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2024版(完整版)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2024版(完整版)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4846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8.png)
(完整版)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contents •教学目标与原则•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用•课堂管理策略部署•师资培训和团队建设•家长沟通与合作机制构建目录01教学目标与原则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教学目标设定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掌握、思维训练等。
针对残疾儿童的运动、感知、语言等方面的障碍,设定相应的技能训练目标。
培养残疾儿童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针对每个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
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辅助工具。
定期评估残疾儿童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其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个性化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模拟、实践操作等,激发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关注其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尊重残疾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
遵循原则与方法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残疾儿童的学习进度、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及时反馈残疾儿童的学习情况和进步表现,共同促进残疾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02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梳理出适合他们的知识点,并进行整合。
将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逻辑关系等进行分类,形成系统化的教学内容。
针对残疾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简化和调整。
知识点梳理与整合适应性教材开发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他们的教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教材应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
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儿童,开发不同难度的教材,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0篇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da1e9ccf84b9d529ea7a9c.png)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
几种小动物玩具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的衣物和袜子
教
学
过
程
按照物品的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
1、师动手教生叠衣服
2、生跟随练习
3、自己整理
4、师把相同类型的物品放在一起
5、把之前整理好的物品弄乱,让生重新整理
6、 师把现在物品摆放的情况拍下来,把图片打印出来贴在旁边,以提醒学生
教学反思
因为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先示范再自主练习整理
课程领域
生活适应
教学内容
用电安全
授课日期
2020年 月 日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分析
学生由于生缺乏生活常识。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到位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懂得不安全用电的危险性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观看《小花猫生病了》,知道小花猫不爱洗手然后生病
(三)学习洗手
1、洗手顺序:挽袖子——拧开水龙头——将手打湿——抹肥皂——两手对搓——冲洗——关水龙头——用毛巾擦干
2、师示范
3、幼儿按洗手顺序进行练习。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724b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2.png)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教学目标针对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设计教案,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材选择: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材,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2. 教学形式:通过上门授课的方式,为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使他们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专注学习。
三、教学步骤1. 了解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在开始教学之前,与残疾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包括残疾类型、学习能力、注意力集中情况等。
2. 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根据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式能够适应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教学计划应包括每次上课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
3.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上门授课时,与残疾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使用多种鼓励方式,如赞扬、奖励等,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残疾儿童的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视觉教学、听觉教学、触觉教学等。
通过图表、图片、实物等教具的运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5. 灵活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残疾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灵活安排教学时间,避开他们身体疲劳或情绪低落的时段,以保证教学效果。
6. 与学校、家庭合作:与残疾儿童所在的学校和家庭紧密合作,及时沟通教学进展情况,共同关注残疾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定期评估残疾儿童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2. 多方面评估: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观察记录、口头问答、书面测试等,全面了解残疾儿童的学习情况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3. 提供个性化反馈: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残疾儿童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五、教学考虑1. 尊重残疾儿童的个人差异:每个残疾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学习特点,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个人差异,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完整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最新
![(完整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b226c65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5.png)
(完整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学指导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10,并能够正确读出。
2. 使学生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的认识与读出,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他们运用数字进行生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学具:学生用计数器、数字卡片、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水果、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实物的数量,引出数字的概念。
2. 新知识讲解(15分钟)(1)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并读出110的数字。
(2)通过实例讲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等。
(3)教授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用数字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字计数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102. 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3. 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观察家里或学校的环境,找出5个用到数字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家里的门牌号是12,学校门口的公交站牌上有8路公交车,教室里有4盏灯,桌子上有3本书,笔筒里有5支笔。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鼓励学生用数字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并运用数字。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f81d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a.png)
为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举措,旨在确保这些孩子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设计一份2000字的教案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具体情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示例教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年龄/年级:[年龄/年级]- 残疾类型:[残疾类型](例如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 家庭住址:[详细地址]- 教学时间:每周[次数]次,每次[时长]小时**二、教学目标**1. 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全面发展。
2. 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型,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度。
3. 教授适合学生能力和需求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4. 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 与家庭成员合作,确保学习效果得到巩固和延伸。
**三、教学内容**1. 基础学科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宜的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内容。
2. 生活技能:如个人卫生、基本家务、简单烹饪等。
3. 社会交往:包括基本的沟通技巧、礼仪规范等。
4. 特殊技能训练:针对残疾类型的特殊需求进行专门技能训练,例如盲文阅读、手语交流等。
**四、教学方法**1.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定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2. 游戏化学习: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3. 多感官教学: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教学,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残疾学生。
4. 家庭作业和练习: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五、教学流程**1. 课程开始(10分钟):与学生和家长打招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复习前一课内容(15分钟):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复习上一课的重点内容。
3. 新课程介绍(20分钟):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工具或实物操作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4. 实践操作(30分钟):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练习盲文、完成生活技能训练等。
(完整word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doc
![(完整word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7bcf99658fb770bf68a55a1.png)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培养计算能力)学校姓名(2014 年 9 月—— 2015 年 7 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第三课时培养计算能力时间: 9 月 3 日-9 月教师:学生:课时数: 2 17日送教内容:建立 0 —5 的数字概念送教过程: 1 、唱数游戏法(木头人)2、认数游戏法(数字变一变)3、数实物学具操作、比一比4、用手指表示数字儿歌《手指变变变》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时间: 11 月 5 日-11 教师:学生:课时数: 2月19 日送教内容:书写 0 —5 ,并能比较大小送教过程:1、书写练习练习法(贴图文数字条)2、听写数字练习法(数数再写数字)3、比较大小操作法、游戏法4、评估口试、笔试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时间: 12 月 3 日-12教师:学生:课时数: 2 月17 日送教内容:建立 6--10的数字概念送教过程:1 、唱数 0 —10 ,10--0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2、认数,数实物儿歌、游戏法(贴标签)3、用手指表示数字游戏法(手指变变变)4、书写练习书空、临摹、看图写数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时间: 3 月 4 日-3 月教师:学生:课时数: 2 25日送教内容:应用 10 以内的数字送教过程:1 、说一说,如:( 9 )张桌子练习法2、比一比:谁多谁少操作法3、操作:请给我 5 支笔演示法(小小服务员)4、目测实物数量练习法(完成统计表)。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40290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1.png)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学生基本情况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残疾类型:_____残疾程度:_____家庭住址:_____联系电话:_____该生由于身体残疾,无法正常到校接受教育。
但孩子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愿望,需要我们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为其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帮助其获得知识,提高生活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认识基本的数字和简单的图形。
(2)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直观教学和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语文(1)认读简单的汉字,如“爸”“妈”“我”等。
(2)学习简单的句子,如“我喜欢_____”。
2、数学(1)认识 1-10 的数字。
(2)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如 1+1=2,2-1=1 等。
3、生活适应(1)穿衣技巧的训练,包括分辨衣服的前后、正反,学会扣扣子、拉拉链。
(2)系鞋带的方法练习。
4、艺术与手工(1)绘画简单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利用彩纸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纸飞机、小船等。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所学内容。
2、游戏教学法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个别辅导法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指导。
4、反复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多次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教材和绘本。
2、教具:数字卡片、汉字卡片、图形卡片、实物模型、彩纸、剪刀、胶水等。
3、多媒体资源: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播放教学视频、儿歌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聊天、互动,了解学生的情绪和状态,引入当天的教学内容。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特殊儿童送教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特殊儿童送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09b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8.png)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特殊儿童送教教案第一章:送教上门的意义与目的1.1 了解送教上门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我国残疾儿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儿童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接受教育。
强调送教上门对残疾儿童的重要性,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
1.2 明确送教上门的目标确保残疾儿童接受适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
提高残疾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残疾儿童与家庭、社会的融合。
第二章:残疾儿童评估与分类2.1 残疾儿童的识别与评估介绍残疾儿童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如何识别和评估残疾儿童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2.2 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评估结果为残疾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
第三章:送教上门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残疾儿童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教学内容。
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培养残疾儿童的实践能力。
3.2 教学方法的应用采用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图片、教具、游戏等。
注重手把手教学,帮助残疾儿童掌握技能。
第四章:家庭支持与协作4.1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强调家庭在残疾儿童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鼓励家长参与教学过程,给予心理和生活上的支持。
4.2 家庭协作的方式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定期与家长交流儿童学习进度。
培训家长教育技能,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第五章:送教上门的评估与反馈5.1 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估定期对残疾儿童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估。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求。
5.2 教学效果的反馈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家长,使其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
鼓励家长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改进教学质量。
第六章:送教上门的安全与伦理6.1 安全知识教育教授残疾儿童基本的安全知识,如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式、防火防盗等。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无潜在危险物品。
6.2 伦理原则与尊重强调尊重残疾儿童的人格和选择,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侮辱。
保护残疾儿童的隐私和个人信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章:特殊教育资源的整合7.1 特殊教育资源介绍了解和介绍各类特殊教育资源,如专业教师、辅助设备、教材等。
2024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完整版
![2024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236e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3.png)
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
05
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残疾儿童在送教 上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 注意力、参与度、反应速 度等,来评估教学效果。
测试法
针对送教上门的教学内容, 设计相应的测试题目,对 残疾儿童进行测试,以了 解他们的掌握情况。
反馈法
向家长或监护人收集反馈 意见,了解残疾儿童在送 教上门后的进步和存在的 问题。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 将学习内容与游戏相结合,通过游戏 的方式激发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
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个别化教学
针对残疾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 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 求。
合作学习
鼓励残疾儿童与其他儿童一起合作学 习,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 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
03
认知训练
颜色识别
利用颜色块、玩具等教 具,教授孩子识别基本
颜色。
形状认知
通过积木、拼图等游戏, 引导孩子认识不同形状。
数字教育
利用数字卡片、计数器 等工具,教孩子认识数
字和简单计数。
方位认知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教孩子认识上下左右等
方位概念。
语言训练
01
02
03
04
发音练习
特点。
显著成果
采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教学 手段,激发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参与度和专注力。
多元化教学方法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残疾儿 童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学习习 惯,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家校合作
经过送教上门服务,残疾儿童在知 识技能、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d59f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5.png)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特殊教育学校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三册,具体章节为“我们的身体”。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如头部、手臂、腿部等;学习描述身体部位的功能,如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等;通过简单的课文,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体部位名称及功能的掌握,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教学重点:认识身体部位,学会描述身体功能,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卡片、课文录音、故事书。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身体部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体的部位及功能。
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教师出示卡片,引导学生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学习描述身体部位的功能。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身体部位的功能及如何关爱自己的身体。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身体部位名称及功能进行回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身体部位名称及功能2. 课文内容概括3. 关爱身体,热爱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的身体部位图,并标注名称及功能。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身体部位图的绘制及标注。
2. 作业题目:用今天所学的词语,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身体部位。
答案:学生运用所学词语,完成描述自己身体部位的段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观察家人的身体部位,学会关爱家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abb46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e.png)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第一章:残疾儿童教育概述1.1 残疾儿童的定义与分类1.2 残疾儿童教育的意义和目标1.3 残疾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 送教上门服务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2.1 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2.2 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策略2.3 送教上门服务中的心理辅导方法2.4 案例分析:成功的教育策略应用第三章:残疾儿童的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残疾儿童的教学内容3.2 适应残疾儿童的教学方法3.3 送教上门服务中的教学资源利用3.4 案例分析: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第四章: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4.1 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4.2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3 送教上门服务中的家庭教育指导4.4 案例分析:成功的家庭教育实践第五章:残疾儿童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5.1 残疾儿童教育相关政策5.2 残疾儿童教育法律法规5.3 送教上门服务的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5.4 案例分析:政策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六章:送教上门服务的组织与管理6.1 送教上门服务的基本流程6.2 送教上门服务团队的建设与管理6.3 送教上门服务的质量保障与评估6.4 案例分析:高效的送教上门服务管理实践第七章:特殊教育技术支持与资源应用7.1 特殊教育技术支持的重要性7.2 特殊教育技术的种类与应用7.3 送教上门服务中的资源整合与利用7.4 案例分析:特殊教育技术在送教上门中的应用第八章:残疾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管理8.1 残疾儿童的营养需求与饮食管理8.2 残疾儿童的运动与体能训练8.3 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维护8.4 案例分析:全面的健康管理实践第九章:残疾儿童的社会融合与支持9.1 残疾儿童社会融合的意义与目标9.2 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与运用9.3 送教上门服务中的社区参与与协作9.4 案例分析:成功的残疾儿童社会融合实践第十章:送教上门服务的未来发展10.1 残疾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10.2 送教上门服务的创新与挑战10.3 政策法规的完善与建议10.4 案例分析:未来发展的成功案例参考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残疾儿童教育概述难点解析:理解残疾儿童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将送教上门服务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送教教案(秋季学期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送教教案(秋季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7baa4a7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a.png)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送教教案(秋季学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第四册第十二章《生活中的数学》以及第十三章《认识我自己》。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认读,能够顺利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身体特征的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增进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110的认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数数活动的开展,观察身体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片、镜子、画笔。
学具:学生用书、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装有10个玩具的袋子,邀请学生帮忙数一数有多少个玩具。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知数字110的数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2. 教学数字110(10分钟)(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数字110。
(2)教师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数字卡片完成数数活动,巩固所学。
3. 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镜子里的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
(2)教师邀请学生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身体特征。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102. 数数活动3. 身体特征4. 表达感受七、作业设计(1)数一数家里的窗户有几扇?(2)数一数自己的手指有几根?答案: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
2.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的身体特征,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答案: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字110的认读和数数活动。
同时,通过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培养学生表达感受的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篇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f6b3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4.png)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精选2篇〔一〕一、教案标题: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二、教学目的:1. 让残疾儿童获得根本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2. 帮助残疾儿童进步自信心和社交才能。
3. 促进残疾儿童的全面开展,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才能。
三、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才能的培养: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 数字和计算才能的培养:例如数数,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等。
3. 生活自理技能的培养:例如如何穿衣、洗手,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卫生等。
四、教学方法:1. 个别指导:根据不同的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展个别化的指导和教学。
2.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进步学习效果。
3. 多感官教学: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进步儿童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步骤:1. 理解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与儿童及其家长进展沟通,理解他们的残疾类型、程度和学习需求。
2. 制定个别化教学方案: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别化的教学方案,并确定教学目的和内容。
3. 选择适宜的教具和学习材料: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具和学习材料,如盲文教材、听觉教具等。
4. 施行教学:根据教学方案,进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注重与儿童的互动和沟通。
5. 检查学习效果:定期对儿童的学习效果进展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评估:1. 学习成绩评估: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目的,定期对儿童的学习成绩进展评估。
2. 教学反响评估:与儿童及其家长进展反响沟通,理解他们对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七、教学资和环境:1. 教学场所:可以选择儿童的家庭或残疾儿童学习中心作为教学场所。
2. 教学资:包括语言教材、数学教具、生活自理教具等。
3. 辅助设施:根据不同的残疾类型,提供相应的辅助设施,如视觉辅助设施、听觉辅助设施等。
八、教学建议:1. 热情与关爱:教师要用热情与关爱来对待残疾儿童,通过温暖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免费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730497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b.png)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免费教案标题: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免费教案1: 主题 - 残疾儿童的需求评估与个性化教学计划制定1. 目标:了解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 教学内容:残疾儿童的不同类型、特殊需求评估方法、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制定步骤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残疾儿童的案例、评估工具。
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个人思考题。
教案2: 主题 - 残疾儿童的沟通与交流技巧培养1. 目标:培养残疾儿童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2. 教学内容:残疾儿童的沟通障碍、有效的沟通技巧、使用辅助沟通工具等。
3. 教学方法:示范、角色扮演、小组练习。
4. 教学资源:辅助沟通工具、沟通案例。
5.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表现、小组练习成果。
教案3: 主题 - 残疾儿童的认知与智力发展支持1. 目标:了解残疾儿童的认知特点,提供相应的智力发展支持。
2. 教学内容:残疾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认知支持策略、认知训练活动设计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认知训练活动示例、认知发展评估工具。
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活动设计成果评价。
教案4: 主题 - 残疾儿童的社交技能培养1. 目标:培养残疾儿童的社交技能,提升其社交能力。
2. 教学内容:残疾儿童的社交障碍、社交技能培养方法、社交情境模拟训练等。
3. 教学方法:示范、角色扮演、小组练习。
4. 教学资源:社交情境模拟材料、社交技能培养案例。
5.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表现、小组练习成果评价。
教案5: 主题 - 残疾儿童的情绪管理与心理支持1. 目标:帮助残疾儿童学会管理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2. 教学内容:残疾儿童的情绪管理困难、情绪管理策略、心理支持技巧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情绪管理策略示例、心理支持案例。
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个人思考题。
以上是五个教案的示例,您可以根据需要编写更多的教案,涵盖其他相关主题,以满足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需求。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特殊儿童送教精品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特殊儿童送教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712e1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0.png)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特殊儿童送教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生活中数学”。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通过实物操作理解数字意义,并进行简单数数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10认识,能熟练运用手指表示数字。
2. 培养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理解数字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字概念理解,运用手指表示数字。
2. 教学重点:数字110认识,实物操作数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水果模型、磁性白板。
2.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计数棒、水果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一个水果篮子进入教室,与学生打招。
让学生观察篮子里水果,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水果数量。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我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
(2)我用手指数数字,让学生模仿,并用自己手指表示数字。
(3)我拿出计数棒,演示如何用计数棒表示数字。
(4)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用水果模型进行数数。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我发放学生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用手指表示数字。
(2)我让学生分组,每组用计数棒和水果模型进行数数活动。
(3)我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10书写顺序和格式。
2. 用手指表示数字图示。
3. 实物操作数数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手指表示数字110。
(2)用计数棒和水果模型进行数数活动。
(3)画出数字110书写格式。
2. 答案:(1)见板书图示。
(2)见板书步骤。
(3)见板书示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字110认识和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字概念理解仍有一定困难,需要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字,例如门牌号、电话号码等,增强数字实用性。
(完整word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完整word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5fec7783d049649a665845.png)
持身体的平衡。
2、沿曲线走,注意适当调整双脚着地的位置。
3、沿螺旋形走,注意适当调整双脚着地的位置,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保持平衡姿势,高质量完成动作。
(七色花鼓励)应对不同的姿势的走,作出相应的平衡姿势。
(七色花鼓励)地完成动作。
各种走的姿势的难度逐步加大,让学生体验应对突发地形变化应该怎样正确处置。
同时促进下肢各关节协调发展。
2、各种方法的跳(向上跳,向前跳)3、各种形式的爬(手脚配合爬,双脚蹬地爬)4、放松按摩活动1、手脚配合,前脚掌着地,双臂用力,向上跳。
争取碰到老师的手。
2、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前脚掌着地,双臂用力,做出向前跳跃的动作。
1、手脚配合爬,注意手脚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2、双脚蹬地爬,努力用双脚蹬地,完成动作。
学生躺在垫子上,全身老师在一旁加强保护,防止摔倒,鼓励学生努力向上跳跃,争取碰到老师的手。
(七色花鼓励)加强防护措施,注意学生安全,适当放置海绵垫,鼓励学生使用双臂,协同发力,完成向前跳跃动作。
(七色花鼓励) 学生必须手脚协调配合,在海绵垫上完成动作。
(七色花鼓励)学生必须非常艰苦地用双脚蹬地完学生练习的难度由易到难,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动作,锻炼学生机智、灵敏素质,促进下肢力量发展。
康复训练是一项比较枯燥的过程,因此在训练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做到劳逸结合。
(粉红塔的叠放) 学生完成此动作,应该比较累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
(完整word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完整word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43b12925c52cc58bd6be7b.png)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第三课时培养计算能力
时间:9月18 日教师:学生:课时数: 3 送教内容:建立0—5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1、唱数
游戏法(木头人)
2、认数
游戏法(数字变一变)
3、数实物
学具操作、比一比
4、用手指表示数字
儿歌《手指变变变》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12月8日教师:学生:课时数:3 送教内容:书写0—5,并能比较大小
送教过程:
1、书写练习
练习法(贴图文数字条)
2、听写数字
练习法(数数再写数字)
3、比较大小
操作法、游戏法
4、评估
口试、笔试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12月11日教师:学生:课时数:3 送教内容:建立6--10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
1、唱数0—10,10--0
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
2、认数,数实物
儿歌、游戏法(贴标签)
3、用手指表示数字
游戏法(手指变变变)
4、书写练习
书空、临摹、看图写数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12月15 日教师:学生:课时数:3 送教内容:应用10以内的数字
送教过程:
1、说一说,如:(9)张桌子
练习法
2、比一比:谁多谁少?
操作法
3、操作:请给我5支笔
演示法(小小服务员)
4、目测实物数量
练习法(完成统计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说一说,如:(9)张桌子
练习法
2、比一比:谁多谁少
操作法
3、操作:请给我5支笔
演示法(小小服务员)
4、目测实物数量
练习法(完成统计表)
儿歌《手指变变变》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11月5日-11月19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2
送教内容:书写0—5,并能比较大小
送教过程:
1、书写练习
练习法(贴图文数字条)
2、听写数字
练习法(数数再写数字)
3、比较大小
操作法、游戏法
4、评估
口试、笔试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12月3日-12月17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2
送教内容:建立6--10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
1、唱数0—10,10--0
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
2、认数,数实物
儿歌、游戏法(贴标签)
3、用手指表示数字
游戏法(手指变变变)
4、书写练习
书空、临摹、看图写数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3月4日-3月25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2
送教内容:应用10以内的数字
பைடு நூலகம்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培养计算能力)
学校
姓名
(2014年9月——2015年7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第三课时培养计算能力
时间:9月3日-9月17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2
送教内容:建立0—5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1、唱数
游戏法(木头人)
2、认数
游戏法(数字变一变)
3、数实物
学具操作、比一比
4、用手指表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