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角形边角关系及命题与证明 (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将△ABC三个角分别沿DE、HG、EF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O处,则∠1+∠2的度数为( )A.120°B.135°C.150°D.180°2、如图,△ABC的面积为1cm2, 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P,则△PBC的面积为()A. B. C. D.3、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AD上任意一点,则有()A.△ABE的周长+△CDE的周长=△BCE的周长B.△ABE的面积+△CDE 的面积=△BCE的面积C.△ABE∽△DECD.△ABE∽△EBC4、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则它的一个底角度数为A.20°B.50°C.80°D.100°5、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8cm和10cm,则其边长的范围是()A.2<x<6B.3<x<9C.1<x<9D.2<x<86、如图,在△ABC中,∠A=50°,∠1=30°,∠2=40°,∠D的度数是()A.110°B.120°C.130°D.140°7、如图,已知△ABC中,∠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A.90°B.135°C.270°D.315°8、如图,直线AB∥CD,∠B=50°,∠C=40°,则∠E等于()A.70°B.80°C.90°D.100°9、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9,那么第三边长可能是( )A.1B.5C.8D.1410、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AB=8cm,AC=6cm,则S△ABD :S△ACD=( )A.3:4B.4:3C.16:9D.9:1611、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如果∠C-∠B=∠A,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C=90°B.如果,则∠B=60°,∠A=30° C.如果,那么△ABC是直角三角= D.如果,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12、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AD=5,DH⊥AB于点H,则DH的长为( )A.24B.10C.4.8D.613、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D是圆O的弦,AB、CD的延长线交于点E,已知AB=2DE,∠E=16°,则∠ABC的度数是( )A. B. C. D.14、如图,锐角△ABC中,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ADC≌△ADC′,△AEB≌△AEB′,且C′D∥EB′∥BC,BE、CD交于点F.若∠BAC=35°,则∠BFC的大小是()A.105°B.110°C.100°D.120°15、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个①40°角为内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必相似②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50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a、b、c,(a>b=c),那么a2∶b2∶c2=2∶1∶1⑤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则此△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答案】C
9.某校九年级四个班的代表队准备举行篮球友谊赛.甲、乙、丙三位同学预测比赛的结果如下:
甲说:“902 班得冠军,904 班得第三”;
乙说:“901 班得第四,903 班得亚军”;
丙说:“903 班得第三,904 班得冠军”.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答案】B
∴∠3=90°﹣∠1,∠4=90°﹣∠2,
又∠1=∠2∴∠3=∠4.
24.已知:△ABC 中,AB=AC,BD 是 AC 边上的中线,如果 D 点把三角形 ABC 的周长分为 12cm 和 15cm
两部分,求此三角形各边的长.
第 13 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一、选择题
1.有下列三个命题: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平面内,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赛后得知,三人都只猜对了一半,则得冠军的是( )
A. 901 班 B. 902 班 C. 903 班 D. 904 班
点
17.如果甲的身高数或体重数至少有一项比乙大,则称甲不亚于乙,在 200 个小伙子中,如果某人不亚于
其他 199 人,就称他为棒小伙子,那么,200 个小伙子中的棒小伙子最多可能有 ________
【答案】4
20.命题“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 ,成立吗________ .
【答案】如果两个实数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不成立
【答案】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一个等腰三角形但非等边三角形,其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条数共有()A.3条B.5条C.7条D.9条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那么它的周长是( )A.7B.11C.7或11D.以上选项都不对3、等边三角形的两条高线相交成钝角的度数是()A.105°B.120°C.135°D.150°4、如图,已知BE,CF分别为△ABC的两条高,BE和CF相交于点H,若∠BAC=50°,则∠BHC为()A.160°B.150°C.140°D.130°5、有 2cm 和 3cm 的两根小棒,请你再找一根小棒,并以这三根小棒为边围成一个三角形,下列长度的小棒不符合要求的是( ).A.2cmB.3cmC.4cmD.5cm6、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D,△BC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CD,PN、BF下列结论:①△ABE≌△DBC;②∠DFA=60°;③△BPN为等边三角形;④若∠1=∠2,则FB平分∠AFC.其中结论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7、在△ABC中,若∠A:∠B:∠C=1:2:3,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形状不确定8、如图,在已知的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连接M、N交于点D,连接;若,,则的度数为().A.90°B.96°C.108°D.112°9、在△ABC中,∠A= ∠B= ∠C,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10、如图,直线l和双曲线y= (k>0)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的点(不与A、B重合),过点A,B,P分别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C,D,E,连接OA,OB,OP,设△AOC的面积为S1、△BOD的面积为S2、△POE的面积为S3,则( )A.S1<S2<S3B.S1>S2>S3C.S1=S2>S3D.S1=S2<S311、如图,已知△ABC中,AD,AE,AF分别是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及中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BCB.BF=CFC.BE=ECD.∠BAE=∠CAE12、如下图,线段是的高的是()A. B. C.D.13、如图,在△ABC中,AB=8,BC=10,以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BP并延长交AC于点D,若△BDC的面积为20,则△ABD的面积为()A.20B.18C.16D.121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8cm,则它的周长为()A.16cmB.17cmC.20cmD.16cm或20cm15、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E翻折,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FEC=50°,那么∠FAE等于()A.10°B.15°C.20°D.25°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是35°和110°,则另一个内角是________.17、如图,在Rt△ABC中,∠ACB=90°,,CM是斜边AB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那么∠A=________.18、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19、如图,在中,,点是延长线上一点,,则________.20、如果一个四边形的某个顶点到其他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我们把这个四边形叫做等距四边形,这个顶点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等距点.如图,已知梯形ABCD 是等距四边形,AB∥CD,点B是等距点.若BC=10,cosA= ,则CD的长等于________.21、如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x+4,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作PE⊥y轴于点E,PF⊥x轴于点F,连接EF,则线段EF的最小值为________.2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6,第三边长为奇数,则其周长为________.23、如图,在中,是斜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若,则________.24、已知梯形的两底长分别为2和8,两腰的长分别为4与,那么字母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25、如图,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BPC是等边三角形,则△BPD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AD⊥BC,∠1=∠2,∠C=55°.求∠BAC的度数.27、如图是一个大型模板,设计要求BA与CD相交成30°角,DA与CB相交成20°角,怎样通过测量∠A,∠B,∠C,∠D的度数,来检验模板是否合格?28、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1=∠2,∠3=∠4,∠BAC=63°,求∠1和∠DAC的度数.29、已知△ABC中,∠B-∠A=70°,∠C=50°,求∠A、∠B的度数.30、已知一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求此一函数表达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B3、B4、D5、D6、A7、B8、C9、B10、D11、C12、D13、C14、C15、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28、29、30、。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O的圆心在定角∠α(0°<α<180°)的角平分线上运动,且⊙O与∠α的两边相切,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关于⊙O的半径r(r>0)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B. C. D.2、如图,△ABC中,∠C=90°,∠CAB=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C 边于点D.则∠ADC的度数为()A.65°B.60°C.55°D.45°3、如图1,是铁丝的中点,将该铁丝首尾相接折成,且,,如图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在上B.点在的中点处C.点在上,且距点较近,距点较远 D.点在上,且距点较近,距点较远4、如图,中,,过点且平行于,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5、如图,AD是的角平分线,,垂足为F,,和的面积分别为60和35,则的面积为A.25B.5.5C.7.5D.12.56、如图,在中,,将绕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的对应点是点,点的对应点是点),连接.若,则的大小是()A.77°B.69°C.67°D.32°7、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k,3,则化简的结果是()A.﹣5B.1C.13D.19﹣4k8、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 2=c 2-a 2B.a∶b∶c=3∶4∶5C.∠C=∠A-∠BD.∠A∶∠B∶∠C=12∶13∶159、现有两根木棒,长度分别为和,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A. 的木棒B. 的木棒C. 的木棒D. 的木棒10、下列命题中,①13个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是同一个月是必然事件;②一名篮球运动员投篮命中概率为0.7,他投篮10次,一定会命中7次;③因为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数,所以任何数的平方根都是正数;④在平面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一定是180°,正确个数是()A.1B.2C.3D.411、如图所示,点A是半径为2的⊙O外一点,OA=4,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弦BC∥OA,连接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2B.2C.3D.12、如图所示,在中,,于,,则线段的长是()A.3B.4C.8D.113、如图,△ABC的边AC与⊙O相交于C、D两点,且经过圆心O,边AB与⊙O 相切,切点为B,已知∠A= ,则∠C的大小是( )A.60°B.45°C.30°D.15°1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3,点P在矩形的边上沿B→C→D→A运动.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B. C. D.15、如图,在△ABC中,AC=5,中线AD=7,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已知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4,则k的值为________.17、若三角形的周长是60cm,且三条边的比为3:4:5,则三边长分别为________1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CD的中点,AF平分∠BAE交BC于点F,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BG,则CF的长为________.19、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F过EC的中点G并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BE与DF交于点O.若△ADE的面积为S,则四边形B0GC的面积=________.20、小芳有两根长度为5cm和10cm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她应该再选择一根长度为________cm的木条.(只需写出其中一种)21、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角α的度数为________.22、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边长为7cm和15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cm.2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 cm.24、在△ABC中,AD为高线,AE为角平分线,当∠B=40º,∠ACD=60º,∠EAD 的度数为________.25、如图,⊙O的半径为1cm,弦AB、CD的长度分别为cm,1cm,则弦AC、BD所夹的锐角α=________度.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已知a、b、c是三角形三边长,试化简:|b+c﹣a|+|b﹣c﹣a|+|c﹣a﹣b|﹣|a﹣b+c|.27、如图,CD是⊙O的直径,BE是⊙O的弦,DC,E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A,若∠EOD=75°,AB=OC,求∠A的度数.28、如图,四边形ABCD中,BE、CF分别是∠B、∠D的平分线.且∠A=∠C=90°,试猜想BE与DF有何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AB过圆心O,过点C的切线A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点D是弧AC的中点,且∠ABC=70°,则∠AEC等于()A.80°B.75°C.70°D.65°2、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2:3:4,则与之相应的三个内角之比为()A.2:3:4B.4:3:2C.5:3:1D.1:3:53、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的()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4、如图,在△ABC中,AB=AC,∠A=120 ,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MN的长为()A.1.5cmB.2cmC.2.5cmD.3cm5、如下图,线段是的高的是()A. B. C. D.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矩形OABC的边AB于点D,交边BC于点E,且BE=2EC.若四边形ODBE的面积为6,则k为()A.3B.4C.6D.1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矮不同的两个人在同一盏路灯下同一时刻的影子有可能一样长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方程x 2=x的根是x1=0,x2=1 D.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8、如图,为的切线,切点为A,连接,与交于点C,延长与交于点D,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9、画△ABC中AB边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10、5月1日,小明一家准备在市内作短途旅游.小明征求大家的意见:爷爷奶奶:如果去玉泉观就一定再去伏羲庙;爸爸妈妈:如果不去南寺也就不去李广墓;姑姑:要么去玉泉观,要么去南郭寺.如果只去一个景点,小明应该选择去()A.玉泉观B.伏羲庙C.南郭寺D.李广墓11、如图,在△ABC中,∠A=20°,∠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交于D1,∠ABD1与∠ACD1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2,依此类推,∠ABD4与∠ACD4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5,则∠BD5C的度数是()A.24°B.25°C.30°D.36°12、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E,∠B=40°,∠E=30°,则∠ACB的度数为( )A.30°B.35°C.40°D.70°13、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5,2.5,3.5B. ,,C.2a,3a,5a(a>0) D.m+1,m+2,m+3(m>0)14、在三角形ABC中,D是边BC上的一点,已知AC=5,AD=6,BD=10,CD=5,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A.30B.36C.72D.12515、两个相似三角形,他们的周长分别是36和12.周长较大的三角形的最大边为15,周长较小的三角形的最小边为3,则周长较大的三角形的面积是()A.52B.54C.56D.58.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3,若它的第三边长为奇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17、如图,在△ABC中,AC=BC,△ABC的外角∠ACE=100°,则∠A=________ 度.18、A、B、C、D、E、F六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当比赛到某一天时,统计出A、B、C、D、E、五队已分别比赛了5、4、3、2、1场球,则还没与B队比赛的球队是________19、如图,AD是△ABC中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若∠B=44°,∠C=76°,则∠DAE=________.20、如图,在△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2°,则∠BDC=________度;21、已知,△ABC的中线AD与中线BE相交于点F,若DF=2,则AD的长是________ .22、在△ABC中,已知∠A=60°,∠B=80°,则∠C的外角的度数是________.23、如图,直线轴于点,直线轴于点,直线轴于点,…,直线轴于点(其中为正整数).函数的图象与直线, , ,…,分别交于点, , ,…,;函数的图象与直线, , ,…,分别交于点, , ,…, ,如果的面积记作,四边形的面积记作,四边形的面积记作,…,四边形的面积记作,那么________.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的面积为,且点在坐标轴上,则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25、小明把一副含45°,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C=∠F=90°,∠A=45°,∠D=30°,则∠α+∠β等于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20°,∠C=80°,求∠AED的度数.27、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 DE⊥AB于E,DF⊥AC于点F,且∠BDE=∠CDF。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Rt△ABC 中,∠C=90°,在AC和AB 上分别截取AE,AD,使 AE=AD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立DE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AC 内交于点F,作射线AF交边BC 于点G,若 CG=4,AB=10,则△ABG 的面积为()A.12B.20C.30D.40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则它的顶角为:()A.50°B.80°C.65°D.130°3、如图,在四边形中,,,垂足为点E,连接AC 交DE于点F,点G为AF的中点,.若,,则DE的长为()A. B. C. D.4、甲、乙、丙3人从图书馆各借了一本书,他们相约在每个星期天相互交换读完的书.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都读完了这3本书.若乙读的第三本书是丙读的第二本书,则乙读的第一本书是甲读的()A.第一本书B.第二本书C.第三本书D.不能确定5、如图,是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则∠1+∠2+∠3等于()A.60°B.90°C.120°D.180°6、已知△ABC的一个外角为70°,则△ABC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7、如图,直线AB∥CD,∠1=50°,∠2=110°,则∠E的大小是()A.40°B.50°C.60°D.30°8、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4,第三边是方程x2-6x+8=0的解,•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8B.8或10C.10D.8和109、如图所示,a∥b,∠1的度数为()A.90°B.80°C.70°D.60°10、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若∠A=20°,则∠BDC=( )A.30°B.40°C.45°D.60°11、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于点,于点.若,,,则()A.4B.6C.3D.512、如图,AB∥CD,则图中α,β,γ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α+β+γ=18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360°13、如图,△ABC中,边BC=12cm,高AD=6cm ,边长为x的正方形PQMN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则正方形边长x为()A.3cmB.4cmC.5cmD.6cm14、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7,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16B.11C.3D.615、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的有()个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边长为整数,且周长等于12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
沪科版八上数学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单元试卷附答案
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试题共25题.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a,b,c为△ABC的三边长,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1.5,b=2,c=2.5 B.a:b:c=3:4:5C.∠A+∠B=∠C D.∠A:∠B:∠C=3:4:5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直线外一点到该直线的垂线段,是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B.纵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的直线平行于x轴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顺次连接菱形四边的中点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3.如图,若∠A=27°,∠B=45°,∠C=38°,则∠DFE等于()A.110°B.115°C.120°D.125°4.如图,已知∠MON及其边上一点A.以点A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ON于点B和C.再以点C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恰好经过点B.错误的结论是()A.S△AOC=S△ABC B.∠OCB=90°C.∠MON=30°D.OC=2BC5.关于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提出如下命题:命题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命题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不等,大角所对的边较大;命题3: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边所对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命题4: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以上真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6.如图,△ABC中,三条中线AD,BE,CF相交于点O,若△ABC的面积是10,则△OCD的面积是()A.2 B.1.5 C.D.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a﹣1,4,则化简|a﹣3|﹣|a﹣7|的结果为﹣.8.若(a﹣4)2+|b﹣9|=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4,4),点D在y轴上,若△ABC的面积等于△BCD的面积,则点D的坐标可能是(只写一个即可).10.已知AD是△ABC的中线,若△ABD与△ACD的周长分别是14和12.△ABC的周长是20,则AD的长为.11.如图,在△ABC中,∠B=46°,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12.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命题“关于x的方程x2﹣6x+m=0一定有实数根”是假命题,则m的值可以是.13.如图,△ABC的两条高AD,BE交于点F,∠DBF=28°,则∠CAD的度数为.14.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P.若∠BPC=108°,则∠A的度数为.15.某学校举办科技节活动,有甲、乙、丙、丁四个团队参加“智能机器人“项目比赛,该项目只设置一个一等奖,在评奖揭晓前,小张、小王、小李、小赵四位同学对这四个参赛团队获奖结果预测如下:小张说:“甲或乙团队获得一等奖”;小王说:“丁团队获得一等奖”;小李说:“乙、丙两个团均示队获得一等奖”;小赵说:“甲团队获得一等奖”.若这四位同学只有两位预测结果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16.如图,在△ABC中,∠B=40°,∠A=30°,CD平分∠ACB.CE⊥AB于点E,则∠DCE的度数是.17.如图,△ABC中,∠A=70°,∠B=50°,点M,N分别是BC,AB上的动点,沿MN所在的直线折叠∠B,使点B的对应点B'落在AC上.若△MB'C为直角三角形,则∠MNB'的度数为.18.已知,矩形ABCD中,AB:BC=1:2,点E在AD上,将△ABE沿BE翻折,点A的对称点F恰好落在AC上,AC、BE相交于点G,设△ABG的面积为S1,四边形CDEF的面积为S2,则S1:S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如图,△ABC中,BD平分∠ABC,若∠C=∠CDB=70°,求∠A的度数.20.已知:等腰△ABC的三边长为整数a,b,c,且满足a2+b2﹣6a﹣4b+13=0,求等腰△ABC的周长.21.如图,△ABC中,∠ACB=90°,∠A=40°,CD、B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求∠BCD、∠CEB的度数.22.如图所示:(1)若DE∥BC,∠1=∠3,∠CDF=90°,求证:FG⊥AB.(2)若把(1)中的题设“DE∥BC”与结论“FG⊥AB”对调,所得命题是否是真命题?说明理由.23.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点D在AB边上,将△CBD沿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求∠CDE的度数.24.如图①,在△ABC中,AE平分∠BAC(∠C>∠B),F为AE上一点,且FD⊥BC于点D.(1)当∠B=45°,∠C=75°时,求∠EFD的度数;(2)若∠B=a,∠C=β,请结合(1)的计算猜想∠EFD、∠B、∠C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答案,不说明理由;(用含有a、β的式子表示∠EFD)(3)如图②,当点F在AE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则(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说明为什么;若不成立,请写出成立的结论,并说明为什么.25.如图,直线x与直线y垂直于点O,点B,C在直线x上,点A在直线x外,连接AC,AB得到△ABC.(1)将△ABC沿直线x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延长DC交AB于点E,EF平分∠AED交直线x于点F,①若∠EFB=25°,∠DEF=10°,则∠DCF=②若∠ACF﹣∠AEF=18°,求∠EFB的度数;(2)过点C作MN平行于AB交直线y于点N,CP平分∠BCM,HP平分∠AHY,当点C从点O沿直线x向左运动时,∠CPH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度数;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单元B卷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试题共25题.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a,b,c为△ABC的三边长,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1.5,b=2,c=2.5 B.a:b:c=3:4:5C.∠A+∠B=∠C D.∠A:∠B:∠C=3:4:5【解答】解:A、1.52+22=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够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B、3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够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C、∠A+∠B=∠C,此时∠C是直角,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D、∠A:∠B:∠C=3:4:5,那么∠A=45°、∠B=60°、∠C=75°,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直线外一点到该直线的垂线段,是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B.纵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的直线平行于x轴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顺次连接菱形四边的中点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解答】解:A、直线外一点到该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是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故原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B、纵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的直线可能平行于x轴也可能是x轴,故错误,不符合题意;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等腰梯形,故错误,不符合题意;D、顺次连接菱形四边的中点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点】命题与定理3.如图,若∠A=27°,∠B=45°,∠C=38°,则∠DFE等于()A.110°B.115°C.120°D.125°【解答】解:∵∠A=27°,∠C=38°,∴∠AEB=∠A+∠C=65°,∵∠B=45°,∴∠DFE=65°+45°=110°,故选:A.【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4.如图,已知∠MON及其边上一点A.以点A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ON于点B和C.再以点C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恰好经过点B.错误的结论是()A.S△AOC=S△ABC B.∠OCB=90°C.∠MON=30°D.OC=2BC【解答】解:由题意可知OA=AC=AB=BC,∴△ABC是等边三角形,∴∠CAB=60°,∴∠MON=∠OCA=30°,∴∠OCB=30°+60°=90°.∴S△AOC=S△ABC,∴A,B,C,正确.故选:D.【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5.关于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提出如下命题:命题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命题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不等,大角所对的边较大;命题3: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边所对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命题4: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以上真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解答】解:命题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是真命题;命题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不等,大角所对的边较大,是真命题;命题3: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边所对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是真命题;命题4: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是真命题;故选:D.【知识点】命题与定理6.如图,△ABC中,三条中线AD,BE,CF相交于点O,若△ABC的面积是10,则△OCD的面积是()A.2 B.1.5 C.D.5【解答】解:∵△ABC中,三条中线AD,BE,CF相交于点O,∴=,CD=BD,∴S△ACD=S△ABD=S△ABC==5,∴S△OCD=S△ACD==,故选:C.【知识点】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面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a﹣1,4,则化简|a﹣3|﹣|a﹣7|的结果为﹣.【解答】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4﹣2<a﹣1<4+2,即3<a<7.∴|a﹣3|﹣|a﹣7|=a﹣3﹣7+a=2a﹣10.故答案为:2a﹣10.【知识点】绝对值、三角形三边关系8.若(a﹣4)2+|b﹣9|=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解答】解:由(a﹣4)2+|b﹣9|=0,得a﹣4=0,b﹣9=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9,底边长为4.∴周长为9+9+4=22,故答案为:22.【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4,4),点D在y轴上,若△ABC的面积等于△BCD的面积,则点D的坐标可能是(只写一个即可).【解答】解:∵BC∥x轴,过A作AD∥x轴交y轴于D,∵A(4,4),△ABC的面积等于△BCD的面积,∴则点D的坐标可能是(0,4),故答案为:(0,4).【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性质10.已知AD是△ABC的中线,若△ABD与△ACD的周长分别是14和12.△ABC的周长是20,则AD的长为.【解答】解:∵△ABD与△ACD的周长分别是14和12,∴AB+BC+AC+2AD=14+12=26,∵△ABC的周长是20,∴AB+BC+AC=20,∴2AD=26﹣20=6,∴AD=3.故答案为3.【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1.如图,在△ABC中,∠B=46°,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解答】解:∵∠B=40°,∴∠BAC+∠BCA=180°﹣40°=140°,∴∠DAC+∠FCA=180°﹣∠BAC+180°﹣∠BCA=360°﹣140°=220°,∵AE和CE分别平分∠DAC和∠FCA,∴∠EAC=∠DAC,∠ECA=∠FCA,∴∠EAC+∠ECA=(∠DAC+∠FCA)=110°,∴∠AEC=180°﹣(∠EAC+∠ECA)=180°﹣110°=70°.故答案为:70°.【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2.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命题“关于x的方程x2﹣6x+m=0一定有实数根”是假命题,则m的值可以是.【解答】解:当m=10时,△=(﹣6)2﹣4×10=﹣4<0,方程没有实数根,∴当m=10可以说明命题“关于x的方程x2﹣6x+m=0一定有实数根”是假命题,故答案为:10.【知识点】命题与定理13.如图,△ABC的两条高AD,BE交于点F,∠DBF=28°,则∠CAD的度数为.【解答】解:∵△ABC的两条高AD,BE交于点F,∴∠AEF=∠BDF=90°,∵∠DBF=28°,∴∠AFE=∠BFD=90°﹣28°=62°,∴∠CAD=90°﹣∠AFE=90°﹣62°=28°,故答案为:28°.【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4.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P.若∠BPC=108°,则∠A的度数为.【解答】解:在△PBC中,∵∠BPC=108°,∴∠PBC+∠PCB=180°﹣108°=72°.∵PB、PC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ABC+∠ACB=2(∠PBC+∠PCB)=2×72°=144°,在△ABC中,∠A=180°﹣(∠ABC+∠ACB)=180°﹣144°=36°.故答案为:36°.【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5.某学校举办科技节活动,有甲、乙、丙、丁四个团队参加“智能机器人“项目比赛,该项目只设置一个一等奖,在评奖揭晓前,小张、小王、小李、小赵四位同学对这四个参赛团队获奖结果预测如下:小张说:“甲或乙团队获得一等奖”;小王说:“丁团队获得一等奖”;小李说:“乙、丙两个团均示队获得一等奖”;小赵说:“甲团队获得一等奖”.若这四位同学只有两位预测结果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解答】解:①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甲团队,则小张、小王、小赵预测结果是对的,与题设矛盾,即假设错误,②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乙团队,则小王预测结果是对的,与题设矛盾,即假设错误,③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丙团队,则四人预测结果都是错的,与题设矛盾,即假设错误,④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丁团队,则小李、小赵预测结果是对的,与题设相符,即假设正确,即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丁.故答案为:丁.【知识点】推理与论证16.如图,在△ABC中,∠B=40°,∠A=30°,CD平分∠ACB.CE⊥AB于点E,则∠DCE的度数是.【解答】解:∵∠B=40°,CE⊥AB,∴∠BCE=50°,又∵∠A=30°,CD平分∠ACB,∴∠BCD=∠BCA=×(180°﹣40°﹣30°)=55°,∴∠DCE=∠BCD﹣∠BCE=55°﹣50°=5°,故答案为5°.【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7.如图,△ABC中,∠A=70°,∠B=50°,点M,N分别是BC,AB上的动点,沿MN所在的直线折叠∠B,使点B的对应点B'落在AC上.若△MB'C为直角三角形,则∠MNB'的度数为.【解答】解:∵∠C=180°﹣∠A﹣∠B,∠A=70°,∠B=50°,∴∠C=180°﹣70°﹣50°=60°,当∠CB′M=90°,∴∠CMB′=90°﹣60°=30°,由折叠的性质可知:∠NMB′=∠BMB′=75°,∴∠MNB′=180°﹣75°﹣50°=55°,当∠CMB′=90°时,∠NMB=∠NMB′=45°,∠MNB′=180°﹣50°﹣45°=85°,故答案为55°或85°.【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8.已知,矩形ABCD中,AB:BC=1:2,点E在AD上,将△ABE沿BE翻折,点A的对称点F恰好落在AC上,AC、BE相交于点G,设△ABG的面积为S1,四边形CDEF的面积为S2,则S1:S2=.【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D=BC,∠BAD=∠D=90°,AB∥CD,∴∠DAC=∠ACB,∵AB:BC=1:2,∴设CD=AB=2a,则AD=BC=4a,由折叠的性质得:AF⊥BE,FG=AG,∴∠ABE=∠DAC=∠ACB,∴tan∠ABE==tan∠ACB==,∴AE=AB=a,∴BE==a,∴AG===a,∴BG=2AG=a,AF=2AG=a,EG=BE﹣BG=a,∴△ABG的面积为S1=BG×AG=×a×a=a2,四边形CDEF的面积为S2=△ACD的面积﹣△AEF的面积=×4a×2a﹣×a×a=a2,∴S1:S2==;故答案为:.【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如图,△ABC中,BD平分∠ABC,若∠C=∠CDB=70°,求∠A的度数.【解答】解:∵∠C=∠CDB=70°,∴∠DBC=180°﹣70°﹣70°=40°,∵BD平分∠ABC∴∠ABC=2∠DBC=80°,∴∠A=180°﹣80°﹣70°=30°.【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0.已知:等腰△ABC的三边长为整数a,b,c,且满足a2+b2﹣6a﹣4b+13=0,求等腰△ABC的周长.【解答】解∵a2+b2﹣6a﹣4b+13=0,∴(a﹣3)2+(b﹣2)2=0,∴a﹣3=0,b﹣2=0,解得a=3,b=2,∵1<c<5,且c为整数,∴c=2、3、4,∵△ABC是等腰三角形∴c=2或3故△ABC的周长为:7或8.【知识点】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21.如图,△ABC中,∠ACB=90°,∠A=40°,CD、B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求∠BCD、∠CEB的度数.【解答】解:∵在△ABC中,∠ACB=90°,∠A=40°,∴∠ABC=50°,∵CD⊥AB,∴∠BDC=90°,∴∠BCD=40°,∵BE平分∠ABC,∴∠CBE=∠ABC=25°,∴∠CEB=90°﹣∠CBE=65°.【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2.如图所示:(1)若DE∥BC,∠1=∠3,∠CDF=90°,求证:FG⊥AB.(2)若把(1)中的题设“DE∥BC”与结论“FG⊥AB”对调,所得命题是否是真命题?说明理由.【解答】(1)证明:∵DE∥BC(已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3(已知),∴DC∥F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FG=∠FDC=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PG⊥AB(垂直定义);(2)解:是真命题.理由:∵FG⊥AB(已知),∴∠BFG=90°=∠FDC,∴DC∥F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已知),∴∠1=∠2(等量代换),∴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知识点】命题与定理23.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点D在AB边上,将△CBD沿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求∠CDE的度数.【解答】解:由折叠可得∠ACD=∠BCD,∠BDC=∠CDE,∵∠ACB=90°,∴∠ACD=45°,∵∠A=30°,∴∠BDC=∠A+∠ACD=30°+45°=75°,∴∠CDE=75°.【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4.如图①,在△ABC中,AE平分∠BAC(∠C>∠B),F为AE上一点,且FD⊥BC于点D.(1)当∠B=45°,∠C=75°时,求∠EFD的度数;(2)若∠B=a,∠C=β,请结合(1)的计算猜想∠EFD、∠B、∠C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答案,不说明理由;(用含有a、β的式子表示∠EFD)(3)如图②,当点F在AE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则(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说明为什么;若不成立,请写出成立的结论,并说明为什么.【解答】解:(1)∵∠C=75°,∠B=45°,∴∠BAC=180°﹣∠C﹣∠B=180°﹣75°﹣45°=60°,∵AE平分∠BAC,∴∠BAE=∠BAC=×60°=30°,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EC=∠B+∠BAE=45°+30°=75°,∴∠EFD=90°﹣75°=15°;(2)∠EFD=(a﹣β),理由如下: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BAC=180°﹣∠C﹣∠B,∵AE平分∠BAC,∴∠BAE=∠BAC=(180°﹣∠C﹣∠B),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EC=∠B+∠BAE=∠B+(180°﹣∠C﹣∠B)=90°+(∠B﹣∠C),∵FD⊥BC,∴∠EFD=90°﹣∠AEC=90°﹣90°﹣(∠B﹣∠C)=(∠C﹣∠B),即∠EFD=(∠C﹣∠B)∵∠B=a,∠C=β,∴∠EFD=(a﹣β);(3)结论∠EFD=(a﹣β)仍然成立.同(2)可证:∠AEC=90°+(∠B﹣∠C),∴∠DEF=∠AEC=90°+(∠B﹣∠C),∴∠EFD=90°﹣[90°+(∠B﹣∠C)]=(∠C﹣∠B)∴∠EFD=(a﹣β).【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5.如图,直线x与直线y垂直于点O,点B,C在直线x上,点A在直线x外,连接AC,AB得到△ABC.(1)将△ABC沿直线x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延长DC交AB于点E,EF平分∠AED交直线x于点F,①若∠EFB=25°,∠DEF=10°,则∠DCF=②若∠ACF﹣∠AEF=18°,求∠EFB的度数;(2)过点C作MN平行于AB交直线y于点N,CP平分∠BCM,HP平分∠AHY,当点C从点O沿直线x向左运动时,∠CPH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度数;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解答】解:(1)①∵∠DCF=∠EFB+∠DEF=25°+10°∴∠DCF=35°故答案为35°②∵将△ABC沿直线x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A=∠D,∠ABC=∠DBC∵∠AED=∠D+∠EBD∴∠AED=∠A+2∠ABC∵EF平分∠AED∴∠AEF=∠FED=∠AED=∠A+∠ABC∵∠AEF=∠EFB+∠ABC∴∠EFB=∠A∵∠ACF=∠A+∠ABC,且∠ACF﹣∠AEF=18°,∴∠A+∠ABC﹣(∠A+∠ABC)=18°∴∠A=36°∴∠EFB=∠A=18°(2)不变如图,∵AB∥MN∴∠PGA=∠PCM,∠AHY=∠CNO∵CP平分∠BCM,HP平分∠AHY∴∠PCM=∠BCM=∠PGA,∠PHG=∠AHY=∠CNO∵∠BCM=∠CNO+∠CON∴∠BCM=∠CNO+45°∴∠PGA=∠PHG+45°∵∠PGA=∠GPH+∠PHG∴∠GPH=45°【知识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三角形边角关系及命题与证明
一、单选题
1.已知△ABC的两条高分别为4和12,第三条高也为整数,则第三条高所有可能值为()
A. 3和4 B. 1和2 C. 2和3 D. 4和5
2.已知非直角三角形ABC中,∠A=45°,高BD与CE所在直线交于点H,则∠BHC的度数是()
A. 45° B. 45°或135° C. 45°或125° D. 135°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和钝角两类
C.射线就是直线
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4.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C、D 两点落到、处已知
,且,则的度数为
A. B. C. D.
5.已知如图,△ABC中,∠ABC=50°,∠BAC=60°,BO、AO分别平分∠ABC 和∠BAC,求∠BCO的大小()A. 35° B. 40° C. 55° D. 60°
6.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A.同位角相等 B.任意三角形的外角一定大于内角
C.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D.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7.如图:在△ABC中,G是它的重心,AG⊥CD ,如果,
则△AGC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A. B. 8 C. D. 6
8.如图,在△ABC中,BD、BE分别是高和角平分线,点F在CA的延长线上,FH⊥BE交BD于G,交BC于H,下列结论:①∠DBE=∠F;②2∠BEF=∠BAF+∠C;③∠F=(∠BAC﹣∠C);④∠BGH=∠ABE+∠C.
试卷第1页,总4页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依次是各边中点,O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若四边形AEOH、
四边形BFOE、四边形CGOF的面积分别为7、9、10,则四边形DHOG的面积为()
A. 7 B. 8 C. 9 D. 10
10.设△ABC的面积为1,如图①将边BC、AC分别2等份,BE1、AD1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1;如图②将边BC、AC分别3等份,BE1、AD1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2;……,依
此类推,则S5的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
是_____.
12.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动点,分别以AC、BC为边在AB的同侧作等边
△ACD、等边△BCE,BD、AE交于点P.若AB=6,则PC的最大值为_____.
13.如图,设△ABC的两边AC与BC之和为a,M是AB的中点,MC=MA=5,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4.如图,中,,、分别平分,,则________,
若、分别平分,的外角平分线,则________.
15.三角形中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
试卷第2页,总4页
16.已知:点D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连接AD、CD.
(1)如图1,若∠A=28°,∠B=72°,∠C=11°,求∠ADC;
(2)如图2,若存在一点P,使得PB平分∠ABC,同时PD平分∠ADC,探究∠A,∠P,∠C的关系并证明;
.
(3)如图3,在 (2) 的条件下,将点D移至∠ABC的外部,其它条件不变,探究∠A,∠P,∠C的关系并证明
(1)用直尺和圆规在∠ACB的内部作射线CM,使∠ACM=∠ABC(保留作图痕迹,不
写作法);
(2)若(1)中的射线CM交AB于点D,∠A=600,∠B=400,求∠BDC.
18.如图①,在△ABC中,AE平分∠BAC,∠C>∠B,F是AE上一点,且FD⊥BC于D点.
(1)试猜想∠EFD,∠B,∠C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当点F在AE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还成
立吗?说明理由.
①②
19.“转化”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即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
已知: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我们
把形如图1的图形称之为“8字形”,试解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
数量关系;
问题二:在图2中,若∠D=40°,∠B=36°,∠DAB和∠BCD
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求∠P的度数;
试卷第3页,总4页
问题三:在图3中,已知AP、CP分别平分∠BAM、∠BCD,请问∠P与∠B、∠D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问题四:在图4中,已知AP的反向延长线平分∠EAB,
CP平分∠DCF,请直接写出∠P与∠B、∠D之间的数量
关系.
20.一副三角板如图1摆放,∠C=∠DFE=90∘,∠B=30
∘,∠E=45∘,点F在BC上,点A在DF上,且AF平分∠CAB,现将三角板DFE绕点F顺时针旋转(当点D落在射线FB上时停止旋转).
(1)当∠AFD=_ __∘时,DF∥AC;当∠AFD=__ _∘时,DF⊥AB;
(2)在旋转过程中,DF与AB的交点记为P,如图2,若AFP有两个内角相等,求∠APD的度数;
(3)当边DE与边AB、BC分别交于点M、N时,如图3,若∠AFM=2∠BMN,比较∠FMN与∠FNM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试卷第4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A
6.D
7.B
8.D
9.B
10.D
11.∠1=70°,∠2=20°(答案不唯一)
12.
13.10<a≤10.
14.
15.
16.(1) 111º;(2) ∠A-∠C=2∠P,理由见解析;(3) ∠A+∠C=2∠P,理由见解析.
17.(1)作图见解析;(2)1000
18.(1)∠EFD=∠C-∠B.()成立,理由见解析.
19.(1) (2)38°(3) (4)
20.(1)30;60(2) 60∘或105∘或150∘(3)∠FMN=∠FNM
答案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