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信息化管理方案

生产信息化管理方案
生产信息化管理方案

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

生产管理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和各加工过程中,使用条码在零件流水卡上打上条码标签,通过条码识读器采集并译码后条码信息输入计算机服务器的数据库里,每种产品的每个零件都会有一个唯一的条码,不管产品流向何处,都会有记录,便于批次管理。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只需读入保修卡上的条码,就可在数据库里调出该产品的相关资料,有利于产品的质量追溯。同时也便于现场操作者的工时填写情况的统计与监督。

应具备如下特点:

1、产品质量追溯

通过记录和跟踪产品的加工日期、批号和序号、数量、时间、操作者、设备编号等相关资料,建立起良好的可追溯性。控制每批产品的材料用量与标准成品的偏差。

2、作业时间控制

通过扫描操作者编号、设备号,记录每个操作者的工作时间,经统计分析,可计算每批产品的加工时间和标准定额工时的偏差。

3、生产统计

通过扫描成品编号条码,可自动完成成品的产量统计,同时计算出废品状况。4、计件统计

通过在每个产品上的条形码标识可以很容易地统计每个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并能追究产生残次品的责任人员。

5、生产调度

管理在线的生产任务、订单、批次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修改。

6、产品挡案

利用条码采集数据,可以建立包括产品的制造过程、检验数据等详细信息的完整产品挡案。

7、过程资料查询

采用条形码技术,将各种基础资询存在控制系统中,产品的相关资料实时从生产线上采集而来,保证了信息的实时性,同时由于资料是一点输入,整体共享,保证了信息的一致性;又由于信息来自整个生产现场的投料、加工、检验、入库等所有流程,保证了信息的全面、准确性,从而有效地进行生产管理。

流程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