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和野蛮之间——论《蝇王》中人性的异化
《蝇王》——文明与野蛮的较量
《蝇王》——文明与野蛮的较量《蝇王》——文明与野蛮的较量“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全过程,归根结底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
”——《蝇王》序言《蝇王》是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在1954年写作出版的一部小说,并因其“以清晰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和家喻户晓但变化多端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六至十二岁的儿童由于飞机失事被困于一座荒岛上。
起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共同应对随之而来的困难。
小岛上环境恶劣,对侥幸生存下来的孩子们构成威胁。
然而,最大的危险竟然来自于这些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本身。
对于“野兽”的恐惧使脱离了文明世界的他们分裂成了两派——一派是坚持会有人来救他们的民主派;另一派则是沉浸于血腥的狩猎中的专制派。
矛盾日益激烈,他们相互残杀,最终邪恶和野蛮的本性压倒了善良和文明。
在我记忆中,描写荒岛历险故事的作品并不少,虽然不少都是以宣扬“文明战胜野蛮”为主题,如《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不仅用文明世界中的知识统治了荒岛,还驯服了野人星期五,这完全就是现代文明的胜利。
然而,其中也不乏与本书主题类似的作品,如《感恩岛谋杀案》等,流落荒岛的人们因为食物和交配权而进行的兽性的残杀。
但是只有《蝇王》作为文学瑰宝流传下来,这与小说本身的寓言性和象征性是分不开的。
本书中充满了各类象征与矛盾。
首先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
“蝇王”即苍蝇之王,源于希伯莱语Baalebub,在《圣经》中Baal 被当做“万恶之首”;而在英语中,“蝇王”是污秽物之王,代表着丑恶的灵魂。
除了这个大家普遍接受的主题象征外,我认为在小说开头孩子们由于空难而落入大海,跟随海水来到荒岛这一设置与《圣经》中世间大雨,诺亚方舟的场景相似,同样表明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的到来。
其次便是书中充斥着的人物与物品的象征。
荒岛上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蝇王》意象探析
- 232-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摘要】《蝇王》是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1911-1993)的代表作品,其一大特色是作者对于意象的运用。
在故事里,在无成人管理且没有外在约束,如社会伦理、道德、制度、法律、宗教等制约的情况下,人性的恶逐渐显露出来,文明与野蛮之间激起了猛烈的冲突,大多数男孩由天真无邪的学童沦为了异化的野蛮人,而这些均被戈尔丁通过多个意象表现出来。
文章选取了小说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意象,结合主要人物的性格与事迹,探寻在极端环境下孩子们的碰撞与冲突,以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整部小说的寓意。
【关键词】意象 文明 野蛮一、文明与野蛮的结合体——火(the fire)的双重含义火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中一直是个富有象征性的意象。
首先,“火种”是希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折下一根长长的茴香枝,并带着它来到天上,当阿波罗驾驶烈焰熊熊的太阳车从空中经过时,普罗米修斯把茴香枝伸到火焰里引着,然后举着这燃烧的火种迅速降落到大地上,至此人类得到了火焰,并能够代代繁衍生存下去。
但是火就像一把双刃剑,也具有毁灭作用,上帝惩罚人类时同样了使用了火,在《圣经·创世纪》的第30章到第33章记载,索多玛(Sodom)和蛾摩拉(Gomorrah)是罪恶之城,那里的人们以行邪为乐,上帝为了惩罚他们,降下火雨烧尽二城,并作为后世之人的鉴戒。
在《蝇王》中,“火”这个意象在小说中通篇贯穿,富有深刻含义,同样也具备上述两个特征。
火在文本中以一种不断变化的、时常矛盾着的面貌出现,随着语境的变化而衍生不同含义:从第一次点燃的文明之火到最后的毁灭文明之火;从作为求救信号之火到驱邪蒸食之火,从山顶之火到山下之火;从大家齐心协力点火到无人护火,无不演绎出由于环境变化,(以杰克和罗杰为代表的大多数孩子)人性邪恶意识的逐渐膨胀的轨迹。
在孤岛上,火不但可以使孩子们烤熟食物,让他们在夜间获得温暖。
火更大的意义在于承载着拉尔夫以及“猪崽子”(Piggy)带领大家获救的希望——当孩子们想出了点燃火堆产生浓烟以便引起来往船只注意的主意时,火是他们获得拯救的唯一希望,烟是在茫茫大洋中使这个小岛被看见的唯一手段。
《蝇王》主题浅析
《蝇王》主题浅析摘要:人性的善恶,自古处于争论之中。
然而我们在戈尔丁的《蝇王》中清晰地看到了人性的本恶,作者对此甚为担忧。
人性恶一旦脱离文明的管制和道德的束缚,我们就难以估计其所能造成的可怕后果和损失。
《蝇王》以孩子为对象,通过孩子们的种种作为,透彻地展示了人性之恶,和文明在与人性斗争中的无力,引发了人们的反思。
关键词:人性文明救赎人性是善是恶,一直以来都是伦理学家和文学家们苦苦求索的主题。
东西方的观点截然相反,西方世界的观点也莫衷一是。
在1856年,英国作者罗伯特?巴伦坦出版了小说《珊瑚岛》。
故事描述的是三个英国少年流落到海岛上,三个人牢记了文明社会给予的教育,行为始终在文明的约束内,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击退了海盗,感化了土著,还救助了一个女孩,克服了所有苦难,展示了西方文明发挥的巨大作用,体现了人性和文明的一致。
然而20世纪以来,世界战火不断,危机重重,人类对人性产生了怀疑。
《珊瑚岛》出版一百多年后,《蝇王》出版,戈尔丁本人曾就《蝇王》这部小说的主题说过这样一句话:“企图从人性的缺陷中追溯社会弊病的根源”。
作者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目睹了20世纪西方社会的黑暗:无辜的人丧失生命,真理被践踏,正义难伸张。
正如他所言,“人类为自身创造了地狱”。
海恩斯在谈到戈尔丁创作目的时说:“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的人性,这是他的心愿”。
《蝇王》是一部展现人性的小说,其中体现了冲破文明约束后的人性恶和作者对此的深深忧虑。
一、人性恶《蝇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次未来的战争中,一架飞机正在执行疏散儿童的任务,载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向南方疏散,结果遭到了敌人的袭击被迫降落在太平洋的一个荒无人烟的热带小岛上,孩子们最大的有十二岁,最小的是五六岁,孩子们一进入小岛仿佛进入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小岛依山傍水,有森林和野果,孩子们暂时脱离了文明的世界。
没有大人,没有约束。
海岛的环境有着孩子们未曾见过的残酷和恶劣,但是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环境而是孩子们本身。
论文:《蝇王的人性解读
论文:《蝇王》的人性解读摘要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描写了人在失去约束时所表现出来的本性恶以及人性中潜在的善与恶的斗争。
自古以来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
戈尔丁无疑倾向于“人性恶”的观点,《蝇王》的写作主题便是人性恶。
戈尔丁用他所塑造的人物描绘了纯洁人性的丧失,以及潜伏在人性中的恶意识的膨胀。
戈尔丁之所以揭示人性中的恶、承认人性中的恶,是要摆脱他们,而非认同他们。
然而他却找不到救赎的途径,本来能担当救赎重任的理性和文明在人性恶意识的膨胀下败的一塌糊涂。
然而正是由于看见了人性之极恶才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善。
关键词:戈尔丁;《蝇王》;人性恶;人性丧失;救赎幻灭;借恶扬善AbstractGolding made by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Lord of the Flies" in describing the loss of restraint shown by the time this cachexia and human potential in the struggle of good and evil. Since ancient times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good and evil opinion, roughly as follows: On Xingshan, cachexia theory, there are good and evil are on. Golding undoubtedly tend to "people cachexia" point of view, "Lord of the Flies" is the theme of writing people cachexia. Golding u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haracters he portrayed the loss of the purity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nature hidden in the sense of evil in the expansion. Golding has revealed the evil in human nature, to recognize the evil in human nature, is to steer away from them, rather than agree with them. However, he can not find the way to salvation and redemption have been able to play a heavy responsibility in a rational and civilized people cachexia lost consciousness expansion under the mess. But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very human nature to see the evil only awakened the hearts of goodKeywords:Golding; "Lord of the Files"; t he man was born of evil nature; Loss of humanity; Salvation dashed; Yangshan by dioxin目录一、人性恶的主题 (1)二、纯洁人性的丧失 (3)三、理性救赎的幻灭 (6)四、借恶扬善 (9)五、结语 (10)注释 (10)参考文献 (11)谢辞 (11)威廉·杰拉尔德·戈尔丁是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他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世界和社会所存在的缺陷而身感不安,他说:“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如果还不了解,‘恶’出于人犹如‘蜜’产于蜂,那他不是瞎了眼,就是脑子出了毛病。
《蝇王》:文明中的人性,荒蛮中的兽性
《蝇王》:文明中的人性,荒蛮中的兽性被置于一座荒岛会怎么样?一个成人版的荒岛求生可能会演变成《鲁滨逊漂流记》,而在威廉·戈尔丁笔下,一群少年版的荒岛探险演变成了《蝇王》。
“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的叙述艺术和多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
”威廉·戈尔丁——这位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被如此评价道,而《蝇王》就是他的代表作。
“这些苍蝇黑乎乎的,闪闪发绿,不计其数;在西蒙的面前,挂在木棒上的苍蝇之王露齿而笑。
西蒙终于屈服了,他掉过头去:看到了白晃晃的猪牙,昏暗的眼睛,一摊鲜血——西蒙的眼光被古老的,令人无法逃避的招呼所吸引住了。
”——这是《蝇王》中殉道者殉道的前奏。
这本书的主角是一群孩子,但即使在这个群体里仍然存在分化:以拉尔夫为代表的、脱离成人掌控的孩子,有着毫不掩饰的开心;以猪崽子为代表的孩子,在意识到被放逐到荒岛之后,能意识到他们将呆在这儿等死;至于那些更小的小家伙,始终处于无意识的从属之中。
这个群体除了可以用思维划分,还可以用阶级划分,不过在这个规则未定的世界里,“阶级”划分的方式简单而粗糙:海螺。
海螺是个象征,因其稀缺性和珍贵性,更因其代表着尚在起作用的文明世界。
有人说海螺象征着民主,因为谁拿着海螺才有发言权,在我看来,海螺代表着权威。
就像过去,孩子们会无条件服从带话筒的大人一样,吹响海螺可以把这群人召集起来开会。
一个群体有了共同的目标之后,才称之为群体。
这群孩子开始尚且有自救的想法,因为这个共同的想法,需要一个领导来对某些事情下决定。
至此,这个群体分成了以拉尔夫领导的自救派,主张在山顶上升起烟来以吸引过往船只的注意;和以杰克领导猎手派,主张捕猎野猪以饱腹。
不同求生方式,意味着秩序与野蛮生长之间的对抗。
开始,旧生活的禁忌虽然无形无影,却仍然是强有力的。
席地而坐的孩子的四周,有着父母、学校、警察和法律的庇护。
然而,规则会被吞没,希望会被淡忘,尤其是对一群还未被文明世界塑造成功的孩子们而言。
浅谈《蝇王》中的人性之善恶
浅谈《蝇王》中的人性之善恶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中描写了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结果的故事。
作者借用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丑恶这一严肃主题,之所以要揭示人性中的恶,承认人性中的恶,是为了摆脱它们,而不是认同他们。
那么对于人类来说,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在小说中恶是如何一步步毁灭善的?人类文明社会的善又如何抵抗恶的?由此便引出了下面几个话题:一.人性善恶孰先孰后?从古至今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众说纷纷,大致分为三种:一是认为性本善的性善论;二是认为性本恶的性恶论;三是折中思考的性有善有恶论,即认为人都会偶尔滋生恶意,但是人的主流思想是善良的,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出发,人最终都会朝着趋善避恶的方向发展。
对于前两种理论,双方都有很多支持者,各持观点,据理相争。
性善论者认为婴儿是人类至纯至真的代表,是一块洁白无瑕的卵玉,没有任何淫秽、贪婪、自私以及杀意,而恶人们只不过是成长过程中受到负面影响以至于误入歧途;性恶论则认为,放眼大自然,恶的代表物比比皆是,禽兽之野蛮、蚊蝇之污秽以及各种求生存同类相屠杀,而人类不过是大自然的一员,逃不过性本恶的定律。
对于前两种理论,亲历过战争、目睹过战争的残酷野蛮的戈尔丁显然倾向于“人性恶”的观点,他认为恶是人性中固有的成分,不是后天习得的,就像苍蝇舔粪、蚊子吸血那样自然那样天经地义。
不可否认的是,《蝇王》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制约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这部作品的写作主题即人性恶。
导致生灵涂炭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许多善良的人们惊愕茫然,人类的杀戮将人类社会文明道德逼入了死胡同,作家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出路,只得在作品里逃向大海或孤岛,在与世隔绝的境地里,人物难以逃离困境,从而表现出了一种异常冷酷的心理。
《蝇王》虽取材于另一部作品《珊瑚岛》,但是戈尔丁对里面描写的情节结果却不以为然。
从象征主义在小说《蝇王》中的运用看人性的恶
从象征主义在小说《蝇王》中的运用看人性的恶作者:陆凤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7期摘要:《蝇王》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
从开头到结尾,小说弥漫着形象生动,紧张虐心的气氛,这些都是通过象征主义写作手法所体现出来的。
本论文,从人物象征和事物象征看象征主义的运用,旨在通过对文明与野蛮对抗的分析来看人性的恶,从而更好地了解小说的主题:人的内心都有恶与野蛮的一面,要不断通过文明来抵制。
关键词:《蝇王》[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7-0-02一、人物象征小说中有三个主要人物:Ralph, Piggy 和Jack。
作者把他们置于理性,善良和非理性中,分别象征了文明,智慧和独裁。
在小说中,他们之间的斗争也是善与恶的较量。
1.1 RalphRalph,12岁的金发少年,小说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他象征了责任和文明。
他集合了Jack的勇敢和Piggy的智慧。
Ralph的责任感体现在他最先吹响海螺,以此来召集孩子们共同抵抗可能的和隐藏的危险。
他制定了规则,给孩子们分配任务。
根据规则,发言者需要拿着那个海螺才能发表演说,并且要求孩子们讲究卫生。
所有这些都表明他反抗混乱和无秩序,有着强烈的责任心。
Ralph竭尽全力地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信念,一次又一次的制定规则来阻止孩子们的野蛮和堕落。
小说中对Ralph的表述:“你可以看出,就宽阔结实的肩膀而言,他具备成为拳击手的体形,但是他的嘴角和眼睛含着一丝柔情,表明他没有恶意”。
因为勇敢,善良,自信,他被选为孩子们的领袖,手握着象征权力的海螺。
他知道一些生存技能,所以他坚持必须点燃篝火等待救援。
Ralph是文明与力量的象征,不反对打猎,但也不认为打猎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与Jack不同,Jack只热衷于满足他的嗜血欲,就是打猎。
而 Ralph带领孩子们搭帐篷,采野果,这表明了文明与力量的作用。
1.2 Jack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是Jack,他强壮,勇敢,但也象征了野蛮和独裁。
由小说_蝇王_论人性异化问题
・171・由小说《蝇王》论人性异化问题◎张 悦 陈惠良 华北电力大学【摘要】《蝇王》是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小说通过寓言手法,尖锐的嘲讽和现实主义的描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而作品中,无论是儿童世界还是成人世界都饱受人性异化所带来的痛苦,其中引发的问题值得人类反思。
【关键词】蝇王;异化;人性一、异化理论在《蝇王》小说中,故事的大环境就是战争,而满载孩子逃离战场的飞机遇难,降落在小岛上后,孩子们放弃了人性善良美好的一面,在小岛上发起了“战争”,不可避免的重复着外界成人正在进行的战争。
无论是儿童世界还是成人世界都在一片混乱之中,人类制造的杀戮和争夺俨然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折磨着自己。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即人性异化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
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
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在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同样遭到异化力量的驱使,由最初的自然状态一步步演变为最后的混乱无序。
二、《蝇王》小说简介《蝇王》是威廉·戈尔丁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时代。
在一次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飞向南方疏散。
飞机因遭到袭击而迫降在太平洋的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飞机没有了,大人没有了。
孩子们开始了岛上的生活。
12岁的拉尔夫吹响了一只螺号,将分散在岛上各处的孩子组织起来,在全体会议上当选为领袖。
孩子们在拉尔夫的领导下等待求援。
起初孩子们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和睦相处,但随着“野兽”的出现,孩子们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拉尔夫为代表,坚持在岛上建立文明的社会秩序,另一派是以唱诗班领队杰克为代表,崇尚人性中的原恶,以及破坏、毁灭的本能。
《蝇王》中的人性恶
《蝇王》中的人性恶摘要《蝇王》的作者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通过讲述一个意味深长的悲剧故事,表达了他对人性的看法。
他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本质就是邪恶野蛮,自私自利的。
而人性恶的根源就是欲望的膨胀,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人们争夺权力,并使用权力去控制他人,谋取利益。
同时也因为权力的争夺,人们变得残忍血腥,不择手段。
而人们之所以具备善良诚实,勤劳勇敢等等优良品质,就是因为经过后天学习,具备了正确的是非观念,因为有文明社会中法律规则及道德规范的约束。
我们应该承认人性本恶,发现人性恶的根源,彻底认清自己恶的一面,认识到真实的你自己。
关键词:戈尔丁;《蝇王》;人性恶AbstractWilliam Golding, the author of the Lord of the flies, expressed his view of humanity by telling a meaningful tragic story. He believes that human nature is evil, and that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is evil, barbarous and self-serving. The root of human evil is the expansion of desire, in order to satisfy its own desires, people compete for power and use power to control others and seek profit.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power struggle, people become cruel and bloody and do whatever they can. And people have a kind and honest, industrious and brave, and so on quality, because after the day after tomorrow study, have the right ideas, because there is a civilized society of rule of law and ethics.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evil of human nature, discover the root of human evil, and fully recognize the evil side of ourselves. Only after experiencing the darkness of the soul, we call upon the return of the good in human nature, to the good and the salvation.Key words:Golding;Lord of the flies;Evil of human nature目录TOC \o "1-3" \h \z \u 摘要IAbstract II目录II前言2一、戈尔丁的人性观念2(一)戈尔丁人性观念的来源2(二)人生经历对戈尔丁人性观的影响2二、《蝇王》之人性恶2(一)人性“恶”的根源2(二)人性“恶”的表现21.残杀西蒙22.摧毁秩序2(三)人性“恶”的救赎2三、研究《蝇王》中人性恶的意义2结语2参考文献2谢辞2前言戈尔丁的《蝇王》是一部十分优秀的虚构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从《蝇王》自然象征物的动态演变看人性的堕落-最新文档
从《蝇王》自然象征物的动态演变看人性的堕落-最新文档从《蝇王》自然象征物的动态演变看人性的堕落一、序言《蝇王》是当代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处女作和成名作。
1954年该书首次出版后,引起当时欧美文坛的轰动;60年代起,成为欧美大学校园里的畅销书。
1983年,戈尔丁更因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叙述艺术和多样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
[1]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寓言小说之一,《蝇王》中的人物、实物和情节描写等各方面都具有某种象征性。
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赛米尔?海纳斯称它为“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象征小说”。
戈尔丁本人曾说过:“我认为,只有当象征手法完全渗入小说的事件、人物和基调时,它才真正奏效。
”(interview with Kermode,282)史玮璇在《论〈蝇王〉中涂花脸/面具的象征含义》中对负面象征意象涂花脸的探讨揭示了小说恶的主题。
[2]李源在《论〈蝇王〉中象征体系的构建》中对小说象征体系的重构从整体观的角度清晰地揭示了“小说里的种种象征,已经超出了手法层面而构成了一个巧妙、和谐和完整的象征体系”。
[3]陈中秋在《罪恶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蝇王〉的象征艺术》中对小说中的各类象征意象做了初步的剖析,并着重分析了火的象征意义的嬗变。
[4]前人论文多从传统方式将象征物从小说中抽离出来做固定不变的静态讨论,而且大多集中在对人物象征的探讨上。
然而,《蝇王》一书中很多象征意象都是动态的,它们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地变化。
本文拟从动态角度入手,以文中主要自然象征物――海螺、野兽和火为例,详细探讨各象征物的变化,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人性的堕落。
二、海螺:文明势力在逐渐衰落海螺自古为佛教法器之一。
鸠摩罗什(343年-413年)译《妙法莲花经》卷一中提到“吹大法螺”:“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
”海螺是《蝇王》中出场最多的正面象征意象,是秩序。
蝇王高尔世的野蛮与文明的对立
蝇王高尔世的野蛮与文明的对立我曾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
这个小村庄被厚厚的农田和山脉包围着,给人一种安宁与舒适的感觉。
然而,这个小村庄却有着一段令人着迷的古老传说,关于一位名叫蝇王高尔世的神秘人物。
据传说,蝇王高尔世是个要么爱恨分明,要么魅力四溢的人物。
他被村民们崇拜,也被他们深深畏惧。
据说,他是一个具有无与伦比魅力的野蛮人,他是野性的象征,是生活的原始力量。
然而,他也是一个脑筋灵活,博学多才的文明人,他对知识与智慧充满渴望。
蝇王高尔世的相貌古怪,他那跳脱的思维方式让人难以捉摸。
他总是穿梭于文明与野蛮两个不同世界之间。
他可以用野蛮的方式打猎,捕捉飞蛾,甚至与狮子搏斗。
然而,当他回到村庄,他变得有条不紊,像文明的公民一样服从法律和规范。
他会穿上一身整洁的服装,参加社交活动,跟人们探讨文学、哲学以及科学。
我被这个神话般的人物深深吸引,决定亲自前往村庄一探究竟。
很快,我通过村民们的口中了解到关于蝇王高尔世的种种传闻和神话。
有的人说他拥有与动物对话的能力,有的人说他能用神秘的力量预测未来,还有的人说他可以变形成各种形态,让人无法辨认。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有幸与蝇王高尔世见面了。
我发现他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神秘和可怕。
他是一个中年男子,身材高大,浓眉大眼,既有一种野蛮的狂野气息,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文雅和深思的贵族气息。
我们坐在一个宜人的花园里,茶香扑鼻。
蝇王高尔世对我讲述着他的故事。
他告诉我,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部落,从小就与大自然为伴。
他学会了狩猎、种植,学会了与动物和谐相处。
他说,野蛮并不等同于残忍和野蛮行为。
野蛮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洞察,是对自然力量的尊重和敬畏。
然而,蝇王高尔世也告诉我,他对人类的文明充满好奇。
他深入研究了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他相信知识是人类文明的力量。
他希望通过知识的力量来改变世界,使人类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正当我沉浸在他的故事中时,一只蝇子突然飞到了我们中间,并绕着蝇王高尔世盘旋。
读后感 读书笔记 小论文 《蝇王》的人性解读
《蝇王》的人性解读故事是发生在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荒岛上。
在一场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飞向南方疏散的途中遭到袭击而被迫降落在一座珊瑚岛上。
在没有大人的带领下,这群男孩开始了岛上的生活。
刚开始他们还遵循着文明社会的规矩,按照文明社会的理性与秩序来运行这个“小社会”。
然而有序很快便转化成了无序,因为孩子们觉得这些文明社会的规矩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很快这群孩子便分成了两派——以拉尔夫为首的,坚持在岛上建立文明秩序的一派,以及以杰克为首的,对文明、民主做法嗤之以鼻,崇尚人性原恶,破坏毁灭本能的另一派。
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杰克的阵营,并开始对拉尔夫阵营的孩子们“赶尽杀绝”。
在故事的最后,杰克为了除掉拉尔夫,甚至不惜以烧毁海岛为代价。
但也因为这样而引来了英国皇家海军舰艇,最终使得拉尔夫幸免于难。
拉尔夫实现了得救的愿望,但他却在悲痛地哭泣着,为同伴人性的沦丧而失声痛哭着。
这是个充满了神话色彩的故事。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群孩子,然而他们的故事却是写给大人看的。
蝇王即苍蝇之王,源于希伯来语“Beelzebub”,在英语中,蝇王是粪便与污秽的意思,同时也是代表着万恶之首。
相比起晦涩难懂的名著,戈尔丁笔下的这个故事并不复杂,甚至给人一种在读寓言的感觉:优美流畅的文字、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可信的人物。
然而他所揭示的道理却是震撼人心的——人性之恶。
戈尔丁认为人的天性中隐藏着不可克服的恶的意识,而这种意识会不断地膨胀,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破坏力。
“恶之出于人,犹如蜜之出于蜂。
”戈尔丁曾在《火烫的大门》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我曾相信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是可以完善的。
到了战后我不再相信了。
我发现人可以对人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来。
这些事并非出自新几内亚岛上猎头生番之手,也不是亚马逊河流域某个原始部落所为。
这都是由那些受过教育的人,那些医生、律师们,那些有着文明传统的人极有技巧而又极为残酷地施予他们的同类身上的。
《蝇王》与文明的野蛮
《蝇王》与文明的野蛮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本让人又爱又恨的书——《蝇王》。
你可能会问,这书跟文明的野蛮有啥关系?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得说说这本书的背景。
《蝇王》是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讲述了一群孩子在荒岛上的生存故事。
听起来是不是挺刺激的?但别被这表面的冒险故事蒙蔽了,这书其实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和文明的冲突。
故事一开始,孩子们被困在荒岛上,一开始还保持着文明的秩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分裂成两个派别,一个以拉尔夫为首,主张保持秩序和理性;另一个以杰克为首,崇尚野蛮和暴力。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这不就是文明与野蛮的较量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为了生存,开始模仿成人的行为。
他们用猪头作为祭品,祈求“野兽”不要伤害他们。
但讽刺的是,他们自己却变成了野兽。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
这难道不是文明的野蛮吗?再来说说那个猪头。
它不仅是孩子们的祭品,更是他们内心恐惧的象征。
当猪头被苍蝇覆盖时,孩子们的恐惧达到了顶点。
这让我想到了现代社会,人们面对未知的恐惧,往往会做出极端的行为。
这难道不是文明的野蛮吗?最后,当孩子们被救时,他们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这让我不禁思考,文明的外壳下,隐藏着多少野蛮的本性?我们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野兽”?总之,《蝇王》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文明与野蛮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织。
我们在追求文明的同时,也要警惕内心的野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文明的人类。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如果你对《蝇王》和文明的野蛮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下次我们再聊聊其他有趣的话题。
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蝇王》读后感:文明与野蛮的较量
《蝇王》读后感:文明与野蛮的较量哎呀,刚读完《蝇王》,这书真是让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你问我为啥?这书里头的文明与野蛮的较量,简直就像是在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人揪心又刺激。
故事一开始,一群孩子因为飞机失事,流落荒岛。
一开始,他们还保持着文明社会的秩序,选举领袖,分工合作,看起来一切都井井有条。
我那时候还想着,这些孩子真不错,能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展现出人类的文明和智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孩子们内心的野蛮和恐惧开始慢慢浮现,他们开始为了权力和生存而争斗。
我看着他们从最初的团结合作,到后来的互相猜忌,再到最后的暴力冲突,心里那个滋味啊,真是五味杂陈。
特别是那个叫杰克的孩子,他的变化让我印象深刻。
一开始,他是个有礼貌、有纪律的孩子,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变得越来越野蛮,甚至开始领导一群孩子去猎杀其他孩子。
我看着他的变化,心里那个震惊啊,这简直就是文明的崩溃,人性的扭曲。
但是,就在我以为文明已经彻底败给野蛮的时候,故事又给了我一线希望。
那个叫拉尔夫的孩子,他始终坚守着文明的底线,尽管他的力量弱小,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他的存在,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让人看到了希望。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到,文明与野蛮的较量,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我们每个人都有文明和野蛮的一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
是选择像拉尔夫那样坚守文明,还是像杰克那样放纵野蛮,这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蝇王》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深思。
它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明与野蛮。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读后感 论文 《蝇王》与人性
《蝇王》与人性摘要:《蝇王》以一种更为消极的态度反映了类似于荀子的“性本恶”的观点。
一般文学作品往往把孩子们作为真善美的象征,作者戈尔丁的突破常规,恰恰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关键字:人性专制民主前不久开始翻阅《蝇王》,我以为这是一本描写小孩天真浪漫故事的儿童读物,等我真正看下去之后,才了解了其中的恐怖的存在。
远没有我想象中简单,《蝇王》描写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在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飞向南方疏散。
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
岛上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有充足的淡水以及令人满意的食物,尽力描写了一副世外桃源般的与世隔绝的小岛,如同伊甸园一般的图景。
就在这个小岛上,这些孩子们天真浪漫的性格起初能按照文明社会的理性和秩序来运转他们那个“小社会”,然而好景不长,在这种极端、严酷的生活条件下,孩子身上那种原始、野蛮的天性很快就体现出来,他们最终嗜血成性、相互残杀,竟然还杀死了他们的同伴,原首领拉尔夫四处逃窜,最终由巧然经过小岛的海军军官所救。
作者很巧妙的设计因为战争使这些孩子堕落,也是以象征战争的“军舰”使他们获救,其实是对人性的讽刺与对战争的一种疑问。
作为原首领拉尔夫象征当世的文明与和平,而杰克罗杰则是象征野蛮,当野蛮战胜了文明,是否意味着文明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人性本是野蛮,本身恶?作者用心良苦,在以这种似是而非的手法嘲讽现代文明与战争。
被杰克拿来祭兽的猪头,从表面上讲代表了原始的礼仪,象征唱诗班的孩子们由敬畏文明转向崇尚武力,从深层意义上看,则体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是对天真与邪恶发出的质疑。
人之初,性本恶。
作家借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来探讨这一严肃的话题,人的根深蒂固的兽性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故事的结局固然是悲剧的,因为野蛮战胜了文明;但它又是充满希望的,因为救援船只的到来,孩子们得以返回到那个文明的社会。
然后,故事戛然而止,孩子回到正常的环境中能否还能恢复正常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在文明和野蛮之间——论《蝇王》中人性的异化
渐渐失去对这群孩子 的影 响 , 随着绝 望 和 日渐增 长 的“ 伴 怪 兽” 的威胁 , 孩子们分裂 为两股势 力。一股 是 以拉尔 丈为首
文 明 势力 , 是 以杰 克 为 首 的 野 蛮 势 力 。 较 量 在 他 们 中 间 一股
恶 的特性。 自人类诞生 以来 , 人就 为着 自身 的生存与发展进
在 文 明和野蛮 之 间
论《 蝇王》 中人性 的异化
杨德宏 王 艳
( 大连水产学院 , 辽宁 大连 162 ) 10 3
[ 摘
要】
英 国著名小说 家威廉 ・ 尔丁在代表作《 王》中通过 大量的象征 手法表现 了“ 心的 黑暗”和 “ 戈 蝇 人 文明的脆弱”
的主题。本文通过描写野蛮与文 明之 间的对抗揭 示 了《 蝇王》中人 性的异化。 [ 关键词 ] 野蛮 ; 黑暗; 邪恶 [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 】10 -- 5 (0 0 0 —0 4 —0 0 8- 0 3 2 1 ) 1 13 2 - 4
征 智 慧 ; 克 从一 开 始 就 表 现 出 强 烈 的 权 势 欲 , 征 邪 恶 和 杰 象
便深深直根 于孩 子们 的 内心. 杰 克和 拉尔大 分裂后 , 在 西蒙
也 离 开 拉 尔 夫 独 自走 进 森 林 , 到 l 所 钟 爱 的 林 间 空 地 来 r他
专制 ; 西蒙善于思考 , 有正 义感 , 象征信 任、 忠诚 和理 智等等。
I 收稿 日期 ]0 9—1 0 20 0— 7 [ 第一作者] 杨德宏(9 6一) 女 , 17 , 大连水产学院外国语 学院教师 。
13 4
21 卷第 月 1 第 0 0年 1 期 2 1
间发生 的冲突来表现文明与野 蛮之 问的强烈对 抗 , 而揭示 从
初二读后感:文明与野蛮——《蝇王》读后感
文明与野蛮——《蝇王》读后感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二读后感的文明与野蛮——《蝇王》读后感,欢迎阅读。
野蛮如空气般无处不在。
文明只是野蛮的美化品。
“蝇王”即“苍蝇之王”,在《圣经》中,被当作“万恶之首”。
现在,《蝇王》已被列为“英国当代文学的典范”。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遥远的未来世界,在一场战争中,当疏散儿童的一架飞机途经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时,遭到了袭击。
飞机坠毁了,大人们都在这次空难中不幸遇难,唯有这架飞机的孩子侥幸生存。
岛上的孩子中最突出的要算是十二岁的英国海军司令的儿子——拉尔夫,有着一头耀眼金发的他举止优雅、自信乐观。
是他吹响了海螺,成为了这群孩子的领袖。
延续着文明社会的秩序,孩子们以自己对于民主的理解,建立起一系列的规则秩序,开始了短暂的和平相处。
然而随着唱诗班在杰克的带领下一次次血腥地猎杀野猪,并得到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满足之后,原本不属于这个年纪孩子的兽性本能开始膨胀。
人类千年积累下来的社会文明不禁推敲,在数次打猎之后就开始丧失,小岛上的和平也在渐渐被打乱。
对于这种种不可预料的突变,拉尔夫没有任何回天之力,他身边的“军师”猪崽子也以殚精竭虑。
当拉尔夫再度吹响象征着文明的海螺时,过来的孩子已寥寥无几。
可怜的拉尔夫毕竟还是个孩子,他没有这个心机,更没有实力去劝服杰克等人和他们继续原来有条有理,和谐安定的生活。
再后来,一位最有思想,身为中立派的男孩西蒙看见了杰克等人给“野兽”的贡品,一个被插在长矛上的流着鲜血,布满苍蝇的猪头,这就是本书中象征着人的原恶,原罪的代表者:蝇王。
西蒙在幻觉中跟眼前的蝇王交谈。
蝇王告诉了他这一切发生的真相,揭露了人性的丑恶。
但西蒙最终被谋杀,猪崽子坠崖身亡,拉尔夫被角逐……这一切看似为野蛮战胜了文明,其实不然。
这只不过是有实力的战胜没有实力的罢了。
不幸!这一切的灾难都在于人类本身的丑恶,因此文明,真理,科学等甚至于权威都要以实力做基础,以野蛮的力量做保障。
但野蛮的力量如果四处横行,而没有文明的传承,那么这个种族便将消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代表作<蝇王》中通过大量的象征手法表现了“人心的黑暗”和“文明的脆弱”的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野蛮与文明之间的对抗揭示了《蝇王>中人性的异化。
[关键词] 野蛮;黑暗;邪恶
引言
当代著名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寓言体小说《蝇王》被视为寓言体小说的经典作品,吸引了许多文艺评论家的注意。
<蝇王>的故事描述了在一次未来的核战争期间,一群英国男孩被谴散。
中途,他们乘坐的飞机中弹坠落到一座人迹罕至的孤岛上。
随着文明的观念渐渐失去对这群孩子的影响,伴随着绝望和日渐增长的“怪兽”的威胁,孩子们分裂为两股势力。
一股是以拉尔夫为首文明势力,一股是以杰克为首的野蛮势力。
较量在他们中间展开,求救的烟火被熄灭;西蒙和比奇被杀害;杰克一伙决定干掉拉尔夫;他们点燃了丛林⋯拉尔夫奋力突围。
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猛然看见一顶白色大盖帽⋯⋯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英海军军官。
原来,是岛上的冲天烟火引来了军舰,他们获救了。
戈尔丁通篇都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首先体现在对物的描写上。
如“螺号”象征权威和正义,“火”象征文明,比奇的眼镜象征科学文明。
其次,表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
如拉尔夫是诚实、正直的化身;比奇相信科学与理性,象征智慧;杰克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权势欲,象征邪恶和专制;西蒙善于思考,有正义感,象征信任、忠诚和理智等等。
戈尔丁正是通过文中这些具有鲜明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之间发生的冲突来表现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强烈对抗,从而揭示了人性的异化即“人心黑暗”的主题。
一、对“异化”的理解“异化”概念如何理解?“拉丁文中‘异化’一阋和‘出卖’,‘转让’是同义词,有的学者把“异化”解释为对立面的转化,说:异化的“基本规定是‘自已转化为自已的对立面⋯⋯。
有的学者联系人性、阶级性问题谈到异化。
“一般说来,人性是普遍,是整体,阶级性是特殊,是人性的异化部分。
” “人性’这个概念,摒除了唯心、形而上学的曲解之外,在实际使用中常有两种涵义。
一种是广义的,即指人类在长期社会历史巾形成并二仁富了和‘异化’了的特性,它包括历史的表现在人本身的各种优秀的特性以及丑恶的特性。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就为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
然而迄今为止,人类始终未能避免异己力量的捉弄,一直未能达到自由与解放的境界。
“无论人们放眼社会罗盘所指的任何方向,都将发生异化。
”[3] 异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现实。
正是异化,使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深度,体验到了心灵的呐喊;正是异化,把对人生的本质与真谛的深思尖锐地提到了人的面前⋯究竟人应该向恶还是向善?
二、异化之一:对待“怪兽”
“怪兽”首先是由一个身上长糟胎记的男孩讲出的,他看到有一个蛇样的东西在林子里走来迮去。
于是,恐惧的种子便深深直根于孩子们的内心.在杰克和拉尔夫分裂后,西蒙也离开拉尔夫独自走进森林,来到了他所钟爱的林间空地上,又开始了对生活元尽思考。
思考着岛上发生的一切。
随后也是在这个地方,他亲眼目睹了杰克一伙人残忍、野蛮的杀死了一头母猪。
最后,杰克下令把猪头砍下,把它挂在一根两头削尖的木棍上,作为祭品献给孩子们一直谈之色变的“怪兽”,然后仓皇离去。
面对那个瞬间布满苍蝇的猪头,西蒙听到了来自他内心深处的声音恍惚巾蝇王说道:“我就是怪兽⋯我是你们自身的一部分。
⋯你们永远也摆脱不了我。
这猪头就是“蝇王”。
它象征着腐烂、堕落、野蛮和邪恶。
慢慢地,西蒙悟出了一条真理---邪恶就在人自身之中,人心是黑暗的。
他爬到孩子们认为是“怪兽”歇身之处的山顶上,看到一架已腐烂了的伞兵的尸体。
降落伞被挂在了岩石上,拽着尸体在风中忽起忽落。
这个“怪兽”可怕却无害。
西蒙迫切地想把真理告诉其他人。
从山顶向海岸望去,隐约可看到孩子们在火堆旁做着什么。
杰克和其他人正围着火堆大口啃着猪肉。
随后杰克又带领他们模仿追野猪时的情景狂欢乱舞起来。
西蒙跌跌撞撞地从树林边向狂舞的杰克等人跑来。
笼罩在疯狂和
恐怖中的人群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宰野兽!割咽喉!放鲜血!杀死他!”围住了西蒙。
他们尖叫着,用木棍捅,手爪撕,牙齿咬,野蛮地把西蒙当野兽活活杀死。
西蒙带着他的智慧和他领悟到的真理离开了世间。
智慧之火被野蛮熄灭,无知窒息了真理,同时也控制了现存世界。
人性之火开始在这群一开始连一头野猪都不忍心杀死的孩子们的内心开始泯灭。
三、异化之二:对待“海螺” .
海螺是本书描绘最为圆彻的意象,象征呼唤文明的号角。
在海螺的号角声中,散落在孤岛的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会聚起来。
这个拿海螺吹螺号的孩子拉尔夫于是被选为头领。
从此他们以海螺为号,并通过会议将海螺确定为发言——言论的标志,一种互相承认和遵守的秩序,这样海螺也就成为一种权威的象征。
海螺在发言人手上传递,确保了一种幼稚民主的实现和延续,但它的权威性很快就发生了危机。
首先是发言人不具备实力因素时,他即使得到或抓住海螺,他的发言还是可能被打断、被否定;其次,随着权力的争斗,海螺是否还能成为一种团结与召唤的信号,就发生了怀疑,发现和掌握海螺的人也满心忧虑;最后,这个脆弱的海螺在残酷的斗争中,不能成为任何凭借.也不能抵挡任何武力,最后和可爱的比奇一起化为碎末.这样,海螺完成了人类文明与秩序的象征。
比奇成了维护这种文明与秩序的牺牲品,成了野蛮战胜文明的牺牲品。
也成了杰克为首的人性异化成兽性的牺牲品。
四、异化之三:对待“火”
对于拉尔夫和比奇来说,“火”是求救的烟火,是得救的希望,是文明的代名词。
只要烟火不灭,他们才有希望被救团到文明社会。
不幸的是,他们没有能力控制住这具有丰富内涵的火。
孩子们第一次试着点燃求救的烟火,就立即把大片森林化成了灰烬。
更糟的是,那个脸上长着一块痣的男孩失踪了,很可能被失控的大火烧死了。
理想中的文明之火在故事开端就暴露出了其野蛮的阴暗面。
火一出现就展示了它复杂矛盾的内涵。
火的文明含义和野蛮含义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正是拉尔夫和比奇与杰克之间的对立的集中体现。
拉尔夫和比奇提出声起求救烟火并要求大家全力守护好,但杰克竟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把看火的小孩叫去和他一起打猎。
在此期间,刚好有一艘轮船从小岛附近开过,但无人看管的烟火已经熄灭,没有了求救信号,孩子们失去了一次可能获救的机会。
杰克受到了拉尔夫的斥责,因此产生并且日渐加剧的矛盾终于导致了拉尔夫和杰克的分裂。
在杰克的手中,求救的烟火变成了炊烟。
火的文明指代功能退化为仅仅是用来满足人的食物需求的这一最低需要的简单手段。
这一转变巧妙地体现了火相互矛盾的象征意义及拉尔夫和杰克之间、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强烈对立。
在比奇被杰克的手下滚下的巨石砸死之后,拉尔夫也陷于杰克一伙的追杀之中。
追杀途中,杰克一伙点燃了丛林,决心要把拉尔夫置于死地。
火进一步展现了杰克的残忍和野蛮本性。
围绕火的用途和意义在拉尔夫及比奇与杰克之间展开的较量中,火的文明含义丧失殆尽,其原始野蛮的力量征服了科学与文明的光明。
透过闪烁不定的火光,文明的脆弱和野蛮的破坏威力一目了然。
结语
戈尔丁以一群五六岁到十一二岁的孩子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使文章更具震撼力。
因为,儿童应该是最真实、最纯真的一个群体。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竟然沦落到残忍害死了自己的两个伙伴的野蛮人。
人性的恶巳展露到了极限。
但是,作者暗示人性不一定是恶的,人性是随环境而变的。
在文明制度非常完善的环境下就是善的。
反之,人的兽性就会突破文明的制约而酿成灾难。
所以,作者写小说的目的是希望人类和平相处,放弃战争。
如果世界充满爱,那么滋生恶的土壤就不会存在,人心就不会黑暗了。
注释
[1]墨哲兰. 巴黎手稿中的异化范畴,国内哲学动态[J]. 1979年第8期.
[2]杨治经. 论人性与共同美,学术月刊[J]. 1980年第9期.
[3]路易斯·夫尔:什么是异化[M]克洛威尔出版公司1969年版,第92页.
参考文献
[1]刘文刚.诺贝尔文学奖名著总解说(1901-1995)[M].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684-692.
[2]王丽.理性与野蛮的较力.九江学院学报[J]. 2006年第1期.
[3]王俊梅.人心的黑暗,社会的缩影,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06年5月第3期
[4] 邱仪.《蝇王》中的主导意象及其象征意蕴,东疆学刊[J]. 2005年1月22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