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讲义一原子吸收光谱仪基本课程
培训讲义一原子吸收光谱仪基本课程共38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培训讲义一原子吸收光谱仪基本课程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Biblioteka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岛津原子吸收光谱仪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光程中的样品颗粒产生加宽吸收谱带的效应
(c) 光谱干扰
样品中分析物和其他自由原子的原子吸收发 生重叠,两光谱的吸收波长非常接近
光谱线干扰
目标元素
Al Ca Cd Co Cu Fe Ga Hg Mn Sb Si Zn
光谱线 (nm)
干扰元素
V Ge As In Eu Pt Mn Co Ga Pb V Fe
岛津原子吸收光谱仪基础知识
分析中心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概况
1802年伍郎斯顿(W.H.Wollasten)研究太阳光谱, 发现连续光谱中有暗线
1860年克希霍夫(G.Kirchhoff)和本生 (R.B.Bunsen)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955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瓦尔什(A.Walsn)发表著 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传统GFA
电流控温
(目标元素挥发)
的问题 (样品易爆沸)
1000~3000℃
100℃
300~900℃
时间
干燥
灰化 原子化
传统GFA
GFA-EX7 GFA-EX7i
传统电流控温
自动温度校准 电流控制
光学控温 光学控温
高灵敏度GFA
新设计的优点
高灵敏度 长寿命的石墨管 适合连续多样品分析减少操作成本
E2
hn
E2 = 激发态 E1 = 基态 h = Planck 常数 n = 光谱频率
E1
e-
钠线
eV 6
4 2.2eV
2 589nm
基态
3.6eV 330.3nm
Lambert-Beer定律
Io
I
原子蒸汽
原子吸收光谱讲义
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法检测细胞内重金属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方法2.掌握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2.1原理原子吸收是一个受激吸收跃迁的过程。
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所需能量的频率时,原子就产生共振吸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是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辐射通过原子蒸气时,被原子中的外层电子选择性的吸收,使透过原子蒸气的入射幅度强度减弱,其减弱程度与蒸气相中该元素的原子浓度成正比。
当实验条件一定时,蒸气相中的原子浓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浓度)成正比。
因此,入射辐射减弱的程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浓度)成正比。
定量关系式是:A=lg(I0/I)=KcL式中:A是吸光度;I0是入射辐射强度;I是透过原子蒸气吸收层的透射辐射强度;K是吸收系数;c是样品溶液中被测元素的浓度;L是原子吸收层的厚度。
2.2 测定方法2.2.1标准曲线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相对测定方法,不能由分析信号的大小直接获得被测元素的含量,需要通过一个关系式将分析信号与被测元素的含量关联起来。
校正曲线就是用来将分析信号(即响应信号)转换为被测元素的含量(或浓度)的“转换器”,此转换过程称为校正。
之所以要进行校正,是因为同一元素含量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所得到的分析信号强度是不同的。
校正曲线的制作方法是,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系列溶液,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各标准样品的吸光度数值Ai,以吸光度Ai(i = 1,2,3,4,5…)对标准样品的含量ci(i = 1,2,3,4,5…)绘制校正曲线I=f(c)。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Ax,根据被测元素的吸光度Ax从校正曲线求得其含量cx。
三、实验步骤1.配置标准溶液梯度配置重金属标准溶液0mg/L、0.5mg/L、1mg/L、1.5mg/L、2mg/L2.样品消解与过膜将在重金属溶液中培养3天的细菌离心,过滤,过0.2μm滤膜,消解稀释2000倍待测。
原子吸收光谱仪实验课ppt课件
2.2.7 样品分析
23
2.2.8 关机
24
2.3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抑制
1. 物 理 干 扰(基体效应) 如:通过标准加入法来抑制 3. 光 谱 干 扰 如:通过氘灯进行校正 2. 化 学 干 扰 如:石墨炉法测铅加入加入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25
化学干扰
产生:待测元素与共存组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挥发或难 解离的化合物,使基态原子数目减少所产生的干扰。
24小时,并清洗干净
• 矩管及与发生器的连接管使用前保持清洁
、干燥
• 测砷时使用到碘化钾,因此应及时用酸清
洗整个系统4小时以上,再用蒸馏水清洗, 以免碘化钾吸收汞蒸气影响汞的测定。
44
思考题
• 原子吸收光谱仪为何要做维护保养? • 测试时如何选择定量分析方法? • 原子吸收光谱用于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什么?
4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46
气 液 分 离 器
蠕动泵管
42
3.7 氢化物发生器使用注意事项
当仪器调试好后,确认光路是最优化状态 时,测定发现无信号,相对偏差太大,应 考虑以下几点:
蠕动泵管是否正常运作 矩管及与发生器的连接管是否清洁、干燥 气液分离器是否干净无污
43
3.7.1 氢化物发生器的维护保养
• 蠕动泵管用后及时清洗,防止堵塞 • 气液分离器污染后,必要时拆下用硝酸泡
特点:原子吸收分析的主要干扰来源,具有选择性。 如:石墨炉法加入加入磷酸二氢铵(NH4H2PO4)
26
3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 仪器缺乏保养可能出现的问题 • 仪器的维护保养内容 • 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与保养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教材
ln2e2 mc
f0jNL
6/28/202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教材
23
吸光度与被测物质含量的关系 2
A0.43 43 D
ln2m e2 cf0jLc
实际原子吸收包含两个过程,被测元素原子化转 化为吸光形态-自由原子转入气相,这是化学过程;
气相中的原子自由原子对特征辐射产生吸收,这是
物理过程。原子数N与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c的
300型顺序扫描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高聚焦短
弧氙灯连续光源,波长覆盖原子吸收全部波长范围;
采用石英棱镜高分辨率的大面积中阶梯光栅双单色器,
带宽0.003nm;高灵敏度CCD检测器增大量子效率;
同时测量样品光束和参考光束,获得分析信号和背景
6信/28/号2021,扣除背景效果好。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教材
20
4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关系式
积分吸收系数乘以多普勒线型函 数的极大值,即为峰值吸收系数
k0kD(0)kd 2D ln 2m ec2f0jN
6/28/202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教材
21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投射到分析原子吸收层的入射辐射强
度为
I0 0 I d
经过厚度为L的原子吸收层吸收之后的 透射辐射强度为
ln2e2 m c
f0jLc
在实验条件一定时,对于特定的元素 测定
A Kc
吸光度与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成正比。
6/28/202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教材
25
5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重量法、容量法、仪器分析中的中子活化 分析、库伦分析是绝对测量方法。原子吸 收光谱分析是一种相对分析方法,须用校 正曲线进行定量。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资料
单色器
将光源发出的光分离成单色光 ,常用光栅单色器。
检测器
检测透过样品的光强度,常用 光电倍增管。
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
用于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痕量元素的检测 ,如铅、镉、汞等。
生物医药
用于药物成分分析、生物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检测 等。
食品分析
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元素,如钙、铁、 锌、砷等。
高灵敏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能够检测极低浓度的元素,对于痕量分析具 有极高的灵敏度。
选择性好
AAS通过测量特定元素的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进行分析,因此具 有优异的选择性,能够准确测定复杂样品中的目标元素。
宽测量范围
AAS适用于多种元素的分析,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测量范围 广泛。
准确度高
AAS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高精度分析的要求。
废弃物分类
对实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如废液、废渣、废气等。
废弃物处理
按照环保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如中和、沉淀、过滤等,确保 达标排放。
环保法规与标准
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与标准,积极推行绿色实验和环保理念。
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实验服与护目镜
穿着实验服进行实验,佩戴合适的护目镜以保护眼睛。
手套与口罩
较技术
研究和发展更有效的基体消除技术, 以减少基体成分对AAS测量的干扰。
多元素同时测定技术
探索和开发能够同时测定多个元素的 AAS技术,提高分析效率。
非线性校正方法
研究更先进的非线性校正方法,以改 善AAS在非线性响应方面的性能。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将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于AAS, 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提高分 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瓦里安 原子吸收光谱仪基本原理培训资料
Eo 202.2 217.0
波长 / nm
261.4
283.3
定性依据
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 元素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或更高能级态时吸 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具有不 同的特征。
定量依据
比耳-朗伯定律(Beer-Lambert) 比耳-朗伯定律(Beer-Lambert)
原子吸收技术能分析的元素
原子吸收技术的应用
原子吸收的基本原理可用以下几点来说明: 原子吸收的基本原理可用以下几点来说明:
1、所有原子均可对光产生吸收; 所有原子均可对光产生吸收; 被吸收光线的波长只与特定元素相关。 2、被吸收光线的波长只与特定元素相关。如样品中含 铜等元素, 置于镍的特征波长中, 镍、铅、铜等元素,如将该样品 置于镍的特征波长中, 那么只有镍原子才会对该特征光线产生吸收. 那么只有镍原子才会对该特征光线产生吸收. 光程中该原子的数量越多, 3、光程中该原子的数量越多,对其特征波长的吸收就 越大,与该原子的浓度成正比。 越大,与该原子的浓度成正比。
A = 吸光度 Io = 初始光强 It = 透过光的强度
a = 吸收系数 b = 样品在光路中的强度 c = 浓度
朗伯-比耳定律的适用条件 朗伯-比耳定律的适用条件
理论曲线
火焰原子化分析曲线线性 较窄。 较窄。
吸 收 值
光的吸收定律(朗伯- 光的吸收定律(朗伯-
≠
比耳定律)适用条件: 比耳定律)适用条件: 谱线纯; 1)谱线纯;2)浓 度稀。 度稀。
原子吸收光谱仪基本课程
基本原理
光谱早期发现
太阳光
棱镜
1600年牛顿发现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成了彩 色光带,他称其为光谱。
岛津原子吸收光谱仪基础知识培训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理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当光源发射出某 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光被吸收,通过测定特征光被减弱的程度,从而得出试样中待测元素 的含量。
岛津原子吸收光谱仪特点与优势
宽测量范围
该仪器具有较宽的测量范围,可 满足不同浓度样品的测量需求。
04
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应用领域
岛津原子吸收光谱仪广泛应用于环保、冶金、地质、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 中的痕量金属元素分析。
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痕量金属元素的分析需求将不断增加。 因此,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更加注重仪器的灵敏度、稳定 性、自动化程度以及多元素同时分析等方面的提升。
02
岛津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构组成
光源系统
空心阴极灯
提供特定波长的锐线光源,是原子吸收光谱 仪的核心部件之一。
光源电源
为空心阴极灯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确保 其正常工作。
光源调制器
通过调制光源的发射强度,提高信噪比和检 测灵敏度。
原子化系统
01
02
03
雾化器
将样品溶液雾化成细小的 气溶胶,以便后续原子化 。
检测系统
检测器
将单色光转换为电信号,以供后续数 据处理和分析使用。
信号放大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对放大后的电信号进行采集、转换和 处理,最终得到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 。
放大检测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以便 于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03
岛津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指南
开机与初始化设置
开机步骤
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启动 操作系统。
燃烧器
原子吸收 培训课件
抗干扰能力强
操作简便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能够克服基质效应和共存离子的干扰,提 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子吸收光谱法操作简便,仪器自动化程 度高,可以快速进行样品处理和测定。
缺点
样品消耗量大
原子吸收光谱法需要消耗较大的样品量,对于一些稀有或珍贵样品, 可能会造成浪费。
检测范围有限
联用技术如色谱-原子吸收联用技术的 出现,使得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复杂样 品分析中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新型光源和检测器的研发,如激光诱 导击穿光谱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技术等,为原子吸收光谱法 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用领域的拓展
原子吸收光谱法最初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分析,随着技术的 进步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已经拓展到了非金属元 素、有机物和生化样品的分析。
身伤害。
实验结束后,正确处理废弃物, 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事故处理
如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采取 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部
门。
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
分类收集
将废弃物按照可回收、有害、一般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
有害废弃物处理
对有害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如酸碱中和、沉淀、焚烧等。
废弃物处置
将处理后的废弃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如深埋、排放等。
03
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陶瓷材料中金属元素的分析,以了解
陶瓷材料的成分和性能。
04
原子吸收的优缺点
优点
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够 检测出低浓度的元素,适用于痕量元素的 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不同 元素有不同的吸收波长,可以实现对目标 元素的特异性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仪器分析课件)
3 原理
4
2.多普勒变宽(热变宽): 由于多普勒效应而导致的谱线变宽。其宽度约
为10-3nm数量级。
3.压力变宽:由于同类原子或与其它粒
子(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相互碰撞 而造成的吸收谱线变宽。其宽度也约为103nm数量级。
4)场致变宽:在外电场或磁场作用下, 能引起能级的分裂,从而导致谱线变宽。
5)自吸变宽:由自吸现象(共振线被灯内 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而引起的谱线变宽。
主要影响因素:多普勒变宽和洛伦变宽的影响。
三、共振线和吸收线
原子吸收产生:原子外层电子在能级之间的跃迁。 共振吸收线:原子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
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 共振发射线:原子外层电子从第一激发态直接跃
迁至基态所辐射的谱线。 共 振 线: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都简称为
共振线
共振线:特征谱线,元素的灵敏线。 。
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是依据样品对入射光的吸收进行测量的。 2)两种方法都遵循朗伯-比耳定律。 3)就设备而言,均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
(或原子化器)、检测器。
不同点: 1)吸收物质的状态不同。
紫外可见光谱:溶液中分子、离子,宽带分子光谱,可以使用连续光 源。 原子吸收光谱:基态原子蒸气,窄带原子光谱,必须使用锐线光源。 2)单色器与吸收池的位置不同。 紫外可见:光源→单色器→比色皿。
❖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特点: 1. 选择性高,干扰少。共存元素对待测元素干扰少,
一般不需分离共存元素。
2. 灵敏度高。火焰原子化法:10-9g/mL;石墨炉: 10-13g/mL 。
3. 测定的范围广。测定70多种元素。 4.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5. 准确度高。火焰法误差<1%法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资料
原子吸收光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1 原理
2 工作原理
通过在试样中引入光源和吸收器,测量金 属元素吸收光的强度,并通过浓度分析计 算物质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光源产生特定波长的光,经由吸收器,通 过衡量光的吸收与无吸收来确定金属元素 的浓度。
包括环境分析、食品安 全、药物分析和地质研 究。
4 实验室安全
5 案例研究和实践
注意化学品安全、眼部安全、设备操作和 废物处置。
学习实际应用和操作技巧。
食品安全
检测食品中的有害金属元素,确保食品安全。
地质研究
研究岩石和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了解地 质过程。
实验室安全和注意事项
1 化学品安全
2 眼部安全
正确存放和处理化学品,遵循实验室安全 规定。
佩戴护目镜,防止有害光线伤害。
3 设备操作
按照操作说明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4 废物处置
正确处理废物和污染物,保护环境。
仪器和设备
原子吸收光谱仪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源和吸收器 来测量物质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通过将样品通入火焰中,使用 光源测量金属元素的吸收光线。
使用石墨炉加热样品,以增加 对金属元素的灵敏度。
常见应用
环境分析
监测土壤、水源和大气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程 度。
药物分析
测量药物中的微量金属元素,确保质量。
案例研究和实践
1
案例研究
分析不同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实践
通过实验操作,学习如何准确测量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3
数据分析
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结果。
原子吸收光谱法培训课件
干扰及其抑制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干扰效应按其性质
和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四类:
1、 物理干扰
2、 化学干扰
3、 电离干扰 4、 光谱干扰
19
背景干扰校正方法
• (a)用邻近非共振线校正背景 • 用分析线测量原子吸收与背景吸收的总吸光度,因非共 振线不产生原子吸收,用它来测量背景吸收的吸光度,两次 测量值相减即得到校正背景之后的原子吸收的吸光度。
3
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点
• 特点:
• • • • (1) 检出限低,10-9~10-12 g· mL-1。 (2) 准确度高,1%~5%。 (3) 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 (4) 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不 仅可以测定金属元素,也可以用间接原子吸收法测 定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 。
为微米级的气溶胶。
主要缺点:雾化效率低。
15
四、火焰的种类
原子吸收光谱法
乙炔-空气火焰:燃烧稳定,重现性好,噪声低 氢-空气火焰是氧化性火焰优点是背景发射较弱,透 射性能好 乙炔-氧化亚氮火焰的特点是火焰温度高是目前应用 较广泛的一种高温火焰,用它可测定70多种元素
16
16
五、单色器
1.作用 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 2.组件 色散元件(棱镜、光栅),凹凸镜、狭
12
四、原子化系统
1.作用
原子化器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13
2.原子化方法
火焰法:
是原子光谱分析中早使用的原子化方
法,至今仍在广泛地被应用;
无火焰法: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石墨炉电热原子化法。
14
3.火焰原子化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化
原子化即产生自由基态原子以便进行吸收测量的过 原子吸收分析, 程。原子吸收分析,必须要产生被分 析元素的自由 基态原子,并将之置于该元素的特征谱线中。 基态原子,并将之置于该元素的特征谱线中。原子 通常是以液态形式。 吸收用于检测元素的浓 度,通常是以液态形式。原 子吸收最适合于分析溶解或吸收后呈水溶液状态样 的分析, 品中元素 的分析,或者用其它溶剂如有机溶剂稀释 处理的样品。自原子吸收建立以来, 处理的样品。自原子吸收建立以来,已有数种 原子 化器问世。主要有三类:火焰、 化器问世。主要有三类:火焰、石墨炉和氢化物发 生器。 生器。
19
吸收与浓度的关系
透光率/T 透光率T(%)与 透光率T(%)与 吸光度(ABS) 吸光度(ABS)的关系 100 % 10 % 1% 0.1 %
20
吸光度/A 0 1 2 3
比耳-朗伯定律(Beer-Lambert) 比耳-朗伯定律(Beer-Lambert) 吸收计算
A = log (
Io ) = abc abc It A∝c
18
原子发射
在低温状态下,几乎没有原子被激发。当温度升到 在低温状态下,几乎没有原子被激发。当温度升到2000K时, 一些容易 时 被激发的元素,如碱金属元素可用发射法测出。 被激发的元素,如碱金属元素可用发射法测出。 通过测量样品的发射量,并将其与已知标样的发射量相比较, 通过测量样品的发射量,并将其与已知标样的发射量相比较,同样可得 度值。 到未知样品的浓 度值。 除无需光源以外,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基本组成是一样的。 除无需光源以外,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基本组成是一样的。在发射光 谱仪中, 键的部分是原子化器(或称之为离子化器)- )-要能够提 谱仪中,比较关 键的部分是原子化器(或称之为离子化器)-要能够提 供足够的能量激发自由原子。 早的激发能源为空气- 供足够的能量激发自由原子。最 早的激发能源为空气-乙炔及氧化亚氮 乙炔火焰。 -乙炔火焰。多数原子吸收光谱仪也都有发射功 能,可用该功能对诸如 Li,Na,K等碱金属元素进行测量,因这些元素较易激发。 等碱金属元素进行测量, , , 等碱金属元素进行测量 因这些元素较易激发。 然而,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所采用的火焰, 然而,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所采用的火焰,通常缺乏足够的热能以真正产 或离子。另外大多数AA系统所采用的单色器的分辨率充 生大量激发原子 或离子。另外大多数 系统所采用的单色器的分辨率充 分地将所需的发射波长从众多的谱线中分离出来。鉴于上述原因, 分地将所需的发射波长从众多的谱线中分离出来。鉴于上述原因,发射 法在原子吸收系统中使用并不很多。 法在原子吸收系统中使用并不很多。
3
4
原子吸收光谱仪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原子吸收光谱仪有以下几个最Fra bibliotek本的组成部分:
光源:产生含有被分析元素特征波长的光线。 光源:产生含有被分析元素特征波长的光线。常见的有空芯 阴极灯( )、无级 放电灯( 阴极灯(HCL)、无级 放电灯(EDL)和超强度灯(UltrAA )、 )和超强度灯( Lamp)。 )。 原子化器:将样品中被分析元素成比例地转化成自由原子。 原子化器:将样品中被分析元素成比例地转化成自由原子。 所需能量通常是加热。 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空气- 所需能量通常是加热。 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空气-乙炔或 氧化 亚氮- 以雾状被导入火焰中, 亚氮-乙炔火 焰。 样品 以雾状被导入火焰中,燃烧头被调 节好, 产生吸收。 节好,使光线通过火 焰,火焰中的原子对光线 产生吸收。 光学系统:将光线导入原子蒸汽并将出射光导入单色器。 光学系统:将光线导入原子蒸汽并将出射光导入单色器。 单色器: 单色器:将元素灯所产生的特定被分析元素的特征波长从其 它非特征波长中分离出 来。 检测器:光敏检测器(通常是光电倍增管) 检测器:光敏检测器(通常是光电倍增管)准确地将光强测 转换成电信号。 出。转换成电信号。 电子线路:将检测器的相应值转换成有用的分析测量值。 电子线路:将检测器的相应值转换成有用的分析测量值。
1
周期表
H Li Be Na Mg 火焰 石墨炉和火焰 He B C N O F Ne Al Si P S Cl Ar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Zn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Tm Fr Ra Ac PmSm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AmCm Th Pa U Np Pu AmCm Bk Cf Es Fm Md No Lr
16
c b a
发射能量图
(每个元素有较多的发射线) 每个元素有较多的发射线)
发射
E ∞ 离子化
E3 E2
能量
E1 a b c d Eo
}
激发态
基态
c b a
17
离子化问题
被分析元素的离子化会降低灵敏度,使高浓度样品上弯 。因此,如被分析元素的校正曲 线上弯的十分明显,表 明低浓度样品受离子化影响更为严重。 当浓度较高时,离子与电 子复合而成为原子的可能性更 大,因而自由基态原子所占的比例更大。 火焰温度越高, 离子化的程度越大。离子化的程度,因 元素不同而不同,这取决于剥离电子所需能量的 大小。 离子化干扰, 离子化干扰,可通过加入高浓度的更易离子化的元素来 加以抑制。 加以抑制。 如钠,钾(0.2%KCl )或2000-5000mg/mL的铯。这 样可在火焰中形成大量电子,从而抑制被分析元素的离子 化反应。
原子吸收的基本原理可用以下几点来说明: 原子吸收的基本原理可用以下几点来说明: 所有原子均可对光产生吸收; 所有原子均可对光产生吸收; 被吸收光线的波长只与特定元素相关。 被吸收光线的波长只与特定元素相关。如样品中含 铜等元素, 镍、铅、铜等元素,如将该样品 置于镍的特征波长 那么只有镍原子才会对该特征光线产生吸收. 中,那么只有镍原子才会对该特征光线产生吸收. 光程中该原子的数量越多,对其特征波长的吸收就 光程中该原子的数量越多, 越大,与该原子的浓度成正比。 越大,与该原子的浓度成正比。
6
光谱早期发现
Sunlight Prism
• 1600年牛顿发现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成了彩色光带,他称其为光谱。 1600年牛顿发现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成了彩色光带,他称其为光谱。 年牛顿发现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成了彩色光带
7
Fraunhofer 线
• 1802年 Wollaston利用狭缝和‘棱镜,第一次发现太阳光谱中的暗线,这 1802年 Wollaston利用狭缝和 棱镜,第一次发现太阳光谱中的暗线, 利用狭缝和‘
白卡 燃烧头
棱镜
发射线
吸收和发射
Fraunhofer 吸收线
Cu
Ba
Na
K
发射线
190 nm 元素定性分析
900 nm
基态原子
Orbitals 中子 质子 电子
12
原子能量的吸收和发射
外层 电子 吸收能量 h 基态 h 放出能量 激发态
原子吸收过程
阳光 太阳外层大气压 能量跃迁 E3 E2 E1
a b c = = = 吸收系数 样品在光路中的强度 浓度
这里: 这里: A= Io = It =
21
吸光度 初始光强 透过光的强度
比耳- 比耳-朗伯定律
理论曲线
吸 收 值
火焰原子化分析曲线线 性可达2个数量级而石 墨炉则较窄,通常只有 一个数量级 吸收定律,假设: 基态原子对光的吸收, 只存在简单的电子跃迁, 而无复杂的次级过程; 在整个吸收层中吸收系 数不变; 激发处理关系式进行了 近似简化。
λ3 λ2
λ1
λ4
λ1
λ2
λ3
λ4
Eo
基态原子吸收共振线
Pb 的能级跃迁图
电子能量跃迁
E4 E3 E2 E1
Eo 202.2 217.0
波长 / nm
261.4
283.3
15
吸收能量图
(每个元素的吸收线较少) 每个元素的吸收线较少)
激发
E ∞ 离子化
E3 E2
能量
E1 a b c d
}
激发态
Eo 基态
24
火焰原子化
最常用的原子化器是化学火焰。 最常用的原子化器是化学火焰。其反应机理是其他燃料 如乙炔)和氧化剂(如空气和氧化亚氮)燃烧, (如乙炔)和氧化剂(如空气和氧化亚氮)燃烧,样品 中的被测物在这种火焰下,分解产生出原子。 中的被测物在这种火焰下,分解产生出原子。测定的是 平衡时通过光路吸收区平均基态原子数, 平衡时通过光路吸收区平均基态原子数,其特征是原子 蒸发特性不随时间变化,即是可以连续重复测定结果, 蒸发特性不随时间变化,即是可以连续重复测定结果, 是已知简便、快速、稳定的装置, 是已知简便、快速、稳定的装置,适用与广泛元素的常 规分析 实践经验, 通过大量 实践经验,我们能够知道那种元素的分析采用 那种火焰比较合适, 那种火焰比较合适,因火焰的类型可决定 那些元素能够 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态原子。从该目的出发, 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态原子。从该目的出发,我们可将元 程度分为三大类。 素按其分解的难易 程度分为三大类。 通常溶液制备成1%的盐酸溶液,因盐酸盐较易挥发。 通常溶液制备成 %的盐酸溶液,因盐酸盐较易挥发。
• 这些线是由于太阳外层的大气吸收了太阳发射的光线所致
8
Bunsen的实验 的实验( Kirchhoff 和 Bunsen的实验(1)
灯源 透镜 透镜 将盐放在金属丝上 并放入火焰中
白色卡片 燃烧器 暗线 棱镜
9
Bunsen的实验 Kirchhoff 和 Bunsen的实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