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李清照词两首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7李清照词两首
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充满衣袖。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将息:保养,调养。 乍暖还寒: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第二单元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损,这里相当于“煞”, “憔悴损”就是“憔悴煞”的意思。 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光景,状况。
人 教 版 语 文
创意出奇、移情于物,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清 新,音节自然流畅,雅俗共赏。在诗方面,表现爱国之情, 具有现实性。如《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散文 方面的代表作是《金石录后序》。著有文艺批评《论词》, 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后人辑有《漱玉词》。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5.了解背景
(1)醉花阴
人 教 版 语 文
豪放相互影响,丰富了宋词的词坛创作。
第二单元
说到婉约,我们自然地想到委婉、柔美的语言和意境, 想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想到“两情若是久 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缠绵,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婉约派的内容大多表现的是 男女之情和个人的遭遇,偶尔也会有一些山水田园的作品。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在婉约派风格的影响下,豪放派的词人也有些婉约风 格的佳作,例如苏轼《江城子》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 行婉约佳句。 婉约和豪放,交织起来,编织出宋朝词坛上的两朵奇 葩,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醉花阴》)
1.吃透文本 《醉花阴》这首词写词人重阳佳节时对丈夫的思念。 上阕通过写“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夜凉初透”的感觉, 表达了词人离愁与孤独凄凉的心情。下阕描写把酒赏菊也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醉花阴 李清照词两首
• ㅎ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 ㅎ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 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 ㅎ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 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 ㅎ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 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少女时代的欢乐生活
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____郭沫若
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 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 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 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 寞与相思情怀。
下阕尾
2.清新雅致
1 《醉花阴》追求的是一种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情趣; 总体概述
2 大胆选用民间口语入词,以浅俗之言,发清新之意, 从而达到推陈出新、化俗为雅的目的;
用词
3 肖像刻画上,处处营造一种雅致:无论是在薄雾浓云中
熏香也好,玉枕纱橱的清凉也罢,都脱离了词俗艳的风
格;
肖像刻画
4 化用陶潜典故,天然浑厚,描绘出东篱把酒的闲适,暗
问题探究
重难点解析
1.元代伊士珍《琅环记》:“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 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 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 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请赏析“人比黄花瘦” 的妙处。
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永遇乐写作背景
从作品所写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可以断定是靖康之变以后,词人 流落江南时所写。宋人张端义 ?贵耳集?说李清照“南渡以来, 长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 ?永遇乐?词。“李清照这个时期 的境遇和心态与靖康之变之前相比, 是截然不同的。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四十七分。
极妍,和人家斗美,那时的兴致
簇带争济楚。
多浓啊!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一个蓬头霜鬓,内心充满忧患的
怕见夜间出去。
老妇人哪有赏灯游乐的兴趣呢?
不如向,帘儿底下, 自惭形秽,不想见人。这既是真实
听人笑语。
写照,又语带讥刺,人们“只把杭 州作汴州〞,词人怎能乐得起来呢?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四十七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四十七分。
内容点评
咏物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但这首词一反传统,以议 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不乏形象,议论也充满诗意,堪称别开 生面。其间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评骘古人,从多层面的议 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 崇敬。
那么她为什么对貌不出众,色不诱人的桂花如此推崇呢?言为心声, 其中定有特定的情怀。由于北宋党争的牵累,她和丈夫屏居乡里十 年之久。他们对饮,唱和,研习古玩金石书画,生活充满生机和乐 趣,他们忘名远利沉醉于美好的艺术天地中。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 情疏迹远〞但求馥郁自芳的韵致是何等的相似。
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
来相招,香车宝马,
殊心境。因此眼前的良辰美景引不起
她的兴趣。
谢他酒朋诗侣。
她婉言谢绝贵妇人们邀请她参加元
宵盛会因为她无论如何也乐不起来
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
《如梦令》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 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 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 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 只三句绝佳”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 答曰: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正易安作也。 瘦。”正易安作也。 ——《琅嬛记》 ——《琅嬛记》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
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 苦。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 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可见, 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 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 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 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 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百无聊赖的闲愁。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东篱,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
馨香盈怀袖,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 路远莫致之。 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纱厨.
乍.暖
还
乍暖还.寒 还.是
读音 chú zhà huán hái
加点字
东篱.
堆.积
识
相识. 标识.
读音 lí duī shí zhì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解多义 瑞脑销金兽(动词,燃烧)
(1)销 莫道不销魂(动词,除去)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动词,熔化) 莫道不销魂(副词,不要)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代词,没有谁)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 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醉花阴》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 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寥,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 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2)莫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而卒莫消长也(副词,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人比黄花瘦(动词,表比较)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动词,比较) (3)比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动词,列在)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动词,与……相比) 寻寻觅觅(动词,寻找) 寻声暗问弹者谁(动词,沿着) (4)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形容词,平常的)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副词,不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 丢失了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此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 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该词体具有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绪。
上阕
作者由“永昼”的无聊到“半夜”的寒凉写自己的孤单寂寞 ,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抒发离别的极度 下阕 悲苦。
对照阅读
通过对照,体会南渡前后李词的不同风格。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 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 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 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XXX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 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徐士俊)
(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
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
绪)
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写于北宋末年。婚 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离乡在 外任知州,深闺寂寞,她深寻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 给赵明诚。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声声慢》李清照词两首说课教学电子课件
添愁、助愁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情感:国破之悲、丧夫之痛、流离之苦
探究性作业:
读柳永的《雨霖铃》 比较分析其中表现的“愁绪” 与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定 风 波
苏 轼
一
、
读
(一)读准字音
词
(二)读出 节 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 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四
、 书
《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
籍 推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著
荐
——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 实则倾泻无遗
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声声慢》:
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 /梦!梦!梦!/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二)间接抒情:
酒
雁
借 景
抒
黄花 情 梧桐
意如 接这 讨 象何 触些 论 ?理 过意 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 感情基调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境
寂寞凄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品味:叠字的妙用
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 换成
“寻觅、冷清、凄惨” 好不好?
为什么?
2、形式上:音乐美、音韵美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高中语文必修4《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 课件
4、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如今有谁堪摘:有两重含义。现在 无人摘,但过去再憔悴也有人摘。 如今痛失爱侣,爱侣难觅,满腹伤 情。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长亭送别》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小结内容:
上片写深闺少妇无论白天黑夜都陷 入了思夫的苦闷之中,处处显示出她 凄凉寂寞的心情。
下片转入写她在重阳节的活动
,但这些活动也紧紧地和她的离愁
联结在一起的。
这首词中的词眼是:
愁
呼应
以“愁”字为暗线:“东篱把酒”为了排遣
离愁,“暗香盈袖”更触动了愁绪,“莫道”句
提出“销魂”,正是愁的表现,最后落到“瘦”Leabharlann 怎亡国之恨(国愁)一
个
愁
沦落之苦(家愁)
字
了
得
孀居之悲(情愁)
课堂小节
一般愁字别样情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
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
半世漂泊感生平 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
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
国家不幸诗家幸 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 话到沧桑句便工 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
字,是愁的深化,并与上片“愁”字呼应,使上 下片由浅入深,浑然一体。
总结: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 愁”是“瘦”的原因, “瘦”是“愁” 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
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 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 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
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2020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 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 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 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 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 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 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
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 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 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 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 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 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 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 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物形象。 •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表
达相思的孤独、愁闷之情。
总 结:
凄凉寂寥的意境 ︱
思念丈夫的情感 ︱
寂寞忧郁的基调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是一 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 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 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 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 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 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 内心情感。
李清照的词的主调就是一个“愁”字。 南渡之前是闺愁、离愁;南渡之后是思 乡之愁,是国破家亡的忧愁、悲愁。这 种愁是她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表 现出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内醒和感悟。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 少妇的闺中生活于轻快活泼的画 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中 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 经常是分居两地,词中多表现的 是一种相思之愁;南渡后,生活 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 国破家亡之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课件
把握主旨
《醉花阴》 这首词是词人早年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 写的,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 思情怀。它奇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 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 虚、无聊,以表达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 这首词通过对秋景秋情的描画,抒发国破家 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表现了词人 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通过 对残秋景象的层层描述,表现了词人离乱的痛楚和 忧患余生的悲伤。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 好在哪里?试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 的面容和愁苦的表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 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先以“销 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 “瘦”字。在这里,词人奇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 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动着羸弱 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 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域。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次第”指哪些 “次第”?词人为何说“一个愁字了得”? 答案:(1)“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 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 (2)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 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 如何概括得尽呢!
合作交流
问题1 《醉花阴》反应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 宦在外,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 受。对于这样的“闺怨”题材,应当怎样评价呢?
背景介绍
(1)《醉花阴》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 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寻思念着远 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 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 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词两⾸原⽂及翻译李清照词两⾸原⽂及翻译 ⽆论在学习、⼯作或是⽣活中,⼤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词吧,李清照,宋代⼥词⼈,婉约词派之称。
以下是⼩编分享的李清照词两⾸原⽂及翻译,欢迎⼤家阅读!代表,有“千古第⼀才⼥”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兽。
佳节⼜重阳,⽟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黄花瘦。
注释 永昼:漫长的⽩天。
瑞脑:⼀种⾹料,俗称冰⽚。
⾦兽:兽形的铜⾹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这⾥指菊花的幽⾹。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李清照词原⽂及翻译篇2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独⾃怎⽣得⿊!梧桐更兼细⾬,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⑴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
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
⑵“寻寻觅觅”三句:此词起拍连⽤⼗四叠字,既使词家倾倒,亦为历代论词者所称道,并公认为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笔,甚⾄谓其前⽆古⼈,后⽆来者。
其实,此⼗四叠宇,既是李请照的独创,亦有其对韩偓《丙寅⼆⽉⼆⼗⼆⽇抚州如归馆⾬中有怀诸朝客》诗中“凄凄恻恻⼜微颦”等句的⼀定取义和隐括。
⑶乍暖还寒:脱胎于张先《青门引》的“乍暖还轻寒”之句,谓天⽓忽冷忽暖。
⑷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⑸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⑹“雁过也”三句:化⽤赵嘏《寒塘》诗“乡⼼正⽆限,⼀夜度南楼”、吴均《赠杜容成》诗“⼀燕海上来,⼀燕⾼堂息。
⼀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 ⑺黄花:菊花。
⑻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
⼀说⾔⽆甚可摘。
谁:何,什么。
⑼怎⽣:怎样,如何。
⑽这次第:这情形,这光景。
译⽂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长物,室外是万⽊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引起内⼼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齐涌来,令⼈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课文解读醉花阴薄雾和浓云为永恒的一天担忧①, 瑞瑙② 卖黄金野兽③. (薄雾、浓云和阴天令人担忧。
冰片香料在动物形状的香炉中慢慢燃烧。
刺绣室安静,烟雾缭绕。
漫长的白天从早到晚都很艰难。
① 永恒的一天:漫长的一天。
② 瑞瑙:一种香料,也称冰片。
③ 金兽:动物形状的铜香炉。
)【前两句很长,很无聊,一个词“悲伤”代表了这个词的主旨。
“雾和浓云”为“悲伤”设置了背景。
“永恒的一天”是“悲伤”的心理反映“当幸福被遗忘时,悲伤使人难以行走。
它充满忧虑,很难在每一分钟都生存下来。
诗人孤独而无聊,所以他不得不燃烧香料来消磨时间。
”诗人独自坐在闺房里,被“金兽”迷住了。
炉子上的轻烟像他的心和思想一样纠结。
这句话在这阴郁而模糊的气氛中传播开来。
]重阳节,玉枕① 纱线厨房② 在午夜是凉爽的。
(美丽的节日又一次迎来了双人第九节。
虽然有白色的瓷枕头和纱布被盖的厨房,他们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他们只在半夜才感到寒冷。
① 玉枕:瓷枕的美称。
② 纱布厨房:纱网,又称绿纱网。
纱布制成的窗帘由木制框架支撑,以防夏天蚊蝇叮咬。
)【这三句话是一段倒叙,回忆昨晚独自睡在闺房里的悲伤和孤独。
这个词首先指出“重阳节”来解释“悲伤”的原因。
】重阳节是亲朋好友聚会、登高、穿山茱萸、喝菊花酒的节日。
“节日期间我两次想念我的亲戚”。
当我丈夫在这个好时候不在的时候,“少了一个满身都是山茱萸的人”,你为什么不让她难过呢?然后描述昨晚一整夜的孤独。
睡在碧莎厨房里,枕着一个白色的瓷质枕头,我独自一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午夜时分,我突然感到全身冰冷: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的心脏。
它从一天的忧虑开始。
这两句话可以追溯到昨晚的荒凉。
诗人的情感从“忧虑”变为“冷漠”,这将离别的痛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东篱①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②盈袖。
(我在东篱把盏饮酒赏菊,直到夕阳西沉,黄昏过后,淡淡的黄菊幽香飘满双袖。
①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高中语文必修2李清照词两首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 思念之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雁雁 ,, 一一 种种 怀离 古情 伤别 情恨 的的 寄希 托望 。。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 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 者别的什么。环境孤寂,心情空虚, 无可排遣寄托。
寻觅的结果:冷冷清清 感觉中既有秋风的萧瑟,又有异地的 冷清,更有孤寂生活的清寒。既明指 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 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
有哪些方
面的内容? 孀居之悲 思夫
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1)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 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 相思之苦尽含其中。 (2)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 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
,
以情结束 思考:
这首词的词眼是 哪个字?
愁——“词眼”
包含了哪些方面的 内容?
一、析意象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酒
三杯两盏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
酒酒 ,, 一一 种种 溢浓 满郁 凄情 凉义 哀和 伤相 的思 落的 寞幽 。愁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 的象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声声慢》李清照词两首PPT电子课件
乍暖还寒: 将息:
1、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 2、调养
憔悴损: 怎生:
3、枯萎,憔悴煞 4、怎么 5、光景
次第:
1、直接抒情:
(1)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开篇)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结尾)
• ①能不能用一个字 概括全词的感情?
愁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为什么词人看到“雁”过就 “伤心”?
因为大雁是候鸟,它们从北 方来,勾起了词人对故国、故 乡、故人和往昔生活的无限向 往;这追怀与眼下的孤苦处境 相对照,不能不“伤心”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结论:
酒是“愁”的象征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 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添愁、助愁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情感:国破之悲、丧夫之痛、流离之苦
探究性作业:
读柳永的《雨霖铃》 比较分析其中表现的“愁绪” 与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心!心! /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二)间接抒情:
酒
雁
借 景
高中语文必修6李清照词二首永遇乐
高中语文必修6李清照词二首永遇乐高中语文必修6李清照词二首永遇乐一、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一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
其父是当时的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
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
此后即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文学家。
诗词文都写得很好,可惜诗文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
她的作品留存至今较多的是词。
她的词作,从数量看,较之其他名家也不算多,但几乎每篇都是精品佳作,是公认的宋词一大家。
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之类。
南渡之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使得她的词作内容丰富得多,主题的社会意义也扩大了。
她的词,从内容看,绝大多数是言情写愁,都写得很精到,很富于特色。
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在语言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从艺术风格看,绝大多数作品是婉约的,她被看作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二、课文简析鹧鸪天•桂花1.写作背景简介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界尚无确考。
李清照24岁时,其夫赵明诚奔父丧,加上当时的党争的连累,曾屏居乡里多年,从作品的内容格调看,或许作于这一时期.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咏物词。
通过赞扬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表现自己独特高尚的人格理想.〔主旨〕“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
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
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
《李清照词两首》全
这首词可以说是李清照前 期作品中的一颗明珠,词人用她 常用的白描手法,向我们展现了 一位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的少 女形象,抒发了少女无忧无虑的 欢乐情怀。 这应该是词人少女 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 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所具有的愁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从两个“自”中表现出来的是李 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 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感到伤怀,也是她俩真挚爱情 的具体表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就自然地引出来了, 俩人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 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像李 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 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 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 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
南 渡 前 南 渡 后 内容:闺情(闲愁) 词风:清丽明快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声声慢
文章音乐欣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两年后,李清照46岁 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 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 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 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 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 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 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 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 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 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 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教案.docx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在写“愁”方面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作者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背景。
探讨李清照词中女性生命意识【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在写“愁”方面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难点: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解决办法:鉴赏、比较、分析通过比较阅读,将知识系统化;通过“知人论世”的分析,将理解深入化。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她被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
她是一个独创一格的女人,在中国词史上形成了独特的“易安体”;她是一个勇敢率真的女人,大胆地以己之情,抒己之怀;她又是一个柔情万种,愁若苦海的女人,无论是“一种想思,两处闲愁”的日子,还是动乱的时代,变迁的年华,都使她的诗歌中充满了愁绪;她更是一个豪情万丈的女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她的英雄观;她就是——李清照。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来学习她的两首词。
二、检查预习情况:课前我们留了预习作业,下面来检查一下完成情况:1、李清照:( 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章丘人。
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官至礼部员外郎,曾受知于苏轼,用意于经学。
母亲王氏为状元王供辰孙女,也擅长诗文,生长于爱好文学的士大夫家庭。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嫁给礼部侍郎赵廷之子、 21 岁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赵明诚爱好收集前朝的石刻。
婚后不久赵廷升为尚书右丞(相当于现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致力于打击旧党,李格非在党争中被罢官,对赵廷之行事不满。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
夫妇志同道合,致力搜寻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器物,赵廷之死后,赵氏兄弟失官,赵明诚屏举乡里10多年,更加努力访求古碑,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收集材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词”义,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作品的意境,品味平淡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二、教学重点1、分析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美。
2、把握词中作者抒发的感情三、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2、鉴赏词的意境美,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四、教学方法收集整理资料、朗读、讨论五、教学资源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给李清照的颁奖词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词人。
她的词,时而温婉细腻,楚楚动人;时而纵横豪放,掷地有声。
她在那个视女性为附属物的时代里,巾帼不让须眉。
她追求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生,在她的身上,新时代女性的特征已经凸显。
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作为一位词人,她成就卓越;作为一位女性,她意义非凡。
(二)整体把握1、让学生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初步把握一下这两首词的情感。
要求学生将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请学生将收集到的关于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的资料展示出来。
明确这两首词的创作背景。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一生经历以宋室南迁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身在官宦之家,生活优越,受父亲影响,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婚后,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后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期: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
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
后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再嫁,遇人不淑,不到一百天就结束了这段婚姻,过着寡居的生活。
无依无靠,迁徙漂泊,最后寂寞地死在了江南。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
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
它的内涵是?(丧夫之痛孀居之悲颠沛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三)深层理解《醉花阴》1、请大家以“李清照的一天”为主题,整理出李清照在《醉花阴》这首词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她的心情。
(做了哪些事,做这些事的时候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明确:以时间为轴,可分为三个阶段——永昼:看薄雾浓云、瑞脑销金兽。
心情:愁;半夜:玉枕纱橱。
心情:凉;黄昏:东篱把酒。
心情:销魂。
)2、请任选一种心情进行分析,思考李清照是如何表现自己的这种心情的?(愁: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
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李清照因思念丈夫而愁苦。
)(凉: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时本应该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的。
不仅仅是肌肤在夜间感受到气温低而凉,更是因为孤单一人而觉得内心凉。
)(销魂: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
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
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因而倍感伤神。
)(四)探究《醉花阴》1、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清照的状态。
(明确:瘦)2、人瘦很好理解,但为什么用“瘦”字来形容菊花呢?“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
从“卷”中,我可以想象西风一定很大很猛,所以风中的菊花才会被吹得凋零,脱落。
菊花的“瘦”不是吹出来的,那它的“瘦”又从何而来?外形比较瘦,看它的茎又细又长,像个瘦高个儿。
它的花瓣也很单薄,瘦窄。
3、那为什么说“人比黄花瘦”呀?人再瘦也不至于花还瘦吧?(可能强调的不仅仅是外形,更多的是精神。
西风中的菊花尚且能斗风傲霜,但帘内的词人却因为思念和孤独而萎靡不振。
反衬,写出人尚不如花。
词人“愁”瘦了,你看思念把人都折磨得比黄花还瘦,可见词人心里有多苦,思念有多深。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
)附:板书时间事件心情永昼看薄雾浓云、瑞脑销金兽。
愁半夜玉枕纱橱凉黄昏东篱把酒销魂(三)、深层理解《声声慢》1、找出全词中的词眼。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愁”。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光景或状况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这次第”有哪些?试选一个场景来分析这其中的“愁”。
(首先明确,这光景指前面种种情景,然后再来分析前面所描述的情景。
)(①“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这两句,要说的是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
然而这里不说环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
这是借气候之冷暖无常,写飘零憔悴之苦。
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看到写酒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愁,本要说的是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
可此处不明说,却言“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
用意含蓄,言酒“淡”,其实是说愁“浓”,以至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
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借“雁”之意象来传达内心的愁苦。
雁到秋天,由北向南,词人亦是北方人,避难南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
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居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古有雁足传书之说,而此时见雁,却无亲人的音讯,那份思乡之愁绪怎能不油然而生。
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是指词人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非指菊花枯萎凋谢。
古人有九九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但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欣赏金石拓片。
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
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
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渗透着深刻的生命悲哀。
⑤“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日长难熬,度日如年,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极写愁苦已极,寂寞难耐的痛苦。
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
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
这是梧桐在落泪,不也是词人的心头在滴泪吗!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五)探究《声声慢》1、这首词使用了很多叠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试分析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可以参考P42页,唐圭璋《唐宋词简释》的注解)这14个字虽是重叠使用,却绝无重复累赘之感,朗读起来,只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
你能感觉到她心中塞满了愁苦,她需要发泄,需要倾诉,她想一口气把心中所有的愁苦全都吐出来。
细细地体味,开篇的“寻寻觅觅”是寻找的动作,词人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
这东西是什么呢?是流亡以前安定、闲适的生活,是丈夫在世时的情意,还是心爱的金石拓片?词人“寻寻觅觅”地找,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
这反映词人内心空荡,无可排遣寄托。
然而寻找的结果是“冷冷清清”,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包围。
“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
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
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
此三句,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词人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
附:板书喝淡酒看北雁南飞次第看黄花堆积,无人采摘怎一个愁字了得!守在床旁等天黑看梧桐与细雨,听雨打梧桐(六)总结李清照的这两首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着四种一样的景物,它们分别是:酒、黄昏、风以及黄花,这些景物传达出来的情感也是非常低沉和灰暗的。
两首词共有的情感都是“愁”,一个“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个“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然而愁的内涵却是不完全相同的。
《醉花阴》之“愁”是百无聊赖的闲愁、重阳独酌的清愁以及刻骨相思的离愁。
而《声声慢》之“愁”,是孀居之悲、年迈之叹、飘零之苦还有亡国之痛。
时代之变和个人的身世遭遇在李清照的词中都有着反映,同时也影响着李清照的词。
我们在赏析她的词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李清照的身世遭遇。
(七)作业:对对联上联:《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夫妻暂离但彼此眷恋的幸福生活的写照,是一首惆怅的幽怨的洋溢着相思之愁的思夫绝唱。
下联:《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国亡夫丧且颠沛流离的磨难生活的缩影,是一首沉重的哀伤的充满了忧患之愁的泣血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