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合集下载

脑卒中的影像检查方法

脑卒中的影像检查方法

脑卒中的影像检查方法1)电子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CT)常规CT 主要用于早期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由于其依赖于组织密度的对比,故24 小时内急性脑缺血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低。

CT 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由于其成像速度快,实用性高及可联合CT 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优势,适用于急诊,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累及半球或较大缺血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TA 对梗死面积、梗死中心及缺血低灌注区范围的定义较明确。

CTA 还可用于评估脑损伤修复的时间窗。

(a)正常CT;(b)箭头所指大脑左侧额区低密度影为脑缺血灶;(c)左侧高密度影为脑出血灶2)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随着MRI硬件设备和软件序列的提高和开发,在常规MRI 依赖形态学和信号异常的诊断基础上,一些能反映脑生化及功能的功能性MRI 新技术极大地拓展了MRI 的临床诊断范围。

广义的功能性MRI 技术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血氧饱和依赖(BOLD)、扩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内源性示踪剂的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和磁敏感成像(SWI)等,其中大多数技术已在日常检查中常规使用。

扩散加权成像被认为是诊断早期脑缺血最敏感和准确的方法。

脑梗死初期细胞水肿,水分子扩散能力下降,脑缺血后数分钟内扩散系数便出现明显降低。

由于扩散加权成像反映了细胞毒性水肿导致的水分子扩散状况改变,对早期脑缺血的灵敏度大大高于T2 加权图像,目前在神经系统磁共振检查中已作为常规序列使用。

灌注加权成像通过静脉内注射对比剂进行成像,通过获得对比剂首次通过组织的时间密度/信号曲线,再根据该曲线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大脑血流量、大脑血流速等量化参数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 (4)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 (4)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获取身体内部的三维图像。

它是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算法来生成图像。

CT扫描通过将X射线束从各个角度传递通过身体部位,一次性获取一系列图像。

这些图像称为断层图像,因为它们显示身体的横截面。

计算机通过处理这些图像并使用数学算法,将它们叠加在一起以创建一个三维图像。

这种三维图像可以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比传统的X射线图像更能准确地评估病变和异常。

CT扫描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广泛使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和诊断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和条件,包括肿瘤、损伤和骨折。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引导手术,以确保手术精确并最小化患者伤害。

虽然CT扫描非常有用,但它使用的是X射线,因此需要注意辐射暴露。

医生会权衡CT扫描的风险和益处,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执行此过程。

通常情况下,CT扫描对于需要详细了解内部结构的情况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对于一般诊断可能会选择其他无辐射的方法。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的原理及其常见故障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的原理及其常见故障

技术与检测Һ㊀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的原理及其常见故障达志鹏摘㊀要:根据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的基本工作原理ꎬ介绍该设备整机结构及主要部件功能ꎬ分析其在临床使用中常见的故障ꎬ并给出最优的维修策略ꎬ从而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ꎮ关键词: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ꎻ原理ꎻ故障诊断ꎻ检修一㊁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㊁γ射线㊁超声波等ꎬ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做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ꎬ具有扫描时间快ꎬ图像清晰等特点ꎬ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的医疗器械ꎮ检查时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是通过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ꎬ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并输入计算机处理ꎬ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后ꎬ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ꎬ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ꎮ由于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诊断它的特殊诊断价值尤其是是在肿瘤诊断上价值ꎬ已成为各医院放射科必备的诊断设备ꎮ二㊁基本原理CT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ꎬ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ꎬ转变为可见光后ꎬ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ꎬ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converter)转为数字ꎬ输入计算机处理ꎮ盘中ꎮ经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analogconverter)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ꎬ即像素(pixel)ꎬ并按矩阵排列ꎬ即构成CT图像ꎮ所以ꎬCT图像是重建图像ꎮ每个体素的X射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ꎮ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ꎬ利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ꎬ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ꎬ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ꎬ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ꎬ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ꎮ三㊁设备结构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是由扫描系统㊁数据采集系统㊁计算机及图像重建系统三部分组成ꎮ其中扫描系统包括扫描机架㊁扫描床㊁X线管芯(球管)㊁套管组件㊁高压发生器㊁准直器㊁X线过滤器ꎮ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探测器㊁数据通道㊁数据通道选择开关㊁数据缓冲器以及软件和硬件系统ꎮ实际操作中球管和探测器的较为复杂需要返厂维修或更换ꎮ四㊁常见故障及处理(一)故障现象一设备曝光后工作站显示图像有伪影1.故障分析(1)探测器损坏:探测器的某一个或某些损坏或探测效率降低引起ꎮ(2)X射线管(球管)辐射输出降低:射线量不足导致剂量降低ꎮ(3)X射线管(球管)位置或准直器的调整不佳:造成剂量的不足ꎮ2.故障的排查与维修(1)X线管(球管)辐射能力的降低是产生环状伪影的重要原因之一ꎮ此时X线管(球管)的射线输出不稳定ꎬ时高时低ꎮ因此应当判断环状伪影是由X线管引起ꎮ(2)判断是否积分电路损坏:积分电路的损坏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成组的ꎮ积分电容最容易损坏的是电路板上的滤波电容(击穿)ꎮ(3)检查是否调整的原因:X线管(球管)的准直器的位置调整不佳导致X线管(球管)发出的X射线相当一部分被准直器阻拦而不能穿透人体到达探测器ꎮ这种情况下表现的是辐射量明显不足ꎮ在探测器没有明显的损坏的情况下有可能X线管(球管)和准直器的位置调整不佳导致伪影的产生ꎮ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定位ꎮ但是调整后需要做大量的校正ꎮ(二)故障现象二扫描床不能升降ꎬ操作台显示器没有任何故障代码ꎮ1.故障分析(1)限位开关:限位开关损坏导致扫描床无法升降:(2)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损坏或电机齿轮卡死ꎮ2.故障的排查与维修(1)该机为了安全起见在扫描床安装了限位开关ꎬ按下限位开关后导通松开后断开ꎬ发现扫描床有明显的下降后又不能升降ꎬ将扫描床手动摇至底端后按机架升床按钮故障消失ꎮ(2)由资料可知扫描床的水平移动是由步进电机带动皮带而实现的ꎬ步进电机的供电来自由机架ꎮ拆开扫描床上的盖板ꎬ仔细观察后发现步进电机齿轮被来自病人身上掉落的发卡卡住ꎬ将发卡清理干净故障排除ꎮ五㊁结语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在实际使用中很难达在理想环境下工作ꎬ因此需要医学工程师定期为其保养ꎬ主要是清理灰尘ꎬ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ꎮ在维修设备时ꎬ应从原理着手ꎬ从结构分析ꎬ熟悉模块结构ꎬ分清模块功能ꎬ逐级排除问题ꎬ从而提高自身的维修能力ꎮ参考文献:[1]石明国.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ꎬ2007.[2]贾克斌.数字医学图像处理㊁存档及传输技术[J].科学出版社ꎬ2006.[3]余晓锷ꎬ卢广文.CT设备原理/结构与质量保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05.作者简介:达志鹏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器械中心ꎮ941。

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现代医学领域中,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是一种常用的影像诊断手段。

本文将着重探讨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通过对其工作原理、优点和局限性的介绍,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展示,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该技术的深入了解。

一、X射线技术的原理X射线技术的应用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其原理基于射线在物体中的吸收和散射特性。

X射线源通过物体后,被接收器接收并转化为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并重建成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提供关于被扫描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异常情况的详细信息。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原理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基于X射线技术发展而来的。

它通过连续旋转射线源和接收器,以及计算机的重建算法,可以获取横截面图像。

相较于传统X射线技术,CT技术能够提供更加清晰和详细的图像。

三、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优点1. 非侵入性:X射线和CT技术在诊断时对患者无需进行任何手术或切口,通过射线扫描即可获得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

2. 高灵敏度:X射线和CT技术能够检测到人体内部微小的异常变化,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进行精确的诊断。

3. 多功能性:X射线和CT技术不仅在医学中具有广泛应用,还可用于工业探测、材料分析等领域。

四、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应用案例1. 医学领域a. 诊断疾病:CT技术广泛用于检测癌症、骨折、肺部疾病等,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b. 导航手术:通过CT技术生成的3D图像,可用于导航手术,减少手术风险和创伤。

c. 放射治疗:利用CT技术生成的图像,医生可以确定最佳放射治疗计划,确保肿瘤得到最大程度的破坏。

2. 工业领域a. 非破坏性检测:X射线和C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航空、汽车和电子等,用于检测产品的完整性、缺陷和材料属性。

b. 质量控制:通过CT技术,可以检测产品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组成,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五、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局限性1. 辐射风险:X射线和CT技术使用射线,长时间或频繁接受检查会增加辐射风险,特别是对于孕妇和儿童。

放射学诊断史上的里程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

放射学诊断史上的里程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

放射诊断学史上新的里程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 (CT)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技术的发明过程的描述,展现了科学发明在交叉学科取得重大成就的典型范例,对我们的科研将产生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像素重建图像数-模转换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1895年年底,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做阴极射线管实验时发现了X射线;几天以后,伦琴的夫人偶然看到了手的X射线造影,从此就开创了用X射线进行医学诊断的历史。

传统的X射线装置尽管在形态学诊断方面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但有其明显的缺点;1914年,有人曾设想出采用X射线管与胶片作同步反向运动的方法得到断层照片;1917年奥地利的雷唐在数学上给出证明:从物体投影的无限集合中可以重建出物体的图像;44年后,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科马克为将图像重建原理应用于医学解决了技术上的理论问题;1967年,英国电气工程师豪恩斯菲尔德按照科马克的设想,成功地设计发明了CT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于1971年将第一台CT安装于英国阿特金森—莫利医院;1972年4月豪恩斯菲尔德和神经放射学家阿姆勃劳斯在英国放射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临床试验的第一例脑肿瘤照片,从而宣告了CT的诞生。

1979年的诺贝尔奖基金会打破惯例,将该年度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豪恩斯菲尔德和科马克这两位没有任何专业医学经历的科学家。

1传统的X射线摄片原理及其缺陷X射线的发现,使人们立即意识到它的医学价值,并很快用于医学临床方面的透视、摄片和造影。

传统的X 射线摄片,是将病人受检查部位置于X射线管球与胶片之间固定不动。

当X射线穿过人体时,由于人体的密度高低不同,吸收射线的多少也不同,从而造成感光胶片呈现颜色的黑白程度不同;依此来对病变组织状况作出判断。

(如图1)设强度为I。

的X射线,穿过厚度为d的物体后,由于物体对X射线的吸收或衰减作用,X射线强度变为I,其衰减符合下列公式:dIμ-eI=(1)其中μ为吸收系数或衰减系数。

可见其强度变化决定于μd乘积,即从I的变化不能同时定出μ和d的大小,只能定出两者的乘积来而无法了解病变组织的厚度和质地。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在进行克鲁克斯管试验时发现了X射线(X-ray)。

1913年,W·D·库利吉发明了真空X射线管,阴极发出的电子经高压加速后撞击靶面产生X射线。

X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使现代医学对健康和疾病诊断迈向无创伤、无侵犯的新时代。

美国物理学家阿伦·考马克从1957年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于1963年发现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还提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也为后来CT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射线的吸收差别很小,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也难以确定病变发生在什么深度。

于是,人们力图寻找一种新技术来弥补X射线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

英国人杰弗瑞·纽波达·亨斯费尔德(Godfrey Newbold Hounsfield)于1968年8月23日在英国申请了名称为“多角度测量X射线或γ射线吸收,透过情况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和仪器”,即首次在专利申请中揭示了CT技术,专利号为GB1283915;并以此申请为优先权基础在美国申请了专利,于1973年12月11日授予美国专利权US3778614。

这引起了科技界极大震动,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后,放射诊断上最重大的成就。

为此,G·N·亨斯费尔德与美国物理学家阿伦·考马克(Allan Cormack)共同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奖。

G·N·亨斯费尔德于1919年出生在英国Nottinghamshire,在农场长大,喜欢做科学实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从事雷达工作,随后上大学。

1951年进入EMI电子公司工作,从事计算机领域研究。

有一次在一个项目被证明是不可行的,使他有机会认真思考下一步应该研究什么,甚至在乡间散步时也在想这个问题,思路慢慢地清晰起来,要使计算机能识别模式,再通过这些模式能“读”数据和数字;要把这些模式识别和雷达原理结合起来,并建立有关计算方法。

CT技术临床应用

CT技术临床应用

CT技术临床应用CT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也是放射科的主要检测设备之一。

放射科是各类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

CT诊断结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正确确诊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CT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从客观上要求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更好地为医院一线治疗科室提供高质量的检查结果。

标签:CT 技术进展临床应用CT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也是放射科的主要检测设备之一。

放射科是各类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集检查、诊断、治疗为一体,医院各类临床治疗科室都要通过放射科的检查,才能对患者疾病进行有效地确诊。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CT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从客观上要求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更新知识,并不断总结CT技术临床应用的实践经验,为其他科室医生准确判断病情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一、CT技术的概念放射科的设备包括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等,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无论从使用频率还是使用效果来看,都是放射科主要设备之一,在临床上也被广泛应用。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的主要技术特点是扫描技术和图像重建技术,螺旋CT扫描体位较之普通CT倾斜角度要大一些,所以更加灵活,临床应用更方便。

图像重建技术采集产生容积数据,数据重建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图像质量。

工作时,扫描床进行连续等速移动,扫描的出发点和终点不在同一平面上,这就需要在所采集的原始数据的相邻点内用线性内插法进行校正以消除运动伪影和防止层面的错位,线性内插法分为360度线性内插法和180度线性内插法。

实践中,我们发现,360度线性内插法与常规CT比较,其噪声能降低20%左右,可是层面敏感度侧视曲线SSP会加宽,纵向分辨率降低,使用180度内插法,噪声会增加了15%-30%左右,但其纵向分辨率较高,所以180度内插法使用更为广泛。

关于ct的知识

关于ct的知识

关于ct的知识
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

CT的基本原理是取一高度准值的、极细笔状X射线束,环绕人体某一部分作断面扫描,未被吸收光子穿透人体后被检测器接收,作为模拟信号输人,经过处理和运算后重建图像。

CT检查可用于全身各部位,有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程度并估计预后。

CT检查一般是在临床、常规X 线、B超等检查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时进行的检查。

CT检查的安全性较高,但也有一定的辐射。

医生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剂量,确保患者安全。

此外,CT在肺部检查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发现肺部小结节、早期肺癌等疾病。

总之,CT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和诊断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摘要:本文介绍了CT机的定义、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并对其在医学、工业以及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

同时指出CT在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CTX射线计算机CT-- Electronic Computer Tomography Abstract: CT of the definition, composition and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it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its application in medical, industrial and emerging industries. At the same time ,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CT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re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Keywords:CT; X-ray; Computer.目录摘要 (1)关键字 (1)1 CT简介 (3)1.1 CT技术简介 (3)1.2 CT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4)2 CT成像原理 (4)2.1原理概述 (4)3 CT技术的应用 (5)3.1 CT 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5)3.1.1 CT 灌注成像 (5)3.1.2 CT 心脏成像 (6)3.1.3 外伤或急重症病人 (6)3.2 CT 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6)3.2.1 尺寸测量及装配结构分析 (7)3.2.2 密度分布表征 (7)3.3 CT成像技术的新发展 (7)3.3.1 双源 CT 技术 (7)3.3.2 移动 CT (8)4 前景及展望 (8)参考文献 (9)1 CT简介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CT)、超声CT(UCT)以及γ射线CT(γ-CT)等【1】。

什么是CT检查?做这个检查,对人体有伤害吗?

什么是CT检查?做这个检查,对人体有伤害吗?

什么是CT检查?做这个检查,对人体有伤害吗?相信大家对于CT检查都不陌生,生活中,经常遇到需要做CT检查的情况。

但大家似乎有一个共同疑问,那就是做CT检查对人体到底有害吗?因此,下面将针对CT检查的相关知识和CT是否对人体有伤害进行科普。

一、什么是CT检查?(1)CT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英文单词的简称。

其作用原理是对人体需要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利用X线束连续进行断面扫描,再将接受的X射线转为光电信号,最终经过计算机处理为具体图像。

是一种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清晰病变图像的检查方法。

理论上,CT检查能够应用于所有的组织器官病变,特别是密度差异较大的组织器官病变,这些都能由CT检查报告结果做出诊断。

因而CT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

二、CT检查有哪些种类?CT检查在具体应用中一般分为以下两大类:(1)普通扫描:普通扫描又叫做CT平扫,被检查者只需要躺在检查床上,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扫描。

(2)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是在普通扫描的基础上,给被检查者的静脉注入碘对比剂,之后再进行扫描。

其作用原理为当碘对比剂进入血液后,血液中碘含量增加,与检查部位的碘含量差异明显,从而使得医生能更加清晰地观察病变组织。

三、CT检查对人体有害吗?CT检查的作用原理是利用X射线,因此,其主要危害就是辐射。

毋庸置疑,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据科学研究调查表明,一位成年女性每接受一次CT检查,患乳腺癌的概率相较于普通人可能会高出百分之十四左右;而对于未出生的胎儿,甚至会增加其患白血病的可能性,还可能造成畸形或发育不良。

因此,孕妇、儿童或体质较差的老人都应当尽量避免进行CT检查。

但这并不是说明CT检查一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能够对人体产生危害的辐射量是需要在短时间内接受多次CT检查才能累积到的。

而普通的CT检查,辐射量是严格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对人体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对于CT检查带来的伤害,大家不用过于担心或害怕,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在医生的建议下预约CT检查。

CT(电子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

CT(电子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

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全称: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

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

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 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

CT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CT-基本原理C 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voxel),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digital matrix),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

经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analog converter)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象素(pixel),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

所以,CT图像是重建图像。

每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

CT-检查技术分平扫(plain CT scan)、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ment,CE)和造影扫描。

(一)平扫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

一般都是先作平扫。

(二)造影增强扫描是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如60%~76%泛影葡胺60ml后再行扫描的方法。

血内碘浓度增高后,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

方法分团注法、静滴法和静注与静滴法几种。

X-CT X 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X-CT X 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N (E E2 ) /k T 1 1 =e N2
其中 k 玻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 在常温稳定情况下,处于低能量的粒子数多于处 于高能量的粒子数. 当场强为1.5T时,低能级的数目只比高能级多 8/2,000,000个,两个方向的净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 净磁化,或磁化矢量,所以磁化矢量是十分微弱.
CT 使用造影剂,不清晰 困难 一般明显 高度敏感 敏感 敏感 有 使用造影剂,且只能 显示心肌,心脏轮廓 一般不进行 明显 不能 能 不能 碘剂
备注 MRI 可行乳腺成像
MRI 可行无创伤血管造影 MRI 可示胎儿及母体子 宫,胎盘等结构 MRI 可行水成像,扩散和 灌注成像 需 MRI/MRS 一体化系统 MRI 需高场强系统 需 MRI/MRS 一体化系统
原子核在外磁场中量化
质子处于主磁场B0中,氢核的磁矩就与主磁场发 生相互作用,而处一个稳定的状态,氢核不能随意 取向,它的能量是量化的: 平行状态原子核: 平行状态原子核: 能量差为 :
E1 = 1 γhB0 2 E2 = + 1 γhB0 2
E = E2 E1
所以 B0 越大,质子之间能量差也越大,MRI图像 信噪比也就越好.
MRI历史 MRI历史
1946-51 发现NMR现象,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1951-60 连续波谱仪,测定化学物质波谱 1960-73 FT-NMR脉冲波谱仪,可测量13C谱 1971年 Damadian (纽约卅立大学)发现恶性组织 的T1 延长 1973年 Lauterbur(纽约卅立大学)提出梯度场理 论并获得第一幅水管MR像
MRI历史 MRI历史
1974-78年 英国诺丁汉Nottingham与阿伯丁大学 Aberdeen研制MRI,78年5月获人颅脑像和获腹部像 1981-82 临床应用 1982年 MRI商品化GE,Piker,Siemens,Philips 1983-84 美国FDA获准进入市场

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X射线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射线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领域,为医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手段来观察和诊断患者的身体结构,有效地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X射线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介绍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X射线技术X射线技术是一种通过用X射线照射人体或物体,利用X射线在人体或物体内的穿透性进行成像的技术。

这种技术由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于1895年首次发现,被认为是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奠基之一。

1. 原理X射线是指电子束在高速撞击金属靶时产生的电磁波,具有高能量和强穿透力。

在人体内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对X射线具有不同的吸收能力,从而形成不同的影像。

当X射线穿过人体后,会被放置在其后方的感应器件所接收,通过信号的变化,可以得到人体内部的图像。

2. 应用X射线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骨折检查:通过X射线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骨骼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骨折或骨折的类型。

- 肺部检查:X射线技术可以用来观察肺部结构的异常,如肺癌、肺炎等疾病的检测。

- 腹部检查:通过对腹部进行X射线扫描,可以检测出内脏器官的异常情况,如肝脏肿瘤、胆结石等。

- 牙科领域:X射线技术广泛应用于牙科诊断,可以帮助牙医检查牙齿的健康状况。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是一种通过高速旋转的X射线源和探测器,创建三维体积数据的成像技术。

它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发明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1. 原理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利用X射线的原理,通过旋转的X射线源和探测器,获取多个角度的断层图像,并通过计算机重构出体部的三维图像。

这样的图像可以提供医生更详细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2. 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医学影像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脑部检查:CT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脑部的肿瘤、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依据。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简介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简介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简介我院投资引进的美国GE-16排螺旋CT机,该机采用高效,低耗,环保的快速扫描和全景无失真成像技术,真正实现低耗低剂量成像。

其检查手段涵盖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种器质性病变以及恶性肿瘤等目前高发病谱。

CT检查适应症有:
1.神经系统病变:对于颅脑外伤、脑梗塞、脑肿瘤、炎症、变性病、先天畸形等,特别是创伤性颅脑急症诊断可以做到常规化,而且可清楚显示脑挫裂伤、急性脑内血肿、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颅面骨骨折、颅内金属异物等,对诊断急性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脑梗塞等都具有很高价值。

2.心血管系统:可用于心脏常见病谱的诊断,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3.胸部病变:对肺部创伤、感染性病变、肿瘤等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对于纵隔内的肿物、淋巴结以及胸膜病变等的图像显示也比较具有优势。

4.腹部器官:由于该机对实质性器官肝脏、脾脏、胰腺、肾脏、肾上腺等器官的图像显示清晰度高,提高了对这些脏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如对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的形态、轮廓、坏死、出血及生长方式等都可以清晰显示,同时对于其他脏器的肿瘤、
感染及创伤也能清晰的显示其部位、病变程度和病变分期等,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帮助。

5.盆腔脏器:盆腔器官之间有丰富的脂肪间隔,该机能准确地显示肿瘤对邻近组织的侵犯,特别是对卵巢、宫颈和子宫、膀胱、精囊、前列腺和直肠肿瘤的诊断,对临床分期治疗和放射治疗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6.骨与关节:脊椎、人体各大关节、关节面细小骨折、软组织脓肿、髓内骨肿瘤造成的骨皮质破坏,如破坏区内的死骨、钙化、骨化以及破坏区周围骨质增生、软组织脓肿、肿物等诊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CT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CT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一、 CT的诞生1914年,俄国学者K.Maenep氏,依照运动产生模糊的理论,首先提出体层摄影的理论,即用一种特殊装置,使想观察的人体某层组织影像较清楚地显示,而该层组织以外的则模糊不清,以获取较大的空间分辨力。

1930年意大利的Vallebona氏开始将体层摄影的有关理论和它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1947年Vallebona率先获取了以人体为模型的横断面影像,这种技术后来又发展成回转人体横断面体层技术。

1961年美国神经内科医生Ooldendor提出了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技术的理论,1968年英国工程师Hounsfild氏与神经放射学家Ambrose氏共同协作设计,于1972由英国EMI公司成功制造了用于头部扫描的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装置并在英国放射学会学术会议上公诸于世,称EMI扫描仪。

这种影像学检查技术与传统X线摄影相比,图像无重叠、密度分辨力高、解剖关系清楚,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均较高而又安全、迅速、简便、无创性,是医学影像学的一项重大革新,促进了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

1974年在蒙特利尔(Montreal)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专题讨论会上正式将这种检查方法称作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简称CT)。

二、CT的发展CT的应用还不到30年,但发展迅速。

从只能扫描头部的第一二代平移/旋转扫描方式的CT机,至1974年旋转扫描方式的体部CT机;以及1989年在旋转扫描的基础上采用了滑环技术的螺旋CT;后来的电子束CT或称超速CT相继问世。

CT 机性能在不断提高,检查领域不断拓宽. CT发展前景广阔,并将沿着影像医学所追求的目标——提高显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推确性,微创或无创,操作简便和降低检查费用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CT的组成与功能CT由扫描部分、计算机部分、操作台、显示与记录系统等组成。

CT

CT

CTCT一、医学中的CT全称: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1971年,英国科学家汉斯菲尔德成功地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诊病机,定名为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机。

这种机器由X光断层扫描装置、微型电子计算机和电视显示装置组成,可以对人体各部进行检查,发现病灶。

他和一位神经放射诊断学家一起,第一次为人体进行检查的对象是个怀疑患了脑瘤的妇女,结果在荧光屏上不仅现出了脑瘤的位置,甚至连形状和大小都清晰地显示出来,这一成功宣告了一个新技术的诞生。

CT机投入到临床以后,以它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多层次等优越性,发挥了有别于传统X线检查的巨大作用。

二、宝石的重量单位(克拉)克拉,或称卡、卡拉,从1907年国际商定为宝石计量单位开始沿用至今。

是珠玉、钻石等宝石的质量单位,和贵金属的纯度[2]比例。

1. (钻石等的重量单位)克拉(=200毫克),1克拉=0.2g2. (金子的纯度单位)开,百分比纯度为24开,如果18开,纯度是18/24=75%三、游戏中的CT赫赫有名的游戏cs中的警的别称Counter-Terrorist,反恐力量或反恐人员四、电力系统中的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CT即:current transformer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电流互感器),它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五、建筑水电安装①管路敷设标注方法CT指电缆桥架②导线敷设部位:CT指电缆桥架敷设六、十字绣布CT的说明十字绣布是以“CT”为单位的。

指的是每平方英寸里所包含的格子数七、美剧《熟女镇》(Cougar Town)什么是CT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 线束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每次扫描过程中由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后的衰减X线信息,再由快速模/数(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经电子计算机高速计算,得出该层面各点的X线吸收系数值,用这些数据组成图像的矩阵。

计算机断层扫描法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法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法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法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采用X射线技术来获得层析图像,并对其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广泛用于检查起源在骨骼、软组织和大血管系统内的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原理是一种拉伸方式,具体来说是通过一条X射线的宽度横向扫描来检测病变部位,这些X射线可以通过软组织、血管和骨骼准确地捕捉到病变所在的位置。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条或多条横向X射线对特定区域进行扫描,以获得一组横向和纵向层析图像,并将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三维图像,使医生能够仔细检查病变部位,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CT有许多种运用,其中一种是外科手术的定位,可以准确识别病变的位置,使外科手术能更准确、更有效率地完成。

另外,CT也可用于肿瘤检测,不仅可以检测肿瘤的大小、形状、变化趋势,也可以用来确定肿瘤是否早期发现,以便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危害。

CT技术具有准确性、清晰度、快速性和准确性等优点,可以充分发挥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也可以配合其它影像检查,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以便及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是英语缩写,可以表示的意思有:宝石的重量单位克拉、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凝血时间、电力系统中的电流互感器、建筑水电安装、十字绣布、分辨率等。

化学试剂1.邻苯二酚的缩写,分子式C6H6O22.建筑CT3.宝石的重量单位克拉[1](符号:CT)1克拉=0.2克(200毫克)克拉作为宝石的计量单位,在现行的国际标准中作为法定的计量单位它的换算公式为:1克拉=200毫克=0.2克。

古到今,在长达几百年的世界宝石贸易中,各国的珠宝商们都已习惯用克拉作为称量的标准。

克拉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文,它是根据地中海东岸的一种树的名字翻译过来的。

在人们没有精密的天平以前,便一直用这种很均匀而又不容易得到的树种子作为称宝石的砝码,1粒种子1克拉,1颗宝石与多少粒种子的重量相等就有多少克拉。

随着世界上精密天平的发明和使用,各国纷纷把克拉定义为标准重量。

最初克拉的重量在各国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将210毫克定为1克拉,也有的以180毫克为1克拉,而英、法等国家规定1克拉是205毫克。

后来,为了便于公式换算,在1907年将1克拉改定为200毫克,因此被人们称为公制克拉。

克拉的数值是确定一颗宝石价值多少的重要的因素。

所以说,如果宝石的克拉值越高,它的价值就越大。

在1905年的南非发现了一颗钻石,这是人类在世界上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的一颗钻石。

在中国目前保存的最大的一颗钻石于1977年发现于山东,名叫常林钻石,现在被作为国宝收藏在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钻石重量以克拉(又称卡)计算。

1克拉=200毫克=0.2克。

一克拉分为一百份,每一份称为一分。

0.75克拉又称75分,0.02克拉为2分。

在其他条件近似的情况下,随着钻石的增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长;重量相同的钻石,会因色泽,净度,切工的不同而价值相差甚远。

计算机断层扫描英文全称:Computed Tomography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被测物体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获得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方式。

该扫描方式是通过单一轴面的射线穿透被测物体,根据被测物体各部分对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由计算机采集透过射线并通过三维重构成像。

分类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CT)以及γ射线CT(γ-CT)。

用途CT的主要用途如下:1.医学检测:自从CT被发明后,CT已经变成一个医学影像重要的工具,虽然价格昂贵,医用X-CT至今依然是诊断多种疾病的黄金准则。

2.工业检测: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CT在无损检测和逆向工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3.安保检测。

4.航空运输、运输港湾,大型货物集装箱案件装置。

优点及危害首先,计算机断层扫描为我们提供被测物品的完整三维信息;第二,由于电脑断层的高分辨率,不同物体对射线的吸收和透过率不同,即使是小于1%的密度差异也可以区分出来;第三,由于断层成像技术提供三维图像,依需要不同,可以看到轴切面,冠状面,矢切面的影像。

除此之外,任意切面的图像均可通过插值技术产生。

这给医学诊断、工业检测和科研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CT扫描带来的危害也必须引起重视。

CT主要的危害来自于射线源,高能射线源能对人体组织及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即使是医用的X射线CT,多次的累积使用,X射线依然会对患者被照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

断层扫描技术英文全称: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 technique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

CT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CT机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发明史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

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

于是,美国与英国的科学家开始了寻找一种新的东西来弥补用X线技术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

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 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967年,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费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

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

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

1971年9月,亨斯费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

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

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

这次试验非常成功。

1972年4月,亨斯费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

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

因此,亨斯费尔德和科马克共同获取197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而今,CT已广泛运用于医疗诊断上。

CT原理成像原理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voxel)。

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digital matrix),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

经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analog converter)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像素(pixel),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

所以,CT图像是重建图像。

每个体素的X 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

设备组成CT设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1.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2.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3.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照相机将图像摄下。

探测器从原始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多达4800个。

扫描方式也从平移/旋转、旋转/旋转、旋转/固定,发展到新近开发的螺旋CT扫描(spiral CT scan)。

计算机容量大、运算快,可达到立即重建图像。

由于扫描时间短,可避免运动产生的伪影,例如,呼吸运动的干扰,可提高图像质量;层面是连续的,所以不致于漏掉病变,而且可行三维重建,注射造影剂作血管造影可得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

超高速CT扫描所用扫描方式与前者完全不同。

扫描时间可短到40ms以下,每秒可获得多帧图像。

由于扫描时间很短,可摄得电影图像,能避免运动所造成的伪影,因此,适用于心血管造影检查以及小儿和急性创伤等不能很好的合作的患者检查。

图像特点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

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

不同CT装置所得图像的像素大小及数目不同。

大小可以是1.0×1.0mm,0.5×0.5mm不等;数目可以是256×256,即65536个,或512×512,即262144个不等。

显然,像素越小,数目越多,构成图像越细致,即空间分辨力(spatial resolution)高。

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不如X线图像高。

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 线的吸收程度。

因此,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含气体多的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

但是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高,即有高的密度分辨力(density resolutiln)。

因此,人体软组织的密度差别虽小,吸收系数虽多接近于水,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

这是CT的突出优点。

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

x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如高密度和低密度,但没有量的概念。

CT图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

实际工作中,不用吸收系数,而换算成CT值,用CT值说明密度。

单位为Hu(Hounsfield unit)。

水的吸收系数为10,CT值定为0Hu,人体中密度最高的骨皮质吸收系数最高,CT值CT图像1定为+1000Hu,而空气密度最低,定为-1000Hu。

人体中密度不同和各种组织的CT值则居于-1000Hu到+1000Hu的2000个分度之间。

CT图像是层面图像,常用的是横断面。

为了显示整个器官,需要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

通过CT设备上图像的重建程序的使用,还可重建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层面图像,可以多角度查看器官和病变的关系。

检查技术分平扫(plain CT scan)、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ment,CE)和造影扫描。

(一)平扫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

一般都是先作平扫。

(二)造影增强扫描是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如60%~76%泛影葡胺60ml后再行扫描的方法。

血内碘浓度增高后,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

方法分团注法、静滴法和静注与静滴法几种。

(三)造影扫描是先作器官或结构的造影,然后再行扫描的方法。

例如向脑池内注入碘曲仑8~10ml或注入空气4~6ml进行脑池造影再行扫描,称之为脑池造影CT扫描,可清楚显示脑池及其中的小肿瘤。

临床应用CT诊断由于它的特殊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CT设备比较昂贵,检查费用偏高,某些部位的检查,诊断价值,尤其是定性诊断,还有一定限度,所以不宜将CT 检查视为常规诊断手段,应在了解其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应用。

特点及优势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应用普遍。

对颅内肿瘤、CT图像2脓肿与肉芽肿、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与脑损伤、脑梗塞与脑出血以及椎管内肿瘤与椎间盘脱出等病诊断效果好,诊断较为可靠。

因此,脑的X线造影除脑血管造影仍用以诊断颅内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脑血管闭塞以及了解脑瘤的供血动脉以外,其他如气脑、脑室造影等均已少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