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书

合集下载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书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

4 正态分布设计教师:高二数学组一、教学目标及其解析(一)教学目标:1。

通过正态曲线的图象认识正态曲线,通过正态曲线了解正态分布.2.了解正态曲线的基本特点.3.了解正态曲线随着参数μ和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3σ原则.(二)解析:正态分布在统计中是很常见的分布,它能刻画很多随机现象。

从生活实践入手,描绘频率直方图,进而理解正态曲线,结合定积分的有关知识理解其概率分布列,结合图象认识参数μ,σ的几何意义.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实质,提高识别能力.二、教学重难点解析(一)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正态曲线随着参数μ和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3σ原则.难点:通过正态曲线的图象认识正态曲线,通过正态曲线了解正态分布.(二)解析: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推导是十分困难的,一般教科书采用直接给出正态分布密度函数表达式的方法,这使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理解正态分布的实际含义。

可以通过直观方法引入正态分布密度曲线,也可以用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来估计,正态曲线的特点包括图像与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单峰性,对称性,峰值的位置环境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

什么是正态曲线?问题2。

什么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又有哪些特点?例1.如图是一个正态曲线,试根据该图象写出其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式,求出总体随机总量的均值和方差.[解]从正态曲线可知,该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20对称,最大值为错误!,所以μ=20,错误!=错误!,∴σ=错误!。

于是φμ,σ(x)=错误!·e错误!,x∈(-∞,+∞),总体随机变量的期望是μ=20,方差是σ2=(错误!)2=2。

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正态曲线的图象及性质特点,其具有两大明显特征:1。

对称轴方程x=μ;2.最值错误!。

这两点把握好了,参数μ,σ便确定了,代入φμ,σ(x)中便可求出相应的解析式.变式训练1.如图,曲线C1:f(x)=错误!e错误!(x∈R),曲线C2:φ(x)=错误!e-错误!(x∈R),则()A.μ1〈μ2B.曲线C1与x轴相交C.σ1>σ2D.曲线C1,C2分别与x轴所夹的面积相等解析:选D。

正态分布示范教案

正态分布示范教案

正态分布示范教案第一章:正态分布的定义与特征1.1 引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考试分数、人的身高等)引导学生了解正态分布的概念。

1.2 讲解正态分布的定义:一个连续型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如果其概率密度函数为f(x) = (1/σ√(2π)) e^(-(x-μ)^2/(2σ^2)),其中μ是分布的均值,σ是分布的标准差。

1.3 分析正态分布的特征:均值、标准差、对称性、拖尾现象等。

1.4 练习:让学生通过图表或计算器观察正态分布的特性。

第二章: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2.1 引入:讲解参数估计的概念,以及正态分布参数估计的重要性。

2.2 讲解均值和标准差的点估计:利用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来估计总体均值和总体标准差。

2.3 讲解置信区间:以样本均值为例,讲解如何计算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含义。

2.4 练习:让学生运用给出的数据,计算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的点估计,以及置信区间。

第三章:正态分布的假设检验3.1 引入:讲解假设检验的概念,以及正态分布假设检验的应用。

3.2 讲解单样本Z检验:通过给出样本数据,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正态分布的单样本Z检验。

3.3 讲解两样本Z检验:通过给出两个样本数据,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正态分布的两样本Z检验。

3.4 练习:让学生运用给出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的假设检验。

第四章:正态分布的应用4.1 引入:讲解正态分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质量控制、医学等领域。

4.2 讲解正态分布的应用案例:如某产品的质量控制,如何利用正态分布进行控制限的确定。

4.3 讲解正态分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学中正常值的判断、心理测量等。

4.4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运用正态分布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回顾本章所讲内容,让学生掌握正态分布的定义、特征、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5.2 拓展:讲解其他连续型分布,如t分布、卡方分布等,以及它们与正态分布的关系。

5.3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书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书

A版)选修2-32.4 正态分布设计教师:高二数学组一、教学目标及其解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正态曲线的图象认识正态曲线,通过正态曲线了解正态分布.2.了解正态曲线的基本特点.3.了解正态曲线随着参数μ和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3σ原则.(二)解析:正态分布在统计中是很常见的分布,它能刻画很多随机现象。

从生活实践入手,描绘频率直方图,进而理解正态曲线,结合定积分的有关知识理解其概率分布列,结合图象认识参数μ,σ的几何意义.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实质,提高识别能力.二、教学重难点解析(一)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正态曲线随着参数μ和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3σ原则.难点:通过正态曲线的图象认识正态曲线,通过正态曲线了解正态分布.(二)解析: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推导是十分困难的,一般教科书采用直接给出正态分布密度函数表达式的方法,这使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理解正态分布的实际含义。

可以通过直观方法引入正态分布密度曲线,也可以用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来估计,正态曲线的特点包括图像与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单峰性,对称性,峰值的位置环境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什么是正态曲线?问题2.什么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又有哪些特点?例1.如图是一个正态曲线,试根据该图象写出其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式,求出总体随机总量的均值和方差.[解] 从正态曲线可知,该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 =20对称,最大值为12π,所以μ=20, 12πσ=12π, ∴σ= 2.于是φμ,σ(x )=12π·e-x -2024,x ∈(-∞,+∞),总体随机变量的期望是μ=20,方差是σ2=(2)2=2.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正态曲线的图象及性质特点,其具有两大明显特征:1.对称轴方程x =μ;2.最值1σ2π.这两点把握好了,参数μ,σ便确定了,代入φμ,σ(x )中便可求出相应的解析式.变式训练1.如图,曲线C 1:f (x )=12πσ21e -x -μ2 2σ2(x ∈R ),曲线C 2:φ(x )=12πσ2e-x -μ2 2σ2(x ∈R ),则( )A .μ1<μ2B .曲线C 1与x 轴相交 C .σ1>σ2D .曲线C 1,C 2分别与x 轴所夹的面积相等解析:选D.由正态曲线的特点易知μ1>μ2,σ1<σ2,曲线C 1,C 2分别与x 轴所夹面积相等,故选D.例2.设X ~N (1,22),试求: (1)P (-1<X ≤3);(2)P (3<X ≤5).[解]因为X~N(1,22),所以μ=1,σ=2.(1)P(-1<X≤3)=P(1-2<X≤1+2)=P(μ-σ<X≤μ+σ)=0.682 6.(2)因为P(3<X≤5)=P(-3≤X<-1),所以P(3<X≤5)=12[P(-3<X≤5)-P(-1<X≤3)]=12[P(1-4<X≤1+4)-P(1-2<X≤1+2)]=12[P(μ-2σ<X≤μ+2σ)-P(μ-σ<X≤μ+σ)]=12(0.954 4-0.682 6)=0.135 9.方法归纳对于正态分布N(μ,σ2),由x=μ是正态曲线的对称轴知:(1)对任意的a,有P(X<μ-a)=P(X>μ+a);(2)P(X<x0)=1-P(X≥x0);(3)P(a<X<b)=P(X<b)-P(X≤a).变式训练2.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N(1,4),求正态总体X在区间(-1,1)内取值的概率.解:∵由题意知μ=1,σ=2,∴P(-1<X≤3)=P(1-2<X≤1+2)=0.682 6.又∵密度函数关于直线x=1对称,∴P(-1<X<1)=P(1<X<3)=12P(-1<X<3)=0.341 3.例3.某年级的一次信息技术测验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70,102),如果规定低于60分的学生为不及格学生.(1)成绩不及格的人数占多少?(2)成绩在80~90之间的学生占多少?[解](1)设学生的得分情况为随机变量X,则X~N(70,102),其中μ=70,σ=10.在60到80之间的学生占的比为P(70-10<X≤70+10)=0.682 6=68.26%,∴不及格的学生所占的比为12×(1-0.682 6)=0.158 7=15.87%.(2)成绩在80到90之间的学生所占的比为12×[P(70-2×10<X≤70+2×10)-P(70-10<X≤70+10)]=12×(0.954 4-0.682 6)=13.59%.方法归纳运用3σ原则时,关键是将给定的区间转化为用μ再加上或减去几个σ来表示;当要求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其所在的区间不对称时,不妨先通过分解或合成,再求其对称区间概率的一半解决问题.变式训练3.某人从某城市的南郊乘公交车前往北区火车站,由于交通拥挤,所需时间X(单位: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X~N(50,102),求他在(30,60]分内赶到火车站的概率.解:∵X~N(50,102),∴μ=50,σ=10.∴P(30<X≤60)=P(30<X≤50)+P(50<X≤60)=12P(μ-2σ<X≤μ+2σ)+12P(μ-σ<X≤μ+σ)=12×0.954 4+12×0.682 6=0.818 5.即他在(30,60]分内赶到火车站的概率是0.818 5.例4.(1)如图为σ取三个不同值σ1,σ2,σ3时的三种正态曲线N(0,σ2)的图象,那么σ1,σ2,σ3的大小关系是()A.σ1>1>σ2>σ3>0B.0<σ1<σ2<1<σ3C.σ1>σ2>1>σ3>0D.0<σ1<σ2=1<σ3[解析]当μ=0,σ=1时,正态分布密度函数f(x)=12πe-x22,x∈(-∞,+∞),当x =0时,取得最大值12π,所以σ2=1.由正态曲线的特点知: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小,曲线越“瘦高”;σ越大,曲线越“矮胖”,于是有0<σ1<σ2=1<σ3.[答案] D(2)把一条正态曲线C 沿着x 轴正方向移动2个单位,得到一条新的曲线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C ′仍然是正态曲线B .曲线C 和曲线C ′的最高点的纵坐标相等C .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方差比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方差大2D .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均值比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均值大2[解析] 在正态曲线沿着x 轴方向水平移动的过程中σ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 ⎛⎭⎪⎫即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最大值1σ2π和方差σ2没有变化.设曲线C 的对称轴为x =m ,那么曲线C ′的对称轴为x =m +2,说明均值从m 变到了m +2,增大了2.[答案] C(3)已知正态总体的数据落在区间(-3,-1)内的概率和落在区间(3,5)内的概率相等,那么这个曲线中的μ值为________.[解析] 正态总体的数据落在这两个区间内的概率相等,说明在这两个区间上位于正态曲线下方的面积相等;又两个区间的长度相等,所以正态曲线在这两个区间上是对称的.易知区间(-3,-1)和区间(3,5)关于直线x =1对称,因此μ=1.[答案] 1[名师点评] (1)正态曲线在x =μ处达到峰值1σ2π及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这两条性质.根据题设中的图象,数形结合易得到结论.(2)理解正态分布的实质,由正态曲线,过点(a,0)和点(b,0)的两条x 轴的垂线及x 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随机变量X 落在区间(a ,b )的概率的近似值,以及正态曲线的对称性.应注意的是,如果两个区间的长度不相等,就不能根据这两个区间上位于正态曲线下方的面积相等得出正态曲线在这两个区间上是对称的.例5.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3,1),且P (2≤X ≤4)=0.682 6,则P (X >4)=( )A .0.158 8B .0.158 7C .0.158 6D .0.158 5[解析] 由于X 服从正态分布N (3,1),故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轴为x =3. 所以P (X >4)=P (X <2),故P (X >4)=1-P 2≤X ≤42=0.158 7.[答案] B[感悟提高] 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在解决正态分布的应用问题时,化归与转化思想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小题考查正态分布的有关知识,求解时应根据P (X >4)+P (X <2)+P (2≤X ≤4)=1将问题转化.四.目标检测1.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1)函数φμ,σ(x )中参数μ,σ的意义分别是样本的均值与方差.( )(2)正态曲线是单峰的,其与x 轴围成的面积是随参数μ,σ的变化而变化的.( ) (3)正态曲线可以关于y 轴对称.( ) 答案:(1)× (2)× (3)√2.下列函数是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是( )A .f (x )=12πσex -μ2 2σ2,μ,σ(σ>0)都是实数B .f (x )=2π2π·e -x 22C .f (x )=122πex -12 σD .f (x )=12πe x 22解析:选B.f (x )=2π2π·e -x 22=12πe -x 22.3.设X ~N (μ,σ2),当X 在(1,3]内取值的概率与在(5,7]内取值的概率相等时,μ=________.解析: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知μ=4. 答案:44.如何求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 在某区间内取值的概率?解:首先找出服从正态分布时μ,σ的值,再利用3σ原则求某一个区间上的概率,最后利用在x =μ对称的区间上概率相等求得结果.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学业水平训练]1.(2014·东营检测)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 (2,9),若P (ξ>c +1)=P (ξ<c -1),则c =( )A .1B .2C .3D .4解析:选B.∵μ=2,由正态分布的定义知其函数图象关于x =2对称,于是c +1+c -12=2,∴c =2.故选B.2.设随机变量X ~N (1,32),则D (13X )等于( )A .9B .3C .1D.13解析:选C.∵X ~N (1,32),∴D (X )=9. ∴D (13X )=19D (X )=1.3.(2014·沈阳高二检测)设随机变量ξ~N (0,1),若P (ξ>1)=p ,则P (-1<ξ<0)=( ) A.12+p B .1-p C .1-2pD.12-p 解析:选D.如图,P (ξ>1)表示x 轴、x >1与正态密度曲线围成区域的面积,由正态密度曲线的对称性知:x 轴、x <-1与正态密度曲线围成区域的面积也为p ,所以P (-1<ξ<0)=1-2p 2=12-p .4.关于正态分布N (μ,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机变量落在区间长度为3σ的区间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B .随机变量落在区间长度为6σ的区间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C .随机变量落在(-3σ,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D .随机变量落在(μ-3σ,μ+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解析:选D.∵P (μ-3σ<X <μ+3σ)=0.997 4.∴P (X >μ+3σ或X <μ-3σ)=1-P (μ-3σ<X <μ+3σ)=1-0.997 4=0.002 6. ∴随机变量落在(μ-3σ,μ+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5.设正态总体落在区间(-∞,-1)和区间(3,+∞)的概率相等,落在区间(-2,4)内的概率为99.7%,则该正态总体对应的正态曲线的最高点的坐标为( )A .(1,12π)B .(1,2)C .(12π,1) D .(1,1)解析:选A.正态总体落在区间(-∞,-1)和(3,+∞)的概率相等,说明正态曲线关于x =1对称,所以μ=1.又在区间(-2,4)内的概率为99.7%, ∴1-3σ=-2,1+3σ=4,∴σ=1. ∴f (x )=12πe-x -122,x ∈R ,∴最高点的坐标为⎝⎛⎭⎪⎫1,12π.6.(2014·临沂一中检测)如图是三个正态分布X ~N (0,0.25),Y ~N (0,1),Z ~N (0,4)的密度曲线,则三个随机变量X ,Y ,Z 对应曲线分别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密度曲线中,σ“瘦高”. 答案:① ② ③7.若随机变量X ~N (μ,σ2),则P (X ≤μ)=________.解析:由于随机变量X ~N (μ,σ2),其中概率密度函数关于x =μ对称,故P (X ≤μ)=12. 答案:128.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ξ服从正态分布N (1,σ2)(σ>0).若ξ在(0,1)内取值的概率为0.4,则ξ在(2,+∞)上取值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由正态分布的特征易得P (ξ>2)=12×[1-2P (0<ξ<1)]=12×(1-0.8)=0.1.答案:0.19.设X ~N (5,1),求P (6<X ≤7). 解:由已知得P (4<X ≤6)=0.682 6P (3<X ≤7)=0.954 4.又∵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 =5对称, ∴P (3<X ≤4)+P (6<X ≤7)=0.954 4-0.682 6 =0.271 8.由对称性知P (3<X ≤4)=P (6<X ≤7), 所以P (6<X ≤7)=0.271 82=0.135 9.10.商场经营的某种包装的大米质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10,0.12)(单位:kg),任取一袋大米,质量在10 kg ~10.2 kg 的概率是多少?解:∵X ~N (10,0.12), ∴μ=10,σ=0.1.∴P (9.8<X ≤10.2)=P (10-2×0.1<X ≤10+2×0.1)=0.954 4. 又∵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 =10对称,∴P (10<X ≤10.2)=12P (9.8<X ≤10.2)=0.477 2,∴质量在10 kg ~10.2 kg 的概率为0.477 2.。

高中数学教案正态分布

高中数学教案正态分布

高中数学教案-正态分布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正态分布的概念,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应用。

2. 学会计算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掌握正态分布的性质。

3. 能够运用正态分布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态分布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难点: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素材:正态分布的相关案例、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引发学生对正态分布的兴趣,例如“考试分数的分布”。

2. 新课讲解:a) 介绍正态分布的定义及特点b) 讲解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c) 阐述正态分布的性质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正态分布解决问题,如“药物疗效的评估”。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正态分布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正态分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生物学”。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正态分布的概念、性质及概率密度函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查找正态分布在该领域的应用案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正态分布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正态分布性质和概率密度函数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正态分布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考察学生运用正态分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正态分布曲线,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正态分布的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正态分布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活动2:“门高的秘密”
问题1:我们每天都从这扇门进出,你们知道它的高度吗?为什么门要设定这样的高度吗?它和我们的身高是否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课前准备:学生两人为一组,搜集我校学生的身高
做一做:请同学们利用前收集的身高数据,借助Excel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组距选择分为20cm、
正态曲线:
曲线中任意的一个x均对应着唯一的一个y值,经过拟合,这条曲线是(或近
同学们操作几何画板学习软件,通过观察正态曲线思考以下问题:
(1)曲线的位置分布
()9974.033=+≤-σμσμX P <从图中可发现:在()σμσμ3,3+-区间以外取
值的概率只有0.0026,通常认为这种情况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教学后记:
对于本节课,我有几点感受:
“情”动数学
我通过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的情境,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去了解、学习正态分布的相关知识.。

高中高三数学《正态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高三数学《正态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5.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正态分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小论文,字数在500字左右。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正态分布的理解。
6.预习任务:布置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调整作业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1.提问:询问学生关于数据分布的知识,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数据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
2.实例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分布图像,如学生身高、考试成绩等,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这些分布的特点。
3.引入正态分布:通过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据分布的共同点,即呈现出对称、钟形的形状,从而引出正态分布的概念。
-练习巩固: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正态分布这一章节的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态分布的概念、性质、图像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难点: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期望和方差的推导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中选修2-3《正态分布》教案

人教版高中选修2-3《正态分布》教案

人教版高中选修2-3《正态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计算、观察与分析进行正态分布的基本参数估计与计算;–能够根据数据特征确定正态分布的使用条件,并运用正态分布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数理思维能力及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归纳、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态度,认识正态分布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拓宽学生科学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态分布的基本概念与相关参数的计算;–正态分布的性质及模型的应用;–正态分布与假设检验。

2.教学难点:–正态分布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内容1. 正态分布的基本概念与参数1.正态分布的定义–介绍正态分布的基本特征和概念。

2.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掌握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定义;–画出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图像。

3.正态分布的标准化–掌握正态分布的标准化转化法,以及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方法。

2. 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与计算1.正态分布的基本形式–介绍正态分布的基本形式,以及参数的含义;–学习如何通过样本来估计总体的参数。

2.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掌握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从样本中估计总体的均值和标准差。

3.抽样分布–掌握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的概率分布,以及如何计算抽样分布。

3. 正态分布的应用1.正态分布的性质及模型的应用–描述正态分布的各种统计特征;–掌握利用正态分布进行概率估计的方法;–了解正态分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评估等。

2.正态分布与假设检验–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内容及步骤;–学习如何从正态分布的角度来诠释假设检验。

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对正态分布相关概念和公式进行讲解,以期解决学生对于正态分布不熟悉的情况。

2.讲解示范法:用实例向学生呈现正态分布的应用场景及应用方法,以期加深学生对于正态分布在实践中的应用认识。

2.4正态分布教案

2.4正态分布教案

2.4正态分布教案篇一:2.4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正态分布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正态曲线,加深对正态密度函数的理解;通过正态分布的图形特征,归纳正态曲线的性质;结合3σ原则对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进行简单决策2、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快速提取信息能力、识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正态分布的概念和性质2、难点:正态分布(曲线)的性质及3σ原则简单应用3.教学用具课件4.标签正态分布,正态曲线性质教学过程山东省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优质课评选《正态分布》教学设计五莲县第三中学李治国《正态分布》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正态分布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正态曲线,加深对正态密度函数的理解;通过正态分布的图形特征,归纳正态曲线的性质;结合3σ原则对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进行简单决策2、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快速提取信息能力、识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1、重点:正态分布的概念和性质2、难点:正态分布(曲线)的性质及3σ原则简单应用二、教学过程及多媒体的应用本课主要利用powerpoint,数学专用scilab随机数表生成程序,几何画板,mathtype编辑程序制作了教学课件,因为本节内容所用数据以及公式较多,又需要使用数据构造作图并估计,是本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教学很难解决课堂上大量的数据分组和作图问题,而利用以上媒体设计使数据分组快速直接,并能让图像动起来,能够节省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容量,利用动画设计突破了研究正态曲线性质的教学难点,更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总之,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分散为紧凑。

给学生以动感的认识,高度浓缩时空,有效突破重难点,激活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导入)1、(1)运用多媒体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总体密度曲线.(2)当样本容量n无限增大时,频率分布直方图变化的情况?(3)重新感知“样本容量越大,总体估计就越精确”.2.通过实例,说明正态分布(密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分布.如学生的学习成绩、气象中的平均气温、平均湿度等等,都服从或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多媒体的作用:展示以前学习知识,回顾总结,引出课题(二)具体学习阶段自主学习探究一: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和函数形式其中:π是圆周率;e是自然对数的底;x是随机变量的取值;μ为正态分布的均值;σ是正态分布的标准差,正态分布一般记为n(μ,σ2).注意:①函数表达式的形式②当μ=0、σ=1时,正态总体称为标准正态总体,其相应的函数表示式是其相应的曲线称为标准正态曲线.多媒体作用:用图形展示数据的总体趋势,引出概念,展示函数形式,给学生以函数的认识。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正态分布的概念、特征和性质;(2)掌握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及其图形;(3)学会正态分布的应用,如求概率、计算置信区间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正态分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概率统计的兴趣,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到正态分布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态分布的概念、特征和性质;(2)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及其图形;(3)正态分布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正态分布的应用,如求概率、计算置信区间等;(2)正态分布的图形和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人体身高、考试成绩等,引入正态分布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正态分布的概念、特征和性质;(2)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及其图形;(3)正态分布的应用,如求概率、计算置信区间等。

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正态分布的应用方法,如求概率、计算置信区间等。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正态分布的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态分布的概念、特征、性质和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正态分布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例分析:评价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表现,如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态分布》的教学设计

《正态分布》的教学设计

《正态分布》的教学设计《正态分布》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态分布》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正态分布》。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汇报对教材的钻研情况和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正态分布是高中新教材人教A版选修2-3的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最后一节内容,前面学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是可列的。

今天我们会学习连续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是在某个区间内可取任何值。

其重要的代表——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该节内容通过研究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总体密度曲线,引出拟合的函数式,进而得到正态分布的概念,然后,分析正态曲线的特点和性质,最后研究了它的应用——随机变量落在某个区间的概率。

教材利用高尔顿板引入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

更直观,更易于解释曲线的来源。

正态分布是描述随机现象的一种最常见的分布,在现实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二、目标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教学,应该让学生参与讨论、发现规律、探索并总结出性质和特点。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正态分布和正态曲线的概念、意义及性质,并会画正态曲线。

2、通过正态分布的图形特征,归纳正态曲线的性质。

3、会用函数的概念、性质解决有关正态分布的问题。

能力目标:能用正态分布、正态曲线研究有关随机变量分布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并探究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归纳正态分布曲线的性质特点,掌握3σ原则。

教学难点:正态分布的意义的理解和性质的应用。

三、教法分析1.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三数学下册《正态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数学下册《正态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2.结合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实操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正态分布的模拟生成和计算。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正态分布的知识点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正态分布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
-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2.强调正态分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强调正态分布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统计数据,提高数学素养。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正态分布的知识。
-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五、作业布置
-引导学生回顾统计学中的平均数、方差等知识,为新课中正态分布的计算和应用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正态分布的定义和性质
-详细讲解正态分布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正态分布的数学表达式。
-通过图示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正态分布的性质,如对称性、钟形曲线特点等。
2.正态分布表的使用和概率计算
-讲解正态分布表的构成,让学生了解如何查阅正态分布表进行概率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沟通、协作。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三学生,他们在前期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正态分布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正态分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计算方法尚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正态分布》教案

《正态分布》教案

《正态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正态分布的图形绘制和参数计算。

3. 让学生能够应用正态分布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正态分布的定义和性质2.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3. 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4. 正态分布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正态分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正态分布的实际应用。

3. 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正态分布的问题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正态分布的教学PPT2. 正态分布的案例资料3. 正态分布的计算软件或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正态分布实例,如身高、体重等,引出正态分布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正态分布的定义、性质、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

3. 案例分析:分析正态分布的实际应用,如医学、工程等领域。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使用计算软件或工具,绘制正态分布图形,计算相关参数。

5.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正态分布的问题解决方法,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态分布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正态分布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正态分布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能否将正态分布应用于实际问题。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其他概率分布:介绍与正态分布相关的其他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异同。

2. 正态分布的近似:讲解正态分布的近似方法,如68-95-99.7规则,让学生了解如何快速判断正态分布的数据范围。

八、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正态分布的图形绘制和参数计算:通过示例和软件工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态分布的图形和参数。

2. 正态分布的假设检验: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正态分布的假设检验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

《正态分布》教案

《正态分布》教案

《正态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正态分布的概念,掌握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正态分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析正态分布的概率性质。

二、教学内容1. 正态分布的概念2.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3. 正态分布的应用4. 标准正态分布5. 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数形结合法等。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如考试成绩分布)引出正态分布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正态分布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引导学生掌握正态分布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态分布解决具体问题。

4. 数形结合:利用图形(如正态分布曲线)帮助学生理解正态分布的概率性质。

5.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1) 正态分布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的理解程度。

(2) 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能力。

(3) 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3. 评价方法:(1) 课堂问答、讨论。

(2) 课后练习及作业。

(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展示。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多媒体课件:正态分布的图形、案例分析等。

3. 标准正态分布表:供学生查询使用。

4. 实际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

2. 教学计划:(1) 第一课时:正态分布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2) 第二课时: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案例分析。

九、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1) 学生对正态分布的理解程度。

(2)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3) 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精品)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精品)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正态曲线,加深对正态密度函数的理解;(2)、通过正态分布的图形特征,归纳正态曲线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与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先讲,师生再共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概念,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中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形成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进取意识和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其所表示的意义;难点:了解在实际中什么样的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并掌握正态分布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引导发现法四、教学过程设计(3)随着试验次数增多,折线图就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的曲线.(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重点,同时更好地突破难点,考虑到本节课的课堂容量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我将σ3原则放在了第二课时.)六、课后作业1. (必做题)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92(,N,若(-<cXP,求c的值并写出其正态密度函数解析式.XP)1+>)1=(c2.(必做题)以学习小组(4人)为单位,搜集某项数据资料(如某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仿照课本的方法,研究该数据是否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如果是,请估计参数μ的值.3.(选做题)在高尔顿板试验中,为什么落在中间球槽的小球最多?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后记通过对本堂课的钻研和设计,我谈两点体会:1.数学知识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本设计充分注意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前后所学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加以运用.2.“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通过学生自身动口、动手、动脑,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在课堂设计中,我把试验交给学生做,让他们感悟函数模型的生成,并时刻注重引导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给足时间让学生“讲、演、练”,充分而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享有相当的主动权,拥有积极思考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启发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发展,教师应是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正态分布示范教案

正态分布示范教案

正态分布示范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正态分布的基本概念、标准正态分布的性质和正态分布的标准化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正态分布的参数,计算相应的概率和区间。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理统计的兴趣,增强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正态分布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标准正态分布3.正态分布的标准化方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问题引入正态分布的概念,例子:“班级100名同学的数学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问有多少学生的成绩在60分到80分之间?”引导学生思考并预测。

2.普及正态分布的概念(20分钟)简述正态分布的定义和性质,并引导学生理解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如图形呈钟形对称,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标准差决定了曲线的陡缓程度等。

3.标准正态分布的引入(1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标准正态分布的概念及特性,如均值为0,标准差为1,曲线在x轴两边分别为无穷远。

引导学生思考标准正态分布与一般正态分布的关系。

4.标准化方法的介绍(2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教师示范如何将一般正态分布标准化为标准正态分布。

引导学生理解标准化的意义和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应用计算(25分钟)通过多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正态分布概率和区间。

如计算一些数值对应的标准分数,计算一段区间内的概率等。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正态分布的基本概念、标准正态分布的性质和正态分布的标准化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正态分布的实际应用领域,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教学资源:教材、白板、标准化表格等。

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个人作业等。

五、教学反思。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书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 版)选修 2-32.4 正态分布设计教师:高二数学组一、教学目标及其解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正态曲线的图象认识正态曲线,通过正态曲线了解正态分布.2.了解正态曲线的基本特点.3.了解正态曲线随着参数μ和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3σ原则.(二)解析:正态分布在统计中是很常见的分布,它能刻画很多随机现象。

从生活实践入手,描绘频率直方图,进而理解正态曲线,结合定积分的有关知识理解其概率分布列,结合图象认识参数μ,σ的几何意义.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实质,提高识别能力.二、教学重难点解析(一)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正态曲线随着参数μ和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3σ原则. 难点:通过正态曲线的图象认识正态曲线,通过正态曲线了解正态分布.(二)解析: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推导是十分困难的,一般教科书采用直接给出正态分布密度函数表达式的方法,这使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理解正态分布的实际含义。

可以通过直观方法引入正态分布密度曲线,也可以用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来估计,正态曲线的特点包括图像与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单峰性,对称性,峰值的位置环境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什么是正态曲线?问题2.什么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又有哪些特点?例1.如图是一个正态曲线,试根据该图象写出其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式,求出总体随机总量的均值和方差.[解] 从正态曲线可知,该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 =20对称,最大值为12π,所以μ=20, 12πσ=12π, ∴σ= 2.于是φμ,σ(x )=12π·e -(x -20)24,x ∈(-∞,+∞),总体随机变量的期望是μ=20,方差是σ2=(2)2=2.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正态曲线的图象及性质特点,其具有两大明显特征:1.对称轴方程x =μ;2.最值1σ2π.这两点把握好了,参数μ,σ便确定了,代入φμ,σ(x )中便可求出相应的解析式.变式训练1.如图,曲线C1:f(x)=12πσ21e-(x-μ)22σ2(x∈R),曲线C2:φ(x)=12πσ2e-(x-μ)22σ2(x∈R),则()A.μ1<μ2B.曲线C1与x轴相交C.σ1>σ2D.曲线C1,C2分别与x轴所夹的面积相等解析:选D.由正态曲线的特点易知μ1>μ2,σ1<σ2,曲线C1,C2分别与x轴所夹面积相等,故选D.例2.设X~N(1,22),试求:(1)P(-1<X≤3);(2)P(3<X≤5).[解]因为X~N(1,22),所以μ=1,σ=2.(1)P(-1<X≤3)=P(1-2<X≤1+2)=P(μ-σ<X≤μ+σ)=0.682 6.(2)因为P(3<X≤5)=P(-3≤X<-1),所以P(3<X≤5)=12[P(-3<X≤5)-P(-1<X≤3)]=12[P(1-4<X≤1+4)-P(1-2<X≤1+2)]=12[P(μ-2σ<X≤μ+2σ)-P(μ-σ<X≤μ+σ)]=12(0.954 4-0.682 6)=0.135 9.方法归纳对于正态分布N(μ,σ2),由x=μ是正态曲线的对称轴知:(1)对任意的a,有P(X<μ-a)=P(X>μ+a);(2)P(X<x0)=1-P(X≥x0);(3)P(a<X<b)=P(X<b)-P(X≤a).变式训练2.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N(1,4),求正态总体X在区间(-1,1)内取值的概率.解:∵由题意知μ=1,σ=2,∴P(-1<X≤3)=P(1-2<X≤1+2)=0.682 6.又∵密度函数关于直线x=1对称,∴P(-1<X<1)=P(1<X<3)=12P(-1<X<3)=0.341 3.例3.某年级的一次信息技术测验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70,102),如果规定低于60分的学生为不及格学生.(1)成绩不及格的人数占多少?(2)成绩在80~90之间的学生占多少?[解](1)设学生的得分情况为随机变量X,则X~N(70,102),其中μ=70,σ=10.在60到80之间的学生占的比为P(70-10<X≤70+10)=0.682 6=68.26%,∴不及格的学生所占的比为12×(1-0.682 6)=0.158 7=15.87%.(2)成绩在80到90之间的学生所占的比为 12×[P (70-2×10<X ≤70+2×10)-P (70-10<X ≤70+10)]=12×(0.954 4-0.682 6)=13.59%.方法归纳运用3σ原则时,关键是将给定的区间转化为用μ再加上或减去几个σ来表示;当要求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其所在的区间不对称时,不妨先通过分解或合成,再求其对称区间概率的一半解决问题.变式训练3.某人从某城市的南郊乘公交车前往北区火车站,由于交通拥挤,所需时间X (单位: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X ~N (50,102),求他在(30,60]分内赶到火车站的概率.解:∵X ~N (50,102),∴μ=50,σ=10.∴P (30<X ≤60)=P (30<X ≤50)+P (50<X ≤60)=12P (μ-2σ<X ≤μ+2σ)+12P (μ-σ<X ≤μ+σ) =12×0.954 4+12×0.682 6=0.818 5. 即他在(30,60]分内赶到火车站的概率是0.818 5.例4.(1)如图为σ取三个不同值σ1,σ2,σ3时的三种正态曲线N (0,σ2)的图象,那么σ1,σ2,σ3的大小关系是( )A .σ1>1>σ2>σ3>0B .0<σ1<σ2<1<σ3C .σ1>σ2>1>σ3>0D .0<σ1<σ2=1<σ3[解析] 当μ=0,σ=1时,正态分布密度函数f (x )=12πe -x 22,x ∈(-∞,+∞),当x =0时,取得最大值12π,所以σ2=1.由正态曲线的特点知: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小,曲线越“瘦高”;σ越大,曲线越“矮胖”,于是有0<σ1<σ2=1<σ3.[答案] D(2)把一条正态曲线C 沿着x 轴正方向移动2个单位,得到一条新的曲线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C ′仍然是正态曲线B .曲线C 和曲线C ′的最高点的纵坐标相等C .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方差比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方差大2D .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均值比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均值大2[解析] 在正态曲线沿着x 轴方向水平移动的过程中σ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即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最大值1σ2π和方差σ2没有变化.设曲线C 的对称轴为x =m ,那么曲线C ′的对称轴为x =m +2,说明均值从m 变到了m +2,增大了2.[答案] C(3)已知正态总体的数据落在区间(-3,-1)内的概率和落在区间(3,5)内的概率相等,那么这个曲线中的μ值为________.[解析] 正态总体的数据落在这两个区间内的概率相等,说明在这两个区间上位于正态曲线下方的面积相等;又两个区间的长度相等,所以正态曲线在这两个区间上是对称的.易知区间(-3,-1)和区间(3,5)关于直线x =1对称,因此μ=1.[答案] 1[名师点评] (1)正态曲线在x =μ处达到峰值1σ2π及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这两条性质.根据题设中的图象,数形结合易得到结论.(2)理解正态分布的实质,由正态曲线,过点(a,0)和点(b,0)的两条x 轴的垂线及x 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随机变量X 落在区间(a ,b )的概率的近似值,以及正态曲线的对称性.应注意的是,如果两个区间的长度不相等,就不能根据这两个区间上位于正态曲线下方的面积相等得出正态曲线在这两个区间上是对称的.例5.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3,1),且P (2≤X ≤4)=0.682 6,则P (X >4)=( )A .0.158 8B .0.158 7C .0.158 6D .0.158 5[解析] 由于X 服从正态分布N (3,1),故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轴为x =3.所以P (X >4)=P (X <2),故P (X >4)=1-P (2≤X ≤4)2=0.158 7. [答案] B[感悟提高] 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在解决正态分布的应用问题时,化归与转化思想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小题考查正态分布的有关知识,求解时应根据P (X >4)+P (X <2)+P (2≤X ≤4)=1将问题转化.四.目标检测1.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1)函数φμ,σ(x )中参数μ,σ的意义分别是样本的均值与方差.( )(2)正态曲线是单峰的,其与x 轴围成的面积是随参数μ,σ的变化而变化的.( )(3)正态曲线可以关于y 轴对称.( )答案:(1)× (2)× (3)√2.下列函数是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是( )A .f (x )=12πσe (x -μ)22σ2,μ,σ(σ>0)都是实数B .f (x )=2π2π·e -x 22C .f (x )=122πe (x -1)2 σ D .f (x )=12πe x 22 解析:选B.f (x )=2π2π·e -x 22=12πe -x 22. 3.设X ~N (μ,σ2),当X 在(1,3]内取值的概率与在(5,7]内取值的概率相等时,μ=________. 解析: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知μ=4.答案:44.如何求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 在某区间内取值的概率?解:首先找出服从正态分布时μ,σ的值,再利用3σ原则求某一个区间上的概率,最后利用在x =μ对称的区间上概率相等求得结果.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学业水平训练]1.(2014·东营检测)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 (2,9),若P (ξ>c +1)=P (ξ<c -1),则c =( )A .1B .2C .3D .4解析:选B.∵μ=2,由正态分布的定义知其函数图象关于x =2对称,于是c +1+c -12=2,∴c =2.故选B.2.设随机变量X ~N (1,32),则D (13X )等于( ) A .9 B .3C .1 D.13解析:选C.∵X ~N (1,32),∴D (X )=9.∴D (13X )=19D (X )=1. 3.(2014·沈阳高二检测)设随机变量ξ~N (0,1),若P (ξ>1)=p ,则P (-1<ξ<0)=( ) A.12+p B .1-p C .1-2p D.12-p 解析:选D.如图,P (ξ>1)表示x 轴、x >1与正态密度曲线围成区域的面积,由正态密度曲线的对称性知:x 轴、x <-1与正态密度曲线围成区域的面积也为p ,所以P (-1<ξ<0)=1-2p 2=12-p . 4.关于正态分布N (μ,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机变量落在区间长度为3σ的区间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B .随机变量落在区间长度为6σ的区间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C .随机变量落在(-3σ,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D .随机变量落在(μ-3σ,μ+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解析:选D.∵P (μ-3σ<X <μ+3σ)=0.997 4.∴P (X >μ+3σ或X <μ-3σ)=1-P (μ-3σ<X <μ+3σ)=1-0.997 4=0.002 6.∴随机变量落在(μ-3σ,μ+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5.设正态总体落在区间(-∞,-1)和区间(3,+∞)的概率相等,落在区间(-2,4)内的概率为99.7%,则该正态总体对应的正态曲线的最高点的坐标为( )A .(1,12π) B .(1,2) C .(12π,1) D .(1,1) 解析:选A.正态总体落在区间(-∞,-1)和(3,+∞)的概率相等,说明正态曲线关于x =1对称,所以μ=1.又在区间(-2,4)内的概率为99.7%,∴1-3σ=-2,1+3σ=4,∴σ=1.∴f (x )=12πe -(x -1)22,x ∈R ,∴最高点的坐标为⎝⎛⎭⎫1,12π. 6.(2014·临沂一中检测)如图是三个正态分布X ~N (0,0.25),Y ~N (0,1),Z ~N (0,4)的密度曲线,则三个随机变量X ,Y ,Z 对应曲线分别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密度曲线中,σ越大,曲线越“矮胖”;σ越小,曲线越“瘦高”.答案:① ② ③7.若随机变量X ~N (μ,σ2),则P (X ≤μ)=________.解析:由于随机变量X ~N (μ,σ2),其中概率密度函数关于x =μ对称,故P (X ≤μ)=12. 答案:128.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ξ服从正态分布N (1,σ2)(σ>0).若ξ在(0,1)内取值的概率为0.4,则ξ在(2,+∞)上取值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由正态分布的特征易得P (ξ>2)=12×[1-2P (0<ξ<1)]=12×(1-0.8)=0.1. 答案:0.19.设X ~N (5,1),求P (6<X ≤7).解:由已知得P (4<X ≤6)=0.682 6P (3<X ≤7)=0.954 4.又∵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 =5对称,∴P (3<X ≤4)+P (6<X ≤7)=0.954 4-0.682 6=0.271 8.由对称性知P (3<X ≤4)=P (6<X ≤7),所以P (6<X ≤7)=0.271 82=0.135 9. 10.商场经营的某种包装的大米质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10,0.12)(单位:kg),任取一袋大米,质量在10 kg ~10.2 kg 的概率是多少?解:∵X ~N (10,0.12),∴μ=10,σ=0.1.∴P (9.8<X ≤10.2)=P (10-2×0.1<X ≤10+2×0.1)=0.954 4.又∵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 =10对称,∴P (10<X ≤10.2)=12P (9.8<X ≤10.2)=0.477 2, ∴质量在10 kg ~10.2 kg 的概率为0.477 2.。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书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方案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 A 版)选修2-32.4正态分布设计教师:高二数学组一、教学目标及其解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正态曲线的图象认识正态曲线,通过正态曲线了解正态分布.2.了解正态曲线的基本特点.3.了解正态曲线随着参数μ 和σ 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3σ原则.(二)解析:正态分布在统计中是很常见的分布,它能刻画很多随机现象。

从生活实践入手,描绘频率直方图,进而理解正态曲线,结合定积分的有关知识理解其概率分布列,结合图象认识参数μ,σ 的几何意义.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实质,提高识别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解析(一)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正态曲线随着参数μ和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3σ原则.难点:通过正态曲线的图象认识正态曲线,通过正态曲线了解正态分布.(二)解析: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推导是十分困难的,一般教科书采用直接给出正态分布密度函数表达式的方法,这使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理解正态分布的实际含义。

可以通过直观方法引入正态分布密度曲线,也可以用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来估计,正态曲线的特点包括图像与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单峰性,对称性,峰值的位置环境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问题 1.什么是正态曲线?问题 2.什么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又有哪些特点?例1.如图是一个正态曲线,试根据该图象写出其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式,求出总体随机总量的均值和方差.[解 ]从正态曲线可知,该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 20 对称,最大值为1,所以μ= 20, 2π1= 1 ,2πσ 2 π∴σ= 2.x-20 21-24,x∈( -∞,+∞ ),总体随机变量的期望是于是φμ,σ·eμ= 20,方差是σ(x)=2π=(2)2= 2.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正态曲线的图象及性质特点,其具有两大明显特征: 1.对称轴方程x=μ;12.最值σ2π .这两点把握好了,参数μ,σ便确定了,代入φμ,σ(x) 中便可求出相应的解析式.变式训练 1.- x - μ2如图,曲线 C 1: f(x) =12(x ∈ R ),曲线 C 2: φ(x)= 1 2e2σe2πσ12πσ2 x -μ2-2σ (x ∈ R ),则 ()2A . μ1<μ2B .曲线C 1 与 x 轴相交 C .σ1>σ2D .曲线 C 1,C 2 分别与 x 轴所夹的面积相等 解析: 选 D.由正态曲线的特点易知 μ , σ ,曲线 C ,C 分别与 x 轴所夹面积相1>μ21<σ21 2等,故选 D.例 2.设 X ~ N(1,22) ,试求:(1)P(- 1< X ≤ 3); (2)P(3< X ≤5).[解 ] 因为 X ~ N(1,22),所以 μ= 1, σ= 2. (1)P(- 1< X ≤ 3)= P(1-2< X ≤1+ 2) = P(μ- σ< X ≤μ+ σ)= 0.682 6. (2)因为 P(3<X ≤ 5)= P(-3≤ X <- 1),所以 P(3< X ≤5)1= 2[P(- 3<X ≤ 5)- P(- 1< X ≤ 3)] 1= 2[P(1- 4< X ≤1+ 4)- P(1- 2<X ≤ 1+ 2)] 1= 2[P(μ- 2σ< X ≤μ+ 2σ)- P(μ- σ< X ≤ μ+ σ)] 1= 2(0.954 4- 0.682 6) =0.135 9.方法归纳2对于正态分布 N(μ, σ),由 x = μ是正态曲线的对称轴知: (1)对任意的 a ,有 P(X < μ- a)=P(X > μ+ a); (2)P(X < x 0)= 1- P(X ≥ x 0);(3)P(a < X < b)= P(X < b)-P(X ≤ a) . 变式训练 2.在某项测量中, 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 N(1,4),求正态总体 X 在区间 (- 1,1)内取值的概率.解: ∵由题意知μ= 1, σ= 2,∴ P(-1<X ≤ 3)= P(1- 2<X ≤ 1+ 2)= 0.682 6. 又∵密度函数关于直线 x =1 对称,∴ P(-1<X<1) = P(1< X<3)= 12P(- 1<X<3) =0.341 3.例 3.某年级的一次信息技术测验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70,102),如果规定低于60 分的学生为不及格学生.(1)成绩不及格的人数占多少?(2)成绩在 80~ 90 之间的学生占多少? [解 ] (1) 设学生的得分情况为随机变量 X ,则 X ~ N(70,102),其中 μ= 70,σ= 10.在 60 到 80 之间的学生占的比为 P(70- 10<X ≤ 70+ 10)=0.682 6=68.26% , ∴不及格的学生所占的比为1× (1- 0.682 6)= 0.158 7= 15.87%.2(2)成绩在 80 到 90 之间的学生所占的比为12× [P(70 - 2× 10<X ≤ 70+ 2× 10)- P(70 - 10<X ≤ 70+ 10)] = 12× (0.954 4 - 0.682 6) =13.59%.方法归纳 运用 3σ原则时,关键是将给定的区间转化为用 μ再加上或减去几个 σ来表示;当要求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其所在的区间不对称时, 不妨先通过分解或合成, 再求其对 称区间概率的一半解决问题. 变式训练 3.某人从某城市的南郊乘公交车前往北区火车站,由于交通拥挤,所需时间X(单位:分 )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X ~ N(50,102),求他在 (30,60] 分内赶到火车站的概率.解: ∵X ~ N(50,102),∴ μ= 50, σ= 10.∴ P(30< X ≤ 60)=P(30< X ≤ 50)+ P(50< X ≤ 60)1 1= 2P(μ-2σ< X ≤ μ+ 2σ)+ 2P(μ- σ<X ≤ μ+ σ)= 1× 0.954 4+1× 0.682 6=0.818 5. 22即他在 (30,60]分内赶到火车站的概率是0.818 5.例 4.(1)如图为 σ取三个不同值 σ,σ,σ时的三种正态曲线2N(0,σ12 3)的图象,那么 σ, σ, σ的大小关系是 ()123A . σ1>1> σ2>σ3>0B .0< σ1<σ2<1< σ3C .σ1>σ2>1> σ3>0= 1<σD . 0<σ1<σ2 3- x21当 μ= 0, σ= 1 时,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f(x)= e 2, x ∈ (- ∞ ,+ ∞ ),当 x 2π= 0 时,取得最大值确定. σ越小,曲线越1,所以 σ= 1.由正态曲线的特点知: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22π“ 瘦高 ” ; σ越大,曲线越 “ 矮胖 ” ,于是有 0< σ<σ= 1<σ.123[答案 ] D(2)把一条正态曲线 C 沿着 x 轴正方向移动 2 个单位,得到一条新的曲线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 C ′仍然是正态曲线B .曲线C 和曲线 C ′的最高点的纵坐标相等C .以曲线 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方差比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方差大 2D .以曲线 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均值比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均值大 2[解析 ]在正态曲线沿着 x 轴方向水平移动的过程中 σ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曲线的最高即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最大值1 2C 的对称轴为 点的纵坐标 σ 2π和方差σ没有变化.设曲线x =m ,那么曲线 C ′ 的对称轴为 x = m + 2,说明均值从 m 变到了 m +2,增大了 2.[答案 ] C (3)已知正态总体的数据落在区间 (- 3,- 1)内的概率和落在区间 (3,5) 内的概率相等,那么这个曲线中的 μ值为 ________.[解析 ] 正态总体的数据落在这两个区间内的概率相等,说明在这两个区间上位于正态曲线下方的面积相等; 又两个区间的长度相等, 所以正态曲线在这两个区间上是对称的. 易知区间 (- 3,- 1)和区间 (3,5)关于直线 x = 1 对称,因此 μ= 1.[答案]11 及当 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 σ确定[名师点评 ] (1) 正态曲线在 x =μ处达到峰值 σ 2π这两条性质.根据题设中的图象,数形结合易得到结论.(2)理解正态分布的实质, 由正态曲线, 过点 (a,0) 和点 (b,0)的两条 x 轴的垂线及 x 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随机变量X 落在区间 (a ,b)的概率的近似值,以及正态曲线的对 称性. 应注意的是, 如果两个区间的长度不相等, 就不能根据这两个区间上位于正态曲线下 方的面积相等得出正态曲线在这两个区间上是对称的 .例 5.已知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N(3,1),且 P(2≤X ≤ 4)= 0.682 6,则 P(X>4)= ( ) A . 0.158 8 B . 0.158 7 C .0.158 6 D . 0.158 5[解析 ] 由于 X 服从正态分布 N(3,1),故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轴为 x = 3.所以 P(X>4) = P( X<2) ,故 P(X>4)= 1- P 2≤ X ≤ 4=0.158 7.2[答案] B[感悟提高 ] 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在解决正态分布的应用问题时,化归与转化思想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小题考查正态分布的有关知识, 求解时应根据 P(X>4)+P(X<2) + P(2≤ X ≤ 4)=1 将问题转化.四.目标检测1.判断下列各题. (对的打“√”,错的打“×” )(1) 函数 φ , ( x)中参数 μ, σ的意义分别是样本的均值与方差.()μ σ(2) 正态曲线是单峰的,其与x 轴围成的面积是随参数 μ, σ的变化而变化的. () (3) 正态曲线可以关于 y 轴对称. () 答案: (1)× (2) × (3) √2.下列函数是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是 ( )x - μ21A . f(x)=e2,μ, σ(σ>0) 都是实数2σ2πσx2 2π-B .f(x)= 2π·e 2x -1 2C .f(x)=1σe2 2πx2D . f(x)=1e 22πx21x2解析: 选 B. f(x)=2π--·e 2 =e 2 .22π 2π(5,7] 内取值的概率相等时, μ= ________. 3.设 X ~ N(μ,σ),当 X 在 (1,3] 内取值的概率与在 解析: 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知 μ=4. 答案: 44.如何求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X 在某区间内取值的概率?解:首先找出服从正态分布时μ,σ的值, 再利用 3σ原则求某一个区间上的概率, 最后利用在 x = μ对称的区间上概率相等求得结果.六.课后作业:[ 学业水平训练 ]1.(2014 东·营检测 )设随机变量 ξ服从正态分布 N(2,9),若 P(ξ>c +1) =P(ξ<c - 1),则 c=()A . 1B . 2C .3D . 4解析:选 B. ∵μ= 2,由正态分布的定义知其函数图象关于x = 2 对称,于是c +1+ c -1=22,∴ c = 2.故选 B.212.设随机变量 X ~ N(1,3 ),则 D (3X)等于 ( )A . 9B . 31 C .1 D.3 解析: 选 C. ∵X ~ N(1,32 ),∴ D (X)= 9.1 1∴ D(3X)= 9D( X)= 1.3. (2014 沈·阳高二检测 )设随机变量 ξ~ N(0,1),若 P(ξ>1) = p ,则 P(- 1<ξ<0) =() A. 1+ p B . 1- p2D.1- pC .1- 2p2 解析: 选 D. 如图, P(ξ>1)表示 x 轴、 x>1 与正态密度曲线围成区域的面积,由正态密度曲线的对称性知: x 轴、 x<- 1 与正态密度曲线围成区域的 面积也为 p ,所以 P(- 1<ξ<0) =1-2p= 1-p.2 224.关于正态分布 N(μ, 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机变量落在区间长度为 3σ的区间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B .随机变量落在区间长度为 6σ的区间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C .随机变量落在 (- 3σ,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D .随机变量落在 (μ- 3σ, μ+ 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解析: 选 D. ∵ P(μ- 3σ<X<μ+3σ)= 0.997 4.∴ P(X>μ+ 3σ或 X<μ-3σ)= 1- P(μ- 3σ<X<μ+ 3σ)= 1- 0.997 4= 0.002 6.∴随机变量落在 (μ-3σ, μ+ 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5.设正态总体落在区间 (-∞,- 1)和区间 (3,+∞ )的概率相等,落在区间 (- 2,4)内的概率为 99.7%,则该正态总体对应的正态曲线的最高点的坐标为()A .(1, 1B . (1, 2))1 2πC .( , 1)D . (1,1)2π解析: 选 A. 正态总体落在区间 (-∞ ,- 1)和 (3,+ ∞ )的概率相等,说明正态曲线关于x =1 对称,所以 μ= 1.又在区间 (- 2,4)内的概率为 99.7%, ∴ 1- 3σ=- 2,1+ 3σ= 4,∴ σ=1.x - 1 2∴ f(x)= 1e -2π6. (2014 临·沂一中检测密度曲线, 则三个随机变量11,2π.)如图是三个正态分布 X ~N(0, 0.25) ,Y ~ N(0,1) , Z ~ N(0,4) 的X ,Y ,Z 对应曲线分别是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x ∈R ,∴最高点的坐标为解析:在密度曲线中,σ越大,曲线越“ 矮胖” ;σ越小,曲线越“ 瘦高”.答案:① ②③7.若随机变量2X~ N(μ,σ),则 P(X≤μ)= ________.1 2x=μ对称,故解析:由于随机变量 X~ N(μ,σ),其中概率密度函数关于P( X≤ μ)= .答案:12228.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ξ服从正态分布N(1,σ)(σ> 0).若ξ在 (0,1)内取值的概率为 0.4,则ξ在 (2,+∞ )上取值的概率为 ________.11解析:由正态分布的特征易得P(ξ>2) =2× [1- 2P(0<ξ<1)]=2× (1- 0.8)=0.1.答案: 0.19.设 X~ N(5,1) ,求 P(6<X≤ 7).解:由已知得 P(4< X≤ 6)=0.682 6P(3< X≤ 7)= 0.954 4.又∵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5 对称,∴P(3< X≤ 4)+ P(6<X≤ 7)= 0.954 4- 0.682 6=0.271 8.由对称性知P(3< X≤ 4)= P(6<X≤ 7),0.271 8所以 P(6<X≤ 7)==0.135 9.210.商场经营的某种包装的大米质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N(10,0.1 )( 单位: kg) ,任取一袋大米,质量在 10 kg~ 10.2 kg 的概率是多少?2解:∵X~ N(10,0.1 ),∴ μ= 10,σ= 0.1.∴ P(9.8<X≤ 10.2)=P(10- 2× 0.1<X≤ 10+ 2×0.1)= 0.954 4.又∵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10 对称,1∴ P(10<X≤ 10.2) = P(9.8< X≤ 10.2)= 0.477 2,∴质量在 10 kg~ 10.2 kg 的概率为0.477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4 正态分布设计教师:高二数学组一、教学目标及其解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正态曲线的图象认识正态曲线,通过正态曲线了解正态分布.2.了解正态曲线的基本特点.3.了解正态曲线随着参数μ和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3σ原则.(二)解析:正态分布在统计中是很常见的分布,它能刻画很多随机现象。

从生活实践入手,描绘频率直方图,进而理解正态曲线,结合定积分的有关知识理解其概率分布列,结合图象认识参数μ,σ的几何意义.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实质,提高识别能力.二、教学重难点解析(一)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正态曲线随着参数μ和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3σ原则.难点:通过正态曲线的图象认识正态曲线,通过正态曲线了解正态分布.(二)解析: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推导是十分困难的,一般教科书采用直接给出正态分布密度函数表达式的方法,这使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理解正态分布的实际含义。

可以通过直观方法引入正态分布密度曲线,也可以用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来估计,正态曲线的特点包括图像与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单峰性,对称性,峰值的位置环境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什么是正态曲线?问题2.什么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又有哪些特点?例1.如图是一个正态曲线,试根据该图象写出其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式,求出总体随机总量的均值和方差.[解]从正态曲线可知,该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20对称,最大值为12π,所以μ=20, 12πσ=12π, ∴σ= 2.于是φμ,σ(x )=12π·e-x -2024,x ∈(-∞,+∞),总体随机变量的期望是μ=20,方差是σ2=(2)2=2.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正态曲线的图象及性质特点,其具有两大明显特征:1.对称轴方程x =μ;2.最值1σ2π.这两点把握好了,参数μ,σ便确定了,代入φμ,σ(x )中便可求出相应的解析式.变式训练1.如图,曲线C 1:f (x )=12πσ21e -x -μ22σ2(x ∈R),曲线C 2:φ(x )=12πσ2e-x -μ22σ2(x ∈R),则( )A .μ1<μ2B .曲线C 1与x 轴相交 C .σ1>σ2D .曲线C 1,C 2分别与x 轴所夹的面积相等解析:选D.由正态曲线的特点易知μ1>μ2,σ1<σ2,曲线C 1,C 2分别与x 轴所夹面积相等,故选D.例2.设X ~N (1,22),试求: (1)P (-1<X ≤3);(2)P (3<X ≤5).[解] 因为X ~N (1,22),所以μ=1,σ=2. (1)P (-1<X ≤3)=P (1-2<X ≤1+2) =P (μ-σ<X ≤μ+σ)=0.682 6. (2)因为P (3<X ≤5)=P (-3≤X <-1), 所以P (3<X ≤5)=12[P(-3<X≤5)-P(-1<X≤3)]=12[P(1-4<X≤1+4)-P(1-2<X≤1+2)]=12[P(μ-2σ<X≤μ+2σ)-P(μ-σ<X≤μ+σ)]=12(0.954 4-0.682 6)=0.135 9.方法归纳对于正态分布N(μ,σ2),由x=μ是正态曲线的对称轴知:(1)对任意的a,有P(X<μ-a)=P(X>μ+a);(2)P(X<x0)=1-P(X≥x0);(3)P(a<X<b)=P(X<b)-P(X≤a).变式训练2.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N(1,4),求正态总体X在区间(-1,1)内取值的概率.解:∵由题意知μ=1,σ=2,∴P(-1<X≤3)=P(1-2<X≤1+2)=0.682 6.又∵密度函数关于直线x=1对称,∴P(-1<X<1)=P(1<X<3)=12P(-1<X<3)=0.341 3.例3.某年级的一次信息技术测验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70,102),如果规定低于60分的学生为不及格学生.(1)成绩不及格的人数占多少?(2)成绩在80~90之间的学生占多少?[解](1)设学生的得分情况为随机变量X,则X~N(70,102),其中μ=70,σ=10.在60到80之间的学生占的比为P(70-10<X≤70+10)=0.682 6=68.26%,∴不及格的学生所占的比为12×(1-0.682 6)=0.158 7=15.87%.(2)成绩在80到90之间的学生所占的比为12×[P(70-2×10<X≤70+2×10)-P(70-10<X≤70+10)]=12×(0.954 4-0.682 6)=13.59%.方法归纳运用3σ原则时,关键是将给定的区间转化为用μ再加上或减去几个σ来表示;当要求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其所在的区间不对称时,不妨先通过分解或合成,再求其对称区间概率的一半解决问题.变式训练3.某人从某城市的南郊乘公交车前往北区火车站,由于交通拥挤,所需时间X(单位: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X~N(50,102),求他在(30,60]分内赶到火车站的概率.解:∵X~N(50,102),∴μ=50,σ=10.∴P(30<X≤60)=P(30<X≤50)+P(50<X≤60)=12P(μ-2σ<X≤μ+2σ)+12P(μ-σ<X≤μ+σ)=12×0.954 4+12×0.682 6=0.818 5.即他在(30,60]分内赶到火车站的概率是0.818 5.例 4.(1)如图为σ取三个不同值σ1,σ2,σ3时的三种正态曲线N(0,σ2)的图象,那么σ1,σ2,σ3的大小关系是() A.σ1>1>σ2>σ3>0B.0<σ1<σ2<1<σ3C.σ1>σ2>1>σ3>0D.0<σ1<σ2=1<σ3[解析]当μ=0,σ=1时,正态分布密度函数f(x)=12πe-x22,x∈(-∞,+∞),当x=0时,取得最大值12π,所以σ2=1.由正态曲线的特点知: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小,曲线越“瘦高”;σ越大,曲线越“矮胖”,于是有0<σ1<σ2=1<σ3.[答案]D(2)把一条正态曲线C沿着x轴正方向移动2个单位,得到一条新的曲线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C′仍然是正态曲线B.曲线C和曲线C′的最高点的纵坐标相等C .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方差比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方差大2D .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均值比以曲线C 为概率密度曲线的总体的均值大2[解析] 在正态曲线沿着x 轴方向水平移动的过程中σ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 ⎛⎭⎪⎫即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最大值1σ2π和方差σ2没有变化.设曲线C 的对称轴为x =m ,那么曲线C ′的对称轴为x =m +2,说明均值从m 变到了m +2,增大了2.[答案] C(3)已知正态总体的数据落在区间(-3,-1)内的概率和落在区间(3,5)内的概率相等,那么这个曲线中的μ值为________.[解析] 正态总体的数据落在这两个区间内的概率相等,说明在这两个区间上位于正态曲线下方的面积相等;又两个区间的长度相等,所以正态曲线在这两个区间上是对称的.易知区间(-3,-1)和区间(3,5)关于直线x =1对称,因此μ=1.[答案] 1[名师点评] (1)正态曲线在x =μ处达到峰值1σ2π及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这两条性质.根据题设中的图象,数形结合易得到结论.(2)理解正态分布的实质,由正态曲线,过点(a,0)和点(b,0)的两条x 轴的垂线及x 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随机变量X 落在区间(a ,b )的概率的近似值,以及正态曲线的对称性.应注意的是,如果两个区间的长度不相等,就不能根据这两个区间上位于正态曲线下方的面积相等得出正态曲线在这两个区间上是对称的.例5.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3,1),且P (2≤X ≤4)=0.682 6,则P (X >4)=( )A .0.158 8B .0.158 7C .0.158 6D .0.158 5[解析] 由于X 服从正态分布N (3,1),故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轴为x =3. 所以P (X >4)=P (X <2),故P (X >4)=1-P 2≤X ≤42=0.158 7.[答案] B[感悟提高] 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在解决正态分布的应用问题时,化归与转化思想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小题考查正态分布的有关知识,求解时应根据P (X >4)+P (X <2)+P (2≤X ≤4)=1将问题转化.四.目标检测1.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1)函数φμ,σ(x )中参数μ,σ的意义分别是样本的均值与方差.( )(2)正态曲线是单峰的,其与x 轴围成的面积是随参数μ,σ的变化而变化的.( ) (3)正态曲线可以关于y 轴对称.( ) 答案:(1)× (2)× (3)√2.下列函数是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是( ) A .f (x )=12πσex -μ22σ2,μ,σ(σ>0)都是实数B .f (x )=2π2π·e -x 22C .f (x )=122πex -12σD .f (x )=12πe x 22 解析:选B.f (x )=2π2π·e -x 22=12πe -x22.3.设X ~N (μ,σ2),当X 在(1,3]内取值的概率与在(5,7]内取值的概率相等时,μ=________.解析: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知μ=4. 答案:44.如何求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 在某区间内取值的概率?解:首先找出服从正态分布时μ,σ的值,再利用3σ原则求某一个区间上的概率,最后利用在x =μ对称的区间上概率相等求得结果.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学业水平训练]1.(2014·东营检测)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 (2,9),若P (ξ>c +1)=P (ξ<c -1),则c =( )A .1B .2C .3D .4解析:选B.∵μ=2,由正态分布的定义知其函数图象关于x =2对称,于是c +1+c -12=2,∴c =2.故选B.2.设随机变量X ~N (1,32),则D (13X )等于( )A .9B .3C .1D.13解析:选C.∵X ~N (1,32),∴D (X )=9. ∴D (13X )=19D (X )=1.3.(2014·沈阳高二检测)设随机变量ξ~N (0,1),若P (ξ>1)=p ,则P (-1<ξ<0)=( )A.12+p B .1-p C .1-2pD.12-p 解析:选D.如图,P (ξ>1)表示x 轴、x >1与正态密度曲线围成区域的面积,由正态密度曲线的对称性知:x 轴、x <-1与正态密度曲线围成区域的面积也为p ,所以P (-1<ξ<0)=1-2p 2=12-p .4.关于正态分布N (μ,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机变量落在区间长度为3σ的区间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B .随机变量落在区间长度为6σ的区间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C .随机变量落在(-3σ,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D .随机变量落在(μ-3σ,μ+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解析:选D.∵P (μ-3σ<X <μ+3σ)=0.997 4.∴P (X >μ+3σ或X <μ-3σ)=1-P (μ-3σ<X <μ+3σ)=1-0.997 4=0.002 6.∴随机变量落在(μ-3σ,μ+3σ)之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5.设正态总体落在区间(-∞,-1)和区间(3,+∞)的概率相等,落在区间(-2,4)内的概率为99.7%,则该正态总体对应的正态曲线的最高点的坐标为()A.(1,12π) B.(1,2)C.(12π,1) D.(1,1)解析:选A.正态总体落在区间(-∞,-1)和(3,+∞)的概率相等,说明正态曲线关于x=1对称,所以μ=1.又在区间(-2,4)内的概率为99.7%,∴1-3σ=-2,1+3σ=4,∴σ=1.∴f(x)=12πe-x-122,x∈R,∴最高点的坐标为⎝⎛⎭⎪⎫1,12π.6.(2014·临沂一中检测)如图是三个正态分布X~N(0,0.25),Y~N(0,1),Z~N(0,4)的密度曲线,则三个随机变量X,Y,Z对应曲线分别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密度曲线中,σ“瘦高”.答案:①②③7.若随机变量X~N(μ,σ2),则P(X≤μ)=________.解析:由于随机变量X~N(μ,σ2),其中概率密度函数关于x=μ对称,故P(X≤μ)=12.答案:1 28.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ξ服从正态分布N(1,σ2)(σ>0).若ξ在(0,1)内取值的概率为0.4,则ξ在(2,+∞)上取值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由正态分布的特征易得P(ξ>2)=12×[1-2P(0<ξ<1)]=12×(1-0.8)=0.1.答案:0.19.设X~N(5,1),求P(6<X≤7).解:由已知得P (4<X ≤6)=0.682 6P (3<X ≤7)=0.954 4.又∵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 =5对称,∴P (3<X ≤4)+P (6<X ≤7)=0.954 4-0.682 6 =0.271 8.由对称性知P (3<X ≤4)=P (6<X ≤7), 所以P (6<X ≤7)=0.271 82=0.135 9.10.商场经营的某种包装的大米质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10,0.12)(单位:kg),任取一袋大米,质量在10 kg ~10.2 kg 的概率是多少?解:∵X ~N (10,0.12), ∴μ=10,σ=0.1.∴P (9.8<X ≤10.2)=P (10-2×0.1<X ≤10+2×0.1)=0.954 4. 又∵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 =10对称,∴P (10<X ≤10.2)=12P (9.8<X ≤10.2)=0.477 2,∴质量在10 kg ~10.2 kg 的概率为0.477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