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惊梦汇总

合集下载

牡丹亭惊梦汇总

牡丹亭惊梦汇总

陈宗华
年9月16日
优质课评选教案
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理解杜丽娘形象的特质,认识《惊梦》一出
杜丽娘形象;《惊梦》的文化价值;戏曲语言。
2课时。
23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
婚走)。但杜宝不承认他们的结合,直至柳梦梅中了状元,
团圆)。
手不许把秋千索
”,杜丽娘在官衙里住了几年,连后花园都没有到过,白天打个
《惊梦》一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旦”是古代戏曲的女性角色名称,这里是“正旦”(也就是年轻女主角)
纷纭、缭乱。煞,是加重语气的助词。写出了杜丽娘对春光的特有感受。“梦回”
2)通过景物描写,以烘托或反衬人物的情感心理。如景物都是通过主人公的眼
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新意叠

3)通过直接倾诉和间接虚写来突出人物内心情感。如“剪不断,理还乱,闷无
.曲词尖新工巧,绚丽多彩,富于诗情画意。
1)宾白叙事,曲词主要是写景、抒情、尤其是在表白内心的沉思,无不以缠绵
的抒情诗句倾吐人物的激情,使读者、观众为之荡气回肠,惊心动魄。
的念白之后起唱的,所以从春光、春意落笔。“袅晴丝”句写大地回春以
唯其这样,才会有此细心而专注的观察。游丝是很细的,心不细的人很难发现。
,所以说“摇漾春如线”。作者借春光抒春情,依晴丝发
,所以心情一直激动荡漾,难以平静。如果将春情的思念转变为梳妆的行动,需要
故此须得“停半晌”。当她“整花钿”之时,定要照镜。“没揣(chu
“合”是合唱,
符合传奇的体制,也是不同于杂剧的特征,表现了杜丽娘内心情动,

牡丹亭·游园惊梦

牡丹亭·游园惊梦

杜丽娘 孩儿送母亲。 杜 母 罢了。辛勤做老娘。 [杜母下。 杜丽娘 娘吓!你叫孩儿看书,不知哪一种书,才消得我闷怀吓!【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 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闪的俺心悠步躭,意软鬟偏。 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欠,则待去眠。【尾声】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熏绣被眠。春吓! 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杜丽娘下。
【滴溜子】湖山畔,湖山畔,云蒸霞焕。雕栏外,雕栏外,红翻翠骈。惹下蜂愁蝶恋,三生 锦绣般非因梦幻。一阵香风,送到林园。及时的,及时的,去游春,莫迟慢。怕罡风,怕罡 风,吹得了花零乱,辜负了好春光,徒唤枉然,徒唤了枉然。
【五般宜】一边儿燕喃喃软又甜,一边儿莺呖呖脆又圆。一边蝶飞舞,往来在花丛间。一边 蜂儿逐趁,眼花缭乱。一边红桃呈艳,一边绿柳垂线。似这等万紫千红齐装点,大地上景物 多灿烂! [众花神下,杜丽娘、柳梦梅上。 柳梦梅 【山桃红】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见了你紧相偎,慢 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和你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妙!)我欲去还留恋,相看 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姐姐,你身子乏了,将息片时,小生去也。正是,行来春色 三分雨。 杜丽娘 秀才! 柳梦梅 在!妙吓!睡去巫山一片云。 [柳梦梅下。杜母上。 杜 母 夫婿坐黄堂,娇娃立绣窗。怪她裙钗上,花鸟绣双双。我儿原来昼眠在此。我儿!我 儿! 杜丽娘 秀...... 杜 母 儿吓!娘在此。 杜丽娘 原来是母亲。母亲万福。 杜 母 罢了。你方才说什么秀? 杜丽娘 呀,孩儿刺绣才罢。 杜 母 为何昼眠在此? 杜丽娘 告母亲知道,适才花园中游玩回来,不觉身子困倦,少睡片时。不知母亲到来,有失 迎接,望母亲恕罪。 杜 母 怎么不到学堂中去看书? 杜丽娘 先生不在,且自消停。 杜 母 儿吓!花园冷静,少去闲游。 杜丽娘 谨依母亲慈训。 杜 母 女儿家长成了,就有许多情态。且自由她,我去了。正是,宛转随儿女。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赏析情感特点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赏析情感特点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赏析情感特点〈牡丹亭·第十出惊梦〉赏析之情感特点牡丹亭作为中国古典戏曲的瑰宝,其中第十出“惊梦”更是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一出戏在情感表达上展现出极为丰富和复杂的特点,值得深入赏析。

一、细腻而幽微的爱情萌动在“惊梦”中,杜丽娘的爱情情感首先是一种细腻幽微的萌动。

她长期被禁锢在封建礼教的深闺之中,内心对自由爱情有着本能的渴望。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几句唱词,用词精美而丰富。

长短句交错,如潺潺流水间杂着飞瀑直下。

长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以一种缓慢而惆怅的节奏,描绘出她看到美好春色却无人欣赏的遗憾,其中“姹紫嫣红”与“断井颓垣”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词汇的反差极大地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而短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短促有力,像是她内心压抑不住的哀怨的呐喊。

这种长短句的交替使用,使情感的表达既有幽微之处,又有强烈的爆发,展现出爱情萌动初期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朦胧向往,又有对现实礼教束缚的无奈与不满。

二、热烈而大胆的爱情向往随着剧情的发展,杜丽娘的情感逐渐走向热烈大胆。

在梦中与柳梦梅相遇后,她的情感像冲破堤坝的洪水一般不可遏制。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这里的唱词,用词直白而炽热。

句式上,“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一种直抒胸臆的长句,将对爱人的赞美与时光易逝的感慨融合在一起,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

而“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则像是补充说明,短而急促,进一步强调了她在现实中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急切渴望。

这种情感的表达不再是含蓄的萌动,而是大胆地宣告自己对爱情的向往,用词从之前的含蓄变得直接,句子长短的变化也更加明显,节奏感更强,生动地展现出杜丽娘爱情情感的发展变化。

三、梦醒后的怅惘与绝望然而,梦终究是要醒的。

梦醒后的杜丽娘,情感陷入了怅惘与绝望之中。

“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薰绣被眠。

昆曲《牡丹亭.惊梦》赏析

昆曲《牡丹亭.惊梦》赏析

昆曲《牡丹亭.惊梦》赏析昆曲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昆曲又称昆(山)腔,相传是元末明初昆山人顾坚始创,明嘉靖年间(1552年——1566年)经魏良辅改革,形成了委婉、细腻的曲调,人称“水磨腔”。

当时剧作家梁辰鱼的创作为昆曲奠定了牢固的文学基础。

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箫、管、笛等乐器,形成管弦并举,这比当时流行的其他声腔有很大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于是很快流传开来。

至明万历年初,昆曲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

随之由士大夫带入北京,与弋阳腔并为宫中大戏,当时称为“官腔”,从此成为剧坛盟主。

明万历至清嘉庆年间(1570年—1800年),是昆曲声名最辉煌、成就最显著的阶段,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以及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一时风靡天下,昆剧达到了鼎盛阶段。

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众多戏曲品种都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包括咱们熟悉的京剧。

比如,京剧演唱时没有大幅度的舞蹈动作,有舞蹈时一般都不唱,凡载歌载舞的剧目如《挡马》、《夜奔》、《昭君出塞》等都是由昆曲移植加工而来的;许多京剧艺术大师如梅兰芳等也都参加过昆曲的演出。

所以,“百戏之祖”的崇高地位,当之无愧。

而它的故乡,就在苏州的昆山。

若在此听上一段婉转流长的剧曲,或许就能在这耳濡目染中品位出些许江南的味道来。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明·汤显祖【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牡丹亭中惊梦翻译和赏析

牡丹亭中惊梦翻译和赏析

牡丹亭中惊梦翻译和赏析牡丹亭中惊梦翻译:丽娘游园归来,困倦了,便伏几小睡,却作了个甜美的梦:梦见一个小生,拿着柳枝,向她说道:“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

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乎?”丽娘没有答话,只是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便牵丽娘衣袖,转过芍药栏前湖山石边说话去了。

丽娘怎会在梦中与一素昧平生的人幽会呢?原来一直受封建礼教禁铜的丽娘,没有人与她说过知心话。

与她最亲近的母亲,看她睡个午觉,也要说不符家教,看她绣对鸳鸯,也不以为然。

丽娘委实寂寞得很,渴望有人关心她同情她,当梦中人说出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个字时,动魄惊心,怎能不引为知己?以柳枝求题,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见,他不是捧来珠光宝气的首饰,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

戏里有一折“写真”,描写杜丽娘作自画像,可见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她眼里,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并不划等号,一草一木都可人画,对金银珠宝、乌纱玉带却看不上眼。

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

心灵上的相通,在丽娘看来是头等重要的事,与此人为伴是幸福的,轻轻地一牵,便随他而去了。

欣赏:牡丹亭中惊梦是写杜丽娘游园前对镜梳妆时的内心活动。

这支曲子是在杜丽娘赞叹“好天气也”的念白之后起唱的,所以从春光,春意落笔。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是写大地回春以后,各种冬眠的昆虫都苏醒了,纷纷吐丝活动,这些虫丝是很细的,只有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才能见到。

“袅晴丝”就是指这种摇曳、飘忽的春游丝,也吹进了这冷落的庭院。

作者不写桃柳蜂蝶,唯独选取了纤细的游丝,此中大有新意妙理。

一、这样写完全是从规定情景出发,它不是主观随意性的产物。

所以在小庭深院中的女主人公难以直接看到姹紫嫣红的春色,在这里只能从晴丝上体味到一点可怜的春光。

二、这样写与人物身份、性格相吻合,杜丽娘是一位过着闲适而愁闷的深闺人物,她是个对春天十分“关情”的妙龄少女,唯其这样,才会有此细心而专注的观察。

牡丹亭惊梦原文及翻译

牡丹亭惊梦原文及翻译

牡丹亭惊梦原文及翻译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长生殿》(一说《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

《牡丹亭游园》是昆剧的典型传统剧目,系著名剧作家汤显祖所作。

昆剧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在元朝末年产于苏州昆山一带,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

《牡丹亭》是昆剧的经典曲目之一。

《牡丹亭游园》改编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作品《牡丹亭》,《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或称《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牡丹亭的主要人物?《牡丹亭》的男主人公是柳梦梅,女主人公是杜丽娘。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长生殿》(一说《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牡丹亭》的主要人物有杜丽娘、柳梦梅、春香、杜宝、陈最良。

其中杜丽娘——是《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这不仅表现在她为寻求美满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方面,也表现在她对封建礼教给妇女安排的生活道路的反抗方面。

成功地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反抗性格的成长过程。

《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梦的叙述

《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梦的叙述

《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梦的叙述历来论者对《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津津乐道,但很少人留意杜丽娘之梦在剧中被反复叙述有何意义。

《牡丹亭》对梦的重述有九次:第十出《惊梦》,梦醒之后紧接着就是杜丽娘对自己绮梦的追述;第十二出《寻梦》,杜丽娘再次来到花园,回忆梦中情节,寻找梦中之地;第十四出《写真》,丽娘对春香讲述自己的花园一梦;第十六出《诘病》,杜夫人责问春香丽娘的病因,春香不得不讲出小姐的梦;第二十三出《冥判》,判官问丽娘死因,丽娘陈述她因梦而亡的经历;第二十七出《魂游》,丽娘鬼魂提到自己因痴情慕色一梦而亡;第二十八出《幽媾》,也提到自己为花园一梦想念而终;第三十九出《如杭》,回生后的丽娘向柳梦梅追忆梦中与他的甜情蜜意;第五十五出《圆驾》,丽娘向皇帝报告自己因梦而亡、因梦而生的前因后果。

丽娘的梦多次被叙述,显然十分重要。

一、述梦中的欲望与情表面看,杜丽娘的梦似乎只是她受情色的诱惑,不管是“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还是“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都是在色欲的层面上描写。

不过,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明确表明“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他塑造的杜丽娘,是“情”的代表与象征。

因而,让杜丽娘沉湎其中的欲望与情,二者如何统一起来,需要得到阐释。

这正好可以从杜丽娘之梦的不断叙述中寻找答案。

丽娘之梦的叙事视角值得注意。

《惊梦》中丽娘从充满情色意味的美梦里醒来之后,她留恋梦中的温存,说:“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

”直接称呼自己姓名,表面上是第三人称叙事,但她讲述的是自己的梦,接着“笑对奴家说”,又变为第一人称。

接着在追叙之中,她又插入“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一句评论,评论通常为第三人称所发出。

评论之后,她又说“欢毕之时,又送我睡眠”,又变为第一人称叙事。

述梦过程,采用的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之间的跳跃,正显示出从犹豫不定的徘徊到最终确认是美梦的过程:始称“杜丽娘”到“笑对奴家”,将梦确定于“自己”身上;第三人称评论又跳出“自我”,判定这是个“千般爱惜”的“美梦”;继而通过“又送我睡眠”的第一人称,使美梦变为一个与“我”有关的甜美秘密。

古典文学作品《牡丹亭·惊梦》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古典文学作品《牡丹亭·惊梦》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古典文学作品《牡丹亭·惊梦》原文注释精注赏析【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2〕,乱煞年光遍〔3〕。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4〕,抛残绣线〔5〕,恁今春关情似去年〔6〕?【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7〕,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8〕,恰凭栏。

(旦)剪不断,理还乱〔9〕,闷无端〔10〕。

(贴)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吩咐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11〕”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12〕,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13〕。

没揣菱花〔14〕,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15〕。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16〕! (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17〕,艳晶晶花簪八宝填〔18〕,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19〕。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20〕。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21〕。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22〕,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23〕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24〕,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25〕!(贴)是花都放了〔26〕,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27〕,荼䕷外烟丝醉软〔28〕。

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

(合)闲凝眄〔29〕,生生燕语明如翦〔30〕,呖呖莺歌溜的圆〔31〕。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32〕。

(旦)提他怎的! (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33〕,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34〕。

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36〕。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二)《惊梦》译文与赏析

(二)《惊梦》译文与赏析

(二)《惊梦》译文与赏析[译文]这天,天气晴好。

早晨,阵阵莺声燕语,把杜丽娘从睡梦中唤醒:满眼是明媚的春光,即使是身在深深庭院的人,也不可抵挡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昨夜点上的沉香已经燃尽,没有做完的针线活就让它抛在一边,年轻人急切地要走到花园里去,她们只觉得今年对春光的关切之情要明显地胜似去年。

这开首一支曲便写出了杜丽娘的少女情态,如茅暎所评:“娇姿弱质,百态横生。

”同时寥寥数笔,写出了闺中清晨特有的环境,如三妇所评:“宿火已销,残绒未理,绝妙晓窗情景。

”春香给小姐送来镜台衣服,杜丽娘梳妆打扮起来:袅袅晴丝,摇漾如线,闺中人正是从这若有若无的游丝中窥见了春的踪迹。

这心细如发的观察,正体现出杜丽娘对春的敏感和热爱。

她对镜梳妆,从镜中看见了自己,却觉得自己是被镜子偷看了去,陡然害羞起来,一不小心,把发髻也给弄歪了。

即使在闺房里,自己的美也生怕被别人看见。

这种青春少女的羞怯心理,被汤显祖那支生花妙笔表现得惟妙惟肖。

看到小姐这样美,春香忍不住说了一句:“今日穿插得好。

这一下引起了杜丽娘的共鸣:“你说我裙衫真明艳,花簪这么讲究,你可知道爱美是我的本性呀?我的美,就像这大好春光一样没人看见。

”面对着春香的称赞,杜丽娘充满自信。

这是她对自己青春美的深情妙赏,同时也伴随着这种美不能被人发现的青春落寞。

走进花园,眼前的景物一下子吸引住杜丽娘的视线,她不禁感叹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万紫千红的花儿竞相开放,到处是莺歌燕舞。

亭台楼阁在云霞衬托下显得格外华丽,画船在烟波中荡漾。

第一次领略到如此美好的春光,杜丽娘不禁心旌摇动,如痴如醉。

她想:“我以前独守闺房,怎么忽略了这样美的春天呢!”这时,她又看到园中的断垣残壁,不由得伤感起来:“这么美丽的景致,却交付给如此破败的院落,这不正像自己的美好青春被埋没了吗?古人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看来真是不假。

眼前虽有良辰美景,可到哪儿去寻赏心乐事呢?”这时,春香说道:“别的花儿都开了,只有牡丹还早哩。

牡丹亭《惊梦》

牡丹亭《惊梦》
闺塾 游园 写
【绕池游】 【步步娇】
杜丽娘游园前对镜梳妆时的内心活动。
【乌夜啼】
杜丽娘在游园之前被春光吸引所生发的感情。
【醉扶归】
杜丽娘沉浸于华美服饰和惊人丽质的自我欣赏中。
【皂罗袍】
杜丽娘观看园景时由喜转悲、由叹转怨的情怀。
【好姐姐】
通过杜丽娘对具体景物的感受,进一步抒发了哀怨之情。
【研习与思考】
二、选择题 4.对下列曲词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
②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③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A.谐音 衬托 对偶 用典 C.双关 衬托 通感 对偶 B.双关 比喻 拟人 对偶 D.谐音 比喻 借代 用典
【研习与思考】
二、选择题 3.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丽娘在春和日丽之中,伫立在小庭深院,心神不 定,烦闷无端。 B.一番装扮之后,她感到兴奋,却又带着几分羞怯; 她热切地向往新的生活,却又有所顾忌。因而言“步香 闺怎便把全身现”。 C.进园后,她感到自己正当青春妙龄,花容月貌赛过 春景,则又心花怒放。 D.忽然传来了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杜丽娘情绪一落 千丈,鸟儿的成双成对深深地刺激着杜丽娘,她怏怏 而去,结束了游园。
A.“乱煞年光遍”:意谓使人眼花缭乱、令人讨厌的 春光到处都是。 B.“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形容空虚、寂寞、 无聊、苦闷的心情。 C.“朝飞暮卷,云霞翠轩”:概括地描绘春天景色变 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D.“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牡丹花开太迟, 难作春花之首,喻自己的青春被耽误。
【研习与思考】
二、选择题 2.对下列曲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牡丹亭惊梦第四场幽媾

牡丹亭惊梦第四场幽媾

牡丹亭惊梦第四场幽媾任剑辉白雪仙演唱唐涤生撰曲(西轩小楼转莲塘景、布景说明: 幽媾与回生同一场演出,故须用旋转舞台,用平台布西轩小楼,内景连台口小苑侧边立体门及窗,门外回廊曲折,什边矮墙及辕门口,和用芭蕉与竹树托出阴森气象,帮助鬼魂的飘忽,小楼,底为大帐,正面画桌,旁有灯柱可挂真容,转景后,即为太湖,石下芍药,栏边的孤坟,什边角布莲塘,此场布景,应具有显著及突出的汉画风格,作者另附图作参考之用,开幕时,夜景,小楼内烛影摇红)(排子头一句开幕)(琵琶烛奏风吹桐叶一段)(梦梅揽真容坐幕,开幕慢板长序、诗白) 是谁坛匣藏小轴,夜雨挑灯细看查。

(宝子托白) 客馆萧条,偶游庵观,拾来一轴小画,似是观音大士,宝匣庄严,待我合什挑灯案前瞻礼(锣鼓打开画介慢的的白) 呀,不似观音,不是嫦娥……却是似曾相识一位名门佳丽…(将画挂在灯柱起唱主题曲: 柳望玩真、慢板) 不似是观音,观音有座莲花衬,倘若是庄严大士,焉有云髻堆鸦。

不似是嫦娥,嫦娥应有祥云锁,若是被贬凡尘,应有彩虹高驾;灯花下看丹青,拭目重新认,我不是重来崔护,何以人面似桃花。

飘零客是柳梦梅,画中人似曾相会,何以佢手上有青梅,我梦中长鳏寡;(小曲剪剪花) 此画原无价,还似月笼纱,奇逢心惊诧,意态殊文雅,挑灯看她,看真她,却有蝇头诗待查(反线中板下句) 画法傲崔徽,笔雅如苏卫,蕙夫人美女簪花。

是一首宋元词,还是晋唐诗,是白头吟,还是痴心话;(一才收读诗介白) 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续唱) 此句奈人参,嗟莫是梅和柳,有多少藤葛交加。

若说没奇缘,谁渡我芍药栏边,湖山石下;缘若证前生,何以纤娥留倩影,(转二王下句) 害得我纸上醉风华。

恨不能抱影而眠,移向锦屏低挂;(将画挂在锦屏风处,愈看愈爱介唱南音) 湘裙半掩一对小莲花。

含情尽在眉梢下;问姐你向谁巧笑露银牙。

你嘅春心迸出湖山罅;落在南楼处士家。

焚香对月迎仙驾;迎仙驾,客馆有谁怜孤鹜,(转二王下句) 倩丹青替代露霞。

牡丹亭惊梦原文和翻译

牡丹亭惊梦原文和翻译

牡丹亭惊梦:一部经典爱情剧1. 引言2. 《牡丹亭惊梦》的故事情节3. 《牡丹亭惊梦》的人物形象4. 《牡丹亭惊梦》的艺术特色4.1 京剧版《牡丹亭惊梦》4.2 杂剧版《牡丹亭惊梦》4.3 舞剧版《牡丹亭惊梦》4.4 电影版《牡丹亭惊梦》5. 《牡丹亭惊梦》的翻译及影响5.1 《牡丹亭惊梦》的翻译版本5.2 《牡丹亭惊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5.3 《牡丹亭惊梦》对后世艺术的影响6. 结论1. 引言《牡丹亭惊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剧。

它既有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也有独特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翻译及影响等多个方面对《牡丹亭惊梦》进行探讨。

2. 《牡丹亭惊梦》的故事情节《牡丹亭惊梦》讲述了唐代女诗人元稹与昏聩公子杜丽娘之间的一段动人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的洛阳城。

元稹是一位才女,因其才艺出众而受到了当地官员的赏识。

杜丽娘是满园春色的所有者之女,美丽动人,但由于家境贫寒而备受压抑。

一次元稹表演《牡丹亭》给杜丽娘看后,杜丽娘爱上了元稹,并写了一封信给他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这段爱情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人的爱情经历了种种挫折,最终以悲剧收场。

3. 《牡丹亭惊梦》的人物形象《牡丹亭惊梦》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元稹是一位聪慧绝伦的女诗人,她的聪明才智令人羡慕。

杜丽娘则是一个天真纯洁、热情奔放的少女,她的美丽和激情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色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次要角色,如官员、媒婆等,他们各自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给整个故事增添了一些喜剧色彩。

4. 《牡丹亭惊梦》的艺术特色《牡丹亭惊梦》作为一部经典爱情剧,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表演形式赋予了这个故事不同的艺术魅力。

4.1 京剧版《牡丹亭惊梦》京剧版本的《牡丹亭惊梦》通过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展现了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歌唱和唱念做打的完美结合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

此外,京剧版本的《牡丹亭惊梦》还注重细节的处理和形体表演,使得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牡丹亭游园惊梦原文及赏析

牡丹亭游园惊梦原文及赏析

牡丹亭游园惊梦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牡丹亭游园惊梦原文及赏析【导语】:游园惊梦在《牡丹亭》中是非常经典的一个情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赋予这般断井颓垣。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词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词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词〔绕地游]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深院。

注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瑱。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尾声〕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

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

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著湖山石边。

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稍儿揾著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

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

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

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

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闪的俺心悠步嚲,意软鬟偏。

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忺?则待去眠。

[尾声]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看薰诱被眠,春那,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寻梦》〔懒画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天,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原来春心无处不下悬。

是睡荼蘼抓住裙钗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

〔忒忒令〕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这一答是牡丹亭畔,嵌雕栏芍药芽儿浅,一丝丝垂杨线,一丢丢榆荚钱。

牡丹亭惊梦汇总-共9页

牡丹亭惊梦汇总-共9页

《牡丹亭·惊梦》教案五河县新集中学陈宗华2019年9月16日《牡丹亭·惊梦》【教学目的】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理解杜丽娘形象的特质,认识《惊梦》一出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全剧中的地位,体现本单元所涉及的人类共同的永恒情感内容,特别是对爱与死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等;了解曲词特点,品味戏曲语言,提高学生鉴赏戏曲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杜丽娘形象;《惊梦》的文化价值;戏曲语言。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一、疑难字词句的解析二、杜丽娘形象及其文化意义三、艺术特点【教学过程】【导入语】《红楼梦》第23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林黛玉听的曲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内容。

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

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

你们是否也会有同感、共鸣呢?好,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汤显祖及《牡丹亭》。

一、汤显祖与《牡丹亭》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是明代首屈一指的伟大戏剧家。

他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即公元155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即公元1616年,活了67岁。

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比他晚生14年,但与他死于同一年,他们是同时出现在世界西方和东方的两位戏剧大师。

汤显祖的戏曲代表作为“临川四梦”,包括《牡丹亭》(也叫《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亭·惊梦》教案五河县新集中学陈宗华2016年9月16日《牡丹亭·惊梦》【教学目的】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理解杜丽娘形象的特质,认识《惊梦》一出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全剧中的地位,体现本单元所涉及的人类共同的永恒情感内容,特别是对爱与死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等;了解曲词特点,品味戏曲语言,提高学生鉴赏戏曲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杜丽娘形象;《惊梦》的文化价值;戏曲语言。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一、疑难字词句的解析二、杜丽娘形象及其文化意义三、艺术特点【教学过程】【导入语】《红楼梦》第23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林黛玉听的曲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内容。

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

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

你们是否也会有同感、共鸣呢?好,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汤显祖及《牡丹亭》。

一、汤显祖与《牡丹亭》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是明代首屈一指的伟大戏剧家。

他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即公元155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即公元1616年,活了67岁。

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比他晚生14年,但与他死于同一年,他们是同时出现在世界西方和东方的两位戏剧大师。

汤显祖的戏曲代表作为“临川四梦”,包括《牡丹亭》(也叫《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因为这四部剧作都以“梦”来构思情节,汤显祖又是江西临川人,故称“临川四梦”。

又叫“玉茗堂四梦”。

玉茗是指白色的山茶花,而汤显祖酷爱白山茶。

他家的庭院中有一株白色的山茶亭亭玉立,所以他的书房就叫“玉茗堂”。

“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这首诗是当年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后的心情写照。

汤显祖自己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那么,《牡丹亭》究竟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二、主要人物与情节南安太守杜宝请到腐儒陈最良来教女儿杜丽娘(闺塾)。

在贴身丫鬟春香的鼓动下,杜丽娘到后花园游玩(游园),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柳)。

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描画自己的容颜后伤情而死(写真)。

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拾画叫画),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夜走京城(婚走)。

但杜宝不承认他们的结合,直至柳梦梅中了状元,由皇帝作主,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团圆)。

《惊梦》是汤显祖《牡丹亭》中最为精彩的一出。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正值青春年少,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试图用自己的道德观念把杜丽娘塑造成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规范的大家闺秀。

杜丽娘被隔绝在深闺大院,平时是“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杜丽娘在官衙里住了几年,连后花园都没有到过,白天打个盹都成了违反家教、大逆不道的行为,遭到父母的责骂,她只能做些女红,或者看看书来打发时光。

杜宝为了把女儿调教成一个合乎封建规范的大家闺秀,请了个迂腐的老先生陈最良来教女儿读书,这个老先生是一个典型的老学究,满嘴的之乎者也,满脑子的封建教条。

在这样严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下成长的杜丽娘本来是个十分温顺的少女,然而环境的寂寞,精神生活的空虚,使这个正在成长中的青春少女苦闷万端。

她在丫鬟春香的鼓动下,准备到太守府的后花园游玩。

《惊梦》一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文本赏析《惊梦》选自《牡丹亭》第十出,包括“游园”和“惊梦”两部分内容,我们重点讲析《游园》部分,也就是《绕池游》这一套曲子。

【绕池游】“旦”是古代戏曲的女性角色名称,这里是“正旦”(也就是年轻女主角)的简称,在戏中指杜丽娘。

“梦回”,意思是从梦中醒来。

“啭”,啼的意思。

这句说黄莺婉转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黄莺欢叫是春天到来的象征。

“年光”,春光。

“乱煞”,纷纭、缭乱。

煞,是加重语气的助词。

写出了杜丽娘对春光的特有感受。

“梦回”不仅指人从睡梦中醒来,而且包含着婉转的莺声唤醒了女主人公的春情这样一层意思。

“乱煞”句也不光形容春色,更写出杜丽娘的心旌摇荡、意绪缭乱。

“小庭深院”,是杜丽娘生活的地方。

“小”、“深”二字说明生活天地极其狭窄,这是一种束缚生命自由、窒息青春的阴冷环境。

“贴”是“贴旦”的简称,在古代戏曲中扮演小姐的贴身丫鬟,在这里是指春香。

“炷尽沉烟”,“炷”,作动词用,燃烧;“沉烟”,点燃的沉香(沉香是一种香木名,这里指用沉香木制作的香)。

这句是说沉香燃尽。

“抛残绣线”,指没做完的针线活被抛在一边。

“恁”(rèn),怎么。

“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似”,用于比较,表示程度更甚。

这句意是,怎么今年春天比去年更牵动我的情怀呢?这里,连丫环春香都看出了小姐的心思与去年不一样。

从这支曲子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杜丽娘对环境的不满以及朦胧跃动的春情。

【乌夜啼】这里以一首词作为人物的上场诗,是念白的一部分,不是唱词。

“望断”,一直望到尽头,表示望的时间久长。

“宿妆残”,还残留着昨天的妆容,没顾上重新梳洗打扮,只是发呆地望着。

这首词的意思是,一早起来就眼巴巴地望着梅关,一直望到尽头。

(杜丽娘生活在江西,柳梦梅从广东过来,须经过梅关,所以这里实际上是一个伏笔,有暗示作用。

)你凭着栏杆侧着头看得多久了?这无因由的苦闷,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

杜丽娘从春香那里知道已派人将后花园打扫过了,便吩咐春香取镜台、衣服来,这是为游园做准备工作。

以上写杜丽娘在游园之前被春光吸引所生发的感情。

作者用【绕池游】曲文与【乌夜啼】词文的组合,刻画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百无聊赖的感情和青春之心跃跃欲动的情状。

【步步娇】是写杜丽娘游园前对镜梳妆时的内心活动。

这支曲子是在杜丽娘赞叹“好天气也”的念白之后起唱的,所以从春光、春意落笔。

“袅晴丝”句写大地回春以后,各种冬眠的昆虫都苏醒了,纷纷吐出细细的游丝,飘浮在空中,只有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才能见到。

“袅晴丝”就是指这种摇曵、飘忽的春丝,也吹进了这冷落的庭院。

作者不写桃柳蜂蝶,唯独选取了纤细的游丝,此中大有新意妙理。

一是,这样写完全是从规定情景出发,它不是主观随意性的产物。

小庭深院中的女主人公难以直接看到姹紫嫣红的春色,在这里只能从晴丝上体味到一丝丝可怜的春光。

二是,这样写与人物身份、性格相吻合,杜丽娘是一位过着闲适而愁闷的深闺人物,作为妙龄少女,春光已牵动她的情怀,唯其这样,才会有此细心而专注的观察。

游丝是很细的,心不细的人很难发现。

所以说这两句同人物身份性格相吻合。

三是,这样写体现出人物微妙心绪的理想物化形态,“晴”与“情”、“丝”与“思”谐音,所以“晴丝”语意双关。

它即指晴空里的游丝,又是女主人公心中缠绵飘忽的情丝。

无论是“游丝”还是这种“情思”,它都是这般纤细朦胧,都是那样的难以捉摸。

因此,春风将轻软的游丝吹进幽深庭院的景象,可以看作是春光投射进丽娘闭锁的心扉、情思逐渐萌生的心理写照。

作者描绘的既是游丝袅袅的春景,也是情思缠绵的春情。

这一缕“情思”恰如一缕“晴丝”纤细微弱,随风飘荡,尚无定向(爱情目标),所以说“摇漾春如线”。

作者借春光抒春情,依晴丝发情思,运用修辞手法,使情与景妙合无垠,天衣无缝。

情与景、物与我、虚与实结合得非常巧妙,真称得上是体察入微。

接下去写对镜梳妆,这里着意表现女主人公天真娇羞的神态。

因为主人公有了“情思”,所以心情一直激动荡漾,难以平静。

如果将春情的思念转变为梳妆的行动,需要感情上的大力调整,故此须得“停半晌”。

当她“整花钿”之时,定要照镜。

“没揣(chu ǎi)”,没料到。

“菱花”,指镜子。

“迤(tuó)逗”意为挑逗、引惹,都是当时的口语。

“彩云偏”,是指头上的发髻偏向一边。

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明明是人照镜子却偏说镜子把自己的半边面容偷照了进去,惹得我急忙躲闪弄歪了美丽的发髻。

拟人手法和口语的运用,使这两句唱词更加活泼生动。

一个“偷”字,颇堪回味,似乎镜子已偷窥到了姑娘春情荡漾的内心隐秘,把怀春少女的微妙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在封建社会里,像杜丽娘那样的大家闺秀,她是不能轻意出门的。

即使她们从镜中自窥春心颤动的秘密,都不免羞涩万分。

如果仅仅在闺房中走动,又如何能使别人欣赏到自己美丽的身段和容颜呢!便,适合,适宜。

想到这里,只有顾影自怜了。

因此“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这一句,既写杜丽娘的羞涩、腼腆,也反映出封建礼教对闺阁女子的严重束缚。

所以这句不能轻轻放过。

短短七句曲词,从景物和动作的描绘中.将人物的复杂心情跃然纸上。

【醉扶归】这支曲是写杜丽娘沉浸于华美服饰和惊人丽质的自我欣赏中。

“翠生生”是形容色彩艳丽、鲜明。

“出落的”,是显得的意思。

“茜”,指绛红色的裙子。

“艳晶晶”,形容光彩绚丽灿烂。

“花簪”,用珍宝装饰的簪子;“八宝”,泛指各种珠宝。

“填”,嵌饰。

是说:杜丽娘戴着各种名贵的珠宝嵌饰而成的簪子,显得十分明艳、光彩照人。

那么上一句就可解释为她穿着绛红色的裙子显得十分艳丽鲜明。

开头两句极写服饰的华贵,显示出作为一个官宦少女顾影自怜、喜形于色的娇憨神态。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好(hăo):美也。

意谓爱美是我一生天性使然,是这支曲子中的“曲眼”,是关键句。

这是作者发掘她内在的心灵美,是画龙点睛之笔。

这是杜丽娘自然升腾的青春憧憬的直言告白,也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的否定与挑战。

“三春好处”比喻青春姣好的容貌。

“沉鱼落雁”,形容女子有惊人之美,使游鱼沉水,使飞雁落地。

“羞花闭月”,也是说人的美使花儿羞惭,使月儿关闭。

这里都用了拟人化手法。

在这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里,尽管有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可又有谁来赏识呢?这三句写杜丽娘容貌美丽,表现官宦少女的孤芳自赏、无人问津的自矜自悲等多种心态。

杜丽娘用美丽的春天自喻,为后文伤春埋下伏笔,暗示“伤春”即是“自伤”。

两种修辞,交相运用,无比自然、贴切。

自己如花的美丽无人了解,更无人欣赏,造成了杜丽娘心灵深处的强烈失落,一种孤独无偶的情绪渗透内心。

这就点明了上文杜丽娘所感喟的“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这一郁郁寡欢心情的来由。

以上三支曲子,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景语的点染来写的,来刻画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

先写孤锁深院,韶华虚度,春光撩人;再写对镜梳妆、欲行又止,顾影自怜,情思摇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