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基带通信中线路码编码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名校考研真题(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D.Manchester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A
【解析】AMI 可看为单极性不归零码的变形,其带宽为 Rs;1B2B、CMI 和 Manchester
均为双极性不归零码,提高了检错能力,但所需带宽增加,为 2Rs。
2.线路编码中的 AMI 码解决了( )问题,但没有解决( )问题。[南邮 2010 研]
则预编码输出电平数为 2;
由 cn an an1 可得,相关编码输出序列为 cn {0,2,2}
【答案】错
【解析】对于双极性不归零码,平均误比特率为
Pb1
1 2
erfc(
A2 2 2
)
;对于单极性不
n
归零码,平均误比特率为 Pb2
1 erf收低通滤 8 2
n
1 / 2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线路编码中的 HDB3 码解决了( )问题和( )问题。[南邮 2009 研] A.码间干扰,噪声 B.误码率,误差传播 C.长连 0,长连 1 D.长连 0,误码率
3 / 20
圣才电子书
【答案】C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HDB3 码中信息“1”交替地变换为+1 与-1 码,解决长连 1 问题;HDB3 码
A.码间干扰,噪声 B.误码率,误差传播 C.长连 1,长连 0 D.长连 0,误码率 【答案】C 【解析】AMI 码是传号交替反转码,将二进制符号“0”(空号)编为 AMI 码的“0” 符号,将二进制符号“1”(传号)编为交替出现的“+1”和“-1”码,当信源输出符号 中出现长串连“0”时,由于 AMI 码的信号长时间处于零电平,因而时钟提取困难,故只 解决了长连 1 问题,没有解决长连 0 问题。
第6章_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1
3. 单极性归零码RZ : 1——正电平、0——零电平。在发送1
码时,正电平持续的时间小于码元持续的时间。即:脉冲宽度
比码元持续时间短。 优点:(1)可以直接提取同步信号; 缺点: (1) 有直流分量; (2)判决门限不能稳定在最佳门限上,使抗噪性能变 坏。 应用:作为过渡码型,以提取同步信号。 概念:脉冲宽度τ与码元宽度Tb之比τ/Tb叫占空比 。
双向码波形
优点:(1)最长连0、连1数为2。 (2)定时信息丰富(电平跳变点多) (3)编码电路简单 缺点:(1)码元速率比编码前提高了一倍。 应用:数据终端设备在中速短距离上的传输。如以太网
10 .密勒码(Miller) : 1——用10或01表示; 0——用“00‖或11表示。 应用:用于气象卫星和磁记录,低速基带数传机中。
第6 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4.1.2 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
研究基带信号的频谱结构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谱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信号需要占据的频带宽度, 有无直流分量, 有无定时分量等)。
所包含的频谱分量(
针对信号谱的特点来选择相匹配的信道。
数字基带信号是随机的脉冲序列,用功率谱来描述它的 频谱特性。但通常求解功率谱密度函数都是十分复杂的过程。
1. 单极性不归零码NRZ : 1——正电平、0——零电平。在一个码元的持续期间电 平值不归零(电平值保持不变),很多终端设备输出 的都是这种码。 优点:(1) 发送能量大,有利于提高接收端信噪比;
(2) 占用频带较窄;
缺点:(1) 有直流分量;
(2) 不能直接提取位同步信息;
(3)判决门限取在‘1’码电平的一半,不稳定使抗噪性能变坏。
(3) 码型变换设备简单可靠;
(4) 数字基带信号占据较小的带宽,以提高频带利用率。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圣才出品】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一、判断题1.在线路编码中HDB 3码的编码效率要高于双相码的编码效率。
()[南邮2011、2009研]【答案】√【解析】HDB 3码是1B1T 码,编码效率为2/3,双相码是1B2B 码,编码效率为1/2。
2.线路编码一般采用双极性波形,这样就可以没有直流分量,可以更好的适应信道。
( )[南邮2010研]【答案】√【解析】一般要求线路码的功率谱不应含有离散的直流分量,并尽量减小低频分量,双极性波形符合这一特点。
3.信号幅度相等时,单极性数字基带系统性能要优于双极性系统的性能。
( )[南邮2010研]【答案】×【解析】对于双极性不归零码,平均误比特率为;对于单极性不)2(21221nA erfc P b δ=归零码,平均误比特率为,所以在信号幅度A 、信息速率、接收低通)8(21222n A erfc P b δ=滤波器的带宽及噪声功率谱均相同的情况下,,即双极性基带系统的误码率比单21b b P P <4.部分响应改变了信号的谱特性,付出的代价是输出电平的增多,属于牺牲信噪比换取带宽。
()[南邮2011研]【答案】√【解析】部分响应带来的好处是减少了串扰和提高了频带利用率,其代价是发送信号功率增加。
对于L进制信号,第Ⅰ、Ⅳ类部分响应信号的电平数为2L-1,因此输出电平增多,牺牲了信噪比换取带宽。
5.时域均衡器可以用可调的横向滤波器来实现。
()[南邮2010研]【答案】√【解析】横向滤波器由延迟单元、抽头系数及加法器构成,可用作线性均衡器,在时域上实现均衡。
二、选择题1.在相同的传信率下,若采用不归零码,下列信号中带宽最小的是()。
[南邮2009研]A.AMIB.1B2BC.CMID.Manchester【解析】AMI可看为单极性不归零码的变形,其带宽为R s;1B2B、CMI和Manchester均为双极性不归零码,提高了检错能力,但所需带宽增加,为2R s。
通信原理名词解释
模拟信号:指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随消息连续变化的信号。
信号参量连续,时间上无限制。
数字信号:时间上和幅度上都离散的信号数字通信】把需要传送的原始信号变成一系列数字脉冲(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来传输的通信方式.特点是传递离散的(不连续的)数字脉冲. 优点:1、由于在传输过程中只需识别脉冲的有无,故抗干扰能力强;2、由于在传输过程中可通过再生中继器将失真了的脉冲再生为完整的脉冲,故失真不致沿线积累,传输距离远;3、各种不同形式的信号,如电话、传真、电视等,都化成数字脉冲传输,有利于组成统一的通信网和提高传输质量,并便于保密;4、由于大量采用逻辑电路,便于集成电路化;也易于利用现代固体器件及计算技术的成果。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采用数字通信。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作用是将已调信号汇总的调制信号恢复出来。
基带信号:把反映原始消息的电信号频带信号:即已调信号,经过调制的信号调制:让基代信号F (t)去控制载波参数的过程。
线路传输码型:有线信道中传输的数字基带信号码型编码:把数字信息表示为电脉冲的过程码型译码:由码型还原为数字信息的过程位同步:把在收端产生与接收码的重复频率和相位一致的定时脉冲序列的过程称为码元同步。
方法:插入导频法(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内同步法)帧同步:接收方应当能从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流中区分出帧的起始与终止。
为了解决帧同步中开头和结尾的时刻常采用:帧标记同步法和自同步法。
插入特殊码组实现帧同步的方法有;集中插入方式和分散插入方式。
网同步:为了保证通信网各点之间可靠的进行数字通信,必须在网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差错控制:差错编码的基本思想是在被传输信息中增加一些冗余码,利用附加码元和信息码元之间的约束关系加以校验,以检测和纠正错误,增加冗余码的个数可增加纠检错能力。
频分复用?什么叫时分复用?答:将不同信号调制在不同的频率上传输来实现信道复用的方试叫频分复用;将信号经过离散化后在不同的时间段上来传输不同的信号以实现信道复用的方试叫频分复用最佳基带系统:即无码间干扰由满足最加接收条件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称做最佳基带系统物理层:通过物理媒体传输位流,处理与物理媒体有关的细节网络接入层:到实际网络硬件的逻辑接口,提供可靠交付网际层:为高层屏蔽物理网络的配置细节;提供路由选择运输层:在端点之间传送数据应用层:为用户提供TCP/IP环境接入,同时也提供分布式的信息服务均匀量化:把输入信号的取值域按等距离分割的量化称为均匀量化串行传输:数据流的各个比特是一位挨着一位的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常见的线路码型有以下几种:
信息代码: 1 1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AMI码
(Bipolar RZ)
HDB3码
+V
&码)
编码规则: 遇数字‘1’ 正负电平交替;遇数字‘0’ 为0电平。 实际上是把二进制脉冲序列变为三电平的符号序列。
优点:极性交替反转,所以无直流分量(包括在“1”、“0” 码不等概率情况下)。
缺点:可能出现长的连0串,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
2.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
HDB3码是在AMI码基础上为克服长连“0”码而改进 的一种码型。
编码规则:
(1)先把信息代码变成AMI码;
(2)当出现4个或4个以上连0码时,则在第4个0码处添 加脉冲,称为破坏脉冲,用V表示。
(3)为保证无直流,V脉冲应正负交替插入;为此当相 邻V码间有偶数个“1”时,将后面的连“0”串中的第1 个“0”编码为B符号,B符号的极性与前一非“0”码的 极性相反,而B符号后的V码与B符号的极性相同.
3. CMI码
编码规则: “1”码交替用“00”和“11”表示;“0”码用“01”
表示。
4. 数字双相码( Manchester)码
每个码元用两个连续极性相反的脉冲来表示。如 “1”码用正、负脉冲表示,“0”码用负、正脉冲表示。
现代通信原理
现代通信原理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数字基带信号通常是在电缆线路中传输,为了克服传 输损耗,对传输码型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码型中无直流分量; 低频、高频分量尽量少; (2) 码型中应包含定时信息, 以便定时提取; (3) 码型变换设备要简单可靠; (4) 码型具有一定检错能力; (5)尽可能提高线路码的编码效率,即提高传输效率。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和__广域网__。
(2)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通信子网和__资源__子网。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
2.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单机系统:在单处理机联机网络中,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展到分时多用户系统,被称为第一代网络。
多机系统:将多个单处理机联机终端网络互相连接起来,以多处理机为中心的网络,并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形成了以通信子网为核心的第二代网络,随着分组交换技术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以遵守网络体系结构的第三代网络。
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典型的实例,该网络的发展也促使新的高速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又提高了网络的发展。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主要功能:1. 数据交换和通信:在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2. 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3.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4. 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衡: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减轻任务负荷过重的单台主机。
(3)计算机网络分为哪些子网?各个子网都包括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特点?答: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主机是资源子网的主要组成单元,为本地用户和网络中远程用户访问网络其他主机设备与资源提供服务。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4.1.1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设计原则所谓数字基带信号,就是消息代码的电脉冲表示――电波形。
在实际基带传输系统中,并非所有的原始数字基带信号都能在信道中传输,例如,含有丰富直流和低频成分的基带信号就不适宜在信道中传输,因为它有可能造成信号严重畸变;再例如,一般基带传输系统都是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而位同步信号却又依赖于代码的码型,如果代码出现长时间的连“0” 符号,则基带信号可能会长时间出现0 电位,从而使位同步恢复系统难以保证位同步信号的准确性。
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还可能提出其它要求,从而导致对基带信号也存在各种可能的要求。
归纳起来,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的要求主要有两点:(1 )对各种代码的要求,期望将原始信息符号编制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2 )对所选的码型的电波形的要求,期望电波形适宜于在信道中传输。
前一问题称为传输码型的选择,后一问题称为基带脉冲的选择。
这是两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问题,也是基带传输原理中十分重要的两个问题。
本节讨论前一问题,后一问题将在下面几节中讨论。
传输码(常称为线路码)的结构将取决于实际信道的特性和系统工作的条件。
概括起来,在设计数字基带信号码型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码型中应不含直流分量,低频分量尽量少。
(2)码型中高频分量尽量少。
这样既可以节省传输频带,提高信道的频带利用率,还可以减少串扰。
串扰是指同一电缆内不同线对之间的相互干扰,基带信号的高频分量越大,则对邻近线对产生的干扰就越严重。
(3)码型中应包含定时信息。
(4)码型具有一定检错能力。
若传输码型有一定的规律性,则就可根据这一规律性来检测传输质量,以便做到自动监测。
(5)编码方案对发送消息类型不应有任何限制,即能适用于信源变化。
这种与信源的统计特性无关的性质称为对信源具有透明性。
(6)低误码增殖。
对于某些基带传输码型,信道中产生的单个误码会扰乱一段译码过程,从而导致译码输出信息中出现多个错误,这种现象称为误码增殖。
数字基带信号及常用的编码
数字基带信号1.1 基带信号的基本概念数字基带信号可以来字计算机、电传机等终端数据的各种数字代码,也可以来自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的脉冲编码(PCM)信号等,是未经载波信号调制而直接传输的信号,所占据的频谱从零频或很低频开始。
1.2 几种数字基带信号的基本波形1.2.1 单极性波形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基带信号波形,用正电平和零电平分别表示对应二进制“1”和“0”,极性单一,易于用TTL 和CMOS 电路产生。
缺点是有直流分量,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因而不适用有交流耦合的远距离传输,只适用于计算机内部或者极进距离的传输,信号波形图如图1-1所示。
1 011100+E图1-1 单极性波1.2.2 双极性波形这种波形用正、负电平的脉冲分别表示二进制代码“1”和“0”,其正负电平的幅度相等、极性相反,当“1”和“0”等概率出现时无直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并且在接受端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零,因而不熟信道特性的变化的影响,扛干扰能力也叫强,信号波形图如图1-2所示。
1 011100+E-E图1-2 双极性波1.2.3 单极性归零波形这种波形是指它的有电脉冲宽度τ小于码元Ts ,即信号电压在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前总要回到零电平,通常归零波使用半占空码,即占空比(τ/Ts )为50%,从单极性波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是其他码型提取位同步信息时常采用的一种过渡波形。
1 011100+E+E图1-3 单极性归零波1.2.4 双极性归零波形这种波形兼有双极性和归零波形的特点,由于其相邻脉冲之间存在零电位的间隔,是的接受端很容易识别出每个码元的起止时间,从而使收发双方能保持位的同步。
波形如图1-4所示。
1 011100+E-E+E-E图1-4 双极性归零波1.2.5 差分波形这种波形是用相邻码元的电平的跳变和不变来表示消息代码,而与码元本身的点位或极性无关,电平跳变表示“1”,电平的不变表示“0”,当然这种规定也可以反过来,也称为相对码波形,而相应地称前面的单极性或双极性波形为绝对码波形,这种波形传输代码可以消除设备初始状态的影响。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5.数字双相码
编码规则:用一个周期的方波表示二进制信号“1”,
而用它的反相波形表示“0” 。 特点:频谱中存在很强的定时分量,不受信源统计特 性的影响,而且不存在直流分量。这些优点是用频带 加倍来换取的。
6.传号反转码(CMI)
编码规则:二进制信号中的“1” 交替地用“11”和“00”
表示;“0”码则固定地用“01”表示。
HDB3码的编码虽然比较复杂,但译码却比较简单。 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可以容易地找到破坏点V,于是也断 定V符号及其前面的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 0码,再将所有-1变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 代码: 1 000 0 1 AMI码: -1 0 0 0 0 +1 -1 0 0 0 -V +1 HDB3码:-1 0 0 0 -V +1 000 0 1 0 0 0 0 -l 0 0 0 +V -1 0 0 0 +V -1 1 000 0 1 1 +l 0 0 0 0 -1 +1 +l 0 0 0+V -1 +1 +l -B 0 0-V +1 -1
特点:没有直流分量;有频繁出现的波形跳变,便于恢复
定时信号;而且具有检错能力。
7.密勒码
编码规则:用码元周期中点出现跳变表示“1”,否
则表示“0”;但当出现连续“0”时,则在前一个 “0”结束(后一个“0”开始)时出现电平跳变。 特点:Miller码脉冲宽度最大为两个码元周期,最 小为一个码元周期,可以检测传输误码或线路故障。
3、不具备内在的检测错误能力。
4.差分码
编码规则:二进制信号“1”、“0”分别用电平跳变或不
变表示。以电平跳变表示“1”,则称为传号差分码。以电 平跳变表示“0”,则称为空号差分码。 由于差分码中只具有相对意义,所以又称相对码。 特点:可以消除设备初始状态的影响,在相位调制系统中 可用于解决载波相位模糊问题。
对数字基带传输常用码型HDB3码的编码规则的理解
对数字基带传输常用码型HDB3码的编码规则的理解作者:黄小胜HDB3码的编码规则:(1)检查消息码中“0”的个数。
当连“0”数目小于等于3时,HDB3码与AMI码一致,+1与-1交替;(2)当连“0”数目超过3时,将每4个连“0”化作一小节,定义为B00V,称为破坏节,其中V称为破坏脉冲,而B称为调节脉冲;(3)V与前一个相邻的非“0”脉冲的极性相同(这破坏了极性交替的规则,所以V称为破坏脉冲),并且要求与相邻的V码之间必须交替。
V的取值为+1或-1;(4)B的取值可为0、+1或-1,以使V同时满足(3)中的两个要求;(5)V码后面的传号码极性也要交替。
例如:注:每一个破坏脉冲V总是与前一个非“0”脉冲极性相同。
其中非“0”脉冲包括B在内。
接下来我再写一串二进制码大家来写出它的HBD3码。
如下:步骤一:写成AMI码步骤二:将每4个连“0”化作一小节,定义为B00V步骤三:观察B00V两端的非“0”脉冲的极性。
(若有多个B00V相连在一起,就将它们看做一个整体,观察这个整体两端的非“0”脉冲的极性)步骤一、二都很容易,接下来就是要确定B、V的值了。
这恰恰就是难点,也是我要同大家探讨的。
我们知道B有“+、-、0”三种取值,V有“+、-”两种取值。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定它们的值呢?由上面的图表,已知:(1)3号取“负”、14号取“正”;由极性交替原则与V的同前性,所以,11号V取“负”,7号V与11号V相邻,所以7号V取“正”。
由前同性,7号V取“正”则4号B也取“正”。
7~11为+B00+V;11号V取“负”则8号B也取“负”。
8~11为-B00-V。
(2)18号取“正”、25号取“负”;由(1)同理可知,22号V取“正”。
由V的前同性,因为18号取“正”与22号V极性相同,所以19号B取“0”,19~22为000+V。
综上分析即可得到此二进制码码串的HDB3码。
如下:。
数字基带传输常用码型
差分码:不是用脉冲的绝对电平来表示“0” 码和“1”码,而是利用相邻前后码元电平的 相对变化来传送信息。分为“1”差分码和 “0”差分码两种。 特点:当传输系统中某些环节引起基带信 号反相时,也不会影响接收的结果,多用 于数字相位调制。
双极性不归零码:用正电平表示“1”码,用 负电平表示“0”码,正和负的幅值相等 。 特点:不含直流分量;抗干扰性能好;但 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息。
单双极性归零码:使用了正、负和零三个电平, 信号本身携带同步信息,解决了同步问题。缺点 是编码一个比特,需要两次信号变化,增加了占 用带宽,且线路上的平均电压值还不为零。
三元码
三元码是指利用信号幅度的三种取值+1、0、 -1来表示二进制数“1”和“0”。
AMI码(传号交替反转码)
编码规则: (0称为空号,1称为传号) 0变为传输码0 1交替变为传输码+1、-1、+1、-1 例:1001100011→ +100-1+1000-1+1 特点: 1) 统计上无直流(+1-1交替)、低频成分小 2) 进行了二进制→三进制变化,即1B/1T码型 3) 编/译码电路简单 4) 便于观察误码(+1、-1不交替) 5) 缺点:可能出现长的0串,提取定时信号困难
编码: “1”用码元持续中心点跃变表示, 即:01或10,但保持边沿不跃变 单个0:不跃变,且相邻码元边界也不跃变 “0” 00 例: 两个0:第2个0边界跃变,即: 或11
二进制
1
10 01
1
10 10
0
01 00
1
10 01
0
01 11
第六章信道编码
2 0010 1
10 1 0 1 0 0
3 0011 0
11 1 0 1 1 1
4 0100 1
12 1 1 0 0 0
5 0101 0
13 1 1 0 1 1
6 0110 0
14 1 1 1 0 1
7 0111 1
15 1 1 1 1 0
本次您浏览到是第十四页,共一百零八页。
a4 a3 a2 a1
本书讨论的信道编码主要指纠错编码,而衡量纠错编 码性能的指标主要是误比特率的改善程度。
本次您浏览到是第三页,共一百零八页。
二、检错和纠错(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
举例说明: A、B两消息,可用一位二进制数表示,A=1、B=0
出错时无法判定 。
增加一个监督位,取11→A、00→B,若收到01或10时,
最小距离与检错和纠错能力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1) 设码组能检错个数为e,则有
d0e1
2) 设码组能纠错个数为t,则有
d02t 1
3) 若码组能检错个数为e,又能纠错t个,则有 d0et1(et)
对任何纠错编码都适用。
本次您浏览到是第十一页,共一百零八页。
三、编码效率
对于分组码(n,k),编码效率定义为信息位在码字中所
(1)
线性码,非线性码
(2) 根据监督码元是否仅与本组信息元有关 分组码,卷积码
(3)
根据纠错码组中信息元是否隐蔽分:
系统码,非系统码
(4)
根据码的用途分:
检错码 ,纠错码
(5) 根据码元的取值:
二进制码,多进制码
(6) 根据构造编码的数学方法:
代数,几何码,算术码
本次您浏览到是第七页,共一百零八页。
4.3节常用的线路编码
nBmB码
有2n 种组合
n个比特
m>n
编码(映射)
有2m种
组合
m位二进制码
2n 个可用码组
¾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常选择
m=n+1,得到1B2B码,2B3B码,
禁用码组
3B4B码及5B6B码等。
¾其中5B6B码已实用化,用于 三次群和四次群光纤通信系统。
2m 种组合
3
nBmT码
有2n 种 组合
n个比特
10
原则四
¾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即线路编码采用的码型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接收端可以通过这种规律 性来监测码元在信道上传输是否出现错码。
二进制 比特:
1
0
1
1
1
0
0
1
0
线路编 码:
1
0
-1
1 -1
0
0
1
0
接收码 元
1
0
-1 -1 -1
0
0
1
0
不符合规律
存在错码
11
原则五
¾对于某些线路码型,信道中产生的单个错码会 扰乱一段译码过程,从而导致译码输出信息中 出现多个错误。这种现象称为“误码增殖”。 线路码设计时,我们希望“误码增殖”越小越 好。
差分双 +A
相码
0
−A
由负到正表示比特“0” 由正到负表示比特“1”
有跳变则表示比特“0” 无跳变则表示比特“1”
注意:对于比特0和1对应的波形定义,不同教材定义规则会 有差异。
5
CMI码编码规则
CMI码的编码规则是
比特“0” 比特“1”
“0 1”
交替地编为“1 1”和“00”
hdb3的编码规则
HDB3 是双极性3 零编码(High Density Bipolar of Order 3)的缩写。
它是一种数字通信常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常见于T1 光纤通信和数字基带通信等领域。
HDB3 编码主要有以下规则:
1. 将输入的二进制信息流按顺序分组,每组长度为4 位。
2. 统计每组中1 的个数,若1 的个数为偶数,则按照标准AMI 编码方式将1 编码为正脉冲,将0 编码为负脉冲。
3. 若1 的个数为奇数,则先将该组中第一个1 以前的数据全部按照标准AMI 编码方式传输,之后将该组第一个1 的后一位(即第5 位)视为新的开始,再按照以下规则进行编码:
a. 若前4 位中1 的个数为偶数(或没有1),则在编码其后的4 位中,只插入一个0,不改变极性。
b. 若前4 位中1 的个数为奇数,则在编码其后的4 位中,要使极性正负交替出现,即用“01” 或“10” 取代原数据中要传输的值。
4. 编码过程中每出现连续的4 个0,就会用“000V” 来代替,其中,V 表示新的极性,如果上一个编码的脉冲是正的,V 就取负,反之亦然。
HDB3 编码的优点是在数据传输密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仍可保证男女性比例较低。
另外,由于HDB3 编码字节长度较短,能够较好地抵御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并能有效降低传输线路成本。
线路编码
6.4.5脉冲同步与 脉冲同步与HDB3n编码 脉冲同步与 编码
中继器或接收机通常需要脉冲同步,根据所做的符合判决,来确 1/ T0 保在正确时刻进行采样。理论上讲,在 Hz 处有谱线存在的线路 编码(如单极性RZ和双极性OOK)本身就具有脉冲同步功能,因为 再生时钟信号所需要做的就是用滤波器或锁相环将该谱线提取出来。 不具有这类谱线的其他线路编码通常经过诸如整流等处理来产生时 钟信号(参见稍后的图6—26到图6—29)。实际PCM系统中经常使 用的双极性RZ(BRZ)线路编码就是这种情况。 虽然BER信号整流后就会得到单极性RZ信号,从而在 1/ T0 Hz处 产生一条谱线。但在实际当中,如果发送连零长串就会出现一个问 题,即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因为脉冲定时锁相环的失锁而导致不 能实现脉冲同步,如图6—30所示。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许多 BER系统都改用密度双极性(HDBn)编码,此时,当连零的数量超 过n时,就会被一个特殊的代码所取代。对于多路复用比特率为2、8 和34Mbit/s的PCM系统而言,ITU-T提出的建议(G.703)是采用
n=3 (HDB3)的码(参见19.2节)。在HDB3中,连续的四个零会被 000V或100V取代,这里的V表示二进制数1,但所选择的符合必须违 反交替传号的规则,这样检测到的才是全零码的特殊序列,如图 6—12所示。而且,连续违反(V)脉冲的极性也是交替变化的,以 避免引入直流分量(采用两个可能的特殊000V 和100V就可以达到 这一目的,究竟选择哪一个码取决于从最后一个插入的码开始的1 的个数)。HDB的谱较BER信号变化不大(图6—11),HDB3有时也 称为B4ZS,表示四个零被取代的双极性信令。
如果符号是等概率的,则有极性二进制信令也具有判决门限为0 V 的优势,这意味着在接收机中无须自动增益控制(AG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报告课程名称通信系统仿真综合课程设计实习题目数字基带通信中线路码编码专业通信工程班级2班学号08010228学生姓名谢非实习成绩指导教师李殷2011年5月21日一、实习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巩固相关课程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和通信系统仿真的技能。
在强调基本原理的同时,更突出设计过程的锻炼。
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MATLAB仿真使用的基础上,学会通信仿真系统的基本设计与调试。
学会查找资料、自学并结合通信原理的知识,对通信仿真系统进行性能分析。
二、实习原理:1.HDB3的编码原理:HDB3编码与AMI码类似,它也是将信息符号“1”变换为+1或-1的线路码,其相应的信号波形分别是幅度为+A和-A的半占空归零码,但与AMI码不同的是:HDB3码中的连“0”数被限制为小于或等于3,当信息符号中出现4个连“0”码时,就用特定码组取代,该特定码组称为取代节。
为了在接收端识别出取代节,人为地在取代节中设置“破坏点”,在这些“破坏点”处传号极性交替规律受到破坏。
编码规则:最多有三个连续“0”。
(1)按AMI码的规则编码,即传号极性交替;(2)当连“0”个数超过3时,则将第4个“0”改为V符号,与前面一个非“0”符号极性相同,记为V或-V,称为破坏符号;(3)相邻V符号的极性必须交替出现,以确保编好的码元中无直流;当相邻V符号之前有奇数个非“0”符号时,此项要求得到满足,当相邻V 符号之间有偶数个非零符号时,将四连“0”的第一个“0”改为“B”,其极性与前一排“0”符号相反,第四个“0”改为“V”,极性与“B”相同。
该B符号后面的非“0”符号从V符号开始再保持极性交替,其后面的非“0”符号与该B 符号极性相反。
(4)原来的传号与B符号合起来保持极性的交替;V符号保持极性交替。
编码举例:代码:100001000011000011AMI码:+10000-10000+1-10000+1-1V符号:+1000+V-1000-V+1-1000-V+1-1B符号:+1000+V-1000-V+1-1+B00+V-1+1HDB3码:+A000+V-A000-V+A-A+B00+V-A+A2.HDB3的译码原理(1)找到破坏极性反转的比特;(2)该比特以及该比特前面的三个比特译码为0;(3)幅度为+A以及-A的比特译码为1.编码举例:HDB3码:+1000+V-1000-V+1-1+B00+V-1+1信息:+A000+A-A000-A+A-A+A00+A-A+A译码:+1000+1-1000-1+1-1+100+1-1+1结果:1000010000110000113. HDB3编码流程说明:开始(1)产生随机二进制序列(2)预置标志位i=0(使用for循环语句)(3)i++,如果a[i]~=0则按当前极性交替次序变化a[i],如果a[i]=0且连“0”个数小于等于3,返回i++继续执行如果连“0”数大于3,则a[i+3]的极性与上一个V码极性相反。
(4)计算两个V之间的“1”的个数,若“1”的个数为偶数时,将a[i]设为与a[i+3]同极性的B码,若“1”的个数为奇数,则返回循环继续。
(5)如果i小于随机序列的长度,则循环继续,反之则结束。
4.HDB3编、译码流程说明(1)编码流程图(2)译码流程图:5.源程序为:clear all;close all;dt=0.01; %定义变量dt的值为0.01t=0:dt:5; %定义变量t的范围是0~5,步长0.01s1=exp(-5*t).*cos(20*pi*t); %定义s1的函数式s2=cos(20*pi*t); %定义s2的函数式E1=sum(s1.*s1)*dt; %定义E1的函数式P2=sum(s2.*s2)*dt/(length(t)*dt);%定义P2的函数式[f1 s1f]=T2F(t,s1); %以f1和s1f为变量调用T2F文件[f2 s2f]=T2F(t,s2); %以f2和s2f为变量调用T2F文件df=f1(2)-f1(1); %定义df的函数式E1_f=sum(abs(s1f).^2)*df;df=f2(2)-f2(1);T=t(end);P2_f=sum(abs(s2f).^2)*df/T;figure(1) %生成图像figure(1)subplot(211)plot(t,s1) %定义生图像格式为两行一列,并在图1的位置显示s1的图像xlabel('t'); %定义x轴为’t’ylabel('s1(t)'); %定义y轴为’s1(t)’subplot(212)plot(t,s2) %在图像2的位置显示s2的图像xlabel('t'); %定义x轴为’t’ylabel('s2(t)'); %定义y轴为’s2(t)’调用的子程序为:%this is a function using the FFT function to calculate a signal's Fourier Translationfunction[f,sf]=T2F(t,st)%input is the time and the signal vectors,the length of time must greater than 2 %output is the frequency and the signal spectrumdt=t(2)-t(1); %定义dt的值为0.01T=t(end); %定义T的值为5df=1/T; %定义df的值为1/TN=length(st); %定义N的为st的长度f=-N/2*df:df:N/2*df-df; %定义f的函数式sf=fft(st);%定义sf为st的傅里叶变换sf=T/N*fftshift(sf); %对sf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修正并乘以T/N显示图形如下:三、试验环境与设备PC机一台MATLAB /simulink软件四、Matlab仿真通过Matlab仿真HDB3编译码过程通过四个部分完成:用给定序列进行Hdb3编码程序测试,随后用产生的随机二进制序列进行Hdb3编码,用给定的序列进行Hdb3译码程序测试,最后合成为随机二进制序列编译码的总程序。
(1)Hdb3编码测试程序function y=hdb3(x)clear allclose alllast_one=-1; %设置标志位,并将-1赋值给last_onelast_v=-1; %设置标志位,并将-1赋值给last_vcount=0; %count记零的个数,此处把零赋值给count x=[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定义二进制序列xy=[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定义二进制序列yfor i=1:18 %使用for循环语句,i的范围是1到18,步长为1 if x(i)==1 %如果x等于1y(i)=-last_one; %把-last_one赋值给y(i)count=0; %将count清零last_one=y(i); %把y(i)赋值给last_one else count=count+1; %否则把count+1赋值给countif count~=4 %如果count不等于4y(i)=0; %把0赋值给y(i)else y(i)=-last_v; %否则把-last_v赋值给y(i)count=0; %将count清零last_v=y(i); %把y(i)赋值给last_v if y(i)*last_one==-1; %如果y(i)与前一位非零数符号相反y(i-3)=y(i); %把y(i)赋值给y(i-3) endlast_one=y(i); %把y(i)赋值给last_oneendendendsubplot(211);stem(x); %设置一个2行1列的图像,并将x的图像显示在1位置subplot(212);stem(y); % 将y的图像显示在2位置显示结果如下图所示:(2)随机产生18位二进制序列并进行hdb3编码程序如下function y=hdb3(x)clear allclose alllast_one=-1; %设置标志位,并将-1赋值给last_onelast_v=-1; %设置标志位,并将-1赋值给last_vcount=0; %count记零的个数,此处把零赋值给countm=rand(1,18); %把一组1行18列的随机数赋值给mx=round(m); %把m取四舍五入的整数值赋值给xy=[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定义二进制序列yfor i=1:18 %使用for循环语句,i的范围是1到18,步长为1 if x(i)==1 %如果x(i)等于1y(i)=-last_one; %把-last_one赋值给y(i)count=0; %将count清零last_one=y(i); %把y(i)赋值给last_one else count=count+1; %否则把count+1赋值给countif count~=4 %如果count不等于4y(i)=0; %把0赋值给y(i)else y(i)=-last_v; %否则把-last_v赋值给y(i)count=0; %将count清零last_v=y(i); %把y(i)赋值给last_v if y(i)*last_one==-1 %如果y(i)与前一位非零数符号相反y(i-3)=y(i); %把y(i)赋值给y(i-3)endlast_one=y(i); %把y(i)赋值给last_oneendendendsubplot(211);stem(x); %设置一个2行1列的图像,并将x的图像显示在1位置subplot(212);stem(y); %将y的图像显示在2位置显示结果如下图所示:(3)Hdb3译码测试程序如下:function z=dehdb3(y);y=[1 0 0 0 1 -1 0 0 0 -1 1 -1 1 0 0 1 -1 1];%定义二进制序列y z=[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定义二进制序列z m=0; %m为计0的个数,此处将m赋值为0 for i=1:18 %使用for循环语句,i的范围是从1到18,步长为1 if y(i)==0 %如果y(i)的值为0 z(i)=0; %将0赋值给z(i) m=m+1; %将m+1赋值给m endif y(i)~=0 %如果y(i)的值不等于0,即y(i)=1 if m~=2&m~=3 %如果m不等于2且m不等于3z(i)=1; %将z(i)赋值为1 m=0; %将m清零else if m==2&i>3 %如果m的值为2且i大于3if y(i)==y(i-3) %如果y(i)=y(i-3) z(i-3)=0; %将0赋值给z(i-3)z(i)=0; %将0赋值给z(i) m=0; %将m清零else z(i)=1; %否则将1赋值给z(i)m=0; %将m清零endelse if m==3&i>4 %如果m的值为3if y(i)*y(i-4)==1 %如果y(i)与y(i-4)同号z(i)=0; %将0赋值给z(i)m=0; %将m清零else z(i)=1; %否则将1赋值给z(i)m=0; %将m清零endendendendendendsubplot(211);stem(y); %设置一个2行1列的图像,并将y的图像显示在1位置subplot(212);stem(z); %将z的图像显示在2位置显示结果如下图所示:(4)Hdb3编译码总程序如下:function y=hdb3(x)clear allclose alllast_one=-1; %设置标志位,并将-1赋值给last_onelast_v=-1; %设置标志位,并将-1赋值给Last_vcount=0; %count用于计0的个数,此处将count赋值为0 m=rand(1,18); %产生一个1行18列的随机二进制序列mx=round(m); % 将m序列进行四舍五入取整后赋值给xy=[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定义二进制序列yfor i=1:18 %使用for循环语句,i的范围由1到18,步长为1 if x(i)==1 %如果x(i)等于1y(i)=-last_one; %将-last_one赋值给y(i)count=0; %将count清零last_one=y(i); %将y(i)的值赋给last_one else count=count+1; %将count自加1 if count~=4 %如果count不等于4 y(i)=0; %将y(i)赋值为0 else y(i)=-last_v; %否则将-last_v赋值给y(i)count=0; %将count清零last_v=y(i); %将y(i)的值赋值给last_vif y(i)*last_one==-1 %如果y(i)与last_one同号y(i-3)=y(i); %则将y(i)的值赋值给y(i-3)endlast_one=y(i); %将y(i)赋值给last_one endendendsubplot(311);stem(x,'fill');title('随机二进制序列');%生成一个3行1列的图像,并将x显示在图像1的位置,标题为‘随即二进制序列’subplot(312);stem(y,'fill');title('hdb编码值');%将y显示在图像2的位置,标题为hdb3编码值z=[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定义数列zn=0; %n用于计零的个数,此处将n赋值为0for i=1:18 %使用for循环语句,i的范围由1到18,步长为1if y(i)==0 %如果y(i)的值为0 z(i)=0; %将0赋值给z(i)n=n+1; %将n+1赋值给n endif y(i)~=0 %如果y(i)的值不等于0,即y(i)=1 if n~=2&n~=3 %如果n不等于2且n不等于3z(i)=1; %将z(i)赋值为1n=0; % 将n清零else if n==2&i>3 %如果n的值为2且i大于3if y(i)==y(i-3) %如果y(i)=y(i-3) z(i-3)=0; %将0赋值给z(i-3) z(i)=0; %将0赋值给z(i)else z(i)=1; %否则将1赋值给z(i)n=0; %将n清零endelse if n==3 %如果n的值为3if y(i)*y(i-4)==1 %如果y(i)与y(i-4)同号z(i)=0; %否则将1赋值给z(i)n=0; %将n清零else z(i)=1; %否则将1赋值给z(i)n=0; %将n清零endendendendendendsubplot(313);stem(z,'fill');title('hdb3译码值');%在图像3的位置显示z,标题为hdb3译码值实验结果显示如下图所示:五、结果分析由HDB3编程原理可得结论:随机二进制序列:x=[0 1 0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0 1]HDB3编码值:y=[0 1 0 0 0 1 0 -1 0 0 0 1 -1 0 0 1 0 -1]HDB3译码值:z=[0 1 0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0 1]六、实习心得经过为期三周的小学期,我们迎来了实习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