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京剧第一集《定军山·溯源》解说词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特点
323艺术文化交流2013年07月下半月刊在近几年的电视屏幕上,诸多形式的电视节目百花争艳。
从《舌尖上中国》红遍中国后,电视纪录片渐渐成为大众街头小巷热议的话题。
电视纪录片也渐渐培养了一群忠实的受众。
与此同时,广大编创人员则以一种审美视角和理性的目光观察生活,不断推出具有思想品格和审美价值的纪录片,如纪录片《京剧》。
这些精品不仅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好评,而且已经走向世界,赢得了荣誉,引起了巨大反响。
这表明,我国纪录片的水准已日趋成熟。
一、定义界定(一)电视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是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
它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的记录社会生活,客观的反应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二)解说词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言因素约定俗成的叫法,指口头上解释说明。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
电视解说词发挥有声语言的独特优势。
同电视其他表现手段配合起来,共同完成电视节目创作,是节目创作者传达创作意图,帮助观众理解电视节目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
解说词可直接影响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认知,与电视影像相结合,还可以烘托意境、渲染气氛,是电视声音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
二、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特点解说词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在不同节目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写作中要根据电视节目类型来给解说词一个准确定位。
以下,我主要从电视纪录片特点,来详细说明电视解说词特点。
(一)解说词离不开画面,二者相辅相成。
《京剧》在第一集《定军山溯源》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2010年11月16日,北京城一个普通的日子。
当这座城市在初冬的斜阳下慢慢醒来,生活的舞台上,一如既往的是北京人习以为常的繁忙与精彩,不管诗意还是凡俗、古老还是现代,这个舞台诠释的,已是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的选择。
定军山唱词[最新]
定军山唱词(西皮二六)师爷说话言太差,不由黄忠怒气发。
一十三岁习弓马,威名镇守在长沙。
自从归顺了皇叔爷的驾,匹马单刀我取过了巫峡。
斩关夺寨功劳大,军师爷不信在功劳簿上查一查。
亦非是黄忠夸大话。
(快板)铁胎宝弓手中拿,满满搭上朱红扣,帐下儿郎个个夸。
二次忙用这两膀的力,人有精神力又加。
三次开弓秋月样,(散板)再与师爷把话答。
[西皮流水]夏侯渊武艺果然好,可算将中一英豪。
将身且坐莲花宝,[西皮摇板]营外因何闹吵吵。
(白)且住,老夫正在营中无计可施,夏侯渊这封书信来的是刚刚的凑巧。
明日午时三刻与老夫走马换将。
那时间先叫他放出我国陈式,然后再放他侄男夏侯尚。
老夫习就百步穿杨,将他侄男射死,那夏侯渊必不甘休。
那时老夫杀一阵败一阵,杀一阵败一阵,败至在旷野荒郊,习关公拖刀之计将他斩下马来。
夏侯渊我的儿,你不来便罢,你若来时,中老夫拖刀之计也![西皮流水]这一封书信来的巧,助我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三军叫,大小儿郎听根苗: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锋交。
上前个个俱有赏,退后项上吃一刀。
就此与爷我归营号,[西皮散板]到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
《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
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汉中,并派大将夏侯渊、张郃等留守,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
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踞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
百年京剧——定军山烂文一篇,大家随便看看吧。
百年京剧——定军山 1905年的一天,琉璃厂丰泰照相馆附近的一个广场上,老远就能看见临时支着一块白布,有些人在拍照。
一位老艺人,扎着一身黄靠,手拿一把金刀,耍了一个《定军山》里的大刀花下场。
旁边站着不多的几个人。
有个大块头,在一旁忙着照料一切。
仅仅几分钟,就拍完一小卷胶片…… 也许当时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小小的举动在中国的历史上会留下什么印记,这却是中国电影的滥觞一笔。
央视《京剧》纪录片引争议 专家:犯常识性错误
央视《京剧》纪录片引争议专家:犯常识性错误2013年06月07日 10:55 来源:南方都市报参与互动(3)由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8集纪录片《京剧》,自6月3日起每晚2 2:4 0在中央一套播出。
《京剧》筹备与摄制历时两年,意在填补京剧发展史纪录片空白,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向观众普及京剧常识,这是在《舌尖上的中国》后央视的又一纪录片重点作品。
虽然播出之前,《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在微博上诚意推荐,但节目播出后却引起京剧迷、昆曲迷双方的不满,京剧迷称《京剧》并未提供“正确的京剧常识”,片中充斥大量错漏,虽画面唯美制作精良,但形式大于内容,还有剧迷自发组织拍摄京剧纪录片,以正视听;昆剧迷斥责《京剧》有刻意贬低昆曲、拔高京剧之嫌。
昨日,南都记者致电中国戏曲学院戏研所特约研究员柴俊为以及戏曲曲艺资深策划人谢半仙,他们对央视制作《京剧》的投入度上给予肯定,但仍旧对制作团队京剧常识不够、不加辨别乱用采访素材制作纪录片的行为表示失望。
(麻乐)专家评剧A常识错误,形式大于内容《京剧》普及京剧常识目的虽好,但其常识的“真假”却令京剧迷怀疑。
京剧研究员柴俊为举例,在第3集《借东风·传承》中,节目讲述京剧的传承,却只讲科班(及改良科班戏校),而京剧教育传承的三条道路———科班、私寓、个人授徒,对京剧发展都有贡献,亦各有成就。
然而节目中只提科班,严重偏颇,“不是昧于历史,就是故意割裂历史”。
据《京剧》片里内容,梅兰芳参加了喜连成闯关东演出,并且在闯关东的演出中走红,这在柴俊为看来更是闻所未闻,“这与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的记述风马牛不相及”。
《京剧》导演蒋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京剧》中所有的文案都交给京剧方面的专家看过和讨论过,整个过程十分严谨。
但京剧研究员柴俊为认为,虽然制作团队强调节目由专家把关,但这并不能成为掩盖《京剧》常识错误的理由,也凸显了制作团队辨别京剧史料的能力之差,“任何材料拿过来不加辨别就用,那还要研究干什么”。
对京剧《定军山》的认识
学 完这 出 戏 后 , 我深有感触 , 也 从 这 出 戏里 学
后 一 类就 是 张 邰和 夏 侯 渊 。这 两 员 大 将 都 是 魏 国 的猛 将 , 但都逞一时之勇 , 败 给 黄 忠 和 严
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如 目中天 的 音 乐剧 的一 些经
艺坛 剧 影 月 报
对京剧 《 定军山 》 的认识
● 汪 轩瑞
京剧《 定 军 山》 是 一出 流传 较广 的传 统 戏 。 它取材 于 古典 名著 《 三 国演 义 》 中 第七 十 回“ 猛 张 飞智 取 瓦 口隘 , 老 黄 忠计 夺 天 荡 山 ” 和 第 七 十一 回“ 占对 山黄 忠 逸 代 劳 , 据 汉水 赵 云寡 胜 众” 的 故事 编 写 的 , 剧名“ 取 东川 1 ” , 又名“ 一 战 成功” 。 故事 描 写了曹 操攻打 西 蜀重镇 葭萌 关 ,
需注 意 的 地方 ? 移植 了 西 方歌 剧 、 歌 舞 剧 写法
的 中 国戏 曲 ,是否 算 作 一 种 对祖 国 文化 瑰 宝 的传 承 ? 这 需要 我们 进 一 步在 理 论 与 实践 中
验 和 形 式 ,取得 了不 错 的 观 剧 表演 效 果 。那
么, 以昆曲 、 京 剧为代表 的中国戏曲 , 在 借 鉴
双 方 特 色 进行 移 植 的过 程 中 ,我 们 有 什 么 亟
得 出真 知 , 进 一 步 向前 不断 探 索 。
5 3
I 剧影月报 艺坛
颜。 其 原 因都 是太 轻 敌 , 以 为黄 忠 、 严 颜 年 岁 已大 , 凭力气肯定不是他们 的对手 , 低 估 了 老将 的实 力 , 他 们 哪 知道 黄 忠 善用 计 谋 致 使 他们 败 的败 、 死 的死 。 以 上人物 的性 格差 别就 是 力量 与 智慧 的 差别 。 并 不是仅 仅 有身体 、 有力量 、 有胆 量 , 就 能决 定 一件事 的成 与败 。只有 通 过周 密 的计
纪录片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纪录片解说词的语言特点电视解说词就是将电视画面的内容用文字加以诠释和阐释,它是电视屏幕上用有声语言并作用于受众听觉的重要语言形态。
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对提升电视纪录片思想性与艺术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文章在界定的基础上对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纵观近年来的电视屏幕,各种形态的电视节目百花竞放。
自从《舌尖上中国》在中国热播以来,电视纪录片逐渐成了大众街头小巷中讨论的热门话题。
电视纪录片还逐渐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忠实观众。
同时,大多数编创人员又用审美的眼光、理性的眼光来观照人生,源源不断地推出有思想品格、有审美价值、像纪录片《京剧》等。
这些精品在受到人们喜爱与赞誉的同时,也已走向世界、获得殊荣、产生重大反响。
说明我们纪录片的标准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一、定义(1)电视纪录片所谓电视纪录片,就是指纪录型电视专题报道节目,即利用电子采录设备与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新闻题材进行较为系统、完整纪实报道的节目。
它利用新闻镜头对社会生活进行客观真实地记录,对生活中真人,真事,真情,真景进行客观地回应,注重表现完整的生活原生形态,拒绝虚构与充当的新闻电视节目形态。
(二)解说词中解说词约定俗成地称呼电视节目的某些有声语言因素,指代口头的解释说明。
电视解说词作为电视语言最主要的组成要素,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起着创作手段与表现因素的作用。
电视解说词充分发挥了有声语言特有的优点。
与电视其它表现手段相搭配共同来完成电视节目的创作是节目创作者表达创作意图和帮助受众了解电视节目内容的一种主要手段。
解说词能够直接作用于人对于电视节目的感知,结合电视影像,又能烘托意境,渲染氛围,在电视声音当中占据着最为重要和有特色的地位。
二、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之特色等解说词做为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各种节目形式中都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在创作时应该根据电视节目类型对解说词进行准确的定位。
下面,笔者主要就电视纪录片的特征,对电视解说词的特征进行具体的阐述。
京剧广告语
京剧广告语篇一:京剧广告之我见京剧广告之我见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由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及国剧之称,它走遍世界,成为宣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
现代京剧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意蕴深重,但是看的人群偏向中老年,虽然是这样但是并不妨碍年轻人对于京剧的认可。
因此,京剧成为中华民族元素的一个代表。
广告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依赖于文化,在其基础上进行创作。
反作用于经济,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又能够继承发扬中华的传统优良文化。
现代广告中,京剧中精细勾勒的脸谱,妆容艳丽或清淡的角色,华美讲究的服饰,富有韵味的念、唱、做、打,不同的扮相也在广告中频频出现。
创意和京剧元素的结合往往会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例如“百年润发”的创意将时空的变换、浪漫的爱情、温馨的家庭生活加上一点点的惆怅、淡淡的惊喜、优美的音乐……融合在一起,而线索就是洗发这个主题产品,一系列完美的创意让人赞叹、回味无穷,受众不但记住了品牌还对这个产品顿生好感,起到了多种宣传效果。
百年润发的创意是新颖独到的,他别具匠心地赋予了“百年润发”中华民族文化下的美好联想,广告中铿锵的锣鼓、委婉的京胡,使京剧、二胡等国粹大放异彩,借古抒情,古老的形式现代化,这是大胆创新,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由于京剧带有浓重的民族气息,所以成为外国产品打入中国市场的一个良好的契机,京剧元素的运用更能够得到中国人的认可。
就如宝马广告中京剧在平面、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能够让消费者认识到宝马适合中国,同时也如一件艺术品般地呈现。
另外,很多产品都将创意与京剧结合,也达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但是,我们在观赏到富有京剧元素的创意广告时也会发现很多问题。
就如百事可乐最新推出的《百事可乐京剧篇》,京剧中的人物在里面完全丧失了应有的艺术感,或许百事可乐说不过想借京剧的噱头来说明传统也能新潮,但是却没有更好的挖掘其内在含义。
广东省的形象宣传片也是如此,借用京剧中的角色来说明广东省的优点。
京剧《定军山》观后感
京剧《定军山》观后感引言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以其独特的演唱、表演和舞蹈形式,吸引了无数观众。
作为一位对京剧充满好奇和兴趣的观众,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京剧表演,题为《定军山》。
这场表演深深地震撼了我,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湛的表演技艺京剧《定军山》展示了京剧艺术家的技艺和专注力的高度结合。
演员们的精湛表演和体力训练无疑令人叹为观止。
他们通过舞台上的高度编排和精细的动作,将观众带入真实而悲壮的战争场景中,深深触动了我的情感。
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和道具京剧表演的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定军山》采用了蓝色和灰色的背景,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而在舞台上,各种精心设计的道具,如兵器、战壕和装备,使整个表演更加逼真和生动。
这些场景和道具的设计为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视觉体验,使我仿佛身临其境,亲身参与了战争的征程。
生动的人物刻画京剧《定军山》中各个角色的扮演者通过各自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嗓音特点,生动地展现了角色们的性格和情感。
从主角到配角,每个演员都扮演得栩栩如生,他们精心刻画的表情、动作以及声音,使每个角色都显得鲜活而真实。
尤其是主角李信的扮演者,通过他高亢的嗓音和戏剧性的动作,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坚定和勇气,也让我深入理解了战争给他带来的痛苦和挣扎。
弘扬传统文化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定军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和传承。
这部作品通过丰富的音乐和舞蹈元素,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战争的英勇壮丽和英雄主义精神。
表演中的京剧唱腔、身段和脸谱等传统元素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戏曲的独特之处。
这场表演不仅仅是一场文艺表演,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对个人的影响与启示作为观众,京剧《定军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作品所展示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使我深深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希望的力量。
它启发我要勇于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并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
同时,这场表演还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让我更加自豪地成为一位中国人。
打开了——扇厚重的“京剧历史之门”
打开了——扇厚重的“京剧历史之门”作者:钮骠来源:《文化交流》2013年第09期前不久,央视播出了8集电视纪录片《京剧》,向广大观众展现和解读京剧艺术。
我作为一个从1948年开始学演京剧、至今已有65年的京剧人,当然倍加关注,殷切期待。
认真地看了首播之后,心情是欣喜的。
喜的是,央视以京剧为表现对象,精心拍摄出这样一部大型纪录片,这种做法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并且将这宗国粹艺术向世界推介,其意义重大。
中国在经济上已然腾飞,成为强国,在文化上也亟待彰显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我以为,京剧是中华文化极具代表性的重要内容,“走出去”当会增我华光。
纪录片《京剧》的推出,如评论所言,“从历史印记、时代视角、国际眼光、文化观照的层面,填补了对京剧的发展脉络、生态环境、审美特征、价值取向进行全景式记录和评判的空白”,怎能不让人欣喜称好呢?全片分为《定军山·溯源》《宇宙锋·呐喊》《借东风·传承》《大登殿·绽放》《生死恨·抗争》《凤还巢·坤伶》《荒山泪·江湖》和《群英会·新生》,以8部京剧经典剧目凝练成8个主题,探寻京剧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诠释其恢弘的历史人文背景,通过影像将京剧艺术的魅力和张力凝结在细微之处,为广大电视观众打开了一扇厚重的“京剧历史之门”。
著名京剧演员袁慧琴表示,《京剧》基于史实进行人性的挖掘,给观众非常大的心灵冲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从播出后的各种反应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业观众,都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此而言,这部纪录片为京剧的传播和普及做了一件好事。
《京剧》播出后引发了众多观众的热议甚至批评,这非常之好!说明还有那么多的人对京剧特别关注。
一些戏曲评论家对此客观地指出:“京剧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现,这是近年来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起到了效果,如果是10年前、20年前播放这样的纪录片,观众可能就换台了。
讲好“中国故事”的非遗纪录片——以传播学视角浅析电视纪录片《京剧》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 / 10理论研讨129讲好“中国故事”的非遗纪录片——以传播学视角浅析电视纪录片《京剧》◆刘文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纪录片,是以影像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传承体系、指涉实物、记忆空间及其文化意蕴的作品。
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视角,以结构符号学探析纪录片《京剧》的剧本空间和技术支架,以“非遗”京剧作为表现主体和审美对象,对镜头、声音、语言、字幕进行精妙地调度,将逐个影像画面变为京剧历史的切片,向受众展示出国粹吸收与融合、传承与创新民族戏曲元素的漫长进程,彰显出艺术的强烈感染力与温情的人文关怀。
2010年,京剧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从而拉开了她站在世界的舞台中央讲述中国故事的序幕。
2013年,《京剧》在央视上映,成功地将影像表达和京剧艺术完美融合,实现了国际化的传播和创新化的呈现。
首集《定军山·溯源》以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大清王朝的终结为叙事线索之始,到最后一集《群英会·新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京剧重返舞台。
本纪录片创作团队的视点则超越媒介本身,巧妙引用京剧文化发展史中名角伶人们的故事来讲述国粹京剧的前世今生,串联起京剧波浪式前进、曲折式上升的历史进程,融汇东方古典美学理念,展现了国粹的传承、发展与嬗变,犹如一面“折射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时代变化与个人命运之间的深层羁绊与紧密联系。
一、文化空间的构筑在选择这部纪录片的呈现方式上,主创团队带着中国人特有的京剧情怀,记录下180余名社会学者,包括京剧名家、专家学者和已逝京剧大师们后人的口述资料,并结合相关史料,以虚拟影像再现经典场景,以视觉艺术致敬国粹京剧。
这部纪录片以时间为序列,记录着国粹京剧的百年发展。
两百年前,自南方远道而来的徽班从京城城南逐步走上绚丽的戏曲舞台,从茶楼到梨园,便开启了京剧的辉煌之旅。
镜头上摇,作业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学府的中国戏曲学院与重重宫门的紫禁城的画面迤逦而来。
(完整word版)央视纪录片京剧第一集《定军山·溯源》解说词
第一集定军山·溯源2010年11月16日,北京城一个普通的日子。
当这座城市在初冬的斜阳下慢慢醒来,生活的舞台上,一如既往的是北京人习以为常的繁忙与精彩,不管诗意还是凡俗、古老还是现代,这个舞台诠释的,已是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的选择。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从这一天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将多了一个以这座城市命名的一种古老戏曲的名字:京剧。
京剧是国粹,这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共识。
然而,当“国粹”写入“遗产”,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我们无从回答。
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这座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京剧舞台上的这份热闹与绚丽,其实,从来就没有在这座城市真正离去。
站在北京城南的永定门向北望去,仿佛可以看到天边。
200年前,从南方来的徽班也许就是从这里,陆续走进北京城,开始了他们的辉煌之旅。
就是这样一座宽广的城市,为百年来众多京剧艺人的粉墨登场,提供了最坚实的舞台。
在老北京的传说里,京剧是从茶楼到戏园子几代中国人一脉相承欲罢不能的疯狂沉醉与痴迷,忘我的追捧、山呼的喝彩,在那些有情和无情岁月里,京剧之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既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
仅仅八十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一位著名美国剧评家罗伯特·里特尔在《纽约世界报》撰文对京剧做了这样的形容: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
大多的西方人认为:京剧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八十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把中国京剧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中。
历史远去的背影,至今都折射出京剧复杂的身形。
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古老艺术,终归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更寄托着这个民族根深蒂固、延绵不绝的血脉精魂。
纪录片《京剧》解说词摘编教学提纲
纪录片《京剧》解说词摘编中央电视台八集电视纪录片《京剧》解说词摘编第一集《定军山溯源》2010年11月16日,北京城一个普通的日子。
当这座城市在初冬的斜阳下慢慢醒来,生活的舞台上,一如既往的是北京人习以为常的繁忙与精彩,不管诗意还是凡俗、古老还是现代,这个舞台诠释的,已是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的选择。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从这一天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将多了一个以这座城市命名的一种古老戏曲的名字:京剧。
京剧是国粹,这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共识。
然而,当“国粹”写入“遗产”,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我们无从回答。
站在北京城南的永定门向北望去,仿佛可以看到天边。
二百年前,从南方来的徽班也许就是从这里,陆陆续续地走进北京城开始了他们的辉煌之旅。
就是这样一座宽广的城市,为百年来众多京剧艺人的粉墨登场,提供了最坚实的舞台。
在老北京的传说里,京剧是从茶楼到戏园子几代中国人一脉相承欲罢不能的疯狂沉醉与痴迷,忘我的追捧、山呼的喝彩,在那些有情和无情岁月里,京剧之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既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
仅仅八十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大多的西方人认为,京剧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八十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把中国京剧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百年,这个舞台曾经见证了太多粉墨登场的艺人无以掩饰的光荣或梦想、得意或失落。
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正是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成就了一个王朝的跨越世纪的欢娱,也成就了京剧自身的灿烂与辉煌。
当所有的繁华已成过往,所有的热闹归于沉寂,关于京剧,关于那些将自己的精魂映射在舞台之上的戏梦人生,我们的讲述,就从这个早已陨落的王朝开始……《京剧》剧照第二集《宇宙锋呐喊》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在湖北武昌爆发。
纪录片京剧观后感精选
纪录片京剧观后感精选《京剧》是一部由蒋樾和康健宁导演的纪录片,该片色彩鲜明,全方位的向我们展示了京剧艺术的美妙。
本文库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嗯……不怎么懂的人,看着还行。
京剧的文化不止如此,有些笼统,却要讲得全面是不可能的吧。
艺术的灵魂高度在先人们的悲壮衬托之下有了,但艺术的精彩却不多讲,怎么普及?(我不知道京剧艺术是应该普及还是应该让他成为少数人的,门外汉就是看热闹的。
我看完之后觉得京剧很深不可测了。
)面对历史还是有些避讳,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要多做解释(反省)呀!京剧是一个规矩多又严厉的行业,不想让它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染色,但染了色的它又有了尘世的沧桑,又有了一丝荒凉依旧傲然的味道。
当故宫的门在镜头前缓缓开启,随着打开的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来自时代的气息。
这里是北京,此时此刻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大都市,人们总说在北京总能够寻找到机会。
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总有些东西像是一股暗香,缓缓地流动,若隐若现,却从不消散,京剧在舞台上的绚丽,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离开过这座城市。
人们可以在北京这座城市里寻找京剧存在的证据,与200年前的人站在同一片天空下,时间仿佛倒流,回到了200年前徽班进京的时候。
《京剧》是在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部宣传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给予人们的是一种嗅觉味蕾上的想象,而《京剧》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低沉平稳的男声旁白贯穿整部影片,富有诗意的文字与宏大的音乐交相辉映。
《定军山》为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在这一集中按照时间顺序重点介绍了京剧的起源以及发展情况,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提出了"京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究竟是应该悲哀还是快乐"的疑问,这一句引起了观众的思考,也为下面对于京剧的介绍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节目中还穿插着相关专家的采访,不同方面的专家会有不同的理解,集思广益,才能最大化的去还原历史,也让整个故事更加具有立体感。
央视纪录片京剧第一集《定军山·溯源》解说词doc资料
央视纪录片京剧第一集《定军山·溯源》解说词第一集定军山·溯源2010年11月16日,北京城一个普通的日子。
当这座城市在初冬的斜阳下慢慢醒来,生活的舞台上,一如既往的是北京人习以为常的繁忙与精彩,不管诗意还是凡俗、古老还是现代,这个舞台诠释的,已是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的选择。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从这一天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将多了一个以这座城市命名的一种古老戏曲的名字:京剧。
京剧是国粹,这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共识。
然而,当“国粹”写入“遗产”,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我们无从回答。
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这座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京剧舞台上的这份热闹与绚丽,其实,从来就没有在这座城市真正离去。
站在北京城南的永定门向北望去,仿佛可以看到天边。
200年前,从南方来的徽班也许就是从这里,陆续走进北京城,开始了他们的辉煌之旅。
就是这样一座宽广的城市,为百年来众多京剧艺人的粉墨登场,提供了最坚实的舞台。
在老北京的传说里,京剧是从茶楼到戏园子几代中国人一脉相承欲罢不能的疯狂沉醉与痴迷,忘我的追捧、山呼的喝彩,在那些有情和无情岁月里,京剧之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既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
仅仅八十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一位著名美国剧评家罗伯特·里特尔在《纽约世界报》撰文对京剧做了这样的形容: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
大多的西方人认为:京剧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八十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把中国京剧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中。
历史远去的背影,至今都折射出京剧复杂的身形。
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古老艺术,终归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更寄托着这个民族根深蒂固、延绵不绝的血脉精魂。
京剧定军山
京剧定军山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代表之一,汇集了音乐、舞蹈、唱腔、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京剧中,有很多著名的剧目,其中《定军山》是一部备受赞赏和喜爱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定军山》的故事情节、表演特色以及对观众的影响。
《定军山》是根据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故事主要描绘了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定军山布下八卦迷阵,成功擒获了魏国曹冲。
这个故事为京剧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通过唱腔、表演等形式,展现了文武双全、智勇过人的诸葛亮形象和曹冲的聪明才智。
京剧《定军山》的表演特色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首先,京剧的表演形式非常独特,要求演员能够灵活运用唱腔、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人物性格。
在《定军山》中,演员要通过唱腔的音调变化、舞蹈的形体表达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展现诸葛亮和曹冲的角色特点。
其次,京剧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定军山》中,舞台上会展现出迷阵布置的特殊效果,如八卦图案等,这为剧目增添了神秘感和视觉冲击力。
同时,演员的服装也非常精心设计,以突出角色的身份和地位。
这些表演特色使得《定军山》成为一部引人入胜的京剧作品。
《定军山》不仅仅在艺术上受到广泛认可,也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式,京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观看《定军山》这样的京剧作品,不仅能够感受到优秀的表演艺术,还能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
其次,京剧的表演形式和技巧对后来的戏曲、音乐剧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多舞台演员或音乐人都表示,京剧是他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源泉之一。
而对于观众来说,观看京剧的演出,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审美情操和欣赏艺术的能力。
总之,京剧《定军山》是一部卓越的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故事情节,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优秀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还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京剧《定军山》仍然会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定军山电影赏析
《定军山》电影赏析关键词:无怨无悔、拍电影、坚持、创新摘要:100多前,《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从此之后电影风风雨雨经历了100年,这部《定军山》以叙述方式演绎了当初那部《定军山》的拍摄的艰辛过程,除了他的纪念意义,更多的是中国电影精神的一种回归,是对中国电影的一种诠释,为中国的电影百年写下来厚重的一笔,也不失为中国电影百年最佳的礼物。
1.影片介绍1.1影片背景公元1905年,此时的中国已经遭遇了八国联军以及各国列强的涂炭,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款仍在签署。
这块土地和在这里休养生息的中国百姓,隐忍地接受着那些颐指气使的洋人们和他们的带来的一切。
洋人们已经把这块土地当成自己的乐土而乐不思蜀。
慈禧仍在东暖阁内垂帘……而国家已经是内扰外攘、民不聊生……1.2影片内容北京,天桥,热闹无比,洋人开设的西洋影戏院门庭若市,先进技术带来的新鲜玩意儿很快被民众接受,虽然年景萧索,但是,人们却依旧得在苟活中苦中作乐。
同样一条街,国人任景泰家开设的西洋影戏院却门可罗雀,原因只有一个,洋人的机器、洋人的片源,人家不卖你新片子,任你几部老片子放映到地老天荒,无人问津。
任景泰,曾经留洋日本学习照相技术的有识之士,京城有名的照相师傅。
自从买了台摄影机,景泰心中就有了不能遏止的想法——拍国人自己的西洋影戏!用时洋人之技艺,记录自己国家之精粹。
一个偶然的机会,任景泰参加声震京城内外的京剧名角“谭叫天”谭鑫培的寿诞,便有了将谭鑫培之京剧拍成西洋影戏的念头。
然而,就在任景泰想实视自己的理想时,一系列事端先后发生了……故事中,任景泰拍摄西洋影戏无怨无悔赤子一样的情怀,尽现他拳拳爱国之心和正义之气。
任景泰最心仪的徒弟刘仲伦最解师傅心意,摄影机无端被毁之后,他几乎殚精竭虑地希望弥足过穴,然而事情并非都随人愿,仲伦找到撞毁摄影机的女子,却发现她也是厄运在身。
从怨怼到误会冰释,处子情怀的仲伦和女子暗生情愫,然而情到浓处却被大观楼戏院的一场大火阻隔了女子的生死消息,仲伦痛苦难挡,了无生趣,生生地应承了自己是纵火之人,情若父子的一对师徒骤然成了陌路人。
《定军山》———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定军山》———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妮妮
【期刊名称】《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
【年(卷),期】1996(0)10
【摘要】《定军山》———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妮妮1895年,一门崭新的艺术———电影,在法国巴黎诞生了。
第二年便传入中国,但放映的全部都是外国影片。
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的无声戏曲记录片《定军山》,是我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京剧《定军山》的故事情节取...
【总页数】1页(P41-41)
【关键词】《三国演义》;照相馆;谭鑫培;摄影场地;技术条件;摄影技术;生动地表现;戏剧形式;古典小说;电影文化
【作者】妮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9.2
【相关文献】
1.无声电影史上的奇迹——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J], 张彬
2.一种历史,两种书写——解读影片《西洋镜》和《定军山》 [J], 廖旺
3.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记 [J], 三友;
4.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J],
5.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的幕后往事 [J], 罗泰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影扩展内容部分
中国最早的电影1905 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拍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部纪录片通过对京剧大师谭新陪的<定军山>的演出拍摄,完成了电影的纪录功能.多年以来,提起<定军山>总是把它和故事片联系在一起,忽视了它存在的另一面. 定军山的出现呈现出影像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联系.从题材上看,选择定军山作为第一部电影拍摄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人独特的观影方式,周宁在<比较戏剧学>中称京剧呈现的是一种以叙事语言代替展示语言的话语表达方式,它强调的是剧作家演员 观众之间的外交流系统,这种话语表达方式不以展现真实的戏剧情境为满足,因此,对于观众而言,戏剧故事往往借助演员的口说书,而期肢体动作确实与故事无关的舞蹈化表现,因此观众看的是表演,听的是戏.正是这种特殊的看和听的关系,影响到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中国纪录片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电影纪录片到八十年代的话说系列,其表现形式均是画面解说式的,这种画面解说式的纪录片呈现的就是一种解说与画面关系并不密切的复杂世界,但过去我们在评价它们的时候,均认为这是受到苏联电影”形象化政论”的影响,但却忽视了纪录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不明白这点,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当年的<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能够产生那样大的轰动效应. <定军山>是一个开端,中国纪录片与中国文化的一切联系都应该从这里开始.电影中隐喻的例子《阿飞正传》作为王家卫、乃至整个港埠文艺片的典范,可算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影片所展现的背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描述了一个叛逆阿飞旭仔的孤傲、叛逆的内心世界,虽然故事发生在香港,但是却有一种浓郁的老上海怀旧气氛。
从此片开始,王家卫也就真正开始了他介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的叙事方式,尤其善于以时代来隐喻时代。
片中竭力展现出的是六十年代的风情人物,但是细细归结下来,不难发现王家卫只是借用了那个年代来对九十年代进行隐喻,折射出了港人在九十年代里疲惫的灵魂。
尤其是在旭仔抛弃养母只身前往菲律宾寻找生母的一段,完全诉说了对于香港本身社会对于“九七”的看法,对于容纳和接受的问题进行了悠长的反思。
定军山京剧赏析
定军山京剧赏析我喜欢的京剧戏曲有很多,像《三娘教子》、《捉放曹》、《坐宫》等等,都是常见的经典剧目。
而在这些戏曲中,我最喜欢的要数《定军山》了。
为什么呢?因为它具有“四大”优点:一是演出场地小,容易布置;二是角色分工明确;三是念白少,道白清楚;四是舞台调度灵活。
看过电视里放的《定军山》,听过老师的评论,便会觉得这出戏真是好看极了!杨家一行人都骑着马来到阵前,一个个都十分威武。
首先出场的是老大伍云召,他稳重自信,站在中间位置,向前迈了一步,右手握着刀把,用左手捋着胡须,然后高声唱起:“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这句话非常精彩,不仅有大将风度,还能让人感觉到他豪气干云的神态,我看了直拍手叫好。
接下来出场的是姜维,他看起来很年轻,所以戴着头盔,骑着白马,看上去很帅气。
他举着长枪,跟着那些大将们一起上阵杀敌,有条不紊,一点儿也不慌乱。
可我就觉得他有些心不在焉,因为有些兵士已经冲到阵前,他却还傻呆呆地举着枪,原本想着怎样才能百发百中,现在却想着怎样逃跑,结果全都失败了。
随后,诸葛亮也出场了,只见他身穿鹤氅,手拿羽扇,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他面向观众席,弯腰鞠躬,又站起来,抬起双手指向天空,似乎是在向人们告别。
之后,姜维也骑着马,出场了。
我喜欢这些传统戏曲,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好看,更是因为它们能够陶冶情操。
如果你觉得日子枯燥无味,没事时,听一段京剧,看一看电影,或许你就会获得另一种生活。
如今,每逢节假日,北京各大影院都会播放一些优秀的影片,我虽然不看,但我也知道,影片里肯定会有一些精彩的京剧片段。
京剧并不局限于北京,它早已流传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因此,我们不仅能从戏曲中感受到浓郁的民族特色,也能领略到各地的风土人情。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人们都讲究礼貌。
所以,如果你到了北方,千万不要说脏话,即使有什么不满,也应该先忍耐一会儿再说,因为你代表的是整个北方,代表着整个国家,所以你应该注意形象,注意素质,不能给外国人留下坏印象。
浅淡京剧《定军山》的角色塑造手法
大型电视纪录片《京剧》讲述了京剧的起源与发展,在开场一段“京剧,已经成功申遗”后,那种沉重的哀叹便在一句“一则喜,一则喻忧”中由解说人极富感情的述说中由内而外的渲染了出来,蒋樾的镜头带着观众穿越了时间和古今,亦真亦假的拍摄手法大限度地贴近历史,在涉及众多历史人物,众人品评不已,受到的争议也日益多起,作品在受到指责的时候,拍摄团队虚心受教,更新重剪,认真的态度与作品的真实性也逐渐得到了认可。
在百年后的现在,时代正在不断进步快速发展着,伴随着网络时代的火热越来越多的新事物也开始吸引人的眼球,人们的兴趣不再局限单一,逐渐的走向了多元化多样化,而京剧作为国粹,一个极具时代感和传承精神的文化,也在被渐渐遗忘的角落里面,或许很快就会被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抛弃,这个原本应该被传承并且发扬光大的中国传统文化。
追根溯源、脉络清晰影片挖掘了京剧本身的深度,对于京剧的产生与发展,利用了画面与文字进行说明,3D的场景模拟,古代丹青与历史旧址的结合运用,将多腔发展成京剧的过程生动而且清晰的表现出来,利用演员演出的历史人物,如谭鑫培出演定军山时的身姿,慈禧太后与大臣共赏剧目,利用戏剧威胁大臣的画面,条理清晰,大幅还原历史,真实性得到了提升。
在结构多样的情况下,古今交替,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的对话,不同时空的故事就这样被完美地展示在观众的眼前,渲染了气氛的同时也突出了艺术性和技术。
声画合一、情景再现影片中大量引用了京剧唱词与古典声乐,余音绕梁的惊艳透过屏幕传递了出来,无比讲究的斐然文辞,以及那些有优美华丽的唱腔,在清朝的大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的时候,场景又转到了戏院,苍凉的景象交替着众人因为台上的戏伶的表演而欢呼雀跃的神情,搭配着唱词绵长,尾音消失在转换的场景,一种孤寂悲凉之感仿佛穿透了屏幕,让人落下眼泪。
大胆启用了当代演员还原当初老艺人们上台演出时的精华片段,结合历史资料以及专家访谈,以原创和资料填补空白,找回了京剧的文化魅力,而3D技术的完美运用与画面穿插结合,也使原本枯燥的影片变得生动自然了起来,少了几分乏味以及枯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集定军山·溯源2010年11月16日,北京城一个普通的日子。
当这座城市在初冬的斜阳下慢慢醒来,生活的舞台上,一如既往的是北京人习以为常的繁忙与精彩,不管诗意还是凡俗、古老还是现代,这个舞台诠释的,已是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的选择。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从这一天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将多了一个以这座城市命名的一种古老戏曲的名字:京剧。
京剧是国粹,这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共识。
然而,当“国粹”写入“遗产”,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我们无从回答。
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这座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京剧舞台上的这份热闹与绚丽,其实,从来就没有在这座城市真正离去。
站在北京城南的永定门向北望去,仿佛可以看到天边。
200年前,从南方来的徽班也许就是从这里,陆续走进北京城,开始了他们的辉煌之旅。
就是这样一座宽广的城市,为百年来众多京剧艺人的粉墨登场,提供了最坚实的舞台。
在老北京的传说里,京剧是从茶楼到戏园子几代中国人一脉相承欲罢不能的疯狂沉醉与痴迷,忘我的追捧、山呼的喝彩,在那些有情和无情岁月里,京剧之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既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
仅仅八十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一位著名美国剧评家罗伯特·里特尔在《纽约世界报》撰文对京剧做了这样的形容: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
大多的西方人认为:京剧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八十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把中国京剧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中。
历史远去的背影,至今都折射出京剧复杂的身形。
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古老艺术,终归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更寄托着这个民族根深蒂固、延绵不绝的血脉精魂。
果真如此,这古老的身体叙事,这令人眼花缭乱的脸谱、身段,为我们唤醒的或许不应仅是关于一方舞台的浮华记忆。
位于北京南城的“中国戏曲学院”,是我国培养京剧专业人才的最高学府。
教学楼的陈列室里,至今珍藏着一件珍贵的文物——一件清代宫廷赏赐的京剧戏服,它最初的主人就是这所学校的第二任校长:王瑶卿。
一百多年前的王瑶卿,是京剧舞台上的要角儿,穿梭出入于重重宫门的紫禁城,立于这个富丽堂皇而又戒备森严的宫廷舞台,为一个行将死去的王朝载歌载舞。
王瑶卿的身影其实并不孤独。
京剧百年,这个舞台,曾经见证了太多粉墨登场的艺人无以掩饰的光荣或梦想、得意或失落。
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正是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成就了一个王朝的跨越世纪的欢娱,也成就了京剧自身的灿烂与辉煌。
当所有的繁华已成过往,当所有的热闹归于沉寂,关于京剧,关于那些将自己的精魂,映射在舞台之上的戏梦人生。
我们的讲述,就从这个早已陨落的王朝开始。
1790年9月,是大清国当朝皇帝乾隆的八十寿典,各地戏班照例纷纷进京贺寿。
史料记载,当年的北京城从西华门至西直门外一带方圆几十里内,“每数十步间一戏台”,所谓“后部未歇,前部已迎”,盛大繁忙的景象,使古老的京城俨然成为一个偌大的戏园。
中国历朝历代,唱戏大概是最寻常不过的喜庆方式。
据说世界戏剧史上存在着三种最古老的戏剧文化: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
希腊的悲喜剧如今仅剩舞台遗迹,印度梵剧也早已中断失传,这两种古老戏剧的演出情形已经无从知晓,也无法再现。
唯有中国传统戏曲,伴随着大小庆典,从遥远的古代一直演到了今天。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中国的皇帝自然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
当年从紫禁城一直摆到颐和园的戏台,乾隆皇帝路过时,演员和观众都匍匐在地,乾隆肯定是没有机会看上戏,而这些戏台的存在就是为了与民同乐,因为在众多的演出队伍中,有皇帝喜爱的戏班。
进京贺寿的各地方戏班中,来自扬州的徽班“三庆班”当属风头最劲的一个。
领衔三庆班的是个叫高朗亭的青年男子,据说舞台上的他男扮女装,“一颦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既然有这样的评价,自然赚取了京城百姓最多的追捧。
三庆班由一位名叫江春的扬州盐商组建。
乾隆时期的扬州,其经济地位大概形同今日上海。
便捷的漕运与盐业专营,催生了这里一个数量可观、富可敌国的徽籍盐商群体。
而蓄养家里的戏班、角色斗艺,则是当时扬州盐商的普遍风气。
当时中国主要的声腔,有京腔、秦腔、徽调、昆腔、二黄调、罗罗腔,这样一些主要的声腔都聚集在扬州这个小小的城市里面,操着各地口音的地方腔调,飘荡在扬州的大街小巷,这种声腔的繁华可能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据清代野史记载,乾隆皇帝游扬州瘦西湖时,朝四面一看,感慨道:这里很像京城中的北海,可惜差一座白塔。
当时接待皇帝的盐商听到后,赶忙依据京城白塔的形状,连夜建造。
第二天,乾隆再游瘦西湖,忽然见到一座白塔巍然矗立在眼前,大为震惊。
当得知扬州盐商连夜建塔之事,乾隆爷感叹道:盐商之财力伟哉!一夜造白塔的盐商,相传就是大名鼎鼎的江春。
进京献礼结束后,一炮而红的三庆班搬进了位于北京城南的韩家潭胡同,从此索性扎根北京,演出求生。
此后几年内,扬州徽班进京的势头有增无减,到了清嘉庆年间,其中的“三庆”、“四喜”、“和春”和“春台”四大徽班声名鹊起。
多年以后徽班进京也被公认为京剧发展的最初源头。
18世纪末期的中国戏曲舞台,居于正统地位的还是昆曲。
对徽调、秦腔之类的地方戏曲,有地位身份的人起码在公开场合是不屑一顾的。
作为朝廷正乐,到这个时候昆曲已经在舞台上演出了四百多年,管弦悠扬,吴音呢喃,属于百戏之师的这份典雅和高贵到底对王侯将相和文人雅士是否还有一如既往的吸引力,人们是否对这份已经延续了四百多年的美开始产生审美疲劳?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个人言言殊的话题。
在市井舞台,昆曲的这份疲软早已展现。
史书记载,徽班进京前,京城百姓即已“闻昆曲轰然而散”,随着市井演出的活络,底层趣味的转换已成现实,以“四大徽班”为代表的徽调“二簧”腔与秦腔、京腔等地方声腔在演出实践中不断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到19世纪40年代,一种融会了徽调、秦腔和京腔汉调等地方戏曲形式的崭新剧种“皮簧”,终于初步发育成型。
到19世纪40年代,一种融合了徽调、汉调、昆曲、秦腔、京高腔,并吸收各种民间俗曲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
今天的北京南长街南口,两百年前为宫廷音乐管理机构--南府,道光七年,南府易名升平署,新生的升平署照例主持宫廷演出,却额外增加了召选宫外艺人进宫当差,或充作教习宫内太监演戏的新鲜职能。
与宫里太医的内廷供奉名称不同的是,这些社会地位低下的艺人被宫里唤作民籍教习。
作为一项来自官方的荣誉,这个头衔自然对戏曲艺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咸丰年间的一个夏天,皇家园林的戏台,迎来了一位演唱皮簧的“民籍教习”,他就是日后被称为“京剧鼻祖”的程长庚。
程长庚是三庆班的第四任班主,与所有前辈班主相比,程长庚粗通文墨,是梨园行中凤毛麟角的文化人。
作为一名德行高尚的班主,程长庚对于戏曲之于世道人心的潜移默化怀有一份常人不及的敏感和关切。
地方戏生于乡野,演于民间,愉悦心灵的同时,自古就凝聚着底层社会的道德伦理与价值取向。
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这是传统戏曲千年不变的母题,然而正是这些戏文演绎的儿女情长或家国关怀,寄托了他们对正邪忠奸或善恶美丑的集体判断,这是中国戏曲特有的泥土气息和教化职能。
晚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对戏曲固有的这种诫喻教化之功,运用得十分在行。
生性多疑的慈禧惟恐臣下蒙蔽、内藏权奸,于是常常邀请大臣们看上一出《下河东》,每当演至戏中角色奸臣欧阳方竟然君前拔剑,总要当即传令把演奸臣的艺人按倒在台上,重重打上四十大板。
台上是演员声泪俱下的苦苦哀求,台下是看戏大臣的一脸尴尬,经国之道便在戏里戏外、台上台下不言而喻的微妙中尽得告白。
19世纪50年代,清帝国的大门已随鸦片战争的失败轰然开启,古老的神州大地开始了千年未有的艰难转型。
王朝政治的昏聩腐朽与戏台上下的沉湎萎靡,促使程长庚开始将思考的目光转向舞台剧目的革新。
一次偶然的机会,程长庚与一位常来“听蹭戏”、名为卢胜奎的进京赶考的学子走到了一起,并最终劝说卢胜奎放弃科举,转而“下海”入了梨园。
以儒生的身份屈就梨园,卢胜奎大概是京剧史较早的。
在倡优并列的封建专制社会,今天的我们简直无法想象,这位来自江西的官宦子弟需要跨越如何艰难的内心挣扎,总之卢胜奎的加入注定将使京剧在通往艺术神殿的漫漫长路上,很快跨越尤为关键的一级台阶。
史料记载,三国故事被搬上舞台大约始于宋元时期,其剧目、剧本至今尚存40余种。
这是山西定襄县宏道镇的大马社火,表演形式类似于广场哑剧,演员都是当地农民,他们勾画脸谱、披铠甲、扎靠旗、手持刀枪,演出的剧目是《官渡大战》、《定军山》等三国故事,在这个表演形式中没有唱念,只有做打,相传最初的大马社火始于明朝初年,当地人用社火的形式强身健体以抗外敌,演着演着就有了刘备、诸葛亮、关云长、黄忠这样的人物,可见民间百姓对三国中英雄人物的推崇。
而程长庚和卢胜奎为了一改京都舞台的颓靡之势,合作成就了这部涵盖了三十六本的京戏长篇大轴:《三国志》的问世。
“三国”戏的演出一时成为京城舞台旷日持久的风潮,而正是在这股热潮的吹送下,京剧终于在150年前开始展现出质朴的泥土气息之外从未有过的清新刚健和风雅底色,确保它一举挣脱世俗成见中的下里巴人、卑微低下的身份规约,大大方方的迈上了宫廷演出的大舞台。
中国戏曲源自乡野,其原始声腔普遍具有高喉大嗓的特点,正因如此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至今还把“唱秦腔”习称为“吼秦腔”。
在各自的进化途中,地方戏曲共有的这一质朴胎记,并没有随时代变迁而消失,乡村露野、搭台唱戏,台上的人不吼着唱,台下的人是不会答应的。
作为融合徽、汉、秦等地方声腔的皮簧演唱当然也有这一特点。
古老的成见,到一位名叫谭鑫培的京剧老生红遍京城时,总算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19世纪50年代末,经年持续的太平天国起义已使大清帝国元气大伤,富足殷实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兵燹战火中沦为人间地狱,昔日的东南形胜之地扬州早已冷月无声、一派萧瑟,北上逃难谋生的艺人不绝如缕。
战争的劫难将一个年方10岁的孩子送上了京剧的舞台,1857年,跟随父亲唱湖北地方戏汉剧的谭鑫培流浪到了京城,33年后的1890年7月,谭鑫培以皇家演员的身份首度登临宫廷舞台,一出京剧传统戏《卖马》过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的慈禧懿旨单独召见谭鑫培,林林总总的赏赐当中,竟有一套四品官服,这时的谭鑫培正是京剧老生行的黄金年龄。
有人说,属于谭鑫培个人的重赏,同时也不啻为京剧“国剧”地位的一次正式加冕,因为从此以后,中国戏曲史上花部乱弹与昆曲间的所谓百年“花雅之争”,终于到谭鑫培这里划上了一个令人悲喜交集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