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建议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建议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两个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重要产业,其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开发,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国家文化自信;旅游产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通过旅游活动的组织和提供,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繁荣稳定。
二者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1. 丰富旅游产品和提升旅游体验。
文化产业通过文物古迹、传统手工艺、文化节庆等独特文化资源的开发,为旅游业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体验,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融入文化氛围,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2. 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提高地方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地方形象和知名度,增加地方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形成特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就业潜力的产业,通过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社会稳定。
1.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产业融合发展。
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加强产业规划和指导等,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府保障。
2. 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和合作。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相互依赖的产业,应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合作。
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可以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市场的拓展。
加强文创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为旅游产业提供独特的文化衍生品和旅游纪念品。
3. 提升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具备文化创意和旅游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
云南 文化 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建议
云南文化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云南是中国具有丰富多样文化资源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
然而,云南文化产业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来提升其发展。
问题:
1. 文化遗产保护不足:云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但在保护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破坏和丧失的风险。
2. 文化产业结构单一:云南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和手工艺品等领域,缺乏多样化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3. 缺乏专业人才: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对策和建议:
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云南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监管和管理。
开展文化遗产修缮和保护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2. 多元化发展文化产业:鼓励云南文化产业向多元化发展,培育和推广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音乐、表演艺术、电影制作等,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3.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建立专业化的培训机制和平台,提供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
4. 发展数字化文化产业:积极推进云南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互联网文化、数字娱乐和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5. 合理规划旅游业发展:云南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商业化,保护好自然和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云南在文化产业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多元化发展、培养人才和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可以为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建议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建议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产业。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文化产业作为传承和发展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丰富旅游产品,还能够提升旅游产业的附加值,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双赢。
本文将探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1. 丰富旅游产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使得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样。
通过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可以打造出更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在古老的文化古镇可以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推出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等,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2. 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旅游地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展览、举办民俗文化表演等活动,可以提升游客对旅游地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增强对旅游地的好感,提升游客的回头率和口碑传播效应。
3.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在开展文化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的商贸往来,拉动消费水平,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4. 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与旅游产业的合作,文化产业可以更好地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还可以吸收旅游产业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手段,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1.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应该加强引导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引导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如何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如何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和思考如何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和思考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自有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珍贵的文化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旅游则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
“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这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被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生动实践一再证实。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
从旅游产业的角度看,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近年来,**积极谋求旅游发展思路,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众多成就。
但是,在当今新的发展机遇期,如何进一步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抢占旅游文化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笔者经过多方调研,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的旅游资源金丝大峡谷。
位于陕西省**县东南部新开岭腹地,距县城60公里。
景区内风光秀丽,风格独特,风景如画,具有窄、长、秀、奇、险、幽的特点,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步移景异,景象万千。
与其配套的旅游开发项目金丝峡丹江漂流,位于金丝峡镇入口处,漂流里程12公里。
金丝大峡谷被誉为“峡谷奇观,天然氧吧,生态王国”。
2002年跻身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唯一的“4a”景区。
闯王寨景区。
是一个文化生态综合旅游景区。
包括闯王寨文化遗址核心景区和泉茗生态茶园旅游度假区。
泉茗度假区是中国西部最北端观光茶园,又是**县南茶北移的第一块试验适生规模化基地。
闯王寨核心景区是是依托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此养兵蓄锐、娶妻生子之历史而打造的人文景观。
还有闯王马战演绎广场,生动再现闯王当年征战沙场的雄风和铁骨柔肠的英雄本色。
任家沟旅游度假村。
是集特色农家乐、民俗体验、休闲养生、观光农业乡村的旅游项目。
现建成的休闲垂钓、花圃园林、茶事体验、民俗展示等项目,已经成为县城周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整改措施 (3)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整改措施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于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价值传承的重要力量。
然而,当前我国文化旅游产业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如资源过分依赖古迹名胜等传统景点、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景区价格混乱等。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1. 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是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
因此,要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规范管理机制:完善行业标准和规范,并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来确保所有从事文化旅游服务的企事业单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
(2) 加强员工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从事文化旅游行业的员工素质,包括服务意识、沟通技巧和文化知识等,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3) 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推广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并打造更加便捷的旅游体验。
2. 多样化景点开发传统的古迹名胜虽然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是一味依赖这些景点给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单一性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因此,应该注重多元化景点开发,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于旅游体验的需求。
(1)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通过设计开发具有创意和艺术感的景观及纪念品等产品,丰富游客在景区内部外部的体验。
(2) 推广生态旅游:挖掘并保护自然资源,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可持续生态观光列入规划与开发中。
(3) 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旅游项目开发,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与鉴赏价值,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3. 促进旅游产品创新文化旅游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对于旅游产品的研发投入以及创意设计的力度。
(1) 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将文化遗产数字化呈现给游客,为其提供更加互动、立体的体验。
促进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促进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改变,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而地方文化也成为了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形成了文化旅游产业,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需要政策建议的支持。
一、建立完善的资金扶持机制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毕竟运营开发成本不低,因此,建立完善的资金扶持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需要加大对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并且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扶持机制,从而使得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推广,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分享其文化魅力,针对于本地而言,可以通过发行地方债、设立旅游发展基金等方式加大资金冠。
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全面的扶持政策,激发地方和社会的投资热情,整合多元化的资源优势,最终实现地方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推动地方文旅融合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地方旅游和文化景点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分离。
因而,要使地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创新出全新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策略。
对于景区来说,通过强化文化特色、推广宣传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扩大投资范围,提升景区服务水平, 优化旅游环境,加强人文建设,引导本地文化艺术深度融合,形成独特品牌。
对于地方政府和旅游局来说,则是加速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全方位利用文旅文化功能价值,从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人文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推进旅游业升级改造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下,因应时代变迁和人民群众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地方文化旅游产业需要推动行业升级改造。
如在涉及到信息化方面,打造一流的互联网平台,提升营销能力,精确把握游客需求,按照市场的进程加强特色化场景的塑造和优化。
同时,要强化智能化营销管理体系的升级改造,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品质。
另外,在旅游产品方面,需要创新推出有差异化和专业性的高品位产品,让游客有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感,提升地方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XXX融合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XXX融合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昆明市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点任务1一、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工程通过实施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农业、工业、其它第三产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互动,通过建设一批文化旅游聚集区、文化旅游示范园区、文化旅游村寨、文化旅游城镇和一批重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不断完善昆明市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1、推进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推进涉旅产业融合发展。
主动顺应世界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整合资源,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核心、商业为平台,推进旅游与现代农业、工业、体育、商贸、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
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力度。
紧扣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加快昆明多元文化的挖掘与包装,修缮历史文化古迹,恢复一批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城市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
重点打造古滇文化、革命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高原山水文化、名人文化和都市文化等六大文化品牌,用文化筑牢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主脉络。
推进文化旅游业态创新。
着力培养康体运动基地、温泉SPA、花卉、购物、演艺、美食、休闲街区八大休闲旅游业态,加大房车旅游、直升机旅游、医疗旅游、置业旅游、异地养老旅游、户外运动俱乐部等新兴旅游业态发展。
2、培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1本文为《昆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7)》第四部分的初稿,为XXX委托XXX的项目,笔者负责第四章的写作。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I编辑加快各类现代服务要素集聚,推动现代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推进主城都市文化项目集聚区、晋宁古滇文化—郑和故里文化旅游项目集聚区、滇池—西山度假养生休闲文化项目集聚区、空港经济区及东部旅游区项目集聚区、石林—九乡喀斯特旅游文化项目集聚区、呈贡新区旅游文化项目集聚区、阳宗海旅游片区项目集聚区规划、招商、建设与运营。
以XXX、呈贡新区、南城区、昆明空港经济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华金鼎科技园区等为重点,充分发挥其人才强、创意新、资源配置优化等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创意园建设,建成一批影视、印刷、音像等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一、云南旅游资源优势云南作为一个山水相依的省份,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拥有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亚北温带湿润气候区以及高原气候区等多个不同的气候区,物种生态资源丰富,其中的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多样性属于全球保护优先级非常高的类型。
此外,云南还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镶嵌了不少名胜古迹,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拥有着丰富的资料、广泛的影响,对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云南拥有着大好的旅游资源。
二、云南旅游开发现状当前的云南旅游开发,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重景轻文,存在文化开发不够的问题;2、由于旅游资源的高质量开发不足,导致景区环境恶化,旅游设施建设不够规范;3、旅游市场价格混乱,存在价格不透明,相互之间恶性竞争的现象;4、旅游商品和服务质量不稳定,存在着旅游黑导、黑车、黑店等问题;5、部分景点属于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必须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但实际上,部分景点的开发面积过大、开发方式不尊重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旅游资源也造成了损失。
三、云南旅游的开发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云南在旅游业的开发中有必要采取以下策略:1、高度重视文化价值,推出更多有特点、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2、坚持绿色旅游理念,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旅游资源的保护;3、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完善景区建设治理方式,打造多元化产品,推广红色旅游、美食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多种旅游类型;4、依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景点打造旅游品牌,建造一批富有云南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打造旅游“云南一号”和“云南版图”;5、以开放思维促进旅游合作,积极谋求与周边省份、甚至各国旅游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优化旅游产品的供应链,扩大尤其是国际旅游市场的份额。
四、云南旅游成功案例云南之美吸引了无数驴友的到来,如何将其中的经验成果转化为实践,使云南旅游市场更加繁荣,这是云南旅游开发的目标。
针对当前的旅游开发出现的问题,云南旅游理事会制定了对策,目前云南已成为全国热门的旅游胜地之一。
昆明市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昆明市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陈 娜 裴 沛昆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其发展却很缓慢,没有成为一流的文化旅游的代表性城市。
本文深入分析昆明市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存在的服务、交通、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若干解决对策,以期促使昆明市的文化旅游得到更好发展。
一、引言云南省是一个旅游大省,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提高了其旅游吸引力。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更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努力发展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
而发展文化旅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探索中缓慢前进,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发现和解决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是昆明市当前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昆明市文化旅游发展概况昆明市享有“春城”的美誉,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它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2 200多年的建城史;也是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它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是最大的优势。
昆明市人口约727万,以汉族为主,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八个,有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壮族、傣族、哈尼族、僳僳族。
昆明少数民族众多也促生了丰富的民族风俗文化生活。
比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还有人们熟知的傣族的“泼水节”,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会聚到一起举行各种民俗活动。
2013年昆明市出台的《“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中,文化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组成了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之一,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全市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
2015年6月,全市新增两个完成投资超过亿元的项目,分别是完成投资3.26亿的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文化旅游名城和完成投资1.9亿的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
对具有文化旅游特色项目的巨大投资可以看出昆明市对文化旅游的重视程度。
三、昆明市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旅游安排与导游讲解文化深度不够昆明市许多旅行社和导游把获取经济利益作为首要目的,没有达到应有的服务质量和讲解要求。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江文超近些年,大理州文化与旅游不断深化融合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
大理州充分依托大理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挖掘、利用其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品质,以此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高层次旅游需求,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传播大理文化。
一、云南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大理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独特大理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
这片土地已经孕育了五千多年的人类文明,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驿站,南诏、大理国时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西南乃至更大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如表1所示)。
资源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资源融合是资源整合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有明确方向的资源优化配置,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仅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创新产品或服务来源,而且也是提高产业融合度和持久发展力的重要根基。
当然,资源融合程度越高,产业融合的价值及意义也就越大。
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为大理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文化是大理州旅游“二次创业”的核心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大众旅游消费快速增长,全国旅游业蓬勃兴起,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西部地区各省区纷纷重视旅游发展,云南与西部众多省区存在着资源的高度相似性以及产品同质化,形成对云南旅游业的潜在巨大压力和挑战,云南旅游产业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严峻形势。
2005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旅游“二次创业”,并多举措推动云南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
伴随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发展,周边丽江、香格里拉、腾冲等地迅速崛起,对大理州旅游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大理州随即也瞄准“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好旅游“二次创业”,努力从“旅游大州”向“旅游强州”发展。
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旅融合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打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旅游特色的目的地。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也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本文将从古城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分析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丽江古城发展现状丽江古城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重要成员。
古城内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等均体现了当时纳西人的居住文化和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由于这些独特的文化景观,丽江古城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云南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丽江古城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首先是人流问题,由于游客的不断增加,丽江古城内人头攒动,游客密集,严重影响了古城的原生态风貌和文化氛围。
其次是商业化问题,大量的商业店铺在古城内开设,形成了商业化过渡的现象,破坏了古城的原有风貌,影响了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由于古城的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古城内游客的人身安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旅融合下的发展问题在现有的丽江古城发展模式下,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古城的文化资源日益受到挑战,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
文旅融合成为了推动丽江古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文旅融合是指旅游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融合发展,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实现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从而提高古城的旅游吸引力,活化文化资源,推动古城的经济繁荣。
在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如何在保护古城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新的产业融合和创新发展;其次是如何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的保护古城的环境和游客体验;如何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推动古城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
131E nterprise E conomy2012年第9期(总第385期)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黄细嘉周青[摘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天然耦合性、互补共赢性及内外因素驱动诱导等产业融合基础条件。
基于对产业发展实践和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在产业融合论的指导下,构建以融合路径、融合模式、融合动力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产业融合机制,是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同时,发展方式的协同融合、资源开发的有效整合、保障机制的协调配套等是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关键词]产业融合;旅游业;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9-0131-0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批准号:10BJY090)[作者简介]黄细嘉,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旅游管理系主任、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周青,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江西南昌330031)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industry development.There are some foundationalconditions for the industry convergence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industries,such as natural coupling,complementarity,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iving factors.This paper built a trinity industry convergence mechanism for tourism and cultural in-dustry which centers on paths,modes and driving forces of the industry convergence,and put forward some harmonious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development modes,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ing guarantee mechanism.Key words :industry convergence;tourism;culture industry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整合功能强、知识含量高的旅游形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观光旅游形式。
浅析云南风俗旅游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云南风俗旅游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风俗文化现已成为旅游进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佳誉。
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丛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风俗文化的旅游大省。
最近几年来其开发利用虽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计划、合理布局,在维持和融合本地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从根本上走可持续进展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产业进展与风俗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云南;风俗旅游;问题;对策一、云南风俗旅游的现状(一)区位优势明显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境,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光景观:北有宏伟壮丽的雪山冰川,南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珍稀动植物,西有蜿蜒奔腾的“三江并流”奇观,东有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中有众多的高原湖泊和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
(二)云南风俗的独特多样性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地理上被分割成许多独立的单元,各民族就在这种封锁狭小的单元空间繁衍生息,这种独特的民族――地理结合体使得各民族不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干扰与侵袭。
体此刻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文化带有强烈的原生性和神秘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
(三)区域合作进展的良好机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动、川滇藏联合建设“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黔桂三省(区)旅游合作和“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的进展,有利于整合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华南、华中和香港、澳门等国内市场,增进各地的资金、人员流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深化,将有力地推动双边和多边旅游合作及客流互动,使得云南同时面临着国内和东南亚这两个全世界增加最快的客源市场。
(四)缺乏旅游精品云南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缺乏高品位的旅游精品,从市区到周边地域都缺乏稳固的旅游热线,只有市区的翠湖、九乡、民族村、郊区的石林、世博园、周边地域的大理、丽江拥有较稳固的客源,而大量的景点远远达不到其旅游阈值。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和建议》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和建议》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两个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互动性的产业,在实际发展中,二者的融合发展能够实现共赢。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也能够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加强政策支持、推进创新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优质旅游产品、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加强政策支持是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其次,推进创新发展是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要鼓励旅游企业和文化机构加强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是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要注重培养旅游和文化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培养旅游人才要注意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泛的文化素养。
同时,要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人才流动,推动创新和发展。
第四,建设优质旅游产品是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强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旅游景点与文化元素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
同时,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提高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并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最后,加强宣传推广是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对旅游和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出精准定位的宣传策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要加强网络宣传和社交媒体营销,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群参与。
总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潜力。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中图分类号:G124;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30-0022-01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GDP的重要途径,对于云南、贵州、广西、福建等旅游大省而言,将两者有机结合,更是实现旅游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飞速进步的有效途径。
有人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载体。
这就是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诠释,也给旅游大省制定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
2.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低
云南省作为旅游大省,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在实际发展中,云南省的旅游商品并没有表现出自身的特色,雷同性与劣质性较强。
在走访游客中发现,许多游客对云南旅游商品的个性彰显认可度较低。
3.文化资源保护不够
在调查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中发现,人们关注云南省民族文化的程度逐渐提高,但文化资源的流失却日益严重,许多民间乐器、民族服饰、民间器物、民间雕塑等重要的文化载体由于没有受到应有保护而流失或损坏。
三、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策略。
浅谈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实践及对策建议
浅谈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实践及对策建议作者:宋雪峰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12期【摘要】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不仅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更是发挥消费引领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对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实践进行梳理,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旅游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对策建议旅游文化产业是以游客为消费主体,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产品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手段,以旅游活动方式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文化产业是满足人们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
一、云南省旅游文化资源云南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有独特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和立体气候条件,而且有“东部岩溶地貌、西部三江并流、北部雪山冰川、南部热带雨林、中部高原湖泊”等高品位自然景观,更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界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边疆省份。
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又极富特色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服装服饰、节日庆典、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民风民俗,以及传统饮食、礼仪、体育、医药等,构成了彩云之南的特有魅力,是云南得天独厚的宝贵文化资源。
二、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云南省重点从规划引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示范创建、宣传促销、服务配套等方面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接待旅游总人数从2010年的1.42亿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3.29亿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8.3%;旅游总收入从1006.83亿元增加到3281.7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6 7%;文化产业营业收入从440亿元增加到9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4%;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88.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94%,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567万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三、主要做法1规划引领。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颗明珠,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云南旅游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云南拥有世界级的自然景观,如玉龙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虎跳峡等。
这些景点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2.多民族文化独特:云南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25个少数民族。
这里的民族文化多样,民族风情浓厚,如彝族、白族、哈尼族等。
游客可以在云南享受到丰富的民俗文化。
3.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云南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如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元阳梯田等。
这些古建筑和遗址代表了云南的历史文化,是了解云南历史的重要窗口。
4.特色旅游资源丰富:云南拥有独特的特色旅游资源,如洱海风光、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丽江古镇等。
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基于以上的旅游资源优势,应通过以下策略来开展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1.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国内外游客宣传云南的旅游资源。
可以通过举办旅游节、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云南旅游的知名度。
2.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包括道路、酒店、机场、景区等。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3.开展精品旅游项目:通过开展精品旅游项目,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
可以通过开展自然风光观赏、民族风情体验、古建筑参观等项目,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4.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加大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建设民族文化博物馆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云南的民族文化。
总之,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重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应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开展精品旅游项目、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旅游产业链的建设等策略,实现云南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浅议云南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云南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云南作为旅游大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应该意识到,旅游市场之争实质上是品牌之争,云南旅游业应该在充分认识自身旅游品牌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找出问题,寻求该进的措施,从简单的资源要素竞争转化为品牌经营竞争战略,不断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创新,实现从旅游品牌到旅游名牌的飞跃。
标签:云南旅游业;旅游市场;发展策略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
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云南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了昆明、丽江、大理、景洪、瑞丽5个重点城市,构建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5大旅游区。
但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了喜人成绩的同时。
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一、云南旅游发展现状(一)起步较晚与香港、澳门、广东、福建等省区相比,云南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业发展水品相对较低,但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自1998年以来旅游业作为全省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支柱产业作用初步显现,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2005年—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
旅游总产出对全省产业结构经济年均增长速度7.7个百分点。
旅游产业对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服务业发展、脱贫致富及就业压力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旅游业已成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政府影响力大在整个泛珠三角区域中,云南旅游业起步虽然较晚,但相关政府部门一直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在全国率先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城以其独特的纳西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丽江古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文旅融合作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已经成为推动丽江古城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丽江古城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
传统文化与商业化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古城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平衡难以达到。
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也给古城管理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必要对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寻求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局面。
【2000字】1.2 问题意义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旅游价值,是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目的地之一。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丽江古城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丽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竞争力。
研究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关注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丽江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丽江古城面临着旅游景点过度开发、文物保护不力、文化遗产受损等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研究如何在文旅融合的模式下推动丽江古城的发展,将有助于挖掘丽江古城的潜在文化价值和经济潜力,提升丽江古城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通过对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丽江古城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内容结束】2. 正文2.1 文旅融合对丽江古城的意义文旅融合是指旅游与文化相结合,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提升旅游品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9期2009年9月经济与社会发展ECONOM I C AND SOC I A L DEVELOP MENTVOL.7.N o.9SEP.2009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张 洁,杨桂红[摘 要]云南文化资源突出表现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的独特性,为云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形成了一批具有云南多民族文化内涵的,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丰富和提升了云南旅游的文化内涵,有效推进了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章在分析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任务,并给出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文化;旅游;互动;对策措施[作者简介]张洁,云南财经大学高职学院讲师;杨桂红,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云南昆明65022[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090-04文化和旅游具有本质的内在关联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云南能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所利用的资源丰富多彩,相对于其他省份,其资源突出表现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的独特性,共同支撑了云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
一、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对互动发展形成共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将云南省建设为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
在20多年的旅游产业发展中,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实现了文旅两个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文化与旅游结合产生的巨大综合效益在全省已经形成共识。
(二)互动发展已进入高级融合阶段一般来说,文化与旅游互动有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一般阶段、高级阶段。
当前云南旅游业已经走出了初级阶段,在与文化的互动上开始进入有意识的融合发展阶段。
云南省旅游产业 二次创业 明确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打造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精神的旅游精品的战略思路,同时在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转变的进程中,着力强调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使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互动发展促进产业规模扩大和体系健全云南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
在六大产业要素发展中,均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紧密结合。
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为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旅游纪念工艺品产业、演艺产业和休闲娱乐业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外来游客向云南各地传播了新的消费理念,进而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市场需求和动力,推动和加快旅游工艺品、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演艺、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节庆等产业门类的发展,极大地延长了文化与旅游的产业链。
(四)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形成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名牌云南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根植于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中,开发出系列化的旅游和文化相结合的精品。
如具有广泛影响力的 云南印象 丽水金[基金项目]云南省委宣传部 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 课题成果沙 蝴蝶之梦 印象丽江 等原生态表演剧目,以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向游客展示了云南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旅游内容和内涵。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腾冲和顺古镇等,被评为最美或最受旅游者喜爱的城镇和景区。
这些旅游精品名牌为云南文旅产业深入互动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1]。
(五)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当前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发育程度低、经营主体竞争力弱等问题,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和相关问题的解决。
借助旅游产业的市场平台和载体,增进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和中介组织、文化经纪代理制度的发展,促进政府从 办文化 向 管文化 转变,增强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化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2]。
(六)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山高路险、对外封闭是导致云南大多数边疆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些原因促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地区的独特文化资源得以开发和运用,同时也使不少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依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如新华村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民族工艺品市场。
二、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任务根据云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和总体思路,制定出云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改进管理体制和机制目前云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情况,要想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必须在省和各个州市级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两个产业要想实现真正的互动发展,有大的作为,需要其管理和运行体制的有效对接。
可以考虑尽快在省级层面建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 一体化发展 的协调指导机制,整合两个领导小组,共同建立文化旅游办公室,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创新,不仅节约行政运行成本,同时还降低了协调沟通难度。
(二)形成文化 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合理格局在云南省较为成熟的六大旅游区域规划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外旅游区域大格局,对两个产业互动发展进行区域布局,找准互动发展结合点,确立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作为全省文化 旅游产业互动的试点范围,再由点向面推开、由基础向纵深拓展,努力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享资源、共享市场、互为支持、互为促进、共同提升、共求发展的新格局。
(三)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提高现有著名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组织国内外文化专家,对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香格里拉等著名旅游景区进行以增加文化内涵为目的专业策划,以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附加价值。
开发历史文化纪念品,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与文博单位合作,研制开发云南省历史文化纪念品以及文物仿制品。
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重点抓好昆明、大理、丽江、巍山、建水、景洪、瑞丽、香格里拉、楚雄、沧源、西盟、腾冲、会泽等一批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
(四)整合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云南省目前在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批著名品牌,旅游品牌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腾冲火山热海、红河元阳梯田、十大魅力名镇之首的和顺侨乡等,文化品牌如石林 阿诗玛 、大理 五朵金花 云南映象 、三江并流、茶马古道、大理南诏文化等一批著名的文化品牌,其中一些品牌兼具旅游和文化特征[3]。
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需要找到最佳结合点,由 自发式 转为积极主动地去整合这些资源和品牌,最终达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针对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的建议。
要想实现两个产业的深层次互动发展,我们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需要在各方面积极努力。
(一)加强领导,形成协调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1.进一步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整合全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探寻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项目开发的结合点、切入点。
突出云南多民族文化的特色,努力提升云南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大力开发具有云南鲜明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使全省各地文化旅游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性发展。
2.加强组织协调管理。
整合各方力量,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产业。
建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重点在两个产业的发展规划、产业投资项目、扶持政策、宣传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协调,使之相互促进、彼此协调、综合配套。
3.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一并考虑、一同规划,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赢,改变目前各地在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上各搞一套,缺乏统一规划和监控的现状。
建议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做好两个产业互动发展的规划和各项实施方案。
(二)加大扶持,创造文化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坚实基础1.建立多元化资金支持机制。
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文化旅游领域的投入,多渠道筹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建立财政投入、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国外资本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积极筹措和安排一批文化和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另一方面,鼓励和促进上市公司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文化和旅游企业。
同时,鼓励支持风险投资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域,采取发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债券、募集设立文化旅游专项基金等融资方式,增加各类资本进入云南省的文化和旅游产业[4]。
2.整合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
充分发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文化旅游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地区、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对文化旅游资源重新进行整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重点扶持一批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开发与运营,给予资金补助和信贷贴息等支持。
3.加强文化和旅游无形资产管理。
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盘活云南省的文化和旅游无形资产,并以此来吸引和整合其它资本的投入。
(三)打造精品,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1.加快文化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步伐。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快云南民族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充分利用各种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镇)、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科技馆,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鼓励和支持创办文化旅游娱乐公司、文化旅游演出公司,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建设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基地,加快培育一批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名牌文化旅游产品。
2.做大做强做精一批文化旅游企业。
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加大对现有文化旅游企业进行改造和整合的力度,支持文化旅游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和经营。
鼓励有实力的文化旅游企业,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
同时鼓励支持中小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各类 专、精、特、新 的中小型文化旅游企业。
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3.大力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
在文化旅游 一体化发展 战略层面确立 大产品 观念,通过积极挖掘和开发既有民族文化内涵,又有观赏实用价值,便于携带、纪念性强的文化旅游商品。