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复习课教案
教案空气,有答案
空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培养学生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空气的成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
2.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三、教学难点:1. 空气的组成及比例。
2.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四、教学准备:1. 课件。
2. 实验器材:烧杯、水、胶头滴管、蜡烛等。
3. 空气污染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地球大气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吗?”2. 探究空气的组成:实验1:用烧杯收集一瓶空气,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存在。
实验2:用胶头滴管分别吸入氧气、氮气,让学生感受两种气体的不同。
实验3: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火焰周围的气体变化,了解氧气的助燃性。
3. 学习空气的污染及危害:展示空气污染资料,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保护环境。
拓展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5. 作业布置:绘制空气组成示意图,写一篇关于空气污染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资料展示,使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和污染状况,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在课堂拓展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空气的组成。
2. 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3. 学生能够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八、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九、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安排在第一课时,共计40分钟。
十、教学资源:1. 空气组成课件。
2. 实验器材。
3. 空气污染资料。
空气(续)六、教学内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空气污染的途径及其危害。
七、教学重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意义。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掌握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稳定性、流动性等。
3. 空气的作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维持生态平衡等。
4. 空气质量:污染源、危害、防治措施等。
5. 实践操作:如何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性质、作用,空气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2. 教学难点:空气质量的监测与改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空气的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空气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4.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质量监测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关注。
2. 复习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进行课堂讲解。
3. 分析空气质量问题:让学生举例说明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4. 探讨空气质量的防治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分享监测结果。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和体会,提出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空气组成、性质、作用等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空气的组成、性质、作用等图片和视频。
2. 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如PM2.5传感器、空气净化器等。
3. 相关阅读材料:关于空气污染的科普文章、研究报告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复习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2. 第二课时:分析空气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单元复习课导学案
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空气和氧气复习【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中的污染物及防治熟练;2.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理解并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4.进一步加深对混合物、纪净物的理解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学习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取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学习难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得实验;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及装置【学习过程】【情景导入】:任务一:寻找星球活动一:测定空气的组成及组分含量评价任务一1.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居里夫人C.诺贝尔D.门捷列夫2.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红磷燃烧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C.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D.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活动二:物质的分类评价任务二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 B.液态氧 C.五氧化二磷 D.海水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汽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活动三:空气组分的用途评价任务三1.空气成分中,在医疗麻醉和食品防腐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的是()A.氮气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2.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
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水蒸气3.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B.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C.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D.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任务二:保护星球活动一:保护大气环境评价任务一1.洁净的空气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下列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2.2024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B.积极植树造林,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C.加高烟囱,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D.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防止水体污染任务三:改善星球活动一:氧气的化学性质思考与讨论: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评价任务一1.燃烧需要氧气,下列物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A.红磷B.硫磺C.铁丝D.木炭2.化学是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本质。
第3单元 空气-复习课件
水
能
占据空间不能
占
变化
据
空
间
空气
占据空间可以 变化
(易压缩或扩 散)
比较空气和水记录表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水
空气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透明
液体
气体
【小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空气的特点是: 没有(颜 ),没有(气 ),没有固定的(形 )
三、选择题 1. 空气的颜色是( C ) A.蓝色的 B.白色的
C.无色的
2. 空气的味道是( C ) A.甜的 B.香的 C.无味的
谢谢
【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无处 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它对我 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知识点3:空气是什么样的?
颜色 气味
空气:
没有
没有
颜色
气味
味道 形状 透明
没有 味道
没有 固定形状
透明
状态
气体
空气和水的比较
水
空气
看得见,重量 较重,
可以摸到。
无色无 味
透明
会流动
直接看不见, 重量很轻,
3单元 空气 复习课件
复习要求
1.能够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 2.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3.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知识网络
透明
无色无味会流动空气易压缩重量较轻
能占据空间
知识回顾
知识点1:找空气
知识点2:这里面有空气吗? 【结论】有孔隙的物体里面会有空气。
的气体。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
(2)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学会运用实验和观察等方法验证空气的成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他们珍惜和保护空气资源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及其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
(2)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记忆和理解。
(2)空气中各成分性质和作用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空气成分图示。
(2)实验器材:烧杯、水、澄清石灰水、木条等。
2. 学具:(1)学生实验手册。
(2)空气成分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梳理(1)复习空气的组成及其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
(2)复习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空气成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
4. 实验验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空气的成分。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锻炼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学生实验手册的相关练习。
2. 回家后,观察和记录空气中的现象,如树叶变色、烟雾弥漫等,思考这些现象与空气成分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实验操作的认真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环境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危害,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 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空气成分的科普活动,如参观气象站、环境监测站等,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 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
问题1这位科学家叫做,他正在做的实验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的结论是
仿照这个实验的原理,你设计的方法是
①先用弹簧夹橡皮管;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③将燃烧的红磷迅速插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④燃烧完毕,冷却
⑴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只答四点即可)①;②;反应原理分析,它们都属于化合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等。
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且需要点燃,如碳的燃烧,铁的燃烧等。
相反的例子主要是与化合反应相反,应当属于分解反应。
⑴写出A装置中a、b仪器的名称:
a___ __、b 。
⑵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室利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空气的组成、性质、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空气的影响等知识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周围空气的复杂性,增强环保和节约用气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空气的组成、性质及重要性;–了解空气的污染源以及人类活动对空气的影响;–学会使用适当的词汇和语句描述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课堂讲解和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态度与情感:–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意识;–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重要性的掌握;–人类活动对空气的影响的认识。
2.教学难点:–对空气的复杂性的理解;–如何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城市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多重要?”并进行讨论。
2. 知识讲解与拓展(1)空气的组成与性质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并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的性质。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的比例大约为78%和21%,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较少。
空气透明,有质量,能够承载声音和传播光线。
(2)空气的重要性和污染源•探究人类对空气的需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人类对空气的需求和依赖,如呼吸、燃烧等。
•讲解空气的污染源: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污染源,如工业排放、车辆尾气和生活垃圾燃烧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污染源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
3. 学习与应用(1)合作小组活动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污染源,通过调研、讨论和总结的方式,探究并报告该污染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同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措施。
(2)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与分享,让全班学生了解不同污染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共同探讨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主题:空气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空气,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
二、探究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
1. 讲解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通过实验或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
2. 探究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可见、具有质量等。
三、探究空气的重要性(15分钟)
1. 了解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供给生物呼吸氧气、燃烧的必需品、传播声音等。
2. 讨论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四、小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
通过提问或讨论,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整理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并写下自己对保护空气的看法。
六、延伸活动(10分钟)
对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如果没有空气会发生什么?”等,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七、课后反思(5分钟)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空气与氧气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化学科:邓爱玲
一、复习目标:
1、 认识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中氧气的测定方法
2、 掌握物质与氧气相关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 掌握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O 2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
考点再现:能说出空气的成分,及含量。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下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 1、实验原理是什么?
学生积极主动抢答,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
学习任务二: 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1)先讨论选定2-3个探究的内容并记在大卡上(2)总结时,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在大卡上,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先用分内容,然后2-3容记在大卡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目的是为了扩大课容量,复习课的内容比较多,知识点也很多,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将本单元的各个知识点更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
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边讲边练。
按照课本上知识点的顺序即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和制法分别加以归纳,在其中学生回忆内容,完成涉及到的相关练习,教师在分别加以点评。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加
深了对空气和氧气知识点了解,知道了本单元应该掌握些什么,那些知识应该引起重视。
但是本节课存在的不足还有很多:
1、在时间上把握的不是很好。
2、回答问题形式有点单一。
3、课件的设计有些地方不合理。
4、对于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没有把握好。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对知识点的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巩固。
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优秀教案
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优秀教案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1)1、知道空气的组成以及空气的污染和防治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的现象3、能熟练书写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理解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概念,并能熟练区分例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例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这一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A 氮气B 氧气C 水蒸气D 二氧化碳例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物质XZQ反应前质量/g00840反应后质量/g4624014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A 化合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1、继“足球分子”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了另一种“足球分子”N60。
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则未来的火箭燃料,N60属于()A 高分子化合物B 非金属单质C 金属单质D 混合物2、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3、为了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又不增加新气体,可燃物最好选用()A 木炭B 细铁丝C 石蜡D 红磷4、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难溶于水,下列收集方法错误的是()A 排水法B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C 向下排空气法D 向上排空气法5、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A 得到的产物为绿色物质B 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C 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D 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重新组合成无毒物质6、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一种暗红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淡黄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8、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空气、氧气复习教案(1).docx
命题点2空气污染及防治2.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随意大量燃放鞭炮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C.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D.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3.(·益阳)益阳市某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减少雾霾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命题点3氧气的性质和用途4.(临沂)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滨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命题点4氧气的制取6.向一定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足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当堂达标检测基础题1.[2018·河北模拟]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B.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2.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③④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提升题6.秋冬季节,我国北方雾霾天气频发,PM2.5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
初中化学空气整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整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2. 学习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性质。
3. 理解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物的重要性。
4. 掌握空气的净化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2.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性质。
3.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物的重要性。
4. 空气净化方法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 讲解空气是什么以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介绍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等成分。
2.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性质
- 学习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性质。
- 进行实验,观察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3.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物的重要性
- 讲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重要性。
- 通过实例说明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物的重要性。
4. 空气净化方法及其应用
- 学习空气净化的方法,包括植物光合作用、人工净化等。
- 分析空气净化的应用领域及意义。
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学习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性质、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物的重要性以及空气净化方法及其应用,使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空气的组成:教师通过讲解、板书、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重点讲解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2.大气污染:介绍大气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防治措施,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国外典型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案例。
4.思考与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1)结合所源自知识,谈谈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
(2)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5.视频观看:观看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纪录片,如《穹顶之下》,了解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2)新课: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以及大气污染与保护;
(3)巩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探讨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总结:指导学生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复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空气的组成、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大气污染与保护等基本知识。具体包括:
1.理解并掌握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变化规律。
4.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练习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覆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初中化学空气的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优秀教案
目标:
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能够描述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3. 能够解释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存在和意义
教学内容:
1. 空气的组成
2. 空气的性质
3. 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
4. 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存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空气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空气,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空气的组成(15分钟)
1. 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2. 空气中还包含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气体
三、讨论空气的性质(10分钟)
1. 空气具有重量、体积和弹性等特性
2. 空气是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可以支持燃烧和生物呼吸
四、探究氧气和氮气(15分钟)
1. 氧气是燃烧的必需气体,我们呼吸需要氧气
2. 氮气是稳定的气体,常用于保存易氧化的物质
五、了解其他气体(10分钟)
1. 二氧化碳:植物呼吸的气体,也用于汽水制作
2. 氦气:用于气球充气
3. 氩气:用于保护气体焊接
六、小结(5分钟)
综合讨论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强调氧气和氮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延伸拓展(10分钟)
1. 学生自行探究空气中其他气体的性质和应用
2. 实验观察空气的性质,比如水浴燃烧实验
八、作业布置
1. 撰写一篇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2. 收集一些关于空气的新闻报道,分析其中包含的化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学生能够解释氧气和氮气的重要性和应用
3. 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存在及其意义。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空气和氧气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复习课以“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空气和氧气”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空气成分、氧气性质和制法等方面的理解。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在复习空气成分时,我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深入了解空气的组成。在此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空气成分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空气成分的兴趣。
2.通过展示氧气供应潜水员、登山运动员等生活实例,引出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氧气知识的学习欲望。
3.创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制氧气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兴趣。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新闻报道和氧气供应的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情景创设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空气和氧气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空气和氧气的知识。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
4.教师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设计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并巩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空气的重要性。
2. 提高学生对空气中污染物及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作用。
2. 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3. 空气质量的改善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作用,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空气质量的改善措施。
2. 教学难点: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记忆和运用,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复习空气的相关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关于空气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复习空气的重要性。
2. 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作用:通过PPT展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讲解各成分的作用,让学生巩固记忆。
3. 分析空气污染及其危害:展示空气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4. 讲解空气质量的改善措施:介绍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如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空气。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中各成分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空气的必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七、评价与反馈本节课的评价应侧重于学生对空气中各成分的理解、对空气污染的认识以及对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的参与度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空气》中考复习教学设计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通过学习空气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强调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和价值。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2.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于身边的化学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交流表达不畅、协作能力不足等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课堂练习
设计以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判断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逐渐减少的。
2.选择题:下列哪个气体不属于空气的组成部分?
3.填空题:空气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等类型。
4.简答题:简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
(五)总结归纳
在本节课的总结阶段,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创新性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空气污染及其防治的科普宣传海报,展示形式不限,要求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1)教学设计请学生说出答案,测评其他同学,对易错题集中讲解。
【知识升华】(1)整套装置可以出现哪些改进呢?(2)创意试题PPT演示。
注意:空气成分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例(3)、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
①、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原因是;②、检查整个装置的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③、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并把瓶塞塞紧。
原因是;④、观察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⑤、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
观察到的现象是;(注意)本实验成败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点:(1)置气密性要好、(2)可燃物燃烧后不能有气体生成(3)可燃物要稍过量(4)操作要迅速(5)反应后气体要冷却学生展示畅所欲言奇思诱想,讲练结合。
通过图片,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课堂教学体现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通过形象直观的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于生活的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各成分有哪些特殊的用途呢?请同学们完成卷上的练习。
1、氮气(N2)①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一种()色,()气的()体。
②它()溶于水,故可用()法收集。
用途:(1)(2)等。
2、氧气(O2)①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颜色,()气味的()体。
②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故可用()法收集。
③它()溶于水,故可用()法收集。
用途:(1)(2)(3)等。
3、稀有气体包括:物质分类属于:。
用途:(1)(2)等。
4、二氧化碳(CO2)①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颜色,()气味的()体。
②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故可用()法收集。
③它()溶于水,故不可用()法收集。
用途:(1)(2)(3)等。
实际结合起来。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生展示畅所欲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2)(1课时)【复习的目的要求】1、回忆、巩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初步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并初步应用;了解基本概念“物理性质”。
3、初步学习探究氧气性质实验的操作,学会对氧气性质实验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描述的方法。
进一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4、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及其本质特征,能够区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二、重点、难点1、重点: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氧气的含量及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2、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及产生误差的原因。
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3、催化剂的概念。
三、教学策略难点突破:在充分交代实验所采用的药品、装置及理由、原理的基础上做好对比实验(每一个实验测量一个变量)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从而理解整个实验的意图原理,并感悟到化学实验要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的正确。
抓住关键词理解训练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如"燃烧""能燃烧",前者是动词,描述一种变化过程--化学变化,后者是动词前加了助动词"能"或"可以"或"会"则描述一种属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交叉关系的集合图对应举例理解二者的关系。
设置与催化剂的概念相关的问题台阶若干个层层推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领悟概念的内涵,消除问题正确理解什么是催化剂。
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学会分析实验结果的误差原因,感悟:实验过程影响实验结果、细节决定成败。
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描述事物的能力、(如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同一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活动中合作交流的能力。
通过对空气质量的调查、对教材p26图2-8的解读知道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空气的污染源、严重危害及防治,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情感;通过硫的燃烧实验进一步感悟绿色化学的含义,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通过探究实验和学习空气组成发展史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作风。
四、复习要点:1、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变化及变化规律,初步了解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方法;2通过氧气的性质具体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记忆好化学方程式。
3用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五、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稀有气体C、人呼出的气体D、净化后的空气2、“绿色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
为减轻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A、二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和氧气D、二氧化碳和氮气和氧气3、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4.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到二级标准。
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A.大量燃烧含硫煤B.植物的光合作用C.人和动物的呼吸D.利用太阳能烧水5.小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无色气体中,木条剧烈燃烧,该气体一定是()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6、氧气是我们身边离不开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然性B、氧气能提供呼吸C、氧气具有助燃性D、氧气性质较活泼。
7、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在瓶口出现一层“白膜”,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8、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为1.293g/L,氧气密度是L,则空气中氧气质量分数是()A、21%B、23%C、1/5D、4/59、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
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大米酿酒B、铁器生锈C、河水结冰D、食物腐败10、下列现象可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A、白磷在40℃时即可以燃烧B、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水能由液体变为气体D、蜡烛可以照明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固体且能溶于水的是()A、硫B、碳C、磷D、铁12、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输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 、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12、已知化学反应: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 加热则下列图中能 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0 0 0 0 A B C D 13、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 排水法。
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③均可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不放出氧气B 、放出氧气速率慢C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 、放出氧气总量不变二、填空题: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化学性质是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
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 。
3、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区别它们,将然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状况不变的是 ,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 和 。
要想区别这两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有 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4、木炭、红磷。
铝箔都能在氧气里燃烧,且变化的本质和现象有不少共同之处。
如反应都需要加热,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等。
请你再归纳出它们的三个共同点:⑴ ;⑵;⑶。
5、某同学要对化学实验室中空气质量进行检测,需要对室内气体取样,他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取出化学实验室里的气体样品所用到的仪器有 ,操作方法是 。
6、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⑴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保证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全。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二氧化锰质量分数 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二氧化锰质量分数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
⑶如果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含量低于21%的体积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是。
⑷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否)理由是。
7、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⑴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
⑵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
⑶常在试管口塞一贯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⑷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1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时,再开始收集。
⑹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放出实验桌上。
8、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小实验。
⑴他现将竹子浸在水中,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
然后采用集气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⑵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
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
然后,将甲瓶倒放在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的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⑶再往乙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这肯定含有;⑷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有什么区别于是,他又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
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9、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并指出其中的化合反应:⑴淡黄色粉末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⑵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其生成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⑶一种银白色金属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
三、解答题1、EA B C D E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⑴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装置,收集氧气最好用装置。
⑵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装置。
⑶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装置。
2、如下图所示有一瓶刚收满的无色无毒气体。
请你对该瓶气体作出猜想,并验证它是何种气体六、教学反思本课题知识点较多,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让学生自己归纳出相应的知识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自我提高。
另外,按知识点归纳出相应的练习,要求学生识记概念,并强化测试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