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
小学数学1-6年级必背公式
![小学数学1-6年级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a96d4e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01.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1-6年级必背公式0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02.减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但有如下性质:a-b=a+(-b)0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04.除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但有如下性质:a÷b=a×(1/b)05.基本运算法则:加法和乘法先行:a+b×c=a+(b×c)括号优先: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06.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或a²长方形面积:长×宽或l×w三角形面积:底×高÷2或b×h/2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或r²×π(其中π约等于3.14)小学数学知识点——1-6年级必背公式07.体积公式:立方体体积:边长×边长×边长或a³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或l×w×h圆柱体积:底面积×高或πr²h(其中r是底面半径)08.平均数:平均数=总和÷数量09.比例关系:如果a/b=c/d,则a/c=b/d(交叉相乘)10.时间、速度、距离的关系:距离=速度×时间或d=vt速度=距离÷时间或v=d/t时间=距离÷速度或t=d/v11.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分数转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小数转分数:将小数写成分子,分母是根据小数位数确定的10的幂次方12.简单的等式:解一步方程:x+a=b,解为x=b-a解两步方程:ax+b=c,解为x=(c-b)/a。
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公式
![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a6991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2.png)
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公式数学一到六年级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数学公式的掌握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数学公式是数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是数学中的工具,可以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加高效和准确。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下数学一到六年级中所有的数学公式。
一、数学一年级公式1. 加法运算公式:a+b=c,其中a和b为加数,c为和。
2. 减法运算公式:a-b=c,其中a为被减数,b为减数,c为差。
3. 乘法运算公式:a×b=c,其中a和b为因数,c为积。
4. 除法运算公式:a÷b=c,其中a为被除数,b为除数,c为商。
5. 数对公式:(a,b),其中a、b为实数。
6. 等式公式:a=b,其中a和b为实数。
7. 大于和小于公式:a>b,a<b,其中a、b为实数。
8. 单位换算公式:1米=100厘米,1千克=1000克,1元=10角=100分。
二、数学二年级公式1. 分数公式:a/b,其中a为分子,b为分母。
2. 等差数列公式:an=a1+(n-1)d,其中an为第n项,a1为首项,d为公差。
3. 等比数列公式:an=a1×q^(n-1),其中an为第n项,a1为首项,q为公比。
4. 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b×sinC,其中a、b为两条边,C为两边夹角。
5. 矩形面积公式:S=a×b,其中a、b为两条边。
6.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a^2+b^2=c^2,其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
三、数学三年级公式1. 百分数公式:a%=a/100,其中a为实数。
2. 小数公式:a.bcd=a+0.00b+0.000c+0.0000d,其中a、b、c、d为实数。
3.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其中a为底边,h为高。
4. 长方体体积公式:V=a×b×h,其中a、b、h为三个相邻面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5. 圆的面积公式:S=πr^2,其中r为圆的半径,π≈3.14。
一到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到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48758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7.png)
一到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下面就是一到三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啦。
一、一年级1. 加法公式- 加数+加数 = 和。
比如说,1+2 = 3,这里的1和2就是加数,3就是它们加起来的和。
就像你有1个小苹果,妈妈又给你2个小苹果,那你总共就有3个小苹果啦。
2. 减法公式- 被减数 - 减数 = 差。
例如,5 - 3 = 2,5就是被减数,就像你本来有5颗糖,3是减数,就好比你给了小伙伴3颗糖,那剩下的2颗糖就是差啦。
二、二年级1. 乘法公式- 乘数×乘数 = 积。
像2×3 = 6,2和3都是乘数,6就是它们相乘得到的积。
这就好比每个小组有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组,那总共就有6个小朋友。
2. 除法公式- 被除数÷除数 = 商……余数(有时候会有余数哦)。
比如说,10÷3 = 3……1,10是被除数,就像你有10个小饼干,要平均分给3个小伙伴,每个小伙伴能分到3个小饼干,还剩下1个小饼干,这个1就是余数,3就是商。
三、三年级1. 长方形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 + 宽)×2。
假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那它的周长就是(5 + 3)×2 = 16厘米。
你可以想象这个长方形是一个小操场,你沿着操场跑一圈的长度就是周长啦。
2. 长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 = 长×宽。
还是那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就是5×3 = 15平方厘米。
面积就像是这个长方形操场里面能站多少个小方块一样。
3. 正方形周长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要是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那它的周长就是4×4 = 16厘米。
因为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就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子,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周长。
4. 正方形面积公式- 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
如果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那它的面积就是4×4 = 16平方厘米。
小学一至六年级所有数学公式知识点
![小学一至六年级所有数学公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4a88d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1.png)
一年级:1.加法公式:a+b=c2.减法公式:a-b=c(其中a为被减数,b为减数,c为差)3.乘法公式:a×b=c(其中a为乘数,b为被乘数,c为积)4.除法公式:a÷b=c(其中a为被除数,b为除数,c为商)二年级:1.加法逆元:a+(-a)=0(任何一个数与其相反数相加结果为0)2.乘法逆元:a×(1/a)=1(任何一个数与其倒数相乘结果为1)3.面积公式:面积=长×宽4.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三年级:1.乘法分配律:a×(b+c)=a×b+a×c(将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结果等于这个数与两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2.升序排列:将一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降序排列:将一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四年级:1.判断素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称为素数2.分数和整数的互转:将一个分数转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将带分数或整数转化为分数3.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4.圆的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5.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半径五年级: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2×(a+L)(其中Sn为前n项和,a为首项,L为末项)2.相似三角形边长比例公式:对应边的比例相等,即AB/DE=BC/EF=CA/DF(其中AD是一个线段,B、E是在AD上的点,AC是另一条线段,F在AC上)3.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c^2=a^2+b^2(其中c为斜边,a和b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4.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六年级:1.百分数与小数互转:将一个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2.面积差公式:两个面积之差等于整体面积减去部分面积3.空间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立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圆的面积×高,三棱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球体的体积=4/3π×半径的立方。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a5d78572783e0912a3162a11.png)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0、单产量×面积=总产量总产量÷面积=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面积和差问题的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面积=边长×边长 S=a×a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h=s×2÷a三角形底=面积×2÷高a=s×2÷h6、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b7、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h s=(a+b)×h÷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棱长总和:棱长总和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单位换算:长度单位:一公里=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 公亩=1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单位: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时间单位:一世纪=100年一年=四季度一年=12月一年=365天(平年)一年=366天(闰年)一季度=3个月一个月=3旬(上、中、下)一个月=30天(小月)一个月=31天(大月)一星期=7天;一天=24小时; 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特殊分数值:1/2 =0.5=50% 1/4 =0.25 =25% 3/4 = 0.75 =75% 1/5 =0.2=20%2/5 =0.4 =40% 3/5 =0.6=60% 4/5 =0.8=80% 1/8=0.125=12.5%3/8 =0.375=37.5% 5/8 =0.625=62.5% 7/8 =0.875=87.5%算术: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2、加法结合律:a + b + c = ( a + b) + c 3、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4、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 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a ×(b + c)6、连除的简算:a ÷ b ÷ c = a ÷(b × c) 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概念-公式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概念-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c3e04a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6.png)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概念-公式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概念-公式名称含义(方法)1、长方体1、定义: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2、特征:①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②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最多有8条棱相等2、正方体1、定义: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2、特征: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3、棱两个面相交的线叫棱4、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5、长、宽、高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特殊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6、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7、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8、长方体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底面积=体积÷高;s=V÷h高=体积÷底面积;h==V÷s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长=abh长=体积÷宽÷高 (或长=体积÷(宽×高))a=V÷b÷h或V÷﹙bh﹚宽=体积÷长÷高 ( 或宽=体积÷(长×高)b=V÷a÷h 或V÷﹙ah﹚高=体积÷长÷宽 (或高=体积÷(长×宽)h=V÷a÷b 或V÷﹙ab﹚9、立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棱长3V 正=a×a×a=a3=sh10、通用体积公式正(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sh11、表面积定义长(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前或后面的面积=长×高;左或右面的面积=宽×高;上或下面的面积=长×宽12、长方体表面积1、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2(长×宽+长×高+宽×高)S表= 2ab+2ah+2b h= 2(ab+ah+bh)2、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表面积=底面边长2×2 +底面边长×高×4S表=2 a 2+4ah13、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通风管等都只有4个面。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0fb3ee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1.png)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加法公式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减法公式被减数-減数=差差=被减数-減数被減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減数=被减数被减数=減数+差。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ー,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4、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
60分=1时。
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共有六十小格。
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格是一分。
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2.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乘法的两种意义:(1)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是多少。
(2)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除法的三种含义:(1)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平均除法的意义)(2)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包含除法的意义)(3)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数除法的意义)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4=12乘数乘号乘数积读作:3乘4等于12。
12÷4=3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小学1-5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大全
![小学1-5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f1597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c.png)
小学数学概念公式大全名称含义(方法)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棱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的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特殊长方体长宽高都像等的长方体叫立方体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abh立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aa通用的体积求法底面积×高=sh体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容积单位换算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约数一个数最小的约数是1 一个数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约数个数是有限的倍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能被二整除的数个位是:0,2,4,6,8奇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偶数能被二整除的数叫做偶数能被五整除的数个位是:0,5能被三整除的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三整除素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约数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质因数一个和数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每个素数叫做这个和数之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和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约数时的最大公约数小数是大数的约数,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互质数最大公约数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相同的两个数分母小的那个数比较大,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分子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或分子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约数(1除外)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数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同分母加减法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加减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加减法进行计算带分数加减法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数合并起来计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有括号的算式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的运算再算中括号里的什么加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什么叫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方法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本金×利率×时间=利息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保险时间=保险费应纳税收入×税率=应缴税款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什么叫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叫乘法什么叫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因数的运算叫除法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长方形面积长×宽=ab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aa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周长(长+宽)×2=(a+b)×a+b)×22正方形周长边长×4=a×a×44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土地面积单位换算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ab三角形面积底×高÷2=ab÷ab÷2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a+b)×(a+b)×h÷h÷h÷22什么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什么叫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什么叫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什么叫百分比表示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的写法用带有百分号“%”的数来表示小数化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在最后添上百分号就行了百分数化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把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数乘带分数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分数乘小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分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因数的运算整数除分数的方法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分数除以带分数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计算小数除以分数一般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什么叫圆心圆的最中心一点叫圆心什么叫半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什么叫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d=2r r=d/2π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这是一个固定的数,叫π=3.14 圆周长直径×π圆面积π×半径×半径如何区分闰年公历年份是四的倍数的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四百的倍数才是闰年直线直线可以无限延长线段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射线一端可以无限延长并且只有一个端点什么叫锐角小于90度的角叫锐角什么叫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什么叫平角当角的两边方向相反成一条直线时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度什么叫周角角的一边绕它的顶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360度什么叫四边形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每组对边之间的距离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高垂直的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也分别平行,它们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什么叫三角形三条线段围成图形叫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特性是稳定性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三角形的高和底从三角形的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个角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什么叫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什么叫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什么叫分数把物体平均分成几分取其中的1份或几分叫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扩大)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原来的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扩大1000倍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缩小)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二位,原来的数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缩小1000倍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SH圆锥体体积1/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1/3SH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比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商、相当于分数值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什么叫比例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式,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个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什么叫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解比例正比例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总价/数量=单价(一定)生产的数量/生产的时间=生产效率反比例X×X×Y=KY=K(一定)等体积等高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等体积等面积圆锥的高是圆柱的的三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三倍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大2倍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2/3圆柱体侧面积S侧=CHC=π×直径=2×π×R 圆柱体表面积S表=S侧+2S底圆柱体底面积S底=π×R×R×R R圆柱体半径(r)R=D/2R=C/2×π圆柱体体积V=SH圆环S圆环=π×(R×r)R×R R-r×r×r)ππ=圆周率立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a×a×66a×a×a×长方体地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A×H)×H)×22H+B×H)×B+A×H+B×A×B+A×B+A×H+B×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c)乘法交换率a×a×b b =b×a乘法结合律(a×(b×a)(b×a)c=a×(b×(a×b)×b)×b)×c=a×c=a×乘法分配律(a+b)×c+b×c cc+b×c=a×c+b×c=a×a+b)×c=a×。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647fe9ea26fff705cc170a9d.png)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公式基本公式: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 圆形S面积C周长π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2)面积=半径×半径×n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和差问题的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棱长总和: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熟记下列正反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成正比例关系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常用数量关系:1.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总产量=单产量×面积单产量=总产量÷面积面积=总产量÷单产量单位换算:长度单位:一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公亩1公亩=10 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单位: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时间单位:一世纪=100年一年=四季度一年=12月一年=365天(平年)一年=366天(闰年)一季度=3个月一个月= 3旬(上、中、下)一个月=30天(小月)一个月=31天(大月)一星期=7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特殊分数值:=0.5=50% = 0.25 = 25% = 0.75 = 75%= 0.2 = 20% = 0.4 = 40% = 0.6 = 60% = 0.8 = 80%=0.125=12.5% = 0.375 = 37.5% = 0.625 = 62.5%= 0.875 = 87.5%算术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定义、公式、单位换算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定义、公式、单位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572d1789ddccda38376baff2.png)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定义、公式、单位换算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外表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常用面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局部。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九、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十、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
常见的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十一、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间隔都相等,这个间隔就是圆的半径的长。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十二、有一些图形,把它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十三、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十四、物体的外表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十五、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切、平移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数学公式定理定义大全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数学公式定理定义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1599f2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0.png)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数学公式定理定义大全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数学公式定理定义大全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到6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
![1到6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38e6d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e.png)
1到6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计数、测量、形状和模式等方方面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公式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们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并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以下是1到6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
一、计数和基本运算公式1. 加法公式:- 两个数相加:a + b = c2. 减法公式:- 两个数相减:a - b = c3. 乘法公式:- 两个数相乘:a × b = c4. 除法公式:- 两个数相除:a ÷ b = c5. 平方公式:- 数的平方:a² = c6. 开方公式:- 数的平方根:√a = c二、几何形状公式1. 长方形公式:- 周长:P = 2(a + b)- 面积:A = a × b2. 正方形公式:- 周长:P = 4a- 面积:A = a²3. 三角形公式:- 周长:P = a + b + c- 面积:A = 1/2 × b × h4. 圆形公式:- 周长:C = 2πr (π取3.14或3.14159) - 面积:A = πr²三、分数和小数公式1. 分数加法公式:- a/b + c/d = (a×d + b×c) / (b×d)2. 分数减法公式:- a/b - c/d = (a×d - b×c) / (b×d)3. 分数乘法公式:- a/b × c/d = (a×c) / (b×d)4. 分数除法公式:- a/b ÷ c/d = (a×d) / (b×c)5. 小数转分数公式:- 将小数x转为分数:x = a/b6. 分数转小数公式:- 将分数a/b转为小数:a ÷ b = x四、代数公式1. 一元一次方程公式:- ax + b = 0 或者 ax = b- 解:x = -b/a2. 二次方程公式:- ax² + bx + c = 0- 解:x = (-b ± √(b² - 4ac)) / (2a)3.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n = (n/2)(a₁ + an)- 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₁表示首项,an表示第n项4.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n = a₁(1 - qⁿ)/(1 - q)- 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₁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五、时间和速度公式1. 时间、速度和距离公式:- 速度(平均速度):v = s / t- 距离:s = v × t- 时间:t = s / v2. 寻找相对速度公式:- 相对速度:vr = v₁ - v₂六、百分数和几率公式1. 百分数公式:- 百分数 = (所占部分 / 总数) × 100%2. 几率公式:- 几率 =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以上是1到6年级数学公式的大全,这些公式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
![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62476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5.png)
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一、一年级数学(主要是基础概念,较少公式)1. 加法公式。
- 加数+加数 = 和,例如:1+2 = 3。
2. 减法公式。
- 被减数 - 减数 = 差,例如:3 - 1 = 2。
二、二年级数学。
1. 乘法公式。
- 因数×因数 = 积,例如:2×3 = 6。
2. 除法公式。
- 被除数÷除数 = 商,例如:6÷3 = 2。
3. 长度单位换算。
- 1米 = 10分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0厘米。
三、三年级数学。
1. 长方形周长公式。
- 长方形周长=(长 + 宽)×2,用字母表示为:C=(a + b)×2(其中C表示周长,a表示长,b表示宽)。
2. 正方形周长公式。
- 正方形周长 = 边长×4,用字母表示为:C = 4a(其中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
3. 面积公式。
- 长方形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S = ab(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长,b 表示宽)。
- 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为:S=a²(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边长)。
四、四年级数学。
1. 加法交换律。
- a + b=b + a,例如:2+3 = 3+2。
2. 加法结合律。
- (a + b)+c=a+(b + c),例如:(1+2)+3 = 1+(2 + 3)。
3. 乘法交换律。
- a×b = b×a,例如:2×3 = 3×2。
4. 乘法结合律。
- (a×b)×c=a×(b×c),例如:(2×3)×4 = 2×(3×4)。
5. 乘法分配律。
- (a + b)×c=a×c + b×c,例如:(2+3)×4 = 2×4+3×4。
最新1―5年级数学公式、定律、法则大全资料
![最新1―5年级数学公式、定律、法则大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7bdbbc8700abb68a982fbf1.png)
1— 5年级数学公式、定律、法则大全1、加法交换律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 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 0的数都得 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O 的乘法,可以先把 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第三部分:几何体。
1、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公式:C=4a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公式:S=a×a2、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2 公式:C=(a+b×2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公式:S=a×b3、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公式:S= a×h ÷24、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公式:S= a×h5、梯形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2 公式:S=(a+b h ÷2 小学数学应用题常用公式大全1、【和差问题公式】 (和 +差 ÷2=较大数;(和 -差 ÷2=较小数。
2、【和倍问题公式】和 ÷(倍数 +1=一倍数;一倍数 ×倍数 =另一数,或和 -一倍数 =另一数。
3、【差倍问题公式】差 ÷(倍数 -1=较小数;较小数 ×倍数 =较大数,或较小数 +差 =较大数。
一至六年级里的所有数学公式和概念
![一至六年级里的所有数学公式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d419d95783e0912a3162a5c.png)
一年级至六年级里的所有数学公式和概念公式集一般运算规则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 圆形S面积C周长πd=直径r=半径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面积=半径×半径×π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小学奥数公式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的公式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的公式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的公式(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的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的公式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的公式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直径=半径×2d=2r 半径=直径÷2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Ѕ=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 =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 h=π(d÷2)h=π(C÷2÷π)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 h÷3=π(d÷2)h÷3=π(C÷2÷ππ)h÷3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e8c13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2.png)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完整版在小学阶段,数学公式是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掌握这些公式,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解题,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1 到 6 年级的小学数学公式完整版。
一、基本运算公式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例如:3 + 5 = 5 + 3 = 8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比如:(2 + 3) + 4 = 2 +(3 + 4) = 9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例如:2 × 3 = 3 × 2 = 6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c = a ×(b × c)比如:(2 × 3)× 4 = 2 ×(3 × 4) = 24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 + b)× c = a × c + b × c 例如:(2 + 3)× 4 = 2× 4 + 3× 4 = 20二、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周长:C = 4a (其中 C 表示周长,a 表示边长)面积:S = a²(其中 S 表示面积)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 4×5 = 20 厘米,面积是 5²= 25 平方厘米。
2、长方形周长:C = 2×(a + b) (a 表示长,b 表示宽)面积:S = a × b比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4 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 2×(6 + 4) = 20 厘米,面积是 6×4 = 24 平方厘米。
1一6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一6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b20bb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0.png)
1一6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掌握许多公式和定理的学科。
在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本文将为您整理一份一到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一年级数学公式1. 加法公式:a + b = c。
其中a和b是两个加数,c是它们的和。
2. 减法公式:a - b = c。
其中a是被减数,b是减数,c是差。
3. 乘法公式:a × b = c。
其中a和b是两个乘数,c是它们的积。
4. 除法公式:a ÷ b = c。
其中a是被除数,b是除数,c是商。
三、二年级数学公式1. 二倍数公式:a × 2 = b。
其中a是被乘数,b是它的二倍数。
2. 平均数公式:(a + b)/2 = c。
其中a和b是两个数,c是它们的平均数。
3. 数列公式:an = a1 + (n-1)d。
其中an是等差数列的第n个数,a1是首项,d是公差。
四、三年级数学公式1. 面积公式:矩形的面积为长×宽,即A = l × w。
其中A是面积,l是矩形的长度,w是宽度。
2. 周长公式:矩形的周长为2×(长+宽),即P = 2(l+w)。
其中P是周长。
3. 乘方公式:a的n次方等于a相乘n次,表示为an。
例如2的3次方等于2×2×2=8。
五、四年级数学公式1. 分数计算公式:a/b + c/d = (ad + bc)/bd。
其中a/b和c/d是两个分数,(ad + bc)/bd是它们相加的结果。
2. 百分数公式:a% = a/100。
其中a是一个数。
3. 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为4×边长,即P = 4s。
其中P是正方形的周长,s是边长。
六、五年级数学公式1. 单位换算公式:1千米(km) = 1000米(m);1米(m) = 100厘米(cm);1厘米(cm) = 10毫米(mm)。
小学数学1-6年级必备定义、定理公式(打印贴墙版)
![小学数学1-6年级必备定义、定理公式(打印贴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91110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9.png)
小学数学1-6年级必备定义、定理公式(打印贴墙版)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7、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8、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9、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10、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11、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²1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13、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²14、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15、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16、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1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7、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18、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0、单产量×面积=总产量总产量÷面积=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面积和差问题的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h=s×2÷a三角形底=面积×2÷高a=s×2÷h6、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b7、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hs=(a+b)×h÷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棱长总和:棱长总和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单位换算:长度单位:一公里=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公亩1公亩=1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单位: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根据半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include <iostream.h>const float PI=3.1416; //声明常量(只读变量)PI为3.1416 float fCir_L(float); //声明自定义函数fCir_L()的原型float fCir_S(float); //声明自定义函数fCir_S()的原型//以下是main()函数main(){float r,l,s; //声明3个变量cout<<"R="; //显示字符串cin>>r; //键盘输入l=fCir_L(r); //计算圆的周长,赋值给变量ls=fCir_S(r); //计算圆的面积,赋值给变量scout<<"l="<<l; //显示计算结果cout<<"\ns="<<s;}//定义计算圆的周长的函数fCir_L()float fCir_L(float x){float z=-1.0; //声明局部变量if (x>=0.0) //如果参数大于0,则计算圆的周长z=2*PI*x;return(z); //返回函数值}//定义计算圆的面积的函数fCir_S()float fCir_S(float x){float z=-1.0; //声明局部变量if (x>=0.0) //如果参数大于0,则计算圆的面积z=PI*x*x;return(z); //返回函数值}/* Program: P1-2.CPPWritten by: HapDate written: 02:11:10*/#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void){double s1,s2,s3;s1=1.5; /* 对变量s1赋值*/cout<<"s1="<<s1<<endl;/* 对变量s2赋值*/ s2=2.5;cout<<"s2="<<s2<<endl;s3= /* 对变量s3赋值*/ 3.5;cout<<"s3="<<s3<<endl;cout<<"s1+s2+s3="<<s1+s2+s3<<endl; //计算并显示//计算并显示cout<<"s1+s2+s3="<<s1+s2+s3<<endl;}#include <iostream.h>main(){double r=1.0;cout<<"r="<<r<<endl;double l;l=2*3.1416*r; //计算圆的周长,赋值给变量lcout<<"l="<<l<<endl; //显示圆的周长double s=3.1416*r*r; //计算圆的面积,赋值给变量scout<<"s="<<s<<endl; //显示圆的面积cout<<"R="; //显示提示输入的信息cin>>r; //键盘输入l=2*3.1416*r; //计算圆的周长,赋值给变量l cout<<"l="<<l<<endl; //显示圆的周长s=3.1416*r*r;cout<<"s="<<s<<endl; //显示圆的面积}#include <iostream.h> //包含iostream.h头文件void main(){//输出字符常量、变量和字符串char c1='A';cout<<'W';cout<<c1<<endl;cout<<"This is a test."<<endl;cout<<"------------------"<<endl;//输出整型常量、变量和表达式int n=100;cout<<10;cout<<n;cout<<2*n<<endl; //输出整型表达式cout<<"------------------"<<endl;//输出浮点型常量、变量和表达式double pi=3.1415926,r=10.0,s=pi*r*r;cout<<pi<<endl;cout<<r;cout<<s;cout<<2*r*pi<<endl; //输出浮点型表达式cout<<"------------------"<<endl;//一个cout可以输出多项数据cout<<'W'<<" "<<c1<<endl;cout<<"This is a test."<<endl;cout<<"pi="<<pi<<" r="<<r<<" s="<<s<<endl;}#include <iostream.h> //包含iostream.h头文件main(){//输入输出字符char c;cin>>c;cout<<"c="<<c<<endl;//输入输出整型数据int n;cin>>n;cout<<"n="<<n<<endl;//输入输出浮点型数据double x;cin>>x;cout<<"x="<<x<<en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