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
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

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催化材料,近年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它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本文中,我将围绕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电催化性能、应用前景等方面展开全面的评估和讨论。
1. 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1.1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相应的金属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再经过适当的处理得到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
1.2 模板法模板法利用模板的特性,在其表面沉积金属前驱体,再经过煅烧得到复合氧化物,该方法制备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孔结构。
1.3 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将三种金属离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同时沉淀,形成复合氧化物,该方法简单易行。
2. 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的电催化性能2.1 电催化水分解多种研究表明,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水分解活性,其电解水制氢的效率高,稳定性好,是一种理想的电催化材料。
2.2 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中,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作为阴极材料,能够高效催化氧还原反应,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
3. 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的应用前景3.1 燃料电池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有望成为商业化的关键材料。
3.2 电解水制氢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解水制氢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有望成为电解水制氢的重要催化材料。
从以上评估中可以看出,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制备方法、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些特点使得它成为了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其制备工艺、改善材料的稳定性和寿命,以及拓展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个人观点上,我认为三元过渡金属镍钴锰复合氧化物作为一种潜在的重要催化材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1. 概念和定义。
“废渣”,是指采矿选矿废渣、冶炼废渣、化工废渣和其他废渣。
其中,采矿选矿废渣,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粉末、粉尘和污泥;冶炼废渣,是指转炉渣、电炉渣、铁合金炉渣、氧化铝赤泥和有色金属灰渣,但不包括高炉水渣;化工废渣,是指硫铁矿渣、硫铁矿煅烧渣、硫酸渣、硫石膏、磷石膏、磷矿煅烧渣、含氰废渣、电石渣、磷肥渣、硫磺渣、碱渣、含钡废渣、铬渣、盐泥、总溶剂渣、黄磷渣、柠檬酸渣、脱硫石膏、氟石膏、钛石膏和废石膏模;其他废渣,是指粉煤灰、燃煤炉渣、江河(湖、海、渠)道淤泥、淤沙、建筑垃圾、废玻璃、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
“冶炼”,是指通过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原料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
冶炼包括火法冶炼、湿法提取或电化学沉积。
“烟尘灰”,是指金属冶炼厂火法冶炼过程中,为保护环境经除尘器(塔)收集的粉灰状及泥状残料物。
“湿法泥”,是指湿法冶炼生产排出的污泥,经集中环保处置后产生的中和渣,且具有一定回收价值的污泥状废弃物。
“熔炼渣”,是指有色金属火法冶炼过程中,由于比重的差异,金属成分因比重大沉底形成金属锭,而比重较小的硅、铁、钙等化合物浮在金属表层形成的废渣。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粮食作物(指稻谷、小麦、玉米、薯类等)、油料作物(指油菜籽、花生、大豆、葵花籽、芝麻籽、胡麻籽等)、棉花、麻类、糖料、烟叶、药材、花卉、蔬菜和水果等以后残留的茎秆。
2. 综合利用的资源比例计算方式。
(1)综合利用的资源占生产原料或者燃料的比重,以重量比例计算。
其中,水泥、水泥熟料原料中掺兑废渣的比重,按以下方法计算:①对经生料烧制和熟料研磨阶段生产的水泥,其掺兑废渣比例计算公式为:掺兑废渣比例=(生料烧制阶段掺兑废渣数量+熟料研磨阶段掺兑废渣数量)÷(除废渣以外的生料数量+生料烧制和熟料研磨阶段掺兑废渣数量+其他材料数量)×100%;②对外购水泥熟料采用研磨工艺生产的水泥,其掺兑废渣比例计算公式为:掺兑废渣比例=熟料研磨阶段掺兑废渣数量÷(熟料数量+熟料研磨阶段掺兑废渣数量+其他材料数量)×100%;③对生料烧制的水泥熟料,其掺兑废渣比例计算公式为:掺兑废渣比例=生料烧制阶段掺兑废渣数量÷(除废渣以外的生料数量+生料烧制阶段掺兑废渣数量+其他材料数量)×100%。
行业标准《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编制说明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编制说明《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与协作单位根据工信厅科【2014】628号“关于印发2014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的有色标委【2014】29号文“关于转发2014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由深圳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编号2014-1465T-YS,计划完成年限2016年。
2.起草单位情况、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2.1 起草单位情况深圳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联合国内在先进储能材料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而成。
深圳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汇集了同行业国内外高科技研发和运营管理的精英人才,是从事先进储能材料及应用器件工程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在先进储能技术及关键储能材料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中心,代表我国在先进储能技术及储能材料领域工程化技术的最高水平。
深圳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的牵头单位为湖南科力远高技术控股有限公司,共建单位包括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力远高技术控股有限公司、中南大学、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瑞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深圳多美瑞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大高新技术企业。
深圳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PEV,HEV)、电动工具、太阳能、风能、兆瓦级蓄电站等对新型储能材料和能源转换使用的迫切要求,以先进储能材料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研究、宽环境适应性研究、长使用寿命研究、高安全性研究为重点,建立新型储能材料的系统集成的研发平台、工程化验证平台和产业化平台,对涉及镍电池、锂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关键储能材料,开展生产工艺开发、关键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的开发、行业标准的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检验检测和质量评价、对外科技交流等的关键性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
氢氧化镍钴锰合成方程式

氢氧化镍钴锰合成方程式摘要:1.氢氧化镍钴锰的简介2.氢氧化镍钴锰的合成方程式3.氢氧化镍钴锰的应用正文:1.氢氧化镍钴锰的简介氢氧化镍钴锰(Nickel Cobalt Manganese Hydroxide,简称NiCoMn(OH))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环境友好性的复合氢氧化物。
它是由镍(Ni)、钴(Co)和锰(Mn)三种金属元素与氢氧根离子(OH-)结合而成的。
氢氧化镍钴锰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在电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氢氧化镍钴锰的合成方程式氢氧化镍钴锰的合成通常采用共沉淀法,其合成方程式如下:i2+ + Co2+ + Mn2+ + 6OH- → Ni(OH)2 + Co(OH)2 + Mn(OH)2在这个方程式中,镍离子(Ni2+)、钴离子(Co2+)和锰离子(Mn2+)与氢氧根离子(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镍(Ni(OH)2)、氢氧化钴(Co(OH)2)和氢氧化锰(Mn(OH)2)。
这三种氢氧化物共同组成了氢氧化镍钴锰。
3.氢氧化镍钴锰的应用氢氧化镍钴锰具有很多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化学催化:氢氧化镍钴锰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在电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它可以作为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的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等设备。
(2)超级电容器:氢氧化镍钴锰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电导率,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在超级电容器中,氢氧化镍钴锰可以存储大量的电能,并在需要时快速释放,以满足设备的电能需求。
(3)锂离子电池:氢氧化镍钴锰还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环境友好性,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测定磷酸铁锂中碳含量的研究报告广东邦普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7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测定磷酸铁锂中碳含量谢英豪,黎俊茂,袁杰摘要:试样中的碳经过富氧条件下的高温加热,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
该气体经处理后进入相应的吸收池,对相应的红外辐射进行吸收,由探测器转化为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输出结果。
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磷酸铁锂中碳的精密度为小于1.0%,此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关键词:高频红外吸收法法;磷酸铁锂;测定;碳前言:现代仪器测定碳的方法主要有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1]、X射线荧光光谱法[2-4]、离子色谱法[5]等。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因结果准确、精密度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析钢铁材料中的碳元素。
本文在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6]的基础上,研究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碳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良好,该方法能满足科研及产业化生产的需要。
1 实验部分1.1 主要试剂1.1.1 氧气:纯度不低于99.5 %。
1.1.2 干燥剂:无水高氯酸镁,粒度0.7 mm~1.2 mm。
1.1.3 净化剂:烧碱石棉,粒度0.7 mm~1.2 mm。
1.1.4 纯铁:纯度大于99.8 %,碳含量小于0.002 %。
1.1.5 钨粒:碳含量小于0.002 %。
1.1.6 瓷坩埚:瓷坩埚大小应精确,能够用于在高频感应炉中燃烧;用前将瓷坩埚置于马弗炉中,于1200 ℃灼烧不少于2 h,取出稍冷后储存在干燥器中。
1.2 仪器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仅使用普通实验室设备。
高频感应燃烧炉和红外吸收定碳仪可以从厂家购买。
仪器的操作按照制造厂商的说明书。
根据制造厂技术规范,需要一个调压器来控制进炉氧气的压力(通常为28 kN/m2)。
市售商品仪器的特性参见GB/T 21631.1—2008中的附录B。
1.3 分析步骤1.3.1试料试样用前应置于110℃的烘箱中干燥1 h,取出后储存在干燥器中。
三元素氢氧化物中镍钴锰含量的测定

三元素氢氧化物中镍钴锰含量的测定蒋国芬【摘要】采用仪器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相结合测定三元前驱体Ni0.33Co0.33Mn0.33(OH)2中镍、钴、锰主含量,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内标法测定镍、钴、锰的摩尔比例,ED-TA滴定法测定镍、钴、锰的摩尔总量,计算得到各元素的含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进行了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加标回收率为99.2%~1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5%.方法准确、快速,已用于实际的检测工作中.【期刊名称】《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年(卷),期】2017(007)003【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三元前驱体;ICP-AES;EDTA滴定法;镍;钴;锰【作者】蒋国芬【作者单位】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桐乡314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1;TH744.11随着锂电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镍钴锰酸锂具有循环性能好、电压平台高、热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市场应用广泛。
因此,镍钴锰酸锂及其前驱体中Ni、Co、Mn含量的准确测定尤为重要[1-2]。
目前,国内外多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三元材料的镍钴锰含量[3-5]。
但ICP-AES更适合微量元素的分析,而三元材料中的镍钴锰元素含量需要稀释数千倍才能达到仪器的测定要求,这样引起的稀释误差较大。
也有报道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镍、钴、锰的含量,但存在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元素间相互干扰等问题。
本文探讨了用盐酸溶解试样,ICP-AES内标法[6]测定三元前驱体NCM333中的镍、钴、锰的摩尔比例,即使样品稀释了几千倍,但三种元素的稀释误差成正比,准确度较高;同时,EDTA滴定法是比较成熟的化学滴定法,结果准确、快速。
1.1 主要仪器Optima8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铂金埃尔默公司)。
镍钴锰氢氧化物

镍钴锰氢氧化物
镍钴锰氢氧化物可能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的一种物质,但它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
它是由镍、钴和锰组成,以氢氧化物形式存在。
其主要用途是作为电池和各种金属表面处理剂使用。
在普通电池中,如乾电池、蓄电池等,镍钴锰氢氧化物作为电解液,它能够帮助所有元素之间的发生变化,当充电时会将正负电流分别传送到正负端,最终产生能量。
此外,这种物料可以以很少的成本生产出来,并且具有很好的对异物的耐侯性。
还有就是它作为金属表面处理剂而闻名。
例如工厂制造出来的金属零部件大多数都会使用这种材料作为表面修复剂,因为它能够对金属表面进行加固和保护。
在一些工厂中使用了该材料将关闭喷淋圈试样(CASS)测试所得到的总体耐腐蚀能力大大增强。
另外在CASS测试时更好地评估金属耐腐蚀性能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Nickel-Copper-Manganese Hydroxide作为半成品衬底即进行测试。
相对于无任何修复剂情况下使对样本衬底上留存凝固后的盐得出相应结果而言此方法也不易出差错情况也不易出差。
总之,尽管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很难看到这种材料,但它却广泛应用于工厂内郭、实验室内、日常相关工作中郭、乃至零折件检修中郭(如手机零部件检测)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应用很广泛但受人尊重老惜惜对它意义。
制备镍_钴_锰复合氢氧化物的热力学分析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2000年)作者简介:苏继桃(1979-),男,湖南省人,博士生。
Biography:SUJi-tao(1979-),male,candidatefordoctor.制备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的热力学分析苏继桃,苏玉长,赖智广(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合成化学计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关键在于制备均匀的前驱体。
通过对M2+(Ni2+,Co2+,Mn2+)-NH3-OH--H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获得了M2+-NH3-OH--H2O体系中不同氨浓度时的lg[M]-pH关系图(其中M为过渡金属元素),得到了以(NH4)2SO4为络合剂,以NaOH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较适宜的氨浓度为0.5mol/L左右,最佳共沉淀的pH值为12.0左右。
在此氨浓度和pH值条件下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类球形的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粉料,所得前驱体组分恒定,粒度分布均匀,中位粒径D50为14.76μm。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热力学分析;共沉淀中图分类号:TM91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23(2008)01-0018-05ThermodynamicanalysisofpreparationofmultiplehydroxidofNi,CoandMnSUJi-tao,SUYu-chang,LAIZhi-guang(School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3,China)Abstract:ThepreparationofuniformprecursoristhekeytosynthesizeLi-ionbatterycathodematerialLiNi1/3Co1/3Mn1/3O2.ThermodynamicanalysisofM2+(Ni2+,Co2+,Mn2+)-NH3-OH--H2Osystemwasproceeded,andlg[M]-pHgraphsatM2+(Ni2+,Co2+,Mn2+)-NH3-OH--H2OsystemwithdifferentNH3concentrationswereobtained.ThemultiplehydroxidpowdersofNi,Co,MnforLi-ionbatterypositivematerialwerepreparedbyco-precipitationmethodandusing(NH4)2SO4ascomplexingagent,NaOHasprecipitant,andwiththeoptimalNH3concentrationof0.5mol/L,pHofabout12.0.Theshapeofprecursorpowderswassphere-likewithamiddleparticlediameterD50of14.76μm,andwithuniformsizedistribution.Keywords:Li-ionbattery;positivematerial;thermodynamicanalysis;co-precipitation目前,研究较多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具有α-NaFeO2熔盐结构的层状氧化物LiMO2(M为过渡金属元素)[1]。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国家标准《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编制说明金川集团有色公司二00九年二月1. 任务来源本标准制定任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色协综字[2008]24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项目序号为20082127-T-610,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计划于2009年完成。
2. 编制原则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是锂离子电池用新材料,我国目前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该标准旨在加强供需双方的技术理解和交流,指导和规范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满足市场相关领域的不同需求。
3. 编制情况标准格式按GB/T1.1-2000标准要求编写。
标准制定起草工作开展后,主要查阅了国外同类产品标准和国内有关企业技术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对比分析,并对国内的生产和使用状况进行调研整合后,经起草单位与用户多次探讨、协商,与2009年2月提出该“标准预审稿”。
4. 产品行业背景锂离子蓄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单体工作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和电动汽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现有材料和电池设计技术的改进以及新材料的出现,锂离子电池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展,它将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服务于人类,已成为本世纪的研发热点。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CoMnO具有同LiCoO和LiNiOxy1-x-y222一样的α-NaFeO结构和理论比容量,但是这种材料具有LiCoO、22LiNiO等其它正极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1. 钴酸锂由于价格昂贵、2安全性能差而不适合作为动力电池;2. 锰酸锂具有低成本、环保、安全性好等优点,但其能量密度低、循环性能差、碳做负极时锰的溶解问题突出;3. 镍酸锂合成条件要求苛刻,而且循环性能不好,安全性能差;4. 镍钴酸锂容量比钴酸锂有所提高,但制备成本高、过充存在安全性问题;5. 磷酸铁锂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安全性好等优势,但其体积能量密度较低。
试验报告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重量法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一:试验部分1、方法提要试料用盐酸溶解后,在酒石酸氨性介质中以丁二酮肟乙醇溶液沉淀镍,沉淀经抽滤洗涤后在145℃~15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滤液中的镍含量忽略不计。
2、试剂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部分所用试剂均指分析纯试剂,所用水为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
2.1 盐酸(ρ=1.19 g/mL)。
2.2 硝酸(ρ=1.42 g/mL)。
2.3 氨水(ρ=0.90 g/mL)。
2.4 盐酸(1+1)。
2.5 氨水(1+1)。
2.6 酒石酸溶液(150 g/L):称取150 g 酒石酸,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 mL ,贮存于1000 mL 试剂瓶中。
2.7 丁二酮肟乙醇溶液(10 g/L):称取10 g丁二酮肟,溶于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0 mL,贮存于1000 mL 棕色试剂瓶中。
2.8 乙酸铵溶液(500 g/L):称取250 g乙酸铵,溶于水中并稀释至500 mL ,贮存于500 mL试剂瓶中。
2.9 镍标准贮存溶液:1000 μg/mL,市售购买有证标准贮存溶液。
2.10 镍标准溶液:移取10.00 mL镍国家标准贮存溶液(2.9)于200 mL容量瓶,加入10 mL盐酸(2.4),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 mL含50 μg镍。
2.11 镍溶液:称取2.50 g金属镍(w≥99.98%),精确到0.0001g,置于250 mL烧杯中,加入50 mL王水,加热至镍完全溶解,冷却后移入250 mL容量瓶,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 mg镍。
2.12 钴溶液:称取0.15 g金属钴(w≥99.98%),置于250 mL 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缓慢滴加硝酸(2.2),剧烈反应后加入10 mL硝酸(2.2),加热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冷却后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 mL 含1.5 mg钴。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通用要求-2023最新国标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回收利用原则 (8)5基本要求 (8)6回收要求 (10)7综合利用要求 (11)附录A(规范性)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计算方法 (14)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的术语和定义、原则、基本要求、回收要求和综合利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和镍氢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其他类型电池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6008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GB/T26300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GB/T26493电池废料贮运规范GB/T26989汽车回收利用术语GB/T32150-2015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33059锂离子电池材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处理方法GB/T33062—2016镍氢电池材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处理方法GB/T33598(所有部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GB/T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GB/T34013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GB/T34014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GB/T34015(所有部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GB/T34695—2017废弃电池化学品处理处置术语GB/T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8698(所有部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DL/T2315电力储能用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系统技术导则HG/T2824工业硫酸镍HG/T4701电池用磷酸铁HG/T4822工业硫酸钴HG/T5740粗碳酸钴HG/T5741粗碳酸镍HG/T5816废电池回收热解技术规范HG/T5918电池用硫酸钴HG/T5919电池用硫酸镍HJ348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1186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JT/T617.6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6部分:装卸条件及作业要求QC/T1156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单体拆解技术规范WB/T XXXX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物流信息追溯管理要求YD/T3768.1通信基站梯次利用车用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第1部分:磷酸铁锂电池YS/T582电池级碳酸锂YS/T1174废旧电池破碎分选回收技术规范YS/T1460粗氢氧化镍钴YS/T1552粗碳酸锂YS/T1568电池级无水氢氧化锂3术语和定义GB/T19596、GB/T26493、GB/T26989、GB/T33598、GB/T34015、GB/T386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镍钴锰氢氧化物cas号

镍钴锰氢氧化物cas号(最新版)目录1.镍钴锰氢氧化物的概述2.镍钴锰氢氧化物的性质与应用3.镍钴锰氢氧化物的环境影响与储存方式4.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安全措施5.镍钴锰氢氧化物的未来发展前景正文1.镍钴锰氢氧化物的概述镍钴锰氢氧化物(Nickel Cobalt Manganese Hydroxide,简称NiCoMn(OH))是一种由镍、钴、锰和氧元素组成的复合氢氧化物。
它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高能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环境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锂金属电池等领域。
2.镍钴锰氢氧化物的性质与应用镍钴锰氢氧化物具有以下性质:(1)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镍钴锰氢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电位、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和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可以提供较高的电池输出电压和能量密度。
(2)环境稳定性:镍钴锰氢氧化物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与水、酸和碱等环境因素发生反应。
(3)循环稳定性:镍钴锰氢氧化物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可以实现电池的长周期循环使用。
因此,镍钴锰氢氧化物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锂金属电池等领域,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大规模储能系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镍钴锰氢氧化物的环境影响与储存方式镍钴锰氢氧化物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但在合理处理和应用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在储存方面,镍钴锰氢氧化物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与水、酸和碱等物质接触,以保持其性能稳定。
4.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安全措施由于镍钴锰氢氧化物属于化学品,因此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安全规定,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封闭式生产设备,减少粉尘污染,对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2)运输过程中应按照危险品运输规定进行,避免与酸、碱等物质接触。
(3)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与水、酸和碱等物质接触,做好个人防护。
5.镍钴锰氢氧化物的未来发展前景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镍钴锰氢氧化物作为高能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2022年版) (1)

附件: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2022年版)类别序号综合利用的资源名称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名称技术标准和相关条件退税比例一、共、伴生矿产资源1.1油母页岩页岩油产品原料95%以上来自所列资源。
70% 1.2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层气(煤矿瓦斯)电力产品燃料95%以上来自所列资源。
100% 1.3油田采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泥(浮渣)乳化油调和剂、防水卷材辅料产品产品原料70%以上来自所列资源。
70%二、废渣、废水(液)、废气2.1废渣砖瓦(不含烧结普通砖)、砌块、陶粒、墙板、管材(管桩)、混凝土、砂浆、道路井盖、道路护栏、防火材料、耐火材料(镁铬砖除外)、保温材料、矿(岩)棉、微晶玻璃、U型玻璃产品原料70%以上来自所列资源。
70% 2.2废渣水泥、水泥熟料1.42.5及以上等级水泥的原料20%以上来自所列资源,其他水泥、水泥熟料的原料40%以上来自所列资源;2.纳税人符合《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规定的技术要求。
70%类别序号综合利用的资源名称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名称技术标准和相关条件退税比例二、废渣、废水(液)、废气2.3磷石膏墙板、砂浆、砌块、水泥添加剂、建筑石膏、α型高强石膏、Ⅱ型无水石膏、嵌缝石膏、粘结石膏、现浇混凝土空心结构用石膏模盒、抹灰石膏、机械喷涂抹灰石膏、土壤调理剂、喷筑墙体石膏、装饰石膏材料、磷石膏制硫酸产品原料40%以上来自磷石膏。
70% 2.4建筑垃圾、煤矸石建设用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制作烧结制品、道路材料、建设用回填材料1.产品原料70%以上来自所列资源;2.产品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符合《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或《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2010)或《烧结普通砖》(GB/T5101—2017)或《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2014)或《再生骨料地面砖和透水砖》(CJ/T400—2012)或《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JJ/T253—2016)或《水泥基回填材料》(JC/T2468—2018)或《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JG/T505—2016)或《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GB/T23451—2009)或《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条板》(GB/T19631—2005)或《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微粉》(JG/T573—2020)或《建筑固废再生砂粉》(JC/T2548—2019)的技术要求;以煤矸石为原料的,符合《建设用砂》(GB/T14684—2011)或《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规定的技术要求;3.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年处置生产能力不低于25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

2020年第20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等10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5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现予以公布。
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九日关于批准发布《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等10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5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 告国家标准序号国家标准编号国家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GB/T 229-2020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29-20072021-04-012GB/T 1531-2020铜及铜合金毛细管GB/T 1531-20092021-08-013GB/T 2072-2020镍及镍合金带、箔材GB/T 2072-20072021-08-014GB/T 2589-202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2021-04-015GB/T 2969-2020氧化钐GB/T 2969-20082021-08-016GB/T 3082-2020铠装电缆用热镀锌及锌铝合金镀层低碳钢丝GB/T 3082-20082021-04-017GB/T 3131-2020锡铅钎料GB/T 3131-20012021-08-018GB/T 4423-2020铜及铜合金拉制棒GB/T 4423-20072021-08-019GB/T 5230-2020印制板用电解铜箔GB/T 5230-19952021-08-01 10GB/T 5620-2020道路车辆 汽车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GB/T 5620-20022021-04-01 11GB/T 5915-2020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GB/T 5915-20082021-04-01 12GB/T 5916-2020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GB/T 5916-20082021-04-0113GB/T 8151.22-2020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2部分:锌、铜、铅、铁、铝、钙和镁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2021-08-0114GB/T 8151.23-2020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法2021-08-01 15GB/T 8760-2020砷化镓单晶位错密度的测试方法GB/T 8760-20062021-08-0116GB/T 9125.1-2020钢制管法兰连接用紧固件 第1部分:PN系列GB/T 9125-2010[部分代替]2021-04-0117GB/T 9774-2020水泥包装袋GB/T 9774-20102022-04-01 18GB/T 10573-2020有色金属细丝拉伸试验方法GB/T 10573-19892021-08-0119GB/T 11060.8-2020天然气 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第8部分:用紫外荧光光度法测定总硫含量GB/T 11060.8-20122021-04-0120GB/T 11062-2020天然气 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GB/T 11062-20142021-04-01 21GB/T 11094-2020水平法砷化镓单晶及切割片GB/T 11094-20072021-08-01 22GB/T 11968-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 11968-20062021-08-01 23GB/T 11969-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 11969-20082021-08-0124GB/T 12130-2020氧舱GB/T 12130-2005,GB/T 19284-20032021-04-0125GB/T 12542-2020汽车热平衡能力道路试验方法GB/T 12542-20092021-04-01 26GB/T 13587-2020铜及铜合金废料GB/T 13587-20062021-08-01 27GB/T 13610-202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 气相色谱法GB/T 13610-20142021-04-01 28GB/T 14048.2-202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部分:断路器GB/T 14048.2-20082021-04-0129GB/T 14048.4-202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GB/T 14048.4-20102021-04-0130GB/T 14090-2020海上油气开发工程术语GB/T 14090-20082021-04-01 31GB/T 15144-2020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 性能要求GB/T 15144-20092021-04-01 32GB/T 15675-2020连续电镀锌、锌镍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GB/T 15675-20082021-04-01 33GB/T 15762-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T 15762-20082021-08-01 34GB/T 19206-2020天然气用有机硫化合物加臭剂的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19206-20032021-04-01 35GB/T 20050-2020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检测 通用要求GB/T 20050-20062021-04-01 36GB/T 2028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保护轮廓和安全目标的产生指南GB/Z 20283-20062021-04-0137GB/T 20818.12-2020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过程设备目录中的数据结构和元素 第12部分:流量测量设备电子数据交换用属性列表(LOPs)2021-04-0138GB/T 20818.21-2020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过程设备目录中的数据结构和元素 第21部分:自动阀电子数据交换用属性列表(LOP) 通用结构2021-04-0139GB/T 20928-2020无缝内螺纹铜管GB/T 20928-20072021-08-01 40GB/T 20975.6-2020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镉含量的测定GB/T 20975.6-20082021-08-01 41GB/T 20975.17-2020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GB/T 20975.17-20082021-08-01 42GB/T 20975.21-2020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钙含量的测定GB/T 20975.21-20082021-08-01 43GB/T 21087-2020热回收新风机组GB/T 21087-20072021-08-01 44GB/T 22869-2020冷轧金属板衬纸GB/T 22869-20082021-04-01 45GB/T 23004-202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生态系统参考架构2021-04-01 46GB/T 23005-202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咨询服务指南2021-04-01 47GB/T 23518-2020钯炭GB/T 23518-20092021-08-01 48GB/T 24242.1-2020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24242.1-20092021-04-01 49GB/T 24242.2-2020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第2部分:一般用途盘条GB/T 24242.2-20092021-04-01 50GB/T 24242.4-2020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第4部分:特殊用途盘条GB/T 24242.4-20142021-04-01 51GB/T 24474.2-2020乘运质量测量 第2部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2021-04-01 52GB/T 24549-202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GB/T 24549-20092021-04-0153GB/T 25117-2020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牵引系统组合试验方法GB/T 25117.1-2010,GB/T 25117.2-2010,GB/T 25117.3-20102021-04-0154GB/T 26017-2020高纯铜GB/T 26017-20102021-08-01 55GB/T 26291-2020舰船用铜镍合金无缝管GB/T 26291-20102021-08-01 56GB/T 26300-2020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GB/T 26300-20102021-08-01 57GB/T 26302-2020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GB/T 26302-20102021-08-0158GB/T 27894.1-2020天然气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和计算相关不确定度 第1部分:总导则和组成计算GB/T 27894.1-20112021-04-0159GB/T 27894.2-2020天然气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和计算相关不确定度 第2部分:不确定度计算GB/T 27894.2-20112021-04-0160GB/T 28599-2020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GB/T 28599-20122021-01-01 61GB/T 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2021-04-01 62GB/T 34077.5-2020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管理规范 第5部分:技术服务体系2021-04-0163GB/T 34609.2-2020铑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银、金、铂、钯、铱、钌、铅、镍、铜、铁、锡、锌、镁、锰、铝、钙、钠、钾、铬、硅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2021-08-0164GB/T 38999-2020健康信息学 健康卡 通用特性2021-04-01 65GB/T 39000-2020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2020-09-2966GB/T 39003.1-2020工业自动化系统工程用工程数据交换格式 自动化标识语言 第1部分:架构和通用要求2021-04-0167GB/T 39004-2020工业机器人电磁兼容设计规范2021-04-0168GB/T 39005-2020工业机器人视觉集成系统通用技术要求2021-04-01 69GB/T 39006-2020工业机器人特殊气候环境可靠性要求和测试方法2021-04-01 70GB/T 39007-2020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规范2021-04-01 71GB/T 39049-2020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修复技术指南2020-09-29 72GB/T 39050-2020远程教育服务规范2020-09-29 73GB/T 39051-2020文物进出境标识使用规范2020-09-29 74GB/T 39054-2020社区教育服务规范2021-04-01 75GB/T 39055-2020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安装监理技术要求2021-01-01 76GB/T 39056-2020古建筑砖石结构维修与加固技术规范2020-09-29 77GB/T 39058-2020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质量管理规范2021-04-01 78GB/T 39059-2020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测定 环境测试舱法2021-01-01 79GB/T 39060-2020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制造安装监理技术要求2021-04-01 80GB/T 39061-2020汽车产品召回编号规则与编号应用2021-04-01 81GB/T 39063-2020消费品召回 电子电器风险评估2021-04-01 82GB/T 39066-2020楼宇经济术语2021-04-01 83GB/T 39067-2020商务楼宇公共服务规范2021-04-01 84GB/T 39069-2020商务楼宇等级划分要求2021-04-01 85GB/T 39072-2020袋栽银耳菌棒生产规范2021-01-01 86GB/T 39077-2020经济型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中有害相的检测方法2021-04-01 87GB/T 39078.1-2020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要求 第1部分:基本安全要求2021-04-01 88GB/T 39079-2020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检测 加速度测试2021-04-01 89GB/T 39080-2020游乐设施虚拟体验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021-04-01 90GB/T 39085.2-2020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用雷达反射器 第2部分:主动型2021-04-01 91GB/T 39086-2020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04-01 92GB/T 39087-2020健康信息学 健康信息学特征描述框架2021-04-01 93GB/T 39088-2020船舶和海上技术 声响接收系统2021-04-01 94GB/T 39089-2020竹牙签2021-04-01 95GB/T 39090-2020危险品绝热储存试验方法2021-04-01 96GB/T 39091-2020工业余热梯级综合利用导则2021-04-01 97GB/T 39092-2020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2021-04-01 98GB/T 39093-2020危险品热积累储存试验方法2021-04-0199GB/T 39094-2020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2021-04-01 100GB/T 39095-2020航空航天 液压流体零部件 颗粒污染度等级的表述2021-04-01 101GB/T 39096-2020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井油管用铝合金管2021-04-01 102GB/T 39097-2020深水定位系泊系统技术要求2021-04-01103GB/T 39098-2020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消防员装备(防护服、手套、靴子和头盔)2021-04-01104GB/T 39100-2020多肽抗氧化性测定 DPPH和ABTS法2021-04-01 105GB/T 39101-2020多肽抗菌性测定 抑菌圈法2021-04-01 106GB/T 39111-2020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技术要求国家标准修改单序号国家标准编号国家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GB/T 23421-2009飞机装载设备基本要求 《第1号修改单》 2020-09-29 2GB/T 25283-2010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第1号修改单》 2020-09-29 3GB/T 26683-2017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 《第1号修改单》GB/T 26683-20112020-09-29 4GB/T 26686-2017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通用规范 《第1号修改单》GB/T 26686-20112020-09-29 5GB/T 33444-2016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 《第1号修改单》 2020-09-292020年第21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第1部分:机车车辆限界》等106项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现予以公布。
镍钴锰氢氧化物cas号

镍钴锰氢氧化物cas号
摘要:
1.镍钴锰氢氧化物的简介
2.镍钴锰氢氧化物的性质
3.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4.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应用领域
5.镍钴锰氢氧化物的注意事项
正文:
镍钴锰氢氧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iCoMn(OH)4,分子量为222.94。
作为一种氢氧化物,它具有良好的碱性。
镍钴锰氢氧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高温下不易分解,但在低温下会结晶析出。
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领域。
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金属盐和碱反应的方法,另一种是采用氢氧化物沉淀法。
其中,金属盐和碱反应法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
而氢氧化物沉淀法则是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便于控制反应过程。
镍钴锰氢氧化物广泛应用于电化学领域,特别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由于镍钴锰氢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较好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电导率,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镍钴锰氢氧化物还可用作催化剂、电镀材料等。
在实际应用中,镍钴锰氢氧化物需要特别注意防潮、防火和防爆。
在储存
和运输过程中,应将其置于密封容器中,并置于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
同时,应避免与还原剂、易燃易爆物品一起存放。
总之,镍钴锰氢氧化物作为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无机化合物,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三元前驱体是什么

三元前驱体是什么
三元前驱体材料则是镍钴锰氢氧化物NixCoyMn(1-x-y)(OH)2,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里面镍钴锰的比例(x:y:z)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常规的电池正极材料是钴酸锂LiCoO2,三元前驱体材料则是镍钴锰氢氧化物NiCoMn(1-x-y)(OH)2,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里面镍钴锰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三元材料做正极的电池相对于钴酸锂电池安全性高。
但是平台太低,用在手机上(手机截止电压一般在3.4V左右)会有明显的容量不足的感觉,在一些山寨手机上已经有在用三元材料的电池了,特别是容量比较高的电池。
磷酸铁锂容量发挥偏低,不适合追求高容量手机电池的要求.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编制说明(审定稿)《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编制组编写单位: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0月18日国家标准《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12月28日下达的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见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国家标准《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GB/T 26300-2010)的修订工作由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修订,项目计划编号为20173793-T-610,项目完成时间为2019年12月。
2. 标准修订的目的及意义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推动,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三元材料因为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已成为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流产品。
作为三元正极材料最关键的原材料,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在过去十年里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满足下游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相应的指标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2010年发布的国家标准《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GB/T 26300-2010)中的部分内容已经无法适用于现在的产品。
为了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提高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生产企业的开发和生产能力,敦促各企业按更先进的标准进行生产,需要及时对国家标准进行修订。
3. 产品简介3.1 性质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是深棕色或黑色粉末,流动性好,不溶于水,能溶于酸。
3.2 用途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正在走出导入期,开始跨入快速成长期。
未来几年,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增长的最大动力确定无疑将来自电动汽车市场。
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材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主要正极材料包括改性锰酸锂、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带动了高比容量的高镍三元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三元材料单体能量可达到180Wh/kg,高镍三元材料极限密度可达250-260 Wh/kg。
三元材料因具有综合性能和成本的双重优势日益被行业所关注和认同,已经超越磷酸铁锂和锰酸锂,成为车载动力电池主流的技术路线。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又被称为三元前驱体,主要用于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是三元正极材料最为关键的原材料。
3.3 生产工艺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采用共沉淀法进行生产。
将镍盐、钴盐、锰盐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溶液,该混合溶液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络合剂按一定流速持续加入反应器中,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沉淀反应,生成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沉淀。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工艺参数有:原料浓度、投料速度、PH值、温度、搅拌转速、固含量等。
通过控制反应工艺参数来控制产品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形貌、振实密度等指标。
反应完成后将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对产品进行洗涤除杂后干燥包装。
4. 起草单位情况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川集团)是大型国有企业,拥有自有镍、钴矿山和丰富的全球性金属资源,具备年产镍15万吨、铜80万吨、钴1.2万吨等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是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镍企业,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的钴类产品专业生产商。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川科技)是金川集团下属子公司,是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的钴类产品专业生产商,拥有丰富的钴资源,钴的综合产能达到1.2万吨,同时也是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最主要的原料供应商之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金通),是金川科技下属子公司。
兰州金通主要从事三元前驱体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技术、客户、资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技术方面,具有多年的研发和生产积累,可生产从NCM111到Ni9X等多种规格、粒度从2μm到20μm各种粒径的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
在客户方面,与日本、韩国和我国多家国际领先的正极材料厂商、电池厂商有长期合作。
在资源方面,母公司控制了全国大部分的镍钴资源。
二、主要工作过程1. 市场调研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2万辆,其中中国销量77.7万辆;到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50万辆,其中中国销量约200万辆。
2017年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需求约28.3万吨,其中LCO 6.9万吨,占比约24%;NCM+NCA 多元材料15.4万吨,占比约54%;LMO 1.4万吨,占比约5%;LFP 4.7万吨,占比约16%。
到2020年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需求约48万吨,其中LCO 7.6万吨,占比约16%;NCA+NCM 多元材料34万吨,占比约71%,LMO 1.1万吨,占比约2%;LFP 5.2万吨,占比约11%。
2017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产量约21万吨。
其中三元材料产量8.6万吨,三元材料产量占比40.95%,同比增加了58.38%,需求强劲,增长迅速。
预计到2020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需求约40.36万吨,三元材料需求量为22.5万吨,占正极材料比例将达到55.75%。
目前,国际知名的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生产厂家主要有优美科、田中化学、日亚化学、SDI、LGC、ECOPRO等。
我国主要的生产商有金川、华友、邦普、中伟、格林美、科隆、佳纳、金和、容百、金驰等公司。
2. 编制标准草案接受GB/T 26300-201X《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标准的修订任务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组织专门人员对标准的相关资料进行查询和收集。
我们收集、整理了国内研究院及生产厂家多年科研、生产、试验过程中积累的有关技术资料、科研试验总结、鉴定材料以及国内外标准,收集、整理了电池材料应用行业对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的质量技术指标的需求情况。
对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国内标准、国内外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国内主要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遵照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产品的性质、特点及用途,广泛吸收了工艺、生产、试验、检验等有关方面技术专家的意见,参考国内外先进的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标准。
于2018年6月形成了国家标准《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的修订讨论稿。
2018年6月26日-28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组织召开了《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编码规则与条码标识》宣贯会暨有色金属标准工作会议,对本标准的修订进行了讨论。
来自全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格林美、广东邦普、浙江华友钴业、广东佳纳等10余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对本标准(讨论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标准制定工作组根据讨论的意见,形成了标准意见汇总处理表和标准预审稿。
2019年7月23日-25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组织召开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工作会议,对本标准的预审稿进行了讨论。
来自全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格林美、广东邦普、浙江华友钴业、广东佳纳、中伟、当升、盟固利、杉杉等10余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对本标准(预审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标准制定工作组根据讨论的意见,形成了标准意见汇总处理表和标准审定稿。
具体修改意见如下:(1)牌号修改:牌号由NCMH+6位数字构成,N代表Ni,C代表Co,M代表Mn,H代表氢氧化物,6位数字前两位数字代表镍元素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中间两位数字代表钴元素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后两位数字代表锰元素物质的量百分含量。
(2)增加产品代号的规定。
产品代号分为3位数和4位数两种。
3位数代号包括111、424、523、622、712、811等。
4位数代号前两位数字代表镍元素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后面两位数字代表钴元素物质的量百分含量。
(3)化学成分中主含量的规定由质量百分比更改为物质的量百分比。
对镍钴锰物质的量百分比的公差进行规定:主元素以镍钴锰的物质的量百分比计,根据需求方对产品镍钴锰比例的具体要求,物质的量百分比公差不大于±1.0%。
(4)化学成分中主含量的规定增加镍钴锰合量的要求:60~64%。
(5)化学成分中杂质含量:将Na不大于0.015%改为不大于0.05%,将Zn不大于0.01%改为不大于0.005%,将Fe不大于0.01%改为不大于0.006%,将Ca和Mg不大于0.015%改为不大于0.02%,将SO42-不大于0.5%改为不大于0.6%,将Cl-不大于0.02%改为不大于0.05%。
(6)物理性能A)松装密度从0.4~1.2 g/cm3修改为≥0.5 g/cm3。
B)振实密度范围由≥1.5 g/cm3改为≥1.1 g/cm3。
C)激光粒度(D50)范围由5~18μm改为2~21μm;粒度分布由供需双方协商。
D)比表面积≤15 m2/g改为2~30 m2/g。
(7)增加磁性异物含量不大于0.000015%。
(8)水分含量由不大于1.5%改为不大于1.0%。
(9)外观质量增加对产品状态及颜色的描述:无结块,产品外观为黑色或深棕色粉末。
(10)检验方法A)产品化学成分(镍钴锰及其它杂质元素)的测定方法修改为按YS/T 928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也增加。
B)增加镍钴锰合量的检验方法,镍钴锰合量由供需双方协商。
C)激光粒度(D50)的测定依据由GB/T 19077.1更改为GB/T 19077,相应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也进行了更改。
D)增加磁性异物含量的测定按GB/T 24533-2019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也增加。
E)将水分从化学成分中独立出来。
(11)检验规则A)5.4取样与制样具体描述删除,更改为:5.4.1 外观质量的检验逐桶(袋)进行。
5.4.2 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水分、金属异物的检验取样,按照GB/T 5314 的规定进行。
相应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也增加该国标。
B)5.5检验结果判定中增加:①5.5.1按GB/T 817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
相应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也增加该国标。
②5.5.2中增加磁性异物和水分两项判定指标。
(12)包装A)包装桶由内衬双层塑料袋的铁桶改为内衬铝塑袋或PE袋的纸桶或塑料桶,密封。
B)增加吨袋包装的相关内容:产品采用内衬铝塑袋或PE袋的编织袋包装,密封,每袋净重500~1000kg。
(13)外包装标签中增加出厂日期、本标准编号、防潮字样或标志等。
(14)运输和贮存中增加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1年。
三、标准的修订原则、标准的主要内容与论据3.1修订原则(1)确立国家标准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修订应遵守的基本原则:a.标准编写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要求编写;b.具有可操作性和先进性;c.国家标准《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的修订充分考虑了国内生产商的工艺技术状况、国家资源开发的政策要求、关注顾客的需求意见和建议;d.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和保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