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用物理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1-10 如图11-57所示,由S 点发出的λ=600nm 的单色光,

自空气射人折射率n =1.23的透明物质,再射入空气.若透明

物质的厚度e =1.0cm ,入射角030θ=,且SA=BC=5cm ,求:(1)

折射角1θ为多少? (2)此单色光在这层透明物质里的频率、

速度和波长各为多少? (3)S 到C 的几何路程为多少?光程又为

多少?

解:(1)由折射定律1sin sin θθ=n 可得 (2)单色光在透明介质中的速度n υ,波长n λ和频率ν分别为

).(1044.218-⨯==s m n c n υ,)(4881088.47nm m n n =⨯==-λλ

(3)S 到C 的几何路程为:)(111.0cos 1m BC e SA BC AB SA SC =++=++=θ

S 到C 的光程为:)

(114.011m BC n AB SA r n i i =⨯+⨯+⨯=∑。 11-1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30mm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离缝

1.20m 的屏上测得中央明纹两侧第五条暗纹间的距离为2

2.78mm ,问所用光波长多少,是什么颜色的光?

分析:在双缝干涉中,屏上暗纹位置由x 决定。所谓第5条暗纹是指对应4=k 的那

一级暗纹。由于条纹对称,该暗纹到中央明纹中心的距

mm x 278.22=

,那么由暗纹公式

即可求得波长λ。 此外,因双缝干涉是等间距的,故也可用条纹间距公式

λd D x =∆求人射光波长。应注意两个第5条暗纹之间所包含的相邻条纹间隔数为9(不是10,因每边只有4.5条),故mm x 278.22=∆。

解法一:屏上暗纹的位置2)12(λ+=

k d D x ,把4=k ,m x 310278.22-⨯=以及d 、D

值代人,可得nm 8.632=λ,为红光。 解法二:屏上相邻暗纹(或明纹)间距

λd D x =

∆,把m x 310978.22-⨯=,以及d 、D 值代人,可得nm 8.632=λ。

图11-57 习题11-10图解

11-12 一双缝装置的一个缝被折射率为 1.40的薄玻璃片所遮盖,另一个缝被折射率为1.70的薄玻璃片所遮盖。在玻璃片插入以后,屏上原来的中央极大所在点,现变为第五级明纹。假定λ=480nm ,且两玻璃片厚度均为d ,求d 。

分析:本题是干涉现象在工程测量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它可以用来测量透明介质薄片的微小厚度或折射率。在不加介质片之前,两相干光均在空气中传播,它们到达屏上任一点P 的光程差由其几何路程差决定,对于点O ,光程差δ=0,故点O 处为中央明纹,其余条纹相对点O 对称分布。而在插入介质片后,虽然两相干光在两介质薄片中的几何路程相同,但光程却不同,对于点O ,0≠δ,故点O 不再是中央明纹,整个条纹发生平移。可以说,干涉条纹空间分布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光程差的变化。因此,对于屏上某点P(明纹或暗纹位置),只要计算出插入介质片前后光程差的变化,即可知道其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

插入介质前的光程差1121r r k δλ=-=(对应1k 级明纹),插入介质后的光程差211222[(1)][(1)]n d r n d r k δλ=-+--+= (对应是2k 级明纹)。

光程差的变化量为:212121()()n n d k k δδλ-=-=-

式中)(12k k -可以理解为移过点P 的条纹数(本题为5)。因此,对于这类问题,求解光程差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两介质片插入前后,对于原中央明纹所在点O ,有

2121()5n n d δδλ-=-= 将有关数据代人可得:

m n n d μλ0.8512=-=

11-13 在折射率3n =1.52的照相机镜头表面涂有一层折射率2n =1.38的2MgF 增透膜,若此膜仅适用于波长λ=550 nm 的光,则此膜的最小厚度为多少?

分析:在薄膜干涉中,膜的材料及厚度都将对两反射光(或两透射光)的光程差产生影响,从而可使某些波长的光在反射(或透射)中得到加强或减弱,这种选择性使薄膜干涉在工程技术上有很多应用。本题所述的增透膜,就是希望波长λ=550nm 的光在透射中得到加强,从而得到所希望的照相效果(因感光底片对此波长附近的光最为敏感)。具体求解时应注意在d>0的前提下,是取最小的允许值。

解法一: 因干涉的互补性,波长为550nm 的光在透射中得到加强,则在反射中一定减弱,两反射光的光程差e n 222=δ,由干涉相消条件

2)12(2λδ+=k ,得

取0=k ,贝nm e 3.99min = 解法二: 由于空气的折射率11=n ,且有321n n n 〈〈,则对透射光而言,两相干光的光程差2221λ

δ+=e n ,由干涉加强条件λδk =1,得

取1=k ,则膜的最小厚度nm e 3.99min =

11-14 如图11-58所示,利用空气劈尖测细丝直径,已知λ=589.3nm,L =2.888×210-m,测得30条条纹的总宽度为4.295310-⨯m ,求细丝直径

D 。

分析:在应用劈尖干涉公式L nl D 2λ=

时,应注意相邻条

纹的间距l 是N 条条纹的宽度x ∆除以(N-1)

解:由分析知,相邻条纹间距

1-∆=

N x l ,则细丝直径为 11-16 在牛顿环实验中,当透镜与玻璃间充满某种液体时,第10个亮环的直径由1.40x 210-m 变为1.27x 210-m ,试求这种液体的折射率。

分析 当透镜与平板玻璃间充满某种液体(2n >1),且满足1n >2n <

3n 或1n <2n >3n 时在厚度为e 的地方,两相干光的光程差为222λ

δ+=e n 。由此可推导出牛顿环暗环半径r

和明环半径r ,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推导。必须指出,在牛顿环中,若介质不均匀或分析的是透射光而不是反射光,那么关于暗环、明环半径的公式与教材中的公式是不同的,不能随意套用。

解:当透镜与玻璃之间为空气时,k 级明纹的直径为

当透镜与玻璃之间为液体时,k 级明纹的直径为

解上述两式得:22.1)(

22='=k k d d n

11-17 把折射率n =1.40的薄膜放人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臂,如果由此产生了7.0条条纹的移动,求膜厚(设入射光的波长为589 nm)。

分析:迈克耳孙干涉仪中的干涉现象可以等效为薄膜干涉(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和劈尖干涉(两平面镜不垂直)两种情况,本题属于后一种情况。在干涉仪一臂中插入介质片后,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改变了,相当于在观察者视野内的空气劈尖的厚度改变了,从而引起干涉条纹的移动。

解:插入厚度为d 的介质片后,两相干光光程差的改变量为d n )1(2-,从而引起N 条条纹的移动,根据劈尖干涉加强的条件,有λN d n =-)1(2,得

11-18 单缝的宽度a =0.40 mm ,以波长λ=589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设透镜的焦距 1.0f m =。求:(1)第一级暗纹距中心的距离;(2)第二级明纹距中心的距离。

解:(1)由单缝衍射的暗纹条件λθk a =1sin ,得

a k λθθ=≈11sin ,则第一级)

1(=k 级暗纹距中心的距离为 图11-58 习题11-14图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