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权力
3行政权力
![3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0026990dba1aa8114431d9f0.png)
二、行政权力的内容
(一)行政立法权 一 行政立法权 (三)行政组织权 三 行政组织权 (五)行政命令权 五 行政命令权 (七)行政监督检查权 七 行政监督检查权 (九)行政强制执行权 九 行政强制执行权 (二)行政决策权 二 行政决策权 (四)行政决定权 四 行政决定权 (六)行政执行权 六 行政执行权 (八)行政处罚权 八 行政处罚权 (十)行政司法权 十 行政司法权
1)行政规划。指行政机关在实施公共事业及其他 行政规划。 活动之前,首先综合地提示有关行政目标, 活动之前,首先综合地提示有关行政目标,事前 制定出规划蓝图,以作为具体的行政目标, 制定出规划蓝图,以作为具体的行政目标,并进 一步制定实现该综合性目标所必须的各项政策性 大纲的活动。例如经济规划、产业规划、 大纲的活动。例如经济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 教育发展规划等。 划、教育发展规划等。行政规划是现代行政的重 要内容,不仅用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要内容,不仅用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且广泛 用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规划行政的 用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展开。使规划几乎运用于全部行政管理领域。 展开。使规划几乎运用于全部行政管理领域。
3)行政征收。指行政机关根据国家和 行政征收。 社会公共利益需要, 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向社会强制 性地、 性地、等。行政 征收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 种方式. 种方式.其目的在于满足国家为实现 其职能而对物质的需要。 其职能而对物质的需要。
四、行政权力的分配 (一)行政权力的初次分配 (二)行政权力的再分配 (三)行政权力分配的原则
(一)行政权力的初次分配
1、行政权力的级别分配 2、行政权力的职能分配
西方国家中央政府的权力 :
1)立法权 3)外交权 5)决策权 2)掌管军队、警察和监狱权 掌管军队、 4)提出预决算权 6)执行权 8)司法行政权 10)授予称号权 10)
名词解释行政权力
![名词解释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bf354a0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0.png)
名词解释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管理职能、实施行政管理所必须具备的法定资格和权限。
它是一种具有强制力和影响力的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不是简单的一种从属关系,而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公民的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公民自由的程度并不是绝对的。
一旦公民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侵犯了他人的自由或者公共利益时,这种自由就会成为一种侵权,这种侵权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因此,任何个人都不应该滥用自己的自由。
这种义务来自于一种公共利益,即社会的公共福利。
为了保护公共福利,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限制个人的自由,即权利的限制。
行政权力可以分为制度性的权力和非制度性的权力。
制度性的权力是一些宪法规定的,比如警察、法院和行政执法机构的权力;非制度性的权力是一些其他方面的规定,比如国会的权力。
由于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和国际环境,因此行政权力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国家赋予行政权力主要有三种目的,即效率、安全和秩序。
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不同的行政权力行使方式,其中安全和秩序是行政权力行使的首要目的,其次是效率,最后才是公平。
4.保障权:为了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防止滥用权力,必须有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权力分解机制、相互制衡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
3.控制权:是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权力,它掌握着国家治理过程的方向和节奏,代表着国家权力的根本特征。
控制权意味着立法、司法、行政机关之间权力关系的平衡,是权力正常运转和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
控制权是行政权力的核心。
5.合理运用权力,首先,要科学认识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避免出现随意性。
其次,要依据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做到知事用权。
最后,要有大局意识,讲究执行艺术,权责统一,审时度势,因情施策,量力而行。
依据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做到知事用权,知事运权,科学用权,审时度势,因情施策。
最后,权责统一,权责统一的含义是指在实现行政权力的目标过程中,既要把职权和职责有机结合起来,又要在法定的范围内尽职尽责。
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
![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bcf164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b.png)
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汇报人:2024-01-07•行政权力的定义与特性•行政权力法律控制的重要性•行政权力法律控制的手段目录•行政权力法律控制的实践•行政权力法律控制的挑战与对策•行政权力法律控制的未来展望01行政权力的定义与特性行政机关在执行任务、行使权力时,必须始终基于法律,并受法律的约束。
行政机关的权力法律授权原则依法行政原则行政机关所行使的权力,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即“法无授权即禁止”。
行政机关在执行任务、行使权力时,必须始终基于法律,并受法律的约束。
030201行政机关负责执行法律,将法律从抽象的条文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行动。
执行性行政机关在执行任务、行使权力时,会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如经济、教育、文化等。
多样性在某些情况下,行政机关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自由裁量,但这种裁量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自由裁量性02行政权力法律控制的重要性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的侵犯通过法律控制行政权力,可以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如人身权、财产权等。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法律规定了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义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同时通过听证会等程序保障公民的参与权,使公民能够参与到行政决策的过程中。
保障公民权利通过法律控制行政权力,可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规范行政行为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时应当遵循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通过法律控制可以防止行政机关为谋取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
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防止权力滥用通过法律控制,可以限制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防止行政机关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通过法律控制,可以防止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乱作为,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03行政权力法律控制的手段立法控制是行政权力法律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进行规范和限制,确保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章行政权力
![第五章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187644ef79563c1ec4da71b6.png)
一.行政权力的涵义
(一) 行政权力的概念 (二) 关于行政权力的各种学说 (三) 行政权力的结构 (四) 行政权力的特征
(一) 行政权力的概念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 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 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按照性质,权力可以划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 力、社会权力等等。政治权力就是某一政治主 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达到某种目标而 在实际政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于政治客体的 制约能力,凭借这种制约能力,政治主体拥有 对于社会价值的支配手段。在这里,政治主体 主要指政府、政党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社会 政治人物等。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它
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 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 能力。行政权力的这一定义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这个定义,行政权力的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1.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 公务员;
世界各国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不尽一致,总体上 看存在三种类型: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小范围型, 主要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 事务官;
2.行政权力和其他政治权力的关系(brief) 1)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的关系:从性质和作用看, 立法权力是各种社会权力集中的直接体现,其方向和 路径是多数人向少数人集中,是输入的过程和阶段; 行政权力则是由少数人向多数人的扩散,是输出的阶 段。从功能看,立法权力的功能是制定国家的法律和 政策,其作用是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势和规律,概括出 社会活动和各种集体行动的准则与规则;行政权力则 是要执行国家法律,推行政府政策,其作用在于将立 法权力确定的制度规则和一般准则具体应用于行政权 力客体,即行政权力对象。
三. 行政权力的结构
行政权力的本质与运行规则
![行政权力的本质与运行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dc30a6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e.png)
稳定性:行 政权力具有 稳定性,不 会轻易改变
或撤销
法律授权:行政权力来源于法律,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力 公共利益:行政权力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 民主决策:行政权力来源于民主决策,是民主制度下的产物 社会认可:行政权力来源于社会认可,是社会对行政机关的信任和支持
行政权力:行 政机关依法行 使的权力,包 括决策权、执 行权、监督权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行政权力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力,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权力。 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合法性。 行政权力是国家机关行使的权力,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权力。
数字化趋势: 行政权力逐渐 向数字化、智 能化方向发展
透明化趋势: 行政权力逐渐 向透明化、公 开化方向发展
分权化趋势: 行政权力逐渐 向分权化、分 散化方向发展
法治化趋势: 行政权力逐渐 向法治化、规 范化方向发展
权力腐败:行政权力可能被 腐败,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 和损失
权力滥用:行政权力可能被 滥用,导致不公平和不公正
制定目的: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适用范围:适用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 行为
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责令停产停业等
处罚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听取陈述 申辩、作出处罚决定等
处罚原则:依法行政、公正公开、过罚相当、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处罚监督:行政机关应当接受上级机关和社 会的监督,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媒体监督:通 过新闻报道、 舆论引导等方 式对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764cbb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6.png)
从行政权力行使的目的来看,行政权力具有公共利益性。权利的享有和行使,一般是以权利主体自身利益的 实现为主要目的。但是行政权力是一种公权力,它的存在和行使绝不是为了追求行政权力主体自身的利益。行政 权力的目的是要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来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而国家意志在本质上是公共利益的 体现。因此,行政权力行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实现某一个党派、某一个团体、某一个企业 的利益。
谢谢观看
公共利益是社会中个人利益和各个组织、团体利益的一种整合。在现代社会当中,这种公共利益通过国家的 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表现出来。国家设置行政权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种公共利益得以实现。因此,国家行政 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指导,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如果以 权谋私,那就偏离了行政权力行使的目的。
近代意义上的分权学说是从洛克开始的,他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这里洛克实 际上是把国家权力分为两部分,对外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行政权的一种。明确划分国家权力的是孟德斯鸠,他把 国家权力划分三种:立法权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行政权主要执行国家意志;司法权主要在于保护民众的利益。 三权分立学说是适应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绝对专制权力的需要而产生的。
能力简介
行政权力的这一定义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各类政策来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行政权力的客体具有普遍性,是以整个社会为对象的国家权力; 行政权力的性质是执行和管理性权力。 国家管理行政事务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远古时代 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国家权力一般不作划分,一切最高权力都集中在国王、皇帝手中。资产阶级兴 起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要求分享国家权力,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分权学说。17世纪,英国思想家J.洛 克认为,国家权力应分解为立法权和行政权。立法权集中于议会,行政权集中于政府。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 鸠在洛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学说。
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51534a080066f5335a8121b7.png)
2、惯例裁决是行政权力的重要来源 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和规章对某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或实施要求 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虽有明确规定,但留有一 定自由行使职权的幅度,由行政主体依照立法 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结合具体情形自行判 断并做出处理的权力,是行政主体的一种自行 决定权。 人们习以为常的惯例判决是自由裁量权的重要 表现,它也是行政权力的来源。
(一)历史上对行政权力来源 问题各种观点
二、现 代行政 权力的 来源、 性质及 特点
(二)现代行政权力的来源
(三)现代行政权力的性质 及特点
(四)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 原则
(一)历史上对行政权 力来源问题各种观点
1、神权说 3、智慧说 5、契约论 7、接受论 2、德仁说 4、暴力说 6、资源说
1、神权说 这是一种关于权力来源的愚昧主 张,认为权力来源于上帝,进而 创造出“神权论”或“君权神授 论”,为封建专制统治辩护并服 务。
人民大会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朝鲜、前苏联、前东欧 等社会主义国家均被普遍认为实行这种政权组 织形式。在一些实行独裁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政 治实体中,如训政时期的中华民国、苏哈托时 期的印度尼西亚也实行议行合一的体制。
其基本特征是: 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 各自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 优势与弊端: 一方面,议行合一体制在国家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分 配方面比三权分立制度更有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实行 的国家大多同时实行一党执政,所以,议行合一体制 比较容易导致集权和专制的形成,相应的权力制约机 制的缺乏,甚至于官僚主义、机构重叠的产生等等, 从而造成许多社会和政治矛盾。这从历史上的苏联、 东欧国家、印尼和巴黎公社等国家或政府的僵硬体制 可以看到议行合一体制的弊端。因此,从体制上改革 议行合一,原则上会是国际社会民主化的一个方向。
名词解释行政权力
![名词解释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29acafd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d.png)
名词解释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之一,是指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意志,凭借国家政权,通过法律手段,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运用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调整和控制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1。
行政权力的特征:(1)行政权力来源于国家政权的赋予。
(2)行政权力不仅体现了立法机关的意志,而且还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3)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性。
(4)行政权力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2。
国家行政权力的组成部分有:(1)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各级人民政府。
(4)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
国家行政机关是行使行政权力的机关。
它们的职责主要有四项:(1)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并负责实施。
(2)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3)制定和执行经济计划和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
(4)管理和发布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命令。
2。
行政决策的内容主要有:(1)拟定决策方案。
(2)拟定备选方案。
(3)拟定备选方案的比较与评价。
(4)拟定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5)拟定备选方案的优选方法。
(6)确定最佳方案。
3。
行政决策的特点:(1)科学决策是实现决策目标的基本保证。
(2)行政决策程序的法制化是保证决策质量的重要环节。
(3)行政决策参与者广泛性与利益协调性是提高决策效率的基础。
(4)行政决策风险是影响决策效果的重要因素。
3。
行政执行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责和法定程序,按照一定方式和手段,采取一定方法,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的活动。
4。
行政控制是为了纠正错误或改善某些状况而采取的有意识的干预措施,即使相应的措施和决策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也不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危害。
这种措施与以前所讲的反馈控制有密切联系。
5。
行政领导是国家权力的掌握者,指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个人。
包括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行政首长、国家级政治团体的领导人、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和政党、政治团体的领导人。
《行政权力》课件
![《行政权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4d52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5.png)
服从。
行政机关通过行使行政权力,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标,维护
03
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权力的特征
法定性
行政权力必须基于法律行使,受到法 律的约束,违法行使行政权力需要承 担法律责任。
强制性
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执行力,被管理者 必须服从,否则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制 裁。
执行性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了 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解决社会公 共问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行政权力发挥着关键作用。企业内部的 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内部规章制度,组织日常运营和管 理活动。
企业行政部门的职责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 理以及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此外,在处理企业与外部 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时,行政部门也需要运用行政权力进行沟 通和协调。
行政权力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行政机关通过行使行政权力,推动社会进 步和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02
行政权力的构成与分类
行政权力的构成
行政机关的权力
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对行政相对人产生法律效力。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如参与权、知情权、救 济权等。
行政法律关系的调整
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行政法律规范进行 调整。
行政决策程序
包括情报收集、方案设计、评估和选择 等步骤,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行政处罚程序
包括立案、调查、审理和决定等步骤 ,确保处罚的公正、合法和合理。
行政许可程序
包括申请、审查、决定和送达等步骤 ,确保许可的公正、透明和高效。
行政复议程序
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和决定等步骤 ,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0第二章 行政权力
![20第二章 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fd5c656448d7c1c708a1453e.png)
★YYZYQ.NO.20★行政管理学★NOV.3RD.2008★67第二章行政权力第一节行政权力的内涵一行政权力的涵义(一)产生和发展在西方,关于行政权力的来源的四种说法: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体说,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说,卢梭的契约说,杜林的暴力说(二)行政权力概念的内涵定义: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国家行政机关赖以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执行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一种强制力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是国家政权的的重要组成部分2.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3.目的和任务是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执行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行政职能4.是一种强制力量二行政权力的来源,性质,特点和运行原则(一)来源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前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主要来源:第一,宪法,法律和法规是行政权力的主要来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普通法律依据宪法制定,不能同宪法相抵触;行政法规是行政机关为了有效地执行国家宪法和法律,履行政府职能而依法制定的各种行政管理规范的总和第二,惯例裁决是自由裁量权的重要形式惯例,习惯法,不成文法运用惯例处理时,应注意:1.不得违背法律2.为原有法律的推论或补充3.惯例为关系人乐于接受4.惯例用于处理行政事务,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克服法制的固有缺陷第三,授权也是行政权力的重要来源1.法律授权,总理出国,常务副总理依法代理其职务例如2.人为授权:以行政首长名义授权;口头授权派代表出席第四,法理是推量裁决的基本依据法理是法律的来源,法律又是行政权力的来源,所以(二)性质和特点1.行政权力的性质从属于国家政权的性质,是国家政权性质的集中体现a..在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实质都是为其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b.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2.我国的行政权力的特点:第一,服务性或人民性,表明行政权力从属于人民第二,派生性或执行性,表明行政权力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派生的,从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任务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形成的人民共同意志第三,统一性或垂直性,表明中央行政权力和地方行政权力,行政权力和国家权力的其它组成部分是统一的,不可分割或分立,而是垂直行使的,国务院对地方各级政府实行统一领导。
行政权力的概念
![行政权力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d30439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0.png)
行政权力的概念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它是政治权力的一种,与立法权力、司法权力相对应。
为了更好地理解行政权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主体: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他们通过合法的授权,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职权。
2. 来源:行政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授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3. 性质: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公共性。
强制性体现在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权威性体现在行政机关的决定对行政相对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公共性体现在行政权力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行使的。
4. 范围:行政权力的范围广泛,涉及国家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如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
5. 功能:行政权力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 制约:为了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必须对其进行制约和监督。
制约包括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内部制约主要是通过行政机关内部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制约,外部制约主要是通过立法、司法、舆论等方面进行监督。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于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利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为了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必须对其进行制约和监督,确保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公共管理学行政权力
![公共管理学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019a34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9.png)
推动政策实施
提供公共服务
行政机关通过行使行政权力,提供公 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满足公众需求。
行政机关负责执行政策,通过行政权 力的行使,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行政权力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01
02
03
优化资源配置
行政权力能够影响资源的 分配,优化公共资源的配 置,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 。
引导社会发展
行政机关通过制定政策和 规范,引导社会的发展方 向和行为规范。
保障公民权利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 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公民 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 正。
公共管理中行政权力的运用
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 时,必须依法进行,确保 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透明行政
行政机关应当公开行政决 策和执行过程,增加透明 度,接受公众监督。
责任行政
行政机关应当承担行政行 为带来的后果,接受问责 和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 行使。
行政司法权
解决行政争议和裁决行政纠纷的权力。
行政执法权
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权力 。
行政监督检查权
对行政相对人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 性文件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权力。
行政权力的分配
01
中央与地方行政权 力的划分
依据宪法和组织法,中央和地方 各级政府分别行使相应的行政权 力。
02
不同部门之间的权 力分配
公共管理学行政权 力
目 录
• 行政权力的定义与特点 • 行政权力的来源与类型 • 行政权力的行使与限制 • 行政权力与公共管理 • 行政权力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行政权力的定义与特 点
行政权力的定义
行政权力是指行政机关在执行 任务、行使权力时所具备的公 共管理权力。
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c1324cd226fff705cc170a16.png)
第四章
2.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因素 行政权力的行使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首先,行政权力的目的和手段的合理性与正 当性是根本的因素。 其次,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另一个因素 是行政权力的强度。 再次,影响行政权力实现程度的因素也包括 行政客体的潜在能力问题。 复次,影响行政权力实现程度的因素也包括行 政权力作用的范围。 最后,影响行政权力实现程度的因素还包括行 政环境问题。
第四章
其次,行政权力分配的第二个途径是所谓权力 下放。 再次,行政权力分配的第三个途径是地方自治。 最后,行政权力分配的第四个途径是权力“外 放”。 权力外放主要在于解决行政权力主体和社会之 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行政权力与社会权力 之间的关系问题,亦即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行政授权 一、行政授权的涵义 行政授权乃是授权的一种形式,系指行政组织 指行政组织 内部上级机关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 职能机构, 职能机构,以便下级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 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 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 二、行政授权方式 根据行政工作内容的重要性程度、 1 . 根据行政工作内容的重要性程度 、 上级行 政主体的管理水平和下级行政主体的管理能力 等综合情况,可将行政授权划分为充分授权 充分授权、 充分授权 不充分授权,制约 授权和弹性授权 弹性授权等方式。 不充分授权 制约 授权 弹性授权
三、行政权力的特征 其一,公共性。 其六,膨胀性。 其二,手段性。 其三,自主性。 其四,一元性。 其五,时效性
第四章
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分配 一、行政权力分配的方式与途径 1.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 (1)结构性分配 (2)功能性分配 2.行政权力分配的途径 首先,行政权力的分配主要是通过逐级授权的途径 实现的。 所谓行政授权,就是较高层次的行政主体授予下级 行政主体以一定的责任与管理权限,使下级行政主体 在上级的监控下获得某种自主行使的权力。
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c9730547b307e87101f69650.png)
2、权力结构不同,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运行 回路的一部分,但政党权力却自成回路, 本身就有一个权力输入与输出的回路; 3、权力的合理合法度不同,行政权力作为国 家权力权力,它没有必 然的合法性,需要由法律专门规定; 4、权力客体不同,行政权力的客体是整个社 会,而政党权力的客体只限于党内;
2、行政授权的程序 (1)明确授权的工作内容; (1)明确授权的工作内容; (2)选择授权的对象; (2)选择授权的对象; (3)规定授权工作应该达到的目标、成果以 (3)规定授权工作应该达到的目标、成果以 及完成工作的权限和应负的责任; (4)正式授予权力; (4)正式授予权力; (5)检查评估授权成效。 (5)检查评估授权成效。
第四章 行政权力
一、行政权力的内涵
(一)行政权力的概念 政治权力就是某一政治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 政治权力就是某一政治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 力,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在实际政治过程中体现出 来的对于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凭借这种制约能 力,政治主体拥有对于社会价值的支配手段。 在这里,政治主体主要指政府、政党和其他社会 政治集团、社会政治人物等。 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 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 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二)行政权力分配的途径。 行政权力分配的途径。 1、主要途径是逐级授权; 2、权力下放; 3、地方自治; 4、权力“外放”(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权力“外放”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三)行政权力的再分配。 行政权力的再分配。 一般有两种情况: 1、外源型行政权力再分配,即随着整个社会利益 的调整和政治权力的再分配而进行的行政权力的 再分配; 2、内源型分配,即在既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之内, 由于行政体系内部的权力主体或对象发生了局部 变化,行政权力需要做小幅度调整,在计划、组 织、人事和服务的产出等方面发生相应变化,这 种情况称为行政改组。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三讲 行政权力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三讲 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04885924482fb4daa58d4bdf.png)
(五)趋向之五:权力约束的 法治化
约束行政权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法治化。现代法治首先 意味着政府守法,并意味着政府尊重公民权利和自由, 更意味着法律面前人平等。这就要求限制行政权力, 用宪政制度和法治原则对行政权力的发生、配置、行 使、监督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制约。 联合国《新千年第一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草案》在把 良治作为理想目标时,又对良治内涵进行了勾勒,指 出“良治包括法治、国家制度有效性、公共事务管理 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尊重人权以及所有公民在影响其 生活的决策方面之参与。
结构性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 行政权力分配)
(7)掌握所属行政机构的工作,具体负责和 领导各部、院、委的工作,并任免官员。 (8)编制并向议会或国会提出预算和决算。 (9)司法行政权。指行政首脑任命法官、宣 布特赦以及减刑、免刑等权。 (10)颁赐荣典,授予荣誉称号等。 (11)根据选举法规,组织选举工作。 (12)监督权。如监督执行法律、监督所属机 构、监督地方政府以及对国家预算执行和各级 政府财政收支进行监督的权力。
如何认识“行政国家”现象呢?
首先,行政国家的出现,是大工业时代科学技 术突飞猛进和生产力迅速提高所导致的结果。 其次,应该看到,与行政国家现象相伴而生的 行政越权现象,是在行政权力增长过程中自身 的恶性膨胀造成的。 最后,必须强调指出,行政权力在由“守夜警 察”的消极身份转变为社会积极干预者身份的 过程中,其本质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一)行政权力的特性
3.自主性。 行政权力的自主性首先是其相对独立的特性,这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相对于社会权力的独立性和相对于统 治权力的独立性. 4.一元性。 ������ 行政权力的一元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一个 国家内,拥有和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系统只能是一个;其 二,在一个国家的行政系统内部,只能存在一个权力中心, 首长负责制是一般行政管理机关的领导原则;其三,行政 权力的一元性还表现在行政权力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不可逆 性,亦即行政权力运行的单向性。
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https://img.taocdn.com/s3/m/ce73ea92daef5ef7ba0d3c84.png)
关于行政权力的主要学说
(一)早期分权学说 (二)三权分立学说 (三)政治行政二分法 (四)五权宪法学说 (五)议行合一学说 (六)组织权力学说
早期分权学说
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开分权学说的先河。 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将国家权力分为 三种,即议事、执行和审判。 古罗马的波利比阿在描绘古罗马体制特 征时,又孕育了元老院、执行官和平民 大会之间相互制约的思想萌芽。
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
二者也属于国家权力,所不同的是: 第一,权力运行方向不同。行政权力运行的方向是自 上而下的,司法权力的行使则带有某种平生性,它可 以视作国家权力运行过程当中的平衡调节器。 第二,主体在权力体系中的独立性不同。行政权力的 下级主体受上级的指挥与控制,司法权力的各级主体 则独立行使审判权力。 第三,权力的作用和功能不同。行政权力是要积极地 去实现国家意志,而司法权力主要在于消极地保障国 家意志的实现不受干预。行政权力的作用一般是主动 的,而司法权力的作用一般是被动的。 第四,从权力的价值原则看,司法权力追求公正,行 政权力追求效率。 第五,二者决策机制不同。行政权力的决策机制是首 长负责制,权的决策机制是合议制、两审终审制。
行政国在当代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结构 上的庞大,它正沿着管理、政治和法律 三个维度扩张,从本质上而言对于个人 自由是一种潜在威胁。20世纪行政权力 的扩张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纯 粹的行政权自身扩张即“自由裁量”活 动,另一种情况是行政权力向立法权的 扩张即“委任立法”猛增,一种情况是 行政权力向司法权的扩张即“行政司法” 突显。
行政权力的特征及其他权力的关 系
行政权的特性 1.公共性 2.手段性 3.自主性 4.一元性 5.时效性 6.膨胀性
公共性
行政权力本身就属于公共权力,公共性 自然是其主要特征。它的运作集中体现 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活动,其目的 在于提供公共物品、维护公共利益。
行政权力的内容
![行政权力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ea021086c85ec3a87c2c592.png)
行政权力的内容行政权力的内容指行政权力的能力范围。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不同,所以行政权力的内容也不完全相同。
一般而论,行政权力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行政立法权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普遍性行为规范的权力,在现代社会中,各国政府的行政权力中几乎无例外地都拥有行政立法权。
按照三权分立的理论,立法权属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只是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但是随着西方社会行政国现象的出现,现代社会中行政机关具有广泛的职责。
行政机关为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仅靠立法机关的立法已远远满足不了履行职责对法律的需要,于是,宪法和法律便赋予行政机关以一定范围内的立法权,允许行政机关为履行职责的需要,根据法律的精神和原则,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用以调整各种行政关系,规范行政相对方的行为。
所谓行政立法权,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和发布一般性行政法律规范的权力。
不过,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权是一种不完全的立法权,必须在法定权限内行使。
也就是说,第一,行政立法必须要有宪法和法律的依据,或者要有权力机关或具体法律的授权。
第二,行政立法的内容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
2.行政决策权行政决策权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重大行政管理事项制定计划、作出决定的权力。
行政决策是行政活动的基本内容,贯穿于行政活动的整个过程。
行政决策权对于行政机关有效地履行职责起着积极的作用。
行政决策往往成为行政的政治课题,决策是否符合实际,决策的效果或结果如何,决定着社会及民众对决策的态度及评价。
政府在行使决策权时应该确保倾听人民意见的渠道通畅,始终将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为决策追求的目标,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3.行政组织权行政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其组织工作,组织活动对于实现行政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组织权指行政机关对其行政组织内部的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权,包括对行政机构和人员的法律权利义务和职责权限等的设定、变更和废止的权利;对作为管理对象的社会公众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的设定、变更和废止的权力等。
行政权力分类
![行政权力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17bb4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3.png)
行政权力分类
1. 决策性行政权力,就好比是一艘船的船长,决定着船往何处开。
比如说城市规划,不就是政府决定怎么建设城市嘛,这就是决策性行政权力在起作用呀。
2. 执行性行政权力呢,那可是行动派呀,类似听从船长指挥努力划船的水手。
像交警在路上执法维持秩序,就是在执行呀。
3. 管理性行政权力呀,就像一个大管家,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比如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这就是管理性行政权力的体现呢,难道不是吗?
4. 监督性行政权力,这不就是一个严格的监督者嘛,时刻盯着有没有违规。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督不就是这样嘛,多重要啊!
5. 授权性行政权力,哇哦,就如同给予你一张特别通行证呢。
比如给一些企业特定的许可,让它们能开展某些业务,不就是授权嘛,你说对吧?
6. 强制性行政权力,哎呀呀,这可有点厉害哟,像是一个严厉的卫士!像对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这就是强制性行政权力的展现呀。
7. 服务性行政权力,就好像贴心的服务员呀。
比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像是图书馆、公园这些,给大家带来便利,这多好呀!
8. 调控性行政权力,如同一个调控大师,把各种情况都调整得有条不紊。
像宏观经济调控,把控经济的走向,多牛啊!
9. 指导性行政权力,如同一位智者在指引方向。
比如政府对某些产业发展给出指导意见,帮助其更好地发展,是不是很重要呢?
总之,行政权力的分类是很丰富多样的呀,每一种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运转和发展呢!。
行政权力的分类与划分
![行政权力的分类与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fd0e27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8.png)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行政权力的分类与划分,政府可以更加有效地制定和实施经济 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社会管理
合理的行政权力划分有助于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 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推动创新发展
行政权力的分类与划分有利于政府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 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竞争力。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管理,中央 负责全国性财政支出,地方负责 地方性财政支出。
行政权划分
中央政府部门负责全国性行政事 务,地方政府部门负责地方性行 政事务。
不同层级政府间行政权力的划分
纵向划分
不同层级政府间行政权力按照行政级 别进行划分,各级政府在自己的职权 范围内行使权力。
横向划分
同一层级政府间行政权力按照职能进 行划分,不同政府部门分别负责各自 领域的行政事务。
不同层级政府间事权财权不匹配
事权划分不清
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不够清晰明确,导致一些公共事务的管理出现混乱或重叠 。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在财政体制上,一些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的事权责任,但缺乏相应的财权支持,导致财 政困难和服务水平下降。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分配不透明、使用不规范等,使得转移支付在 平衡不同层级政府间财力差异方面的作用受到限制。
05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分类 与划分存在的问题
立法性行政权力不足
立法滞后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不断出现,而相应的行政 法规往往不能及时跟上,导致一些领域存在法律空白。
立法质量不高
部分行政法规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充分调研和论证,导致法规内容不 合理、不具体、可操作性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权力
一、行政权力
1.权力的定义为,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权力主体能够对权力客体进行影响或控制的一种
力量。
2.权力按不同的标准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
权力主体及目的可分为公共权力和私
人权力。
权力作用领域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等等
3.行政权力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
志,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4.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一)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
的非政府组织;(二)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三)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意志;(四)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
5.行政权力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分为传统行政权力(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行政
权力)和现代行政权力(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权力)。
6.人民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
7.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强制力、诱导力、组织制度、信息、个人因素。
二、行政权力的特性及价值取向
1.行政权力的特性:公共性、执行性、有限性
2.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是指行政权力应该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为谁的利益服务,它的核心是
回答行政权力的目的以及目的制约的实现目标的手段问题。
3.所谓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是指一个共同体成员共同享有的利益。
4.公共利益作为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行政权力运作上:首先,行政权力出发点
是基于公共利益考虑,是为服务和促进公共利益,而不是为某个个人、集团或群体的利益,更不能谋取行政部门自身的利益。
其次,行政权力体现服务行政的精神,行政权力运作过程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过程,行政权力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从以往的“命令-服从”关系,变成“服务——受益”关系,政府为社会创办的公共设施、公共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生活等公益事业,都是直接为公众服务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幸福的生活环境。
再次,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贯彻公平原则,行政权力的行使依法进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公众中每个个体都有权要求行政机关提供公平待遇,不因性别、种族、民族、体貌、财产、地位等而不同,行政权力应为公众提供公平的服务。
最后,行政权力活动强调公开性和透明度,行政权力不仅要为公众做好服务,而且要让公众知道其服务情况。
5.所谓行政责任是指行政管理机关或行政管理者依其职权关系所产生的一种职责和任务。
6.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具体体现:(一)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
公共性,决定乐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二)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三)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
1.国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一)联邦制国家中央
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二)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
2.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改革(经历分权到集权,再集权到分权的两个发展阶段);
(二)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改革
(三)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由于政府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中央集权制难以适应这一变化。
地方分权的意义:(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
行政效率;(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
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演变
4.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思路
(一)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
(二)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三)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
(四)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