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大师作品鉴赏
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ppt课件
中国摄影大师——陈复礼摄影作品赏析
摄影大师作赏析
这幅作品是两底合成放大的, 大海和渔船是一底,天空的白云又是 一底。由于海景的天空是浅色,可以 比较容易利用分底放大的方法,将两 者合而为一。放大时,先放小舟与海 面,用遮挡法减去天空部分的曝光, 之后放大白云时,再将海面的曝光减 去。
该作品还采用黄金分割法把主 体置于视觉中心突出主体。
《搏斗》 陈复礼 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这幅作品主体突出,构图新颖,用光 也很讲究。一条独自流浪街头的黑狗,在 竖画面的右上方,衬以晨光映照的高白色 调背景,主体十分突出。
占画面三分之二的空旷路面前景,地 皮剥落,露出一条条石块,更显得道路崎 岖和艰难。画面以竖幅剪裁,前深后淡, 使整个画面有无穷的深度感。远处的人物 及海边船桅显得浅淡,不但加强了雾的气 氛,而且也加强了远近对比。
摄影大师作品赏《析流浪者》 陈复礼
谢谢大家的聆听!
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中国优秀摄影家作品欣赏
1973年应邀参加美国旧金山市义卖 救灾影展,旧金山市长赠予荣誉之钥。 1980年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首届颁赠世界 十大特艺专家荣衔,被列为第三位,赠 “集锦派专家” 当年美国的尼亚波利斯
美术馆为纪念他七十年来摄影艺术活动, 特邀请他举行个人艺术影展一个月。
1981年法国国家图书馆邀请他展出 五十幅作品,他应邀去法国参加开幕式, 并作集锦文苑,法国各大报都登了影展 盛况,又在第二十届国际影展上获文化 奖状。
陈复礼摄影作品题材广,风景、人物、
静物等无不涉猎,尤其风景摄影的表现技 法独树一帜。先后获200多个国际摄影沙龙 金奖、银奖和铜奖。代表作有《坚毅》、 《流浪者》、《搏斗》、《矣乃一声山水 绿》、《朝晖颂》、《千里共婵娟》等。 主要著作有《中国画意和风景摄影》、 《再论中国画与摄影》、《陈复礼摄影作 品集》和《中国风景》。1959年开始在香 港、越南、泰国、印度及中国各地,举办 过多次个人摄影作品展览。1982年春在美 国波士顿举行个人作品展览,观众为之倾 倒,展期一再延长,竟达14周之久。
报》画报上发表,这是他第一幅公开发 表的作品。
当时上海各报刊还不重视新闻照片,
偶而刊用的多为宝记、汇山、心心等照 相馆技师所拍.他在工作 之余,也时为 《申报》拍些新闻照片。1920年拍摄的 《苏州园林》、 《乡村落日》参加了英 人DENT主持的上海摄影会在上海亚洲文 会举办的影展.翌年,被虹口俭德储蓄 会摄影部聘为摄影指导.后黄伯惠接办 《时报他被聘为该报第一任摄影记者。 他又邀好友蔡仁抱业余合作,先后到杭 州采访远东运动会、西湖博览会和全国 运动会。
朗静山的父亲,郎锦堂是清朝驻淮
阳府武官,喜爱戏曲、绘画和摄影.在
家庭的影响下,朗静山自幼对绘画和摄 影具有浓厚的兴趣.1904年在上海南洋 中学预科读书时,曾经常随美术老师李 靖兰学习摄影和暗房制作技术.1910年 到上海《申报》馆业务部任职.他所拍
纪实摄影作品赏析
纪实摄影作品赏析
纪实摄影是一种记录真实生活的摄影艺术,它通过镜头记录下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变迁、自然的美丽等等,让人们看到真实的世界。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
第一组作品是来自摄影师李晓东的《绿色的生命》。
这组作品记录了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村落,展现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村民们在田野里劳作、在河边洗衣、在山间放牛,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照片中的绿色植被和蓝色天空,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第二组作品是来自摄影师刘建华的《城市的孤独》。
这组作品记录了现代城市中人们的孤独和压力。
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一个人在地铁里低头玩手机、一个人在街头独自走过……这些照片让人感受到现代城市中人们的孤独和无助,也让人反思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真正符合人类的需要。
第三组作品是来自摄影师王晓东的《黄土高原上的生命》。
这组作品记录了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
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土高原上的植被和动物、农民在田野里劳作、孩子们在村庄里玩耍……这些照片让人感受到黄土高原上的生命力和人们的勤劳和坚韧。
这些纪实摄影作品,通过镜头记录下了真实的生活和社会,让人们
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和生命。
它们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记录和传递真实的力量。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些珍贵的照片,让它们成为我们了解世界和自我反思的重要素材。
何藩摄影作品欣赏及点评
何藩摄影作品欣赏及点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何藩(Fan Ho)是一位著名的香港摄影师,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构图和光影处理而闻名于世。
何藩的摄影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中国元素,而且充满了诗意和文学意味。
在何藩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浓烈的怀旧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何藩的作品被誉为“城市流浪者”的杰作,他善于捕捉城市中独特的一瞬间,用镜头展现出城市生活的美丽和繁忙。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元素包括狭窄的巷子、古老的建筑、流动的人群等,这些元素构成了何藩作品独特的风格。
何藩的摄影作品极具观赏性,看似简单的构图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在何藩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人类生活的主题,比如孤独、渴望、追求等等。
何藩的作品通过镜头展现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欲望,让观者产生共鸣。
他善于利用光影的对比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何藩的作品在摄影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他多次获得国际摄影奖项,被誉为“黑白摄影大师”。
他的作品曾在许多著名摄影展览中展出,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欢迎。
何藩的作品被收藏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中,成为了艺术收藏家们追捧的对象。
何藩的摄影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他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术为世界摄影史留下了重要的篇章。
通过欣赏何藩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摄影艺术的魅力和力量,进一步了解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希望何藩的作品能够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震撼和感动,让我们在摄影的世界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和温暖。
第二篇示例:何藩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摄影师,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在摄影界广受赞誉。
何藩的作品多以人物为主题,以纪实性拍摄为主,把握时机,捕捉瞬间,将平凡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通过他的镜头呈现出来,展示出了人性的温暖和真实。
何藩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性的关怀,他的摄影风格简洁纯粹,但又带有一种深刻感悟。
他善于通过光影和色彩来表达情感,使得他的作品看起来更有张力和感染力。
中国有名摄影师及作品
中国有许多知名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评价。
以下是一些中国著名摄影师及其作品的简要介绍:
1. 郎静山:被誉为“摄影大师”,以集锦摄影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将中国画的的意境与摄影技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代表作有《静山集锦》、《山水册》等。
2. 刘半农:中国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摄影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
代表作有《半农谈影》、《摄影基础知识》等。
3. 吴印咸:中国著名摄影家,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得大奖。
代表作有《红色娘子军》、《西藏风光》等。
4. 吕厚民:中国著名摄影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捕捉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
代表作有《毛泽东肖像》、《周恩来肖像》等。
5. 陈复礼:中国著名摄影师,以其丰富的题材和独特的风格著称。
代表作有《黄山册》、《江南水乡》等。
6. 李振盛:中国知名摄影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
代表作有《大漠孤烟》、《黄河谣》等。
7. 张大力:中国当代著名摄影师,以其创新的作品风格和独特的视角受到关注。
代表作有《瞬间》、《黑白》等。
8. 摄影师杨振宇:曾拍摄多部具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十月围城》等。
这些摄影师的作品涵盖了风景、人像、纪实等多个领域,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捕捉到了世间万物的美好瞬间,为中国摄影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郎静山的生平介绍及作品赏析
关于郎静山的生平介绍及作品赏析一、简介摄影大师郎静山于1995年4月13日在台北逝世,享年105岁。
郎静山先生,浙江兰溪人,1891年6月出生于江苏淮阴。
13岁即开始玩相机,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
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
”“相机比太太还重要”“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
”郎大师一生酷爱摄影,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并将集锦照相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人物生平郎静山(1892—1995),1892年生于江苏淮安,浙江兰溪游埠镇郎家村人。
他的父亲喜欢收藏书画、唱戏和照相,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12岁时,郎静山进上海南洋中学读书,在图画老师李靖兰处学会摄影原理、冲洗和晒印技艺,于是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郎静山先后进入上海《申报》与《时报》,成为中国最早摄影记者。
他虽以摄影记者为业,可是却以仿画摄影作品见长。
他借鉴传统绘画艺术“六法”,潜心研习、加以发挥,摄制许多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风光照片,自成一种超逸和俊秀的风格。
这些作品,受到人们的好评。
1928年11月,周瘦鹃在参观华社2届影展之后写道:郎静山竹枝一帧,裱以黄绫,题曰板桥画本,观其清影婆娑,宛然板桥道人手笔也。
此后,郎静山专注多底合成的集锦摄影。
1934年,其的第一幅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在英国摄影沙龙入选。
从此,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中独树一帜。
在谈及集锦摄影的创作时,郎静山写道:摄影固属于科学,然亦具别有纪象以外之情趣,故其艺术必赖理法与技术之综合。
窃以中国绘画艺术,有数千年之历史,而理法技术已达神妙之境。
摄影为图画,绘画亦为图画,其工具虽异而构图之理则相同,尤以集锦之法,更能与画理相通。
集锦照相,即选择摄影多数底片里景物配合于一纸而参融之,亦即舍画面之所忌,且取画面之所宜者之成也。
郎静山早期创作,多是表现佛门幽静、独坐赏溪者、悠闲汲水之人,及山水风光、亭台楼阁。
何潘摄影作品欣赏及点评
何潘摄影作品欣赏及点评潘摄影作品是一个收集了许多出色照片的平台,他的作品充满了创新的想法,既有古典的美,又有现代的艺术感,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受。
一、风光类1、《江南春景》:这张作品是一幅太极云烟图,绿油油的江南山水,生动缓慢,静谧而深远,色调简洁,同时又透出淡淡的美感。
2、《照片纪念》:大自然中分外妥帖的一抹天蓝色,与历史建筑结合后,构成了一幅让人惊叹的经典作品。
令人叹为观止的丝丝缕缕细沙花纹,映衬出历史的沧桑,回顾历史的坚韧。
3、《森林风光》:森林的大树洒下模糊的阴影,令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力量,并领略到乔木茂密的美景。
此作品简洁明快,极富艺术趣味,把自然美景铭刻在胸怀之中。
二、人像类1、《古典美女》:这张照片中,一位靓丽的少女躺卧在花前,气质清纯而优雅,普罗大众的动人味道被完美的赞美。
道盎然的剪影和空灵的背景,令人心旷神怡,沉醉。
2、《蓝色梦幻》:在这张照片中,一位秀丽的少女被云朵和蓝色的天空环绕着,把整幅画面染上了微妙的色彩,尤其是有一丝忧郁的感觉,给人以非常别致的视觉体验。
3、《身边另类》:这张照片描绘了一个不起眼的平凡日常,带给观者一种淡淡的感动,令人心怀感谢和窒息。
一位女孩穿行在行人拥挤的人群中,另类却又引人注目,分外动人。
三、动植物类1、《伊甸园》:这幅作品捕捉到了花儿的鲜艳,在蓝天白云的布景下,每一朵花儿都碰撞出不同的绚烂光彩,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
2、《夕阳野林》:夕阳下的林中,一群柔美的小动物游离于绿色的森林中,一只小蝴蝶翩翩的在映衬的草丛中,使这幅画面更加动人。
3、《春日错落》:这张有动物类照片突出了自然和动物生活的原始美,描绘出一片草木茂盛、神秘而美好的场景,让观者陶醉。
一只猴子在森林中穿梭,照妖镜般的眼神,把作品推向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摄影作品赏析
新 闻 摄 影
用摄影的纪实手法记录正在发生 着的新闻事实,也包括与该新闻相关 联的前因后果,并结合具有新闻信息 的文字说明进行报道。任何一件新闻 都有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全过程, 存在着无数变化着的瞬间形象,那些 表现力、感染力、吸引力越强的瞬间 形象,新闻价值就越大。
新闻摄影具有新闻性、形象性、 真实性、思想性。
1986 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大奖1985 年11 月13 日,沉睡了 多年的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 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被融化, 夹杂着泥石顺坡而下,几乎吞 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 毁灭性的灾难。火山爆发后的 第三天,美国联系图片社的法 籍摄影记者富兰克· 福尼尔赶到 现场采访。他在一个废墟的角 落里发现一个名叫奥马伊拉的 12岁小姑娘被倒塌下来的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救护人员一时也难以 将她救出。她的脊椎已被砸伤,人被没颈深的泥水浸泡着。尽管福尼尔曾经 当过外科医生,但此刻对她也无能为力。福尼尔,作为一个有着医生的同情 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摄影记者,只有在他用照相机摄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 的面庞的同时,不时地同她攀谈。因为他懂得,这样做会增强她生存的力量 和信心。待救援人员赶到奥马伊拉身旁时,她在泥浆里已经浸泡60个小时 了。这是一个小女孩被死神召唤去的瞬间:双手泡得肿胀,眼神黯淡,丧失 了生命的光辉。在这一瞬间,这张最有意义的照片说明了这样一种情况:我 们已在这个充满饥饿、恐怖、战争、死亡和自然灾害的世界里生活了许多年。 这个小女孩在泥石流中苦苦挣扎60小时,直到救援人员把她救出濑。在每 个人面前,她抗争着,愤怒着。虽然她接受了救治,但还是死了。
这只去实属民神映注想体者所 照要干 于俗追人人和背通谓 人纪摄求的的思后过“ 片画涉 文实影 本生考的器人 本面被 摄摄属风质活。社材文 身能摄 影影于土特状人会和摄 就传者 师 人人征态文意技影 是达 还不它文情 的摄义术” 人所 是管们摄 包摄影,所, 文要 纯用追影历括影的是表应 摄传 粹摆求 史生活本摄现该 影达 的拍的人文存动质影的就 的的 记等都文化状 就者、是 作信 品息录方是摄等态要是的被摄 ,,式真影等精反关思摄影
中国著名风光摄影师作品及介绍
中国著名风光摄影师作品及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风光的国家,拥有许多著名的风光摄影师。
他们通过镜头捕捉到中国的美丽景色,并将其展现给世界。
以下是一些中国著名风光摄影师及他们的作品。
1. 陈逸飞陈逸飞是一位著名的风光摄影师,他擅长捕捉中国的自然景观。
他的作品往往能够展现出中国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例如,他的作品《黄山云海》展示了黄山的美丽和奇特之处,令人叹为观止。
他通过运用光线和构图等技巧,让观众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2. 王维东王维东也是一位备受瞩目的风光摄影师。
他的作品描绘了中国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
他的作品《桂林山水》以其独特的色彩和构图而闻名,展现了桂林壮丽的山水风光。
他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受到中国的独特之处,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的敬畏和热爱。
3. 杨舒平杨舒平是一位以拍摄中国世界遗产为主题的摄影师。
他的作品《敦煌莫高窟》以其精湛的技术和细腻的表现力而著名。
他通过捕捉莫高窟独特的壁画和雕塑,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的作品带给观众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让人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4. 李昌平李昌平是一位专注于拍摄中国城市风景的摄影师。
他的作品《上海夜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美的细节而著名。
他通过运用长曝光和灯光效果,将上海的夜景展现得如诗如画。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和繁华,还传达了对城市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5. 赵博赵博是一位专注于拍摄中国民俗风情的摄影师。
他的作品《西藏朝圣者》展现了西藏地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朝圣文化。
他通过捕捉朝圣者虔诚的面容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示了西藏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
他的作品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以上是一些中国著名风光摄影师及他们的作品。
他们通过镜头记录下中国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欣赏中国的风景和文化。
他们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也是对中国自然和人文之美的真实记录。
无论是山水风光还是城市风景,他们的作品都让人们感受到中国的独特魅力。
王晓明、代昌元、张力等摄影作品赏
12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2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29.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3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4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2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2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2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பைடு நூலகம் 12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1.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商业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中国商业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广告摄影在商业摄影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自然带有浓重的商业效果。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中国商业摄影大师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商业摄影大师作品
商业摄影技巧
摆脱心中束缚,随时出门拍摄
严谨的摄影爱好者希望在拍摄前做好事前规划,预备道具和器材。
一切都是最完美时,才会真正出门拍摄。
其实我很赞同预先做好准备,但是在面临瓶颈时,即使再花时间构思,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思路枯竭的瓶颈直接用行动来打破!直接出门尝试新鲜题材:以前没有留意的东西,之前觉得很沉闷的事物……这些都可以!最重要是它们能给你新鲜的信息,刺激灵感。
不要害怕“一时冲动”,以免一不小心忽视了心里的愿望。
以颜色主题作为拍摄方向
选择单独一种颜色作为拍摄主题,这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建议至少是同一色系的颜色搭配。
不同色系有不同的情绪表达,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就好,比如说平静的蓝色或活力的橙色。
拍摄单一颜色熟练后还可以尝试二色搭配,这也是一种新领域的尝试。
捕捉情绪,了解自我
过往的拍摄经历都会带领我们触发灵感。
比如说想要拍摄“幸福”的感觉,我会想起曾经快乐的记忆,回忆起那种情绪,或许那是一次完美的落日,温和泛黄阳光的触感。
同理可以拍摄“惊喜”、“悲伤”等主题。
作品积累多了之后,将相同情绪主题的照片整理起来,你会透过这些照片更加认识自己。
何藩摄影作品欣赏及点评
何藩摄影作品欣赏及点评《何藩摄影作品欣赏及点评(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何藩的摄影作品,那可真是太精彩啦!你们看他拍的那些街头巷尾,每一个画面都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就说那张在老胡同里,阳光斜斜地照下来,一个小孩跑过的照片。
那光影的交错,让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小孩脸上的笑容,纯真又灿烂,仿佛能把你的心都给融化了。
还有那张在集市上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各种色彩鲜艳的摊位,摊主们忙碌的身影,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而又充满生活的味道。
何藩真的太会捕捉这些瞬间了,让我们好像一下子就被拉进了那个热闹的场景中。
他的作品里,人物的表情总是那么生动。
比如那个在街角卖花的姑娘,微微低头,眼神里透着一丝羞涩和期待。
让人忍不住去猜想她在想什么,是不是在盼着能早点卖完花回家。
何藩对于构图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
有时候画面很简洁,一个主体突出得特别明显,让你一眼就能注意到重点。
有时候又很复杂,但乱中有序,每一个元素都恰到好处地存在着。
看何藩的摄影作品,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每一张都让人回味无穷。
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呢?《何藩摄影作品欣赏及点评(二)》哈喽呀,朋友们!今天咱们继续来聊聊何藩大师的摄影作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拍的那些老建筑,斑驳的墙壁,陈旧的门窗,每一道痕迹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在他的镜头下,这些老建筑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石头和木头,而是充满了情感和记忆。
还有那些水边的场景,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岸边的景色,美得就像一幅画。
他总能找到那个最完美的角度,让水和岸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何藩拍的人物特写也超级棒!有一张老人的脸,皱纹里都藏着故事。
那深邃的眼神,好像能看穿时间的沧桑。
看着这张照片,你会觉得岁月虽然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也赋予了他无尽的智慧和经历。
他的作品有时候会有一种孤独的美感。
比如那张空荡的街道,只有一个孤独的背影在走着。
那种寂静和冷清,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力量。
最会构图的摄影大师,50张经典范本,看了一次又一次
最会构图的摄影大师,50张经典范本,看了一次又一次有人说构图很头疼,看了很多,仍然找不到要领。
如何才能把构图熟记于心,并熟练地应用?今天我们就从一位中国的摄影大师作品来找找灵感。
形式是框,灵感是魂在摄影中,我们总结了很多的构图形式。
这些形式能给我们一些好的构图参考与指导。
而在实际的拍照中。
我们就很难用一些固定的形式去套用这些构图。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套用一些形式,拍出的作品是没有魂的。
真正打动人的作品,是拍摄者把自己的想法用构图的方式巧妙体现出来,这应该就是大家所说的灵感吧。
用灵感把构图的形式美感来体现出来,这才是构图的高手。
在中国摄影师中,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摄影师——何藩,他把构图的形式美发挥到了极致,对于学习构图来说是最佳的范本。
在何藩的作品中,看到的场景都是很普通,但都能给人眼前一亮,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把熟悉的场景拍出陌生感,这是摄影师构图能力的体现。
下面我们精选他的一些作品,通过构图分析,看看他有哪些常用的方法(经验)对自己有参考。
1.夸张的对比应用在摄影中构图贵在奇,通过夸张的对比是一个很容易出奇制胜的方法。
比如摄影中常用的三分法构图,拍摄主体我们一般安排在画面上下或者左右1/3的交叉点,这是画面的黄金点位置。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突破,比如1/6、1/8甚至1/10的构图比例,效果又如何呢?台阶旋律这两张构图不仅采用夸张的比例,在画幅上也是做了大胆地尝试,不按常规出牌,一切按拍摄的需要来决定,达到随心所欲的状态。
根据灵感,我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想法。
2.被忽略的低机位在何藩的作品中有两个机位使用率很高,一个很低的价位,低到可以贴近地面,另一个是高机位,俯视的角度。
这两种机位同样是为了画面有出奇的效果。
相对来说,低机位更容易获得,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
在拍摄小孩采用低机位,能拉近与拍摄对象的距离,画面会更有亲和力。
神秘的旅程低到贴近地面的机位,更有视觉上的陌生感。
3.影子与瞬间巧妙结合何藩被誉为“东方布列松”,他很擅长拍摄“决定瞬间”,在他的瞬间安排,更为精妙。
中国优秀摄影师及作品
中国优秀摄影师及作品——体现中国摄影艺术大成的代表中国摄影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具备着很高的地位,这得益于诸多优秀的摄影师及其杰出的作品。
他们发掘了自然的美、发掘了人民的精神风貌,在照片中刻画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进步。
而这些杰出的摄影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富有表现力的符号,更是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著名的摄影家、华语世界第一摄影大师——邹建秋就是中国摄影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门徒之一、悠闲者摄影社第一代成员之一的潘大为,是中国摄影界的著名人物之一。
潘大为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多个奖项。
他的摄影风格独特,作品充满了对生命、对城市的思考。
潘大为的一张作品《上海的蓝天和白云》被誉为是中国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中,街道、河流、天空、云朵等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所运用的构图和色彩处理技巧,让这幅作品看上去十分的平淡,但同时也非常的美丽。
潘大为的《新疆之恋》、《长安夜雨》、《寻找雪山》、《牵牛花梦》等作品,同样反映出了他斑斓的艺术感受与卓越的技术造诣。
与潘大为并列的,是著名的中国摄影家、中华儿女摄影家代表人物——李小虎。
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儿童摄影师,还是一位社会纪实摄影的大师。
他的摄影作品展现了中国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老工业基地的工业遗址、黄河等流域的环境保护等诸多内容。
李小虎的摄影作品获得过众多奖项,是国际上摄影爱好者追捧的艺术品。
李小虎的代表作之一,是《小渔村里的孩子们》。
他在摄影中刻画了一个贫穷、落后、并且偏僻的小渔村,而在这个小渔村里却有一群奋斗、努力、自信的孩子们。
他们即使在这个贫瘠的土地上也能产生出美丽和希望。
李小虎的另一部作品,《最后的缅甸仪式》则是他在缅甸旅行时所拍摄的。
照片中,缅甸的普通人们正在举行一个庄重而神圣的仪式,在这个场面中他抓住了生命的瞬间,表达出了对生命和人性、文化和信仰深刻而内敛的理解。
李小虎和潘大为是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代表,在他们的艺术中体现了中国摄影艺术大成的特征,而他们的作品,都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美丽作品,也是中国文化向世界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
获奖摄影作品欣赏
极致气质奖:星轨牛背山
康德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事物能够让人心灵震撼,那就是星空和心中的道 德定律。深夜,一群驴友在牛背山顶搭好帐篷,一身冰水、漫天星斗,那
种银河触手可及的震撼永留我心。 ------摄影/果春拍摄地/四川荥经
极致气质奖:坝上日出
大陆季风高原气候,为坝上草原带来了丰茂的水草与分明的季候。这 里晨夕各异,长冬无暑,历来被摄影者奉为创作的天堂。当万道金光 从白桦树间穿透而出,面对浩瀚天地,内心的原净从此被阳光唤醒。
-----摄影/周红拍摄地/内蒙古
极致气质奖:川藏火线
川藏公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如果把川藏线看作一部气势恢弘的柴可夫斯 基交响曲,那么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九十九道拐,则是回旋其间的行板。这里
发,去拥抱烟火的人间。 -----摄影/达文东拍摄地/四川色
达
极致创意奖:敕勒歌
呼伦贝尔草原自古便是一处不断上演史诗大剧的时光舞台。彪悍的游牧民 族千百年前就是从这里率队出征,如同阵阵飓风般驰骋四海。羊群、车辙、 迁徙的营盘拼成一首恬静自然的乐章,使这里又回到千年前“风吹草低现
牛羊”的《敕勒歌》时代。 ------摄影/赵兰富拍摄地/呼伦贝尔
极致气质奖:正能量,再出发
南极是人类发现最晚,也是最难和最后才到达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 的水、土和空气。随着目前人类每年数以千计的涌入,如果我们也将成为
其中的一员,请不要忘记,企鹅才是这块大陆真正的主人。 ------摄影/容忆拍摄地/南极
极致气质奖:光影佛国
当我真正踏上色达五明佛学院这片圣土时,从高处俯瞰色达,山头连绵不绝、 浩浩荡荡,佛塔、经幢、佛殿密布其间,一派天上佛国景象。那奇幻的佛国
吴家林摄影作品欣赏
Appreciation of Wu Jialin’sPhotography Works 镜界名家图/吴家林吴家林作品欣赏吴家林1942年出生于云南昭通。
1968年开始自学摄影,1981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原云南新闻图片社社长,2002年退休后成为自由摄影家。
1995年,美国《当代摄影家》(PHOTO-GRAPHERS)辞典,入选“吴家林条目”及《云观音洞.云南盐津.1992年摄. All Rights Reserved.南山里人》作品。
1997年6月,《云南山里人》系列作品获美国琼斯母亲基金会国际纪实摄影奖,并应邀到纽约领奖,第一个中国摄影家获此奖项。
1998年,由世界摄影泰斗亨利·卡迪尔·布列松指定、应英国维多利亚艺术博物馆馆长邀请,为亨利·卡迪尔·布列松摄影精品展的中国部分撰写馆藏评论,在该馆永久性陈列。
2003年,代表作《拉家常·成都1999》,被收入《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的选择》影展及画册。
该影展画册是由布列松从世界摄影117年间遴选出85位大师级摄影家的作品组成,其中46人已作古,健在的仅39人,全世界首位华人摄影家获此殊荣。
2006年11月,《吴家林·中国边陲》作品集,进入世界摄影大师系列作品丛书(法国著名的摄影“袖珍黑皮书”)出版,同名摄影展也在当年巴黎国际摄影节隆重展出。
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吴家林已跻身世界摄影大师之列,全世界首位华人摄影家获此殊荣。
1989—2010年,其个人摄影展多次在巴黎国际摄影节和美国休斯敦国际摄影节展出,先后在德国赫尔腾国际摄影节、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瑞典斯德哥尔摩艺术博物馆、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法布尔艺术博物馆、巴西艺术博物馆、美国达拉斯PDNB画廊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北京、上海、平遥、连州、西安等地展出。
上百幅作品被上述机构及收藏家收藏。
数十幅作品曾在法国《摄影大师眼中的猫》画册、英国《世界100位摄影新秀》画册、新西兰《人类·爱情·家庭》画册、美国编辑出版的《中国五十年》画册及《纽约时报周末画报》、《美国新闻周刊》、《纽约秋季时尚》等刊载。
优秀抗日战争纪实摄影作品赏析
优秀抗日战争纪实摄影作品赏析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段艰苦卓越的岁月,也是中国人民顽强抵抗外侮的伟大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许多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些英勇抗战的瞬间,他们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更是对英雄的赞美。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些优秀的抗日战争纪实摄影作品。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名为《烽火连天》的照片。
这张照片由著名摄影师张学良拍摄于1937年的上海淞沪抗战中。
照片中,一位中国士兵身穿破旧的军装,手持步枪,凝视远方。
他的眼神坚毅而坚定,仿佛在告诉世人,中国人民不会向侵略者屈服。
照片中的背景是一片燃烧的废墟,烟雾弥漫,火光冲天。
这张照片通过对士兵英勇形象的塑造和废墟背景的对比,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坚强和抗争精神。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张名为《生死之交》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由摄影师王进拍摄于1944年的延安抗战中。
照片中,一位中国军官和一位美国军官紧紧握手,他们的表情庄重而坚定。
这是一幅记录中美两国军民共同抗战的珍贵瞬间。
照片中的背景是延安的山川和村庄,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坚定的感觉。
这张照片通过对军官握手的细腻表达和背景的构图,展现了中美两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战的伟大精神。
再来,我们来赏析一张名为《烽火岁月》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由摄影师刘长春拍摄于1941年的武汉保卫战中。
照片中,一位中国女护士抱着一名受伤的中国士兵,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温柔。
这是一幅记录战争中人道关怀的动人画面。
照片中的背景是一片破败的战场,残骸散落,给人一种战争的残酷和人间的温情并存的感觉。
这张照片通过对女护士和士兵的形象刻画和背景的构图,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和抗战者的无私奉献。
最后,我们来赏析一张名为《永不放弃》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由摄影师杨树达拍摄于1945年的中国东北抗战中。
照片中,一位中国战士手持刺刀,蓄势待发,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毅和决心。
这是一幅记录中国军民在艰苦环境中奋勇抗战的精彩瞬间。
照片中的背景是一片荒凉的战场,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感觉。
川西摄影作品赏析
川西摄影作品赏析
川西地区自然风光独具特色,为众多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创作灵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位摄影师的作品,欣赏川西的美丽与神秘。
第一位是摄影大师成克勤,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最美山水摄影”,其中的川西作品更是惊艳。
他曾在四姑娘山取得了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云雾四姑娘》,它展现了四姑娘山雄奇壮美、云雾缭绕的景象。
此外,他的《熊猫王国》也是一幅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展现了中国熊猫的珍贵和神秘。
第二位是川西本地摄影师陶俊琦,他的作品展现了川西山川秀丽、风情万种的景象。
他的《飞瀑珍珠》、《雪山日出》、《牛背山的秘密》等作品,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他在川西的探险旅程中,将自然的美景与人文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让人们深深感受到川西的独特魅力。
第三位是摄影师李林,他的作品以人文主题为主,通过对川西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拍摄,展现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
他的《川西印象》中,展现了川西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让人们深入了解川西的文化底蕴。
同时,他的作品也展现了川西地区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让人们感受到川西人民的热情和善良。
以上三位摄影师的作品,都展现了川西地区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它们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手法,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焦镜头应用
正因为视角极大的特性,最适 合运用在狭窄环境中,不但能 拍摄模特儿全身,还能纪录周 围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拍摄 时,模特儿通常会塞满整个画 面,若是将头、脸、手臂、大 腿等处,放在画面的周围,容 易因画面扩张,而看起来肥胖。 要解决这个状况,最简单的方 法就是至于画面中央,且画面 中央的身体位置,相对周围的 肢体,稍微远离镜头,这样的 拍摄角度,自然能拍出修长身 形。
(1)用长焦头拍摄远处景物,影像 质量受天气影响较大,紫外线、尘埃 和水汽都会使影像清晰度下降、反差 变弱和色彩不饱和。因此,用长焦头 拍摄远处景物时,最好要选择反差较 大、色彩较饱和的景物做拍摄对象。 (2)摄影时可用UV镜、天光镜或偏 振镜来提高影像清晰度;若是黑白摄 影,还可选用黄色、橙色或红色滤镜, 这对清晰度的提高效果会更好。同时, 别忘了使用遮光罩,它能有效地防止 杂光弱化影像的反差。 (3)长焦镜头的成像特点是产生空 间透视压缩感。利用这一特点,原来 有相当距离的前后景物,可拍得好像 紧紧相邻在一起。所以用长焦镜头是 很容易表现紧凑拥挤的画面效果的。
胡黎明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摄影家协会广告摄影师专业委员会理事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广州市广告摄影师专业委员会顾问
1981年开始从事广告摄影工作。1987年两幅作品代表中国广告摄影作品第一次刊登在《世 界广告摄影年鉴》上。1988年中国首个在棚内拍摄汽车的摄影师。1994年著作《创意广告 摄影实例》出版,国内首次出版商业广告摄影专著。2007年荣获摄影界最高荣誉奖第七届 中国摄影金像奖创作奖。
解海龙生于1951年,1990年开始关注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状况,用相机记录希望工程。 1991年,解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纪实系列照片(其中有广为人所知的《大眼睛》),成为希 望工程的标志。1992年进入《中国青年报》,任摄影记者。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成员、 副秘书长、组联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任记者、信息中心主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理事中华慈善总会烛光工程常务理事、北京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北京广角摄影学会副会长、 《大众摄影》杂志编委。
冯海 1971.10.7生于南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1995年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 1998年-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 昆士兰艺术学院合办之摄影硕士班 获视觉艺术硕士学位。
两度参加巴黎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 、香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 、《中国摄影家全集》入集摄影 家 、"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员、《巴黎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中国参赛作品赏析》、《华人摄影作 品世界巡回展》。
希 望 工 程
侯登科 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坐标式人物,为当代中国的社 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 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了宝贵的纪录。代表作有 《麦客》、《黄土地上的女人》、《四方城》等, 以其名字命名的“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是国内首个 民间操作的纪实摄影项目。
24-28mm一般广角 人像指南
32-35mm 写实广角人像指 南
35mm 焦段的广角镜,因 技术成熟变形抑制极佳, 与 50mm 标准镜相差不远, 仅视角范围较大,通常用 来拍摄较为写实的画面。 尤其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中, 拍摄七分身的人像照片, 35mm 较大视角,与较易 控制的透视变形,较 50mm标准镜更适合发挥
地产建筑风光摄影大师 作品鉴赏
陈长芬
陈溯
姜平
陈长芬 世界著名摄影家、书画家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 世界十大摄影名人之一
1965年开始拍摄长城,40余年里,数百幅作品被国外收藏;长城以及其它的题材的作品被 美国多家顶级杂志社和出版机构多次采用和约稿;中国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台、香港凤凰卫 视、衡阳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进行新闻和专题报道。为纪念摄影术发明 150周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摄影名人之一,名副其实的"中国拍摄长城第一人"。
表壳
发动机
藏 农 舍
广州大剧院
李楚益,1973年2月生。 广州市李氏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摄影家协会广告摄影委员会副秘书长 广州市广告协会广告摄影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常委
全世界获奖最多的前二十位优秀平面作品之一的摄影师 2000年及2003年全国十佳广告摄影师 1994年创立广州市李氏广告有限公司,2007年创立北京天行创美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和唐 人视觉(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至今。获第6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创作奖提名,获第7届中 国摄影金像奖,广东十大杰出青年摄影家及广东新世纪之星等称号。共有七十多幅作品获 国际及全国各类平面广告及摄影大赛金奖5个、银奖9个、铜奖10个、优秀奖30个。
《 新 游 园 惊 梦 》
娟子 中国最具实力和最有影响力的时尚摄影家,她的镜头捕捉着 每一幅美轮美幻、过目难忘、大气优雅的画面,凭借着良好 的美术、服装设计基础,在光与影的魔力之中,塑造了一个 又一个的美丽形象。把一种大气、优雅的时尚推向了社会。
1998年,获全国人像摄影大赛金奖;1998年12月,在全国优秀时装摄影师中排名第一 1999年12月,被评为1999/2000中国最佳时装摄影师2006年 拍摄北京服装学院教师作品集 2001年,获全国人像摄影大赛金奖,出版了《娟子时尚摄影》和《姐妹-周洁眉佳写真集》等画册 2002年,被邀请担任哈苏全球大使2005年——2006年 与时尚健康合作拍摄粉红丝带专题 2004年应邀参加北京•故宫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 2005年应邀参加德国BFF摄影大展
卢广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80 年开始从事业余摄影,1998年被授予“中国摄影家协会 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瞬间世 界》栏目2002中国摄影大盘点中成为“十个新闻人物之 一”。作品《艾滋病村》荣获200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中国当代摄影师欧莱雅大奖”赛银奖,并获荷赛金奖。
(2)使用长焦镜头,开 到最大光圈,对准女孩 眼睛聚焦,自然清新地 突出了人物的神情,由 于景深比较短浅,所以 后面的胳膊和手基本被 虚化了
3)使用小景深方法突出主 体时,要掌握好聚焦,一 定要对准所拍摄的主体聚 焦,保证所摄主体的清晰。 如果聚焦错误,就会使主 体模糊,反而使背景清晰 了,这样的照片就失败了。 特别是一些瞬间即逝的镜 头,想再拍第二次是不可 能的,所以,精确聚焦是 很关键的。
《长城》系列
陈溯
黄帝陵
姜平 风光摄影师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祖籍山东,生于北京。曾多年担任 《中国国家地理》首席摄影师和图片编辑,多次担任国家 和省、市级摄影大赛的评委,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发表 作品及论著若干。
1998、1999年度柯达全国十佳优秀摄影师; 1999、2000年度富士专业全国优秀摄影师; 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提名奖; 瑞士仙娜50周年国际商业摄影金奖; 数十幅摄影作品入选瑞典哈苏相机公司《大地风采》国际幻灯巡展; 担任全国重大工程的首席摄影师; 曾任《中国国家地理》首席摄影师、图片编辑; 多次担任国家和省、市级摄影大赛的评委; 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发表作品及论著若干; 摄影专著:《四季风光摄影》、《尼泊尔摄影之旅》、《塞罕坝——解读风光摄影》等
中国摄影大师 作品鉴赏
工业广告摄影大师 作品鉴赏
张善夫
胡黎明
李楚益
张善夫,1948年出生。 上海三维摄影应用技术研究所高级摄影师 中国摄影家协会商业摄影委员会副秘书长 上海市广告专业摄影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广告协会理事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理事
1968年从事摄影工作。2002年任全国广告摄影大赛委员会评委。他率先从事数码摄影技术 的应用,擅长汽车拍摄,热衷于推广活动,深得业界赞誉。1999-2001年,连续三届获得 全国十佳广告摄影师称号,在全国广告摄影大赛中,获金奖二枚、银奖五枚、铜奖五枚。 2000年获全场最佳摄影奖、中国摄影家协会金像奖提名。2004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金像奖。
生态人文摄影大师 作品鉴赏
奚志农
卢广
奚志农 1964年生,云南大理人,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 创始人,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家和环保主义者。1992年至1996年,奚志 农六进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鲜为人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滇金丝猴展现在大众面前,并由此保住了它们所栖息的一片原始森林。 1997年,奚志农首次报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危机状况以及“野牦 牛队”为保护藏羚羊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极大促进了国内外公众 对长江源头生态及藏羚羊保护的关注。奚志农一直致力于中国野生动 物的拍摄和保护,实践着用影像的力量促进自然保护的信念。
高 露 洁
人像时装摄影大师 作品鉴赏
陈漫
冯海
娟子
陈漫 中国当代建立自我独立视觉语言的摄影师及视觉艺术家 其作品多次在国际获奖,她在法国,美国,英国,日本 及香港等地举办多次个展,并且在中国上海当代美术馆 及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两次美术馆级别个展,作品被美 术馆所收藏。 2003年至2007年为《VISION》杂志拍摄封面,并且建立她在艺术领域全新陈漫式视觉艺术风 格,也成为其第一阶段艺术作品,从一开始就获得时尚杂志界的关注,引发了国内时尚摄影圈 的一次创新潮。并此后长期与《VOGUE》、《ELLE》、《BAZAAR》、《MARIE CLAIRE》、 《L'OFFICIEL》、《WALLPAPER》、法国《PREFERENCE》、《Madame Figaro》、纽约 《UNLIMITED》、英国《NYLON》、《SPORT&STREET》《i-D》《MUSE》等国际知名杂 志合作并为其拍摄封面。
麦 客
姜健 河南省艺术研究所摄影艺术工作室主任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会长
《 主 人 》 系 列
李楠 1961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8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 系;1990年、1996年在济南、北京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览; 1993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先后在《山东画报》、《大众日报》 担任摄影记者,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教师;其摄影作 品在德国《莱卡世界》(LEICAWORLD)杂志、《彩色摄影》 (ColorFoto)杂志;美国《时代周刊》(亚洲周刊 ASIANWEEK)、荷兰《M》、意大利《GRAZIA》等杂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