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高电压技术实训报告总结

高电压技术实训报告总结

高电压技术实训报告总结在高电压技术实训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高压绝缘实验、高压开关操作、高压绝缘子安装与维修等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对高压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绝缘性能和安全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在高压绝缘实验中,我们了解了高压电气设备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通过对高压绝缘材料的测试和评估,我们能够判断绝缘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并且能够预测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例如耐压试验仪、介质损耗测量仪等,这些设备的正确使用能够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高压开关操作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高压开关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操作流程。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我们能够了解高压开关的开关过程、分断能力和联络电阻等重要参数,并学会了正确使用操作杆、开关机构和各种保护装置。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注意操作安全,遵循操作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最后,在高压绝缘子安装与维修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高压绝缘子的种类、结构和安装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高压绝缘子的组装过程、固定方法和绝缘子串的连接方法。

在维修实训中,我们学会了检查绝缘子的表面和内部状况,并掌握了绝缘子清洁、涂覆绝缘油和更换损坏绝缘子等维修方法。

通过高电压技术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对高电压设备运行状态和安全问题的敏感性。

我深刻认识到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将来的工作中,我将遵循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和维修,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我还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电压技术泄漏电流测量及直流耐压试验报告

高电压技术泄漏电流测量及直流耐压试验报告

实验报告
备注:序号(一)、(二)、(三)为实验预习填写项
五、程序调试及实验总结
实验过程:
实验数据:
实验电压(KV)泄漏电流(uA)
5 1.07
10 2.8
15 5.18
20 8.22
25 11.82
30 16
实验总结:
我在实验课上使用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做了高电压技术的泄漏电流测量及直流耐压试验,通过这次实验,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了解了直流高压装置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包括直流高压发生器、直流高压分压器、直流高压电压表、直流高压电流表、直流高压绝缘试验台等。

我知道了直流高压发生器是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产生高压脉冲,然后经过整流和滤波得到稳定的直流高压输出。

我也知道了直流高压分压器是利用电阻分压的原理将高压信号分成若干个低压信号,以便于测量和控制。

我还知道了直流高压电压表和电流表是利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将高压和高电流转换为低压和低电流,然后通过指针或数字显示器显示出来。

我更知道了直流高压绝缘试验台是用来测试被试品的绝缘性能的装置,它可以提供不同的电压等级和时间参数,以模拟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应力条件。

其次,我掌握了泄漏电流的测量方法,我知道了泄漏电流是指在绝缘体上或内部由于电场的作用而产生的电流,它是反映绝缘体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高电压技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我也体会到了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的优势,它可以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和设备,让我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安全、方便、高效的实验学习。

高电压工程实验报告

高电压工程实验报告

沿面放电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沿面放电的基本概念。

2.研究介质沿面放电的基本现象及影响沿面放电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内容:固体介质处于不均匀电场中,且介质界面电场具有强垂直分量。

当所加电压还不高时,电极附近首先出现电晕放电,然后随着所加电压的不断升高,放电区域逐渐变成由许多平行的火花细线组成的光带,即出现辉光放电。

火花细线的长度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放电性质发生变化,出现滑闪放电。

当电压再升高一些,放电火花就将到达另一电极,发生沿面闪络。

仔细观察沿面放电的整个过程,了解各个阶段沿面放电现象的特点,并阐明发生沿面放电现象的原理。

(三)实验用仪器设备:1.800kV无局放工频试验变压器2.JJFB-1交流峰值电压表3.平板式电极〔小圆柱和平板为电极〕(四)实验用详细线路图或其它示意图:图1 沿面放电试验线路图图2 平板式电极〔小圆柱和平板为电极〕(五)实验有关原理及原始计算数据,所应用的公式:实验的有关原理请参考文献[4]和上述〔四〕中部分实验的原理图。

(六)实验数据记录:放电阶段施加电压放电特点电晕放电辉光放电滑闪放电表1空气间隙放电实验记录表的参考式样(七)实验结果的计算及曲线:本次实验沿面放电分为三个阶段:电晕放电、辉光放电和滑闪放电。

图3 电晕放电阶段图4 辉光放电阶段图5 滑闪放电阶段(八)对实验结果、实验中某些现象的分析讨论:思考并完成下述问题:1.进行高电压试验时为什么要特别注意安全?应采取那些安全措施?〔1〕因为在高电压下工作,由于疏忽,人体与带高电压设备部分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极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因错接试验电路或错加更高的试验电压很可能使试验设备或被试设备发生损坏。

〔2〕为了保证实验安全的进行,可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拟定好实验方案,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实验老师的的指导进行实验;○2多人协同工作,明确分工,同时相互提醒,也可专设一人负责安全监察;○3实验中,全体人员必须思想集中,全神贯注,不能闲聊、随意走动,更不可随意触碰;○4时刻注意与带电高压设备保持安全距离;等。

高电压技术试验报告书供电专业

高电压技术试验报告书供电专业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实验一绝缘电阻、吸收比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兆欧表的原理,掌握兆欧表的使用方法;2.学习绝缘电阻、吸收比的测量方法,掌握分析绝缘状态、判断故障位置的方法。

3.分析设备绝缘状况。

二、实验内容1.用兆欧表(摇表)测量试品(三相电缆)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2.测量高压直流下的试品泄漏电流。

三、实验原理测量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就是利用吸收现象来检查绝缘是否整体受潮,有无贯通性的集中性缺陷,规程上规定加压后60s和15s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之比为吸收比。

即K=R60///R15//当K≥1.3时,认为绝缘干燥,而以60s时的电阻为该设备的绝缘电阻。

(1)实验原理图及等值电路图(2)绘制直流电压加在介质上,回路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四、实验装置及接线图1.用兆欧表测量试品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接线图图1-2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图中:R1、R2:串联电阻;E:摇表接地电极;G:摇表屏蔽电极;L:摇表高压电极;A、B、C:三相电缆的三个单相端头。

2.用数字式兆欧表测量电缆护套的绝缘电阻图1-1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接线图四、实验内容用兆欧表测量试品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接线图1.断开被试设备的电源及一切外联线.将被试品对地充分放电,容量较大的放电不得少于2min。

2.用清洁干净的软布擦去被试品表面污垢:3.检验摇表,不接试品,摇动手柄指针指向“∞”;短接L,E两端缓缓摇动手柄指针应指零。

4.按图1-3接线,经检查无误之后,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摇动摇表手柄。

5.读取15秒及60秒时的读数,即为R15及R606.对电容较大的试品,在试验快结束时候,应设法在摇表仍处于额定转速时断开L或者E引线,以免摇表停止转动时,试品向摇表放电而冲击指针,造成摇表指针的损坏。

7.表停转后,对试品进行放电,然后分别将B相和C相作为被试对象,重复步骤2和3。

8.测量时应记录当时试品温度.气象情况和日期。

用数字式兆欧表测量电缆护套的绝缘电阻1.机械零位校准:档位开关拨至OFF位,调节机械零位调节钮使仪表指针标准到标度尺的“∞”分度线上。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

1. 工作原理:原理接线图如图2-2所示,桥臂BC 接入标准电容C s (一般 C 、二50pf ),桥臂BD 由固泄的无感电阻&和可调电容G 并联组成, 桥臂AD 接入可调电阻R,,对角线AB 上接入检流计G,剩下一个桥 臂AC 就接被试品Cxo实验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一.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QS1型四林电桥测量介质损耗正切值的方法。

二. 预习要点:概念:介质损耗、损耗角、交流电桥判断:介质损耗是表征介质交流损耗的参数(直流损耗用电导就可表征),包括电导损耗 和电偶损耗:测量lg 右值对检测大而积分布性绝缘缺陷或贯穿性绝缘缺陷较灵敏和有效,但 对局部性非贯穿性绝缘缺陷却不灵敏和不太有效。

推理:中性介质的介质损耗主要是电导损耗,极性介质的介质损耗则由电导损耗和电偶 损耗两部分组成。

相关知识点:介质极化、偶极子、漏导。

三. 实验项目:1. 正接线测试2. 反接线测试 四. 实验说明:绝缘介质中的介质损耗(P=sC u 2 tg 6 )以介质损耗角§的正切值(tg«)来表征,介质 损耗角正切值等于介质有功电流和电容电流之比。

用测量值来评价绝缘的好坏的方法是 很有效的,因而被广泛采用,它能发现下述的一些绝缘缺陷:绝缘介质的整体受潮; 绝缘介质中含有气体等杂质: 浸渍物及油等的不均匀或脏污。

测疑介质损耗正切值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平衡电桥法(QS1),不平衡电桥法及瓦特表法。

目前,我国多采用平衡电桥法,特别是工业现场广泛采用QS1型四林电桥。

这种电桥工作电压为lOKv,电桥而板如图2-1所示,英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简(1).检流计调谐钮 (2).检流计调零钮 ⑶. C4电容箱(tg6 ) ⑷. R 3电阻箱 (5). 微调电阻P (R3桥臂) ⑹. 灵敏度调节钮 (7).检流计电源开关⑻.检流计标尺框 ⑼. ♦tg 5 /-tg 6 及接通 1 / 断开/接通II 切换钮(10. 检流计电源插座 (11).接地 (13. 低压电容测虽 (13). 分流器选择钮(14).桥体引出线介如下:图2-1 QS1西林电桥面板图在电桥中,凡的数值取为=10000/n =3184 ( Q ),电源频率3=100",因此:tgfi= Ci ( uf)(式 2-3)即在Cl 电容箱的刻度盘上完全可以将G 的电容值直接刻度成tg§值(实际上是刻度成 tg5 (%)值),便于直读。

高电压技术实训总结

高电压技术实训总结

高电压技术实训总结
高电压技术实训总结
在高电压技术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基础的高电压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对高电压设备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高电压设备和工具。

在实训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类型的高电压设备,如高压发生器、高压开关和绝缘测量仪等。

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如何调整和控制电压,以及如何进行安全操作。

这些实践经验对于将来工作中正确操作和维护高电压设备至关重要。

其次,我了解了高电压设备的保护和绝缘检测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绝缘测量仪来检测电器设备的绝缘状况。

我们还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和其特性,如何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并使用绝缘材料进行绝缘修复。

这些知识对于确保高电压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我学会了高电压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故障排除。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应对高电压事故,如何快速断电和切断电源,并进行紧急救援。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利用故障排除技巧和工具,找出设备故障的原因,并进行修复和更换。

通过高电压技术实训,我不仅学到了实践操作的技能,还加深了对高电压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的理解。

这些知识和技能在我的未来工作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让我能够更加安全和高效地进行高电压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高电压综合实验报告

高电压综合实验报告

高电压综合实验报告实验一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原理与方法; 2.根据实验结果能够简单分析被试品绝缘状况。

二、实验内容1.选择绝缘良好和绝缘劣化的瓷质绝缘子各一片,分别测量它们的绝缘电阻,并比较其差异;2.选择绝缘良好和绝缘劣化的氧化锌避雷器各一只,分别测量它们的绝缘电阻,并比较其差异;3.测量三相电缆相对相及地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三、实验说明绝缘电阻是反映绝缘性能的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能够有效的发现两极间的穿透性导电通道、受潮和表面污秽等缺陷,现场和实验室中通常使用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来测量绝缘电阻。

由于流过绝缘介质的电流有表面电流和体积电流,所以绝缘电阻也有体积绝缘电阻和表面绝缘电阻之分。

当绝缘受潮或具有贯穿性缺陷时,体积电阻降低。

因此,体积绝缘电阻的大小标志着介质内部绝缘的优劣。

在测量过程中,应采取屏蔽措施,排除表面绝缘电阻的影响,以便得到真实准确的体积绝缘电阻值。

对于大容量试品(如变压器、发电机、电缆),《规程》规定除测量其绝缘电阻外,还要求测量吸收比。

吸收比K为60s的绝缘电阻与15s的绝缘电阻之比,即K=R60s/R15s。

根据经验,一般认为当K≥1.3~1.5时绝缘是良好的。

为了克服测量吸收比可能产生的误判断,常采用对吸收比小于1.3的试品测量其10分钟和1分钟的绝缘电阻之比,即用测量极化指数P的方法来判断绝缘优劣。

绝缘电阻或吸收比的试验结果只是参考性的。

根据绝缘电阻或吸收比的值来判断绝缘状况时,不仅需要与规定标准相比较,更应该与历史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与同类型的设备相比较。

下面将分别介绍绝缘子、氧化锌避雷器和三相电力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

1.测量绝缘子的绝缘电阻绝缘子在运行中,由于受电压、温度、机械力以及化学腐蚀等的作用,绝缘性能会劣化,可能会出现零值绝缘子,即绝缘电阻很低(一般低于300MΩ)的绝缘子。

零值绝缘子的存在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试验报告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试验报告

实验一空气间隙放电实验目的高压试验的全过程,体会升压、闪络、跳闸、降压的全过程。

高压试验变压器的接线与操作。

直流高压发生器与试品的接线与操作。

了解交直流在不同间隙与电极结构情况下,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电压。

实验原理(1)稍不均匀电场的放电均匀电场中,由于各点电场强度都是一样的,当施加稳态电压(直流、工频交流),电场强度达到空气的击穿强度时,间隙就击穿了。

但日常很难见到均匀电场。

对于稍不均匀的电场,日常见得很多。

如球-球间隙,球-板间隙等,以球-球间隙为例,当间隙距离小于1/4D时,其电场基本为均匀电场,当D/4 ≤S≤ D/2 时,其电场为稍不均匀电场。

均匀电场的放电电压也可用公式计算,公式为(单位为kV):—空气相对密度—间隙距离cm(2)不均匀电场的放电不均匀电场的差别就在于空气间隙内,各点的电场强度不均匀,在电力线比较集中的电极附近,电场强度最大,而电力线疏的地方,电场强度很小。

如棒-板间隙,在尖电极附近电场强度最大,加上高压后,电极附近先产生电晕放电,而板上的电力线很疏,不会产生电晕。

当电压足够高时,棒极也将产生刷状、火花放电,最后导致电弧放电(击穿)。

(3)极性效应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极性对放电电压有很大影响。

这是因为正流注发展所需的平均电场与负流注发展所需的平均电场不同,因此在正负直流电压作用下有明显的极性效应。

实验设备:调压器、试验变压器、放电球隙电路图直流放电试验实验步骤1.修改接线,接上直流倍压装置---旋出试验变压器导杆;2.数字高压表置DC、High;3.其余步骤与交流电压下的相同。

4.特别注意放电杆对试验变压器均压球放电数据表格(1)直流放电电压实验数据(2)数据处理(3)实验结论(1)放电电压U)3(>U)1(>U)2(,且随着间距的增大,击穿电压大小差距越明显;(2)U)1(>U)2(,因此高电压直流输电在选择单条线路输电时,应优先选择负电压输电,可提高输电容量。

电气高电压厂实训报告总结

电气高电压厂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习概述电气高电压厂实训是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掌握电气高电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本次实习为期两周,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进行。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高电压实验室、高压设备制造车间、变电站等场所,并进行了高压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等实际操作。

二、实训任务完成情况1.参观高电压实验室在实验室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高电压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和设备。

实验室主要分为高电压发生装置区、高电压测量区、高电压绝缘材料区等。

我们还学习了高电压产生、测量、绝缘等基本原理,以及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

2.参观高压设备制造车间在高压设备制造车间,我们参观了高压开关设备、高压变压器、高压电容器等设备的制造过程。

了解了高压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以及相关技术参数。

3.高压设备安装、调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高压开关设备、高压变压器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设备的安装工艺、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

4.变电站实习在变电站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变电站的基本结构、设备布置和运行方式。

学习了变电站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等知识,并参与了变电站的倒闸操作。

三、实训态度、实训纪律1.实训态度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

遇到问题时,虚心向老师请教,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2.实训纪律我们严格遵守实训纪律,按时参加实训活动,确保实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实习过程中,自觉维护实习场所的整洁和安全。

四、问题与努力方向1.问题(1)在高压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对部分设备的技术参数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

(2)在变电站实习过程中,对部分设备的运行原理掌握不牢固,影响了对变电站运行情况的判断。

2.努力方向(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电气高电压技术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2)加强实践操作,多参与实际项目,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高电压技术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报告

高电压技术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备注:序号(一)、(二)、(三)为实验预习填写项
五、程序调试及实验总结
实验过程:
实验数据:
实验电压(KV)泄漏电流(A)
5 1
10 2.9
15 4.8
20 5.8
25 7.2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高电压技术的工频交流耐压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我认识到了工频交流耐压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了工频高电压试验变压器的结构和原理,学会了工频交流耐压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还了解了球隙的作用和原理。

通过虚拟仿真软件,我清晰地了解了试验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高电压试验变压器、静电电压表以及球隙等。

对这些设备的理解有助于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好地应用于实验中。

其次,掌握工频高电压试验变压器的试验接线和操作方法是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虚拟仿真软件模拟实验,我熟悉了高电压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并学会了如何正确操作这些设备。

这对于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也提高了我在电气设备试验方面的技能水平。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了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路。

我感受到了高电压技术的魅力和挑战,激发了我对高电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电压技术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实验报告

高电压技术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项目: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
备注:序号(一)、(二)、(三)为实验预习填写项
五、程序调试及实验总结
实验过程:
实验数据:
绝缘电阻R(MΩ)
变压器高压绕组对地490
变压器低压绕组对地520
变压器高压绕组对低用绿细460
电容对地1000
实验总结:
在本次实验课上,我使用了虚拟仿真实验软件,模拟了高电压技术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试验。

我通过软件设置了不同的电压等级和测量时间,测量了变压器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及外壳以及各绕组对地及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并计算了吸收比。

首先,在模拟试验中,我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对变压器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外壳以及各绕组对地和绕组间的绝缘电阻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这使我能够理解不同部分之间的电气隔离情况,为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我深感绝缘电阻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这也是电气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绝缘电阻是反映电气设备绝缘的电阻值,它与绝缘材料的结构、体积、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绝缘电阻越大,绝缘质量越好。

吸收比是指绝缘电阻在不同时间点的比值,它反映了绝缘的吸收现象,即绝缘在直流电压作用下逐渐吸收电荷的过程。

吸收比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或有缺陷,一般来说,吸收比越大,绝缘状态越好。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我认识到,实验是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才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意识到,实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记录和实验后的总结,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南昌大学高电压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高电压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高电压技术实验专业班级:电力系统124 班姓名:学号:所在学期: 2014-2015-2 2015年 6 月 20 日实验一高电压绝缘一、实验目的1.学会高压实验的安全技术。

2.学习工频试验变压器的应用及其运行办法。

3.了解在绝缘截至表面的放电现象,观察三种典型绝缘结构放电过程中的电晕,滑闪放电介质表面完全放电现象。

二、实验原理电力系统中所有的高压电器,如绝缘子、套管等是处在空气中绝缘的破坏往往首先是沿固体介质表面的空气击穿。

当棒极为正时,棒极附近的正游子。

使间隙原来电场较弱部分的电场强度加强了,这样就有利于游离区域更向负极扩张,容易使游离发展而形成全击穿过程。

当棒极为负时,紧靠近棒极向负极迟缓移动的正游子,使原来已经较弱的电场区域更加削弱,亦即是对于跑向正极的电子来说,这些正游子,起掣动作用。

使游离区域难于向正极发展,不容易形成流注结果在同一间隙距离下。

负棒击穿电压要比正棒高的多。

图1 棒一极隙中极间障位置对击穿电压的影响(极间障为电缆纸)当极间隙过分靠近电极时,极间隙的存在无显著影响,当正棒时极间隙使击穿电压大大提高,而负棒时,在较大的情况下,很大的范围内极间隙反而降低了击穿电压。

为了充分发挥提高击穿电压的作用通常极间隙的形状,常使它接近于电场等位面,以减少极间障面电场表面分量。

其位置希望靠近棒极,一般不小于1-3cm.三、实验内容观察高电压绝缘设备,了解设备接地方式,了解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存在明显的极性效应,决定极性要看表面电场较强的那个电极所具有的电位符号,所以在两个电极几何形状不同的场合,极性取决于曲率半径较小的那个电极的电位符号,而在两个电极几何形状相同的场合,则极性取决于不接地的那个电极上的电位。

在正极性时,放电的发展是顺利的,直至气隙被击穿,在负极性时,当电压进一步提高时,电晕区不易向外扩展,整个气隙的击穿将是不顺利的。

根据实验的要求不同,可以有选择性地采用较大容量的三相变压器或者较小容量的三相变压器。

高电压实验报告

高电压实验报告

高电压实验报告高电压实验报告引言:高电压实验是电工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深入了解高电压的特性和应用。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高电压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结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高电压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高电压的产生原理,了解高电压的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高电压实验基于电场理论,利用电场的作用力来产生高电压。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物理现象,其强度与电荷量和距离有关。

在高电压实验中,通过将电荷聚集在一个小区域内,然后利用电场的作用力将电荷推向高电位区域,从而产生高电压。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高压发生器、电荷聚集装置、电压表、导线等。

2. 将电荷聚集装置连接到高压发生器上,并将电压表连接到电荷聚集装置上,以测量产生的高电压。

3. 打开高压发生器,调节电压使其逐渐升高,同时观察电压表的读数。

4. 当电压达到预定值时,记录下电压表的读数,并停止调节。

5. 关闭高压发生器,断开所有连接。

四、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产生了高电压,并通过电压表测量得到了高电压的数值。

实验数据如下:- 初始电压:0V- 最终电压:10000V- 耗时:10分钟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高电压的产生原理,并了解了高电压的特性。

高电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电力系统中,高电压可以实现远距离输电,减少能量损耗;在电子设备中,高电压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在实验室中,高电压可以用于各种科学研究等。

总结:高电压实验是电工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可以深入了解高电压的产生原理和特性。

本次实验我们成功产生了高电压,并通过测量得到了高电压的数值。

高电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电力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高电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电压模拟实习报告

高电压模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高电压技术作为电力行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电压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在暑假期间参加了高电压模拟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理解高电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 掌握高电压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高电压技术基础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高电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包括电场、磁场、电磁场、电介质等。

通过学习,我对高电压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2. 高电压设备操作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高电压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高压开关、避雷器、电力电缆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设备的操作要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高电压设备维护与保养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高电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了解了设备的日常检查、故障处理和预防性试验等内容。

这使我能够更好地了解高电压设备的运行状况,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团队协作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了多个实习项目,通过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习心得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的高电压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安全意识实习期间,我认识到高电压技术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多个实习项目,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总结通过这次高电压模拟实习,我对高电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经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高电压[全文5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高电压[全文5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高电压[全文5篇]第一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高电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3一、实验目的1.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

通过本试验了解现场设备预试的基本过程,并巩固所学知识。

具体内容如下:学习使用预防性试验规程;掌握Q S-l电桥正、反接线测量方法;掌握用摇表测绝缘的方法;了解高压试验时基本的安全技术、注意事项;2.工频高压演示实验。

掌握工频高压的几种测量方法:用测量球隙进行测量、用高压静电电压表进行测量和用工频分压器(电容式分压器)配合低压仪表进行测量。

二、实验内容1.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 1.1西林电桥基本原理图1西林电桥原理接线图西林电桥原理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中Cx,Rx为被测试样的等效并联电容与电阻,R3、R4表示电阻比例臂,Cn为平衡试样电容Cx的标准,C4为平衡损耗角正切的可变电容。

根据电容平衡原理,当:ZxZ4=ZnZ3式中Zx、Zn、Z3、Z4分别是电桥的试样阻抗,标准电容器阻抗以及桥臂Z3和Z4的阻抗。

11111=+jωCxZn==+jωC4Z=RZRjωCZR3,4xn,34其中:x。

解所得方程式,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R41 Cn⨯2R31+tanδxCx=tanδx=ωC4R4电桥的平衡是通过R3和C4来改变桥臂电压的大小和相位来实现的。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R3和C4相互之间也有影响,故需反复调节R3和C4,才能达到电桥的平衡。

由于绝大多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直接放在接地底座上的,换言之,被试品的一极往往是固定接地的。

这时就不能用上述正接线来测量它们的tanδ,而应改用图2所示的反接线法进行测量。

图2西林电桥反接线原理图1.2tanδ测量的影响因素 1)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影响在现场进行测量时,试品和桥体往往处在周围带电部分的电场作用范围之内,虽然电桥本体及连接线都如前所述采取了屏蔽,但对试品通常无法做到全部屏蔽。

这时等值干扰电源电压就会通过对试品高压电极的杂散电容产生干扰电流,影响测量。

电气高电压厂实训总结报告

电气高电压厂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拓宽知识面,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于近期参加了电气高电压厂的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电气高电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实训单位简介电气高电压厂是我国一家专业从事电气高电压技术研究、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先进的生产设备,完善的检测手段,为我国电力事业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 实训内容(1)电气高电压技术基础知识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气高电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等领域。

通过学习,我们对电气高电压技术有了全面的了解。

(2)电气高电压设备操作及维护在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电气高电压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技能。

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我们实际操作了多种电气高电压设备,掌握了设备的操作要领。

(3)电气高电压试验技术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电气高电压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仪器设备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电气高电压试验的技能,提高了对设备性能的判断能力。

(4)电气高电压工程实践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参与了电气高电压工程项目的施工、调试等工作。

通过实践,我们了解了电气高电压工程的实际操作流程,提高了工程管理能力。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训,我对电气高电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电气高电压设备操作、维护、试验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电气高电压设备的操作、维护、试验等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拓宽了知识面实训期间,我了解了电气高电压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训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电气高电压技术。

成都理工大学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这次实验是我们班第一次真正的接触高电压。

以前虽然也听说过,但总觉得离自己很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知道它存在而已。

今天亲身体会到“万事开头难”这句话是多么地贴切!当时在电力学院实验室,老师让我们按照步骤来,大家都听话的进行操作。

实验现象是好奇怪哦:为什么会出现火花,为什么最后放电结束电阻还要逐渐减小?等一系列问题萦绕在脑海中……带着疑惑,心里不免打起了退堂鼓。

看着那些一个个烧坏的实验用具,甚至开始害怕。

但又想想老师在做课程设计前反复强调的基本理论及注意事项,于是便壮着胆子把刚才害怕的心情收拾起来,重新坐回了实验桌前面。

同组实验成员首先完成了仪器安装和导线连接工作,由于实验人数较多,实验负责人对每位同学提供帮助与指导,使每个同学顺利完成各自任务,并保证通过了老师检查,这样使整个过程更加流畅,确保了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仪器安装工作完毕之后,每个组开始进行高压测量,从而获取一定数值的电流信号,这个阶段是最艰苦、枯燥的,需要耐心与毅力去克服。

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价值,将在以后学习生活或者工作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另外,高压的测量方式是高压回路直接接入被试品,所以要特别小心,否则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因此对仪器的校准必须细致认真,在设置完所有参数后,还应仔细检查线路连接是否合格,待各个环节准备就绪之后,再进行相关的高压试验。

经过漫长而枯燥的十几个小时的工作,终于迎来了我们期盼已久的实验结果——试验表明,整套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绝缘水平良好;仪器内部噪音低且温度适宜;表头读数准确;内外泄漏量极少,数据处理方便,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

同时进一步验证了之前我们所学的基础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兴趣。

通过这次实验,不仅掌握了一些专业上的基础知识,还初步培养了我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电压实验报告实验六

高电压实验报告实验六

实验六局部放电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局部放电的测试装置与实验设备,掌握局部放电的测试方法。

二.预习要点:概念:局部放电、脉冲电流、耦合电容、检测阻抗。

相关知识点:电场、电磁耦合。

三.实验项目:1.测量35kV 冷缩电缆终端头的局部放电图谱。

2.测量局部放电信号的单次波形。

四.实验说明:绝缘缺陷的局部放电的等值电路图如图6-1 所示。

其中C g 代表气隙的电容,C b 代表与该气隙串联的那部分介质的电容,C a 代表其余完好部分的介质电容,Z 则代表对应气隙放电脉冲频率的电源阻抗。

图 6-1 局部放电的等值电路图局部放电实际测量中通常采用如图6-2 所示的三种测试电路。

(a)并联测试回路(b)串联测试回路(c)平衡(桥式)测试回路6-2 局部放电基本测试回路U~一高压电源;CC 一连接电缆;C a 一试品;CD 一耦合装置;Z 一滤波器;Z mi 一测量系统的输人阻抗;C k 一耦合电容器;MI 一测量仪器。

典型缺陷的局部放电图谱如图6-3 所示。

(a)内部气泡放电(b)电晕放电五.仪器设备:(c)悬浮电位放电6-3 典型缺陷的局部放电图谱100/10无晕试验变压器装置一套水阻一只高频电流传感器(HFCT)一个3 米同轴电缆5GHz 四通道数字示波器六.实验接线:七.实验步骤:图 6-4 电缆终端头局部放电测试电路图1.测量35kV 冷缩电缆终端头的局部放电图谱。

(1)确保实验场地安全,电源开关及刀闸均已断开;(2)按照如图6-4 所示的电路图接好实验电路;(3)检查实验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接线是否接触良好;(4)合上电源,闭合刀闸;(5)打开示波器,选择通道的输入阻抗为 50Ω,触发源为市电触发,调节示波器水平时基为2ms/格,垂直5mV/格(可根据实际测试信号大小调节);(6)检查调压器是否回零,确保回零之后按下调压器的电源合按钮,再按下调压器的高压合按钮;(7)匀速加压(1-2kV/s),加压到 26kV 时,停止加压,观察示波器显示,读取局部放电数据;(8)数据读取完成后,调压器回零,按下高压分按钮,再按下电源分按钮,最后断开闸刀和电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题目避雷器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薛原学号年级 2011级指导教师周凯教务处制表二Ο一四年六月八日实验四避雷器试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阀型避雷器的种类、型号、规格、工作原理及不同种类避雷器的结构和适用范围,掌握阀型避雷器电气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具体内容、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二.实验项目:1.FS-10型避雷器试验(1).绝缘电阻检查(2).工频放电电压测试2.FZ-15型避雷器试验(1).绝缘电阻检查(2).泄漏电流及非线性系数的测试三.仪器设备:50/5试验装置一套水阻一只高压硅堆一只滤波电容一只微安表一只电压表一只高压静电电压表一只 FS-10型避雷器一只FZ-15型避雷器一只四.实验接线:图4-4 绝缘电阻测试接线图图4-5 FS型避雷器工频放电实验接线图(a)微安表接在避雷器处(b)微安表接在试验变压器尾端图4-6 FZ型避雷器工频放电实验接线图五.实验步骤:1.FS-10型避雷器试验(1).绝缘电阻检查测试接线如图4-4所示,测试前应把避雷器表面清洁干净,检查有无外伤,两端头有无松动及锈蚀。

测试时避雷器应竖放,先检查兆欧表的零位和最大偏转位,然后夹好接线,以120转/分的速度匀速摇转兆欧表,读取稳定的读数;为消除表面泄露的影响,可做一屏蔽环并接于兆欧表的G端,使表面泄露不影响读数。

所测得的绝缘电阻如果小于2500MΩ,可能是避雷器瓷套密封不良引起内部受潮所至。

(2).工频放电电压测试测试接线如图4-5所示,试验电路中应设保护电阻R,用来限制击穿放电时的放电电流,要求将此电流幅值限制到0.7A以下,以避免放电烧坏火花间隙;控制电路应设电流速断保护,要求间隙放电后在0.5s内切断电源。

电压测量可在低压侧进行,并通过变比折算出高压侧电压,试验步骤:①检查接线正确后,接通电源;②合上高压试验开关,匀速升压(≈2kv/s),直至避雷器击穿放电,并记录此时的电压值,然后将调压器电压降至零,断开高压试验开关;③重复步骤②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小于1min,取三次放电电压平均值为此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④切断电源。

2.FZ-15型避雷器试验(1).绝缘电阻检查测试方法与测FS型避雷器绝缘电阻时相同,所不同的是因FZ型避雷器火花间隙上并联有均压电阻,故所测得的值比FS型要小得多。

规程中没有规定具体数值,但必须做相对比较。

如果与前次比较明显偏小,则可能是避雷器瓷套密封不良引起内部受潮;如果明显增大,则可能是避雷器均压电阻接触不良或断裂所至。

(2).泄漏电流及非线性系数的测试测试接线如图4-6所示,注意高压硅堆的方向应使试验电压呈负极性,要求试验电压的脉动系数不大于±1.5%,一般是在回路上并接0.01~0.1μf的滤波电容C,保护电阻R应使避雷器放电时的放电电流不大于硅堆最大允许电流,应直接测量加在避雷器上的试验电压(一般用静电电压表测量),测量准确度应在3级或以上,电导电流可在图中A、B、C三处测量,以A处为优选,注意在C处测量时除避雷器外的其它试验设备的接地端应接于试验变压器的X端,并空升一次以检查其它泄露情况。

电流测量准确度应在0.5级或以上,试验步骤:①检查接线正确后,接通电源;②合上高压试验开关,匀速升压(≈2kv/s)至U1,记录此时的电导电流(I1),然后继续匀速升压至U2,并记录此时的电导电流(I2),完毕后将电压降至零,断开高压试验开关,切断电源;③放电,对滤波电容。

一般先通过电阻放电,然后再直接放电并挂上接地线。

六.实验结果:1.FS-10避雷器实验1)FS-10避雷器的绝缘电阻为3500兆欧大于其规格要求2500兆欧;2)FS-10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为30kV;由实验结果可知被试品FS-10避雷器是合格的。

2.FZ-15型避雷器试验1)FZ-15型避雷器绝缘电阻为700兆欧稍大于工程参考值500兆欧;2)FZ-15型避雷器泄漏电流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按⎪⎪⎭⎫ ⎝⎛⎪⎪⎭⎫ ⎝⎛=1212log log I I U U α取两组数据代入数值计算可得 ⎪⎭⎫ ⎝⎛⎪⎭⎫ ⎝⎛=150250log 4.1013log α=0.09690.2219 =0.437 由上述分析的被试品FZ-15型避雷器合格。

实验五冲击电压试验一.试验目的了解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功能要求及技术要求,了解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具体结构以及相关操作。

明确冲击电压试验的有关注意事项,掌握完整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开展相关实验任务的能力。

二.实验项目通过雷击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高压冲击波击穿长气隙放电三.实验说明1.冲击电压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因雷电的影响会在电力系统中产生大气过电压,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直击雷过电压与感应雷过电压,它们都表现为一段作用时间很短的过电压脉冲波。

这种过电压波一般会引起绝缘子闪络或避雷器动作,从而形成冲击截波。

如果过电压幅度很大,其波头上升很快,引发的绝缘子闪络或者避雷器动作就可能发生在波头部分,将形成冲击陡波。

因系统的倒闸操作、元件动作或发生故障等原因,使系统状态改变,引发过度过程,可能产生涌动的电压升高,形成操作冲击波。

它是一种作用时间较长的过电压波。

2.冲击电压的特点雷电冲击电压波是一种作用时间很短的过电压脉冲波,具有单极性,一般为负极性,如果引起放电,其产生的冲击电流很强。

冲击截波对电感线圈类设备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威胁,而冲击陡波对绝缘子内绝缘的威胁更大。

操作冲击波的能量来自于系统内部,其作用时间比雷电波长很多,持续的能量积累造成的损害可能比雷电波更为严重。

3.冲击电压的波形及其参数大自然的雷电波或实际的操作波并不一致,但为了便于研究和工程应用,对统计结果进行优化和标准化,形成工程上应用的标准冲击波,主要包括以下四种:(1)雷电冲击电压全波波形:参数:T1/T2=1.2/50μs精度要求:峰值≤±3%,T1≤±30%,T2≤±20%. (2)冲击电压截波波形:参数:Tc=2~5 μs截波过零系数 U2/Uc=0.3±0.05(3).冲击电压陡波波形:图5-4.冲击电压陡波波形参数:T1/T2=0.2/10 μsT1=0.1~0.2 μs陡度25kV/ns 或 1000kV/ns(4).操作冲击波波形参数:Tcr/T2=250/2500μs精度要求:峰值≤±3%,Tcr≤±20%,T2≤±60%,4.冲击电压的产生及测量(1)冲击电压的产生试验所需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以冲击电容并联充电串联放电的原理工作。

流行多种结构,如下图图5-7.冲击电压发生器双边充电结构图5-8.冲击电压发生器高效结构图5-9.冲击电压发生器双边充电高效结构通过调整冲击回路的充电电阻和放电电阻的大小,可以分别调整冲击电压波的破钱时间和波尾时间,从未可以得到标准的雷电冲击电压全波和冲击电压操作波。

将截波装置并联于冲击电压回路,可以获得相应的冲击截波电压‘调整泊头电阻,并将陡化装置并联于冲击电压回路,可以获得相应的冲击陡波电压。

(2)冲击电压的测量冲击电压的测量一般使用专用的冲击分压器+测量电缆+数字存储示波器+峰值电压表,如果要对冲击回路电流进行测量,需要加入无感分流器和相应的测量电缆。

测量首先是校核波形,通常对每个试品都要校核冲击波性:但对属于同一设计和尺寸的试品,在同样条件下作试验时,只需校验一次。

示波器上的波形参数可以作为测量参数被使用,但需注意分压器的分压比以及测量通道衰减比。

5.任务流程(1)任务调研①对试验内同、试验条件、操作规程、安全措施等要素进行充分的了解②对被试对象的性能及参数要有全面准确的了解③对试验参数要有准确的把握④对试验系统的设备参数进行校核和确定,保证其能够满足试验要求⑤对试验环境状态及参数进行校核和确定,保证其能够满足试验要求、测量要求和安全要求(2)方案拟定包括人物目的、任务内同、任务准备、进程控制、结果预期等内容(3)报审报批拟定的实验方案需报实验室负责人,经审核并批准后,方可实施(4)试验准备①团队分工与协作技术总责、安全总责、操作员、监护员、记录员、参试员等,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协同配合。

由技术总责作为司令员和现场总负责人,安全总责对全场安全总负责,具有一票否决权和中止试验发令权。

②系统搭建按功能要求,完成系统搭建和被试品初步就为。

③系统调试按参数要求完成系统调试(5)进程控制各就各位安全总责确认可以开始由技术总责发开始令,操作员预备动作、监护员确认、操作员执行动作参试员或操作员对试验即时参数进行唱数操作员对试验关键值进行唱数操作员关键操作预备动作、监护员确认、操作员执行动作记录员记录相关试验参数参试员对试验进行全面观察,能够说清楚相关现象和细节操作员结束流程预备动作、监护员确认、操作员执行结束流程。

监护员发结束后安全措施请求技术总责发安全措施令,参试员执行并完成安全措施。

技术总责发后续令,并结束试验任务。

技术总责组织现场恢复和清理,人员撤离,清场。

到实验室负责人处办理实验结束手续(6)结果处理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参数等进行归纳、排序、总结,对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对获取的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和判定。

(7)试验报告按要求完成试验报告四.仪器设备冲击电压试验系统 1套空气间隙一副温湿度表一只钢卷尺一只其它辅材辅件若干五.实验接线1.雷电冲击标准电压波实验接线设备布局: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被试品,测量分压器呈三角形布局,注意周围空气间距,避免周围存在尖端物体。

高压接线:将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被试品、测量分压器用无晕导线连接。

地线连接:冲击电流回路地线用≥100的宽铜带连接,并在本体接地点处与公共地网连接;其它工作接地试工作电流确定;保护接地用≥4的普通编制铜线连接。

工作电源:本体工作电源接于AC380V;测控系统工作电源接于AC220V。

雷电冲击标准电压波实验接线如图5-10所示2、冲击电压截波实验接线在1的基础上,将载波装置在本体周围选点布置,保证设备净距,避免电场干扰和畸变,然后和本体连接。

高压实验接线及地线要求同1冲击电压截波实验接线如图5-11所示3、冲击电压陡波实现在1的基础上,将电容分压器退出并移开,将陡波球隙和电阻分压器布置在本体周围合适位置,然后与本体连接高压接线及地理接线要求同1冲击电压压陡波实验接线如图5-12所示六、实验步骤1、现场认识和了解冲击电压实验系统(1)确认现场设备处于为工作状态,电源已切断,已挂好接地线。

(2)确认工作场地边界、人员活动范围和行动路线,确认环境安全措施到位,工作场地符合要求。

(3)对工作内容及紧急状况进行评估预判,并做好预案。

(4)在老师许可下进入设备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