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远平衡针灸讲稿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完成的
肩痛病因
--中医病因(2)
肩为手三阳经交会处,又 属肺脏分域。由外感风湿 所致者,肩痛偏后,常与 背痛并见;因肺受风热者, 证见肩痛偏前,痛连手臂。 因强力负重或跌仆损伤者, 痛有定处,伸屈不利,或 痛引颈项等,可结合伤科、 推拿、针灸治疗。本证见 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 肩关节周围炎、肩胛肌劳 损等疾患。
技术操作方法
五、针刺角度: 要求直刺,然后前后左右寻找针感。 六、具体针刺方法: 左手为押手,右手为刺手,穴位局部消毒, 刺手持针与穴位皮肤垂直针刺2cm(1寸)。进 针方法可采用三步进针法,或自己习惯的进 针方法;然后出针或留针。“不强调局部盲目 的按摩”,在病变部位不作任何机械性刺激, 包括刮痧、火罐等刺激。
王文远教授平衡针灸针刺 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
城关区第三医院 高莉
认识你的肩
肩是人体一个很特殊 的部位,肩部的肌肉都是 “跨界”的,一端附着在 肩部,另一端附着在胸、 颈、上臂等部位。除了肩 关节周围软组织因外伤或 慢性劳损引起的慢性炎症 (即肩周炎)会导致疼痛 外,上述胸、颈、上臂等 部位出现病变,也会“殃 及”肩部。因此,对于肩 部发出的信号如反复酸痛 等,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肩痛穴
降 压 腰 痛 与 昏 厥 。 胸 痛 腹 痛 与 偏 瘫 , 肩 部 病 变 与 落 枕 。 交 叉 取 穴 腓 神 经 , 外 丘 一 寸 偏 腓 侧 。 肩 歌 痛 诀 பைடு நூலகம் : 称 中 平 穴 ,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29号3寸0.35mm×75mm无菌性针灸针,碘伏, 无菌性橡皮手套,中式镊子一把,84消毒液一 杯。
肩痛病因 --现代医学病因(3)
40%~50%的肩 痛是由颈椎疾病引起。 除了肩周炎可引起肩 痛以外,还有许多其 他疾病也可引起。如: 心绞痛、心肌梗塞、 肺癌、胆囊炎、胆石 症
0101-平衡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农村常见病适宜技术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培训讲义
2
前言
平衡针灸学科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 授经过40多年潜心研究 ,数万次的针感体验,3000 多家医院的临床验证,3万人次的推广培训,成功创 立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 门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特色技 术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期农村常见病 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16
三 、颈肩腰腿痛排除标准
肿瘤 骨折、错位、脱位 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 妊娠 股骨头坏死
17
四 、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分类 1、颈痛 颈部软组织损伤、颈肩肌颈背肌筋膜炎、落枕、 颈椎病、颈椎关节紊乱症、前斜角肌综合症。
18
2、肩痛 肩部软组织损伤、肩关节周围炎、冈上肌肌腱炎、 肩胛肋骨综合症、神经根型颈椎病、肘关节软组织 损伤、网球肘、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管综合症。
穴位的基本内容
取穴定位 局部解剖 取穴原则 针刺神经 针刺手法 针 感 功 能 主 治 治疗原理
取穴定位 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 即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1/2处。
局部解剖 布有旋肩胛动、静脉,臂外侧 皮神经和第一、二肋间神经, 深层为桡神经。
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
针刺神经 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
14
二 、颈肩腰腿痛纳入标准 1 、外源性颈肩腰腿痛 急性软组织损伤 多发于青少年
15
2 、内源性颈肩腰腿痛 生理衰老、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功能紊乱。 正气虚弱,卫气不固,防御功能降低,风 寒湿侵入。 慢性疾病的合并症。 不了解生命科学规律,盲目进行锻炼,超过 身体的承受阈值。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5
二 、平衡针灸作用机制----靶点靶位学说
《平衡针灸常用穴位》课件
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接受平衡针灸治疗;患有严重心、肝、肾 疾病的患者不宜接受平衡针灸治疗;患有精神疾病或自知力不全 的患者不宜接受平衡针灸治疗。
平衡针灸的疗效与评价方法
疗效评价
平衡针灸的疗效评价主要包括患者的主观感受、症状改善程 度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等方面。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情况,可 以对疗效进行评估。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主治咳嗽、咽喉肿痛、上肢不遂等。
下肢常用穴位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等。
阳陵泉穴
位于小腿外侧,主治黄疸、胁痛、口苦等。
03
平衡针灸的实践应用
常见疾病的平衡针灸疗法
01
02
03
04
头痛
选取太阳、印堂、百会等穴位 ,可有效缓解头痛症状。
失眠
选取安眠、神门、三阴交等穴 位,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颈椎病
选取颈夹脊、风池、天柱等穴 位,可缓解颈椎疼痛和僵硬感 。
肩周炎
选取肩髃、肩髎、肩贞等穴位 ,有助于缓解肩部疼痛和活动 受限。
平衡针灸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在接受平衡针灸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 ;治疗过程中应放松身心,配合医生的治疗;治疗后应注意休息 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感谢聆听
平衡针灸是一种独特的针灸治 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 来调节身体平衡,缓解疼痛和 不适。
平衡针灸是一种独特的针灸治 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 来调节身体平衡,缓解疼痛和 不适。
平衡针灸是一种独特的针灸治 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 来调节身体平衡,缓解疼痛和 不适。
平衡针灸的展望
平衡针灸作为一种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
王文远教授平衡针灸治疗荨麻疹76例
王文远教授平衡针灸治疗荨麻疹76例平衡针灸治疗荨麻疹,方法以过敏穴为主,进行平衡针灸靶点干预1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经治疗1-2个疗程,76例患者共治愈60人,好转12人,显效4人,总有效率100%,平衡针灸过敏穴是治疗荨麻疹的特效穴之一。
[关键词]平衡针灸/荨麻疹/过敏穴本病常因肌肤有湿,复感风热和风寒之邪,或胃肠湿热,禀性不耐,冲任不调等所致、常因过敏(如进食鱼虾蟹等发物、药物、体内病灶感染)或刺激(如冷、热、风、光等刺激,精神因素等)导致皮肤的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使血管扩张,管壁的渗透性增加,形成局限性水肿,即风团。
一、诊断要点:急性荨麻疹风团可突然发生,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但又不断成批发出,每天发几次,1-3周左右消失,慢性者反复发作,长达数月或数年,部分病例伴腹泻和腹痛。
二、临床资料近几年来先后治疗76例,其男性34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6岁;女性42人,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4岁。
在76人中有过敏体质或有遗传因素50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35人。
治疗方法:主穴、过敏穴、辅穴、痤疮穴、膝痛穴、升提穴、慢性荨麻疹加肩痛穴,通过针刺肩痛穴激发病人的人体能量库,依靠病人自己达到修复完善和调理,增强抗病能力,达到自我修复。
三、操作规程进行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休息3天,小儿飞针一周1-2次,1-3次即愈,在治疗期间不吃海鲜发物。
四、治疗效果:在76名患者中,经一次治愈的12人,占15.78%;经一次显效的25人,占32.8%,经一个疗程治愈的22人,占28.4%,经2个疗程治愈的17人,占22.6%,总有效率100%五、典型病例1、刘某,78岁,江苏常州市某工厂厂长,现离休干部,时常出现全身奇痒,刺痒难忍,彻夜难眠,痛苦难受,已延三年,开始用曲安奈得肌肉注射每周一次,连续治疗三个月后改为葡萄糖酸钙加地来一天一次,静脉注射连续治疗6个月,体重增加由原来150斤增加上210斤,但仍旧瘙痒不止,后来到上海华山医院用药一年,治表不治根,最后又到南京皮肤病研究中心内服药和外用药治疗一年,仍不见好转,治疗三年,前后花掉医药费3万余元,不但病没有治愈,反而病情加重。
常见痛症的平衡针疗法课件
定位:此穴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局解: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皮脂及肌支。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股神经前皮支及肌支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不提插,待针体进入到一定要求深度即可出针。 针感:局部针感。 功能: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痛经活络,理气止痛。 主治: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预炎、不明原因的肘关 节疼痛,以及偏瘫、荨麻疹、踝关节扭伤。 示意图:
1、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平衡系统: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自身 的调节修复功能、平衡功能。根据生命科学,按照遗传基因程序,大脑中枢通 过外周神经实施对内脏肢体的科学管理平衡针灸就是利用人体内的自我平衡系 统的整体调节原理。 2、靶点靶位:通过针刺外周神经上的密码定位(治疗肩痛的特定靶穴也称 靶点),将医生的指令性信息通过传入信息通路反馈于病人大脑高级中枢中负 责肩关节的中枢靶位,使失调紊乱的中枢靶位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间 接地依靠病人自己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3、中枢调控的作用原理:通过现代基础研究,针刺肩痛穴,可以促进炎症 介质和炎症细胞的吸收,可以调整神经通道,松解组织粘连,同时可以镇痛提 高组织痛阈,大量释放神经镇痛物质。
颈肩腰背痛常用穴位——腕痛穴(光明穴)
定位:此穴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外侧旁开1寸处。 局解:在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胫前动静脉和浅层的腓浅神经,深 层腓深神经。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3寸毫针向下平刺1寸左右,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 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 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淤 ,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临床还用于治疗近视、 花眼、砂眼、白内障、青光眼、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眼睑下垂、眼肌瘫痪、 眼肌痉挛。 示意图:
《平衡针灸》课件
详细描述
如何正确掌握平衡针灸的针刺技术? 平衡针灸如何与其他疗法结合使用?
平衡针灸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平衡针灸的疗效如何评估和验证?
关于平衡针灸的常见误区澄清
总结词:由于对平衡针灸缺乏深入了解,人们 可能会对其产生一些误解。
01
02
详细描述
平衡针灸是否安全可靠?
03
04
平衡针灸是否适用于所有疾病?
作技巧。
阅读相关书籍
阅读权威的平衡针灸教材和专 著,深入了解平衡针灸的理论 基础和实践方法。
网络学习资源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 ,获取平衡针灸的相关资料和 教学视频。
跟随导师学习
寻找经验丰富的平衡针灸导师 ,通过观摩和实践,学习其临
床经验和操作技巧。
实践经验分享
患者案例分析
分享并分析实际临床中遇到的典型案例,总 结实践经验。
平衡针灸学结合了传统针灸和 现代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为针 灸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平衡针灸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平衡针灸以调整阴阳平衡为基本 原则,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 人体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
。
平衡针灸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平衡针灸注重预防保健,提倡通 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达
注意事项与禁忌
01
禁忌
02
03
04
孕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皮肤感染、破损处不宜进行针 灸治疗。
过度疲劳、饥饿、醉酒等状态 下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03
平衡针灸的临床应用
常见病症的治疗
01
02
03
头痛
通过针刺相关穴位,缓解 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平衡针灸
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 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由肩周肌、肌腱, 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所 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肢节 痛”范畴,多为上肢筋脉、肌肉、关节等软 组织受风、寒、湿邪外袭,闭塞经络,气滞 血瘀所致,主要表现为“肩痛累月,肩关节 如胶连接不能举”,又称之为“肩凝症”。
1适应证
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包括肩 周炎、颈椎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袖 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脆性骨软骨炎、冈上 肌腱断裂等引起的疼痛。 孕妇禁用。
1.1西医诊断标准①40-50岁以上,缓慢起病,多有 受凉或外伤鬼②肩部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功能活 动受限;③体征检查:肩局部压痛,活动受限,肌 肉萎缩。④x线检查阴性。 1.2中医诊断①风寒阻络:肩部疼痛、抬举困难、手 指麻木,微恶风寒,舌淡红苔白,脉浮娲 ②气虚血瘀:肩部疼痛、上举困难、肩部活动不便、 面色灰白、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 ③寒湿凝络:肩部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苔 白腻,脉沉而迟缓。
3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晕针是针灸常见的副作用,针刺“肩痛穴”, 只需3秒,时间极短,发生晕针的概率很小。 病人首次就诊应让其卧床治疗,以防晕针。
4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4.1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不能进行 功能锻炼。 待病情进入恢复期后可配合适度的功能锻炼,否则 会增加新的炎症和水肿。 4.2在急性期、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 产禁在局部进行机械性治疗。如推拿按摩、火罐、 刮痧、针灸针刀,药物封闭、理疗烤电等,都会加 重肩关节的急性炎症和水肿。
5特点
①取穴少,痛苦小;⑦见效快、疗效高; ③操作简便、易于普及;④安全性较高;⑤ 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王文远平衡针灸38穴位(21
王文远平衡针灸38穴位(2121面瘫穴定位:位于肩部,锁骨外1/3处斜向上二寸。
局解:布有斜方肌和颈浅动静脉及锁骨上间神经。
取穴原则:面瘫,乳突炎以交叉取穴为主,胆囊炎以同侧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锁骨上间动静脉出现得震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可滞针。
针感:放射性针感向颈部面部放射,或局部酸麻胀。
功能:缺风通络,活血化瘀,调节神经,促进神经修复,消炎止痛。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还可用于治疗乳突炎,流行性腮腺炎,胆囊炎。
按语:曾用于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特定穴。
越是发病时间短,治疗效果更加。
对发病2小时以内者,一针治愈率可达70%。
发病时间长,效果越差。
治疗期间应减少寒冷刺激,忌食鱼虾蟹,及辛辣之物。
此穴因为位于肺尖部,为了安全,临床多以鼻炎穴,牙痛穴,明目穴代替。
可以不用面瘫穴,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歌诀:面瘫肩中交叉点,乳突痉挛和面瘫。
交叉取穴锁神经,对侧压痛腮腺炎。
(1寸毫针,针尖向颈部方向成45度角斜刺0.5-1寸)22神衰穴定位:位于脐窝正中。
局解:分布部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和腹壁下动静脉,深部为小肠。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指针特点:以治腹点压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腹腔小肠管后产生的指感为宜。
指针方法:1.采用双手并拢,掌心相对,利用中指食指无名指瞬间点压神衰穴。
2.用掌心贴于此穴,另一掌心压与手背上,随腹式呼吸有节律的按压49次。
针感:以局部酸胀痛感并向整个腹部及会阴部放射。
功能:健胃消食益气健脾,调节神经,促进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
主治则: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还可用来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糖尿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晕车晕船晕机。
按语:此穴为中劳年人的保健学之一,每周调节一~二次,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发生,延缓衰老,保健长寿的作用。
对慢性疾病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穴位。
歌诀:保健神衰于脐窝,指针十肋点此穴。
过敏糖尿慢性病,增加免疫与调节。
平衡针灸的膝痛穴
平衡针灸的膝痛穴
王文远老师平衡针灸的膝痛穴
今天刚听了王老师的课,讲到一个膝痛穴,特意拿出分享
膝痛穴
定位:1、肘横纹中央2、手掌向下,前臂背侧面(前臂伸直),从肩关节至腕关节连线的1/2处。
取穴原则:1、交叉取穴(左侧、右侧)
2、两侧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1、桡神经 2、正中神经
针刺方法:1、局部常规消毒2、采用三寸无菌针灸针3、直刺,不提插,不捻转(提插捻转易造成针刺综合症)
针刺手法:1、一步到位针刺法(即进针0.5~1寸至桡神经支配区,适用于轻症患者)
2、两步到位针刺法(即再进针0.5~1寸至正中神经支配区,适用于中度患者)
3、两步到位针刺法(即再进针0.5寸至尺神经支配区,适用于重度患者)
针感:1、局限性针感(胀痛)
2、放射性针感(向腕关节放射麻)
功能:同腰痛穴
主治:膝关节扭伤,骨性膝关节炎,髌骨软化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腓肠肌痉挛,不明原因或诊断不明的膝关节病变。
治疗周期:每日1~3次,急性期1~2周,慢性患者3~4周,混合性的需要5~6周。
注意事项:急性期前两周须卧床休息,不可作功能锻炼。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实用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12
颈痛穴
1.3取穴原则:区域性取穴 1.4针刺神经:指背神经或指掌侧固有神经。 1.5针刺方法:平刺2-4cm(1-2寸) 1.6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 1.7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强化性针感 1.8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1.9主治:颈痛
5.3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ppt课件
20
臀痛穴
5.4针刺神经: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
5.5针刺方法: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斜刺4-5cm(2.5寸)左右
5.6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 5.7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强化性针感 5.8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5.9主治:臀痛
ppt课件
21
膝痛穴
6.1取穴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至腕关节连线的中点。 6.2 局部解剖:在桡侧伸腕长肌起始部,布有桡返动脉分支和前 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干。
6.3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ppt课件
22
膝痛穴
6.4针刺神经:前臂背侧皮神经或桡神经干。 6.5针刺方法:直刺3-4cm(1-2寸) 6.6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 6.7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强化性针感 6.8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6.9主治:膝痛
2、当个别患者针刺部位出现不适时 , 可选择与其相称部位指针疗法解除不适 感。
3 、针刺过程中应用提插手法时,提插次
ppt课件 30
谢
谢
ppt课件
31
ppt课件
16
肩痛穴
3.4针1-1.5寸) 3.6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法或提插针刺法 3.7针感:局限性针感或触电式针感 3.8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平衡针疗法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腕痛穴
定位: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外侧旁开一寸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深神经或腓浅神经出现的针感
为宜 针刺手法:滞针手法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1.5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消炎退热、镇痛镇静、舒筋通络、清肝明目、
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斜刺2.5-3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淤、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 主治:臀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
痛、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腰椎 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等
滋肾壮阳 主治: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
鞘炎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6、腰痛穴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人为地划一个“十”字,十字交 点即为此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滑车上神经或眶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 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
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9、踝痛穴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面、腕横纹正中央桡侧端,即桡侧 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或大陵)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产生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0.5-1寸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向中指或食指方向放射,以
4、肘痛穴
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的外侧凹陷中(或外 膝眼)
6平衡针_针灸新型技术教学PPT课件
定位:神庭与印堂连线中点
主治:各种腰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强直性脊柱炎腰部软组 织损伤
针刺方法:治疗两侧腰痛或腰部正中疼痛, 3寸针向下透印堂,治疗左(右)侧疼痛, 侧向右(左)平刺2寸
腰痛
印堂
3、胃痛
定位:位于口角下1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 3cm处(承浆旁开2寸)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消化 道溃疡、急性胃溃疡、膈肌痉挛等,晕车, 晕船等;原发性痛经
牙痛
8、醒脑
定位:翳风与风府连线中点。同传统针灸学 的风池穴 主治:神经系统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的功能紊乱,更年期 综合征,老年前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高 血压,低血压,神经衰弱等 针刺方法:拇指指腹置于穴位上,瞬间 (3~5秒)用力点压
针刺方法:男左女右或左右交替取穴。3寸 透承浆
胃痛
承浆穴
4、明目
定位:耳垂后,下颌角与乳突中的凹陷。 同传统针灸学的翳风穴 主治:眼睛疾病:近视,白内障,青光眼, 沙眼;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针刺方法:交叉取穴
明目
5、偏瘫
定位:耳尖上3寸
主治:各类瘫痪:偏瘫,面瘫,偏头痛有, 神经系统疾病
常用:共29个穴位,其中: 头面部穴位 上肢部穴位 下肢部穴位 8个 8个 7个
胸腹及背部穴位
6个
头颈部常用平衡穴及针刺方法
1.升提
定位: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直上10cm,同 传统的百会穴 主治:脱垂性疾病: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 男性生殖性疾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心脑 血管疾病:中风偏瘫
王文远平衡针灸配穴
王文远平衡针灸配穴按语:王文远平衡针灸最大的特点是;少针穴快强针感。
一穴治多病,一针有效决不用第二针。
只有在效果不明显时,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配相应的穴位,以加强疗效。
下面给出的处方仅供配穴时的参考,除了主穴以外,每次只能选1至2个配穴。
即以单穴方为主,双穴方为辅,多穴方次切记!切记1. 休克:急救穴、胸痛穴、升提穴、肺病穴、醒脑穴、胃痛穴、肾病穴、过敏穴、头痛穴2. 颈椎病:颈痛穴、肩痛穴、升提穴3. 肩周炎:肩三针、颈痛穴4. 腰痛:腰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疲劳穴5.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肩痛穴、踝痛穴6. 坐骨神经痛:腰痛穴、臀痛穴、7. 感冒:感冒穴、咽痛穴、肺病穴、鼻炎穴、头痛穴8. 咳嗽:肺病穴、咽痛穴、过敏穴、肩痛穴9. 哮喘:感冒穴、肺病穴、过敏穴、腹痛穴、升提穴、疲劳穴、咽痛穴10. 肺气肿:肺病穴、咽疼穴、胸痛穴、肾病穴、腹痛穴11. 高血压:降压穴、胸痛穴、腹痛穴、醒脑穴、头痛穴12. 低血压:胃痛穴、胸痛穴、腹痛穴、升提穴、神衰穴13. 高血脂:降糖穴、胸痛穴、腹痛穴14. 冠心病:胸痛穴、肩痛穴、降糖穴、腹痛穴、醒脑穴15. 中风偏瘫:偏五针、头痛穴、胸痛穴16. 呃逆:胃痛穴、胸痛穴、腹痛穴17. 急性肠胃炎:胃痛穴、腹痛穴、升提穴18. 慢性肝炎:胃痛穴、胸痛穴、腹痛穴、肩痛穴19. 脂肪肝:胸痛穴、腹痛穴、降糖穴20. 便秘:痔疮穴、腹痛穴、肾病穴21. 痔疮:痔疮穴、精裂穴、升提穴22. 肾炎:肾病穴、过敏穴、肩痛穴、胸痛穴23. 足根痛:踝痛穴,肾病穴,膝痛穴,肩痛穴24. 月经不调:宫病穴、肾病穴,过敏穴、腹痛穴、胃痛穴25. 痛经:腹痛穴、胃痛穴、宫病穴、过敏穴,胸痛穴26. 子宫肌瘤:胃痛穴、腹痛穴、宫病穴、升提穴、肾病穴、过敏穴27. 乳腺增生:乳腺穴、胸痛穴、肾病穴、腹痛穴28. 耳鸣耳聋:耳聋穴,明目穴,肾病穴,痔疮穴,升提穴29. 过敏性鼻炎:鼻咽穴、肺病穴、过敏穴、感冒穴30. 牙周炎:牙痛穴、咽痛穴31. 湿疹:过敏穴、腹痛穴、痔疮穴、肾病穴、膝痛穴32. 带状疱疹:膝痛穴、胸痛穴、肩痛穴、腹痛穴、咽痛穴33. 前列腺炎:肾病穴、过敏穴、升提穴、腹痛穴34. 性功能减退:升提穴、肾病穴、胸痛穴、腹痛穴、过敏穴35. 失眠:踝痛穴、胸痛穴、头痛穴、神衰穴、肾病穴、疲劳穴36. 眩晕:胸痛穴、头痛穴、肾病穴、耳聋穴、疲劳穴37. 帕金森氏病:胸痛穴、咽痛穴、膝痛穴、肩痛穴、头痛穴、升提穴、醒脑穴38. 面瘫:面瘫穴、面三针、偏瘫穴、咽痛穴39. 面肌痉挛:面瘫穴、偏瘫穴、鼻咽穴、明目穴、头痛穴40. 三叉神经痛:偏瘫穴、咽痛穴、头痛穴、肩痛穴41. 糖尿病:降糖穴、胃痛穴、腹痛穴、肾病穴、过敏穴、神衰穴、胸痛穴、指麻穴、醒脑穴42. 痛风:踝痛穴、膝痛穴、肩痛穴、肾病穴、升提穴43. 更年期综合症:胸痛穴、腹痛穴、肾病穴、醒脑穴、神衰穴、疲劳穴、44. 肥胖症:胃痛穴、胸痛穴、肾病穴、降糖穴、腹痛穴、过敏穴、肩痛穴、神衰穴45. 水肿:肾病穴、肺病穴、腹痛穴、过敏穴、膝痛穴46. 风湿性关节炎:膝痛穴、踝痛穴、肩痛穴、指麻穴、腕痛穴、醒脑穴47. 过敏症:过敏穴、膝痛穴、肾病穴、腹痛穴48. 支气管炎:肺病穴、咽痛穴、胸痛穴49. 头痛:头痛穴、肩痛穴50. 偏头痛:头痛穴、胸痛穴、肩痛穴、肾病穴51. 落枕:颈痛穴、肩痛穴、膝痛穴、疲劳穴52. 急性腰扭伤:腰痛穴、臀痛穴、肩痛穴、胸痛穴53. 网球肘:肘痛穴、臀痛穴54. 癫痫:急救穴、癫痫穴、胸痛穴55.痤疮:痤疮穴(点刺放血)、肺病穴、胃病穴、痔疮穴、降脂穴56. 心肌梗塞:胸痛穴、急救穴57. 临床术后疼痛症:腹痛穴、胸痛穴58. 心率不齐:胸痛穴、踝痛穴59. 抑郁症:精裂穴、胸痛穴、降压穴60. 小儿急.慢性惊风:胃痛穴、癫痫穴、精裂穴、急救穴、胸痛穴、头痛穴61. 小儿脑瘫:醒脑穴、胃痛穴、痔疮穴、胸痛穴、牙痛穴、咽痛穴、肾病穴、癫痫穴、头痛穴62. 晕针急救:急救穴、胸痛穴、升提穴、头痛穴、癫痫穴、肩痛穴、咽痛穴、涌泉穴63. 退烧:痤疮穴、痔疮穴、咽痛穴、腹痛穴64. 过敏性哮喘:肺病穴、过敏穴、胃痛穴65. 面瘫后遗症:面瘫穴、咽痛穴、偏瘫穴、头痛穴66. 顽固性膈肌痉挛:胃痛穴、腹痛穴、咽痛穴67. 顽固性失眠:失眠穴(留针2-4小时)、升提穴、胃痛穴、胸痛穴、腹痛穴、肾病穴、癫痫穴、头痛穴68. 面神经麻痹:面三针、咽痛穴、偏瘫穴、头痛穴、降压穴(如有血压高)69. 小孩消化不良:快速点刺胃痛穴、快速点刺腹痛穴70. 过敏性鼻炎:鼻炎穴、过敏穴、、肺病穴、腰痛穴、(另;左右迎香穴点击一针)71. 美尼尔综合症:耳聋穴、胸痛穴、头痛穴、胃痛穴72. 前列腺:腰痛穴(向上刺)、肾病穴73. 体质虚:胸痛穴、提升穴74. 腹泻:腹痛穴、升提穴75. 五更泻:升提穴、肾病穴76. 便秘:腹痛穴、痔疮穴77. 慢性胃痛:胃痛穴、胸痛穴、升提穴(身体虚弱)78. 胃下垂:胃痛穴、升提穴(虚证:留针2-4小时)、腹痛穴、胸痛穴、头痛穴、咽痛穴79. 中枢性失语:牙痛穴、咽痛穴80. 减肥:腹痛穴、过敏穴面三针:牙痛穴、鼻炎穴、明目穴偏三针:偏瘫穴、肩痛穴、膝痛穴偏五针:偏瘫穴、肩痛穴、膝痛穴、臀痛穴、踝痛穴肩三针:(1)前一针:肩峰至腋前皱壁连线的1/2处,向下斜刺2-3寸,不作大幅度的提插和捻转。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
2. 来源于西医的中枢调控学说。
1、心 神 调 控 学 说
心神调控学说是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理论基础,来源于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 的理论体系。心神调控不但代表了针灸理论核 心,而且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实质上心神 调控学说就是现代的中枢调控学说。中医对心 神调控理论脏腑学说中就已经进行了明确阐述。 把心脏明确为“心为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 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脏六腑 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 邪客》)。 这些由大脑所赋予的对机体五脏六腑的指挥调 控功能都归功于五脏之首—心。
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高级的 心理行为能力,参与社会活动、从事生 产劳动的能力,也同时具有自身适应家 庭、社会、自然、生存环境的平衡能力。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 的生理健康,一个人的生理健康又必然 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四、平衡针灸学两个理论来源:
1. 来源于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
2 交叉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的原则主要是指左右 上下交叉取穴。如臀痛穴、升提 穴、膝痛穴、踝痛穴、肩痛穴 、 肘痛穴等穴位主要分布于上下肢, 上肢的病变取下肢的相应穴位治 疗,下肢的病变取上肢的相应穴 位治疗。
3 对应取穴原则 对应取穴原则主要是指前 后、左右、上下对应的取 穴原则。如乳腺穴为前后 对应取穴,偏瘫穴、鼻炎 穴为左右对应取穴。
平衡针灸是一门热门技术
• 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针灸专科; 2001年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 床基地;200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 十年百项全国农村适宜技术推广项 目;2006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第一批向全国农村与社区推广的 适宜技术;2005年被评为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失衡是疾病形成的诱因 修衡是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 复衡是在中枢神经靶位调控下 达到机体新的平衡。
王文远平衡针灸讲稿
四、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
• 传统针灸以循经取穴、辨证取穴为基 本原则。平衡针灸主要采用定位取穴、 交叉取穴、对应取穴为基本原则。临 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取穴、左右交叉 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则。 • 1 定位取穴原则 定位取穴原则主 要是指针对某一病变的部位来选取特 定穴位。如腰痛穴、升提穴、精裂穴、 痛经穴等。也就是说通过针刺特定部 位的特定穴位达到治疗另一部位疾病, 同时又不能用交叉、对应来解释的取 穴原则。
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
• 4 男左女右取穴原则 男左女右取 穴原则主要是指在人体上治疗疾病的 穴位有两个,男性取左侧穴,女性取 右侧穴,而且一次性治疗可以治愈疾 病的取穴原则。如感冒穴、头痛穴、 腹痛穴。 • 5 左右交替取穴原则 左右交替取 穴原则主要是指未定性疾病,又不能 一次治愈,而且是人体有两个穴位的 情况下采取的取穴原则。如痔疮穴、 癫痫穴。
平衡针灸的治疗方法
• 针刺针感 • (一)触电式远距离针感—肩 痛穴 • (二)放射性针感—膝痛穴 • (三)混合性针感—腰痛穴, 颈痛穴
六、颈肩腰腿痛的平衡靶 穴
• 1、颈痛穴 • [取穴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四掌骨与 第五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 [局部解剖]在第四骨间背侧肌中,布有第四掌背 动脉,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 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 [取穴原则]区域性取穴。 • [针刺神经]指背神经或指掌侧固有神经。 • [针刺方法]平刺2~4cm(1~2寸)。 • [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 • [针 感]局限性针感或强化性针感。 • [功 能]疏经通络,活血化淤,消炎止痛。 • [主 治]颈痛。
• 2、腰痛穴 • [取穴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将前额划一个“十” 字,“十”字中间即为此穴。 • [局部解剖]布有眉间肌,两侧有额内侧动、静脉分支 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 [取穴原则]特异性取穴,交叉取穴。 • [针刺神经]滑车上神经或眶上神经。 • [针刺方法]双侧腰痛/中腰痛针尖向下平刺3cm(1.5 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痛向左平刺。 • [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 • [针 感]局限性针感或强化性针感。 • [功 能]疏经通络、活血化淤、消炎止痛。 • [主 突出穴名通俗化 平衡针灸学的穴位 名称通俗易懂,易于普及。其主要特 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一 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灵。如治 疗头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 疗腰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 疗胸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胸痛穴,治 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治疗 半身不遂的平衡穴位叫偏瘫穴。传统 穴位由于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和历 代医家,穴名繁多各异,五花八门, 给临床普及带来一定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4 快速针刺 亦称三快针法,即进针 快、找针感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 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如果人体解剖层 次清楚,针刺穴位准确,不足3秒钟即 可出针。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穴位 选择不一定都那么准确,因此留出3秒 钟的时间把穴位找准确。 因为不同穴 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 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老年 人、慢性疾病患者,如不怕针刺而喜 欢留针,可以给予留针,以满足患者 的心理要求。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9 突出安全无副作用 安全无副作 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 在针刺患者时最为常见的副作用 是晕针,而采用平衡针灸治疗, 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 所以患 者来不及晕针,针体就迅速退出, 针体出来以后患者立即解除了紧 张害怕心理。针刺过程中常见的 医疗事故是刺伤脏器,而平衡穴 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
王文远平衡针灸讲稿
王文远介绍
王文远,北京军区总医院专家组 平衡针灸专家,我国平衡针灸学 科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 药传承先进个人,全军中医技术 能手。先后获得18项科技进步奖,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平衡针灸定义
平衡针灸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发展 的规律和利用针灸调节人体大脑中枢 对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修复的科学。 它所阐明的规律是通过研究针刺外周 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调控下, 依靠病人自己治疗疾病的现代针灸学。 通俗讲“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 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 平衡遭到破坏。通过针刺外周神经特 定靶穴引起反射,在大脑中枢调控下, 间接地依靠患者自己去治疗自己的疾 病”。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6 突出针感效应 针感是反映平衡针 灸疗效的重要标志。因为效应来源于 针感,针感产生于效应。不同的穴位 有着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将要求的 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此外 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调针 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 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通 过提插手法将不同的针感扎出来即可。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针感就是有了 疗效。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7 突出离穴不离经 平衡针灸不过于强 调穴位的定位,而是要求针刺到相应 的穴位即神经相应的节段上而出现针 感即可。平衡针灸要求针刺的是神经 干或神经支,因为神经分布有它一定 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 一条线。在实际临床中不可能对每个 人的取穴都十分准确,所以针刺穴位 的部位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因此,进针后一旦取穴未准,可根据 自己的判断,利用针体的提插从左右 或上下方向来寻找针感,如肩痛穴针 刺的腓浅神经上下10厘米内均可。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8 突出穴名通俗化 平衡针灸学的穴位 名称通俗易懂,易于普及。其主要特 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一 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灵。如治 疗头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 疗腰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 疗胸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胸痛穴,治 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治疗 半身不遂的平衡穴位叫偏瘫穴。传统 穴位由于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和历 代医家,穴名繁多各异,五花八门, 给临床普及带来一定困难。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2 突出人体信息系统 平衡针灸学充分利用了 人体的信息系统。人体信息系统传统医学称 为经络系统、现代医学称为神经系统,这两 个系统的共同点都以信息传递为主。平衡针 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 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 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 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据有关 资料报道,针刺神经干的传导速度为每秒钟 100米。因此,平衡针灸取穴原则选择了最 佳捷径即人体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信息传递。
一、生命科学就是平衡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平衡系统, 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按照 遗传基因程序,在大脑中枢调控 下,通过周围神经实施对各系统 的功能管理。若大脑中枢平衡系 统发生失调,就会启动各种疾病 的发生。
二、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
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 入信息通路至大脑中枢,使失调 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 的平衡状态,通过大脑中枢靶轴 整合后,再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 成对机体病变靶位的应急性调整, 达到机体恢复新的平衡。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3 突出单穴疗法 单穴疗法原则上 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 以 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因 为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去治 疗患者的疾病,而是利用一种人 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 自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 患者机体内的平衡系统去治疗自 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 个平衡穴位,不足传统穴位的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5 突出即时效应 即时效应亦称一针 见效。80%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 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 龄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 愈,即使发病时间长、症状重、年龄 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提 高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平 衡针灸学的疗效不是取决于医生,而 是取决于病人自身的平衡系统调节能 力。其中发病时间的长短、病情的轻 重、年龄结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直 接决定疗效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