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特色的维护、弘扬、完善和塑造-王建国
对城市风貌特色人为缺失的思考
中国勘 察设计 ,0 7 3 :51 . 2 0 ( ) 1—7
[0 德 国联邦 自然保 护局 . 观规 划在德 国: 实的 问题与 法 1] 景 现
律的解决 [] 中国勘 察设计 ,0 73 :— . J. 2 0 ( )59
[ ] 德 国 莱布 尼 兹 汉 诺 威 大 学 景 观 规 划 系主 任 , 国联 邦 环 保 9 德 和 交通 政 策 顾 问 . 观 规 划 在 德 国 的 目标 方 法 和 实 施 [ ] 景 J.
对 城 市风 貌 特 色 人 为缺 失 的 思考
龙 彬 张 峰
摘 要 : 当前 国 内城 市 风 貌 特 色 人 为 缺 失 的 原 因进 行 了分 析 , 内外 两 方 面 进 行 了论 述 , 对 从 并提 出 了符 合 时代 特 征 的城 市风 貌特 色 构 建 模 式 , 时证 实 了注 重 城 市 历 史 文脉 和 地 域 文 化 的 必 要 性 。 同
-
4 积 历史 淀h 城 4 然 件l 独 自条 一 市 4 形 一 -空间 态 的 特
-
余, 却发现 当我们去 追 寻曾经 熟悉 的城 市痕迹 时 , 已然消失 殆 竞 尽; 那些 具有 本土 文化气 息 的城 市风 貌荡然 无存 。可笑 的是 , 当 同一城 市的风貌 让 人不 再熟 悉 , 同城市 的 风貌 却让 人 熟悉 起 不 来 。我们城市发展 的管理者们在 “ 代化” 现 的名 义驱 动下 , 以急于 求成 的盲 目心态完成 了对 城市 原有 风貌 、 肌理 和形 象 的破坏 ; 完 成 了不顾地域文化差异 , 仅仅是浮躁 的“ 复制 ” 粘贴 ” 的城市形 “ 式 象 的颠覆 。照此速 度发 展下去 , 个世纪 之后 , 半 众多 的城市将 会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形象提升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形象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实现城市形象的提升成为了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首先体现在其合理的规划布局上。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分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使其分布合理,避免相互干扰。
同时,要注重交通规划,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例如,通过建设地铁、公交专用道等公共交通设施,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此外,还要预留足够的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
这包括水、电、气、暖等供应系统的稳定可靠,以及通信网络的高速覆盖。
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也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布局应合理,教学设施要先进,为培养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
医疗机构要具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保障居民的健康。
同时,城市的排水、排污系统要畅通,避免内涝和环境污染。
城市建筑是城市形象的直观体现。
建筑的风格应与城市的文化特色相融合,避免千城一面。
在保留历史建筑的基础上,新建建筑要注重设计感和创新性。
例如,一些城市在新区建设中,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同时融入了本地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而且,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也至关重要,要严格遵守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
加大绿化力度,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打造生态公园和绿化带。
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破坏。
通过这些措施,营造一个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城市的文化内涵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挖掘和保护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遗址等,让城市的历史记忆得以传承。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管控研究
. A出l现l重R方i案g缺ht要s素、R城es市e设r计ve要d素.难以
有效落实等问题,导致城市设计实施效 果不佳,因此提高城市设计的管控效能 对城市设计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综述
1.1城市设计实施相关研究 美国学者瓦克·乔治 (GeorgeRV)
提出了“二次订单”理论,他认为城市设 计不是设计出具体的对象,而是通过设 计目标、设计策略、设计导则等一系列手 段实现对城市环境的有效控制[2]。新加坡 的城市设计导则融入开发控制的规定 中,并将开发控制与设计控制一体化,提 高城市设计实施效率[3]。
安徽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7359(2020)03-0024-02 DOI:10.16330/ki.1007-7359.2020.03.010
城市设计自 20世纪 80年代引入我 国后,在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城市风貌塑 造、土地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 越来越受到政府、开发商、公众的重视。 在我国城市设计走向精细化管控的新阶 段,城市设计由二维管控为主转向三维 管控为主,弥补控规偏重“二维管控”的 不足[1]。但在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仍然
键点的沉降数据和位移云图,如图 8、图 9。
由图 9可以看出: 注浆区拱顶两侧的沉降曲线表现 为随着开挖工况的进行,沉降值先增加 后表现为平缓的状态; 沉降的最大值为 5.18mm,最大 值的节点 6位于注浆区上拱顶的左侧靠 前的位置; 沉降值后期表现为平缓的原因是 由于在施工的后期泥浆固结强度达到最 大,能够有效的支撑土体的沉降,使之能 够达到平坦的沉降,并且能够满足施工 设计要求。
城市规划与文化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塑造城市品质
城市规划与文化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塑造城市品质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建设的组织、布局和设计,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等综合目标的过程。
而文化保护是指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和利用的过程。
城市规划与文化保护相辅相成,二者结合可以塑造城市品质,传承城市文脉。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品质的影响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品质。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城市的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和平衡发展。
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生活品质。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道路布局和交通设施建设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此外,城市规划还包括绿地规划、建筑设计、产业布局等方面,这些都与城市的生活品质密切相关。
二、文化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城市文脉是指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
城市文脉是城市的灵魂和独特之处,它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文化保护是对城市文脉的传承和保护,使之不被破坏和丢失。
文化保护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例如修缮古建筑、整治历史街区、保护文化遗产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护和修复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氛围。
同时,文化保护还可以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使人们能够感知和理解城市的历史,加深对城市的认同感和情感纽带。
三、城市规划与文化保护的结合城市规划和文化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结合可以塑造城市的品质。
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保护的需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承城市文脉。
同时,文化保护也需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使之合理布局和有机融入城市空间。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设置文化保护区或历史文化街区的方式,将文化保护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
文化保护区可以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打造具有独特风貌和文化内涵的地区,吸引游客和居民前来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
城镇建筑风貌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措施
城镇建筑风貌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措施在当今社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城镇的建筑风貌逐渐失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彰显城镇建筑风貌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了当务之急。
要在城镇规划设计中加强对中华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
要求城镇规划设计应当尊重并继承中华传统建筑风格,结合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建筑风貌。
在城镇建设中,要鼓励绿色生态建筑和仿古建筑,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建筑技艺和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提倡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节约能源环保理念。
通过规划管理,引导城镇建筑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风貌,建立起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建筑形象。
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教育和培训。
通过加强学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培训,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建筑的了解和欣赏,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建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建筑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可以设立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研究院,开展中华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推动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加强对中华传统建筑技艺和材料的保护和传承。
鼓励开展中华传统建筑技艺的传统匠人传承工作,培养一批批中华传统建筑技艺传承人,推动中华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要加强对中华传统建筑材料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鼓励使用当地的传统建筑材料,推广中华传统建筑的绿色生态建筑理念,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建筑的材料文化。
要加强对中华传统建筑风貌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举办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展览、传统建筑文化节等活动,推广中华传统建筑风貌,增加公众对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在城镇建筑宣传中,要强调中华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引导公众尊重和保护中华传统建筑风貌,营造尊重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彰显城镇建筑风貌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促进城镇建筑风貌的多样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与发展。
也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大连庄河市总体城市设计的规划实践
的整体城 市设 计意 向 , 宏 观整 体设 计策 略 、 从 中观 系统导 则 与微
墨一
圈 1 遗 产 的低 端 利 用
观重点地段 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完 整 的设计 控制 与引导 , 以实 现和
强化城市 意象的表达 。
4 高度 控制 : ) 目前庄河城 区高度 形态控制 的较好 。未来 整体 高度布局缺乏统一 规划 与引导 , 别是 临 山滨 水 、 特 重要 景观 通廊
大连庄河 市总体 城市设计 的规划实践
刘 冰
摘 要: 通过 对大连庄 河市总体城 市设计 的解读 , 出大尺度城 市设计 的技 术方法和设计策略 , 提 从宏 观、 中观 与微观 三个
层 面进行 系统完整的设计控制与 引导 , 为下一阶段 的控规 和城 市设计的编制 工作提供 空间上 的指 引。 并
,
,
,
造具有鲜明文化印记的城市空间。
分 析 , 区域 的大 结构 出发 , 从 划分 成 六个 主要 的功 能特 色组 团。
造丰富多彩的岸线形式和滨海体验 充分 彰显 “ 山水 同城 , 和谐 共
, 。
策 略 5 强化功能分 区: : 通过对庄河 未来城市发展方 向的研 究 筑 , , 的城市特性
收 稿 日期 :0 10 -7 2 1 -52
策 略 1 塑造开放空 间 : : 充分延 续 和保 持 庄河 “ 山一海一河一 城” 自然生态格局的完整性和厉 J 突出山水城市的风貌特色。 的 狈l . 陛,
全力打造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 市长城市建设动员会讲话材料
全力打造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市长城市建设动员会讲话材料(年月日)刚才,夏书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城市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操作性。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加以落实。
下面,我就贯彻夏书记讲话,建设精美宁城,讲四点意见:一、形成“多规合一”的城市规划发展蓝图规划是龙头,规划水平决定城市发展水平。
推进“多规合一”,能够统筹各项规划,促进相互衔接,使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建设建筑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实现布局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和损失浪费的最小化。
(一)强化战略规划引领。
近年来,我市的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先后成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重要成员,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宁镇扬同城化的重要城市,以及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中等城市。
特别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下发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明确了我市“四基地、一中心、两城市”的总定位,即: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物流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创意生活休闲中心,成为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
可以说,这就是宁城的发展战略,是总纲。
今后,城市发展、产业布局、人口结构等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纲,不断强化战略规划的宏观引领作用。
(二)形成空间规划约束。
最近从省国土厅了解到,从现在起,土地供应模式将由过去的需求满足型向供给结构型转变,重点是“控制总量、减少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提升质量”。
这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就是要从过去的大拆大建转向合理、有序、集约、节约发展。
为此,要坚持“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空间、城市总体规划谋划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规模、生态红线控制生态空间”的原则,按照我市“十三五”规划研究确定的“开”字型生产力布局,构建沿长江、沿沪宁线、沿运河、沿扬马线(规划)四条发展带,明确不同类型城市功能定位,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促进“精明增长”、建设“紧凑城市”。
城市公共空间中街道空间的构筑
城市公共空间中街道空间的构筑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最公有化的空间之一。
一般的街道不仅有行人来往,而且还有车辆通行,街道不同于公路,它是城市中富有人情味的活动场所之一,它具有空间的层次感和文化性。
但是,快速发展的城市道路系统正改变着人们的活动行为和活动场所。
很多具有多元化意义的空间开始消失。
本文试图通过人在空间中的意义,及环境观和生态观来探讨城市的街道空间。
标签:街道空间;地域;文化;空间重塑当人们进入一个城市后,最先摄入眼帘的是一系列大小的城市空间,如街道、广场、建筑群等。
不同的空间型式和各种空间的有机结合使人们形成了对城市的印象。
城市空间具有强烈的精神功能和艺术性,它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
美丽动人的城市空间景观永远在振奋人们的情绪,抚慰着人们的心灵,它们往往激发起人们对自己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城市空间环境所应具有的精神功能也有所追求。
一、城市街道空间概述1、城市街道空间的概念。
街道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由各种建筑实体以多种形式围合而成。
不同尺度的建筑实体、不同的围合方式,形成的街道在人们的视觉感受、景观构成、乃至整个城市形态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城市街道空间的特征。
城市街道是交通功能与生活功能相结合的场所。
它对城市空间艺术效果影响很大。
人们观赏城市空间,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街道来进行的。
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和特征、深刻诠释了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可以说,街道是城市中最富有特色,最吸引人的空间环境。
3、城市街道空间的演变历程。
街道作为城市肌体的脉络,早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其发展演化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年代。
各国城市发展的初期和中期,街道空间都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当时的街道空间参照人的尺度。
街道功能单一,只满足人们的基本的通行行为,街道的形成基本是遵循自然地形,依势而成,形成了许多富有韵味的城市街道空间。
中国建国时期的城市环境改善与城市美化
中国建国时期的城市环境改善与城市美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其中包括城市环境改善与城市美化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城市改善的必要性、政府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改善的必要性城市改善在建国初期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
第一,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整体形象和发展。
然而,在解放前的战争和长期动荡中,中国的城市环境饱受破坏,建设亟待加强。
第二,城市的改善与国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改善城市环境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
二、政府相关政策和措施建国初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城市环境和美化城市。
首先,制定了《城市建行法》,加强了城市规划管理,提高了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通过发展工业和农业,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为城市改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政府还注重保护文化和历史遗产,修复和保护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城市改善效果中国建国时期的城市环境改善和美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许多城市的道路、建筑和公共设施得到了改善和提升,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新气息。
其次,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城市改善使得人们享受到了更好的住房、交通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提高了幸福感和满意度。
此外,城市美化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总结起来,中国建国时期的城市环境改善与城市美化是政府重视的重要任务。
通过政府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中国的城市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改善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改善城市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古镇遗韵——四川磨西古镇风貌整治规划与设计
游 客 在 古 镇 停 留 时 间较 少 , 古镇 只 是 成 为 餐 饮 住 宿 基 地 , 而其 本 身 的 历 史 文化 和 民 族特 色 尚 未 得 到 体 现 , 古 镇 业 态 结 构 有
待调整。
神秘 面纱被 揭开 , 吸 引着 全 世 界 游 客 的 到来 。 磨 西 镇 作 为 海
螺沟 风景 区的旅游集散 中心 , 承担着 重要 的旅游服务 与配套 功能 , 但 近 年 来 发 展 建 设 中缺 乏 规 划 控 制 与 管 理 , 古 镇 规 划 失 调、 业态失衡、 风貌混乱 , 核 心区保护失力 , 给 海 螺 沟 景 区 的服
2 . 骨 架 交 通 已趋 成 形 , 东 西 向联 系 不足 贡 嘎 大 道 和 海 螺 沟 大 道 形 成 的 南 北 向 主 干 交 通 已趋 成 形, 但 东 西 向缺 乏 交 通 组 织 联 系 , 新 老 街 区、 功 能 板 块 之 间 的 联 系 与 过 渡 存 在 着 不 合理 性 , 老街、 民俗街人 车混行 , 缺 乏 管 理 控 制 。 对 磨 西 古 镇 的发 展 带 来 诸 多 问题 。 3 . 对历 史 文 化遗 存 保 护 力 度 不 够 , 多元 文化 荟 萃 控规控 制的相 关指标没 有严格予 以实施 , 主 要 体 现 在 对 古镇 的 高 度 和 风 貌 的 控 制 方面 。 缺 乏保护规划意识 , 没 有 编 制 过 专 门 的 保护 规 划 , 应 该 从
史 建筑和传 统风 貌建筑正 面I I 缶 逐步损 毁的危 险, 亟 待 对 其 按 传 统 风 貌 的 元 素 进 行抢 救 式 整 修 。
5
五、 结 语
城 市 中 轴 线 是 城 市 发 展 到 一定 规 模 的产 物 , 打造有秩序 、
传承运河“源”文化 重构山水昌平的城市设计
传承运河“源”文化重构山水昌平的城市设计朱颖;张达志;刘玉峰;乔崎【期刊名称】《城市住宅》【年(卷),期】2017(024)012【总页数】5页(P22-26)【作者】朱颖;张达志;刘玉峰;乔崎【作者单位】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启了中国跨域线性遗产保护的国际视角。
2017年7月初,北京市在推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工作调研时强调,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
北京市昌平区“白浮泉—龙山”区域城市设计重点研究了白浮泉“起”“源”点及龙山的历史文化渊源(见图1)。
“白浮泉—龙山”区域位于昌平区化庄片区范围内,东与新城区隔水相望,西与昌平科技园毗邻,南与沙河相连,北与昌平老城区相依,作为昌平区通往北京主城区的重要门户,片区发展建设对挖掘历史文脉、传承运河“源”文化、重构文化昌平及山水昌平有重要作用。
1 文化侧重型城市设计理论1.1 城市设计从功能空间引导型转为文化侧重型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 Urban Design ),1960年,哈佛大学开设研究生城市设计学位课,从此城市设计作为独立学科从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中划分出来。
《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而在形体方面所做的构思”。
城市设计早期信奉“物质空间决定论”(Physical Determinsm),即对较大范围内的城市形态进行三维形体控制。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城市规划·园林卷)》对城市设计有如下表述:“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建设中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进行研究和设计”。
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保护历史遗迹与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保护历史遗迹与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文明的象征,是城市居民生活的载体。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平衡城市的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保留历史遗迹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风貌的保护;而在城市的形象塑造中,更需要将历史遗迹融入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兼具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特色。
本文将分析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保护的关系,探讨历史遗迹如何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
一、历史遗迹与城市风貌保护历史遗迹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它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时代记忆。
保护历史遗迹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更是对城市风貌的保护和传承。
城市中的历史遗迹可以是古代建筑、古老街区、文物古迹等,它们作为城市的历史见证,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历史遗迹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方面,要加强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历史遗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历史遗迹与城市的融合,使得历史遗迹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为城市的风貌增添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历史遗迹与城市形象塑造历史遗迹是城市的独特标志和文化符号,它们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城市的形象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如何将历史遗迹融入城市发展,使得城市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特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历史遗迹融入城市发展的脉络中,使得历史遗迹成为城市的景观和特色,为城市的形象注入独特的文化气息。
同时,要注重历史遗迹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与统一,确保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影响历史遗迹的风貌和特色。
三、建设和保护并重,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共赢城市建设与历史遗迹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注重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在城市建设中兼顾历史遗迹的保护,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共赢。
以特色空间为引导的旧城街道更新改造研究——以沈阳枫杨路街道更新规划为例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前言旧城改造是当代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旧城改造为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城市旧区经常是各种城市问题与冲突的交汇点,牵涉到城市社会稳定与社会平等问题,旧城的更新既包括对实体的改造,如建筑物、道路、市政设施、绿化等;也包含了对城市软环境的改造和延续,如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城市活力、社区邻里氛围等。
可以说,城市更新的目标是解决城市旧街区发展中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从而推动城市整体的变革与发展。
当今的城市旧街区更新的方式基本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综合整治及功能改变三种方式。
“推倒重建”的方式,不仅开发成本极高,而且这种方式仅是改善地区的物质环境,对街道机理、历史、文化精神的考虑远远不足,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枫杨路街道更新改造规划中不仅要考虑盘活城市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循环再利用,满足各项建设对用地的需求,还要注重延续街区文脉、恢复城市活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面貌。
1枫杨路街道的特色挖掘1.1枫杨路概况枫杨路位于沈阳市南部,苏家屯区老城区中部,东连牡丹街,西接沈大高速公路,全长2.95公里。
对于苏家屯区,枫杨路是苏家屯火车站接送旅客经过的主要的道路,是苏家屯城区主要的景观展示大道,也是苏家屯城区重要的生活性、商业性道路,在苏家屯区具有重要地位,是展示苏家屯形象的核心平台。
枫杨路街道改造的研究范围西至沈大高速公路,东至牡丹街,南北考虑距红线约70米的用地范围。
其中包括绿化带、沿街建筑、公园及开敞空间。
纵向穿越枫杨路的道路主要有丁香街、桂花街、迎春街、丽花街、海棠街、雪柳街、玫瑰街和牡丹街。
1.2街道现状空间解读枫杨路沿线两侧的建筑功能多样,迎春街以西路段多以行政办公、居住建筑极少量公共建筑为主,住宅底层为商网,道路西侧伴有少量工业建筑。
现状建设零散,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不尽完善。
(完整版)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城市设计概述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大体上,对城市设计的各种看法可分为理论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类。
作为理论形态来理解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而在形体方面做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
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1,工程项目的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有确定的委托业主,有具体的设计任务及预定完成日期,城市设计对这种形体相关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控制。
2,系统设计,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形体。
3,城市或区域设计,包括了多重业主,设计任务有时并不明确。
K·Lynch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
Team10 认为,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
特别强调了城市设计中以人为主题的微观层次。
A·Rapoport从文化人类学和信息论的角度,认为城市设计是作为空间、时间、含义和交往的组织。
作为应用形态来理解的城市设计:在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更见关注内容的现实性、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在现实背景中,这种解释常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机构和社区有关,具有显见的政策取向和工程取向。
J·Barnett指出:城市设计是一种现实生活的问题。
城市形体必须通过一个连续决策过程来塑造,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
Designing Cities without Designing Buildings。
H·Shirvani教授指出,城市设计不仅仅与所谓的城市美容设计相联系,而且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齐康院士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意义通过图形付诸实施的手段。
包含这样几个意义:1离不开城市;2离不开设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塑造城市特质 展现人文之美
塑造城市特质展现人文之美城市的特质是指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性质和特点,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
塑造城市特质可通过展现人文之美来完成。
以下是关于如何塑造城市特质并展现人文之美的一些建议:1.建设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外观。
建筑是城市的城市名片,独特的建筑风格可以帮助城市树立自己的形象和特征。
巴塞罗那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上海的国际都市风格和巴黎的哈尔斯风格等。
通过建设独特的建筑风格,可以塑造城市特质,展现人文之美。
2.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和文化。
历史和文化是城市的瑰宝,也是城市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可以通过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遗址和文化传统,展示城市的独特历史和文化特点,增强城市的个性和魅力。
故宫博物院作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3.培育城市特色产业和品牌。
城市特色产业和品牌是城市的重要支撑和特色,可以帮助城市塑造自己的特质和形象。
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广州的传统手工艺品和上海的金融中心等。
通过培育城市特色产业和品牌,可以展现城市的人文之美和发展活力。
4.举办文化和艺术活动。
文化和艺术是城市人文之美的重要载体,举办文化和艺术活动可以展示城市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音乐会、展览、戏剧表演等。
通过举办文化和艺术活动,可以让居民和游客感受到城市的人文之美,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5.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
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是城市展现人文之美和促进社会交流的重要平台。
城市可以建设图书馆、博物馆、艺术中心和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服务,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文化交流和体验的机会。
上海的文化广场和北京的图书馆。
通过以上措施,城市可以塑造自己独特的特质,展现人文之美。
这将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城市风貌特色的维护、弘扬、完善和塑造
础理论,因此在城市建设中经常被随意诠 释。其实,城市风貌特色总是与人们的建 设发展理念和主导价值观念直接相关的, 同时又与这些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历史维度 相关,所以笔者认为,世界上还是存在相 对公允的特色优劣定 性评价标准的。前些
年,笔者参与了 中国国家地理》选美 中
有 历 史积 淀 ,形 态 延 续 和 有 序 演 进 三 大特 点 。 我 国 城 市风 貌特 色 的维 育 应 善 于 把 握城 市 发展 和建 设 机 遇 , 树 立 城 市 人 工 建 设 和 自然 要 素 的和 谐 观 , 遵 循 总 体调 控 、 分 区 突 出倾 向 、局 部 彰 显 特 色 的 原 则 , 努 力 构 建 多样 统 一 、 和 而 不 同 的 城 市 风 貌 特 色 。
维普资讯
琢圜脚稠
F o U R M
本期主题:城市风貌特色
[ 编者按]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A ̄对 “ ,J 千城一面”的种种不满,意味着要建设风貌特色鲜明的城市已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 F 但
在学术界,有关城市风貌特色 的概念 、评价标准却有待探讨。在实践 中,许 多城 市从 自然地形地貌、资源 、技术、文化、风俗 习惯等方面进行城市风貌特色 的塑造,取得 了可喜 的成绩 。纵观国 内外诸多城市风貌特色突 出的优秀城市, 它们 的一些做法与 经验可供我们进行分析 、总结 与推 广,也可 为城市风貌特色理论的完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
个地 区乃至一座城市的风貌特色的。 世界各国的城市林林 营 ,多姿多彩。
Ee l t , ra au e L n -tn i x t n e Mo p o g a c n n i , d r o t n y d I b n e tr , o g s dn e i e c , rh l i l o t u Orel e l i rU f a g s o c i t y y v uo
城市景观风貌提升规划内涵与框架研究
1 城 市景 观风 貌 的 内涵
往是强有力的部门获胜 , 反而有些 与人 民生活密切 相关 的项 目难
以 城市景观风貌 的概念一 直比较模 糊 , 许 多人 对于城市 景观风 以上马 。缺少从整体层面对项 目进行 紧迫性 和必要性 的评估 , 貌 的认识 见解 并不 相 同。什 么是城 市 景 观风 貌 , 由哪些 要 素组 及对项 目建设计划次序 的安排 。 6 ) 领导 意志 的影 响 , 从 目前 的体制看 , 政府 主管部 门领导 的 成, 必须要在研究前 予 以界定 。关 于城市 风貌 的说 法很 多 , 蔡 晓 难 以避免 的对景 观建设 行动产 生 了很 大 的影响 , 其管 理风 丰等 认为 , 城市风貌是通过 自然景观 和人 造景观体 现 出来 的城 意志 , 专业水平 、 审美水 平 的 高低 , 在 某种 程度 上左 右 了项 目的走 市文化 和城市生活 的环 境特 征。王建 国 、 张继 刚等 l 5 学 者对城 格 、 主管 领导一旦 市风 貌 、 景观风貌特色等也做 了相应的研究 。对 于城 市景观风貌 向。而任期制和频繁 的调动又造成 了项 目的变化 , 带来 新的想法 , 甚至会造成项 目颠覆性 的修 改 , 也会 给景观 而言 , 笔者认为 , 其是指 城市所 展现 出来 的外在 景观 形象 和 内在 更迭 ,
如何塑造城市特色
&).+ 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由建筑物、 广场、 各种车辆、 服装等人工色 彩和天空, 山林等自然色彩组成。 在不同环境下,人们对色彩喜爱和需求是不同的, 如: 在黄土高坡, 人们对绿色充满渴望, 而在严寒的北 方, 人门对鲜明的暖色则颇有好感。城市自然色彩很难 改变, 而人工 色 彩 可 根 据 不 同 地 区 的 环 境 气 候 , 联系人 们的心理感受, 形成人们喜爱的色彩。 总之, 城市特色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不 懈的 努 力 ,只 有 把 人 工 环 境 与 自 然 环 境 有 机 地 结 合 起 来, 才会使城市具有魅力, 更具特色, 更具生命力。
($ 怎样理解城市特色
【豆丁-精品】-基于GIS技术的北固山_云台山滨江城市天际线设计浅析
第10卷第3期2010年9月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110No13Sep.2010文章编号:1673-0453(2010)03-0073-05基于GIS技术的北固山-云台山滨江城市天际线设计浅析史健洁,耿金文,马 强(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01)摘 要:城市天际线是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沉积下来的,是城市凸显自我的重要载体。
作为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整体景观的重要手段需要对城市天际线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引导。
本文采用GIS技术和城市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从历史文化保护、滨江城市岸线设计、城市标志景观建立及视线廊道控制等多角度入手,塑造北固山-云台山滨江沿线富有韵律的城市天际线,以辅助城市设计决策。
关键词:GIS;北固山;云台山;滨江;城市天际线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天际线是城市总体形象和宏观艺术效果的高度概括,它体现了城市的综合功能和文化上的内涵,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
科学地控制和规划城市天际线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滨江是镇江市城市特色,北固山至云台山段是近期城市发展的热点地区。
城市有序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本文尝试将GIS技术和城市设计相结合以辅助城市设计和决策,为城市规划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建议。
一、城市景观的特色与危机(一)城市景观特色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一座天然的山水城市,一面临江,三面环山,大江横陈,山水交辉,构成独特的滨江山水城风貌。
滨江城市风貌是镇江最突出的景观特色。
浩荡奔流的万里长江从镇江北侧擦肩而过,构成主城区的北界。
滨水区最富山水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活力,江、山、城交辉,是城市景观精华所在。
本文选取北固山-云台山段滨水区作为研究对象,该段拥有两山一河一街,历史文化遗存丰厚。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设计浅析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设计浅析摘要: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我国城市建设从以生产要素和投资驱动为特征的资源过度消耗型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创新和财富驱动为特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技术提升型模式,从外延走向内涵。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综合管控的新要求,应对城市设计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内涵进行更多思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一、背景长期以来,城市设计始终游离于法定规划之外,全国各地对城市设计与法定城市规划的融合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总结形成了有价值的经验做法。
2019 年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该意见明确了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框架,作为与原法定城市规划相融合的城市设计将何去何从,已成为业内普遍关心的问题。
二、传统城市设计面临困境2.1城市设计工作边界的局限性城市设计作为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改善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方法,虽然已在宏观大尺度范围进行了大量探索,但目前的规划与设计工作聚焦以城镇建设区为主体对象的空间系统及要素体系构建,一个设计究竟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有无一个相对明确的城市设计大纲的引导是一个关键环节,而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师从事的“城市设计”实践恰恰是在大纲欠缺或大纲的内容尚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他们的实践至多只能算是建筑的外环境设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
2.2 城市设计工作的非法定性长期以来,城市设计是在一种“ 非法定” 规划的状态下运作,不能直接作为指导城乡建设管理的法律依据,不少城市花大量的时间和财力编著的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由于不是法定规划,目前是将城市设计的要求落实在规划条件中,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来实现城市设计的管理意图。
但是,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划条件需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要求,并不支持以城市设计为依据提出规划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风貌特色常伴随着城市建设所使 用的建筑捌料、建造技术、建造方式及审 美文化约定俗成的历史演化,既具有历史 的延续性(公众观念和约定俗成白勺观念), 又具有与时代所契台的与时俱进特性(发 展和创造)。在这一点上,柏林、巴黎、鹿 特丹的城市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参照。
图4南京鸡鸣寺地区景观
展了一系列“挽救”“保护”乃至“夺回” 风貌的行动。有人说,一些欧洲城市直到 现在仍在使用一百年以前的总体规划。欧 洲一些城市在以百年计的时间尺度上的发 展变化可能还不如我国一些城市几年中的 变化大,然而这正是我们深感忧虑和担心 的,我国很多城市在形态结构风貌特色方 面所遭受到的破坏大部分发生在近十多年 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而且远远超过了以
3.3诉诸视觉的地标性建筑和环境对 城市特色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柏林重建经过反复争执讨论而形 成的认识。当时些建筑师坚持认为,如 果重建所有的法则都要屈从于传统美学, 并用一种尺度来简单对待,那么整个城市 作为整体将没有任何标识性的环境可言, 而单独的建筑工程也具有相当的社会价 值。这认识深刻影响了柏林重建所采取 的城市设计策略,这也是直接导致柏林今 天成为建筑“朝圣之地”的根本原因。当 然,在此过程中,遴选高水准的建筑师参 与设计是决定性的。否mI这将成为—把双 刃剑,导致像我国一些城市那样的“胡乱 标志”的结果。
2.3有序演进
“有序演进”来自对城市的发展本质 上是“动态、生长和变化?’特I生的认识。这 里有个‘彤】j及’和“消陂’的关系问题。“消 极”的做法常常表现在对确定的风貌特色 构成要素,如山川形势、文物建筑的性质
特的一面, 特别是德国
设的高潮, 和部委办公
认定、相应的紫线划定和确定排他性的保 护措施方面。笔者认为,这些工作固然非
能九一般将街道周边的建筑高度 城市根据人的体力极限和当时的消 筑过于突出的情况。由于欧洲的很 同时他们也认为,必须要避免出现 概念并倡导将其作为城市设计的准 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批判性重 形态理所当然地应保留欧洲现有的 中,欧洲一些学者认为,柏林
市设计策略的选择有很大联 ,城市发展模式和风貌特色塑 设理念与风貌特色关系的认 的讨论,可以加深我们对当今 独特的个l生?笔者认为,透过 下能否根据自己独特的历史传 失和建筑文化的失落,城市在 林重建会不会导致原有城市风 就是,在一个受到全球化影响 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而其中 柏林城市风貌特色将走向何 史如何在断裂后再次走向延 。这时,城市该怎么重建?柏 建筑等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建设 政府办公楼、大量相关的使馆 迁都后进一步掀起了大规模建 即城市产生了重建的巨大需求。 ,柏林的发展又呈现出独
引证文献(4条)
1.龙彬.张峰 对城市风貌特色人为缺失的思考[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10(1) 2.周波 关于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 3.钟宜根.葛幼松.张旭 城镇景观风貌规划模式探讨[期刊论文]-小城镇建设 2009(6) 4.陈玉.唐璞山.付朝华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东南亚城市风貌[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8(11)
的核心问题 的时代,柏 貌特色的消 这样的背景 统保留自身
克在谈到建筑的时代I生问题时曾.1兑过,古典
对柏林重建
的(城市建筑)常常与“永断口静止”相关, 羔 的断裂 特征十分显著。
城市发展建
现代的(城市建两 筑)常常与“改德 变和移动”相 统识一 。实际上 后
关,而还有一种自发的(城市建筑)则与人
造问题与城
往政治l棹件的负面影响。“文革”在对文
化传统的认识上发生历史l生倒退,虽然许 多文物建筑在“破四旧”中惨遭罹难,但 城市原有的格局和形态仍然被保持下来 了。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城市形态格局的 重要性,积极挖掘“形态延续”中隐含的 城市历史要素,就还有希望成就或者维持 住一些城市依稀还在、硕果仅存的风貌特 色。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hs200708001.asp建筑师,1990,(37):卜9. [3]王建国城市生态要素与域市整体空间特色的
形成和塑造口]建筑学报,1999,(g)12—20
[作者简介] 王建国,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币,东南大学建筑 学院院长、建筑系主任。
[收稿日期]2007 07 02
的主要内容 林城市的历
常重要,但却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城市 风貌特色是会随时代发展演进的,“历史积
续?未来的 方?这些成
淀”和“形态延续”的特点决定了城市风 貌特色与传统、历史相关的一面,但城市 风貌也有与今天和未来相关的一面,这也 是笔者想借这篇短文多谈一点的问题。
Team 10成员、荷兰著名建制币凡·艾
万方数据
2007年筻08期第23卷
9
城市风貌特色的维护、弘扬、完善和塑造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王建国, Wang Jianguo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规划师 PLANNERS 2007,23(8) 4次
参考文献(3条) 1.王建国 城市生态要素与城市整体空间特色的形成和塑造 1999(09) 2.王建国 筚路篮缕,乱中寻序--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 1990(37) 3.Rene Kural Trace of New Cityscapes,Metropolis on the Verge of the 21st Century 1997
3.6善于}毗斟或市发展和建设机遇 善于把握些特定的城市发展和建设
机遇,如政治性、文化畦和经济发展的重 大决策,使其成为城市风貌特色“维护、 弘扬、完善和塑造”的‘‘催化剂”。这是许 多城市在城市风貌塑造和优化改善方面取 得成效的重要原因。文中论及的因两德统
而引发的柏林波茨坦广场、政府区及使 馆区建设就是柏林首都重建最明显的“催 化剂”;北京奥运场馆及系列国家重大工 程项目的建设也加快了城市风貌多元性和 异质眭的进程,为北京城市发展的继往丹 来增加了新的活力,只是引真重选址,把 握尺度、形态和格局,切不可在风貌特色 条件比较脆弱的历史街区贸然行事。
总之,任何座城市的风貌特色价值 总是在历史发展中有序演进并逐渐完善 的,每代人都有可能、也有能力去适宜 地干预这—过程,从而做出应有的贡献。圈
[参考文献]
[1]Re舱Kur01口Trace of New C]讨scaDes, Hetr0D0]]s 0n the Verge 0f the 21st Century[H]The R。ya]0amsn Acadew of F]ne Arts Sch00] 0f Arch]tecture Pub]]shes,1997
周边河道的步行关系。当然这一方面的教 训也很多,稍有不慎就会酿成难以挽回的 结果。
图7用金属、玻璃和自然重新诠释的巴黎街 区——努威尔设计的伯朗利博物馆
图8以材料和色彩异质性介八的伯朗利博物 馆为高度同质的巴黎历史街区平添几分活力
天的罗马样,可胡划『]与其“失之交臂”。 但是,我们必须直面现实,除了罗马,世 界上还有柏林、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 这些城市所表达出来的“多样而统”也 是城市风貌的种特色。统是在定范 围内来讨论的问题(如历史地段、具有形态 和历史连续生的城区等),它并不总是风貌 特色表达的前提。像巴黎、柏林、上海这 样的大都市所要表达的城市风貌特色通常 是以自身的历史文化为基础,以吸收多元 文化的丰富性为特征的,即使是北京表达 自勺也不可能都是传统尺度上的城市形态。 如历史上巴黎就曾建造过批标志性新建 筑,有的还是具有开启建筑发展潮流意义 的先锋之作,如近年的卢佛宫大金宇塔、拉 维莱特公园、努威尔的伯朗利博物馆等。 新老建筑之间虽有明显的时间梯度印痕, 但由于建筑尺度和城市设计层面上的街廓 单元控制得较好,所以还是给人一种丰富 多样、统一而有变化、有序而多元的整体
3.5树立城市^工建设和自然要素的 }口谐观
文化的多元、形态的多样和多姿叵】然 是城市风貌特色所要表达的重要方面,但 城市人工建设和自然要素的和谐关系更加 重要。由于自然要素条件的相对确定生和 静止生所以自然要素条件应该成为人工 建设首先要考虑呼应和协调的对象,建设 往往更需要高度的自觉,如北京和南京近 年在占城水系修复和整治方面就做得非常 成功;柏林波茨坦广场最后确定的城市设 计方案也很好地考虑了与提姆加藤公园和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的自然环境背景融合获得其地位和价值, 从而“把适宜于国家首都的尊严和花园城 市的魅力调和在一起”。
同的看法,如李伯斯金和库哈斯就 都在关注它的重建。也有很多人提 特殊性使世界上很多规划师、
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城市的肌理很 m以下,屋脊的高度限定在30 者们认为新建建筑的高度仍然要限 m~22
则,但 个体建 多历史
城市所拥有的类似的、相对完整统一的城 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特色,到经历战争
防扑救 控制在 8层楼以下,即20
m。因此, 这些学 定在22
m以下, 好地保 存下去。柏林的
建筑师 出了不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感。把握好“尺度…均衡”和“创新性”
的关系是巴黎城市建设的突出特点(图6~ 图8)。
们的“场所和方言”(即地方1虫相关。对一 座城市风貌特色的讨论大体上都是围绕过
系。 在讨论
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就如何进行处置和 协调,以及如何塑造而展开的。
的历史 风貌。
以柏林为例,由于受到特殊的发展历
建”的
史和政治事件的影响,20世纪的柏林城市 特色就曾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变。这个 变化就是:柏林从二战前与今天许多欧洲
有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城市风 貌特色的塑造可以通过规划立法的方式来 贯彻“形态延续”的理念,如美国规划师 格里芬为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所做的城市 规划设计,就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段中 得以连续贯彻,并保证了最初设想的城市 风貌特色得以实现。虽然格里芬的城市规 划设计在平面上非常具有纪念性,但却巧 妙地融合了堪培拉城特定的地形地貌。他 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山峦冈丘和水面, 规划了三条轴线并形成对景,疏密相间的 建筑物不以高度和尺度取胜,而是与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