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春季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答卷【标准答案】
20春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二_6327答案
![20春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二_6327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58e3ea417866fb84a8ee1.png)
(单选题)1: 必须将建筑物两侧基础隔开的构造缝是()。
A: 温度缝
B: 伸缩缝
C: 沉降缝
D: 防震缝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近震与远震,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 近震指距震中距离较近的地震;
B: 远震的地震影响比近震要小;
C: 远震是某地区所遭受地震影响来自设防烈度比该地区设防烈度大二度或二度以上地区的地震;
D: 震级较大、震中距较远的地震,对周期较短的刚性结构的破坏,比同样烈度震级较小,震中距较近的破坏要重。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抗震设防是以( )为前提的。
A: 现有的科技水平
B: 现有的国防水平
C: 现有的经济条件
D: 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房屋抗震设防标准的依据是:()
A: 震级;
B: 地震烈度;
C: 基本烈度;
D: 设防烈度;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
A: 层数和总高度;
B: 高宽比;
C: 楼层高度;
D: 楼板厚度。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关于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无地下室,砌体房屋的总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檐口的高度;
B: 当按现行规范的要求设置构造柱时,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可比规定的限值有所提高;C: 各层横墙很少的砌体房屋应比规定的总高度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
D: 砌体房屋的层高不宜超过4m。
正确答案: A。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23b712aaea998fcd220e2a.png)
土木与水利学院期末试卷(A)考试科目:工程结构抗震设计20~20学年第一学期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一般来说,某地点的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及设计工作寿命期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4.震害调查表明,凡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接近时,会导致建筑物发生类似共振的现象,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判法和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
6.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构造措施要求。
8.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较大延性,我国规范通过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进行设计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类别为( C )。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3.描述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 D )。
A.加速度峰值B.地震动所包含的主要周期C.地震持续时间D. 地震烈度4.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土中粘粒含量越高,抗液化能力越强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地下水位越低,越不容易液化5.根据《规范》规定,下列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D )。
[答案][中国地质大学]2020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7
![[答案][中国地质大学]2020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7](https://img.taocdn.com/s3/m/6f110ddbeff9aef8951e0606.png)
1.在有抗震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需进行钢筋代换()。
A.不宜以强度等级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钢筋B.不宜以强度等级底的钢筋代替原设计钢筋C.代换后构件的截面屈服强度不应低于原截面设计的屈服强度D.没有限制,代换钢筋强度高低均可答案:A2.7度设防区,多层粘土砖房教学楼建筑应满足下列()要求。
Ⅰ.不超过六层;Ⅱ.不超过七层;Ⅲ.总高度不超过21m;Ⅳ.总高度不超过18m。
A.Ⅰ、ⅢB.Ⅱ、ⅢC.Ⅰ、ⅣD.Ⅱ、Ⅳ答案:C3.以下关于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缝设置的叙述,何项是正确的?()A.抗震缝两侧应布置墙体B.抗震缝应使房屋以屋盖、墙体、楼盖到基础全部断开C.抗震缝宽度应大于沉降缝宽度D.抗震缝宽度应符合沉降缝宽度的要求答案:A4.房屋抗震设防标准的依据是:()A.震级B.地震烈度C.基本烈度D.设防烈度答案:D5.划分有利、不利、危险地段所考虑的因素有:Ⅰ.地质;Ⅱ.地形;Ⅲ.地貌;Ⅳ.场地覆盖层厚度;Ⅴ.建筑的重要性;Ⅵ.基础的类型。
其中正确的有()。
A.Ⅰ、Ⅱ、ⅢB.Ⅳ、Ⅴ、ⅥC.Ⅰ、Ⅳ、ⅤD.Ⅱ、Ⅴ、Ⅵ答案:A6.关于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两名词的概念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下列何者是正确的?()Ⅰ.是不同的概念;Ⅱ.是同一概念;Ⅲ.结构抗震设计是以震级为依据的;Ⅳ.结构抗震设计是以烈度为依据的。
A.Ⅰ、ⅢB.Ⅰ、ⅣC.Ⅱ、ⅢD.Ⅱ、Ⅳ答案:B7.关于抗震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B.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C.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D.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筋,宜在节点核心区内锚固答案:D8.对有抗震要求的底层为框架,上部为砖砌体结构房屋,其过渡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A.120mmB.130mmC.140mmD.150mm答案:A9.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A.层数和总高度B.高宽比C.楼层高度D.楼板厚度答案:D10.选择建筑场地时,应首先知道该场地地质、地形、地貌对建筑抗震是否有利、不利和危险,下列正确叙述是()A.坚硬土、液化土、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B.坚硬土、密实均匀的中硬土、液化土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C.密实均匀的中硬土、软弱土、半填本挖地基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D.坚硬土、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部位、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部位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答案:A11.()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
地大《地下建筑结构》在线作业一答卷
![地大《地下建筑结构》在线作业一答卷](https://img.taocdn.com/s3/m/9feab0421711cc7930b71632.png)
答案:正确
22.地下连续墙为整体连续结构,加上现浇墙壁厚度一般不少于50cm,?钢筋保护层又较大,故耐久性好,抗渗性能亦较好。
答案:错误
23.防空地下室底板可不计入常规武器地面爆炸产生的等效静荷载,但底板设计应符合规定的构造要求。
答案:D
7.()一般由拱圈竖直侧墙和底板组成。
A.直墙拱结构
B.拱形墙
C.圆拱墙
D.圆形墙
答案:A
8.顶进中的方向控制可采用严格控制挖土,两侧均匀挖土,左右侧切土钢刀角要保持吃土(),正常情况下不允许超挖
A.13cm
B.12cm
C.11cm
D.10cm
答案:D
9.防止由于不同的结构类型(或结构相邻部分具有不同荷载)或不同地基承载力而引起结构不均匀沉陷所设置的缝,称为()。
答案:正确
28.TBM隧道掘进机的主要优点是综合机械程度高,速度快、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工作面条件好,隧道成型好。
答案:正确
29.框架结构内力近似计算,当地下结构刚度较小,而地基相对来说较松软,可假定地基反力为线性分布,按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内力。
答案:错误
30.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A.附件式结构
B.盾构结构
C.沉管结构
D.地下结构
答案:C
5.沉井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矩形沉井、方形沉井或多边形沉井等。
A.连续沉井
B.梯形沉井
C.圆形沉井
D.单独沉井
答案:C
6.盾构隧道横截面一般有圆形、矩形、()、马蹄形等形式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题库答案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78ed637c1cfad6185fa723.png)
B.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
C.6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D.8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30、引起扭转振动的主要原因不包括有( )
A.地面运动存在着转动分量 B.地震时地面各点的运动存在相位差
A.2 B.3 C.4 D.5
22、多层砌体结构中当墙体的高宽比大于4时,墙体的变形情况是( )
A.以剪切变形为主 B.以弯曲变形为主 C.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在总变形中均占相当比例 D视具体内力值而定
23、下述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是不正确的。
A.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
B.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
11、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12、大量震害表明,多层房屋顶部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等,它们的震害比下面主体结构严重。在地震工程中,把这种效应称为()。
27、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A.液化土层的厚度 B.液化土层的深度 C.液化指数
D.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临界值
28、强柱弱梁是指:()
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D.柱配筋大于梁配筋
29、下述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是不正确的。
B.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18秋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18秋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09fda371fe910ef12df886.png)
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A.弯曲型B.剪切型C.弯剪型D.复合型正确答案:C《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设计抗震烈度为下列何者的地区()。
A.6、7、8度地区B.7、8、9度地区C.6、7、8、9度地区D.6、7、8、9、10度地区正确答案:C( )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
A.温度缝B.变形缝C.防震缝D.伸缩缝正确答案:C关于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两名词的概念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下列何者是正确的()Ⅰ.是不同的概念;Ⅱ.是同一概念;Ⅲ.结构抗震设计是以震级为依据的;Ⅳ.结构抗震设计是以烈度为依据的。
A.Ⅰ、ⅢB.Ⅰ、ⅣC.Ⅱ、ⅢD.Ⅱ、Ⅳ;正确答案:B关于抗震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下列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B.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C.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D.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筋,宜在节点核心区内锚固正确答案:D房屋抗震设防标准的依据是:()A.震级;B.地震烈度;C.基本烈度;D.设防烈度;正确答案:D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 )的要求。
A.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B.本地区基本烈度C.本地区抗震防御烈度D.抗震烈度正确答案:A下列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哪一个是正确的?()A.八度地震区,房屋最大的高宽比限值为2.5;B.半地下室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应从室外地面算起;C.多层单面走廊房屋,房屋高宽比限值中,其总宽度包括走廊宽度;D.八度区多层砖砌体房屋,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抗震横墙最大的间距为15m。
正确答案:D高层建筑采用()限制来保证结构满足舒适度要求。
A.层间位移B.顶点最大位移C.最大位移与层高比值D.顶点最大加速度正确答案:D近震与远震,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A.近震指距震中距离较近的地震;。
20年春季地大《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线作业一答卷【标准答案】
![20年春季地大《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线作业一答卷【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58cd1f77232f60ddcca185.png)
地大《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线作业一-0007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1.地震时必须维持正常使用和救灾需要的高层建筑物为()。
A.甲类建筑B.二类建筑C.乙类建筑D.一类建筑答案:C2.欲求连续梁的某跨跨中最大正弯距,活荷载应()布置。
A.该跨布置,左右跨布置,后每隔一跨布置B.满跨布置C.本跨布置,后每隔一跨布置D.本跨不布置,后每隔一跨布置答案:C3.在抗震设防中,小震对应的是:A.罕遇地震B.小型地震C.多遇地震D.偶遇地震答案:C4.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B.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C.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D.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答案:D5."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A.6度或7度的地震B.6度以下的地震C.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D.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答案:C6.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A.框架结构B.框支剪力墙C.板柱结构D.剪力墙结构答案:B7.计算框架结构梁截面惯性矩I时考虑楼板影响,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I=()。
A.I0B.2I0C.1.5I0D.1.2I0答案:B8.联肢剪力墙计算宜选用()分析方法。
A.连续化方法B.材料力学分析法C.有限元法D.壁式框架分析法答案:A9.在设计特别重要和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计算风压值时应取重现期为()。
A.80年B.50年C.30年D.100年答案:D10.在7度地震区建造一幢高度为70m的高层办公楼,采用哪种体系较好()。
A.筒中筒结构B.框架结构C.框架剪力墙结构D.剪力墙结构答案:C11.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A.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B.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C.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D.不低于两层层高答案:B12.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A.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B.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C.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D.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答案:A13.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A.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B.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C.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D.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答案:C14.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2020春华工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2020春华工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aa0efdd3383c4ba4cd23f.png)
建筑结构抗震第一章绪论1.1 地震成因与地震类型1.(单选题) 建筑抗震设计中所提到的地震主要指()A. 构造地震B. 火山地震C. 陷落地震D. 诱发地震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2 地震波及其传播1.(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震波只有纵波和横波两种B. 纵波相对于横波来说,周期较短,振幅较小C. 横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垂直,纵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震动方向一致D. 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3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1.(单选题) 关于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都是表达地震发生时能量的大小B.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个烈度C.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不同D. 震级表达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烈度表达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建筑物类型B. 离震中的距离C. 行政区划D. 城市大小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地震烈度和下列哪些因素无关()A. 地震的震级B. 地震的持续时间C. 震中距D. 地震的类型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单选题) 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内的建筑物应考虑抗震设防。
(A) 抗震设防烈度为5~9度(B)抗震设防烈度为5~8度(C)抗震设防烈度为5~10度(D)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4 中国地震的特点及地震灾害1.(单选题) 地震的次生灾害不包括()。
A.火灾 B.飓风 C.海啸 D.泥石流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A. B. C.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多遇地震指50内超越概率约为()的烈度。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845ccc770bf78a652954d2.png)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计算题3.1 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自振周期T=0.5S,质点重量G=200kN,位于设防烈度为8 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霞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2 结构同题3.1,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设分组为第二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一层柱截面450mm×450mm,二、三层柱截面均为400mm×400mm,试用能量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T1。
3.4 题3.2的框架结构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5 三层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3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结构各层的层间侧移刚度分别为k1=7.5×105kN/m,k2=9.1×105kN/m,k3=8.5×105 kN/m,各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1=2×106kg, m2=2×106kg, m3=1.5×105kg,结构的自震频率分别为ω1=9.62rad/s, ω2=26.88 rad/s, ω3=39.70 rad/s, 各振型分别为:要求:①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②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
3.6 已知某两个质点的弹性体系(图3-6),其层间刚度为k1=k2=20800kN/m,,质点质量为m1=m2=50×103kg。
试求该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aa42c15f0e7cd185253694.png)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A)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天然地震主要有()与()。
2、地震波传播速度以()最快,()次之,()最慢。
3、地震动的三要素:();();(4、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5、结构的三个动力特性是:()()()。
6、地震动的特性的三要素:(7、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
8、柱轴压比的定义公式为:()。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2、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
()3、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4、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5、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
()6、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7、砌体房屋震害,刚性屋盖是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
()8、柱的轴力越大,柱的延性越差。
()9、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暗梁。
10、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3、什么是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怎么选用地震波?4、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的作用是什么?5、抗震设计为什么要尽量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则?四、计算题(20分)已知框架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1类场地条件,地震分组为第一组m仁60t , m2=50t, T1=0.358s , T2=0.156s,振型为:X11=0.448 , X12=1.000 ,X21=1.710 , X22=-1.000,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分别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并作误差对比。
(0.16, 0.25s,不考虑鞭梢效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A )标准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构造地震、火山地震2、纵波、横波、面波3、峰值、频谱、持时4、覆盖土层厚度、剪切波速、阻尼比5、自振周期、振型、岩土阻抗比6、振幅、频率、持时7、梁铰机制、柱铰机制8、n=N/(f c A c)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X2、" 3 、“ 4、“ 5、“6、X 7 、“ 8 、“ 9、X 10、“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答案: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地质年代,土层中土的粘性颗粒含量,上方覆盖的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度,地震震级和烈度。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模拟题答案 2022年地质大学考试题库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模拟题答案 2022年地质大学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8a2c3d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1.png)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模拟题一.单选题1.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可以()A.既能反映混凝土的弹塑性,又能反映混凝土的内外层状态B.测量精度稍逊于超声法或回弹法C.先进行超声测试,再进行回弹测试D.依据固定的关系曲线推定混凝土强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2.冲击力加载的特点是荷载作用时间极为短促,在它的作用下使被加载结构产生下列何种振动,适用于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A.弹性B.自由C.强迫D.阻尼[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3.非破损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混凝土.钢材和砖石砌体等各种材料组成的结构构件的结构试验中,该技术()A.对结构整体工作性能仅有轻微影响B.对结构整体工作性能有较为严重影响C.测定与结构设计有关的影响因素D.测定与结构材料性能有关的各种物理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4.钢结构试验时,持荷时间不少于()A.1分钟B.3分钟C.5分钟D.10分钟[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5.杠杆加载试验中,杠杆制作方便,荷载值稳定不变,当结构有变形时,荷载可以保持恒定,对于做下列何种试验尤为适合.()A.动力荷载B.循环荷载C.持久荷载D.抗震荷载[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6.结构静力试验的试验加载制度是()A.采用控制荷载或变形的低周反复加载B.采用包括预加载.设计试验荷载和破坏荷载的一次单调加裁C.采用正弦激振加载D.采用模拟地面运动加速度地震波的激振加载[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7.结构试验时,试件的就位型式最符合实际受力状态而应优先采用的是()A.正位试验B.反位试验C.卧位试验D.异位试验[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8.结构试验中,常用科研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A.综合鉴定重要工程和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B.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C.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D.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9.试件支承装置中各支座支墩的高差不宜大于试件跨度的()A.1/50B.1/100C.1/150D.1/200[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10.下列参数属于结构动力反应指标的是()A.自振频率B.振型C.作用方向D.振幅[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11.下列测试方法中不是混凝土内部空洞和缺陷的检测方法的是()A.对测法B.斜测法C.盲孔法D.钻孔法[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12.下列各种试验方法中,属于静力试验的是()A.循环加载B.弹簧和螺旋千斤顶机械加载C.利用惯性力激振加载D.地震模拟振动台加载[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13.选择测量仪器时,最大被测值一般不宜大于选用仪器最大量程的()A.0.7B.0.8C.0.9D.1[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14.在观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时将测量仪交替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段,如出现下列何种情形,则证明开始开裂.()A.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也随之增大B.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可能变小C.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D.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减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15.支座的型式和构造与试件的类型和下列何种条件的要求等因素有关.()A.力的边界条件B.位移的边界条件C.边界条件D.平衡条件[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16.()是度量地震中震源释放能量多少的指标.A.烈度B.地震震级C.基本烈度D.抗震设防烈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17.《规范》规定: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是框架结构房屋的().A.80%,且不宜小于70mmB.70%,且不宜小于70mmC.60%,且不宜小于70mmD.90%,且不宜小于70mm[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18.《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A.水平直线B.斜直线C.抛物线D.钻孔法[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19.6度设防的35m高的框架结构,其防震缝的宽度应为A.100mmB.150mmC.200mmD.地震模拟振动台加载[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20.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为A.0.85(1.2恒载标准值GK+1.4活载标准值QK)B.0.85(GK+Qk)C.0.75(GK+0.5QK)D.1[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21.按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时,建筑应().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C.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D.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减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22.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A.加速度峰值B.频谱特性C.地震持时D.平衡条件[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23.不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是().A.烈度B.结构总体布置C.承载力验算D.抗震设防烈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24.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地震烈度B.建筑物等级C.场地覆盖层厚度D.场地大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25.当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等或接近时,建筑物的震害都有()的趋势.B.加重C.无变化D.不确定[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26.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如女儿墙.烟囱)等时,由于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A.扭转效应B.鞭端效应C.共振D.主体结构破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27.地球上某一地点到震中的距离称为().A.震源B.震源深度C.震中距D.震中区[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28.地震烈度和下列哪些因素无关A.地震震级B.地震持续时间C.震中距D.震源深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29.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30.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地震基本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C.场地土类别D.结构基本周期[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31.地震系数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一般,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则地震烈度().B.不变C.越高D.不能判定[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32.地质年代愈久的土层的固结度.密实度和结构性也就愈好,抵抗液化能力就()A.愈弱B.没变化C.愈强D.不确定[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33.对于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其薄弱层的位置可取().A.顶层B.中间层C.底层D.任意取一层[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34.多层砌体结构的抗侧力构件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A.与楼盖刚度无关B.与楼盖刚度有关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35.多层砌体结构中当墙体的高宽比大于4时,墙体的变形情况是().A.以剪切变形为主B.以弯曲变形为主C.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在总变形中均占相当比例D.视具体内力值而定[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36.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A.与楼盖刚度无关B.与楼盖刚度有关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37.多遇地震烈度所对应的超越概率为()A.0.1B.2%—3%D.0.5[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38.反弯点法适用于少层框架结构,因为结构容易满足梁柱线刚度之比()的条件.A.大于2B.小于2C.大于3D.小于3[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39.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哪些因素查表确定()?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40.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应具有()抗震防线.A.一道B.两道C.多道D.不需要[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41.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以下排序正确的是()A.纵波>横波>面波B.横波>纵波>面波C.纵波>面波>横波D.面波>横波>纵波[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4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43.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44.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B.平方和开平方法C.杜哈米积分D.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45.横波是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压缩波,这种波的周期(),振幅().A.长,小B.长,大C.短,小D.短,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46.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不属于框架柱常见震害的是()A.剪切破坏B.受压破坏C.压弯破坏D.弯曲破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47.基本烈度50年的超越概率为().A.0.5B.0.2C.0.1D.0.05[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48.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B.自振周期T1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C.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D.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49.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A.合理设置沉降缝B.增加基础埋深C.足够的变形能力D.增大自重[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50.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A.柱宽的1/4B.柱宽的1/8C.梁宽的1/4D.梁宽的1/8[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51.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52.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A.弯曲型B.剪切型C.弯剪型D.复合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53.框架结构侧移曲线为A.弯曲型B.复合型C.弯剪型D.剪切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54.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k有何变化?A.T1↓,Fek↑B.T1↑,Fek↑C.T1↑,Fek↓D.T1↓,Fek↓[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55.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相比,下述概念哪一个是正确的.A.框架结构变形大.延性好.抗侧力小,因此考虑经济合理,其建造高度比剪力墙结构低B.框架结构延性好,抗震性能好,只要加大柱承载能力,建造更高的框架结构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C.剪力墙结构延性小,因此建造高度也受到限制(可比框架高度大)D.框架结构必定是延性结构,剪力墙结构是脆性或低延性结构[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56.框架结构中布置填充墙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说不清[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57.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中,关于抗震墙的布置,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置应对称均匀B.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置C.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D.抗震墙宜布置在两端的外墙[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58.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A.大偏心受压构件B.小偏心受压构件C.剪切破坏D.扭转破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59.梁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称为梁的()A.剪压比B.剪跨比C.轴压比D.高宽比[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60.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61.强剪弱弯是指()A.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B.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C.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D.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62.强柱弱梁是指()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D.柱配筋大于梁配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63.如果构件截面的剪压比过大,混凝土就会过早地发生()A.斜拉破坏B.斜压破坏C.剪压破坏D.超筋破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64.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建筑物类型B.离震中的距离C.行政区划D.城市大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65.室内土的动力试验表明,土样振动的持续时间愈长,液化就().A.愈容易B.愈难C.不变D.不确定[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66.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场地特征周期B.场地平面尺寸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67.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68.为保证(),则需进行结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强震不倒[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69.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A.较大的初始刚度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C.较好的延性D.较小的自振周期T1[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70.为避免梁在弯曲破坏前发生剪切破坏,应按()的原则调整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A.强柱弱梁B.强节点C.强剪弱弯D.强锚固[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71.为了使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就必须做到()的要求.A.强柱弱梁B.强节点C.强剪弱弯D.强锚固[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72.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B.单层框架结构C.单层厂房结构D.多层剪力墙结构[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73.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超过()层的建筑归为高层钢结构建筑.A.10B.11C.12D.13[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74.下列不属于地震破环作用的表现形式的是().A.地表破坏B.人员伤亡C.次生灾害D.建筑物的破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75.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A.结构总体延性B.结构楼层的延性C.构件的延性D.关键杆件的延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76.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的三要素()A.震幅B.震级C.频谱D.持时[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77.下列哪项不属于提高结构延性的构造措施A.强柱弱梁B.强剪弱弯C.强节点弱构件D.强梁弱柱[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78.下列哪一种地段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A.稳定岩石地基的地段B.半挖半填的地基土地段C.中密的砾砂.粗砂地基地段D.平坦开阔的中硬土地基地段[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79.下列哪种不属于地震波的传播方式.A.P波B.S波C.L波D.M波[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80.下列哪种情形不适合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A.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B.高度不超过40mC.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D.高层建筑和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81.下面哪个不属于抗液化的措施?()A.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B.部分消除液化地基沉陷C.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D.减小结构的整体刚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82.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A.200m/sB.300m/sC.400m/sD.500m/s[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83.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控制柱轴压比的目的A.控制柱在轴压范围内破坏B.控制柱在小偏压范围内破坏C.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D.控制柱在双向偏压范围内破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84.在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振型时,既可以计算基本频率也可以计算高阶频率的方法是:()A.矩阵迭代法B.等效质量法C.能量法D.顶点位移法[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85.震害表明,土质愈软,覆盖层厚度愈厚,建筑震害()A.愈轻B.无变化C.愈严重D.不确定[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86.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87.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88.柱的延性随轴压比的增大而()A.下降B.不变C.增大D.不确定[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89.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A.VP>VS>VLB.VS>VP>VLC.VL>VP>VSD.VP>VL>VS[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二.判断题1.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2.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3.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4.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5.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6.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7.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8.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9.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10.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1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12.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13.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14.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15.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16.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17.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18.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19.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20.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其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刚度的增加而加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21.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暗梁.[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22.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23.砌体房屋震害,刚性屋盖是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24.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25.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26.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27.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28.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29.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30.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三.问答题1.”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有何不同?[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计算设计是通过地震作用的取值进行结构的抗震验算,而概念设计强调,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该把握好能量输入.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几个主要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概念设计需要辅以必要地计算设计.2.建筑场地选择的原则是什么?[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选址时应当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比开始应采取有效地抗震措施.在危险地段,不应建造非临时性的建筑物,尤其是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物.3.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1)砌体房屋(2)地基主要受力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物: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基础荷载与上述一般民用框架房屋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3)抗震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4.什么时候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抗震规范》规定,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5.液化对建筑物有哪些危害?[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地面开裂下沉使建筑物产生过度下沉或整体倾斜,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上部结构破坏,使梁板等构件及其节点破坏,使整体开裂和建筑物体型变化处开裂.6.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构造柱的作用:可以部分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大大增强房屋的变形能力.墙体开裂后,构造柱与圈梁形成的约束体系可以有效地限制墙体散落,使墙体以滑移等方式大量消耗地震能量,保证房屋不至倒塌.圈梁的作用:与构造柱整浇在一起,形成钢筋混凝土框架,共同约束墙体,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及延性,增强房屋的抗倒塌能力.。
20春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0009参考资料
![20春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0009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301eb5f8c75fbfc77db28d.png)
20春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0009-参考资料请仔细阅读下面说明再下载:预览的题目和您自己的作业顺序必须完全相同再下载百!!!!第1题(单选题)某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对于此地区丙类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8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按7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B、按7度进行抗震设计(包括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C、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按8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D、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构造措施可适当降低参考答案:B第2题(单选题)抗震设防是以( )为前提的。
A、现有的科技水平B、现有的国防水平C、现有的经济条件D、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参考答案:D第3题(单选题)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Ⅱ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D、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参考答案:B第4题(单选题)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A、层数和总高度;B、高宽比;C、楼层高度;D、楼板厚度。
参考答案:D第5题(单选题)高层建筑采用()限制来保证结构满足舒适度要求。
A、层间位移B、顶点最大位移C、最大位移与层高比值D、顶点最大加速度参考答案:D第6题(单选题)以下关于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缝设置的叙述,何项是正确的?()A、抗震缝两侧应布置墙体;B、抗震缝应使房屋以屋盖、墙体、楼盖到基础全部断开;C、抗震缝宽度应大于沉降缝宽度;D、抗震缝宽度应符合沉降缝宽度的要求参考答案:A第7题(单选题)关于地震的震级,下列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A、震级是指地震时,某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结构抗震》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结构抗震》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d3bdafaaea998fcc220e99.png)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某建筑物,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小震不坏”的设防目标是指下列哪一条?A.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B.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C.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D.当遭遇7度的地震影响时,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2【单选题】(10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是指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A.20%B.10%C.15%D.5%3【单选题】(10分)根据其抗震重要性,某建筑为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7度,下列何项抗震设计标准正确?A.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B.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并实施抗震措施C.按7度计算地震作用,抗震措施按8度要求采用D.按7度计算地震作用4【单选题】(10分)建筑物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A.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B.丁类建筑应属于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C.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D.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一般建筑5【单选题】(10分)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Ⅱ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A.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B.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C.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D.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6【单选题】(10分)A、B两幢多层建筑,A为丙类建筑,位于6度抗震设防烈度区,场地为Ⅰ类;B为乙类建筑,位于7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场地为Ⅲ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何项?A.A幢建筑不必作抗震计算、按6度采取抗震措施;B幢建筑按7度计算、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B.A幢建筑不必作抗震计算、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B幢建筑按7度计算、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C.A幢建筑按6度计算、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B幢建筑按7度计算、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D.A幢建筑按6度计算、按6度采取抗震措施;B幢建筑按7度计算、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7【单选题】(10分)抗震设计时,不应采取下列何种方案?A.特别不规则的建筑设计B.严重不规则的建筑设计C.非常不规则的建筑设计D.不规则的建筑设计8【单选题】(10分)下列关于结构规则性的判断或计算模型的选择,其中何项不妥?A.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均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B.顶层及其他楼层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时,属于竖向不规则C.当超过梁高的错层部分面积大于该楼层总面积的30%时,属于平面不规则D.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时,属于竖向不规则9【单选题】(10分)下面所列构件,除何项外均为非结构构件A.贴面、装饰柱、顶棚B.砌体结构中的承重墙、构造柱C.围护墙、隔墙D.女儿墙、雨蓬10【判断题】(10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的建筑物可按非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物计算和构造。
建筑结构抗震大作业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大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36946bb9d528ea80c77969.png)
建筑结构抗震大作业答案一、选择题(题干指明为多选的,有多个选择答案是正确的;未指明的题为单选题。
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地震波包括面波和体波两种;B. 纵波相对于横波来说,周期较短,振幅较小;C. 横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垂直,纵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震动方向一致D. 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体波为主;2. 关于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两者都是表达地震发生时能量的大小;B.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能有若干个烈度;C. 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地震烈度;D. 震级表达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烈度表达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3 多遇地震指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 C )的烈度。
A. 2%B. 10%C. 63.2%D. 8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建筑场地选择时,宜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如软弱场地土,易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等。
B.同一结构单元采用同一基础形式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时,要按地基承载力较弱的地基土类型来进行基础设计;C.从抗震的角度来看,对体型复杂的建筑物可采用防震缝将其分成几个独立的抗震单元。
D.结构体系宜有多道抗震设防,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失效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丧失对重力的承载力。
5. 下列关于场地土对震害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B )。
A.在同一地震和同一震中距离时,软弱地基与坚硬地基相比,软弱地基地面的自振周期长,振幅大,震害较重;B.软弱地基在震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不稳定状态和不均匀沉陷,甚至会发生液化、滑动、开裂等严重现象;C.软弱地基对建筑物有增长周期、改变震型和减小阻尼的作用;(增大)D.高柔建筑在坚硬地基上的震害比软弱地基上的严重。
6 质点所受到的水平地震作用力的与下面哪个因素无关( D )。
A.结构质量B. 结构的阻尼C. 结构的自振周期D.结构的抗震等级 7. 关于主振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C )A. 结构体系的主振型数量与结构的质量、刚度等相关B. 主振型反映的是结构在振动过程中两质点的位移比值始终保持不变C. 主振型是体系的固有特性,是不因外荷载的改变而改变的2D. 主振型具有正交性8.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内力组合系数取为( D )。
抗震结构设计测试题及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e1006cd0d233d4b04e695f.png)
《抗震结构设计》测试题及答案(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4、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7、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8、强柱弱梁: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 VE N V f f ς=,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10、剪压比: 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题库答案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37ca3c5da50e2534d7f87.png)
、判断(共计22.5 分,每题 2.5 分)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A. 正确B. 错误2、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A. 正确B. 错误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A. 正确B. 错误4、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A. 正确B. 错误5、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A. 正确B. 错误6、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A. 正确B. 错误A. 正确B. 错误7、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A. 正确B. 错误8、质量、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9、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A. 正确B. 错误二、单选(共计77.5 分,每题 2.5 分)10、框架—抗震墙结构布臵中,关于抗震墙的布臵,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 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臵应对称均匀B. 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臵C. 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D 抗震墙宜布臵在两端的外墙11、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 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12、大量震害表明,多层房屋顶部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等,它们的震害比下A. 水平直线B. 斜直线C. 抛物线D. 指数曲线面主体结构严重。
在地震工程中,把这种效应称为()。
A. 扭转效应B. 鞭端效应C. 共振D.主体结构破坏13、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反应谱的具体表达是地震影响系数α曲线,其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反应谱曲线为()14、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A. 木楼盖等柔性建筑B. 单层框架结构C. 单层厂房结构D. 多层剪力墙结构15、《规范》规定: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是框架结构房屋的:()A. 80%,且不宜小于70mmB. 70%,且不宜小于70mmC. 60%,且不宜小于70mmD. 90%,且不宜小于70mm16、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建筑物类型B. 离震中的距离C. 行政区划D. 城市大小17、抗震设计时,下列()结构不属于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东大20春离线结构抗震设计A卷陈鑫参考答案
![东大20春离线结构抗震设计A卷陈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e1d9d03d8ce2f006623f3.png)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构抗震设计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 A 卷(共 5 页)1.设防烈度( D )A.是多遇烈度B.是基本烈度C.是罕遇烈度D.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基本烈度2.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的条件之一为( D )A.抗震墙洞口面积不宜过小,洞口宜上下对齐B.纵向抗震墙宜设在端开间C.纵向抗震墙宜单独布置D.抗震墙宜贯通全高,且纵横向抗震墙宜相连3.众值烈度是指在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 D )A.10%~13% B.2%C.3% D.63.3%4.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压力应符合式( C ) A.p≤f sE且p max<f sE B.p≤f s且p max≤f sEC.p≤f sE且p max≤1.2f sE D.p max≤1.2f s且p≤f s5.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土层是否液化时,当满足下面哪一个条件应判别为液化( A ) A.N cr<N63.5B.N cr>N63.5C.N63.5≠N cr D.N63.5=N cr6.多层内框架砖房的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n的取值( A )A .为0.2B .与自振周期有关C .与场地卓越周期有关D .为0 7.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也称为( A ) A .直接动力法 B .底部剪力法 C .拟静力法 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8.横向楼层地震剪力在各横墙的分配原则,应视( A )而定 A .楼盖的刚度 B .房屋的高度 C .横墙间距 D .横墙的面积 9.构造柱的主要作用是( D )A .提高墙体的强度B .减少多层砌体房层的不均匀沉降C .提高房屋的承载能力D .改善砌体的变形能力 10.下面哪些是划分地段所要考虑的因素( A )A .建筑物的重要性B .地质、地形、地貌C .震级D .烈度11.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称为( A ) A .地震系数 B .地震影响系数 C .动力系数 D .水平地震作用12.地震作用下单质点体系运动方程的特解是通过( A )求解A .Duhamel 积分B .牛顿第二定律C .时程分析法D .功的互等定理13.两个不同主振型对应位置上的质点位移相乘,再乘以该质点的质量,然后将各质点所求出上述乘积作代数和,其值为( B )A .1B .0C .-1D .不确定量 14.求多质点体系的高阶频率与高阶振型可采用( A )A .矩阵迭代法B .能量法C .等效质量法D .顶点位移法 15.当无法避免而出现短柱时,应采取的措施为( C )A .加大柱的截面面积B .提高砼的强度等级C .沿桩全高将箍筋按规定加密D .提高纵向钢筋的级别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式i ji j j ji G x F γα=中各符号代表什么意义?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各平动振型产生的水平地震效应如何组合? 答:ij F ──j 振型i 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j α──相应于第j 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 j γ──第j 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ji x ──第j 振型i 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 i G ──第i 质点的重力荷载的代表值; 各平动振型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 ∑==nj jSS 122.简述地震作用下,砖墙产生斜裂缝、交叉裂缝及楼梯间墙体震害较重的原因。
四川大学2020年春季《建筑抗震设计》在线作业1附标准答案
![四川大学2020年春季《建筑抗震设计》在线作业1附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9b3d7e2af90242a895e5ec.png)
B.“强构件弱节点”
C.“强梁弱柱”
D.“强柱弱节点”
正确答案:A
5.下述抗震设计原则中,错误的提法是:( )
A.小震不坏
B.中震可修
C.大震不倒
D.强震不倒
正确答案:D
6.完整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可去除的内容与要求是( )
A.概念设计
B.计算模型选取
四川大学2020年春季《建筑抗震设计》在线作业1附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4 道试题,共 70 分)
1.通过内力组合得出的设计内力,还需进行调整以保证( ) Ⅰ、梁端的破坏先于柱端的破坏 Ⅱ、弯曲破坏先于剪切破坏 Ⅲ、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 Ⅳ、构件的破坏先于节点的破坏
D.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
正确答案:C
12.节点破坏主要有哪两种:( ) Ⅰ、支撑连接破坏 Ⅱ、板柱连接破坏 Ⅲ、柱脚节点破坏 Ⅳ、梁柱连接破坏
A.Ⅰ、Ⅱ
B.Ⅰ、Ⅳ
C.Ⅱ、Ⅲ
D.Ⅲ、Ⅳ
正确答案:B
13.计算自振周期时的质量集中,高低跨交接柱的高跨吊车梁的质量可集中到低跨屋盖,也可集中到高跨屋盖,应以就近集中为原则。当集中到高跨屋盖时,如前所述,质量集中系数为(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地震反应谱就是设计反应谱。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9.一切结构都不需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0.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从而可以通过弹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坏而不倒”,这就是对“延性结构体系”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001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在抗震设防地区,关于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的做法,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A.沿构造柱长度范围内应加设间距不大于1000mm的拉结筋
B.构造柱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
C.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mm
D.构造柱两端500mm范围内的箍筋要加密至100mm
答案:B
2.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 )的要求。
A.本地区抗震防御烈度
B.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C.本地区基本烈度
D.抗震烈度
答案:B
3.根据大量资料分析,我国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10%。
A.罕遇烈度
B.多遇烈度
C.基本烈度
D.众值烈度
答案:C
4.高层建筑采用()限制来保证结构满足舒适度要求。
A.顶点最大加速度
B.顶点最大位移
C.最大位移与层高比值
D.层间位移
答案:A
5.关于抗震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下列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筋,宜在节点核心区内锚固
B.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
C.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D.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
答案:A
6.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A.弯曲型
B.弯剪型
C.复合型
D.剪切型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