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模拟试卷答案
汉语修辞学_高等教育-语言学
汉语修辞学《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三个要素。
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7、句子的格式简称。
8、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结构,字数,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和。
二、选择题(共20分)1、“辞达而已矣。
”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的作者是(C )。
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2、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D )。
A.《文心雕龙》B.《文则》C.《文选》D.《文赋》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B )。
A.孔子B.刘勰C.唐铖D.陈望道4、“沙漠之舟——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B )。
A.明喻B.借喻C.暗喻(喻体-本体)D. 暗喻(本体-喻体)5、“孟蓓气得看瞪对面的辛小亮。
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呢,像生气,又像笑。
”其中的“像……像……”属于(D )。
A.明喻B.暗喻C.表比较D.表不确定6、“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C )。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B.有生命事物人化C.把人拟作物D.反一物拟作另一物7、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中的“道是睛无却有睛”属于( B )。
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C.对象双关D.风景描写8、“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属于()。
A.正对、严对B.正对、宽对C.反对、严对D.反对、宽对9、“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B )。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1、单选《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属于()。
A.明喻B.借喻C.暗喻正确答案:B2、名词解释绘景正确答案:运用各种形态变化的词语来描(江南博哥)绘人物,事件的情状,使陈述的情景历历如绘。
最常见的是采用形容词、动词的附加式或重叠式来表现。
大多用于描述性的文字中。
用得好,可细腻生动地再现某些感觉和动态。
3、单选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OoA、《文赋》B、《文心雕龙》C、《史通》D、《文则》正确答案:D4、问答题请说明运用新词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答案:运用新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很自然的运用,要准确表达非用新词不可,否则就表述不了新的事物、新的现象、新的思想观念。
一种是为了营造特殊表达效果,为追求生动而特意运用新词,有时还以这些词为基础加以引申,进行比喻,以更加生动地表情达意。
5、多选下列各句中都有成语活用现象,活用方式是“别指”的有()。
A、这出戏与原作虽貌离却神合。
B、白洋淀农民望“洋”兴叹。
C、元旦将至,商场天天人山人海,对此,一家新闻单位以《商家开始度日如年》进行了报道。
D、我校新建了一栋教工宿舍楼后,教师人人安居乐教。
正确答案:A,C6、名词解释狭义的同义形式正确答案:只包括一般的同义词语和句式,而不应当包括那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创新的变异方式。
7、单选1963年,张弓先生的()出版,标志着这一时期中国修辞学研究引人注目的成就和理论制高点。
A.《修辞学习》B.《修辞学发凡》C.《现代汉语修辞学》D.《修辞学研究》正确答案:C8、单选从修辞角度看,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句子是OOA、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B、公安战士早就设下了陷阱,量他们也跑不了。
C、您的光临,使寒舍蓬草生辉。
D、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他们两位来参加我们的晚会。
正确答案:B9、问答题某人对一个西方人说:“你太好了,就像一条狗。
”该老外很高兴。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预测(最新版)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预测(最新版)1、单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出自于()。
A、《论语》B、《左传》C、《文赋》D、《文心雕龙》正确答案:B2、单选“西部招商切忌‘叶公好龙’。
”这个文章标题中成语的运用(江南博哥),使语言表达()。
A、意蕴深厚B、新鲜别致C、文字精炼D、风趣诙谐正确答案:A3、问答题“他明白自己上当了,杯子里的溶液不但未使他心绪宁静,倒叫人像中了魔一样神经错乱了。
”这句话如何显现了语体渗透的特点,请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科技术语具有鲜明的科技语体色彩,但为了追求特殊的表达效果,也可以直接用于属于文艺语体的文学作品,使文学作品语言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情调和色彩,或因语体色彩的不协调而产生幽默感。
在描述科学家生活时不直言“酒”与“醉”,而代之以“溶液”和“乙醇中毒”的术语,既切合人物身份,又使语言颇具情趣。
4、多选下列各句表述正确的是()。
A、现代汉语的押韵方式和古代大致相同。
B、押韵是韵文区别于散文的本质特征。
C、非韵文文体不能用韵。
D、平声长而扬,仄声短而抑。
正确答案:A, B, D5、问答题修辞学与语法学、语用学有什么联系?正确答案:语法学与修辞学的联系:研究对象上: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修辞学研究如何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任务上:任何话语都是按照语法的规则生成的,语法是修辞的基础。
语法学分析语言的语法结构的特点;修辞学反映语言诸要素的综合运用。
语用学与修辞学的区别:语用学研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如何运用和理解语言的问题;研究话语理解,即接受结果;研究制约语言使用的各种因素,注重规则阐释;修辞学一般只研究话语表达,主要从说(写)者的角度出发,研究表达效果;研究影响语言使用的条件,注重选择。
6、问答题简述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联系和区别。
正确答案:设问句和反问句都不是有疑而问,这一点相同。
但二者有区别:①设问句主要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句则表示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②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已经暗示了出来;③设问句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B.有生命事物拟人化
C.把人拟作物D.把一物拟作另一物
7、“乡下来了保姆,他不用再做马大嫂了”属于。
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
C.对象双关D.判断
8、“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属于。
A.正对、严对B.正对、宽对
C.反对、严对D.反对、宽对
9、“空山新雨后”起头的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8、串对又称。上下联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9、现代汉语中平声指、,仄声指、。
10、比喻从结构上说包括、、三个部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最早把“修”和“辞”连用(“修辞立其诚”)的著作是。
A.《论语》B.《孟子》
C.《易经》D.《老子》
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
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
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
10、“窈窕、坎坷、姐姐、太太”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
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
三、分析题(共20分,每题5分)
1、从语音角度分析下面一段话的修辞效果。
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上一个翰林……(鲁迅。《阿Q正传》)
A.《文心雕龙》B.《文则》
C.《文选》D.《文赋》
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孔子B.刘勰
C.唐钺D.陈望道
4、“一头猪等于一个有机化工厂。”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B.借喻
C.暗喻(喻体—本体)D.暗喻(本体—喻体)
(完整版)修辞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相仿而在()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汇和()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文体风格和句子的()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构词能力和()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和()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第二要()。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
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
”(徐迟:《地质之光》)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改成被动句)(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改成整句)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
”(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2、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三类?3、简述什么是短句和长句及其各自的特点。
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的系统和规则。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1、问答题什么是言辞选择,它有什么内涵?正确答案:言辞选择:词语的选择,既包括词的选择,也包括短语的选择。
不仅只是选择运用现成的词语,还包括改造运用某些词语,这种改造运用时对词与短(江南博哥)语创造性的选择,是一种为追求特殊表达效果的变异性运用。
2、单选“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Oo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正确答案:D3、多选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有OoA、暑假里,爸爸陪同我去黄山玩,爬天都峰。
B、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已逐渐形成。
C、程老师的一番话,好像一股强大的暖流,流到我的心田。
D、上课以前,班主任就把王老师生病的新闻告诉了同学们。
正确答案:A,B,D4、多选语言锤炼的基本要求是OoA、准确朴实B、简洁有力C、新鲜活泼D、生动形象正确答案:A,B,C,D5、问答题普通话四声中,哪些是平声,哪些是仄声?平声和仄声各有什么特点?合理安排平仄有什么修辞效果?正确答案:平声包括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
平声的特点是长而扬,仄声的特点是短而抑。
平仄安排得当,声调平衡交替,声音显得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具有抑扬美。
6、多选下列各句在成语运用中不够恰当的是OA、她这个人清高自负,对那些衣着豪华、佩金戴银、显得美轮美奂的“贵妇人”总是看不顺眼。
B、那个黄头发的青年见魏不肯拿钱,便气极败坏地抢下出租车钥匙,来搜魏的衣袋。
C、她比大家大一点,深受大家的敬重。
平时店主任在,她是营业员;店主任不在,她就代理主任的工作。
主任回店,她又心安理得地回到助手的位置。
D、巴拿马运河终于物归原主。
正确答案:A,B,C7、问答题简述什么是移情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1、移情: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作者使周围的物体染上一层与自己情感一致,但实际不存在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方式叫移情。
移情就是把人的思想感情转移到物身上的修辞方式。
2、例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汉语修辞学3
汉语修辞学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汉语修辞学模拟考试试题三一、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20分,填错不得分,也不扣分)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_________、_________的系统和规则。
答案:词汇、语法解析:见语言世界2._________是由音义结合的任意的符号所构成的价值系统;_________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答案:语言、言语解析:见语言和言语3.汉语的句式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可以分成长和_________、整和_________等句式。
答案:短、散解析:见第七章,结构4._________,就是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的现象,也就是_________。
答案:同形异义、多以现象解析:见同形异义5.普通话的声调有阴平、_________、上声、_________四声,又可归成平、仄两类。
答案:阳平、去声解析:见声调与平仄6.同语流音变一样,语流义变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脱落等现象。
答案:同化、异化、弱化解析:见语流义变7._________就是言语流中前后具有较大停顿的语音单位。
答案:语音句解析:见语音一章中语音句的定义8.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都追求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同义手段选择的基本原则。
答案:均衡的美、均衡解析:见语言的均衡美9.公文语体的特征是_________,学术语体的特征是_________。
答案:务实性、求真性解析:见语体分类10.比拟就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表达方式在修辞学上的统称。
答案:比喻、拟人解析:见比拟的定义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20分,选对得分,选错不扣分)1.我国最早把“修”和“辞”连用(“修辞立其诚”)的著作是()。
A.《论语》B.《孟子》C.《易经》D.《老子》答案:C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
A.《文心雕龙》B.《文则》C.《文选》D.《文赋》答案:B3.“一头猪等于一个有机化工厂。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试题四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试题四1、问答题请说明运用新词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答案:运用新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很自然的运用,要准确表达非用新词不可,否则就表述不了新的事物、新的现象、新的思想观念。
一种是为了营造特殊(江南博哥)表达效果,为追求生动而特意运用新词,有时还以这些词为基础加以引申,进行比喻,以更加生动地表情达意。
2、问答题请简要谈谈广告语体的独创性特点。
正确答案:在内容表达与诉求方式上尽量利用当前的社会心理、审美趣味、新潮文化与消费时尚等;在语言运用上则活泼新颖,选择和运用词语、句式、修辞方式等力求出新,有时甚至逸出范围,以引起广告受众的注意。
这就形成了广告语体独创性的特点。
3、名词解释修辞的任务正确答案:学习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觉的加以应用,不仅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不无裨益。
4、问答题什么是修辞?什么是修辞学?正确答案:①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②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
5、单选《易•乾卦•文言》中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观点。
其中,“修辞”的意思是()。
A、提高语言表达效果B、修饰文辞C、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D、说话正确答案:C6、问答题举例说明修辞和逻辑的关系。
正确答案: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二者属不同学科。
但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修辞与逻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语言表达应该遵循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逻辑的各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但有时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人们也突破逻辑的制约,构成超常规的用法,因而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
7、多选下列各句对长句的特点解说正确的是()。
A、信息丰富B、气势充畅C、明白易懂D、感情色彩多样正确答案:A, B8、多选修辞功能的三个层面是()。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卷答案
个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 ”是借喻。T
23、 变异修辞学以固有语言单位或言语单位的超常搭配为研究对象。T
24、 汉语可以分成汉语语音、汉语词汇、汉语语法和汉语修辞。F
25、 词汇是语言的物质外壳。T
26、 “《芙蓉镇》在修辞方面有很多特色”这句话中“修辞”一词指修辞现象。T
35、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要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 辞格叫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9分,第二题10分,共19分;请将答案填写 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6、简要回答“声音的锤炼”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一)注意音节整齐匀称。
(二)注意声调平仄相间。
5、“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 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 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 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 ”这句话是(B仿词 )修辞格。
6、“时期与时间”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B范围大小不同)。
8、“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
诸葛亮” 。”这句话是(C借代)修辞格。
30、 要做到用词准确妥帖,最重要的是弄清词语在意义上的指称范围和功能。T
31、准确、妥帖是用词的第一要求,它要求用词能够毫不含糊的反映客观事物。T
32、 通俗科技语体主要指一些普及性的通俗科技读物用的语体。T
33、 政论语体经常运用谚语、歇后语、俚俗语等,在句式选择方面,长句、短句并用T
19、被动的交叉渗透, 这是指完全受表达内容制约, 必须通过交叉渗透才能满足交际需 要的一种交叉渗透。T
(三)力求韵脚和谐。
(四)讲求叠音自然。
“现代汉语修辞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1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3.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适逢其会.(时机)言必信,行必果.(有结果)B.独当.(掌管)一面举措失当.(适合)C.革故鼎.(更新)新投机倒.(转换)把D.洞.(透彻)若观火铤.(快走的样子)而走险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狂风一起,飞.砂走石。
②一片树叶在水面上漂.着。
③这篇文章语言晦涩,理论肤浅..,不值一读。
④深山有猛虎出没..。
⑤他是共产党人肝胆相照....的朋友。
⑥进攻的时候,首先要炸掉敌人修在桥头的堡垒..。
⑦这部书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A.①②③④⑥⑤⑦B.①②⑥④⑦③⑤C.②⑥①④③⑤⑦D.②④①③⑥⑤⑦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线是:①鲸和海豚的四脚也逐渐成鳍状。
②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③《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为目的开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A.退化原形营利B.退化原型营利C.蜕化原型盈利D.蜕化原形盈利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预测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预测1、单选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OO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正确答案:B2、填空题叠音又称O,指相同字O的重叠。
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正确答案:(江南博哥)叠字;音节3、单选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OoA、单音节化B、双音节化C、三音节化D、四音节化正确答案:B4、单选属于事务语体的是()A.广告B.新闻C.论文D.诗歌正确答案:B5、单选1963年,张弓先生的O出版,标志着这一时期中国修辞学研究引人注目的成就和理论制高点。
A.《修辞学习》B.《修辞学发凡》C.《现代汉语修辞学》D.《修辞学研究》正确答案:C6、多选解放后我国出版的修辞学专著有OoA、《现代汉语修辞学》B、《修辞学发凡》C、《语法修辞讲话》D、《修辞概要》正确答案:A,C,D7、问答题什么是语体色彩?它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正确答案:语体色彩:指各种语体在运用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段时所呈现的不同特点。
体现: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方法、篇章结构等语言因素以及一些伴随语言的非语言因素。
8、多选下列各句在成语运用中不够恰当的是()A、她这个人清高自负,对那些衣着豪华、佩金戴银、显得美轮美奂的“贵妇人”总是看不顺眼。
B、那个黄头发的青年见魏不肯拿钱,便气极败坏地抢下出租车钥匙,来搜魏的衣袋。
C、她比大家大一点,深受大家的敬重。
平时店主任在,她是营业员;店主任不在,她就代理主任的工作。
主任回店,她又心安理得地回到助手的位置。
D、巴拿马运河终于物归原主。
正确答案:A,B,C9、问答题某人对一个西方人说:“你太好了,就像一条狗。
”该老外很高兴。
可他对一个中国人说了相同的话,却引起了此人的反感,这是什么原因?正确答案:由于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词义引申、词义象征、词义联想与词语禁忌等,所以言辞选择考虑民族心理也很重要。
在该例中,西方人爱狗,中国人对狗的形象多带贬义,就是很明显的不同的民族心理。
10、名词解释整句正确答案: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匀称的句子。
现代汉语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修辞
现代汉语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修辞一、名词解释:1.修辞2.语境3.借喻4.比拟5.排比6.对偶7.夸张、8.反问9.设问10.映衬11.通感12.反语13.反复14.顶真15.对比16.拈连17.婉曲18.通感19.警策20.回环21.仿词22.层递23.双关24.借代25.散句二、填空题1.“修辞”有三个含义:第一指;第二指;第三指。
2.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______又有______。
3.词语修辞就是指______的过程。
4.词语锤炼一般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入手。
二者______,______。
5.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______、______和。
6.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7.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句式叫做______。
8.把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交错运用叫做____________。
9.双重否定句常见的格式有______、______等。
10.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11.比喻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用“像”作喻词的是______,用“是”作喻词的是______,这两种比喻都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部分构成。
12.只出现喻体的比喻叫______。
13.比拟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14.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间的______性,其特点是隐去______,只出现______。
15.从内容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从形式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两种。
16.对偶和对比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对偶重在______,对比重在______。
17.结构______、字数______、意义______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叫做对偶。
汉语修辞学-模拟题
大学汉语修辞学模拟考试试题一一、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空1分,共20分,填错不得分,也不扣分)1.修辞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察法、归纳法、比较法、统计法解析:见修辞学的研究方法2.______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答案:语言解析:见语言世界3.交际活动是______和______的统一。
答案:表达者、接受者解析:见对象原则4.修辞是______的艺术,表达基本原则是______。
答案:表达、保持自我本色解析:见交际的矛盾和修辞的原则、自我5.同义异形的“形”可以指书写形式,也可以指______。
答案:词语和句子的结构解析:见同义异形之“形”6.标志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______,作者是______。
答案: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解析:见年轻的修辞学7.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答案:叠韵、叠音、拟声词解析:见语音一章8.______,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近似、音节数目完全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______或______的意思。
答案:对偶、对立、对称解析:见对偶9._______,就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答案:对照解析:见对照的定义10.“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答案:借代解析:见借代的定义和功能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30分,选对得分,选错不扣分)1.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的学者是( )。
A.孔子B.刘勰C.唐钺D.陈望道答案:C2.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把修辞格分为( )。
A.38种B. 27种C.24种D.131种答案:A3.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答案:B4.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20分,每空1 分)1、“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
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2、南朝刘勰的是我国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对修辞也有精深的阐述。
3、1951年6月《人民日报》连续刊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
该书紧密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4、我们要学好修辞,一定要学好、、等有关知识,这样才有牢固的基础。
5、人们如果巧妙地利用的某种特殊条件进行修辞活动,就能使人语言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6、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
7、成语具有意义的和结构的的特点。
8、串对又称。
上下联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9、现代汉语中平声指、,仄声指、。
10、比喻从结构上说包括、、三个部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最早把“修”和“辞”连用(“修辞立其诚”)的著作是。
A.《论语》B.《孟子》C.《易经》D.《老子》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
A.《文心雕龙》B.《文则》C.《文选》D.《文赋》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孔子B.刘勰C.唐钺D.陈望道4、“一头猪等于一个有机化工厂。
”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B.借喻C.暗喻(喻体—本体)D. 暗喻(本体—喻体)5、“刚才仿佛有人探了一下头似的”属于。
A.明喻B.暗喻C.表比较D.表不确定6、“每条岭都是那样温柔”属于比拟中的。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B.有生命事物拟人化C.把人拟作物D.把一物拟作另一物7、“乡下来了保姆,他不用再做马大嫂了”属于。
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C.对象双关D.判断8、“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属于。
A.正对、严对B.正对、宽对C.反对、严对D.反对、宽对9、“空山新雨后”起头的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10、“窈窕、坎坷、姐姐、太太”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B. 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D. 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三、分析题(共20分,每题5分)1、从语音角度分析下面一段话的修辞效果。
语文基础知识汉语的修辞格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语文基础知识汉语的修辞格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拟人、比喻)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比喻)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反复、排比)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引用)2.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比喻)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借代)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拟人)3.下列诗句与“疏松影落空坛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曲径通幽芳草香B.细草香闲小洞幽C.锦屏春短碧纱暗D.晚凉天净月华开4.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比喻)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C.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夸张)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对偶)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的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参考答案:1.【答案】A。
解析:A项中只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本题选A。
2.【答案】C。
解析:C项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白发说成是有三千丈那么长,这是夸张的修辞。
故本题选C。
3.【答案】B。
解析: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可先分析能与“疏松”相对的词,从“词性一致”的角度分析,只有“晚凉”不相对,故排除D项;再看“影落”这个词,只有“通幽”不相对,故排除A项;再从“平仄相对”的角度分析,“空坛静”音为“平平仄”,须对“仄仄平”,“碧纱暗”音为“仄平仄”,故可排除C项。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答案四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答案四1、多选解放后我国出版的修辞学专著有()。
A、《现代汉语修辞学》B、《修辞学发凡》C、《语法修辞讲话》D、《修辞概要》正确答案:A, C, D2、单选诗经“一日不见,如三(江南博哥)秋兮”中的“三秋”是()。
A.比喻“三年”B.借指“三年”C.借指“三个季节”D.比喻“三个季节”正确答案:B3、问答题广告语体的语体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正确答案:①简明性②新奇性(修辞格)③情感性。
4、名词解释双关正确答案:借助于语境的条件,故意让语句表面上说的是一个意思,实际上说的是另一个意思,即所谓言在此而意彼。
后一个意思往往是主要的。
5、填空题有一则新闻《珠漂队骑“虎”难下》,报道珠江漂流队在贵州广西被困于虎滩一带,这里作者运用了成语活用方式中的()。
正确答案:别指6、多选下列各句属单句中成分倒装的句子是()。
A、可惜了,空调滴水。
B、四时皆美虎山丘。
C、解剖实习了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杨的声调对我说...D、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
正确答案:A, B, C, D7、填空题()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词组,可以说它是()的扩大和发展。
正确答案:排比;对偶8、单选()是特定的表达内容在篇章层面如何向特定的表达形式转换的审美设计。
A.修辞技巧B.文本建构C.修辞化D.修辞结构正确答案:B9、问答题举例说明数量指代语和所指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正确答案:①数量关系,如我国的863计划;②文化背景,如3861部队;③借代关系,如“四百八十寺”;④谐音关系,如“真够3.14”;⑤形似关系,如“11 路汽车”戏指步行。
10、单选刘白羽的《火光在前》原稿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王春像洗了一个澡,他的眼睛发光了,脸上有了活跃的神气,腰板也挺直了……定稿时作者把“活跃的神气’’改为“活气”,这样改的原因是()A.为了准确B.为了生动C.为了简练D.为了鲜明正确答案:C11、填空题整句和散句是从()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5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5----dc22b19e-7160-11ec-b8dd-7cb59b590d7d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一、填空(20分,每个空格2分)1、西晋陆机的_________,把文章分为_________种文体,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2.有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叫“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种人们喜欢听到和谈论的语言形式。
3、_________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言文结合”是其修辞学理论的重要内容。
5、___________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6.严格的二元性要求满足以下条件: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只是语言。
”“没有文字的文字并不遥远。
”这本书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2.在中国最早提出“修辞格”名称的学者是()。
a.孔子b.刘勰c.唐铖d.陈望道3.“孟蓓非常生气,她盯着对面的辛晓亮。
辛晓亮让她自然地笑了起来,就像生气和微笑一样。
”“图像”属于()。
a.明喻b.暗喻c、表比较D.表不确定性4、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中的“道是睛无却有睛”属于()。
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c.对象双关d.风景描写5.《国破山河》这首诗属于现代体诗歌中的()一词。
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平折三、分析题(共30分,每题10分)1.王安石的《靠泊瓜州》:“在北京瓜州的水和日本之间,中山只被几座山隔开。
春风吹拂着河的南岸。
明月什么时候照在我身上?”其中,《春风绿江南岸》中的“绿”一词被作者用了十多个词,如“到”、“过”、“在”、“满”,最后选择了“绿”。
为什么你认为“绿色”比其他词更好?2、修辞下列短文,并指出它的主要毛病。
西部双版的气候是长春四季的气候。
汉语修辞学模拟题3套含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相仿而在()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汇和()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文体风格和句子的()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构词能力和()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和()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第二要()。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
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
”(徐迟:《地质之光》)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改成被动句)(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改成整句)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
”(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2、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三类?3、简述什么是短句和长句及其各自的特点。
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
“现代汉语修辞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其实是貌和神离..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地胜利..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地一句是(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地远山..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地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地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地..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暑期讲习班》地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地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对加点词地解释,不完全正确地一项是:.适逢其会(时机)言必信,行必果(有结果).独当(掌管)一面举措失当(适合).革故鼎(更新)新投机倒(转换)把.洞(透彻)若观火铤(快走地样子)而走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分类完全正确地一项是:①狂风一起,飞砂走石.②一片树叶在水面上漂着.③这篇文章语言晦涩,理论肤浅,不值一读.④深山有猛虎出没.⑤他是共产党人肝胆相照地朋友.⑥进攻地时候,首先要炸掉敌人修在桥头地堡垒.⑦这部书是他一生心血地结晶.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①②③④⑥⑤⑦.①②⑥④⑦③⑤.②⑥①④③⑤⑦.②④①③⑥⑤⑦.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地词语,恰当地一线是:①鲸和海豚地四脚也逐渐成鳍状.②小说中地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地,但仍属于虚构地形象.③《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为目地开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退化原形营利.退化原型营利.蜕化原型盈利.蜕化原形盈利.下列句子中加点地成语,使用恰当地一句是:.那是一张两人地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地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地莘莘学子..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地,但由于他近来地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地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这部精彩地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地..对下面句子地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地表述,判断不正确地一项是:.那溅着地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地白梅,微雨似地纷纷落着.——运用了比喻地手法,描写了水花地颜色、形状和动态..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运用了夸张地手法,说明了六国创业地艰辛不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运用对比地手法,写出了山势地起伏而又微不足道..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运用了拟人地手法,使说理地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对下列语句中地修辞地分析,错误地一项是:.一篇新闻地正题是“先‘拾柴’后‘烧火’”(副题是“某集团军新班子通过调查研究取得工作主动权”)——正题综合运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寓意深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当太阳以轰响地光彩……”(艾青《吹号角》)——运用通感地修辞手法,把太阳跳出地平线时给人地那种震惊感、辉煌感表现得动人可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我们走向胜利地路上,不仅荆棘丛生,而且路旁随时有扒手在窥视着,想乘我们不备,窥取我们奋斗地果实而去.——其中一连串地比喻都是借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地笔,画出了黑暗势力地鬼脸,画出丑恶地国主义地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地画家.——其中地“笔”“ 鬼脸”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高等地画家”用地是借代修辞..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地一个:.柳絮池塘淡淡风.榆荚临窗片片雪.带水芙蕖点点雨.丁香初绽悠悠云.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地句是:.驾车经过此地时,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地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对科学问题上地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地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地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地,没有一次有好结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学诗地适用,为文地也适用..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地意见..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地语句,最恰当地一组是:什么是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通过甲唤起对乙地联想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类似,例如,;二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接近,例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①看到扇子想起萤火虫②看到蜡烛想到教师③看到春光想到少年④看到赤壁想起曹孟德.①②③④.①③②④.③②①④.③④①②.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地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地一组是:()巴峡植被厚重,春夏苍翠蓊郁,,绚丽多彩;秋冬满山红叶,明快悠远.()不同地地势,有不同地景观.浅淡地流水,豪放大方,一往无前.①野花盛开,五颜六色②五颜六色,野花盛开③白浪翻飞,晶莹素洁④晶莹素洁,白浪翻飞.①④.①③.②③.②④.填入列横线处地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地一组是:我不记得比那天更清新地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地山峰后面露出来,,使人感到一种甜美地倦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山顶地白云顿时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紫色,最后它们发出了金色地霞光..它那最初几道光芒地温暖跟即将消逝地清凉交流在一起.空气里弥漫着破晓地寒气,草上也劳蒙盖上了灰色地露水.它射下几缕微微温暖地光线,像火地带子般贯穿整个树林. 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地要求,语言得体地一项是:.自从我新疆巴楚伽师间地区、云南在姚地区发生地震灾害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逾百成元之巨.(广播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月日,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支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布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梅:落叶乔术,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果实球形,未成熟时为青色,成熟时一般呈黄色,味极酸.(工具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校教室一共八间,有五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保夕,近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地报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下面地语段中,有一句话应剔除,这一句是:①几天前,收到挪威使馆地一张请柬,是用再生纸做地一张卡片,朴素精致,显示着主人地情谊.②对比我们平时收到地一些请柬,不免心生感叹.③不少单位地请柬,一张比一张豪华精美:加厚铜版纸、烫金大字、色彩艳丽,更甚者还要绒面、磨砂带上单响.④只是构图稍差,美中不足.⑤请柬地功能很简单,没有必要那么奢华.⑥挪威是个富裕国家,尚且如此节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是更应该节约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②.③.④.⑤二、判断题(分).文艺语体地特点是形象性、精确性、情意性、明晰性.().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地句式表达,也可以用否定地句式表达,但两种不同地句式在情味上是不同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选炼词语,一般从内容(声音)和形式(意义)两方面入手.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文字地形体是指文字书写地外形.书史上称甲骨文、金文和隶书为古体;称篆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为今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易色与反语,乍看起来,好像相同,其实并不一样,作易色用地词语,它地意义相当于它地反义词地意义.而作反语地词语,它地意义不能从反面去理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填空题(分).标点符号地作用包括:();();()标明需要标明地词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语音修辞地具体内容包括:()音节匀称;()协调;()韵脚和谐;()自然;()联绵有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现代汉语语音特点包括:()汉语地音节结构中音占优势.(). 是汉语音节中不可缺少地成分.()汉语语音特点形成了它所特有地显著地音乐性..字体形状变化有如下四种:字形地改变、、字体地凸现、字形地异化..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第二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广告语言中使用镶嵌,可改变语言地一般形式,变得曲折巧妙,让人看了觉得饶有趣味,引起读者地注意.我们在使用镶嵌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防止将镶嵌变成文字游戏..使用夸张要注意地问题是:第一,必须以为基础,合乎情理;第二,要,即是指夸张所表达地内容一定超过事物地客观规律;第三,要掌握分寸. 第四,运用夸张要力求新颖,有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广告语言地特点包括:求性、求善性、求活性、求益性、求异性四、多选题(每小题分,共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修辞地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富有表现力.汉字地特点有().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音素文字.表意文字.音节文字.平面方块体文字.汉语语法地主要特点有().虚词是一种重要地语法手段.语序起很重要地语法作用.双音节词对语句地结构产生重要作用.文体与语体相对应.词组成分与句子成分基本是一对一地关系.篇章修辞地基本原则.连贯性.适度性.得体性.一致性.艺术性.制约词语搭配地主要因素包括:.语素.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五、简答题(每小题分,共分.).简述借喻与借代地异同.简述语法与修辞、逻辑三者之间地关系..简述歧义句产生地原因以及消除歧义地方法..什么是反义词语?反义词语地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组织段落应该注哪些问题?.换义辞格包括哪几种类型?换义与拈连、双关各有哪些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卷定稿一、【单项选择题】1、“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这句话是([B] 比拟)修辞格。
2、“广州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
”是(B仿词)3、“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
”一句中所用的修辞为(C双声对叠韵)。
4、“表扬与表彰”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C语意轻重不同)。
5、“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
”这句话是(B仿词)修辞格。
6、“时期与时间”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B范围大小不同)。
7、“你们这一车西瓜,一百张“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
”这句话是(C借代)修辞格。
8、“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这句话是(C借代)修辞格。
9、“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这句话是(D夸张)修辞格。
10、合乎(B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
11、“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
”这句话是(C排比)修辞格。
1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句话是(B整句)。
13、“老秦爷:皇军好,皇军给中国人民造福来了!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你看多好啊!”这句话是(D反语)修辞格。
1、“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是(D反语)2、修辞学属于(语音)学。
3、“军队与部队”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B )。
[A] 适用对象不同[B] 范围大小不同[C] 语意轻重不同[D] 感情褒贬不同4、“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濯濯童山披上了锦裳,水库和运河像闪亮的镜子和一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
”这句话是(C 排比)修辞格。
5、“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
”这句话是(D 夸张)修辞格。
6、“批评与批判”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C语意轻重不同)7、杨树达的著作为(A《中国修辞学》)。
8、“学点儿修辞能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
”这句话中“修辞”一词指(C 修辞学)。
9、“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这句话是(A婉曲)修辞格。
10、“他一直是魂思梦想着打飞机,眼前飞过一只雁,一只麻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他都要拿枪瞄瞄。
”这句话是(D层递)修辞格。
11、“嘿嘿,秘书长,你高兴得太早了吧,你看,我这儿还埋伏着一个车哪!将!秘书长!从全局来看,你输了,你完了,你交枪吧!”这句话是(C 双关)修辞格12、“马之悦鬼着哪,连替中农说几句公道话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的,唯恐丢了乌纱帽。
”这句话是(C借代)修辞格。
13、修辞时对语言单位或言语材料进行选择主要是(A同义)形式的选择。
1、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 A散句)。
2、( C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3、“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
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
”这句话是(C借代)修辞格。
4、“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一句中所用的修辞为(B叠韵对叠韵)5、“召集与纠集”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D感情褒贬不同)。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句话是( D夸张)修辞格。
7、“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这句话是(B比拟)修辞格。
8、郑奠的著作为( B《中国修辞学研究法》)。
9、“惩罚与惩办”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C语意轻重不同)。
10、“布匹与布”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B范围大小不同)。
11、“田园零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一句中所用的修辞为(A双声对双声)。
12、“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至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这句话是(A 层递)修辞格。
13、对同一个本体用好几个喻体是(D 博喻)二、【多项选择题】14、运用整句和散句,要注意克服两种形式主义倾向(C聚散为整D化整为散)。
15、“叠音”古时叫做(A重言B复字)。
16、修辞要利用(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等逻辑规律。
17、位次,包括(A职位B次序、)。
18、融合型的交叉渗透大致可分为(A融合式C包孕式)两种形式。
14、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ABCD),也叫()。
[A] 借代[B] 换名[C] 重语[D] 双字15、辞趣包括三个内容(ABC )。
[A] 意趣[B] 音趣[C] 形趣[D] 声趣16、对偶的基本种类包括(ABD )。
[A] 正对[B] 反对[C] 拈对[D] 串对17、双关的基本类型包括(AB )两种。
[A] 谐音双关[B] 语义双关[C] 词语双关[D] 语法双关18、科技语体可分为(AC)。
[A] 专门科技语体[B] 规定科技语体[C] 通俗科技语体[D] 通用科技语体14、语体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语言材料和语言表达手段区分为(C通用D专用)两类。
15、文艺语体的语言的特点是(A形象性C情感性)。
16、“修辞”一词,在现代汉语里有(A修辞现象B修辞活动C修辞学)三个义项:17、具有(A明确性B简要性D规格性),这是公文语体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
18、夸张的基本类型包括(A扩大夸张B缩小夸张C超前夸张)。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9、言语表达要合乎特定的语境,这是最重要的言语规律,也是修辞的一条重要原则T20、言语规律,最重要的表现为用词。
F21、“反语”又称为倒反和反话。
T22、修辞的目的是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T23、修辞现象和修辞行为是一回事。
F24、修辞学只是从表达效果的角度来研究美词,研究各种类型的美辞的表达功能。
T25、词语,作为语言单位,每个词语都是一定音义的结合体;表示什么意义,是约定俗成的。
T26、修辞时对语言单位或言语材料的加工主要是指根据修辞的需要,有意改变语言单位固有的音义结合关系,或者有意改变语言单位之间的意义配合关系或结构组合关系。
T27、“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
”这句话是比喻修辞格。
F28、散句在散文、诗歌、唱词中应用较广,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F29、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T30、要做到用词准确妥帖,最重要的是弄清词语在意义上的指称范围和功能。
T31、准确、妥帖是用词的第一要求,它要求用词能够毫不含糊的反映客观事物。
T32、通俗科技语体主要指一些普及性的通俗科技读物用的语体。
T33、政论语体经常运用谚语、歇后语、俚俗语等,在句式选择方面,长句、短句并用T 19、被动的交叉渗透,这是指完全受表达内容制约,必须通过交叉渗透才能满足交际需要的一种交叉渗透。
T20、修辞是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去研究词语运用的。
T21、说话、写文章时,要有“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要讲求句子的变换方法,要训练选择不同句式的能力。
T22、语言单位都是言语材料。
T23、修辞学的目的就是研究修辞行为。
F24、语言环境也称语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
T25、语法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F26、根据交际目的不同,语体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
T27、“注意音节整齐匀称”属于词语的锤炼的内容。
F28、“牺牲与毙命”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感情褒贬不同。
T29、长句一般包含一、修饰语较多;二、联合成分较多;三、某一成分结构复杂三种情况。
F30、汉语修辞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辞格显示其独特个性,并区别于邻近学科的。
T31、“乙代甲”是明喻的类型。
F32、音趣,是词语的音调所体现出来的情趣。
T33、意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T19、政论语体有宣传鼓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是它的主要特征。
T20、“甲是乙”是借喻的类型。
F21、修辞时对语言单位或言语材料的安排主要是对语言单位、言语材料的组织处理。
T22、“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是借喻。
T23、变异修辞学以固有语言单位或言语单位的超常搭配为研究对象。
T24、汉语可以分成汉语语音、汉语词汇、汉语语法和汉语修辞。
F25、词汇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T26、“《芙蓉镇》在修辞方面有很多特色”这句话中“修辞”一词指修辞现象。
T27、所谓新格,是指它们有的是现代汉语里新出现的,有的是古已有之,但一直未被发现。
T28、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
T29、词语锤炼需要富于创新精神。
T30、形趣,是利用字形图符或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
T31、语体交叉渗透的两种基本方式为语体要素的个别交流的方式和融合型交叉渗透。
T32、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
T33、功能改造是语体要素进行交流的必要前提,不同语体的语体要素并不是无条件地可以随便地交叉使用的。
T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34、专门科技语体:指专注,科学论文、科学报告、科技教材、实验报告、技术标准以及读书笔记等用的语体。
35、映衬: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做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
34、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
35、文艺语体:文艺语体也称艺术语体,它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在运用语言的声音、意义、色彩和结构等方面,文艺语体努力追求艺术化,给人以美的教育和享受。
(文艺语体的语言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这是区别于其他语体的主要特征。
)34、公文语体:公文语体也称事务语体,它是适应事务交往目的而形成的运用全民族语言特点的体系。
公文语体指适用于党和国家机关、单位、团体联系知照事务的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它包括党和国家机关的文件、法令、条约、照会、公报,包括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合同、规章、协议书、计划、调查报告等形式。
35、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要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
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9分,第二题10分,共19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36、简要回答“声音的锤炼”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一)注意音节整齐匀称。
(二)注意声调平仄相间。
(三)力求韵脚和谐。
(四)讲求叠音自然。
(五)讲求双声叠韵配合。
汉语里独有的双声词、叠韵词,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