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小常识
物理化学知识点
![物理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f83c2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9.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
1. 嘿,你知道吗,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可大啦!就像水,在低温时会变成固态的冰,常温下是液态,高温时就成了气态水蒸气啦!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种变化,我们的世界得少多少奇妙的现象呀!
2. 哇塞,化学平衡这个知识点超有趣的哟!就好像一场拔河比赛,两边力量相当的时候就达到了平衡呢!比如在一个可逆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会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是不是很神奇呢!
3. 哎呀呀,溶解度可不能小瞧呢!比如说盐在水里的溶解度,当达到饱和的时候,再怎么加也溶解不了啦!这就好像你的肚子吃饱了再也塞不进去东西一样,哈哈!
4. 嘿呀,化学反应速率也是很关键的呀!比如铁生锈,有时候快有时候慢,这就和很多因素有关啦。
这就跟你跑步的速度一样,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呢!
5. 哇哦,催化剂可是个神奇的存在呢!它能让反应加快好多好多呢。
就好比给汽车加了个超强动力,一下子跑得飞快啦!比如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就能大大提高效率。
6. 哎哟喂,酸碱中和反应也很有意思呀!酸和碱碰到一起就会相互作用。
就像两个人打架,最后达成了和解一样!比如用碱去中和胃酸过多。
7. 嘿,能量守恒这个道理太重要啦!就好像你的精力,用在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啦,但总量是不变的哟!在物理化学过程中,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太神奇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物理化学的知识点真的都特别有意思,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它们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变这个世界呀!。
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06267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f.png)
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总结一、热力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环境、热、功、内能、焓、熵等。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能量守恒的原理,即能量可以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但总能量量不变。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熵的增加是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4.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在绝对零度下熵接近零。
此定律是热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也说明了热力学的某些现象在低温下会呈现出独特的特性。
5. 热力学函数热力学函数是描述系统状态和性质的函数,包括内能、焓、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等。
二、化学热力学1. 热力学平衡和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平衡是指系统各个部分之间没有宏观可观察的能量传输,热力学过程是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2. 能量转化和热力学函数能量转化是热力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热力学函数则是描述系统各种状态和性质的函数。
3. 热力学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热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它通过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来描述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4. 热力学方程热力学方程是描述系统热力学性质和行为的方程,包括焓-熵图、温度-熵图、压力-体积图等。
5. 反应焓和反应熵反应焓和反应熵是化学热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过程。
三、物质平衡和相平衡1. 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是研究物质在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中的转化和分配规律的一个重要概念。
2. 相平衡相平衡是研究不同相之间的平衡状态和转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固相、液相、气相以及其之间的平衡状态。
3. 物质平衡和相平衡的研究方法物质平衡和相平衡的研究方法包括热力学分析、相平衡曲线的绘制和分析、相平衡图的绘制等。
四、电化学1. 电解质和电解电解质是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化合物,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反之的过程。
2. 电化学反应和电势电化学反应是在电化学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电势是描述电化学系统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
物理化学知识点
![物理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fcdb0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7.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领域。
在物理化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物理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一、物态和相变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体的分子排列整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液体的分子排列比较有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气体的分子排列比较松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小。
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如固液相变、液气相变等。
二、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达到动态平衡。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反应过程中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浓度关系的参数,反映了反应的进行方向及反应的速率。
平衡常数不同于反应速率常数,是稳态条件下的一个宏观参数。
三、溶液和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将溶质溶解的物质。
溶解度是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在单位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溶解度与温度密切相关,通常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四、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转移过程的学科,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热力学定义了内能、焓、熵等物理量,描述了物质的热学性质和热平衡状态。
五、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和反应过程的学科。
反应速率是描述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速度,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动力学常数描述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六、量子化学量子化学是应用量子力学理论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量子化学描述了粒子在微观尺度的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用于解释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
以上是物理化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涵盖了物态、相变、平衡、溶解度、热力学、动力学和量子化学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是物理化学研究的基础,对于深入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9bd22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f.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化学是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入手,研究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对一些关键内容的总结。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与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功之和,即ΔU = Q + W 。
这里的热力学能 U 是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包括分子的动能、势能、化学键能等。
热 Q 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功 W 则是系统与环境之间通过力的作用而发生的能量交换。
例如,在一个绝热容器中,对气体进行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热力学能增加,此时 Q = 0 ,ΔU = W 。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任何自发过程中,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
熵是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
常见的表述有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比如,热机在工作时,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一部分转化为有用功,一部分传递给低温热源,导致整个系统的熵增加。
三、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纯物质完美晶体在 0 K 时的熵值为零。
这为计算物质在其他温度下的熵值提供了基准。
四、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平衡常数 K 可以用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
对于一个一般的化学反应 aA + bB ⇌ cC + dD ,平衡常数 K = C^cD^d / A^aB^b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吸热方向移动;增大压力,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改变浓度会直接影响平衡的位置。
五、相平衡相平衡研究的是多相系统中各相的存在状态和相互转化规律。
相律是描述相平衡系统中自由度、组分数和相数之间关系的定律,即 F = C P + 2 。
物理化学小常识
![物理化学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3835c2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6.png)
一、力学、运动学1.四两拨千斤、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增大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较小的动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体。
2.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压面积,增大压强。
3.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4.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瓷器的硬度很高,要想在瓷器的上面打眼、修复,需要使用比瓷器硬度更高的材料才行,而金刚石的硬度比瓷器高,可以用来切割玻璃、给瓷器打眼。
5.坐地日行八万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的相对性。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水倾泻而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光学1.立竿见影、坐井观天:光的直线传播。
2.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
3.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看得到月光,是一种光的反射。
4.海市蜃楼: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三、热力学1.下雪不寒化雪寒: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
2.瑞雪兆丰年:雪覆盖在农作物上面,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起到保温作用。
3.墙内开花墙外香、酒香不怕巷子深、近朱者赤:分子的扩散作用。
4.煽风点火:扇动扇子使空气流通,为火焰燃烧补充氧气。
5.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6.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取出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四、声学1.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
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2.弦外之音: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的(如超声、次声)确实存在,且这些声音我们是听不到的。
3.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物理化学基础知识
![物理化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07aedc89e3143323968934f.png)
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理化学知识点
![物理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027e3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b.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物理化学知识点概述1. 热力学定律- 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系统之间也处于热平衡状态。
-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系统内能量的变化等于热量与功的和。
- 第二定律:熵增原理,自然过程中熵总是倾向于增加。
- 第三定律: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所有纯净物质的熵趋近于一个常数。
2. 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是压强,V是体积,n是摩尔数,R是理想气体常数,T是温度。
- 范德瓦尔斯方程:(P + a(n/V)^2)(V - nb) = nRT,修正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高压和低温下的不足。
3. 相平衡与相图- 相律:描述不同相态之间平衡关系的数学表达。
- 相图:例如,水的相图展示了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平衡关系。
4. 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 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比达到平衡时的常数值。
5. 电化学- 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产生带电粒子(离子)的物质。
- 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 电化学系列:金属的还原性或氧化性排序。
6. 表面与胶体化学- 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
- 胶体:粒子大小在1到1000纳米之间的混合物,具有特殊的表面性质。
7. 量子化学- 量子力学基础: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的行为。
- 分子轨道理论:通过分子轨道来描述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 电子能级: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的能量状态。
8. 光谱学- 吸收光谱: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导致电子能级跃迁。
- 发射线谱:原子或分子在电子能级跃迁时发出特定波长的光。
- 核磁共振(NMR):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研究分子结构。
9. 统计热力学- 微观状态与宏观状态:通过系统可能的微观状态数来解释宏观热力学性质。
- 玻尔兹曼分布:描述在给定温度下,粒子在不同能量状态上的分布。
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
![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a6b6d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b.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物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宏观和微观性质,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热力学、量子化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知识点的归纳:1.热力学:热力学研究物质的热学性质,包括热力学平衡和热力学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参数有温度、压力和体积等。
熵是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熵表示了系统的无序程度。
2.热力学平衡:热力学平衡是指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均衡状态。
平衡态的特点是宏观和微观性质的不变性。
3.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指系统从一个平衡态转变到另一个平衡态的过程。
这些过程可以是可逆过程或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是指系统在过程中可以无限慢地与环境发生热平衡。
4.相变:相变是物质从一个相态转变为另一个相态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有固液相变、固气相变和液气相变等。
相变过程中发生的能量交换可通过熔化热、汽化热等物理量来表征。
5.量子化学:量子化学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包括分子轨道理论、原子轨道理论和量子力学等。
量子力学描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通过薛定谔方程来描述系统的行为。
6.动力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包括反应速率常数、碰撞理论和反应路线等。
它揭示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转化过程。
7.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平衡位置的物理量。
它与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浓度关系密切相关。
通过平衡常数可以预测反应的方向和平衡位置。
8.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稳定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的浓度与产物的浓度之间建立了一定的比例关系。
9.电化学:电化学研究物质在电学和化学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包括电池、电解和电化学平衡等。
电化学理论揭示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10.光化学:光化学研究光能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光诱导的化学反应和物质对光的吸收和发射等。
光化学反应在生物和环境科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以上只是物理化学领域中的一些常见知识点的归纳,这门学科非常广泛和复杂。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a5e57158fafab069dc02df.png)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过程与途径,热与功,内能与焓。
二、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
焦耳实验:ΔU =f (T ) ; ΔH =f (T ) 三、基本关系式1、体积功的计算 δW = -p e d V恒外压过程:W = -p e ΔV可逆过程:1221ln ln p p nRT V V nRT W ==2、热效应、焓等容热:Q V =ΔU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等压热:Q p =ΔH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焓的定义:H =U +pV ; d H =d U +d(pV )焓与温度的关系:ΔH =⎰21d p T T T C3、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热容定义:V V )(T U C ∂∂=;p p )(T H C ∂∂=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关系:nR C C =-V p 热容与温度的关系:C p =a +bT +c’T 2 四、第一定律的应用1、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等温过程:ΔU =0 ; ΔH =0 ; W =-Q =⎰-p e d V 等容过程:W =0 ; Q =ΔU =⎰T C d V ; ΔH =⎰T C d p 等压过程:W =-p e ΔV ; Q =ΔH =⎰T C d p ; ΔU =⎰T C d V 可逆绝热过程:Q =0 ; 利用p 1V 1γ=p 2V 2γ求出T 2,W =ΔU =⎰T C d V ;ΔH =⎰T C d p不可逆绝热过程:Q =0 ; 利用C V (T 2-T 1)=-p e (V 2-V 1)求出T 2,W =ΔU =⎰T C d V ;ΔH =⎰T C d p2、相变化可逆相变化:ΔH =Q =n Δ_H ;W=-p (V 2-V 1)=-pV g =-nRT ; ΔU =Q +W3、热化学物质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
摩尔反应热的求算:)298,()298(B H H m f B m r θθν∆=∆∑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p B C T H m p BB m r ∑=∂∆∂ν。
物理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及其考点说明
![物理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及其考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8bfdaa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4.png)
物理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及其考点说明
一、化学热力学
1、化学热力学的定义: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热量及能量变化的学科。
2、热力学三定律: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有序
能可以被有度能转化;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始终指出热力学反应的可能性和温度有关。
3、焓的概念:焓是衡量物质的热力学状态的量,它是物质的热力学特性连续变化的
测量,是物质拥有的热量能量,也可以视为物质拥有的有序能。
4、热力学平衡:热力学平衡是指在不变的温度、压力和其他条件下,恒定的化学反
应发生,直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形式和化学结构保持不变,热量吸积也变得稳定,这
种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
二、物理化学
1、物理化学的概念:物理化学是一门融合了物理学和化学的学科,通过应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性质的变化和分子间的作用及反应,其研究具有多学科的性质。
2、气体的特性: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很多,如压强、体积、温度、熵、焓等。
质量和
体积的关系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成正比。
3、溶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是衡量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性质,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压
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高溶解量。
溶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及溶剂特性有关。
4、化学均衡:化学均衡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强下,混合物中物质的各种浓度比例,
产物与原料之间的反应紊乱程度,变化状态的一种稳定平衡状态。
物理化学生活小常识
![物理化学生活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d554a3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4.png)
物理化学生活小常识:
(1)坐在快速行驶的车上,在转弯的时候,会感觉向外甩,这是离心现象。
(2)指甲剪、剪刀、镊子的工作原理,是杠杆。
(3)人们使用的镊子、筷子、剪刀等
(4)汽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火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
(5)施工时用一重物,看其是否与墙平行
(6)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7)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8)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化学现象:铜器发暗怎么办铜器在空气中置久会"生锈"。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f453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d.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化学是物理学与化学的交叉领域,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学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这个学科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一、热力学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规律。
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表示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描述了能量在不可逆过程中的转化情况,即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的机理至关重要。
二、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
化学动力学定律中最重要的是速率方程,它描述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速率方程的形式可以根据反应机制来确定,其中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常数扮演着重要角色。
另外,温度也会影响反应速率,其关系可由阿纳多尼奥方程描述。
三、量子化学量子化学是应用量子力学原理研究分子结构和反应机理的分支学科。
它通过计算和模拟分子的电子结构,预测和解释分子的性质。
在量子化学中,哈密顿算符用于描述系统的能量,薛定谔方程则可以推导出各种物理量。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到分子的稳定性、键合性质以及光谱等。
四、表面化学表面化学研究涉及分析物质表面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表面反应是一类发生在固体或液体表面的化学反应,其机理比溶液中的反应更加复杂。
在表面化学中,吸附是一种重要的现象,表示气体或溶质分子的吸附到固体表面。
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结合强度和吸附速率的不同。
五、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子和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反应的学科。
电化学反应中,电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阳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地方,而阴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地方。
电解质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也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常见的电化学反应有电解和电池反应。
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
![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e5de7f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3.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物理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研究物质的性质以及与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基于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研究了物质的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物理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学科,是物理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涉及热容、焓、熵、自由能等概念,用于描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平衡条件。
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
2.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度方程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它关注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动力学研究,可以确定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从而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
3. 量子化学量子化学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研究分子和原子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的学科。
它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来描述物质微观粒子的行为,并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如键的形成、光谱学等。
量子化学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机理有重要意义。
4. 分子结构与光谱学分子结构与光谱学研究分子的构型、键长和键角等参数,以及分子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收、散射和发射谱线。
这些数据对于确定分子的结构和识别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光谱学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等。
5. 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包括电解池的构成、电极反应、电动势和电解质溶液等内容。
电化学可应用于电池、电解、电镀和电化学分析等领域,对于能源转换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6. 界面化学界面化学研究物质在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和现象。
界面可以是液体与气体、液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等之间的交界面,研究内容包括吸附、表面活性剂、胶体稳定性和界面反应等。
界面化学在化妆品、涂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7. 热力学统计热力学统计是将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相结合的学科,用于解释热力学现象的微观机制。
日常化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日常化学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c556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1.png)
日常化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化学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及能量的科学,是化学和物理两门学科的交叉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许多化学物理知识,比如热力学、物理化学、化学动力学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日常化学物理知识做一个总结。
一、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与能量的转化关系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热力学的一些概念,比如热容、热传导、热膨胀等。
1. 热容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的比例。
不同物质的热容是不同的,比如金属的热容比水的小,所以金属可以比水更快地升温。
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热量的传递过程。
热传导的速度取决于物质的导热系数和温度梯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来加热食物或者使冷却的食物升温。
3. 热膨胀热膨胀是指物质在升高温度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这种现象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汽车轮胎在夏季的充气压力要比冬季高,这就是因为夏季温度高,轮胎的体积变大了。
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气体、溶液、化学平衡等概念。
1. 气体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它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能够扩散并充满容器的全部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是气体。
2. 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溶液,比如盐水、饮料等。
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的比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来达到化学平衡,比如调节温度、压力或者添加催化剂。
三、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等概念。
1.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物质浓度的变化与时间的比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比如加热、搅拌、提高浓度等。
物化必备知识点总结
![物化必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d9c6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2.png)
物化必备知识点总结下面就来总结一下物化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物态变化、溶液和溶解度、化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方面。
一、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1. 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能量变化的科学。
它是物理和化学的交叉学科,涉及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等理论。
2. 物理化学的基本单位物理化学的基本单位有摄氏度(C)、千克(kg)、焦耳(J)、摩尔(mol)、千帕(kPa)等。
3. 物理化学的基本量物理化学的基本量有温度、质量、焓,摩尔等。
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的强弱度量,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焓是系统吸放热量的性质,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
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 物质结构物质的结构指的是物质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
包括晶体、分子、离子和原子共价结构等。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如密度、颜色、相态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如反应活性、化学稳定性等。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加和反应等。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的速率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包括不可逆性、浓度不变、速率相等等。
四、物态变化1. 固液气三态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存在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液体向气体的转化称为汽化,气体向液体的转化称为凝结,固体向液体的转化称为熔化。
2. 混合和分离混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接触的物质整合在一起,分离是指将一个混合物的成分分开。
常见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馏、结晶、离心、萃取等。
五、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溶液是指溶质和溶剂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量。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b958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1.png)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是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们来系统地总结一下物理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和热力学物质是构成自然界的基本元素,它具有质量和体积。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热现象和能量转化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热力学系统、热容量、焓、熵、热力学定律等内容。
2.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
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影响着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 平衡态和反应动力学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各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反应动力学研究了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活化能等内容。
平衡态和反应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概念。
二、物理化学实验1. 测量技术物理化学实验中需要进行各种测量,包括质量、体积、温度、压力、浓度等物理化学量的测量。
测量技术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关键作用。
2. 实验操作物理化学实验中需要进行各种实验操作,包括配制溶液、燃烧实验、化学反应实验、物质性质测试等。
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对于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3. 数据处理物理化学实验得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误差分析等。
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于得出科学结论至关重要。
三、物理化学的应用1. 化学工业物理化学知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化工反应过程、催化剂、分离技术、化学能源等方面。
2. 材料科学许多材料的性质和合成方法都与物理化学有关,如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
3. 环境保护物理化学知识被用于环境领域,包括大气污染控制、水体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
四、物理化学的发展趋势1. 理论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物理化学领域的理论模型越来越复杂和精确,例如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化学计算等。
生活小常识关于物理化学的知识
![生活小常识关于物理化学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69423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c.png)
生活小常识关于物理化学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和化学知识无处不在。
从早晨的阳光照亮房间,到晚上热水瓶里的热水保温,这些日常现象都离不开物理和化学原理。
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化学小常识,看看这些科学原理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1. 热传导:为什么热水瓶里的水能保温?热水瓶之所以能保温,是因为其双层玻璃结构。
夹层中的真空状态阻止了热传导,而热水瓶的厚实瓶壁也减缓了热辐射和热对流。
这样,热水瓶内的热水就能保持一定的温度,达到保温的效果。
2. 光的折射:为什么筷子放在水里会看起来弯曲?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原理,光线的路径会发生改变,使得筷子看起来像是在水中弯曲。
同样,我们在游泳时看到的水下世界也会因为折射而产生形变。
3. 水的汽化:为什么晾衣服会干?当衣服晾晒在阳光下时,水分会逐渐蒸发。
这是因为太阳的热量使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
这是一个典型的汽化过程,它使得衣物最终变干。
4. 电的传导:为什么电器设备要用三孔插头?电器的金属外壳可能带电,这是因为电器内部的电线与外壳发生接触或者电器漏电。
为了安全,人们通常使用三孔插头和插座来确保电器外壳接地。
这样,如果电器发生漏电,电流会被引导到大地,而不是流过可能触碰到的人体。
5. 化学反应:为什么铁会生锈?铁生锈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当铁与水和氧气接触时,铁会逐渐被氧化,形成铁的氧化物(即铁锈)。
为了防止铁生锈,人们通常在其表面涂上一层防锈漆。
6. 酸碱反应:为什么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食用小苏打?小苏打是碱性物质,能够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减少胃酸。
然而,如果胃酸过多的人食用大量的小苏打,可能会使胃部环境过于碱性,反而加重胃部不适。
因此,对于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食用小苏打来缓解症状。
7. 酶的作用:为什么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反应的总能量变化。
淀粉酶能够水解淀粉分子,将其分解成小分子的糖类。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8411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2.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物理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学科。
1. 物质和物性-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同一种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组成,而混合物包含多种物质的混合。
- 物性的分类:物性可以分为宏观物性和微观物性。
宏观物性是指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和测量的性质,如颜色、密度和熔点;微观物性是指与物质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性质相关的性质,如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动力学。
2.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并围绕原子核的轨道运动。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并根据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3. 热力学-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
-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等,不同过程中系统的热量交换和功交换方式不同。
- 热力学函数:热力学函数包括内能、焓、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等,它们描述了系统的能量状态和稳定性。
4. 化学反应-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浓度、压力和温度达到一定比例和稳定态的状态。
-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表示在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常数,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速度的物理量,它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得到。
以上是物理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物理 化学小知识点总结
![物理 化学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8692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d.png)
物理化学小知识点总结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它是物理学和化学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许多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化学原理。
本文将对物理化学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
一、热力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与能量传递规律的科学。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能量、热量、功、熵等。
能量是物质的内在属性,包括动能、势能等。
热量是能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形式。
功是外界对系统做功的能量,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形式。
熵是系统的无序度,它是热力学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物理量。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可以从一个形式转化为另一个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是能量转化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它表明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熵永远增加。
3.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包括气体的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
这些过程是理想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力学性质表现,对于理解热力学定律和能量转化有重要意义。
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科学。
它包括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等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浓度的变化量,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反应速率与浓度之间关系的物理量,活化能是反应发生的最低能量。
2. 化学平衡动力学化学平衡是指当化学反应速率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时,化学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状态。
化学平衡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平衡达到的速率和条件的科学,它包括平衡常数、平衡法则、Le Chatelier原理等重要知识点。
3.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位置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表示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质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的大小决定了化学平衡的位置和倾向,对于预测化学反应平衡位置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
![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bff582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9.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结构和化学反应规律的一门科学。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知识点的归纳,供参考。
1.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平衡状态的一门科学。
常见的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参数等等。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表现,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被毁灭,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研究热转移方向的一条基本规律。
它表明热能是从高温体传向低温体的过程,而不是相反的方向。
4.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是指在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为0,这也是指物质在0K时达到的最低可能状态。
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6. 相图和相变:相图是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物态图,相变则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从一种物态转化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7.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指暴露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的系统,在一定数值条件下的能量转移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有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等。
8. 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过程进展的一门科学。
常见的概念包括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等等。
9. 活化能: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它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难度和速率的大小。
10.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反向反应速率等于正向反应速率时的状态。
平衡常数可以用来量化反应平衡状态的强弱。
11. 热力学稳定性:热力学稳定性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它是物质稳定性的一个基本特征,也可以用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可行性。
12. 溶液化学:溶液化学是研究物质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
常见的概念包括溶解度、电解质、非电解质等等。
13. 离子产生平衡常数:离子产生平衡常数是指在水溶液中一种弱电解质的分解到离子和离子再结合的平衡常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小常识中国物理化学中国物理化学的发展历史,以1949年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早在三四十年代,一批学者留学欧美,他们有的在国外工作,有的回到国内,以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及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为中心,在很薄弱的物质基础上,组织和从事物理化学的研究工作。
他们不仅在那些传统领域,如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和胶体化学,也在一些新领域,如分子光谱、X射线晶体学、量子化学等方面,做出了成绩,发表了大约300篇论文。
1944年出版的《中国化学会10周年纪念刊》,以“中国物理化学研究”等为题的一组文章,对这一阶段的基本情况,做了全面的总结。
1949年10月以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物理化学的研究。
在大量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增设各种专门性的研究机构。
除中国科学院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设立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室外,还成立了以催化动力学为主的大连和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结构化学研究为主的福州物质结构研究所。
与此同时,在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夏门大学,也增设了结构化学和催化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室。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到60年代初,中国已形成了一支以优秀老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大批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初具规模的专业队伍,并在物理化学的各个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
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既有直接为祖国建设服务的项目,又有本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项目。
某些项目,如胰岛素的晶体结构测定,在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中国基础学科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物理化学也不例外。
十年动乱期间,高等学校的物理化学教学被取消,研究单位的队伍被拆散,实验设备遭到严重破坏,几乎全部研究项目被迫中断。
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工作,取得了成绩。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由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全国多个单位参加的“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项目,在短时间内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976年后,物理化学的研究重新受到重视,研究工作得以迅速恢复和扩大。
至今已召开全国性物理化学方面学术会议10余次,加强了学术交流,有计划地促进了物理化学研究。
参加的人数不断增多,提交论文的质量逐步提高,物理化学的研究工作又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热化学、热力学及溶液理论热化学主要是一门实验科学,但在5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热化学的工作,主要是利用文献数据进行推演或以间接方式计算热化学数值。
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有了显著变化,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西北大学等单位,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量热计,直接测定热化学数据。
西北大学在成立热化学研究室的同时,还在化学系开设了热化学专业,并编写了讲义、教材,为各单位输送了专业人才。
在此期间,中国的热化学有很大发展。
十年动乱期间热化学发展遭受挫折,1976年后又恢复发展。
1980年中国化学会在西安召开了“溶液理论和热力学、热化学、热分析首届学术报告会”,就是例证。
黄子卿在“中国之热力化学研究”文中将中国热力学工作概括为:相的平衡、气态及物态方程式和其他三个方面。
关于相平衡,黄子卿总结了叶诸沛、刘为涛、蔡镏生的工作。
黄子卿在1935年精确地测定了水的三相点(0.00981±0.00005℃),在当时该结果是最精确的,被国际上采用为温度标准数据。
关于气态及物态,黄子卿收集了李相杰、张青莲、苏国桢和黄子卿的研究工作。
在热力学的其他方面,黄子卿收集了吴学周等的工作,主要包括从光谱数据推算分解能、熵值,由电动势计算自由能。
1931—1939年,涉及化学热力学研究工作的还有曾昭抡、孙承谔、陈尧初、李世缙、李运华、朱振钧等人。
1954年顾翼东以黄子卿的总结为基础将中国化学家60余篇有关热力学的文章加以详细总结,概括了1954年以前中国化学家在热力学上的贡献。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理论性的工作多,实验性的工作少,直接测量热效应的工作就更少。
1954—1958年,有关热力学的文章约120篇,其中高等院校的占绝大部分。
这个阶段的工作除了在理论上关于热力学函数的计算之外,明显的特点是实验性工作加强了,建立一些具有初步规模的实验室,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配合物和萃取热力学方面,复旦大学顾翼东、严志弦等和南开大学陈荣悌、刘德福等对配合物稳定常数的系统测定,北京大学徐光宪、吴瑾光等对溶液中配合物平衡的研究,清华大学滕藤等从事金属溶液萃取热力学研究,辽宁大学刘祁涛研究了电解质中离子强度对溶液中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影响,大连工学院李吕辉等研究了溶剂萃取中与有机化学反应或络合反应一样,近似地存在着自由能的线性关系。
在溶液的热力学研究方面,北京大学化学系溶液理论组在黄子卿的领导下,刘瑞林、谢文蕙、张有民、李芝芬等从事盐效应和溶剂化研究;南京大学李方训、戴运轨早在1941年在离子溶剂化热力学函数理论计算上做过大量工作;1959年至60年代初,李方训、傅献彩、游效曾等人的工作,主要是测定盐水三元系和四元系的活度系数;兰州大学化学系郑国康、陈铭之等从事非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研究;新乡师范学院化学系李俊甫、卢锦梭、戴明等系统地研究了液-液体系混合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和盐类对双液混合体系混合性的影响。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的胡志彬、四川大学的田安民、武汉大学的屈松生、山东大学的尹敬执也都对溶液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
在气液平衡的研究上,浙江大学化学系韩世钧等测定了大量气液平衡数据,并进行了气液平衡规律性的研究,朱自强等对混合热和气液平衡数据间的相互推算做了研究;四川大学化学系程光钺等从事温度和蒸气压关系的研究,总结出了综合计算法;南京大学傅献彩等用蒸气压法研究三元系以求出电解质的活度系数。
其他方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郭祝昆和严东生研究了稀土氧化物和氧化铍的相平衡;北京师范大学刘若庄和周菊兴计算了由苯及乙炔直接合成苯乙烯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中国的溶液理论研究在30年代已经开始,对1949-1959年的研究工作曾有过总结。
60年代以来,黄子卿出版了《电解质溶液理论》、《非电解质溶液理论》两本专著,并撰文介绍国外溶液理论新发展,对国内溶液理论研究起了促进作用;黄子卿、杨文治和李卓美提出并验证,盐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离子和分子间静电作用加上色散作用(如果主要是静电力,结果是盐析;如果主要是色散作用,结果是盐溶);黄子卿和李芝芬、刘瑞林、杨旦和杨家振等研究了电解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及溶剂化数;李方训及其合作者研究了各种离子在溶液态的绝对标准熵和水化熵;杭州大学金松寿曾对无机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规律进行探讨。
应用溶液理论的数学模型讨论溶剂萃取体系热力学平衡是进行萃取过程热力学研究的新途径,北京大学徐光宪、黎乐民和清华大学滕藤、李以圭都做了工作。
总的说来,中国溶液理论工作,60年代以前大多数着重于积累实验数据的宏观研究,到了70年代,除了有实验工作和初步理论外,有些工作已开始进入微观阶段,即进入分子间力、溶液结构等理性认识的研究阶段。
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的范围很广,下面选择主要方面论述。
在液体的表面张力方面,汪仁寿从理论推出一个计算液态金属表面张力的公式;刘伯里、杨性恺曾提出一个用分子量、蒸发热、温度以计算表面张力的经验公式;严继民、胡日恒设计了一种毛细管法的高压表面张力仪;汪佳平利用李普曼公式研究电毛细现象,并利用电容公式求得吸附膜的厚度。
在溶液吸附方面,刘遵宪论述了液面上吸附物的二维气体性质,用表面张力数据计算了表面吸附,得出了表面状态方程;赵国■测定了一系列脂肪胺液体和脂肪胺及其盐的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了饱和吸附时每个胺分子所占的横截面积;周乃扶、顾惕人用毛细管上升法重新测定了四种脂肪醇和四种脂肪酸的稀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计算了吸附自由能、熵及焓,发现都是分子中碳原子数的线性函数。
30年代初,有了一些活性炭研制与检验吸附性的零星工作。
蔡镏生等研究了木炭、糖炭和硅胶在水溶液的吸附;傅鹰研究了硅胶在水溶液中吸附强碱时,中性盐存在的影响;戴安邦、陈景莱则研究盐类对AgCl、AgBr、AgSCN吸附四碘萤光黄的影响。
丁萤如研究了对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溶质的吸附;金积铨、顾惕人研究了二元混合酸的吸附;武玫玲等和孙羲论述了土壤的固磷率,陈家坊和高子勤研究了红、黄土壤对铵盐的吸附。
查全性、赵国■、孔渝华等对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进行了研究;蔡镏生、虞宏正、傅鹰、张大煜等对气体(蒸气)的吸附进行了研究;戴安邦等对硅酸的胶凝作用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陈绍澧等研究了胶体的稳定性;钱人元、施良和、倪则埙、钱宁、马惠民等从事了分散体系流变学的研究。
50多年来胶体化学及表面化学的发展,可以看出,1949年前研究工作寥若晨星,全国的学校中极少有开此门课的,甚至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在国外完成的。
1949年后胶体化学有了发展,有的学校开设了胶体化学、表面化学的选修课。
研究工作从零星、无长远计划状态到比较大量的、有系统的研究,如色谱、吸附和高分子溶液的研究,胶体电解质、乳状液、泡沫等研究空白逐渐得到了填补。
催化作用和化学动力学中国催化作用和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30年代至40年代末。
当时工业落后,化学研究基础薄弱。
中国只有化肥工业采用了当时国际上先进的工业催化过程,这为研究和发展同类新型工业催化剂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个时期是1949年10月至1962年。
中国在加速发展化肥工业的同时,很快地建立起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学工业及电石乙炔化学工业。
研制成一系列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有重要意义的催化剂,并开展了一些有关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1959年底,中国科学院在大连召开了第1次催化研究工作报告会,交流了建国10年来的催化研究成果,说明中国的催化研究队伍已经形成,具备研制国外正在探索的催化剂和催化过程的能力。
对中国急需的催化剂,已能组织力量攻关生产。
例如,氨合成的铁催化剂、硫酸生产的钒催化剂、石油炼制中的铂重整催化剂、水煤气流化床合成燃料和化工原料的熔铁催化剂等。
同时还初步开展了乙烯、丁二烯的络合催化聚合的研究。
1956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制订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有力地促进了催化作用和化学动力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50年代后期,一些高等学校设立了催化作用和化学动力学专业;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又增建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应用了新技术,还创办了以交流催化和化学动力学科研工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的《燃料学报》。
所有这些措施在出人才和出研究成果方面都迅速取得显著成绩。
第三个时期是1962—1976年。
中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在1962年以后获得了重要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燃料和化学工业的原料路线,使得催化作用和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比较集中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方面,在1962年制订的《国家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十年规划》中也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