丑条约》内容的记忆术是编简
8.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资源管理策略
9.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加工策略谐音联想法
10.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双向表 第八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
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刺激情境)
2.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问题
3深层特征的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标准的过程称为
理解问题
5.直接检验虽然可靠但有些假设不可能或不允许此操作它是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问题解决的结果来检验。
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7.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算法式
8.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头脑风暴法 第九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情感因素
2.态度的行为成分

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者意图
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
3.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科尔伯格
5.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级分化的特点初中阶段
6.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和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叫
做从众
7.“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家解释理论是观察学习理论 8.爱国主义情感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9.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内化
10.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前习俗水平 第十章 心理健康 1.健康的概念是身心健康
2.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3.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务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
4.对一件具体的事务、动作或情景的恐惧称之为单纯恐惧症
5.根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的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
诊断的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他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
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7.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行为塑造
8.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的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之为肯定性训练
9.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雅各布松
10.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强迫行为 第十一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变化程度
3.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4.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5.领会超越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6.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任务分析
7.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8.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称为指导教学
9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发现法
10.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这类目标类似于通

常所说的兴趣强调的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1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的主导教学
12.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接都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
能则宜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13.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
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要花多少时间
15.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相类似
第十二章 课堂管理 1.课程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
2.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3.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4.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5.(阿尔伯特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体的活动起阻碍作用。
6.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7.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课堂气氛
7.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课堂纪律
8.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
有助于他
9.勒温曾经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10.(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11.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规定限制
1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13.一般来说群体间竞争的结果取决于群体内的合作
14.积极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联系的行为
15.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概念不同 第十三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1.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订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教学评价
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
属于形成性评价
4.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的评价方法是形成性评价
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
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密切关联

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成为标准参照评价
7.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称为常
模参照评价
8.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总结性评价
9.教学评价不等同于测量和测验
10.标准花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11.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12.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
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案卷分析
13.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对所了解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
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方法称之为观察法
14填空题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习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15.效度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第十四章 教师心理 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热心和同情心
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负相关 3.与信新老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且有预见性
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心理素质即教育机智
5.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
震撼力
6.从本质上讲教师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
7.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
师成长的关注生存阶段
8.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的关注学生
9.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10.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负相关
11.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乌申斯基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
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12.以下关于专家-新手比较研究说法错误的是这一方法最初就应用于教师的认知研究 第二部分
第一章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

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作业体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群体差异。个体差异 第二章 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的不同。同一机
能特征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2.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3.以下属于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是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射型与发散型
4.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
特征。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5.下列选项是对皮亚杰个体思维发展理论的叙述和评价其中正确是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
其独特的土石或认知结构。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现在有些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
论的某些观点存在质疑。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第三章 1.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符号。
2.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化
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
4.下列属于奥苏泊尔对学习进行分类的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5.下列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第四章 1.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学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学习。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低级的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巴甫洛夫。斯金纳。加涅
4.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5.青年期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1.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自下而上的迁移。正迁移
2.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
行为。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举一反三
3.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教师指导 学习材料特征 媒体
4.下列关于传统与现代迁移理论说法正确的是传统的

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的、粗线条的现代的则是比较微观、细 致的。现代迁移研究比较注重认知特性的探究。传统的迁移理论对迁移研究无实质性进展现代迁移理论促进了迁移
研究的深化 第六章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1.以下属于理性知识的是概念。规则。原理。原则 2.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3.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保持。知识的提取
4.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字词。人名。时间。观念
5.以下技能属于操作技能有吹笛子。打网球。体操
6.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流畅性。迅速性。经济性。同时性。适应性
7.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器械型操作技能 第七章 学习策略 1.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儿几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预测
2.每个人的工作最佳时间不同主要存在三种变化模式先高后低。先低后高。中间高两头低
3.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教材。产生待回答的问题。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4.下列属于元认知控制过程的是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对认知过程的调整
5.组织策略可利用俄图形有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 第八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 1.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是起始状态。状态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问题结局的特点是目的性。序列性。认知性
3.专家具有哪些特征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的组织信息。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专家善于应用
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专家有更强的认知和自
我监控能力
4.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主题活动积极性。主题的求知欲。主题的知识经验
5.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已有知识经验 第九章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1.以下关于品德的理解正确的是品德是后天学习形成的。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品德是认识和行为的统一
2.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
3.克拉斯沃尔和布鲁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接受。注意。评价。组织。性格化
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5.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低年级学生。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第十章 心理健康教育 1.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异食癖
2.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同有

辅导教师的示范。角色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的示范
3.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
4.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请求。拒绝。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5.以下属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示范法。自我控制法 第十一章教学设计 1.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转换。解释。推断
2.行为目标的陈述是具备三个因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3.CAI的优点体现在交互性。即时反馈。以生动形象呈现信息、自定步调
4.综合包括三个水平用语言表达自己意见时表现的综合。处理事务时表现的综合。推演抽象关系表现的综合
5.接受包括的水平有知觉有关刺激的存在。有主动接受的意愿。有选择地注意 第十二章 课堂管理
1.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活动的难易。竞争动机的激发。、注意的干
扰、被他人的评价
2.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行动对抗。认知失调。情感冲突
3.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距离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外形 第十三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1.测验前的计划包括确定测验的目的。确定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写下考试计划或细
目表。选择合适的题型
2.以下关于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评价以测量、测验的客观描述
为基础。测量、测验的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是否有实际意义
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缺点体现在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测验结果的不当使用可能对个体产生不良影响
4.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测
验太简单。题量小
5.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价的是观察。谈话
第十四章 教师心理 1.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包括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2.进行专门训练的关键程序有每天进行回顾。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有效的指导课堂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每周、每
月都进行回顾
3.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思维的逻辑性。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
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否实现预期效应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学生的人格特征。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学生的归因
风格。学生的自我意识。
5.教师威信的内容包括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