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高专教学理念及模式创新
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1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1]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一体化,教师和师傅一体化,学生和徒弟一体化以及教材和职业标准一体化。
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在“做中学”,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2]2.1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解决了传统的分段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训练不衔接等弊端;特别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既能使教学场地被充分利用,又能使有限的教学时间被有效利用,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中求乐、在乐中求学。
2.2能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实际操作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直接学到并掌握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使得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实操技能,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3能将抽象的理论教学合理有效地融入到具体形象的实践操作中去,这样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知,并将感性认知阶段自觉地过渡到理性认知阶段,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掘了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得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4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去学习新知识、先进的技术,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以此来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从而不断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
3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3.1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特色教材的建设3.1.1必要性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特色教材的建设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高专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构建
高专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构建[摘要]本文在简要分析了高专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专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即必须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专业实践教学方向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体系、专业实践教学测评体系。
[关键词]高专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题负责人:韦永恒;课题组成员:农克良、罗显克、韦国善、王晓军、谈艺超。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它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在广西开办的高职教育院校中,除了由中专层次升格为高职院校(含民办高职院校)的学校外,还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其他专业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专院校)。
此外,刚刚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的院校也还开办有高职教育专业,它们共同构成了广西高职教育的主要力量,为广西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文主要以广西的高专院校(含由专科学校新升格为本科的院校)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
众所周知,高专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在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师资队伍,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与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在高职教育的新发展要求面前,高专院校除了要加强图书资料设备的投入、师资队伍的转型培养之外,当前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转变思想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专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要彻底转变高专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弄清楚近几年来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据课题组的调查了解及分析,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人才培养教育观念落后。
高职高专学校教育改革创新之路论文
浅谈高职高专学校教育改革创新之路【摘要】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的本质是满足我国社会对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视,在高等教育关键时期如何成功实现对高职高专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高职高专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创新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校教育改革创新思路【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9(b)-0036-011 目前高职高专学校教育中存在问题1.1 教育教学理念不清晰高职高专学校教学应秉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来设置专业课程和学生培养计划,以实现满足社会岗位需求和学生就业的目标。
但实际中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却只重视学校自身的发展,认为设置特色专业是为了吸收生源,以增加招生数量来提高学校效益,而对招进学生的培养也只是从学校利益出发,完全脱离了高等教育教学的理念和要求。
1.2 专业课程设置偏离社会需求有些学校还为了吸引更多生源,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只追求新颖和别致,使学生培养浮于实际,而完全偏离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类型,不能形成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良好对接。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迅速,各类职业岗位需求不断更新,因而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应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变性,真正实现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
1.3 实践性课程教学设计欠缺对高等学校教育来说,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模式是学校教学中重点,也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难点。
在2010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召开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问题论坛》中,尽管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内容设置提出了各种改革方案,但从实际来看却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对高职高专课程设计的知识理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还有所欠缺。
2 对高职高专的创新改革思路探讨2.1 专业设置应当符合社会岗位需求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说,职业岗位的需求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和岗位,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最后一个驿站,应该考虑培养与之符合的专业人才,以解决社会岗位的需求。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以“菜单式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为例
企业 进 行参 观 考 察 和各 种 社 会认 知 活
动 , 者 利 用 暑 假 进 行 社 会 调 查 、 产 或 生 劳 动 、 愿 服 务 等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合 志 综
公 益活 动等方 式 , 自我 策划 、 自我组织 、
自我管理 、 自我体验 、 自己制作 实践成果
力 的提 高 起 着积 极 的 作用 。 二 、“ 单 式 主 题 ” 践 教 学 模 式 的 菜 实 开 发 与 实践 ( ) 菜单 式主 题 ” 一 “ 实践教 学模 式 的
内容及 形 式
【 关键词 】 思想政 治理论课 “ 菜单
式 主题 ” 实践 教 学模 式 创 新
模式是指 除了理论 教学之外 的所有 与实 践有关 的教学 ,它可 以体现在课 堂教学 之 中, 也可以体 现在课 堂教学 之外 。 狭义 的实践教 学模 式是指利用社会 实践等空 间组织 的实践 教学活动 。根据 实践教学 模式 的内涵 ,菜单式主题 ”社 会实践教 “ 学模式 属于狭义上的实践教学 模式 。所 谓 “ 单式 主题 ” 会实践 教学模 式 , 菜 社 就 是先 由教 研室根据思想政治理 论课各 门 课程 的理论教学 内容体 系 ,设 计一批可 供学生选 择的实践主题 ,由学 生组成若 干个 实习小分队 ,每个小分 队根据 自己 兴趣选 择一个主题 ,在任课教 师的指导 下, 采取社会调查 、 研究讨论 、 志愿 服务 、
:
}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以“ 单式主题” 菜 社会实践教 学模 式为例
口 广 西 经 济 管理 干 部 学 院 关 秀 献
【 摘
要】 本文从 高职高专思想政 治
践教学 的现状 ,加 强理论课 的针对 性和
高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不足 , 教学设备 、 实训器材 、 实训场 地短缺 , 不能满足培养高级技能型 、
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
式和教学评估等 。工学结合实践教 学 模式 的特 征 主要 包括 以下几 方
面。
一
二是师资力量不匹配 。虽然许
计等 实践教 学形式 ,同时注重 实践教 学团队的 建设 和教 学质量评 价监控体
教学活动 中以3 个综合项 目为导 向, 以分解 出的教学任务为驱动组织教 学。 学生在完成所有任务单元后 , 稍
功效性 。加大对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计 算机 应用 技术 专业 的核心 课程 工作的评估和检查力度 ,建立科学 (i x ( n 操作 系统服务器管理》按 照 Lu
任务驱动 、 教学做一体化 的评估与激励机制 。要在教学质量 项 目导 向、 监控机制中 ,切实加强对工学结合
一
、
高职实践教学 的现状
某一技术领域或 职业 岗位( 岗位群) 的能力培养为核心 ,工学结合实践 教学内容一要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
性不强。
一
是实践教学设备短缺 。培养
五是评 估监 督 运行 机 制不 完
高技能人才首先需要确保配备足够 善 。大部分 高职院校 的实践教学模
的实训设施 ,需要有实训和实践教 式还处于初始阶段 ,工学结合实践
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 三是实践课程课时不够 、质量 机结合起来 ,以给学校 和学生带来 不高。 教育部《 关于制定 高职高专教 更多利益 。
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
要求 ,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
二是教学 目标突出高职生成才 的有效性 。技术应用性人才必须具 有 的如爱 岗敬业 、 吃苦奉献 、 质量意 识、 品质意识 、 效益意识 、 竞争意识 等 职业 素质 的 培养离 不 开企 业环 境、 企业文 化的熏 陶, 因此 , 学校 只 有 同企业结合 ,面向职业岗位进行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1、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什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4、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4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培养学生获得“多证书”;5产学研结合,院企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6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的办学方向;5、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6、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院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7、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即为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8、教育部对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哪些要求1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职院校办学方向;2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3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改革;4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5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6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7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强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8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优制度;9加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9、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10、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什么办学宗旨主要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1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什么“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本位,实行产教结合和院企合作,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造就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2、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以教育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13、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院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1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主要是“三个坚持”: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行业、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产学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3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形成灵活开放、结构合理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办学格局;15、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确定位是什么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本科教育“错位经营”,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内容:一是人才定位,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是人才怎么培养,方向多样,鼓励订单式培养;三是每所学院找准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和本地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四是科学确定学院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瞄准位置,持之以恒,办出特色,扭转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度强调“学科性”倾向,扭转一些学院盲目攀高升格倾向;16、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是学院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学院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7、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观是什么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由规模的迅速扩大逐渐走向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动学院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行政的力量,而是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将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1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有哪些1就业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它的职业针对性;2大众性;精英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的学问”,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的外延扩展,内涵也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一,跨度更大;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第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或高技术领域的技能性人才,而不是造就专家、经理人才,因而是大众性的高等教育;3产业性;高等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具有一定产业性特点;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对学生和社会的职业培训任务,因而其产业性更强;4社会性;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大众性、产业性决定了它不能把自己封闭在校园内单独地进行知识传授或仅仅依靠学院自身的资源来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必须向社会开放,依托地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基础设施和职业工作环境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以服务求支持;同时,为地方、行业、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高等职业的办学形式应该是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培训并举,全日制的职前教育和非全日制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19、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什么在我国现行的高教体制和教育传统下,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体现在实践教学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学院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异质同构的教学模式,以改革课程体系为核心;20、如何确立高职高专教育思想观念1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2要加强对高职高专教育思想的学习与研究;3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4要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的关系;5在组织机构上要给予保证并有专职人员;6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等;21、如何理解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和创新办学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院特有的,优于其它学院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着;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创新主要是指在办学过程中,针对人才培养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规律和趋势所作的前瞻性的研究和实践,并在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得到应用,产生明显的效果;22、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的意义;23、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发展职业教育;24、高职院校教学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是什么核心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重点是通过中央财政经费补贴与奖励的方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推进课程改革,要使设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的学生,毕业时有80%以上能够拿到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25、高职院校的教学基本建设内容是什么1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社会有效需求设置专业,充分发挥学院自身优势,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2实训基地建设;建设院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实训基地建设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3重视院外实习基地建设;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尽可能争取与新设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4做好实训基地的实训管理;5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和使用要有合理的规划和完善的制度,注意教材的先进性和稳定性;特色课程和专业课程可依据教学大纲组织自编教材和讲义;教材包括文字、实物和声像视听教材;6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抓好教师严谨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师表以及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和院风;7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较为完备的教学基本文件,在教学管理规范化上下功夫;26、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教学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研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形成特色,提高教学质量;27、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要放在哪三个符合度上1学院确定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对社会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需要的符合程度;2学院实际人才培养过程对所确定培养目标质量标准要求的符合标准;3毕业生的实际质量和就业率对社会的需求和学院所定的目标质量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28、如何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院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和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学院要有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层层落实;要注意培养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提高和培养,并且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学第一线;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和业务进修,大力培养并尽快形成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作为中坚力量,也可从社会上聘用既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29、高职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而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抓好严谨的治学作风并坚持为人师表,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30、什么是“双师型”师资队伍所谓“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既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经济师、技师或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队伍;31、如何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和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要花大力气,下大决心,聘请一批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32、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什么院企结合、工学结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33、为什么说“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1“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践行“三个代表”精神的具体体现;2“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3“以就业为导向”是提升高职教育竞争力的必然选择;4“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点;34、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1要在办学思想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2要在办学模式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3在办学机制上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4要在政策措施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35、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哪些意见1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2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3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4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5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6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7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8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9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36、什么是“订单式”培养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用人订单为依据,组织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企业的“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还要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实习实训安排在内的订单培养计划;37、实施订单式培养,要抓住哪几个环节首先是要抓订单;其次还必须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再次,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努力从区域间和全国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中用好机遇,从国内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中创造机遇,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38、目前高职高专教育产学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哪些1行业和企业可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向高职院校注入资金,派出人员参与学院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与学院共同把握办学方向;2可向学院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进行订单式培养,参与制订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3与学院共建实习基地,向学院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作学院的兼职教师,帮助学院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使学生学到真本事;4企业还可以委托学院帮助培训员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39、高职高专教育应如何推进产学研结合高职高专教育推进产学结合应包括以下四层含义:一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物质资源与智力资源的作用;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与社会企业的紧密合作,大量吸收社会或行业、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进入教育过程;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作用,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毕业生顶岗实习试点等,密切高职教育与社会需要的结合;二是要实施“双证书”教育;三是要通过产学结合拓展高职高专院校的职能;既要重视以培养新生劳动力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学院教育,又要重视以在岗人员继续教育及提高为主要任务的培训在职教育,还要重视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再就业人员、企业转岗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形成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培训三种职能的合理结构;四是要通过产学结合开发行业、企业服务市场;通过为企业发展、企业改造升级提供技术和劳动力支持,以及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定向培训服务,增强学院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确立高职教育在行业、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和关键性的作用;40、产学研结合的途径有哪些第一,大力推进院企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第二,要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第三,要大力加强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第四,要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41、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应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通用能力包括:1管理与发展能力;2工作中与人合作能力;3技术应用能力;4设计与创新能力;5数据应用能力;6应用能力;7管理任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2、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三率”是什么新生入学报到率、学生职业证书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统称为高职人才培养水平“三率”;新生入学报到率反映了考生和考生家长或社会对学院的认可程度;学生职业资格证书鉴定通过率则直接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用人单位接不接受学院的学生;毕业生就业率既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程度,更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院的认可程度;“多一个证书多一条路,多一个证书多一种技能,多一个证书多一份本领,多一个证书多一种竞争岗位能力;43、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包含哪些内容就业率主要包括签约率、上岗率、出国率、升学率、自主创业率五个方面内容;44、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1端正办学思想,使全院教职工都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观念;2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及特色方面要符合社会需求,使毕业生受到用户欢迎;3要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形成就业指导、服务网络;4制定政策,加大投入,构建政策环境;45、什么是“双证书”制度“双证书”制度是指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也指人事部门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或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46、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有哪些特征1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终身教育观念;4适应社会和教育市场经济的需要;5构建适应21世纪的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6强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管理,树立全程质量意识,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7在对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的评价中,接受社会的检验;47、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是什么“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探究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职业教育 Vocationaleducation320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探究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文/李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线上教学模式不断融入到传统教学中,新时代给高职高专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创新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1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含义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趋势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产物。
它指的是教学中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教学。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运用移动终端、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时代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充分利用线上的慕课、视频、课件和练习题资源等主动预习所学内容,积极参与学习与讨论。
教师在线下课程针对学生网络学习、讨论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挖掘、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形势网课背景下,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教学过程中更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也使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促使思政课的课程教学空间从线下的物理时空拓展到了线上的虚拟时空,两者的有机结合融入到教学中,实现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目的。
2 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特点2.1 时代性2018年4月13日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2022年要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视。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新形势下迫切要求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实行线上线下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2 灵活性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措施摘要:创新型人才,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
学校作为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积极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至关重要。
在分析当今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供实践平台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措施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1.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低下,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导致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缺乏养成自主创新的习惯。
虽然当代大学生具有创新潜能,但表现出创新意识、创新欲望与创新能力的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社会的信息化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影视等传播激发了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学生带着相当敏捷思维去思考、参与创新各项科研创新活动,但是往往缺乏正确的引导就很难全面性、灵活性和深层次去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
3.学生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
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能力较国外学生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却远远弱于外国学生。
4.学生的创新能力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关,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的协作精神很大程度影响着创造潜力的发挥。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6+1”家庭出来的孩子,其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承受能力差;不主动与他人合作、分享,缺乏团队协助精神;缺乏吃苦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缺乏冒险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根据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找准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研究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1.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全面地把各科知识的结构进行整合,发挥他们网络状的思维方式。
同时还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强调不同领域知识的沉淀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厚积薄发,也是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指导实践的体现。
2.现阶段高职院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及其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创新的困难,特别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摘要】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着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探索与创新。
本文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着重阐述了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在探讨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了创新模式,并改进了实验教学手段和工具,以及创新课程内容和实验设计。
结论部分阐述了实践证明这些创新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展望未来,需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创新、传统模式、实践能力、实验设计、教学工具、推广应用、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
对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如何探索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如何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项目教学法
是教育部 门和 高职院校 , 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 根本任务 已基本形成一 定 的 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 , 而不是 “ 节外生枝” 。整个教学 过程 共识 , 高职教 育要 以社会 需求为 目标 , 以就业 为导向 , 坚持培 养面 向生 产建 就像上紧 了发条的钟表一样 , 什么时间讲授 , 什么 时间提 问 , 给学生多 少时 设、 管理和服 务第 一线需要的下得去、 留得住 、 用得上 , 实践技 能强 、 具 有 良 间回答 问题等都设计得 “ 丝 丝入扣 ” 。课堂成 了“ 教案剧 ” 出演的 “ 舞 台” ,
这 些 知 识 技 能应 用 于 实 践 。 ( 1 )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法 的优 势
教学有很大 区别, 是 以项 目为核心 , 按 照工作 过程 的逻辑 来解决 问题。这 样以典 型的工作任 务作 为项 目教 学法 的内容 , 做到 了理论 与实 践密切 结
① 内容 系统 , 针对性强 。 效率高 合, 有效地解决 了传统教学 中理论 与实践相 脱离 的弊端。通 过这种 方法 , 传统教学在讲授 时 , 更注重培 养学 生分析 问题 和解 决问题 的能 力 。 教 学生可 以概括地 了解所学职业的主要工作 内容 , 同时了解到 自己所从 事的 师可 因题而异 , 采 用设问、 提 问、 讨论、 启发 、 例 题等 多种形 式组 织教 学, 使 工作在 整个职业 中的地位与作 用 , 并能在 一个真 实的 工作环境 中 , 提高自 学生紧跟老 师的思路 , 留给 学生思 考 时间 , 让学 生从 中慢慢 地 品味和 细细 己胜 任 工作 的能 力 。 地咀嚼 , 从而保证学 生思维 的连 续性 , 培养学生能力。 ②融洽 了师生关系 , 提升了教学素质和水平 ②具备教 师言传 身教 的影响 项 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 , 学生是项 目实施的主体 , 以项 目为载体 , 教 教师在进行讲授 时, 面对 学生 , 通过肢 体语 言和 面部表 情等 和学 生进 师更 多地像朋友像长辈一样 引导 学生解 决问题 , 像咨询 者一样 提供信 息 。 行人性化交流 , 然后可根据 学生接 受的情 况随 时对教 学 内容、 方 法及 时做 像裁判员一样 给 出专家 指导 意见 , 帮助 学 生成 长 , 师生 关 系 自然 变得 更 出相应的调整 , 帮助学生加 深对所 学知识 的认 识 , 有 利于教 师对课 堂情 况 融洽。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及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及创新摘要:新时期,在商务活动中对懂得商务英语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还存在教学观念陈旧、课程设置单一、双师型教师不足等问题,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因此,必须强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落实创新,才能满足培养优秀商务英语人才的目标。
基于此,加强对新时期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在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需要涉外商务人才也在持续增加,其需要有更强的英语外交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商务实践能力。
当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具体教学开展中存在一定不足,必须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基于此,加强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现阶段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观念较为陈旧在传统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理念下,往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强行的传输给学生,而学生很多都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在课堂上听讲、记笔记,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
基于这种观念,学生对老师存在畏惧感,即便在课堂中对老师的观念产生了质疑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影响课堂氛围,导致课堂氛围沉闷,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在学习中也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更大的依赖性,限制学生独立学习意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1.2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目前,一些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多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并掺入少量的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模式相对固定,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保证整体教学效率,但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导致教学质量偏低。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让学生对商务英语充满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奇思妙想,帮助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减少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干扰,单一的教学模式会明显限制学生兴趣,容易引起相反的效果。
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高专特色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建设,通过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考核方案以及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的整合,不仅构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得到了有益的探索,还取得了社会的认可。
标签:就业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1.高职高专课程体系问题的提出背景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
而传统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提出的要求。
另一方面,国外先进教育课程建设理念和技术的逐步推广与引进,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也逐渐被认同。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市场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这种需求,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并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予以体现。
2.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理念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而进行。
“工作过程”的理念最早源于德国的职业教育,其含义就是在企业中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且取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程序。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目标为导向,在设定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工作和学习,工作完成要通过独立计划、实施和评价为教学方法,主要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构建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整合形成行动能力的多元评价标准。
3.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及过程(1)转变教育观念,进行企业调研,确定工作岗位群。
观念决定行动,转变教育观念是高职教改的先导。
在构建课程体系之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高职教育思想学习和讨论并达成共识:要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技能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质量观;改变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树立以课堂与模拟职场相结合,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
另一观念 是质量观 。长期 以来 , 我们 受儒家 教 育思想的影响 , 形成了 重理 论 、 实践 , 轻 重科
、
认 准 一 个 目标
学、 轻技 术的观念 , 以一提 到教 育质 量和水平 , 所 往往用学生掌 握理论知识 的深度 、 广度及 学科理
论知识 的系统性 、 完整性 来衡量 。 因此 , 当高职 教 育强调 要突 出能力培 养 , 要加 强实践时 , 多人 很 就深有 疑虑 。由于这一观 念的影响 , 使得 高职 教 育理论 教学 改革力度 不大 , 甚至步履艰难 。
中 图 分 类 号 : 7 9 2 G 1. 1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13 2 0 )3一O 0 1 7 2 5 (0 2 0 O 4—0 4
教 育 部 为 推 动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 索 探 和 创 新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力 提 高 努
培 养 目标 的 落 实 。
近 3 0多个专业进 行了实地 考察评审 。 5 这一举措 在许 多学 校产生 了很大的反 响 。 力地 推动了各 有 省市 、 各有关院校 的教学改 革和 教学 基本建设 。
但 这 项 教 改 试 点 工 作 还 刚 开 始 , 尚处 于 理 清 思
路 , 善方案阶段 。本人随专家 组参 加了实地考 完 察 , 为未 来教改 一定要 以人才培养模 式的创新 认 为 目标 ,为此 , 专 业 教 改 工 作 提 出 六 个 方 面 的 对
俞 克 新
( 波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宁 摘 35 0 ) 18 0
要 : 育 部 在 全 国 试 行 高 职 教 育 专 业 教 改 试 点 , 者 提 出 了 六 点 建 议 : 准 一 个 目标 ; 出二 个 重 点 ; 持 三 个 教 作 认 突 坚
高职高专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论文]
浅析高职高专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发展,艺术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方向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是高等职业教育兴起的根本,也成为一个专业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结合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针对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艺术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艺术类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整合教学改革成果,结合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实行引进项目等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本文结合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针对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此来进一步全面推进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
一、明确艺术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艺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素描、水粉、建筑透视、表现技法、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这些课程为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摄影、绘画等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专业针对性的能力培养艺术课程更多地让学生观察实际事物和接触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形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基础课程通过各类艺术的综合和联系,全面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色彩修养。
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如环艺专业侧重三维空间的塑造,平面专业重二维空间的构成等,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和徒手绘制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艺术类课程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观察力艺术基础课程就是培养和训练人观察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物体三维体积观察力的培养和训练,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对象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体积和一定的形体结构,因而学生在从事设计之前必须具备对物体三维体积的观察力。
此外,大多数人是不具备对复杂物体内部结构的认知力和想象力的。
浅谈新教学方法、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新教学方法、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摘要】高职教育首先要给学生定好位,学有目标。
建构主义模式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将创新训练与讲授基本知识相结合,而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做合一等方法才是对最佳方法的巧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训练;教学做合一一、高职教育首先要给学生定好位最近胡锦涛主席定下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比2010年要翻一翻。
一个国家有目标,一个学校也要有目标。
我国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又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要用相应的方法、装备等来安排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首先要给学生定好位,学有目标。
如我院有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定位在最受欢迎的推销员上,其要求是:他应该有开朗的笑容、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行动力;拥有高超的技巧、诚恳耐心的态度,让人喜欢的外表,令人悦耳的语言,勤快的手脚,灵活的大脑,不强迫顾客购买商品;树立顾客是上帝的理念等。
二、办好高职教育观念要超前在武汉有个说法:过了司门口,博士满街走。
可见高职高专只是一般人才的摇篮。
而我们的办学观念应该先进,超前些。
高考不是人才的唯一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贵在坚持,鼓励学生定方向,在校就突出某一门课程作为将来的职业取向。
高职要抓好提高整个民族公民素质的大好形势,真正地培养出老百姓满意的人才。
三、新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1)教学做合一方法。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具体的项目,引导学生进入模拟企业的具体角色,实施情境教学法、角色模拟法;以企业的业务为依托,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并规定任务的完成时间、方法与流程,实施任务驱动法、工作流程法;布置完任务后,教师对相关知识作简要的提示或介绍,学生边思考,边向教师、小组成员或书本求索,用讨论法完成工作任务,实施启发式的小组讨论法、协作学习法等;教师可抽查部分小组的代表,用多样化的形式展示成果,并进行点评和总结,实施榜样激励法;之后,教师对本次课的知识做适当地拓展,布置新任务,实施拓展学习法、巩固学习法,以完成每次课的教学任务。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双创”大时代背景之下,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所在高校的教研情况,从课程认知、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考核方式、教学师资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教学与实践的探索和改革,为高职高专院校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保障就业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在“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时代号角之下,我国经济发展踏上了十四五规划新征程,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从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终身发展,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发展与改革的内在需求,更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求。
一、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思想意识。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宏观部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将重新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和发展机遇,创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潜能,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能,从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总体效果来看,仍存在着明显差距和不足,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分层次、差异化创新创业教育,况且,新时代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这对于开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适宜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2+1教学模式下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理念探讨
2+1教学模式下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理念探讨摘要: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明确提出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2+1教学模式的提出就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级技术型会计专业人才,注重和培育学生的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
为了保证两年的校内教学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就必须转变会计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会计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2+1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理念2+1教学模式下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实现教学中的“五个转变”:从老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控制为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
1 从老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学生最终将面向社会,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知识也是在不断的更新,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也没有永远不变的知识,现在的社会是信息与知识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会计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胜于其他社会科学,通过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多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即普遍反映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很多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应用或不适用,这一个方面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原因就是依赖性强,出现新问题不去自己思考解决,而总是想这个我以前没学过,对现在的社会竞争理解不深;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老师也存在着教学理念的问题,所教即所用,没有考虑到学生未来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不断变化。
理论与实践是有差距的,理论能够指导未来的实践,但是如何指导,很多学生茫然,以后一旦出现新问题则不会独立解决,还希望有人帮助,依赖性强。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学生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方法更多的还是由学生自己去摸索寻找,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方法,由此要求我们教师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尽量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克服严重依赖老师的情况,这样会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不断的自我提升,得到社会的承认。
浅谈高职教学的新模式——工学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嬗变看办学理念的创新
关键词 :高等职 业教育 ;嬗 变;办学理念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1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4 5 2 0 )3 0 9 - 4 7 85 0 8 5 7 ( 0 8 0 - 0 2 0
l 我 国高等 职业 教育 的发展 演变 高 等职业 教育 在我 国发 展时 间不长 , 2 纪 从 0世
8 O年代早期 的职业大学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模 式 , 9 年代“ 到 0 双起点”双证书” “ 的探索 , 再到 9 年 0 代末 2 世纪初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快速扩张、 1 提 高, 经历了一个时间虽短却发展迅速的过程。 2 世纪 8 年代 ,我 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 0 0
发 达地 区率 先创办 了一批 新 型地 方性 大学— —职业
陈 旧观念 严重束 缚 高等职 业教 育 的发展 。高 等职业 教育要 摆 脱 困境 , 须树立 开 放式办 学理 念 , 加 强 必 并 国际 、 国内交 流 , 而培养 具有 国际 视野 和 国际竞争 从 力 的高职人 才 。因 为高等 教育 已经从 社会 的边缘走 到社 会 的 中心 , 特别 是进入 普及 化 阶段 , 高等教 育功 能更 加 凸显 , 将成 为经 济 、 技 、 化 发展 的基础 其 科 文 支 撑平 台。 同时 ,高等教 育质 量最终 要 接受社 会检 验 , 这种 背景下 , 在 高职 院校必须 实行 开放 的办 学理
大学 ,这就是我国最早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
的学校 。从 18 90年到 18 9 5年 , 业教 育发展 迅速 , 职 各 地兴 办 了一百 多所职 业大 学 。这些学 校虽 然取得
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高 技能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新时期高职高专教学理念及模式的创新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内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丰富而又普及的网络媒体资源又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机遇,本文在对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课程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教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教学理念模式媒体创新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高专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都有很大的变化,这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更新教学理念是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的先导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置学生的“学”于不顾,使整个课堂沉浸在教师严肃的宣讲当中,学生缺乏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实效性。
与传统教学不同,新时期的教学更应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以知识获得为重心向以能力发展为重心的转移,力求实现教与学以及学习者的知识与能力的最佳结合。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此种教学理念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体,同时不断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创新,最终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针对性。
二、充分利用新型教学资源,促进个性化教学
学习资源能否促进教学,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有效地综合利用。
教学资源有很多的种类,每个种类的资源又包含多种形式。
如文本资源包含:课本、教参、经典名著、辅导书;视频图像资源包含:挂图、幻灯、投影、优秀影片、录像、课件;综合资源包含:网络课程、其他网上下载的电子资料等。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都拥有丰富的、个性化的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
有的是现成的,有的是自己的搜集而来,有的则是自己开发的。
不论其来源如何,教师对个人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将极大促进教学的效果。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
过去,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够用好几年。
现在,教材的编写速度远远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这种改变对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搜集教学资源,并加工为自己授课所需要的教学素材,教用于不同的教学目的。
教师除了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的管理、必须关注这些教学资源的时效性。
比如,有的教学资源时效性很短,可能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再适用,而需要新的教学资源来替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定期对所积累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判断哪些资源需要修改、更新或删除,或者对资源进行重新分类。
三、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中的系统方法包含计划教学环节、开发教学资源和实施教学的过程。
其具体步骤为:阐释和分解既定的教育目标;分析满足目标所需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制定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安排教学顺序;选择教学媒体;开发和确定必要的学习资源;评价教学策略和学习资源的效果;修改策略和资源直到有效。
大力发展有效学习媒体和信息资源,同时也要基于教学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一是专题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专题为单位设计课程讲授的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式的教学模式。
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基本理论点,形成相互关联的专题,构成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
这种方法,既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难点和基本内容讲清楚,又可以突出教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网络教学模式,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在课程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通过网络平台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能够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工具,拓展教学的空间和渠道。
三是实践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教学内容,从而造成理论脱离实际。
教学要想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四、高效获取网络教学资源是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重要渠道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具有其他教学资源无法比拟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信息形式的多样性,网络信息内容以多媒体、多语种的形式表现,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的表现力。
信息形式的多样性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结构的更新重构。
二是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网络信息可通过网络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三是信息的共享性,网络信息除了具备一般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以外,还表现为网页可供所有的网络用户随时访问,不像传统媒体信息那样,资源共享受到信息载体数量的限制。
四是信息的时效性,网络信息的时效性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信息,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及影响范围使得信息的时效性大大增强。
五是信息的交互性,网络信息一改以往书籍报刊等印刷信息以及广播电视等电子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网络信息具备双向传递功能,这种双向交流可以是同步也可以是异步方式。
另外,在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
当前,在教师职称、学历结构、科研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合理和不足之处。
只有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探寻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